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聊斋大圣人》-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众学生也都聚精会神,认真倾听。

        一番讲课下来,却是让众学生明白什么是君子之德,什么是品德的重要性。

        “今日为师讲了德,且要问一句了,若是有人与你生出怨恨,那诸位何以应之?”孔生笑问道。

        “自然是以德报之,如此才不失君子之德。”当即,一个书生的声音响起,众人看去,却见是刘俊生张口回答。

        旁边的书生闻言皆点头表示赞同。

        “以德报怨,的确是君子之风。”

        “刘兄心胸开阔,在下佩服。”

      第十二章 争辩

        学堂之内的不少学生纷纷赞同刘俊生的观点,认为以德报怨方才尽显君子风范,方才能体现君子之德。

        身为老师的孔生此刻却是笑了笑,扫看了一眼之后,最后看着李修远道;“李修远,你也这么认为么?”

        正襟危坐,气定神闲的李修远此刻缓缓开口道:“学生认为此话大错。”

        “以德报怨,何以言错?便是朝廷诸公,亦是点头同意。”刘俊生轻轻一笑:“况且商贾之子浑身只有铜臭,哪里知道什么是德行,什么是学问,更不可能明白什么是君子之德。”

        说完有些鄙夷的看着李修远,似乎对这低贱的商贾之子很是瞧不起。

        “旁人同意是旁人的事情,却非我意,商贾之子虽满身铜臭,可也是辛苦赚来的,比不上某些官宦之家,新官上任便忍不住增添赋税,搜刮民脂民膏。”李修远见到此人似乎有意针对自己,当即开口反驳道。

        刘俊生怒道:“你说我父亲是贪官?”

        李修远笑了起来:“若非贪官以你父亲俸禄一年几十两银子,何以让刘公子锦衣玉食?便是刘公子身上的这一条玉带,至少白银上百,即便是你父亲不吃不喝三年也买不起。”

        他看不起自己商贾之子,自己又何曾瞧得起这些敲骨吸髓的贪官。

        况且自己李家家业之大,笼罩整个郭北县,不知道福泽了多少百姓,给多少人活计,间接养活无数百姓,而那县太爷一上任做了什么?不过是增添赋税,搜刮民脂民膏罢了。

        “你……”刘俊生当即愤怒的站了起来。

        “你敢污我刘家清白,坏我刘家名声?你可知我刘俊生已是童生,乃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污蔑读书人你已犯了朝廷的律法,一位戴罪之人何以敢在此言德?”

        李修远哈哈一笑:“我若有罪,你刘俊生亦是和我同罪,你童生,我何尝不是。”

        他也是童生?

        刘俊生当即面皮有些羞红了起来,但他却又转而道:“我与你争执不过是学问上的争执而已,可你却侮辱我父亲之清白,这是何道理。”

        “此事似乎是你挑起来的吧,是你辱我在先,我反击在后。”李修远淡淡地说道:“我们彼此礼尚往来罢了。”

        “君子在于包容,你何须这般斤斤计较,刚才老师曾讲,以德报怨,看来你适才云游在外,没有听进去。”刘俊生说道。

        旁边的学生闻言皆点头道:“是极是极,李兄,刘兄虽然言语有些失德,但你却不应该斤斤计较,应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对。”

        “是啊,大家皆是同窗,何故起争执,不如李兄道个歉,此事就此作罢。”

        “以德报怨,方才不失为君子之德,李兄当学圣人之风。”

        李修远听到这些学生之言,当即笑着道:“这闹到这会儿到是成了我的不是了?是我不应该和刘俊生争辩,是我应该以德报怨,向刘俊生道歉?看来诸位同窗读书读多了,脑子都有点不灵光了。”

        “李兄,此话有些重了。”当即有书生不悦道。

        不仅是他,一些赞同之前这各观点的书生皆有些恼怒的看着李修远,没想到这李修远平日里文采斐然,却也是个张口就骂的俗人,看来商贾之家到底是商贾之家,毫无修长。

        “诸位且莫要先生气,我且问诸位一句,你们既同意以德报怨,那我想问了,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李修远平静地说道。

        何必报德?

        刘俊生轻蔑一笑:“自然是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以德报德,若是如此,何人愿意广施恩德?若是大行此道的话,且这天下岂不处处都是以怨求德之人,哪还会有以德报德之人?”李修远摇了摇头:“且不看适才我反驳刘俊生一句,刘俊生当即恼羞成怒,欲以污蔑之罪加于我身?这是以德报怨?”

        众书生心中一凛,哑口无语。

        是啊,说出以德报怨之话的刘俊生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别人做到呢?

        想到之前李修远骂自己等人脑袋不灵光,自己等人也不是怒上心头,想要与之争辩么?

        一被点破之后,这些人纷纷脸色都有些苍白起来。

        错了,全错了。

        读书已入了歧途。

        李修远见众人不语,又淡淡一笑道:“以德报怨,不过是痴人说梦之语,圣人绝对不会说出这话。”

        “那李兄有何高见?”旁边的书生张文拱手道。

        李修远扫看众人一眼,然后平静地说道:“在下看来,应当是这样的:何必报怨?以直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

        众人听的却是恍然大悟,如梦初醒。

      ¡¡¡¡¡°»ÄÃý¡£¡±È»¶ø´Ë¿Ì£¬Áõ¿¡ÉúÈ´ÊÇÕǺì×ÅÁ³µÀ£»¡°±ãÊÇÄã˵»°ÓÐÀí£¬¿Æ³¯Í¢Ö®ÉÏÙòÙòÖÄѵÀ¾ÍÎÞÀíô£¿¡±

        “呵呵,衮衮诸公是何人?高居庙堂之人,他们自然会希望下面的人以德报怨,如此他们方才能高枕无忧,江山永固。”李修远平静地说道:“此乃愚民之法,是天下大恶。”

        “民无智,便是愚民也是为了天下安定,若是以直报怨理念传播,那岂不是处处都有争斗,这才是大恶。”刘俊生也是有些急智,立刻反驳道。

        李修远又笑了起来:“民无智,岂能以官愚之?当开民智。”

        “如何开?”这个时候身为老师的孔生忍不住问道。

        李修远指了指脚下道:“设学堂,纳天下幼童入学,不出二十载当有遍地读书之人,不出五十载民智当开。”

        “好,此言身妙。”孔生听的兴奋异常,连连点头。

        教孩童读书,犹如扶植嫩芽,他日总会成长成参天大树,到是后天下处处是栋梁,处处是学问,民智岂不是大开?

        “此言虽好,可不过是空中楼阁,须知这天下百姓何其多,要设可纳天下幼童的学堂,便是穷尽朝廷赋税也难办到,若是朝廷真这样做,只怕是要耗尽无数钱粮,最后引起天下大乱不可。”刘俊生这个时候说道。

        李修远又道:“北林学院,建立不过十载,却已教育百余人,百余人不管是否成材,但却也都读书识字,若是这百余人皆为人师,教书育人,十载之后又当如何?”

        “至少也有万人读书之辈。”旁边的张文喃喃道。

        李修远又笑道;“万人为师再十年呢?”

        “百,百万读书人。”张文打了个哆嗦。

        “一座学堂二十年可出百万书生,这天下的学堂,书院,何止千座,若是有心,民智岂能不开?”李修远说道。

        刘俊生闻言,顿时神情恍惚,被辩驳的哑口无语,任凭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半点反驳的话。

        “似你这般所言,按理说民智早已开,为何当朝几百年来还是这般?”张文又问道。

        李修远说道:“这边又回到了刚才我所言之话,愚民之法了,衮衮诸公并非想不到这点,而是不愿去做,他们想农民世世代代是农民,商贾世世代代是商贾,工匠世世代代是工匠,官员……世世代代是官员,如此朝廷之上的达官显贵,才能世袭罔替,永远富贵。”

        这话说话,书院之内的所有书生,包括孔生都怔在了原地,久久不语。

      ¡¡¡¡ÕâÒ»·¬»°ÕñÁû·¢ñù£¬³å»÷×ÅËûÃÇÒ»Ö±ÒÔÀ´µÄ˼ÏëºÍ¼ûʶ¡£

        仿佛如一道流星划破了死静的天空,让人看到了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一面。

      第十三章 青狐渡劫

        一番争辩之后,自然是以李修远获胜而结束,那个刘俊生从头到尾都是哑口无言,无力反驳,最后到了下课时间便面带羞恼的匆匆离去。

        李修远也完成了一天的求学,准备回家。

        “李兄,若不介意的话,我们一行人与你结伴同回如何?”这个时候张文和几个书生一起走了过来。

        “既是同窗,何须这般客气。”李修远笑道。

        张文拱手道;“适才李兄在学堂之内的一番话震耳发聩,当真是让在下受益匪浅啊。”

        “不过是一番拙见而已,算不得什么。”李修远和张文等几位书生,一边走着一边聊。

        这几个书生显然是对他之前的一番话十分的感兴趣,想要过来刨根问底一番。

        李修远也不吝啬,述说着自己的想法,他倒也希望这北林书院出几个真正的人才,他日若是能考得功名,外放做官,也能福泽一方百姓,免的如这刘俊生的父亲一样,新官上任便忍不住搜刮民脂民膏,做那贪官污吏。

        “轰隆~!”

        一声雷声忽的从远处的天际传来。

        李修远此刻脚步一停,问道:“天气如此之好,竟有惊雷炸响。”

        “怕是哪处地方有雷雨吧。”张文说道。

        李修远点了点头,但心中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此时此刻。

        离郭北县约莫百里开外,一处僻静的小山谷之上,一团乌云笼罩,这乌云不大,很是怪异,只笼罩山谷一小片地方,虽有阵阵雷声响起,可却始终不见雨水落下。

        此刻山谷之内狂风大作,一只瘸了腿的青色狐狸正瑟瑟发抖,抬头看着这片乌云,明亮的眼睛之中流露出了人性化的恐惧。

        若是李修远在这里就定然会认得,这是青狐就是之前被他放走的那个叫青娥的狐狸精。

        “轰~!”

        此刻,一声惊雷闪电忽的乍现,直奔山谷而去,准确无误的击在了青狐的身上。

        青狐悲鸣一声,再也支撑不住,口吐鲜血倒在了山谷之中,气息微弱,那原本柔顺,光滑的青色毛皮,此刻焦黑一片,甚至是露出了红色的血肉,此刻还有鲜血不断的流淌出来。

        而在乌云之中金光闪闪,似有两个金甲天神的身影藏匿在其中。

        “这青狐秉性良善,并未害人不该受这么重的天劫。”一个声音从乌云之中隐约响起。

        “虽说如此,但它从郭北县李大富手中骗了十两银子,因果之重胜过杀害十人,故此今日天劫提前降临,要让它身死道消。”

        “郭北县李大富么?原来是这样,那这青狐死的不冤。”

        “轰隆~!”

        雷声又在天空之中响起,似一道游蛇在乌云之中游荡,最后骤然一闪向着地上奄奄一息的青狐直劈下去。

        青狐低声悲鸣,仿佛已经绝望。

        这一道天劫它是万万抵挡不过去,今日只怕要命丧于此了。

        然而就在雷霆落下之际,山谷之中一道狂风骤起,将附件树林间一件男子的外衣吹了过来,这件外衣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躺在地面上,重伤不已的青狐身上,并且将它整个覆盖住了。

        “轰~!”

        天雷落下,竟中途一个折转绕开了青狐,劈在了旁边的地面上,炸起一片焦土。

        “你劈歪了?”乌云之中一个轻咦声响起。

        “没有,是天劫自己绕开了那只青狐,不,是绕开了那件衣服。”

        覆盖到青狐身上的衣服上此刻写着一行大字:还请给我一个面子,李修远留。

        字迹在天劫之下莹莹生光,似有金色的流光在上面运转不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14: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