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群英三国》-第5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就这个时候,亲卫来报,要求所有的百姓集中到城外,说是旁听诉苦大会。解媛不明白这所谓的诉苦大会是什么,但并不影响她遵守军令,于是立刻动员这些商贩到外面【创建和谐家园】。至于剩下的交易,则是大会结束之后再进行。

        士卒们已经先一步得到命令,开始在城外集结起来。这些日子的操练果然没有白费,在不需要考虑营地拆卸的情况下,迅速的【创建和谐家园】起来,前后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当然,由于并非是要出发,所以并没有上马,只是默默的站在那里,接受主将的检训。

        百姓也是陆陆续续的走出家门,来到了城外。看到这支排得整整齐齐的部队,不由得开始和大汉所谓的正规军进行比较。结果得出这支军队略强于文县尉麾下的守军,远远强于以前定颖的守军。

        如此算来,若是大汉别的地方的守军也是这幅德行,又没有文县尉这样的人才整训,只怕这支军队可以毫不畏惧的横冲直撞,说不得什么时候把洛阳给撞塌了,到时候说不得就真的变天了。

        少数想到这点的百姓,不由得脸色立刻变得苍白许多,但想到这支部队进城后于他们秋毫无犯,而且买卖公平,倒也算是仁义之师,倒不需要过度畏惧。

        而大部分人,这种念头一闪而过之后就继续该干什么干什么,温饱都成问题的他们,没有任何必要去为那些不归自己担心的事情,浪费精力去杞人忧天。

        同一时间,被押解在侧的俘虏营俘虏们,此刻也看到了这个场面。虽然昨天已经见识过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但近距离感受到那整齐的阵型,感受士卒们的战意,才觉得昨天的失败是如此的理所当然。

        这根本不是什么老百姓组建起来的乌合之众,根本就是堪比朝廷边军的正规军啊!

        若是自己投降的话,或许可以统御一批这样的士卒吧?

        文稷甚至下意识的想到,说到底一个武将谁不想有那么一群彪悍的士卒?只是旋即他就想起了自己的身份,立刻摇了摇脑袋,试图将这个想法在脑袋里面甩走。

        就在昨晚,他和这些俘虏交谈过,才得知他们家里的情况和何曼居然是大同小异。窥一斑而见全豹,仅仅是汝南郡都是这样的话,那全国又是什么样的情景?

        方云的问题就如同长了根一样,深深的扎在他的脑袋里面,如何都挥之不去。正因为他根本没有给自己回答的机会,所以这几个问题反而在脑中浮现了一次又一次,似乎在逼迫自己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但是,身为一个世家子弟,曾经是人上人,曾经的大汉定颖县县尉,他不能说出那所谓的‘正确答案’。这是对他所在阶级的否定,也是对他那么多年来所作所为的否定,更是直接否定了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说真的,此刻的他真的很痛苦,很多次甚至在抱怨,抱怨方云为什么不让他当即回答!

        这个时候,人员终于到齐,而方云也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登上了高台。

        “我乃黄巾军波才麾下中郎将方云,此番路过定颖,只在这里逗留两天时间,明日即继续启程。本来赵县令识趣的话,我们之间甚至不需要爆发战争,但很可惜,到头来还是不得不发生了一次战斗,造成了一定的伤亡。”方云上台后,却是开始自我介绍起来,当然还不忘记调侃文稷那么一番。

        至少,在文稷的眼里,方云后面的那句话就是对他的调侃和讽刺。

        心里很想和方云大战三百回合,奈何如今却是动弹不得……

        “今日召集大家,只为一件事情,那就是让各位了解我们黄巾军!大家都说我们是犯上作乱的逆贼,实际上我们为什么犯上作乱,有谁能够明白?说穿了,通过这次活动,我希望的是各位能够正确了解我们黄巾军,了解我们黄巾军的信念和目标,了解我们的品格和甄别那些打着黄巾军名号做坏事的坏人!这次活动或许会耽搁大家几个时辰的时间,不过各位请放心,各位今天的午饭,我们黄巾军负责承担!”方云自我介绍完毕,这才说明了这次活动的目的。

        不过百姓更关心的是那顿免费的午饭,反正不能做的别的,可以免费蹭顿饭吃也不错!顿时,所有人开始变得认真起来,毕竟他们心里清楚,今天只需要专心看热闹就好了!

      第112章 周仓的自诉

        国人爱凑热闹,古来有之,在娱乐匮乏的时代里,热闹是枯燥生活的一点调剂品。

        诉苦大会是什么,谁去管?最重要的是管饭,那就不耽误今天的正事,正事不耽误了就有空,有空就想要找点娱乐,很显然这个所谓的‘诉苦大会’怎么看都和热闹扯得上一些关系,所以百姓们非常好奇,也非常期待这个活动的正式召开。

        “各位百姓,我想问问你们,在你们眼里,我们黄巾军是怎么样的存在?”方云深深的吸了口气,运转着修炼《五禽塑体决》练出来的内劲高呼一声。

        没等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他也知道不会有谁会回答这个问题,于是就继续说了起来:“我们黄巾军是老百姓的队伍,是为了给老百姓讨回公道的正义的军队!

        那么问题出来了,我们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讨回公道,老百姓遭遇了什么,又为什么偌大的大汉国,居然没有别人给他们讨回公道?

        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不是我可以回答的,能够回答的只有老百姓们,也就是你们!现在,且让我叫来我的副将,让他告诉你们,他遭遇了什么!”

        说完,方云退开了一个身位,交给周仓上台。

        周仓此刻不过是个未及冠的半大孩子,第一次登台讲话,还是面对那么多人,难免还是有点紧张。最后,也是在方云的鼓励下,这才缓缓的张开嘴巴,开始说起自己的遭遇。

        “那一年,我们家还有二十亩田地,但我父亲告诉我,更早以前,我们周家至少也有七十多亩良田,那真的是肥的流油的良田,而不是如今这种劣地。于是我就奇怪了,为什么我们家七十多亩良田,会变成二十亩劣地?”周仓开始沉浸在回忆之中,语调也开始慢慢提高了起来。

        “我们家的田地去了哪里!?”周仓高声呼喊,这是发自内心的咆哮。

        这这一声呼喊,也直接冲击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房。在场的人也不是一开始就做着现在这个职业,扣除少数人以外,哪个祖上不是有那么一块田地,每年收获之后都能衣食无忧的存在?只是如今,这些似乎只存在于老一辈的回忆里面,自己却要为今天的饭食忙死忙活的。

        很多人不会故意去想起自己祖上的那些田地,只因为想也没有用。但很不巧都是,周仓如今却是狠狠的把所有人内心一直存在的疑问,给扒拉了出来,然后血淋淋的摊开放在大家的面前。

        是了,我们的田地去哪里了……

        “我们家不远处有个地主,他的儿子当了乡长。其实具体什么官职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就是这个官身,使得他们家与众不同了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父亲口中那原本只有一百亩田地的士绅,家里的土地多了五十亩。原因是借给了我们乡里一户人家一百文钱,有意思的是,收回来的却是二十贯……这个玩笑真的一点都不好笑!奈何,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一户人家五十亩田地没了,每亩田地作价居然只是市价的三分之一!”

        “有一年,我们乡里遭了旱灾,大家颗粒无收,想要吃饭只能花钱去城里买。但那个时候县里粮价却是往常的三倍有余,而且每隔两三天就上涨一次,最后甚至半天涨一次……大家猜猜这家粮店是谁的?就是我们乡里的那个士绅!有意思的是,到最后我们不少人买粟米的钱,还是向他借的……

        我们家就在那一年,七十亩良田变成了二十亩劣田。有些更惨,家中不仅没有半分田地,最后还不得不【创建和谐家园】给士绅当佃户,来偿还高额的借款。

        谁能告诉我,那一年朝廷在哪里?甚至于近几十年里,朝廷到底在哪里?

      ¡¡¡¡ÎÒÃÇÔâÓöºµÔÖ£¬²»½ö˰¸³²»Äܹ»¼õÃ⣬»¹µÃ°´ÕÕÍùÈÕµÄÁ¿ÉϽɡ£ÎÒÃǵÄáæÒÛûÓмõÉÙ£¬·´Õý²»ÖªÊ²Ã´Ê±ºò¿ªÊ¼£¬Ê®ÈýËêµÄº¢Í¯Ò²µÃ¿ªÊ¼·þáæÒÛ£¬¾ÍÁ¬ÎÒ¶¼Ôø·þ¹ýáæÒÛ£¡

        有一年遭遇涝灾,真正是颗粒无收的时候,那年的徭役和税赋,似乎也没有减少过……

        士绅家越来越富有,听说他儿子还当上县令。我们乡里的百姓越来越穷,最后差不多全乡的人都给他当了佃户。少数他看不上的,就这样出走当了流民……

        可悲啊!死了都只能当异乡鬼,不能回到故乡落叶归根啊!

        朝廷去了哪里?又有谁能够告诉我,我们的田地去了哪里?为什么有钱人可以越来越富有,而我们这些穷人却越来越贫穷?!

        没有人告诉我答案,然后今年我们家最后二十亩劣田也没有了,眼看我们家就要活不下去了!没人能够奈何那士绅,只因为官府站在他那边,任何控诉到头来只能伤害到自己。

        我问你们,这样的情况下,你们是打算憋屈的找个角落,默默的死去?还是低着头像牲畜一样苟延残喘?亦或者像我一样,站起来质问我心中所有的疑问,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师兄告诉我,一个国家的组成就是人民,但这人民里面一分是皇族,一成四的世家,八成五是我们这些所谓的‘贱民’‘蚁民’。我们八成五的人在用血汗去养育那一成五的世家。但结果却不能够获取任何利益……然后我明白了,原来我们其实不是‘人民’!

        我们牲畜,是牛马,是不需要在乎死活的蝼蚁。上位者只想从我们这里获得利益,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我们的利益,也从来没打算维护过我们的利益。我就想问,凭什么!

        我现在郑重的问你们,问你们在场的所有人,凭什么!凭什么我们85%的人要承担整个国家的税赋和徭役,受尽那15%的存在的歧视和欺压,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风花雪月?!

        还是师兄那句话说得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们自己若是不自己去争取,争取属于我们的利益,那谁也不会给我们利益!所以我加入了黄巾,不是为了犯上作乱,也不是为了祸害乡里,只是为了向大汉朝廷问问,我的利益在哪里?!

        以前我不知道那么高深的东西,师兄告诉了我很多,那些隐隐约约的感觉,慢慢变得清晰起来,如今我蓦然回首,只觉得当初凭着一口气加入黄巾军,是多么正确的选择。

        因为,我们除此之外,无路可走!”周仓最后一句,几乎的歇斯底里的咆哮。

      第113章 百姓齐诉苦(下)

        震撼,什么是震撼,以前不明白的,如今似乎明白了。

        周仓的话引发了大量的思考,但更多的是反问。很多人把周仓的遭遇代入到自己身上,到最后发现自己和他其实没什么区别。很多人加入黄巾军之后的迷茫,也因为如此开始慢慢理清了其中的关键,然后坚定了自己的立场。

        路,前方早已没路……被欺压而死,或者站起来战死,顶着一个逆贼的名头!

        或许大部分人选择了前者,但加入黄巾军的,大部分都是后者。就算此刻方云麾下有部分是俘虏转化而成的士卒,但他们本质上其实也是一个百姓,只要是百姓就会有共鸣。

        从仿惶不知所措,到如今立场的坚定,不需要苛责或者利诱,只需要一场诉苦。原本已经隐隐形成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还没有彻底形成就消失了,或者松动了。

        只因为周仓的一番话,使得他们灵魂深处的某些东西开始苏醒。使得他们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开始跳出‘奴隶’的这个身份,开始试图找回那丢失已久的‘自我’。

        “一人之言,不可偏信!这次活动,就是给大家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现在开始,想要上来诉苦的,都可以举起手来,点到名字的,就上来,和大家说说,在你们身上,发生了怎么样的遭遇!”方云好好安慰了一番周仓,示意他暂时休息一下,然后才郑重的宣布到。

        后面的观众还在犹豫,但黄巾军这边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举起手来。

        于是,有了第二个上台诉苦的人,内容和周仓也是大同小异。说到底这个时代的那些豪强们,扩张的方法就是太少,手段也是千篇一律。但是哪怕听着每个人,诉说着差不多一样的事情,每一次都觉得,似乎一座新大陆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一般。

        然后,第三个,第四个……观众们甚至开始出现了举手的人,然后开始增多……

        “主公,你真的是奇才!不过这样一来,你就要和全天下的世家和门阀成为死仇了呢!”当方云把高台留给那些诉苦的人们,回到地面上的时候,陈涛带着几分担心说到。

        “从一开始,我们黄巾军就是世家和门阀的死仇。我们来自两个不同的阶级,偏偏这两个阶级永远都是对立的存在。毕竟照顾到了我们这个阶级的利益,必然会伤害到世家门阀的利益……所以从走上这条路开始,其实根本没有退路。”方云不以为然的说到。

        既然已经加入黄巾军,而且世家门阀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份,那还有后退的可能性吗?既然没有,何须还要给自己留下后路?!那就彻底站在老百姓这边好了,用一个改良好的,先进的封建制度,来取代这种半封建半奴隶制的落后制度!

        这,才是自己唯一可以走的出路。

        说来,也多亏了系统的存在,否则,只怕自己根本没有这个勇气吧?就相当于直接进入了游戏的噩梦模式,不少高玩一个不小心都会挂在了这条路上,自己这个新手菜鸟,如何能够幸免下来?

        “听说你看到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你会同情他们。看到那些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的百姓,你也会适当资助他们一些衣物什么的。如此可见,你至少还是挺有良心的!”路过文稷的身边,方云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说到。

        “不需要你废话,文某可听着你们的对话呢!就如同你说的,文某是士绅阶级,而你们是百姓阶级,我们根本没有调和的可能性。”文稷将头别到了一边。

        看着他那70的契合度,就知道自己的这番表现还是很有效果的。当年恩格斯也是一个资本家的孩子,但也能投身到无产阶级革命里面。说到底,不管时代怎么变,人们的价值观在如何变化,总是有些人的初心,并没有动摇过。

        文稷,一个位于士绅阶级,但却有一颗怜悯百姓阶级,把他们当成‘人’看待的真心。如此说来,真的很讽刺……

        前后,足足过去了两个时辰,但百姓们的情绪却是越来越高涨。这样的情况下,只怕真的只要有人振臂高呼,他们都会自发的站起来加入黄巾军的样子。

        不过,这不是自己的目的。

        “诉苦暂时到这里,且让我们回归正题!”在最后一名诉苦者下台后,方云上台说到。所有人都看向了他,似乎在等待着他说些什么,也有可能是在等待着他振臂一呼什么的。

        “我只想告诉各位,我们黄巾军起义并非是为了在各位头上作威作福,只是希望像‘人’一样有尊严的活着,哪怕战死,也要把自己寻求自由和尊严的意志传递下去!我们的百姓的队伍,我们的起义只为了向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讨回属于我们的权益,只想要他们承认,我们百姓同样是人,而不是一堆冰冷冷的数字……

        但是!若到了最后,我们蓦然发现,那些所谓的皇族,那些所谓的世家门阀,只是一群依附在我们身上吸血抽髓,又偏偏要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的硕鼠,那我想说的是—TMD给我滚下来,换个可以说人话的上去!”方云非常平静的诉说着,最后却是爆了一个粗口,但不知道为什么,百姓听着挺带劲的。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军士卒们反应过来,不由得高呼黄巾军的口号,这是他们加入到这场起义最初的思想寄托,但如今方云给了这句话一个完美的阐释。

        看不起人的给我下去,换个能说人话的上去。

        粗鄙,但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却是一个道理!

        “我们黄巾军的百姓的队伍,我们的原则是绝对站在老百姓这一边。我们是你们最后的依靠,也是为你们争取权利的诉求者和代表!对于百姓,我们绝对不会伤害一分一毫,若是做出那种事情的,绝对不是我们黄巾军的人!

        就比如前些时候,有一群假冒我黄巾军之名,行抹黑我黄巾军名誉之事的强人,虽然我不知道其背后是否还有黑手,但我想说的是,大家不要因为朝廷说什么,世家门阀说什么,你们就TMD乖乖去相信,你们也有脑子,给我好好去想,好好睁大眼睛去看!去见证!我的话说完了,谢谢各位对这次活动的参与!”方云郑重的给所有人,鞠了一躬。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下高台,留下惊呆了的众人。

      第114章 文稷招降战(下)

        对于定颖的百姓来说,这次诉苦大会除了震撼就是震撼,没想到最后黄巾军的主将居然给所有人鞠了一躬,但那个行为却没有让人觉得他软弱,反正有股强大的气势喷涌而出。

        很神奇的一个黄巾军将领,倒是带给自己一个闲暇时光不错的娱乐……

        只是谁也不知道的是,他们此刻的心中,已经给方云买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名为‘【创建和谐家园】’的种子。他不求所有人心中的种子都会发芽,只要有1%的人发芽并且成长起来,那么他们就是未来黄巾军的候选人。

        自己的这种诉苦,这番言论,会随着他们,播撒到大汉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在更多人心中种下这样的种子……只希望,真的能够看到这样一天的到来!

        “知道吗,百姓阶级和士绅阶级之间的矛盾,其实并不是不能够调和!”方云此刻把所有的高级军官都给召集了过来,而旁边则有一个被五花大绑的旁听者—文稷。

        方云这番话很奇怪,前面才说两者之间不可调和,但这种场合却又推翻了其言论。

        “真正要做到那一步,唯一的结果就是消灭所谓的士绅阶级和百姓阶级,实现全民平等化。但是其中涉及到教育、民生、民主等一系列的问题,任重而道远,就算是近千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够真正做到。很显然,我们有限的生命里面,看不到这一天的到来,也不可能把对未来的系统,放在我们的继承人身上,未来永远都是不可预知的,很多东西并非我们想要控制就能控制,否则先秦也不会二代而亡!”方云先是和大家分析一下所谓真正黄天盛世的情况,以及艰难性。

        对此,在座的所有人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都表示没有任何异议。裴元绍期间想要冲动一回,但还没有站起来,就被周仓给拉了下来。

        这段时间方云给大家上文化课,重点可不仅仅是识字,而是思想教育。他并非一个合格的政治委员,甚至根本就不是,但那么多年思想品德,政治思想课程下来,多少也有那么点手段,至少让他们听进脑子里,并学会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长远的不需要我们去考虑,毕竟考虑了也没有任何意义。现阶段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解决黄巾军的这种孤立无援的处境,换言之,就是如何在无法治本的情况下,如何先治标!”方云终于是给出了议题。

        “主公,这个根本不需要提问,想要治标的唯一办法,就是我们黄巾军推翻汉庭,然后由大贤良师张角即位当新皇。同时,获得天下世家门阀的认可,如此才能够按照我们预想的未来,却一点点落实下去。”陈涛却是立刻给出了答案。

        双方的问题一开始就是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而起义其实根本就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胜者获得最大的利益,那些依附于胜者的世家获得次等利益,最后是胜者统治下的百姓获得最后一点残羹冷炙。至于其他的那些人,则被剥夺一切利益,包括他们的生命!

        可以说,黄巾起义不仅仅是百姓对利益的诉求,也是世家门阀的利益诉求。几十年下来,家族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想要进一步扩大家族的地盘和利益,那就必须要来场大洗牌。

        这点,从袁阀递给方云一个名单,言明哪个世家可以进攻,哪个不可以,就不难看出这点。门阀也在暗地里推动黄巾起义的发展进程和规模,进而扩大到整个大汉,如此就能够解决掉大量的中小世家,进而把自己的世家发展到巅峰。

        发展到了巅峰又该如何?世家对利益的渴望,是无穷无尽的,当再次到达瓶颈,那就是诸侯割据的局面。所有的诸侯,就是某个世家门阀阵营的利益共同体,击败其他的共同体,最后再来一次更大规模的清洗,最后剩下的,就能成为新的皇者,以及新的勋贵。

        到时候,华夏大地的利益圈只剩下他们,利益最大的家族成为了皇族,然后新的世家门阀也开始慢慢成型。期间会出现一定的繁荣和一定的衰落,然后又是一个新的循环圈。

        这就是华夏的封建时代,扣除外族入侵,被灭国的那些时期,其实都是大同小异。农民会先闹起来,到最后能够成为新皇帝的,却是世家出身的子弟,至少蒙元以前的各个朝代,几乎都是这样。

        方云是穿越者,也是华夏封建历史的见证者,他自然明白这些。只是他没想到的是,陈涛居然对这个问题,也看得那么的透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