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美食大赏:女配苟命准则》-第2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到要看,顾三娘会是怎样的结果!”

      在脑海中回想了一番顾三娘名声尽毁,无人肯娶,哭喊着跪下求着给他当妾的场景,李子俊心里才松快些,低头又继续读书。

      现下这书价格极贵,别说那些为考举人作参考的‘时文集’,他根本买不到手,就是如今必须的‘四书五经’他都备不齐全,这些年全靠抄录同窗的书册,但这些时日,他发现同窗们对他越发冷淡,书更是越来越难借阅。

      李子俊一页书没读完,就听见窗户外头传来一阵嘈杂的惊呼声,吵闹声。

      “别吵,别吵,刘老您慢着点,县尊还没出来,你们几个看着点孩子,惊了县尊的马,你们可赔不起。”

      李子俊满腔的怒气塞在心口,猛地起身,隐隐有些激动,难道是王知县来了他们村?

      ===第35章 忒美===

      李子俊连忙整理了下衣冠,大跨步地向外走。

      若是县尊驾临,作为村中屈指可数的读书人,肯定需要他前往作陪,刘公旁的都好,但他老人家不大通诗书,若想陪好县尊,终归还要靠自己。

      李子俊一路出了家门,立时便见到……顾家门前停着辆褐色的,很宽广的马车,顾家略显斑驳陈旧的院门外周围围拢了不少人,不远处刘公同几个本地大户匆匆而至。

      他脚步顿了顿,面上不禁露出一丝茫然。

      县尊怎么好似去了顾家?

      他脑海中想起县衙让顾湘西去勇毅军当厨子的事,但这念头一闪变过,他依然不曾把县令和顾湘西联系在一起。

      厨子这等上不得台面的人,怎会同那样的大人物扯上干系?县尊恐怕连顾湘西是谁都记不得。

      大约是为了修河堤的那些事。顾家在做这等粗活上,很有些门道。

      李子俊脚下迟疑了下,举步便继续向前,刚走了几步,就听门口站着的衙役一声轻叱:“站住,做什么的?”

      明晃晃的刀已经半出鞘,森森寒意扑面而至,李子俊吓出一身冷汗,满脸堆笑冲前面呼道:“刘公,学生李子俊,听闻县尊到了咱顾庄,特来拜会……”

      刘传富眨了眨眼:“县学的学生?”

      李子俊脸上一红,虽然他觉得自己的才学足够入县学的,奈何别人没有眼光,不肯推荐。

      不等李子俊再出声,别人已是顾不上他。院子里传来脚步声和王知县的笑声:“三娘子可别同那位客气,就三娘子这手艺,这腌菜别说八十文一坛,两百文一坛也值得很。”

      几个衙役和老狗一块搬着三只漆黑的陶罐出来,王知县快走几步,帮着打开车门,回首冲脸上略带三分无奈的顾湘西一笑,叮嘱老狗和阿冯他们往

      除了各色点心酒水,就是色彩鲜艳绚丽的布匹绸缎。

      顾湘西从院内走出,看也不曾看李子俊一眼,只抬手按了按眉心:“您怎么还带了这么多东西。”

      “都是逢年过节别人送的。颜色这么鲜亮,也就是你们年轻女子喜欢,我夫人没在,放着也无用。”

      车上的东西清干净,王知县亲自看顾从顾家搬出的三只陶罐,一边转头冲顾湘西笑道:“说好了的,八十文一坛啊,剩下的六坛都留给我。”

      “姓王的,你想得也忒美,都给你,你也不怕吃了烂心!”

      周县尉本是优哉游哉地骑着马过来,刚一拐弯就听见王知县的说话声,登时策马疾驰,直冲到顾家门口,“三娘子,可不能都给老王,给我先留一半。”

      冲王知县瞪了瞪眼,转头看顾湘西和随后追出来的顾老实,周县尉僵硬的脸上努力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

      “贤兄有礼了,冒昧来访,还望见谅。实是贱内最近胃口不大好,独好三娘子做的这一口腌菜。”

      王知县:“呵!”

      他们两个赴任可都没带着家眷。

      顾老实:“……”

      他生下来至今,见过最大的官是里正,此刻实有些惶恐。

      顾湘西也被这二位给吓了一跳:“我在火头营里留了几大坛……算了,反正我过几日就回火头营,您二位若是喜欢腌菜,到时我多腌几坛便是。”

      她不在厨房,老杜他们不一定舍得把腌菜拿出去给大家吃。

      王知县莞尔:“我可不像老周,只顾着贪嘴,我这回来是专门来见顾贤兄的,贤兄啊,是这样,我家中有一小侄,去年刚中了秀才,如今二十五岁……”

      顾湘西:“咳咳。”

      王知县犹豫了下收声,讪笑道:“是,我侄子年岁大了点,但真是个好孩子,之所以现在才中秀才,全因着前几年家里长辈接连过世,这才耽误了些时候,论才学,我作保,绝无问题。”

      顾老实:“……”

      周县尉刚把自己带来的土仪从马上缷下,看了看王知县,也道:“秀才想金榜题名还不知要几年,要我说,反不如寻一户家境殷实,婆母宽和慈爱,能容三娘子自由自在的人家更好。我有一个外甥……”

      外面围观的一众村民齐齐傻了眼。还有顾庄这位大地主,刘传富,举目看向顾老实那张憨厚脸,心里叹了声果然是老话说得好,憨人才有福。

      李子俊浑身僵直,心头一片茫然无措。

      顾湘西伸手扶额:“……我刚试做了一些方便面,如果没问题,说不定能当军粮用,不知二位可能给小女些意见?”

      两个人立时就忘了自家的侄子和外甥。

      顾湘西笑了笑,看了眼陪着刘传富刘老一起过来的族老,忙客气道:“刘爷爷,二叔公,三叔公,快请进。”

      她昨日做饭时,顺便拉了一堆细面条,今天一大早起身蒸煮过后烘干油炸做出来的一个个的小面饼,除了样子不太规整,有大有小,有的面条颜色发灰外,和现代的也没什么不同,论味道,还要更好些。

      拿筷子夹了几块面饼,扔到刚烧开的水锅里,顾湘西又摸出几颗鸡蛋磕进去,再舀入一勺酱料,刹那间浓香满溢,五郎忍不住扒着厨房的窗户直吞口水。

      顾湘西莞尔,煮方面面再快不过了,干脆一人盛了一碗,连她的份都有。

      面条劲道十足,喝口汤更是油脂香味扑鼻,顾湘西觉得就是当年方便面对她来说属于奢侈品时,她也没吃到过这么好的味道。

      王知县和周县尉肩并肩蹲在厨房门口,呼噜呼噜地把面条往嘴里塞,汗流浃背都不舍得抬头。

      刘传富和顾家族人自不肯放弃和县令,县尉亲近的机会,个个一本正经地撩起衣袍,就地一蹲。

      不过面条一入口,一行人就有点忘了本来的目的,只顾着埋头苦吃。

      顾老实端着碗看看不远处树荫里的石桌石凳,默默地蹲了下来……现在去桌子上吃饭,似乎会显得很不合群。

      一堆人正吃得香,外头又有人敲门,顾湘西按住阿爹,自己起身去开门。

      李生提着一只木箱,规规矩矩地立在外面:“今日京里的庄子送了些土仪过来,国公爷用不了,便给军中将士分了分。这份是三娘子的,小的正好路过,特意给您捎来。”

      顾湘西:“……”

      ===第36章 撑场面===

      厨房外头蹲着的,又多加了个李生。

      顾湘西听到‘土仪’这两个字,就想到现在塞到她床底下的那只箱子。

      从这箱子东西进了她家,她爹还好,她娘姜氏每天就开始犯起疑心病和失眠病来,而且看样子这毛病很有可能要延续一段时日,吃药都不管事。

      不过这回李生带过来的,应该勉强算是真土仪。

      箱子里拿黄绸布包着三根百十年的老参,还有些灵芝,虫草,鹿茸一类的药材,底下一层除了零碎的药材外,还放着一盒子白色和粉色的珍珠。

      顾湘西想了想,貌似珍珠还真能入药,所以……似乎也算不上多违和?

      王知县和周县尉送来的东西,顾湘西退不回去,京城送来,并由国公爷分下的‘土仪’,她也照样不大敢去退货。

      只要想一想自己抱着箱子去堵那位贵人的帐篷门,她就感到浑身不自在,哪里都不对劲。

      顾湘西略一沉吟,脑海中回想起那日在河堤上,隔着重重人海的惊鸿一瞥。

      她当时并未刻意用洞察之眼看人,但那位国公远在凉棚中,却比近在咫尺的无数勇毅军的士兵们要显眼百倍,她不自觉就多瞄了几眼,直至今日,顾湘西依旧印象深刻。

      “小女承蒙国公爷厚爱照拂,只顾家不过升斗小民,一时也不知如何回报。”

      顾湘西沉吟笑道,“我那日见到国公爷,观他老人家似是有些过于疲累,睡眠还不好,人参补五脏,安精神,着实是一味良药,恰好我读古籍,复原过一张药酒方子,主药便是人参。”

      顾湘西忽而一笑,目光从系统商城列表中的‘延寿汤(药酒)(劣等)’上移开,算了算美食点余额,到底咬牙忍痛买了。

      正版的买不起,劣等的也好,这阵子她阿爹干了很多体力活,身上损耗颇严重,也该吃点补品弥补一二。

      “且待我酿些酒,看看是不是合国公爷的口味,唔,还有王知县和周县尉,也算是借花献佛了。”

      李生眨了眨眼,手里还端着面碗,就一本正经地对顾湘西一躬到地:“多谢三娘子费心……唔,如果能得三娘子几坛腌黄瓜,我想我家主人今日一定能睡个好觉。”

      顾湘西默默把准备给王知县和周县尉的腌菜里翻出两坛酸甜口的糖渍黄瓜,挪给李生带走。

      王知县、周县尉:“……”

      两个人眼巴巴地看着本应该属于他们的腌菜飞到了李生手上去,哪怕未来会有药酒也无法弥补此刻的损失:“三娘子,不如我给你出本钱,你开个腌菜铺子,生意一定兴隆。”

      周县尉这会儿又和王知县形成了攻守同盟:“开个铺子极好,腌菜保存时间长,同这方便面一样能做军粮,勇毅军保证第一个采购。”

      两个人一唱一和地说着话,目光却是眷恋地看向小小的腌黄瓜的坛子。

      糖渍黄瓜十分之难得。

      顾湘西新得了调味技能之后,腌菜的手艺飞涨,各种腌菜都很好吃,但每次被抢得最快的,无疑便是这道糖渍黄瓜。

      黄瓜大部分用的是没长成的小瓜,很嫩,经过顾湘西妙手腌制,不咸,又甜又脆,入口清爽至极,可以下饭,也能当零嘴吃,但凡吃过的人必是要念念不忘。

      唯一的缺点就是各类菜中,黄瓜最少。

      赵瑛如今已经发展到每天早晨没有这一口糖渍黄瓜和腌糖蒜,一整日心情就极不妥的地步。

      王知县,周县尉,还有李生,吃了方便面,又磨磨蹭蹭不肯走,一直磨蹭到吃了一顿羊肉汤锅,到饱足得再也吃不下一口饭,这才犹豫着告辞而去。

      走出顾家大门,王知县和周县尉冲老狗和阿冯点点头,使了个眼色。两个人顿时心领神会。

      其实王知县和周县尉,还有李生会忽然到顾庄,还真不是纯粹过来蹭饭吃的。如今河道上公务紧张,还有国公爷那位大魔王全程紧迫盯人,当官的绝对不敢轻易躲懒。

      但顾湘西在的时候,勇毅军里一众将士,王知县等县衙的官员们,其实都没太在意。

      诚然,顾湘西把众位将士的肠胃养熟了,全军都知道火头营的顾厨能烧得一手好菜。可做饭再好吃,她也不过是个厨子,哪怕是军队这种地方,士兵们且不提,将军们对厨子也并没大放在眼里。

      结果顾湘西一走,在这大半月里日渐温和,越发好接触的那位国公爷,没几日就重回旧貌,且那大魔王的姿态是越发骇人,反正王知县这个县里的父母官,一把手是头大无比,痛苦万分。

      这种时候,老狗忽然托人送了个口信回军营,把李子俊,王氏的算计,还有那日顾家的风波,以及之后村子里的诸般闲言都说得清清楚楚,王知县一看,哪里还坐得住!

      那是必须要去给自家的定海神针撑场面去。

      真要让顾家三娘子心里存了怒气,等回来一做饭,饭菜都是苦的,那谁也受不了啊!

      李生会过来,那也是基于差不多的心理。

      顾湘西亲自送这些人出门,心中也不由有些奇妙的温暖之意。

      她一开始还略微有些迷惑,但此时站在门前,在那些或明或暗的围观的视线中,王知县和周县尉的表情立马热情几十倍,再三提起什么军中一定高价购买腌菜啊,方便面啊等物,绝不让她吃亏之类的话题,顾湘西再迟钝也明白了王知县他们专门跑一趟的真意。

      这些走这一趟,效果确实是十二万分地显著。

      村子里说小话的村民们态度登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最先改了态度的是村里的刘媒婆。

      刘媒婆现在是提起王氏和李子俊就气得牙痒痒,她几十年在村里,县里的好口碑,都让王氏那老婆子给毁了个七七八八。

      当初看王氏那态度,她都以为顾家和李家两家已经商量好了婚事,就差走一遍程序,所以她才高高兴兴跟着王氏登门,就等着拿谢媒钱。

      结果到好,差点没把刘媒婆给气死。

      现在为了补救,她是见人就夸顾湘西,恨不能把顾家三娘子给吹成一朵花,生怕顾家记恨到她头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0: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