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美国大亨》-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这个还没有电气革命的时代里,晚上的夜生活总是很单调的,有钱一点的人家也许会点起蜡烛来,一家人围在桌旁,一起聊聊天,或是让端庄的女主人,给大家读上一段书,有时是圣经,有时是小说。

        而没钱的人家,到了晚上,基本上也就只有一件事情可做了,那就是上床睡觉。史高治家正好处在这两者之间,他们家既没有富足到可以用银制的七支的烛台点上一大堆的蜡烛,将整个的大厅照得通明,也不至于像那些衣食无着的最穷的穷人那样,连一盏油灯都点不起。所以,天黑后,他们也会点上一盏油灯,老约瑟夫就着灯光继续做点事情,以前史高治会借着这灯光看书做作业,他的大哥也会趁着灯光看看书——有的时候是圣经(这东西几乎人人家里都有一套),有的时候是他从他过去的同学,塔尔先生的儿子彼得那里借来的一些小说。

        塔尔先生是史高治他们家的老主顾了,他是个和善的大块头,用史高治的话来说,塔尔先生就是一头好脾气的棕熊。他的妻子去世得很早,给他留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塔尔先生开着一家小公司,专门从事棉花买卖,虽然算不上大富豪,但也算中产人家,所以家里有不少的藏书。他的大儿子彼得是卡罗尔的同班同学,两人关系不错,所以卡罗尔经常能从他们家里借些书出来读。

        如今,家里最小的孩子也已经毕业了,按照道理,晚上完全可以不再点灯了,但是,这几年来形成的习惯却还是一时改变不了的。所以,现在,每到晚上,家里的活动就变成了由卡罗尔或是史高治给大家读一段小说,今天晚上正轮到卡罗尔给大家读小说。

        “最初,马吕斯以为这是同一男子的另一个女儿,大致是从前那一个的姐姐。但是,当那一贯的散步习惯第二次引他到那板凳近旁,他留意打量以后才认出她还是原来的那一个。六个月,小姑娘已经变成了少女,如是而已。这种现象是极常见的。有那么一种时刻,姑娘们好象是忽然吐放的蓓蕾,一眨眼便成了一朵朵玫瑰。昨天人们还把她们当作孩子没理睬,今天重相见,已感到她们乱人心意了……”

        这个故事史高治非常熟悉,这是《悲惨世界》中,马吕斯遇到珂赛特的那一段。在上辈子读大学的那会儿,史高治曾经很喜欢雨果的作品,也曾经梦想着在一个公园里幽僻的小路尽头遇到一位仙女般的姑娘。不过后来年纪渐渐增长,也渐渐知道世界其实并不是雨果笔下的样子,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善良而伟大的人,大多数的善良的人同时也非常软弱,就象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绘的那样。所以到了后来,巴尔扎克就成了他最喜欢的作家。不过显然,大哥非常喜欢雨果。

        今天听到卡罗尔的朗诵,史高治倒是突然想起了前两天和大哥一起去塔尔先生家里借书的时候遇到的塔尔先生的女儿安妮。安妮要比卡罗尔小三岁,现在刚刚十五,正是妙龄。你可以看到青春的光彩在她的亚麻色的头发和绿色的大眼睛里不断地跳跃,真的就像是一朵突然吐露芬芳的玫瑰。史高治当时就发现,大哥在和她说话的时候,舌头都打结了。今天大哥又突然读起了这一段,看来……

        就在史高治不负责任的猜测着大哥和安妮的关系的时候,却突然传来了敲门的声音。都已经是晚上了,这个时候还有人敲门,这可不太寻常。

        卡罗尔放下书,说:“我去看看。”然后高声问道:“是谁呀?”

        “是我,我是约翰·洛克菲勒。史高治在家吗?”从门外传来了约翰·洛克菲勒的声音。

        “我就来。”史高治一边站起来去开门,一边说。

        史高治打开门,看到约翰正站在门口,看起来他好像走了很多路,还在微微的喘着气。

        “有事吗,约翰?”史高治说,看到约翰还有点喘气,又说,“进来说吧。”

        约翰·洛克菲勒点点头,跟着史高治进了门。这时候,卡罗尔已经把那本《悲惨世界》收了起来,大家都望向跟着史高治走进来的约翰·洛克菲勒。

        “约翰,你找到工作了?”约瑟夫问道。前段时间,约翰·洛克菲勒常常来给史高治讲课,约瑟夫和卡罗尔也常常跟着一起听听。所以现在史高治家里人和约翰·洛克菲勒已经非常的熟悉了。

        “是的,约瑟夫叔叔,我找到工作了,就在今天!”约翰·洛克菲勒脸上的喜色难以掩饰。

        “啊,这可真不容易,恭喜你了!是哪一家公司?”卡罗尔也很替他高兴。

        “是休伊特—塔特尔公司。”约翰·洛克菲勒回答说,然后他看了看大家脸上的表情,知道大家都不熟悉这家公司,于是又解释说,“是一家做矿石和农产品生意的公司,规模不是很大,但是现在的发展还不错……”

        “约翰你的眼光不会错的。”约瑟夫说,“卡罗尔,把我的那半瓶白兰地拿出来,我要和约翰喝一杯。”

        “好的。”卡罗尔立刻起身去拿白兰地和酒杯。

        “约翰,说说那家公司给你的待遇吧?”史高治也问道。

        约翰·洛克菲勒在椅子上坐了下来,说:“试用期三个月,期间没有工资。除了记账之外,我还要负责收账,可能还会有其他的一些业务。”

        对这个时代的市场规则特别留心的史高治现在也已经知道了试用期长达一个季度,而且期间没有工资的这种【创建和谐家园】裸的剥削行为乃是这个时候的惯例。“这真是一个资本家的黄金时代呀”史高治一边这样默默的想着,一边却对洛克菲勒说:“三个月很快的。只要做出了成绩,一定能签订正式合同的。等那个时候就能有稳定的收入了。”

        “谢谢你的鼓励,史高治!”约翰·洛克菲勒说,“而且特别要感谢你给我出的点子。另外,我今天来还有事情和你商量。”

        “有什么事情?”史高治问。

        “我今天认真的看了看公司的账目,发现公司有很多的欠款还没有收回来。我问起同事,他们告诉我,这当中,有一些欠款数量很少,专门为这么点钱上门催讨好像不太好,还有些欠款的则是公司的老客户,不太好轻易得罪……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我倒是想先听听你是怎么想的。”史高治笑了笑,却这样回答说。

        约翰·洛克菲勒想了想,然后开口说:“我想,老板再给我提供这个机会的时候,特意提出了我要承担一些收账的工作。因此,老板是非常希望能够收回这些钱的,哪怕这些欠款的每一笔看起来都不多,但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如果能要回来,老板自然会很高兴。这些钱很多是老客户欠下的,为了关系,老板不便于自己去要——这样对双方的面子都不好——那么,让一个资历很浅的,甚至都不算是公司的人员的人去找他们要这笔钱,就要方便得多。就算有什么事情,也不至于真的影响到双方的合作关系。如果老客户真的很生气,老板也大可以把我辞退了来给他出气。所以,我觉得,这些钱,我一定要能收回来,但是我也不能把事情闹得太大,必须把握好分寸。”

        史高治注意到洛克菲勒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一开始还有点迟疑,但后面的话却越来越流利。显然,他对自己的看法有相当的自信。而且,史高治还注意到,他从一开始,就是从老板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

        “我赞成你的看法,约翰。我想现在最为关键的问题首先就在于必须想明白我们能做到什么限度。”史高治想了想,这样说,“我想,针对欠款的情况不同,我们要考虑到各种情况和相应的对策。先考虑最坏的情况,那就是欠钱的一方的态度是能不还就不还,能明天早上还就绝不今天晚上还。也就是说,他完全是在恶意拖欠。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让他们还钱呢?我们必须向他们证明,我们有手段给他们造成比他们靠欠款不还能得到的利益更多的损害——注意,只是向他们证明这一点,并不需要真的去做,当然,如果他们还不上路,那一旦开始做,我们就必须抛掉一切顾虑,打痛他!这样的人,即使是老客户,因为他明显带着恶意,所以他对公司而言重要性并不会太高。摆脱了这样的家伙,对老板而言不是坏事情。”

        “那我们有什么样的手段能给他造成这样的损失呢,靠法庭吗?史高治,法庭的效率很低的,一个案子拖几年都不稀奇。”洛克菲勒说。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有的是办法。”史高治笑笑说,作为来自后代的人,他虽然没在讨债公司之类的地方干过,但是对这类行当常用的手段倒也是颇为了解的。

      第九章 启动资金

        在后世,解决公司债务【创建和谐家园】的方法除了到【创建和谐家园】打官司之外,雇佣讨债公司也是常见的手段。而讨债公司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就是以制造各种噱头,诋毁欠债公司的声誉,迫使他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而选择老老实实地还钱。

        而在这个时代,由于商业体系的不完善,对商业信誉更为看重,在当时,一个企业家有什么样的坏名声都没什么,无论是贪婪还是凶恶,甚至是残暴,这都不是问题,但是,他不能有一个不讲商业信誉的名声。一旦有了这样的名声,他在生意场上就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是赊账,还是融资,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所以,在那个时代,一旦签订了合同,想要毁约,要付出的代价往往会非常大。

        “如果人家不肯给钱,你就赖在人家公司的门口不走,向每一个过往的人讲他们公司欠债不还。我相信,他们绝不会为了这么点钱,就愿意让自己的声誉受损的。”史高治对约翰·洛克菲勒这样说。

        “好办法,这样做不怕他们不屈服。而且力度也很好控制,我完全可以一点一点的给他们增加压力,避免出现完全翻脸的结果。”约翰·洛克菲勒一边点头,一边这样说。

        ……

        后来,依据约翰·洛克菲勒的说法,在一个月之内,他就帮助公司找出了六十多美元的账目问题,还追回了一百多美元的债务,另外,他还帮助老板休伊特收齐了房租——这不是公司的业务,只是老板的私事,但是老板找上了你,你还能不干吗?

        休伊特特别爱买房子,然后出租。最开始,一两套、三五套的时候,他或者自己去收,或者临时打发人去收,都不是难办的事情。后来买了十几套、几十套房子后,休伊特发现自己已经无力去收房租,即使派去公司员工也忙不过来。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拖欠与逃租现象,休伊特为此很头疼。现在公司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有讨账特长的员工,作为老板的休伊特自然就想到把这件事情交给他来干了。

        老板下了命令,洛克菲勒当然得执行了。于是,每天到公司整理完账目之后,休伊特的马车就拉着洛克菲勒外出收租,干起了穆仁智的勾当。

        洛克菲勒并没有马上开始追讨行动,而是先用了几天时间从那些按时交了房租的房客那里了解了各种情况,大致理顺了关系,并且设计了一个流程,然后开始和租户们一个一个的谈起了租借合同。在新的合同里,洛克菲勒严格约定了租金交付的时间。他还在合同中加了一条:“只有当年按时交房租的租户,才能获得第二年续租的优惠权。”

        这一个条件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当时的克利夫兰经济发展不错,流动人口很多,房子并不是那么好租得到的。有了这样的一条,房客们交起房租来,也会更痛快一些。当然,就是要拖欠租金的钉子户也不是没有的。对付这些人,洛克菲勒又使出老招数,堵在他们的门口,告诉每一个从这里经过的人某某某欠着租金不给。结果,嗯,洛克菲勒又一次成功的拿回了钱。

        两位老板对洛克菲勒的表现都很满意,而且,他们发现,他们的一些生意上的伙伴,甚至是那些刚刚被洛克菲勒要走了钱的生意伙伴,都在他们面前夸奖过他们的新伙计,并且相当真诚的对他们识人的眼光大加称赞。

        “休伊特,你看我们是不是提前结束那个小家伙的试用期,下个月直接让他成为正式员工吧?”在办公室里,这样塔特尔对休伊特说。

        “嗯,那个小家伙的确很能干,我们公司确实需要留下他。我听说,有些家伙,比如那个戴利,就想要挖我们的墙脚了。”休伊特回答说。

        戴利船长是公司的老关系户了,他开着一家船舶运输公司,和塔特尔和休伊特的公司有很多的经济往来,当然,也就有很多债务上的纠葛。洛克菲勒曾经受命去和戴利船长交涉,结果他不负所托的降服了戴利船长,完成了任务。而被降服了的戴利船长倒是对洛克菲勒非常欣赏,甚至直接问起洛克菲勒是否愿意到自己这里来工作。

        “戴利这老东西真不是东西!”塔特尔小声的骂了一句,将手里的铅笔随便地抛在办公桌上,铅笔滚动了一下,碰到了办公桌上的台历。他的眼睛也被滚动的铅笔带到了台历上。在那本台历上,写着这样一行字:

        “每一个五美分都是重要的,因为它是将一美元存入银行整整一年才能获得的利息。”

        这句话是几天前塔特尔自己写在这里的,而写下这段话的原因却是他和洛克菲勒的一段交谈。

        “塔特尔先生,您看,毛斯公司欠我们5美分,按照合同应该在月底前收回。”

        “很好。不过,5美分专门去收一次,既不划算,也容易伤感情。老客户了嘛,不能太计较。”塔特尔漫不经心地回答洛克菲勒。

        “塔特尔先生,不能超过这个月,拖到下个月我们的账目就混乱了。再说,生意归生意,交情归交情,不会伤感情的。”洛克菲勒很平静地说。

        “年轻人,你在教训我吗?”塔特尔说,话语中明显带着不悦。

        “不!塔特尔先生,您千万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只是觉得,向您汇报其他公司的欠款是我的责任。再说,5美分是1美元一年的利息呢。”

        “5美分是1美元一年的利息”这句话打动了塔特尔让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刚刚创业时的认真的精神了。于是他将这句话写在自己的台历上,以勉励自己。

        “那么,你打算给他多少钱的周薪?”塔特尔问。

        “你觉得每周6美元怎么样?我知道这样的数字对于一个新人而言高了点,但是,这小家伙比大多数的老员工都能干,这一点大家都看得到,我想老员工也不至于有什么不满。”休伊特想了想说。

        “是呀,他的能力值这个价钱。”塔特尔说,“但是,我的朋友,你要知道,我们让他少了近两个月的试用期,这样就已经是一笔不小的钱了,好几十美元了。而且……而且如果这样的工资真的能够留住他,那也是很合算的,但是……休伊特,你真的觉得他会老老实实地一直留在我们的公司里吗?”

        “你是说其他公司会来挖我们的墙脚?”休伊特还没有完全理解他的合伙人的意思。

        “不是,我是说他不是一个会老老实实当雇工的人,一个只想着当雇工的人可能也会很踏实肯干,但却不会像他这样主动,所以我想,只要有了机会,他就一定会自己创业的。他还很年轻,又能干,然后在跑业务的过程中,他肯定能慢慢形成自己的关系网络,而且现在的经济形势这么好,只要有启动的资金,自己创业的难度也不是很大。因此,他离开我们公司的时间大概取决于他何时能编制好自己的关系网络,以及他何时能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塔特尔干脆将他的想法全盘托出了。

        “嗯,那就先给他5美元的周薪吧……”休伊特想了想,又说,“塔特尔,你说如果有那么一天,这家伙真的有了一笔钱,而且他也表现出了非常强的能力,我们能不能干脆把他拉进来做合伙人……”

        ……

        “好了,到了时间了,该大哥给大家读书了。”吃过了晚饭,看着母亲收拾好了餐具,点亮了灯,一家人又在桌签做好了,史高治做出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说。

        “哦,马上。”卡罗尔一边说,一边翻开那本借来的《高老头》(这本书是史高治挑出来的),打算开始给大家朗读了。

        “先等一下,”老约瑟夫说话了,“我有一些事情要和你们兄弟说一说。”

        “什么事情?”史高治说,他抬起头来看了看父亲,看到他的表情相当的严肃,不由得也认真了起来。

        “是有关你们两个今后的生计的问题。”约瑟夫说。

        “史高治,你是个聪明孩子,仅仅就聪明而言,你哥哥虽然不算笨,但和你一比,简直就成了一个笨坯。”约瑟夫微微的皱起了眉毛。

        史高治抬起眼睛来看了看哥哥,他看到卡罗尔在听到父亲说他是个“笨坯”的时候,居然还笑了起来,似乎一点也没有因为被贬低而不悦,反而在为弟弟很聪明而高兴。

        “不过史高治,你知道吗?我和你妈妈一点都不担心卡罗尔的将来,但对你的将来,我们却很担心。”约瑟夫接着说,“卡罗尔将来肯定是个好鞋匠,但你却不一定。当然,如果你肯老老实实地做个鞋匠,你肯定能做好,甚至比卡罗尔更好。但我和你妈妈总觉得你恐怕不会安心去做一个鞋匠的。嗯,史高治,你告诉我们,我们的看法对不对。”

        “啊。”约瑟夫的话有点出乎史高治的预料,所以他颇有点感到措手不及,他想了想,觉得这种事情也没必要对父母和大哥隐瞒,于是打算说实话。

        “爸爸,妈妈,我的确不打算当一个鞋匠,我希望能自己开一家工厂,做大买卖。”史高治说。

        “我就知道是这样。”约瑟夫摇了摇头,“这当然好,但是风险也很大。这几天我听你哥哥读的那个故事,真是吓得心惊肉跳,尤其是那些可怕的邪恶的盘算,但是,史高治,我看到你听到那些地方的时候,不但不怕,甚至还两眼发光,好像恨不得自己也去掺和一把一样。所以我知道,你是不会安安稳稳的当一个鞋匠的。在这里我也只能提醒你,你虽然聪明,但在水里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如果你下决心要去做大买卖,一点要特别小心……我们家里也算不上富裕……这样一来,我的这个铺子将来就留给卡罗尔了,至于你,我有一笔存款,大概有4000美元,虽然铺子给你哥哥了,但这笔钱也不能完全给你。将来如果你要做买卖了,我可以先给你2000美元,其余的会留给你哥哥。”

        “爸爸,这不公平!”克罗尔说。

        “卡罗尔,你不要为弟弟抱不平。在我看来,你是你弟弟的保险。你弟弟有可能发财,也有可能破产,如果你弟弟将来做买卖破产了,我希望你的大门永远是能向着弟弟敞开的。”老约瑟夫说,“当然,如果你发了财,也不能忘了大哥。”

        “嗯!”卡罗尔认真的点了点头。

      第十章 起步

        “不过,史高治,我没有预料到你成长得这么快。所以,这些钱还都是在银行里的定期储蓄。如果现在拿出来,就没有这么多了。嗯,这笔钱还要再过两年才能动用。你也正好可以在这两年里熟悉熟悉怎么做买卖……嗯,明天起,你就跟着我,把账本先管起来。卡罗拉,你也跟着学学,毕竟,这个铺子最后还是要给你的。”老约瑟夫这样说。

        再过两年,就是1857年了,史高治上辈子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曾经赶时髦的读了个经济学的双学士,在选修经济史的时候,他就学到过,1857年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而且这一危机也是第一次从美国,而不是从当时的世界老大英国那里爆发的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纽约的63家银行中有62家出现了停止支付的情况,而贴现率甚至超过了百分之六十。约瑟夫的这笔钱要存到1857年才能取出来,这可不是什么太好的消息。于是,史高治赶紧问:

        “爸爸,我想知道,这笔钱要到几月份到期。”

        “怎么了?等不及了?”老约瑟夫笑了,“我的儿子,志向远大是好的,但你还是要脚踏实地,先跟着【创建和谐家园】两年再说吧,不会耽误你的。”

        先跟着老约瑟夫干两年,到1857年之后再开始创业并不算太晚,赶上南北战争这趟发财列车绝对不是问题。事实上,洛克菲勒的创业时间还要晚到1858年。但史高治现在最担心的却是存款的安全性问题,所以,他还是要继续问个明白,只是,他可不能直接对老爹说,1857年会发生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银行都要完蛋。在现在的一片繁荣的背景下,说这个,绝对没人会相信的。所以,他必须换一个说辞。史高治想了想,说:

        “爸爸,我只是想知道这个时间,好预先作出安排。”

        “想得还蛮长远的嘛。”约瑟夫说,“好吧,我告诉你,这笔钱在一月份到期。”

        “一月份到期?”史高治长出了一口气,虽然记不清1857年经济危机到底是几月份爆发的,但是,史高治还是隐隐约约的记得,金融系统的问题是在这一年的秋天才被引爆,至于银行停止支付,并开始大批破产则是要到十月份才会发生的事情。

        一般来说,经济危机到来前都会有一段的经济狂热,1857经济危机也是如此,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大量的欧洲热钱涌入美国的铁路行业,美国的铁路疯狂的无序发展,建成的铁路里程数甚至超过了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同期的总和。而一直在以南方为基础的民主党控制下的美国政府,为了保证南方的种植园的利益,为了保证南方的农产品能低税进入欧洲,而不断的下调进口关税,以换取欧洲国家对美国的农产品开放市场。欧洲对美国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大门固然是打开了,但是美国工业制成品的市场的大门也一样向着欧洲敞开了。而此时的美国工业还远远不能和欧洲,尤其是和英国相抗衡。所以虽然理论上美国铁路事业蓬勃发展应该会带动其冶金业大发展,而实际情况却是在这一时期美国生铁产量长期停滞不前,棉纺织业增长速度也很慢,与此同时铁轨、生铁、机车、棉布和其他英国工业制成品进口却增长得十分迅速。英国产品充斥美国市场,并打垮了美国自己的制造业。最终导致了危机的爆发。而这一年,美国的农业也不走运,美国小麦空前的大丰收却撞上了俄国小麦的历史性大丰收,结果,俄国小麦的竞争使得美国小麦的价格大跌,经营粮食的企业也大批破产。

        随著危机的爆发,美国银行、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仅1857年一年,就有近5000家企业破产,粮食生产过剩,粮价和粮食出口下降,加上英国工业品剧烈竞争促使了美国经济危机加深,反过来英国经济发展也受美国危机打击,由英国向美国输出资金的银行、铁路、商业公司纷纷破产也使英国投资者持有有价证券急剧贬值。而美国市场的急剧缩小更是使得那些依赖美国市场生存的英国企业遭到巨大的打击。

        经济学毕竟不是史高治前辈子的主业,所以他也只是笼统的记得这些大概的东西,至于细节,那却是一点都不知道了。不过这个大趋势就足以用来帮助史高治赚钱了。别的不说,1857年的粮食就是个很好的赚钱的机会。史高治知道,几年前,也就是1851年,在芝加哥,世界上第一个粮食期货市场就已经出现了,由于前几年粮食价格的坚挺,所以粮食期货的价格一度抬得很高。而最终,世界性的大丰收却会将价格打压到一个此前人们想都想不到的低点。抓住这个机会,做空粮食,就能挣到一大笔钱。

        “洛克菲勒起家的时候好像最开始也是在做粮食买卖的吧?到1857年,他应该也能有一点积蓄了,当那个时候,我完全可以拉上他一起干一票。”史高治这样想着。

        史高治知道,期货做空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买卖,只里面不乏运气的成分,即使知道大势,要想顺利地赚到钱,运气依旧是不可或缺的。作为未来的美国乃至世界第一大富豪,洛克菲勒的气运应该绝对是很足的。而且洛克菲勒现在供职的公司,也从事粮食买卖,在这两年时间里他也会对粮食市场非常熟悉,和这样的人合伙干一票绝对是不会错的。

        约翰·洛克菲勒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史高治正在盘算他呢,在忙玩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他已经累得像条狗一样了。今天一天里,他做好了账务,又受命去和一个客户谈租借船只的事情,忙完事情后,生性节俭的他也舍不得坐公共马车,而是徒步穿过了整个的城区回家。所以现在,累坏了的洛克菲勒胡乱的吃完了晚饭,然后一头倒在床上,几乎连鞋子都来不及蹬掉就直接睡着了——未来的大吸血鬼在打算吸别人的血之前,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学会吸自己的血。他的母亲阿莱扎轻轻的给他脱下了皮鞋,盖上了被子。然后走出了他的房间,就在走出房门的时候,她听到约翰·洛克菲勒打了一个喷嚏,然后翻了个身,把盖好的被子又掀到了一边,然后又用含糊的声音嘟噜了一句什么。

        阿莱扎笑了笑,轻轻地走了过去,再次帮儿子把被子盖好。

        ……

        “先生,您是说你您打算提前结束试用期并录用我?”在塔特尔的办公室里,约翰·洛克菲勒正努力的压制住自己心中的喜悦,用尽可能平静的声调对塔特尔说。

        “是的,洛克菲勒先生,我们关注到这一个月来你的工作情况,我们都看在眼里。虽然您的工作还远远算不上完美,不过作为一名新手,你的表现很出色。我们很看好你的未来,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合作愉快。”塔特尔向着洛克菲勒伸出了他的手。

        “谢谢您,先生!”洛克菲勒握住了塔特尔的手,略有点激动的说,“我会努力工作,证明您没有看错人的。”

        “约翰,我们现在只能给你每周5美元的薪水,毕竟,你知道,你还是个新人,一下子拿得太多,其他的员工可能会有想法的。不过如果此后你的工作表现能让人满意的话,我们也会给你增加工资的。”塔特尔继续说。

        ……

      第十一章 创业

        一转眼,洛克菲勒在休伊特—塔特尔公司里已经干了一年多了,靠着每周五美元的薪水,洛克菲勒攒起了三百多美元,这很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洛克菲勒每周的花销不过一美元左右。这不仅仅是洛克菲勒一个人的开销,而是洛克菲勒至少再加上一个弟弟的开销——比尔的钱总是时有时无,很不靠谱。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6: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