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开几炮看看。”将军说。同时他的心里产生了一个猜测:“那些军帐里该不是根本就没人,人早就走了吧?”
打了十多炮,才有一发炮弹命中了一个营帐,营帐被掀翻了,但是萨丁人那边还是什么反应都没有。
“派几个骑兵过去看看,让他们小心点。”将军下令说。
……
“有几个骑兵过来了。”
“不许开火,这几个家伙交给美国人处理!”
这个时候,黑水的顾问们早就整好了自己的麦克唐纳1857精确射击版步枪,当他们悄悄地将这几个骑兵纳入到射击瞄准镜中的时候,这几个奥地利骑兵对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依旧一无所知。
之所以不允许其他士兵开火,不是因为担心他们的步枪射程不够,或者是担心他们的枪法不够好。哪怕撒丁人的枪法再烂,对着那几个骑兵打个齐射覆盖,也绝对能放倒他们。真正的原因是,黑水的顾问们用的步【创建和谐家园】使用的是基于硝化棉的无烟火药,而一般的萨丁士兵们手里的普通版的1857用的还是会冒烟的黑火药,只要一开枪,战壕的位置就会被暴露。
这些骑兵跑近了一点,然后停了下来,举起望远镜查看,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别人的枪口下。
“砰、砰、砰……”随着一阵清脆的枪声,几个骑兵一头从马上栽倒了下来。不过因为射手们距离太远,无法相互沟通,所以在分配目标上出了问题。有的骑兵身上中了三四枪,而又一个幸运儿,居然没有任何人瞄准他。所以当他身边的战友纷纷栽倒的时候,他还安安稳稳的坐在马背上。突然的变故让他一愣,不过他立刻反应了过来,用双脚猛地一夹马肚子,同时拨转马头掉头就跑。
戴尔迅速的给自己的麦克唐纳1857精确射击版装上子弹,然后看看剩下的那个目标,接着他摇了摇头,在这个距离上,射击高速移动目标,要命中太难了。
……
“骑兵突然遭到枪击,射击者在那里都找不到?这怎么可能?只要开枪了,就一定会有白烟呀?”这个时代,因为大西洋的阻隔,再加上精确射击版1857高得离谱的价钱和很低的产量,在欧洲并没有多少人了解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种射击时没有明显的硝烟的步枪。
“将军,怎么办?”军官们把目光都望向了他们的统帅。
“按原计划进攻。”吉乌莱将军下令说,同时他也在心里想:“无论撒丁人在耍什么花样,他们总不能钻到地底下去了吧?”
……
内维尔的一千五百名士兵,据守着正面大约800米长度的前后三道战壕。每一道战壕之间都有80米左右的距离。现在大部分的人都呆在第二战壕里,他们打算先从这个位置上开火,在给了奥地利人狠狠地一击之后,就迅速的通过交通壕转移到一道战壕里作战。这样一来可以避开战壕位置暴露后,敌人的火力,二来突然从更近的距离上打出齐射,不但精度更好,也更容易让对手陷入混乱。
现在大约一个团的奥地利人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着他们的阵地越走越近了。而这个时候,撒丁人埋伏在高地一侧的两门12磅拿破仑炮也开始开火了。一发发炮弹准确砸进了奥地利人的阵列。由于炮弹是从侧面打过来的,而奥地利人的相对于高地是横向的队形在这几门大炮的角度就变成了纵队。炮弹对于这种纵队的杀伤力总是最大的,12磅炮的炮弹如果砸中了这样的队列,甚至能将一个连的队列直接砸穿!再加上撒丁人事先就进行过试射,所以射击的精度也有了保证。结果,仅仅是两门火炮的射击,就给奥地利人带来了巨大的伤亡——一发穿越了整个线列的炮弹,至少打倒了二十多人,另外的几发炮弹也都造成了不小的伤亡。这种火炮的威力虽然没有传说中的宁远大炮那样的“一炮糜烂数里”的神奇威力,但他们命中的奥地利人却也都是些挨上了炮弹,立马就死的凡人,而不是努尔哈赤那样的被宁远大炮击中了还能先到蒙古去抢一把,再到朝鲜去抢一把然后再死的超级野猪皮。所以仅仅几炮,撒丁人就给了奥地利人一个下马威。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伴随着炮击,内维尔麾下的士兵也打出了他们的第一轮齐射。
第八十五章 大力出奇迹(六)
双方的距离不过四百米左右,本来就在麦克唐纳1857步枪的有效射程之内,加上又是齐射,(齐射的有效射程要大得多)再加上奥地利人的队列又非常的密集,结果这一轮齐射,内维尔的部下们就击倒了百余个奥地利人。
“快!趁着他们上子弹,赶快前……”一个看起来是奥地利人的指挥官正挥舞着指挥刀鼓舞着被打懵了的士兵。他的话才说了一半,一发不知道从来飞过来的子弹,就直接命中了他的头部。子弹从前额打进去,在后脑上炸开一个小碗大的洞飞了出去。那个军官脑袋里的脑浆和着血液从那个大洞里喷了出来,洒了后排的几个人一身一脸的。
吉乌莱从望远镜来看到,几乎就在这一眨眼的时间里,那些穿着更为华丽的军装的军官们一个接一个的全被打倒了——这绝不是巧合,这肯定是有意的!
“这帮流氓!他们破坏了战场上不得刻意攻击军官的绅士法则!”吉乌莱将军愤怒的破口大骂道,同时他也沮丧的意识到,这一轮的试探性的攻击肯定攻不上去了,因为军队没有了指挥官,还怎么能战斗呢?当然,所谓的不攻击军官的绅士法则什么的,其实完全就是放那种气,在之前的战斗中,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的出现对军官的攻击,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技术的限制。在滑膛枪时代,子弹出膛后几乎完全是在做布朗运动,超过了五十米,子弹能飞到哪里去完全看上帝的意思。在这样的技术限制下,大规模的狙击军官,几乎是不可能的。后来使用米尼弹的前装线膛枪的出现使得步枪的精度有了一定的保证,但是这些步枪的精度依然和现代步枪相去甚远。狙击作战的难度依然很大。所以刻意去攻击军官的做法也就很少出现了。
后世的一些除了还有良心,其他啥都没有的历史发明家在讲到意大利独立战争的这一战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他们纷纷指责,文明的欧洲人用了上千年建立起来的绅士战争的标准,都被那些功利小人破坏了。想想吧,在此之前,欧洲人的战争是多么的文明,当两国的军队在战场上对峙的时候,文明的欧洲人甚至不愿以主动开枪攻击对方,而是想着对方喊:“对面的绅士们,请你们先开枪吧!”而对面的绅士自然也不愿意赞这个便宜,于是也很谦让地喊道:“那边的绅士们,还是请你们先开枪吧!”瞧瞧多么的和谐,多么的友爱,多么的温良恭俭让呀!啊,欧罗巴!你真是人类的一切美德的汇聚呀!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真要那样的和谐友爱,还打仗干啥?大家在一起搞个联欢,开个野餐会,大吃一顿,然后各自拿着步枪跳个舞,然后再请评委打个分,用最后得分决出胜负,然后再各自回家不是更好?真正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当时的枪支远距离精度低,装弹又慢,所以如果敌手在远距离先打一个齐射,自己这边死不了几个人的,而己方趁着对手装子弹的时间靠近上去,在还击一轮,打击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才会出现邀请对方先开枪的事情。就像吕不韦说过的那样,古今异也,人与我同也,别有事没事的把古人什么的想得太高尚或者太愚蠢。尤其别把这样脑补发明出来的东西去教学生,否则,万一他们一不小心,碰上穿越的事情了,那绝对会被你害死的。
就像吉乌莱将军预料的那样,在前方的那些失去了指挥官的奥地利士兵们乱成了一团,一直以来,他们收到的训练就是指挥官说干啥,咱就干啥。指挥官突然都没了,现在该干啥呢?俺们从来没操练过呀。
某只为四川卖过萌,为中国吸引过眼球的肥嘟嘟的国宝曾把历史上的军队分为三大类:依赖于个人勇武的伤亡到了十分之一而不崩溃就可以称之为天下强军的封建军队,依靠皮鞭打出来的条件反射,能够不折不扣的完成命令的,哪怕伤亡近一半也能继续作战的近代军队,和每个士兵都明白战斗的意义,并能够主动作战,即使在建制被破坏后还能继续主动打击敌人的现代军队。
按这个分类,现在的这支奥地利军队正是一只机器人般的近代军队。相比封建时代的军队,它能承受的伤亡要大得多,但是一旦失去了军官的指挥,那就像是机器人的电脑出了故障,顿时就失去了一切的应变能力。很多的士兵茫然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该干什么,有的想继续向前,有的想转过头往回跑,有的想到侧面去干掉埋伏的大炮。更多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等命令。
就在这时候,撒丁人又打出了一个齐射,噼噼啪啪的又打倒了百余人。这时候,剩下的奥地利人这才清醒过来,他们纷纷丢掉武器,往回撒腿就跑。
撒丁人没有追击。而是在又打了两轮齐射之后,内维尔的指挥下,迅速的从第二道战壕,转移到了第一道战壕。在这一轮的较量中,内维尔的部队连一个受伤的都没有,所以大家的士气大振,刚才的紧张也消失了不少,每个营长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这一仗才刚刚开始呢?敌人还会来的,这一次,估计他们就要来真的了。”内维尔将手下的几个营长叫在一起,对他们说,“回去之后,就把‘大力丸’给每个士兵发一颗下去,敌人接近了先不要开枪,等他们一直走到距离第一道战壕一百米的时候再用最快的速度自由射击。第一道战壕里的首先开火,接着是第二道战壕和第三道战壕。放心,我们的目标这么小,他们打不中我们的。”
“知道了,团长。”
“我这就回去布置。”
营长们纷纷表示,对于打退奥地利人,充满了信心。
……
“这些该死的家伙,真的躲在地底下!”吉乌莱将军看着第二道战壕那边不断升起的白色烟雾,已经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显然,那些撒丁人在地上挖了条壕沟,然后躲在壕沟里开枪。不过看来此前的那些俘虏说的是真的,这些地老鼠绝对是精锐,看看他们的射击吧?再这样远的距离上,他们的射击仍然这样的精准,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当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又很猥琐,很不要脸的时候,那可就真的是个【创建和谐家园】烦了。
“这些胆小鬼!我一定要把这些耗子从他们的洞里揪出来,然后一只一只的吊死在都灵的路灯杆子上!”(在此处,向永远在电线杆上迎风飘扬的艇座致敬:北斗艇永不落!)
狠狠地骂了撒丁的那些懦夫胆小鬼几句之后,吉乌莱将军叫来了炮兵的指挥官,命令他照着撒丁人刚才开枪的地方,使劲的猛轰。
“给我把那些地老鼠都轰出来!”吉乌莱将军说。
“是!”炮兵的指挥官简洁的回答说。他当然知道,他的大炮对于那些躲在地底下的家伙其实没有太大的杀伤力,但是他也明白,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即使从鼓舞士气的角度,开炮轰击敌人,也是必须的。
数十门大炮重新调整了射击目标,然后朝着刚才冒起白烟的地方猛烈的开火了。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在原来的那个位置上,实际上已经没人了。
……
“那帮子奥地利人在打什么?他们要是知道他们打出的那么多的炮弹全都打了空气,一定要心疼死了吧。”罗西抬着头望着从他的头顶上飞过去的炮弹说,“你们数了没有,这都打了多少炮了?”
“这谁数得清楚?你说他们什么时候会在过来送死?”托米说。
“嘿,托米你也吹起来了?真是……”
“谁吹了?刚才我看得清楚,我至少干掉了三个。”托米直伸着脖子,前额上亮晶晶的说。
“哈哈哈哈……”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
“别闹了,快看,奥地利人又上来了……我的妈妈呀!”
“注意,现在开始发药了!”
……
吉乌莱将军现在已经想明白了,炮击对这些地老鼠作用不大。对付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靠着人数优势,硬冲上去,冲到他们跟前,用刺刀解决战斗。于是,他一口气向着两块高地派出了十二个师,六万人的部队。如果不是战场的空间有限,他甚至还打算将更多的部队投入进去。
“胜负就看这一下子了,一定能成功的。只要击破了当面的敌人的抵抗,敌人后方的那些还没有从疲劳中恢复过来的军队就是砧板上的肉了。”吉乌莱将军这样想着。
……
听着后面不断地传来的炮声,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皱起了眉头。
“士兵们的情况怎么样?”国王问道。
“还是非常的疲惫,远远没有恢复过来。”军医官回答说。
“要怎么样才能让他们迅速恢复呢?”
“陛下,就我所知,办法只有一个。”军医官说。
“什么办法?”
“就是再给他们吃一颗‘大力丸’。除此之外,就没有让他们快速恢复的办法了。”
“嗯,军需官,记下来,在以后的作战行动中,‘大力丸’必须作为最重要的物资优先保障,序列上要放到粮食的弹药之前!”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转过头,对军需官说。然后他又自言自语的感叹道:
“从今以后,打仗就离不开这东西了。你看看军队现在的样子,这药真的不能停呀!”
第八十六章 大力出奇迹(七)
奥地利人一次性的投入了这么多的军队,在视觉上就给了撒丁人很大的冲击。放眼望去,远远近近的都是人。这些奥地利士兵在炮火和军乐的伴奏中,排着整齐的队列,大踏步的齐步向前,看上去就像是无法阻挡的潮水一样,让每一个正面对着他们的人都感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压力。如果不是有奇效无比的“大力丸”,只怕都已经有人要掉头逃跑了。
所有的士兵都已经吞下“大力丸”了。随着“大力丸”在腹中化开,士兵们感到原本发干的嘴巴里又有了口水,心跳似乎也平和了一些。那种紧张和恐惧都随风远去了。
内维尔的团被布置在战线的最前端当中的位置上。这里正是最容易遭到攻击的位置。士兵们现在都将步枪伸出了战壕,静静的瞄着越来越近的敌人。这个时候,布置在侧面的火炮已经转移了阵地,它们被转移到了高地顶上,居高临下的向着奥地利人开火。
从这个方向上开火的效果是赶不上从侧面开火的。因为从侧面开火,打得准的话,一发炮弹就可以干掉整整一排人。而在正面,军阵的厚度就相对有限了,即使命中了目标,也就能打倒四五个人而已。
不过,有失有得,阵地转移到山头上之后,炮兵们也获得了另外的优势:更大的射程和更大的射界。几乎整个战场都在他们的大炮的射程之内。而且他们在之前对各个位置都进行了测量和试射。射击精度也会相对更高。
作为一款青铜滑膛炮,拿破仑炮的精度和射程都相当的不错,当然和马上就要出现的钢制线膛炮相比,它还是要差很多,在原来的历史上,在后来的普法战争中,拿破仑炮被普鲁士人的克虏伯钢炮完全比下去了,但是在这个时代,它几乎就是最好的野战炮。虽然这个时代已经有很原始的线膛炮了,但是过高的造价,过短的寿命和极低的射速使得这些东西根本就无法大规模的装备部队。
萨丁人的炮兵首先利用高度优势带来的射程优势,对奥地利人的炮兵阵地进行了打击,虽然真正命中的炮弹并不多,但是这一轮炮击却严重的干扰了奥地利人的炮兵,他们不得不慌乱的转移阵地,这样一来,奥地利人的炮兵暂时的退出战场了。
然后,萨丁人的炮兵开始转过炮口,对奥地利的步兵部队,不断地发起了攻击,不断地将炮弹打进奥地利人的阵列中,不断打出一道道血胡同。不过,这些炮击并没能挡住奥地利人,几十门大炮而已,它们虽然在尽其所能的制造伤亡,但在大潮一样涌来的奥地利军队面前,这些炮击,就像是在潮水里丢了几个石子,虽然激起了一点水花,但一转眼就被大潮吞没了。
“稳住,稳住!不要开枪!稳住!”军官们的呼喊声在战壕里回荡,托米将枪托在肩膀上移了一下,又歪过头来,眯上一只眼,继续瞄准着前面的那个正在慢慢接近的奥地利人。而这个时候,那些美国人倒是早就开枪了,反正他们用的步枪不会冒出浓浓的白烟,不容易暴露目标。至于枪声嘛,战场上不断响起的炮声早就把那种特别清脆的枪声压住了。
如果说以前萨丁的士兵们对那些美国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意见,现在他们对于这些美国佬剩下的就只有佩服了,因为他们只要一开枪,十有【创建和谐家园】,就会有一个穿着华丽军装的指挥官一头载倒在地上。
不过大潮并未因此停止,依旧汹涌而前,他们和第一道战壕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两百米、一百八十米,一百五十米,一百二十米……内维尔盯着不远处的那块刷成白色的石头,慢慢地举起了手。
“开火!”内维尔高喊道,同时将右臂狠狠地劈了下来,郝修昂是想要把迎面而来的人潮劈开一样。
“砰、砰……”枪声顿时响成了一片。在此之前,奥地利人并没有发现隐蔽良好的第一道战壕,这一轮齐射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以麦克唐纳1857的精度,在这样的距离上射击,再加上奥地利人的队列又密集,这使得撒丁人想要打歪都不容易。所以这一排枪,几乎直接把奥地利人最前面一排的全打翻了。紧接着这一排枪,第二道战壕,第三道战壕也开火了,三轮齐射,打死打伤了近千名奥地利士兵,让席卷而来的狂潮一下子被冻结住了,这三轮齐射,就像一道无形的堤坝,将迎头撞来的大浪撞了个粉碎。
在这三轮齐射之后,迎面而来的一个团几乎被一扫而光了。剩下的几十个没有中弹的幸运儿呆立在那里,不知道该向前冲还是该掉头跑,干脆愣在那里了。过了好几秒钟,才有人大喊一声,转身就跑,还有人干脆就地一倒,装起死来。
“别管往回跑的!准备打后面上来的!”内维尔看到有人在瞄准那些逃跑的士兵,赶紧大声的喊道。
后面的又一波冲击已经近在眼前了。士兵们飞快的推出弹壳,填入子弹,然后开枪射击。这个时候,奥地利人已经看清了第一道的战壕,他们也开始向着撒丁人开枪射击,“噗噗噗噗”子弹打在地上激起不少的灰尘。
撒丁人中也开始出现了伤亡,十多个士兵被乱射来的子弹击中了,战壕挡住了大部分的射击,撒丁士兵们露出的只有头部而已,所以他们不太容易被击中,但是一旦被击中,也很麻烦,因为那一定是脑袋中弹。
不过“大力丸”给了撒丁人勇气,他们也不断地开枪还击。他们装弹的速度明显要超过那些奥地利人,当那些奥地利人还在装弹的时候,他们就用一颗颗的子弹将他们打翻在地。三条依托着高地挖掘的战壕正好有个高度差,使得三条战壕都拥有相当好的射击视线。三条战壕里不断地喷吐出浓烟,将那些停在那里和他们对射的奥地利人不断的打死在阵地前沿。尸体不断的堆积起来,甚至都已经干扰到后面部队的前行了。
“笨蛋!不要停下来射击!上刺刀,前进!”一个奥地利指挥官看出问题不对了,大声的呼喊道。他身边的那些士兵们开始手忙脚乱的给步枪上刺刀,这个时候,一颗子弹飞了过来,正中这位指挥官的胸部。这不是一颗由麦克唐纳1857精确射击版步枪发射的7.62毫米的子弹,而是一颗由普通版的麦克唐纳1857步枪发射的11毫米口径的子弹。这种子弹的威力并不比前者大,但应为口径问题,停止作用却要更为明显。这一枪直接就把那个军官打翻在地。让刚刚准备刺刀冲锋的奥地利人又乱作一团。
“我打死了一个当官的!真的是我打得!”托米叫了起来,但是现在可没人理会他,大家都聚精会神的在装弹瞄准射击。托米四处看看,没人理他,于是又转过头老老实实的装子弹,瞄准,射击。
不过越来越多的奥地利人开始明白过来了,他们不再傻乎乎的和撒丁人对射了,他们开始给自己的步枪装上刺刀,向上冲。为了速度,他们甚至连阵型都不顾了,只管向前猛冲。
麦克唐纳1857步枪并没有涉及弹仓,所以射速和现代拴动步枪比,还很要慢一点,事实上,即使是现代栓动步枪,没有机枪帮助,也不一定能阻挡这样的人海冲锋。眼看敌军越冲越近,内维尔中校只好下令,撤回到第二条战壕。
士兵们沿着交通壕迅速的跑回到第二条战壕。此时一些奥地利人已经冲到了第一条战壕前,他们有的直接越过第一道战壕,继续向第二道战壕冲去,有些机灵一点的则跳下战壕躲避子弹。
结果,这条战壕的存在让那些原本一心一意往前冲的奥地利人动摇了。更多的人发现,跳到战壕里躲起来貌似更为安全。于是老老实实冲锋的人少了,躲进战壕里不出来的人倒是越来越多。结果,冲向第二道战壕的人当然毫无悬念的被打死在地,而这又让更多的人躲进了第一道战壕里。
这个时候,奥地利人的后续部队也跟上来。不过显然,战壕里已经没他们的位置了,所以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向第二道战壕冲去。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冲锋的气势也下降了很多。加上一路冲来,损耗的体力,使得他们的速度也大幅的下降了。而三道战壕虽然少了一道,但是第一道战壕里的人基本上都已经转移到第二道战壕里去了,所以,奥地利人要面对的子弹并没有减少多少,短短的八十米的距离,不断地有人被打死在地上,虽然他们和第二道战壕之间的距离还在渐渐接近,但是他们的行动已经明显的变得越来越迟疑。
“让士兵们上刺刀吧。”罗布森对内维尔说,“现在敌人已经接近极限了,只需要一个反冲锋,就一定能打垮他们。”
内维尔想了想,又看了看已经接近到了不到50米距离的敌军,最后下令道:“全体上刺刀!”
第八十七章 鸭堡
就像罗布森预计的那样,这个反冲锋打垮的奥地利人,他们就像是退潮一样退了下去,也像大海退潮时,会把很多东西留在海滩上一样,他们也把大量的枪支、尸体、以及大批刚才很聪明的躲进了战壕里的士兵抛在了后面。不过聪明人总是不吃亏的,那些躲在战壕里,没想到战局突然逆转的家伙们大部分也非常聪明的举起了双手,当了俘虏。
更要命的是在内维尔的阵地前的崩溃也传染给了还在其他阵地前艰难战斗的奥地利人,他们也跟着溃败了下去。现在望着奥军丢盔弃甲的败退,内维尔知道,这一仗终于胜利了,在经过了这样的惨败之后,至少几天之内,奥地利人是绝对再也没有士气和力量再来发动一次这样的攻击了。
……
“向陛下报告战况吧。”吉乌莱将军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岁。他知道,这份报告报上去,等待他的肯定只有撤职了。不过离开这里也好,这个地方,无论是那些那些射速快的不像话,射程远得不像话的美国步枪,还是那种号称能创造奇迹的“大力丸”都太不科学了,简直让人觉得像是在做梦一样。嗯,也许陛下会御驾亲征,能够让军队恢复点士气吧。不过,这一仗战争的前景,吉乌莱还是不太看好。法国人肯定会加入进来的,到那个时候,丢失对意大利的控制几乎已成定局。
……
这一战的结果迅速的通过各种手段——信鸽、有线电报——传遍了整个欧洲。现在,几乎所有的国王,以及各国的将军们都在谈论着一种神奇的药物——“大力丸”。这种药物的神奇效果,已经在撒丁人和奥地利人的战争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它可以让懦夫向勇士那样战斗,只要有了它,部队的战斗力几乎可以成倍的增长。军事家们宣称,这样的药物,对于军队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枪支和火炮了。他们甚至说,在将来的战争中,谁没有这种药物,简直就像是没有步枪和大炮一样。人们纷纷打听,这种药物在什么地方有卖的,于是史高治的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在欧洲的办事处的门槛都要被踩破了。
如今,既然史高治回到了美国,他的大哥卡罗尔就被派遣到了英国,作为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在欧洲的业务的主管。
这是卡罗尔第一次担任这样重要的独当一面的职务,去赴任的时候,卡罗尔很有些忐忑,担心自己会把事情搞砸了。不过史高治还是说服了他。
“大哥,欧洲的业务对我们非常重要,在短时间内,来自欧洲的收益也许要占到公司收益的大半。所以在那边,必须有一个非常可靠的人。除了你,还有谁能帮我呢?难道要让我不停的在大西洋上跑来跑去?或者,让约翰·洛克菲勒去负责欧洲的事物?”
听到弟弟说“让约翰·洛克菲勒去负责欧洲的事物”,卡罗尔的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了那个在对付杜邦公司的时候杀伐决断,心黑手狠的老邻居,要是他一个人在欧洲,没人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