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在门诊的右边,则是一座挂着消毒区的牌子的平房,医院中的各种物品都在这里消毒。它的后面则是药房仓库。而在这一切的后面则是一座花园,以及矗立在花园中的一座小楼。那里是住院部。
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救恩”医院里,只有几个根本就没有行医执照的蒙古大夫。现在,这些人都失去了继续在这里行医的资格,他们有的离开了,有的则留下来,帮新来的有行医资格的医生们打下手。
原来的院长倒是留了下来,不过他现在也已经不再是院长了,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亲自担任了这家医院的院长,不过他并不真正参与具体的事物的管理,具体的事物,是由一位来自普鲁士的,叫做约瑟夫·门格尔的医生负责的。这是一位有着丰富的医疗经验和极其和蔼可亲的笑容的医生,而且他还有着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学位。他以副院长的身份事实上主持着医院的工作,而他的朋友阿尔伯特·海姆医生则主管医疗业务。要是有个穿越者跑到这里来看病,一定会被这两位的名字吓个半死吧。不过,相比他们的同名同姓的后辈,他们干的事情也没什么太大的不同。而原先的希斯费尔德院长,现在被派去负责监管那些小护士们的学习。
在原来的时代里,伟大的提灯女神南丁格尔女士创建的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要到1860年才会建立。但在这个时空里,史高治在英国访问的时候,也曾抽空去拜访了这位伟大的女性,并向她提出了建设护士学校,改变当时护理行业混乱不堪的现状,更好的为病人解除痛苦。并为此捐出了大约一万英镑的巨款。所以,在1958年底,这所原本应该在1860年才出现的学校,就提前出现了。当然,至少是现在,这所学校还无法为医院提供合格的护士,因为学员们才刚开始学习,还远没到毕业的时候。
南丁格尔女士将依据她的各种护理经验编成的教程,通过邮寄的方式,不断地寄给了史高治。于是这些东西也就成了现在的护士们抓紧时间学习的教材。
“救恩”医院环境好,医务人员水平又高,再加上有各种神药在后面支撑着,所以,这所医院的医疗效果相当的出色。不要说,周围的穷工人,就是有些有钱人得了病,也愿意到这里来看病。当然,有钱人看病时必须掏钱的。
伴随着医院的名声鹊起,史高治在克利夫兰市的名声也已经开始近于圣人。当他每周依照惯例到教堂里去装模作样的祈祷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从他身边经过的人都会说:“愿上帝祝福您,麦克唐纳先生。”如今即使是过去他父亲老约瑟夫的老街坊,也都以“麦克唐纳先生”而不是“史高治”来称呼他。至于他的父亲老约瑟夫,自然就升格成了“老麦克唐纳先生”。甚至还有人说,一千八百多年前,有一位约瑟夫木匠养育出了一位神圣;而如今的这位约瑟夫皮匠,虽然要差一点,但也养育了一位圣人。
不过,建造这所医院,可不是专门用来刷名声的。这所医院有着重大的使命,那就是给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试验药物。
七月底,史高治回到美国之后,不到一个月,麦克唐纳化学和医药公司就完成了两种新药物的研发。这两种药物在后世都鼎鼎有名,它们就是二乙酰【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和甲基【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在原来的历史上1874年化学家韦特首先合成出了【创建和谐家园】,最开始仅仅作为手术麻醉剂使用,此后到90年代,德国的拜尔公司,发现这东西对于几乎任何的身体上的疼痛不适都有极强的缓解作用,于是将把它当作包治百病的神药推向市场,并大发其财。(这还是在拜尔公司根本就没有【创建和谐家园】的专利的情况下。而现在,史高治手中可是有着这东西的全套专利的)
在处理这两种药物的时候,史高治采取的手段和当年拜尔的手段并无二致。
首先,在药品试验阶段,因为【创建和谐家园】是【创建和谐家园】制品,而当时,人们对【创建和谐家园】的成瘾性已经很清楚了。所以,要想让这种东西大卖,最后买到像历史上那样以单一药品占据全世界所有药品销售总额的百分之五点五以上,就必须要让人们相信,这东西是不会上瘾的。当时拜耳公司的办法是这样的:首先每粒药丸都做得很小,里面【创建和谐家园】的总量都被严格的控制了,而对用量也标注的很少。其次再采用一些缓释技术,使得药品中的【创建和谐家园】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减慢。这样一来,当【创建和谐家园】进入大脑之前,在人体中就代谢掉了不少,然后在各种试验中,成瘾性自然就不明显了。当然,如果有人一定要大把大把的吃药,那出了什么反应,就不关麦克唐纳化学与药品公司的事了。
依据另一时空里的拜尔公司的经验,贿赂医生,对于推广药物是非常重要的。当年拜尔为了推广【创建和谐家园】,给每一个为病人开出拜尔生产的【创建和谐家园】的医生开出高额的回扣,金额甚至达到销售这种药品利润的两到三层。(这一招,葛兰素·史克公司前不久还在用。)为了回扣,医生们疯狂的给各种病人开出【创建和谐家园】。什么?感冒了?好办!来一盒【创建和谐家园】吧。什么?发烧了?没事儿,来一盒【创建和谐家园】吧。什么小孩子晚上睡觉睡不好?没事儿,来一盒……靠这一招,【创建和谐家园】的销量几乎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这样的成功经验,史高治又怎么能不加以效法?
在“救恩”医院里,新的药品“【创建和谐家园】”在很多病人身上进行了试验。这些病人大多都是穷人,他们并不具备任何起码的医学知识,更是容易欺骗。人体试验的结果自然是:【创建和谐家园】对于咳嗽有非常出色的止咳效果,而且无明显副作用,绝对无害,是所有的止咳药中最安全,最棒的一种;不仅仅是止咳,它对几乎所有的疾病带来的痛苦都有着神奇的疗效,简直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奇迹。甚至对于健康人来说,这种药也大有作用,比如说,在运动之前,服用一点,也可以让呼吸更顺畅。
当然,史高治明白,任何药品,在做广告的时候,如果吹嘘它毫无副作用,往往反而会让患者们顾虑重重,所以等到这种药物准备正式投放市场的时候,史高治想了想,又把各种报告单细细的看了一遍,然后将助手拟好了的说明书上有关副作用的一栏中的,“无副作用”几个字划掉了,然后在后面加上了这样的文字:可能有较小几率导致轻度便秘。
于是,这种可怕的魔鬼,就经由“救恩”医院的推荐,正式流入市场,开始了它祸害人类的历史。静静地站在“救恩”医院前面的大理石底座上的希波克拉底啊,回过头来看看这所医院里正在干什么吧!那些宣誓“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不授意任何人使用毒药”的人,正在把可怕的毒药给每一个病人使用;那些宣称“绝不做任何危害生命的事情”的人,正在放出即将吞噬无数生命的恶魔。如果你能回头看一看的话,如果你能高声的呼喊的话,你是不是也会向着上天呼喊:“奥林匹斯的诸神啊,众神之父宙斯啊,你的雷电现在在哪里?!”
第八十章 大力出奇迹(一)
史高治写了一封信,给阿尔伯特亲王,向他介绍自己的公司又推出了一款神药。这个时候,因为新建的药厂出产的磺胺开始赚钱了而心情大好的阿尔伯特,立刻就来了兴趣,于是他就派遣劳伦斯骑士赶往美国,希望能以和上一次相似的条件从史高治的新药里面在分一杯羹。
不过这一次,史高治的态度却强硬了许多。这个变化并不奇怪,一来是在这几个月里,史高治的腰包又丰满了不少,兜里有钱了,胆子也就自然更大了。二来则是因为,【创建和谐家园】和磺胺不同,磺胺是新药,但却是一种旧染料。当史高治将它拿出来之后,人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它是怎么回事,然后再地下工厂里生产出仿制品来。但“【创建和谐家园】”是什么,可就没几个人知道了,要仿制它,难度更高。所以,史高治在谈判的时候底气更足了,一副爱谈谈,不谈滚的态度,差点没把高傲的英国绅士给气跑了。
不过,劳伦斯骑士还是没有意气用事,因为,上次和史高治的合作,的确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利益。而在利益面前,意气什么的又算个啥呢?
“麦克唐纳先生,这次您的要价的确是高了一点。”劳伦斯骑士说,“亲王殿下并没有给我这么大的授权。而且这种药物的效果是不是真的像您说的这样好,它的销售情况能好到真么程度,我们都不清楚。就我个人看来,它的前景不会比磺胺更好。为什么您的开价反而更高呢?”
“啊,那您就去请示亲王殿下一下,我们可以等嘛。”史高治满不在乎的回答说。
卡罗尔在一旁加以解释说:
“劳伦斯阁下,您知道,亲王殿下他们在上次的交易中能够占据那么大的比例,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出了钱,更是因为他们要用自己的影响力来保证没有非法生产的药品来搅乱市场。这是他们做出的巨大贡献,所以他们获得更大的份额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这次不一样,【创建和谐家园】生产的机密全在我们的手里,我们不出让专利的话,任何人想要仿制都是非常困难的。这样一来,就不需要亲王殿下他们如此麻烦的去对付那些不法活动了。所以,亲王阁下还想要依照过去的条件来谈这个生意,那才是没有足够的诚意。至于这个药品的效果和销售的情况,如果亲王殿下和劳伦斯骑士您不着急的话,满可以在美国等几个月,看看我们在美国的销售情况,然后再做决定也来得及嘛。”
“不过我要告诉阁下一点,买期货的价格和买现货的价格可是不一样的。”史高治又冷冷的插了这么一句。
由于双方开价的差距太大,劳伦斯只得向阿尔伯特亲王写信说明情况。不过,在那个年月,麦克斯韦还没来得及完成他的方程组,无线电波什么的,更是没人知道它的存在。而大西洋两岸之间又没有电缆,所以两岸之间的信息交流还得靠书信传递。劳伦斯的信件寄过去,亲王的回复送回来,这一来一去,就需要一个月之久。
在这一个月里,劳伦斯目睹了新药“【创建和谐家园】”在美国市场的疯狂扩展。仅仅一个月,在美国北方,这种叫做【创建和谐家园】的万用药就已经被卖疯了。麦克唐纳化学与药品公司虽然全力生产,但仍然供不应求。劳伦斯看到,经销商们每天把麦克唐纳化学与药品公司的大门都堵得水泄不通。很多地方即使以高价求购依旧一药难求。
劳伦斯觉得也许自己真该答应史高治的条件,不过看现在的销售情况,只怕那个贪婪的美国佬的胃口会变得更大了。也就在这时候,他终于得到了阿尔伯特亲王的回信。回信中,亲王授权劳伦斯依据他所看到的情况来确定合适的交易方式和价格。
得到了授权的劳伦斯最终和史高治达成了一个协议:麦克唐纳化学和医药公司,以【创建和谐家园】的专利授权获得联合制药公司(阿尔伯特亲王牵头搞出的那家公司)百分之十五的股份。这样一来,史高治手中的股份就上升到了百分之二十三左右(因为还有一个百分点要等意大利的战争的结果才能确定),成为了公司中仅次于英国王室的第二大股东。
而在此时的意大利,战争的味道也越来越足了。在原来的历史上,奥地利是在1859年4月才向撒丁王国宣战的。但是在这个时空里,撒丁不但像历史上那样和法国达成了联盟,自身的力量也得到了增强,所以撒丁在国际上对奥地利的各种挑衅也就越发的厉害。而且奥地利人也关注到了撒丁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担心如果任由这样的情况继续,将来会越发的不好收拾。
于是在1858年10月12日,奥地利对撒丁王国宣战,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终于打响了。和历史上一样,奥地利人任命吉乌莱为总司令,率领17万军队越过提契诺河,进入皮埃蒙特地区,兵锋直逼撒丁王国实际上的首都都灵。早有准备的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立即率领已经做好了准备的五万六千人的军队前往迎击,同时派出代表向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求援。
作为最先装备了麦克唐纳1857步枪的部队,内维尔的团当然在参战之列。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的策略非常清楚,那就是节节抵抗,节节后退,以空间换时间,等待法国军队的增援。而吉乌莱司令的策略也非常明晰,那就是,赶在法国全面卷入之前,一举击败撒丁军队。
“敌人有17万,我们只有五万六千人。”在军帐里,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正在和他的幕僚们分析形势,“就从实力对比上,我们是处于劣势的。但是,我们必须先和奥地利人打一场会战。法国人虽然答应了会援助我们,但是,你们要知道法国人援助与否,援助的力度,都和我们自己的表现密切相关。《马太福音》里有一句话:‘凡有的,还要让他更有;凡没有的,连他原有的都会被剥夺。’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这样,你要想得到帮助,就必须表现出你的价值,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的弱者,不但得不到任何帮助,还会被狠狠地踩上一脚。法国人虽然和我们结了盟,但是如果他们发现,我们太过无能,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背信弃义狠狠地踩我们一脚的。
我知道,这一场会战敌众我寡,我们很难获胜。事实上我所需要的也不是大获全胜,而是我们的军队能在这一战中表现出战斗到底的决心,以及至少不逊于奥地利人的战斗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盟国的支持。记住‘天助自助者’。
其实这一战的形势并没有那么不乐观。”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继续说,“我们的武器要比奥地利人先进得多,我们现在有两万人装备着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它的火力强度至少是奥地利人的五倍。所以这样算起来,我们在火力上和奥地利人的比例是13.6比17,差距远远没有人数上看起来那么吓人。定位于防御,应该是足够了的。”
如果史高治在场,听到了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关于“天助自助者”的那段讲话,一定会大为赞赏的。事实上,盟友就像是投资者,哪个投资者愿意向一家不断地亏损,看不到任何起色的公司不断的投资呢?史高治知道在原来的时空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得到了大批的美国援助,不过那些援助是什么时候敲定的呢?不是在苏联最为危险的,德军刚刚歼灭了苏联的基辅方面军,兵锋直逼莫斯科的时候,而是在苏军发动反击,将德军从莫斯科近郊击退了150公里之后。为什么不在苏联人最危险的时候敲定援助计划?因为那个时候,苏联面临着破产清盘了,在这个时候投资,那不是脑袋有问题吗?而美国的援助开始大量的进入苏联是什么时候呢?嗯,是在库尔斯克,苏军取得了对德军的决定性胜利之后。因为这个时候,大盘的走势已经相当明显了,这个时候还不追加投资,什么时候追加投资?
相比对苏联的大规模援助,美国人对中国KMT政府的援助则小气得多,这里面固然有运输不便的原因,但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KMT政府的业绩太难看。在联合国家不断的对轴心国发起反攻,节节胜利的情况下,KMT政府却还在一溃千里,甚至到了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几天,它还丢失了一串的城市。这样的业绩,怎么会有投资者?所以等到常凯申和武装讨薪的诗人昆仑打内战,打到面临着全线崩溃,急需三亿美元救命的时候,美国佬却一毛不拔。原因很简单,给你投资,不但不赚钱,还老是亏本,我还给你追加投资那才是傻了呢。
同样是中国人,抗美援朝刚开始的时候,问苏联要武器,要空中掩护,苏联人总是推三推四,爱理不理的。可是等到二战战役一打完,苏联人的武器飞机就都来了。为什么最艰苦最关键的一次二次战役的时候没有援助,等到二次战役打完了,援助才来?真的是苏联需要准备时间?谁要信,谁傻瓜。说白了还不是看到业绩好了,投资能赚钱了。同样,等到中国和苏联翻了脸,靠着个小乒乓朝着美国人抛了个媚眼,刚才还在打死打活的中美两国立刻就好上了,美国总统甚至都屈尊跑到一个连建交都没有建交的国家来访问了。可怜KMT,跪舔爸爸那么多年,把开放领土领海领空的《中美商约》都签了,也没见美国总统来访问过。这真是,业绩差了,就算卖国都卖不出价钱来。(这段吐槽撤远了点,好在没上架,不用算钱。后面再补上千字以上的内容,算是补全。)
在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做完了战前的动员之后,正式的作战研究就开始了。嗯,因为这一战的目标并不是一举击溃奥军,而是在给予奥军足够的杀伤后,再有序撤退。所以研究的重点也就放在了会战中如何有序撤退上了。要知道,在战争中,最为困难的就是在优势敌人的面前有序撤退了。
“陛下,为了能有序的撤退,这里,这里,这里这几个点是必须控制住的。”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在地图上把这几个位置指给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看。国王看了看,点了点头。
“陛下,控制住这几个制高点,大军的安全撤退就有保障了。不过到时候,敌人对这些制高点的攻击一定会非常的凌厉。所以,我恳请陛下将最为精锐的部队布置在这些位置上。”
“你的意思是这些精锐部队倒不能用在第一线的战斗中了?”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皱起了眉毛,似乎对此有些不满。
“陛下,这些部队是要用在决战中,一举击败敌人的。这一战,并不是这样的决战。”一位将军回答说,“等法国军队赶来之后,我们的这些精锐部队就可以用于进攻了。”
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想了想,说:“你们的考虑是有道理的,这一场战役并不是决战。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分寸。嗯,对了,美国人提供的那种据说可以激发勇气的大力丸效果如何?”
“效果不错,我的陛下,就是数量少了点。”
“后天的那一战够用吗?”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问。
“够用的,陛下,只是后天用完了就没有了。”一位军需官回答说。
“不要紧,两天后,就有一船新货要到了。”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有点咬牙切齿的说,“该死的美国佬,要价这么高!”
……
在一处高地上,内维尔中校正看着他的军队在挖战壕。
“兄弟们,加把劲,把战壕再挖深点!”看着折线状的战壕围着高地不断延,内维尔心中既是紧张,有充满了期待。对于这种新的防御战术,意大利军队中没有谁比他更有研究也更有信心了,可是不真刀实枪的打上一场,一切的推演归根到底还是纸上谈兵。这又让他的心里有些忐忑。
“中校,兄弟们都知道这是性命交关的事情,不会偷懒的。”站在不远处的安迪上尉回答说。接着他又问道:“中校,那种‘提神清脑,补充体力’的大力丸还有没有?要有那个,挖得就更快了。”
内维尔的部队也是最先有机会接触到这种大力丸的部队。这种包装盒上一面印着“提神清脑,补充体力”的广告语,另一边则画着一个高举着两只粗壮得不像样子的手臂的水手。旁边还有一行字,说是“大力出奇迹”的药物,的确非常有效,挖战壕的时候有它,战士们就根本不知道累,挖得嗨起来了,停都停不住。训练起来呢?各种以前他们根本不敢玩的危险项目,只要吃了大力丸,就连最笨,最胆小的托米都能面不改色的完成了。真是大力出奇迹呀!只是现在那东西存货不多了,只能等到明天开战了才能用了。
“明天,明天这一战到底会怎么样呢?”站在高地上,内维尔中校一边向着远方眺望,一边这样想着。
第八十一章 大力出奇迹(二)
第二天太阳刚升起来不久,奥地利人的军队就出现在远方那晨雾刚刚散去的平原上。首先出现来内维尔中校眼中的是一面又一面的军旗,然后是整排整排的士兵。这些士兵们排着整齐的队列,一队又一队的出现在内维尔的视野里,后面还不断地有新的队列出现,仿佛一直走到世界末日都不会完一样。
内维尔放下望远镜,觉得嘴巴里有点发干发苦。他摸摸自己的口袋,那里有一颗可以帮助他鼓起勇气的药丸。他很想把它掏出了吞下去,不过他转身看了看在旁边观战的罗布森,看到他正把双臂抱在胸前,满不在乎的望着远处的奥地利人的军阵,似乎什么感觉都没有。于是他又将自己的手从口袋旁边拿开了——现在还早呢,还不是用这个的时候。
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骑着一匹白马,在自己的军阵前跑了个来回,他大声的喊叫着给军队打气,士兵们也用狂热的欢呼来回应他。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从来没有见过他的军队也有过这样士气如虹的时候,他感觉,仿佛古罗马那战无不胜的军团都附身在他的士兵身上了。
“就是凯撒麾下的部队,也不会有比这更高的士气了吧?”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想,如果不是靠着“大力丸”,自己的部队就能有这样的士气,那罗马重光也许就不是一句瞎话了。
……
“对面的撒丁人好像士气很不错呀!”放下望远镜,奥军司令吉乌莱将军对自己的副官说,“这一仗也许不太好打!”
“将军,意大利人的士气就像是肥皂的泡沫,吹得老大,看起来五光十色,但你只要轻轻一碰,啪的一声,就什么都没有了。”副官不以为然的回答说。
“嗯,希望是这样。”吉乌莱将军点点头,“不过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视敌人。要做好打一场艰难的战斗的打算——先让士兵们稍微休息一下,然后我们就先从左右两翼发起攻击!”
……
“陛下,敌人的军阵在像我们移动了。”一个军官对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说。
“我看到了,让炮兵做好准备。”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下令说。
二十多门拿破仑炮已经进入了炮位,大炮的炮衣已经被脱下了,黑洞洞的炮口斜指天空。观察哨不断地报出奥地利军队的距离——在昨天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这片平原上做好了标记,并进行了试射,以保证火炮攻击的效率。这就是身处主场的优势之一。
“准备……”指挥官望着渐渐逼近的奥地利军队,拖长了声音喊道。
“准备……”炮兵们已经装好了弹药,瞄准好了目标,做好了发射的准备。
“开火!”这个命令终于从军官的嘴巴里喊了出来。于是一个士兵把一根烧红了的铁钎朝着火门伸了过去。“轰”的一声,一股白烟从炮口喷了出来,整个的大炮也向着后方退去。
几个士兵来不及看射击的结果,就冲上去将大炮复位。有人开始给大炮清膛,还有人在准备将用丝绸包好的药包装填进去。
对炮击的效果看得最清楚的还在站在后面的略高一点的一个土台上的炮兵指挥科勒中校,他看到几十个小黑点一下子飞了起来就像是一群黑苍蝇,从他的角度看过去,一开始这些小黑点飞的很快,但很快它们的速度就变得很慢了,尤其是在上升到最高点附近的时候,看上去简直就像是停在了半空中,然后,这些小黑点猛地一沉,就坠入了奥地利的人军阵当中。
“打得好!命中了!”科勒中校握紧了拳头。
撒丁人打出的第一轮炮弹就相当精准的命中了奥地利人。一发发的炮弹落在地上,然后弹跳起来,一头撞在了奥地利人的军阵中,毫不客气的趟开了几条血胡同。那些头部胸部被炮弹命中的士兵,顿时被打得四分五裂,虽然死得凄惨,但好歹还是一下子就死了。而有的士兵腿部中了一炮,整条腿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他一头载倒在地上,然后抱着自己的断腿,用一种奇怪的似乎不是人类所能发出的声音大声的哀号着。而无数的侥幸没有遭到炮击的士兵则木然的绕过他,或者直接从他身上跨过去,继续向前前进。
这个时候,奥地利人的大炮也响了,不过因为此前他们的炮兵并没有进行过测距和试射,所以射击精度还是远远比不上撒丁人。不过,由于奥地利人的大炮更多,所以他们还是成功的讲不少的炮弹打进了撒丁人的队列。
“看来撒丁人的士气还是真的很高昂呀。”吉乌莱将军一边举着望远镜观察着,一边说,“这么多的炮弹打进了他们的阵列,阵列还能维持得这么好,看来撒丁人还真是下了功夫了。我敢肯定,我们面前的这些家伙绝对是撒丁国最精锐的部队。干掉他们,我们就打赢了这场战争!”
……
“如果这些部队装备的也是麦克唐纳1857就好了,现在我们就可以对着敌人打出一个齐射了。”站在后面的高地上,看看从两翼渐渐逼近的奥地利部队,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想道,他又看看那些拿着老式的前装步枪,站得笔直的“炮灰”士兵们,他知道,自己手里的火炮数量远远不如对手,现在奥地利人的炮还打得不是很准,但让过让他们多打几轮,他们的命中精度也会变得高起来的。士兵们靠着“大力丸”鼓起了士气,但“大力丸”还没有让他们完全失去理性。就这样站着挨炮,绝对会打击士气的。于是他对身边的传令官下令说:“让我们的两翼迎上去。”两个骑兵立刻领命离开了高地,向着两翼驰去。
……
“嘿,兄弟们,我们向前!去告诉那些奥地利蛮子,敢于和罗马对阵的结果!”一个上尉高声的叫喊着。撒丁人的队列开始整齐的向着前方,向着奥地利人压过来的阵列移动。
克莱德是一个新入伍没多久的列兵,战斗开始前,他紧张得几乎无法运动。好在这个时候上面给了他一颗药丸,说是能缓解紧张,提神清脑,补充体力。说来也怪,当克莱德吃下那一小片药丸之后,他真的不紧张了,恐惧似乎被那种神奇的药丸一扫而空了,一种全新的,似乎本来并不属于他的力量,迅速的充满了他的身体,让他忍不住浑身颤抖,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把对面那些家伙痛打一顿。他甚至必须压制着自己才不至于抄起枪托,顺手把前面那个家伙放到,好站到前面去。
这个时候,一颗炮弹呼啸着扎进了他们的队列,一支血肉模糊的胳膊飞了过来,挂在了他肩膀上的铜纽扣上面。这种情况,要是在平时,说不定克莱德会像一个女人一样尖叫起来,然后像一个淑女应该做的那样直接晕过去。不过现在,每个根血管里都澎湃着力量的克莱德毫不在乎的把那一截断臂撤了下来,目不斜视的扔在地上。
这个时候,前进的命令终于传来了。克莱德专心的跟着鼓点,大踏步的前进着。这时候,在他身前的那个士兵突然倒下了,克莱德想都没想,就依照着条例,快步赶了上去,走在了那个倒下的战友原先的位置上。
现在,克莱德已经站在前排了,他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奥地利人的长长地队列已经不远了,就在不过五十米之外。他们已经站定了,正举着枪向着他们瞄准。如果是平时,这样的情景一定会吓的克莱德转身就跑的,但是现在,他很奇怪的一点都不紧张,甚至还冒出了这样的念头:“这些胆小鬼,这么远的距离上就开枪,怎么打得准呢?”
“我们的这些士兵训练不多,枪法嘛当然就不用说了,中远距离的对射,他们绝对干不过奥地利人。但是,在服用了‘大力丸’之后,他们的勇气,几乎不亚于当年英国的铁公爵部下的精锐部队。所以,陛下,我建议干脆采用‘铁公爵’当年的战术,一枪不发,直至逼近到距离敌人二十米,然后用一个迅猛的齐射和随后的刺刀冲锋打垮敌人。”这是战前,针对如何训练和使用炮灰的时候,埃马鲁埃尔二世国王的参谋们提出的意见,这个意见得到了采纳。所以,克莱德他们并没有停步,他们继续向着奥地利人的枪口迈进。
“砰!”对面响成了一片,一股股白色的烟雾从奥地利人的枪口冒了出来,对面的军阵立刻就淹没在这种迷雾当中了。
“啪!”克莱德左边的那个士兵一声不吭的倒下了,克莱德的军帽也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他感到,似乎有一股热流从他的头上流了下来,沾湿了他的眉毛,然后糊住了他的眼睛。
“见鬼!”他用袖子胡乱的抹了一把,袖子上顿时沾满了血——一发【创建和谐家园】擦着他的头皮飞过,在那上面划开了一个口子。
这个时候,一阵风吹来,烟雾散去了一些,克莱德看到那些奥地利人正在慌乱的装着子弹。奥地利人原本采用三轮射击的方式,虽然每一轮的射击火力都不大,但是火力输出确实连绵不绝的,但是在这些撒丁人就这样一声不响,一枪不发的越走越近的时候,他们的射击速度却开始越来越慢,齐射也变得散乱了,很多人甚至紧张得无法完成装弹的动作。
“砰!”奥地利人又开枪,但这次开枪,甚至连齐射都称不上,枪声稀稀落落的,根本不是干脆利落的一声。
“奥地利小兔崽子们要哭着回家找妈妈了吧?他们一定想像婴儿那样抱着她妈妈的【创建和谐家园】吃吧?”克莱德这次有没有被击中,他一边继续前进,一边不知为什么,他的脑袋里不可遏制的冒出了一系列少儿不宜的东西。(病毒的副作用之一:XX欲望高涨)
“立定!举枪!瞄准!”期待已久的声音终于在克莱德的耳边响了起来。
第八十二章 大力出奇迹(三)
克莱德迅速的站定脚,同时举起他的枪,瞄准了在他前面的那个奥地利人,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如此之近,以至于他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个奥地利人的脸,和那张因为恐惧而变得苍白而扭曲的脸上的豆大的汗珠。
“向上帝祈祷吧!”克莱德在心里说,同时继续用枪对准了那个可怜的家伙。那个家伙正在慌乱的想要给手里的枪装子弹,他用抖抖的手努力的将要用通条把火药压结实一点,但是他就是没办法把通条对准枪口塞进去。
“预备!”科勒尔连长拖长的声音传了过来,克莱德牢牢地把枪口对着那个满头大汗的奥地利人。
“预备!”那个奥地利人突然扔下枪,转身就想要跑,却又被后面的人挡住了,一时挤不过去。克劳德的枪还是无情的对着那个家伙的背心。
“开火!”“砰!”
枪声响成了一片。“多么漂亮的齐射呀,所有的步枪,几乎打出了一个声音。”克劳德一边想着,一边迅速的把步枪放了下来,枪托支在地上,同时从挂在腰间的刺刀套里面掏出刺刀。将它插入步枪的枪管中。
“全体上刺刀……”连长的声音拖得很长,长得好像是从上个世纪的坟墓里冒出来的一样,“……冲锋!”
“罗马的荣耀!”克劳德大喊一声,听着刺刀,穿过他们刚才的齐射制造出来的战场迷雾,向前直冲过去。
刚才的齐射就像是剥洋葱皮一样,将奥地利人第一排的士兵几乎一扫而光。那个在克莱德的枪口前慌乱得不成样子的家伙终于也安静下来了。他和其他的人一样,默无声息的到在异国泥土上,从他身上冒出来的血将身边的土地都染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