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第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用饭勺压平搅匀了,一口吃下。

        热乎乎的,香喷喷的米饭,浓郁的肉香味,因冷掉不再干脆却喷香的油酥,咸鲜微辣的酱汁,一层层的在他口中晕染开,又喝了一口蛋饺白菜汤,清淡的汤汁冲散了方才浓郁的味道,入嘴的蛋饺又是另一番滋味。

        好吃。

        也很温暖。

        他放下勺子,满足得叹息了一声。

      第14章 红楼(十)

        江南的春日是很美的。

        枯木逢春,草长莺飞,城里的人们纷纷换下了厚重的斗篷,春意在小娘子们换上的新衫中跳跃。

        就见一模样俊秀,唇红齿白的小郎君手里提着一个篮子走过城中小桥。

        此子容貌斐然,气质沉静,穿着是虽朴素,但是腰细腿长,正是当下最流行的潘安君子,自有一派风骨。

        引来小娘子们或是探究或是好奇的眼神。

        这人正是长大了些的夏安然。

        他到这个世界已经五年有余,正是舞象之年。

        夏安然此时是去林府的路上。

        他于三年前,正式对林如海行了奉师礼,自此,他成了林如海的学生。

        谁料那之后不久,林如海便升迁为巡盐御史,主司扬州,林家阖府便搬去了扬州,夏安然家中寡母在,他自然走不开,于是林如海便派了小厮往返于两城之间传递教诲。

        对此,夏安然是非常感激的。

        直至去年,他过了童生试,今年,正打算去考院试,于是和这位先生商量后,便带着寡母迁来了扬州城,租了一套小院落留下来备考。

        ……是什么让夏安然改变了他原定的计划,走上了读书考试之路呢。

        这就要从他家那位“灶爷”说起了。

        夏安然自那位灶爷开始和他回帖之后,找到了以前和网友聊天的乐趣。

        他特意在灶间放了笔墨和留言本,用自制美食吊着这位似乎很爱吃且非常有品位的信息技术工作者,二人一开始聊天内容仅是美食,多以:

        “今天这菜是我的得意之作,用了某某材料,是不是非常好吃?”

        “还不错,再放些某某某就更好了。”

        “按卿昨天说的重新加了某某某,再试试?”

        “大善。”

        这样的内容开始和结束,夏安然一直不曾试图去探听这位的真面目,不是没好奇过,他其实基本心中有数这位每天什么时候来,但是他还是按捺下了好奇心。

        夏家孤儿寡母,能这么多年来没出事,一来是他的那位好大哥的功劳,林家估计也有照拂,但是这位应该也不是什么都没干。

        夏安然的身子是小孩,但他自己可不是,自小看了那么多故事书,他自然懂得好奇心容易坏事的道理。

        而正是他极为识相的保持距离,从不在夜间探视灶间的行为和表态,才让这位看着对他多交了些心。

        实则夏安然觉得,这位兄台估摸着年纪不大,他们认识时候可能他还是个萌新,所以才对夏家没那么警惕,等变成了老油条,吃出来的感情也有了,也不好抽身了。

        后来见夏安然实在有做饭天赋,这位干脆送了本《随园单》过来。

        夏安然翻了翻,认出这是一本菜谱。

        但是问题来了。

        夏安然看不懂啊!

        这古代书册,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句读,停在哪儿都不知道。

        他勉强啃了半天,然后不得不加上句读,问家里的这位是不是这个意思,还有其中某些字究竟是啥意思,部分繁体字他还认识,但是生僻字就不行了。

        第二天,他家灶台上就出现了各种启蒙教材,夏母是识字的,只是给他开蒙较为勉强,于是这位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居然就这么当了夏安然的半个启蒙老师。

        夏安然十二岁那年,先皇传位给了今上,今上奉先皇为上皇,只是权利交割之间,气氛依然紧张,家里那位也因此失踪了一个月,就在夏安然忍不住担心的时候,一直和他们家断断续续有着来往的林家人,不知道为什么想到了他,在林管家上门暗示了两次后,夏母带着他乘着林如海回来姑苏时去拜师了。

        林如海堂堂探花郎,博学多才,颇有文名,这样的人来暗示看中了自己孩子,夏母自然不会犹豫。

        而对于夏安然来说,他后来终于想起了林黛玉五六岁时,林如海便去了扬州上任,正愁林家一去,他还在姑苏可还怎么扯上关系呢,林家的梯子一递过来,他自然得爬上去啊。

        拜师后,家里的这位过了几日回来了,自他的留言中知悉他已拜师,也什么都没说,夏安然不太清楚这位是个什么意思。

        他在这些日子,已经大概明白这位的身份了,和他之前猜测的一样,这位应当是今上还是皇子时候在江南布下的探子,他监视的对象,应该也包括林如海。

        夏安然后来想起来,他可能,是见过这位的,或许就是他,或许是他的同事、前任,都有可能,就是那日林小少爷被拐路上,那个拦住了拐子的女子。

        夏安然那时先入为主,见她穿着女装,身姿纤细,便觉得这既是女子了,但是后来想来,这位拐子既然是外乡人,那么在这儿怎么会有相熟的人呢?

        如果是拐子的同伙,在她已经得手的时候,又问什么问什么要耽搁时间?

        如果没有她那么一耽搁,夏安然便不会发现这拐子的可疑。

        后来,这女子便消失在了人群中,在拐子被制服时,理论在她身边的女子,也不见了。

        ——就好像她是为了拖延时间而存在的一样。

        姑苏城聪明人那么多,夏安然能发现的问题,本地人自然也能发现。

        尤其是聊天时间久了,这小孩就睡着不醒,也是一个疑点。

        夏安然猜测,林如海也发现了这个人物,所以那日林管家才会来问他这女子的事。

        无论女子的身份为何,她对救下林小少爷的确是加了推力的,林如海自然知道这是有人要卖他人情。

        夏安然猜测,林如海原着中死后当今平静的态度,没有追封,没有大办,唯一的独女还被急匆匆送入贾府,家产被分割,种种来看,尤其对比白身的贾敬得到的待遇来看,林如海的死,应当是有些个问题的。

        夏安然倾向于,林如海,怕是做了墙头草。

        虽然不知道他是在哪两个势力间摇晃,但是就结局来看,他应是得罪了获胜方,然后遭到了失败方的报复性反扑,而胜方应是没有加以援手,冷眼看着他倒下,但是到底还是给他留下了最后的颜面,算他是死在任上的,也不曾祸及家人。

        而这一个世界,林如海显然是选择了站位,而且站对了。

        他应当是站到了当今这一边,夏安然怀疑,林如海突然起了收他为徒的念头,应该也和家里那位有些关系。

        多想无益,那个阶层还是他不能牵涉进的世界。

        夏安然自侧门进了林府,他对这儿的一草一木都已非常熟悉, 将手中的篮子递给了接他的小厮,他温和道:“这是家母昨日做的点心,带来给夫人尝尝鲜。”

        是的,贾敏没死。

        这也是令夏安然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变化,他只能想是否是因为当年林小公子没夭折,所以贾敏没有忧思过重进而得病?

        但是他其实隐约记得,林小公子,应当不是贾敏的亲子来着,这是他那时在故宫听那些学者们讨论时候得出的结论。

        若非亲子,就算是养在自己名下,按照大家族养孩子的习惯,贾敏对这男孩应当也不至于有太深的感情。

        如果就是这样还能忧思过重,嗯,贾敏的性子应该也不差的。

        夏安然对这位师母还挺有好感,自从他拜师以后,虽然没有见过太多面,但是换季时候师母经常让人给他送来布料,平日里有些时兴的果子也经常给他送来让他带回家给亲妈尝鲜,逢年过节还会给他小红包。

        加上小师弟聪明又伶俐,长得也好看,老师慈爱又耐心,是以夏安然对林家的观感可谓极好。

        他自是不知,贾敏当然对这孩子没多深的感情,但是这孩子被人拐了倒是真和她有些关系。

        拐子买通的人是贾敏带来的娘家人,她的娘家人虽说也不知给她塞银子的人究竟是意欲作甚,但是还是给了人方便。

        结果就是导致家里的庶出小少爷被人拐走,救回来后更是病了一场。

        此世界的林如海敏锐的感知到了两股势力借由他儿子作筏子,即便不是贾敏的娘家人也会有别人被买通,加上儿子被救了回来,他虽生气,但是把人发卖了也就算了。

        而若是原世界不知情的林如海,即便他最后猜到了儿子的事和他的站位有那么些关系,但是失了传承断了香火的丧子之痛,他怎么能忍住不去殃及他人?

        原世界的贾敏遭遇到丈夫的斥责,加上林家自此香火已断,岂不又惊又怒又气,又怎能不由此联想到其中的深层含义?

        虽然这孩子不是出自自己的肚子,但是到底是林家的儿,她为嫡母,黛玉为嫡姐,等林如海百年,也是依靠,孩子年幼,好好教也不怕卜亲近自己,她当然是没有必要害这个孩子的。

        贾敏出生富贵,自贾母口中评价亦是聪慧过人,自然能明白这其中的疑点,因怕生忧,自此一病不起。 在夏安然还自觉自己什么都没做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改变了有些事了。

        这边厢贾敏接到夏安然托人送进来的篮子,忍不住抿嘴一笑,对着边上的女孩儿道“且去将小姐叫来,就说她的夏麽麽送点心来啦。”

        小女孩也乐,福了福身子,“小姐最喜夏麽麽的手艺,知道今日有点心,肯定高兴。”

        说罢她便走了出去,步伐欢快。

        作者有话要说:

        小攻的身份也比较复杂一些,至今为止只有一个人猜到他之前在哪儿出来过哈哈哈哈(作者君自豪得叉腰笑)没错他就是女装!!但是女装攻是什么鬼不是啦那只是任务需求啦!

        你们还记得夏夏立下的那些FLAG吗?哈哈哈哈全都应验了这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其实是作者君欺负小夏喵)

        这一章的小夏差不多15、6岁左右,宝玉10岁,黛玉9岁,林弟弟8岁

        童生试是最基础的考试,院试过了才是秀才。

        《随园单》这本书是食谱,其实叫《随园食单》,是袁枚写的,真的,真的,真的,写的非常非常好吃的样子嗷!!!!

      第15章 红楼(十一)

        贾敏自然是知道,这是夏安然假托夏氏之名送来的,要说她知道夏安然此人,还就是因为他的好手艺,林家这些年断断续续吃了不少夏安然做出的零嘴儿,滋味都不错,只是他小时候尚且无妨,现在年岁大了,又要走科考路子,在君子远庖厨的大世界里面,他对外只能说这些是夏母做的。

        要说按惯例,其实林黛玉也不应该吃夏安然做的东西,毕竟是外男,只是在夏安然还是孩童的时候,送来的吃食黛玉就没少吃,尤其夏安然在得知林家两个小孩身子骨都不好,尤其肠胃颇虚,送来了好些温养方子,又好吃又温补,从小吃到大,现在就因为夏安然长大了就不吃了,也怪矫情的。

        林如海和贾敏就这个闺女,见闺女难得表现喜欢,也装傻装过去了,反正对外说是学生的母亲送来的,只要不说出口,对黛玉的闺誉便无碍。

        而且贾敏还有些猜测。

        她家老爷突如其来的收徒,这夏家小郎君也的确天资聪慧,开蒙不过一二年,便过了童生试,听说今年便要下场去考院试,过了院士便是秀才公了。

        其家境又是一般……

        贾敏的心中有念头若影若现。

        但是林如海不明说,她也装傻。

        贾敏是国公府的姑娘,出生极好,生辰八字又是极佳的,待她及笄又未定亲时,便有风声她欲嫁给某些个皇子,谁知他爹在外头风声愈演愈烈之时釜底抽薪,来了个榜下捉婿,将那时接连守孝故而还没婚娶的探花郎就此绑定,那时她爹不欲参合皇家那些事,将女儿推入泥潭,如今贾敏亦是一样。

        母家来了数封信,说是她那位二嫂家的宝玉如何伶俐,又说老太太想外孙女了让她送外孙女去给老人家看看。

        其意她也不是不懂。

        她捻了一块糕点塞进嘴里,小口小口的咀嚼着,一边思索着有关女儿、母家那些事儿。

        满口的甜香却也遮不住舌根处的苦意。

        而夏安然自然是不知道他这位好师母在想些什么的,事实上,此刻他正头大。

        “今上欲改科举文体。”

        林如海一边看着他夹上的功课一边说“废八股,改选策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7: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