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转瞬之间,他便陷入了危险当中,这一枪来的太过突然,让他始料不及。

        他上身急忙向后仰了过去,已经被鲜血染红的枪尖刺到了眼前,转瞬即逝,当真好险!

        如果他躲闪的稍慢一点,现在只怕已经被张彦刺穿了喉咙,不禁有些心有余悸。

        “我太轻敌了!”典韦万万没有想到,在徐州境内,居然还有如此的高手存在。

        就在这时,彭城城内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呐喊声,徐州兵竟然在追赶曹军!

        先是曹军营寨被焚烧,接着曹操退走,曹军顿时群龙无首,将士皆无战意,纷纷开始撤退。

        彭城内的徐州兵见曹操撤退了,士气空前高昂,在徐州牧陶谦的命令下,主动打开了城门,出城与曹军血战。

        曹军人数虽多,奈何士气一落千丈,竟然一触即溃,被徐州兵追着打。

        看到这样一幕,典韦顿时明白了一切,兵败如山倒,而且眼前的张彦也比较难缠,他身边的曹兵越来越少,可徐州兵却越来越多,万一陷入包围,只怕很难逃出。

        典韦当机立断,一提马缰,座下战马发出一声长嘶,他望着对面的张彦,朗声问道:“我是典韦,敢问阁下姓名!”

        “张彦!”

        典韦知道了张彦的姓名,嘴角微微上扬,朗声叫道:“我记住你的名字了,下次战场上再见!”

        话音还在空气中打转,典韦已经调转了马头,向西北方撤去。

        张彦望着典韦远去的背影,长松了一口气,也不去追赶,因为他知道,就算他去追击,也无法将典韦杀死。

        他身后的一些丹阳兵刚策马追了几步路,他便冲那些丹阳兵喊道:“穷寇莫追!”

        他自己不追,也不让部下追,而是把部下全部聚集在一起,眼睁睁的看着曹军败走,毕竟曹军人多势众,战斗力还在,更何况曹操又是一代雄主,万一在路上设下埋伏,很有可能会被曹军反噬。

        张彦望着撤退的曹军都十分混乱,唯独在西南方向有一股曹军在撤退的途中并不显得慌乱,而是井然有序,那些曹军在一名军官的指挥下,且战且退,反把不少前来追击的徐州兵给杀死了。

        “那人是谁?”张彦指着那个曹军的军官,问身边的丹阳兵。

        有见过那个曹军军官的丹阳兵立刻回答道:“启禀大人,那人是曹操手下陷阵都尉于禁!”

        “原来是他……”张彦远远的看着于禁,但见于禁结阵自守,指挥若定,只凭借着数百部下,接二连三的击退数倍于他的追兵,顿时觉得于禁用兵确实了得,要是他手下多几个这样的人那该有多好啊……

      第012章 一战成名

        曹军纷纷撤退,徐州兵乘势追击了好长一段路,但不论是哪部兵马,遇到于禁时,都是远远避开的。

        张彦不去追击,而是率领部下,赶往彭城。

        彭城的城墙上,早已经被鲜血染红,陶谦站在城楼上,看到城外撤退的曹军,长吐了一口气,缓缓的道:“侥幸……真是侥幸啊……”

        “陶使君,这一切都是张彦的功劳,如果不是他放火烧毁了曹军的营寨,又从背后偷袭了曹操,曹操也不可能会退走!而且,连典韦也被他赶走了……”一直站在陶谦身边的陈登,适时说道。

        “张彦功不可没,本府要重重的赏他!”陶谦看了一眼从城外率领骑兵队伍缓缓靠近的张彦,转身下了城楼,“都跟本府到城门口来!”

        一行人很快下了城楼,跟随着陶谦来到了城门口,静静的等候在那里,等待着凯旋的张彦。

        张彦率领两千多骑兵,一点一点的靠近彭城,越是靠近,血腥味就越浓厚,马蹄下面,是成堆的尸山,成片的血海,他踏着这尸山血海,看到这里惨烈的情形,就足以想象的到这里经历着怎样的战斗。

        他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越发感到乱世人命如草芥,心中更是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快接近彭城的城门时,张彦看到陶谦率领将士们等候在那里,他下令身后的骑兵停在原地,自己则从马背上跳了下来,取下拴在马项上的一个血淋淋的包裹,径直朝城门口走去。

        张彦走到城门口,见到陶谦立刻举着手中的包裹朗声说道:“末将张彦,幸不辱命,沛城一役,不仅烧毁了曹军所囤积的粮草,还斩杀了曹操之子曹昂,特将曹昂首级献给使君!”

        话音一落,张彦便打开了那鲜血淋淋的包裹,从里面露出来一颗人头来。

        陶谦既惊又喜,也不嫌弃张彦身上的血污,紧紧的抓住了张彦的手,激动的说道:“明达,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了……”

        张彦谦虚道:“末将不敢居功,之所以能够有此成就全赖使君指挥有方,以及陈校尉的妙计,还有众多将士的浴血奋战……”

        陶谦听张彦居功不自傲,心中越发喜欢,开心的道:“明达太过谦虚了,无论如何,这次能够击退曹军,你的功劳最大,本府定要重重赏你!”

        陈登一直站在陶谦的身边,见张彦谦逊如此,突然插话道:“张校尉临危受命,非但完成了陶使君交托的重任,还在我徐州最危急的时候赶走了曹操,解救我徐州军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是我整个徐州的恩人。陶使君既然说要重赏张校尉,张校尉就不要再推辞了,否则可就是看不起陶使君了……”

        张彦看了陈登一眼,见陈登炙热的双眸中闪烁着一丝希冀,并且朝他使了一个眼色,他便不再推辞了,欣然道:“那末将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曹操退走了,徐州就等于躲过了一劫,陶谦是最为开心的人了,一手抓住张彦的手,另外一只手则握着拍了拍陈登的背脊,朗声说道:“我徐州文有元龙,武有明达,本府可以高枕无忧了……”

        之后,陶谦下令将士打扫战场,厚葬阵亡将士,并统计名单,登记造册,立碑以供后人瞻仰。

        随后,陶谦让人将曹昂的头颅悬挂在彭城的城头上,并在彭城内大摆庆功宴。

        张彦则是一战成名,他的名字和事迹传遍了街头巷尾,不过是一顿饭的功夫,彭城内所有的人都知道是张彦赶走了曹操,击败了典韦,解救了徐州。

        不少都是以讹传讹,越说张彦越厉害,传到最后,各种版本应有尽有。

        张彦身在彭城内,自然而然的听到了关于自己的传闻,有些还勉强符合事实,可有些却夸张的离谱,居然说他在与典韦交手的时候,没动一刀一枪,只是大喝了一声,就把典韦吓破了胆,掉转马头就跑了。

        可是事实上,张彦在和典韦交手时,却是差点被典韦给一招杀死了。如果不是那个丹阳兵及时出现,替他挡了一下,只怕他现在已经命丧黄泉了。

        为此,张彦在战后还特意找到了这个丹阳兵的尸体,亲手将这个丹阳兵给葬了。除此之外,他还询问了一下这个丹阳兵的家庭情况,准备有时间的时候,亲自去这个丹阳兵的家里去一趟。

        彭城太守府内,大厅里座无空席,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些丰盛的食物和美酒,张彦也从原来最末尾的座位上调到了陶谦右手边的第一个位置。

        汉代以右为尊,张彦又是第一个座,由此可见陶谦对其的重视程度。

        张彦坐在那里,略微感到有些不自在,毕竟不是古人,这种跪坐的姿势,他并不怎么习惯。

        他静静的坐在那里,环视了大厅内一圈在座的文武,发现这次在座的人数比上次要多,而且有几个人还是生面孔。

        在这几个生面孔中,最惹他注意的,是紧挨着陈登的一位文士。

        这个人约有三十五六岁年纪,剑眉星目,肤色白皙,长髯飘飘,看起来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尤其是他身上的那套藏青色的长袍,更是凸显出他的雍容和华贵,让人一眼难忘。

        这个文士似乎感受到了张彦的目光,不经意间与张彦对视了一眼,看到张彦正在打量着他,他的嘴角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并且对张彦点首示意。

        大厅的正中央,陶谦先是清了清嗓子,这才举起酒杯,朗声说道:“诸位请速速举起酒爵,与本府一起开怀畅饮,来庆祝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干!”

        话音一落,陶谦一仰脖子,便将酒爵里的酒喝的一滴不剩,他先干为敬,别人就自然而然的没有什么话说了,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一杯酒下肚之后,陶谦又斟满了一杯酒,他端着酒爵,忽然起身离座,径直朝着张彦走去,脸上更是堆满了笑容。

        他走到张彦面前,张彦立刻站了起来,陶谦伸出手,一把抓住了张彦,略显激动的说道:“明达啊,这次如果不是你,我徐州难保,境内的百万百姓更会受到曹操的摧残,本府身为徐州牧,奉朝廷而牧守一方,当曹操大军到来之时,本府却无能为力,本府实在是对不住徐州的百姓啊,若非是你力挽狂澜,赶走了曹操,本府定然会成为千古的罪人。为此,本府要代替我徐州的黎民百姓敬你一杯!”

        陶谦的这一番话发自肺腑,话一说完,立刻毕恭毕敬的朝着张彦敬酒。

        张彦急忙起身接住了陶谦敬来的酒,忙道:“陶使君言重了,我之所以能够如此,全赖使君对我的信任,如果不是使君拨给了我三千精锐的丹阳兵,我也无法完成重任,更不可能迫使曹操撤退。除此之外,还和徐州将士的拼死抵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不是他们与曹兵厮杀血战,誓死保卫徐州,我也无法与之配合,里外夹击。这一杯酒,我替所有与曹军作战的人喝下了!”

        陶谦见张彦将那杯酒一饮而尽,而且张彦也十分谦虚和恳诚,一点也不居功自傲,心里也是一阵慰藉,认为张彦是个可以托付大任的人。

        他拉着张彦的手,转身走到了与陈登邻座的那个文士面前,对张彦道:“来来来,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徐州的别驾从事糜竺糜子仲,本府能够使得徐州百姓安居乐业,有一半都是子仲的功劳,这次他更是运送大批粮草辎重前来助战,你们多亲近亲近!”

        “原来是别驾大人,张彦这厢有礼了!”张彦抱拳道。

        糜竺缓缓的站了起来,对张彦拱手道:“张校尉一战成名,街头巷尾早已经传遍了,如今见到了真人,果真有大将风范,令糜某佩服、佩服!”

        张彦和糜竺寒暄了几句,也算是认识了。陶谦随后逐一将新来的几位生面孔介绍给张彦认识,一个二个都是徐州一带的名士。

        庆功宴上,酒过三巡之后,陶谦开始赏赐有功之人,张彦首当其冲,被赏赐了五百金和两千银,以及五百匹布帛。这些金银和布帛,都是别驾从事糜竺刚刚从郯城运送过来的劳军之物,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

        张彦没有再拒绝,而是坦然接受了陶谦的赏赐。

        这一夜注定是个狂欢夜,整个彭城内,上到州牧陶谦,下到黎民百姓,都沉浸在喜悦当中。

        但张彦却没有多少喜悦的心情,反而是忧心忡忡。因为他知道,曹操只是暂时的撤退了,待休养过来后,将会再次在徐州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张彦闷闷不乐的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同时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他赫然发现,坐在他对面的陈登,也在用同样的目光注视着他。

        忽然,陈登蠕动了几下嘴唇,似乎在对他说些什么。看口型,好像是在说“今夜子时,城西土地庙见”。

        四目相接,转瞬即逝,张彦再看陈登是,他已经端起一杯酒,扭脸和坐在他身边的糜竺欢饮起来。

        庆功宴散后,张彦带着从陶谦那里得到的赏赐,直接去了军营,将获得赏赐的绝大一部分都平分给了军营里的将士们,剩余的一小部分则拿出来做为抚恤金,托人送给阵亡将士的家属,自己连一点都没有留。

        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这种做法,让初次跟随着他出生入死的丹阳兵们很受感动。而且张彦本人骁勇善战,经常身先士卒,在与曹军的几次交战中,丹阳兵早已经对他心服口服,之前的骄狂之气荡然无存,换之而来的则是温顺乖巧。

        这次张彦将自己得到的赏赐尽数分给了丹阳兵,丹阳兵们的内心受到了感触,顿时觉得和张彦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丹阳兵们难以抑制住自己喜悦的心情,便将这件事宣扬开来,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彭城内的所有军营都得知了这件事,张彦很快便获得了全军上下的一致尊敬。

        张彦静静的坐在自己的营帐里,并没有休息,他一直在想,陈登和自己约在深夜见面,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

      第013章 深夜相会

        到了子时,彭城内所有的人都已经渐渐进入了梦乡,此起彼伏的鼾声,伴随着呼啸的风声,演奏着夜的宁静。

        月亮被一大团黑云遮盖住了,天地间一片漆黑,一只猫头鹰在城西土地庙的上空盘旋而下,落在了土地庙门前的一棵枯树上,用一双炯炯发光的眼睛,注视着站在这棵枯树下面的一个人,不时发出几声鸣叫,更加凸显出夜的深沉和孤寂。

        此人穿着一袭长袍,双手揣在袖筒里面,静静的站在那里,闭目养神,正是典农校尉陈登。

        不多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的传来,陈登缓缓睁开了双眼,映着积雪发出微弱的光芒,看到一个体格健壮的身影朝这边走来。

        他的脸上浮现出来了一抹淡淡的微笑,朗声说道:“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来的这个人正是张彦,他径直走到陈登的面前,拱手道:“元龙兄相邀,我怎么会不来呢?只是不知道元龙兄约我在这里见面,又正值深夜,到底所为何事?”

        “天气寒冷,我们还是先喝点酒,御御寒吧。”说着,陈登的双手便从宽大的袖筒里分开了,两只手里竟然各提着一小壶酒,将其中一壶直接递给了张彦。

        张彦毫不客气的接了过来,打开酒封,对陈登道:“元龙兄,先干为敬!”

        话音一落,张彦提起酒壶便一饮而尽,足足一斤酒,直接下了他的肚子,竟然没有一点事情。

        毕竟这个时候的酒,酒精度比较低,张彦喝着就像是喝啤酒差不多,酒量一直很好的他,喝这一斤酒自然不在话下。

        陈登见张彦如此豪饮,眉头稍稍一皱。他酒量不大,若像张彦如此喝法,只怕很快便会醉倒,那么他今夜就无法和张彦商量大计了。他嘿嘿笑道:“明达兄好酒量,可惜元龙酒量不行,只能小酌,不能海饮。我先喝一小口,待和明达兄商议完事情后,再豪饮不迟。还请明达兄见谅。”

        “无妨。”

        陈登先喝了一小口酒,这才对张彦说道:“明达兄,今晚我在宴会上见你一番闷闷不乐的样子,是不是觉得陶使君给予的赏赐少了?”

        “陶使君出手阔绰,重赏千金,我只觉得多,却未嫌少。”张彦道。

        “既然如此,那明达兄为何如此模样,莫非是有什么心事?”陈登问道。

        张彦不答反问:“元龙兄这么晚约我来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难道只是为了聊天?”

        陈登哈哈笑道:“我约你前来,自然是有要事相商,若只是为了聊天,何必来此偏僻之处?”

        “既然如此,那元龙兄就请直言吧,我不喜欢拐弯抹角。”

        “那好吧,那我就直接点。我之所以深夜约明达兄在此相会,是因为有些话不宜被别人听到,这里偏远僻静,又正值深夜,除了你我二人之外,再无第三个人,非常适合我们密会。”

        “那不知道元龙兄约我前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

        陈登的面色突然变得凝重起来,一本正经的道:“我约你前来,是为了整个徐州的未来。”

        张彦听的仔细,问道:“那与我有什么关系吗?”

        “关系重大。今后整个徐州的未来,将全系在你一人身上!”

        “我?”张彦顿感惊诧。

        “莫非我的野心,已经被陈登给看出来了?”张彦暗想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3: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