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很简单,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必须要亲自见到三艘战列舰,还有五艘五千吨的巡洋舰。别说三艘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就算是一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我们都可以去了!”叶祖珪说道。
周晨心里面暗骂:“果然是老狐狸,怪不得能够当军官,都是一群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
这些北洋水师的军官并没有听信周晨的话,他们必须声称必须要见到真正的军舰,那也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确定了有实实在在的军舰之后才能够跟着去。如果在没有确定有军舰之前也就投靠了过去,那满清这边反而也都失去了依靠,那这样不是傻子吗?所以他们必须要看到了军舰,这样才能够放弃满清这边的身份地位,然后跟着去台湾担任海军军官。作为能够当军官的人,能有几个不是老狐狸?所以他们没有弄清楚之前,他们是不会投靠过来的。
“好了,萨镇冰,你去台湾看看吧!如果真的有军舰,那就送一封信回来,我们马上启程!”叶祖珪说道。
而萨镇冰主动说:“好的,我就跟这位周先生去一趟,看看有没有军舰再说!”
周晨也无法,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军舰,他们是不会投靠过来的。所以周晨也就只能够把萨镇冰送到台湾,然后让王国瑞亲自来解决了。至于到时候军舰的问题,那也就是让王国瑞来解决,反正他周晨一个小小的特务,也都变不出军舰。如果王国瑞能够拿得出军舰,那自然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未完待续。)
第134章 三七五减租减息
在周晨帮助王国瑞挖北洋水师的墙角的时候,王国瑞在台湾正在进行一项工作,而这项工作是关乎自己未来的重点。而这项工作也就是进行减租减息,要开始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拉拢民心。
“各位,今天的军政联席会议,那就是为了召开一次关于减租减息的命令。我们台湾今后要实行一项新政策,也就是三七五减租减息的政策。而这条政策的核心也就是每年地主和佃户之间的粮食分配比起,将会按照地主所占有的收成不超过每年收成的千分之三百七十五,而用俗话来说也就是三成七分五厘。土地拥有者每年收成不超过这个,而且接下来遇到了灾荒时候,也都必须要进行减少。这个也就是我们台湾总督府推出的第一项惠民政策,希望总督府的宣传厅进行宣传,不要让百姓被那些地主蒙蔽了!”王国瑞说道。
两天之后,王国瑞的三七五减租减息开始在台南执行,因为台南主要是以农业为主,所以首先在台南实行三七五减租减息。而这个三七五减租减息其实是王国瑞在后世学习老蒋的。老蒋败退到台湾之后,开始下令陈诚实行三七五减租减息,而也就是每年地主所占的收成不能够超过百分之三十七点五,而原本没有达到百分之三十七点五的协议,不能够继续增加。而这个政策在后世的台湾可以说是引起了轰动,当时不少农户也都从此压力大为减少,而且接下来百姓的收入也都大大提高。要知道原先地主和佃户的租佃协议可是按照最少五五分,多则地主要六七成,而佃户只能够获得三四成,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农户也就是能够勉强糊口罢了。所以,王国瑞要拉拢民心,那必须要实行减租减息,而既然有一个现成的方法可以使用,那也就是可以用上了。
“听说了吗?总督府衙门下令了。以后我们和田东家的粮食分成必须要下降了,田东原来从五五分变成了现在的三成七分五厘,以后我们可以获得六成多了。”有一个农户激动的喊道。
而别的农户也都问:“真的?有这等好事?”
听到了自己能够获得六成多,那这个可真的是令人高兴。毕竟原先他们只能够获得最多五成。少则三四成,而地主能够获得更多。可是凡是人都不甘心,凭什么自己劳动了,却只能够获得更少的粮食收成,可是地主不劳动却能够获得更多?这个是人都觉得不公平。可是这个时代也就这样,他们能够有什么办法呢?而现在台湾总督府居然下令要减少地主的土地分成,让普通的劳动者获得更多的收入,这个让他们真的是感觉高兴无比。
“你们胡说什么?总督府衙门什么时候下达了这个命令?上头下达的命令是佃户一方最低至少能够要获得三成七分五厘,而并不是我们地主这一方,你们弄错了!”一个地主说道。
而这些地主,平常他们是土地所有者,并且他们掌握了文化权利,他们也都是下面的乡绅阶级,他们掌握了政策的解释权利。很多时候上头官府下达了命令。那下面都是由这些乡绅来具体执行的,而这些乡绅通过帮助官府执行命令,并且掌握了政策的解释权,所以他们能够从中获得很大好处。要知道那些普通的农户在这个时代是没有文化的,这个时代的百姓也都没有享受到什么义务教育,自然也就是无法能够看得懂官府的宣传。而这一切都是要靠着地主来解释,如果地主故意歪曲朝廷的政策,那恐怕还真的没有什么办法。
而现在这个地主也就是希望通过改变说法,把原来地主最高只能够获得百分之三十七点五的比例置换成为农户最少能够获得百分之三十七点五,这样等于也就是把王国瑞的这个总督府的政令变成了一纸空文。毕竟如果农户最低能够获得百分之三十七点五。那这个和平常的地主佃户租佃分成并没有区别,而很多地主也都是给农户五五分,甚至是给农户四成,这样也都高过了这个百分之三十七点五了。经过了地主这么一解释的转变。一个惠民政策也就是居然变成了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政策了。这个也就是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
而果不其然,那些农户听到了这个地主的解释,也都非常失望。毕竟如果农户最低能够获得百分之三十七点五,那这样还不如平时呢!说不定甚至有不少地主还趁机降低到给农户百分之三十七点五,然后理所应当的说这个是台湾总督府的命令。而这些地主都绝对没有多少良善之辈。他们借助了政策解释权来获得好处,然后把不少好政策都歪曲成为符合他们想法的政策。而现在这个地主看到了百姓也都露出失望的神情,他也都笑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是按照过去的方法,歪曲官府的利民政策来进行牟利,这样的方法屡试不爽。可是他并不知道,他们这些地主的所谓小聪明已经被王国瑞知道了,早就有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当当当当……”
就在大家失望的时候,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了,不少穿着各色衣服的人来到了这个村子里面。而大家也都万分的惊讶,他们不知道这些唱戏的人是干什么的。这些人一看就知道是唱戏的人,可是他们这个时候来村子里面做什么?
“各位乡亲,我们是台湾总督府宣传厅下属的第二宣传队,现在负责宣传总督府的政策。而我们将会通过一系列的表演,来给大家进行宣传总督府的新政,还有新政能够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还请各位乡亲过来看看,一起了解一下新政!”那个第二宣传队的队长说道。
很快,宣传队开始在这个村子里面表演起来,而他们通过一些类似于后世的喜剧小品,然后开始表演所谓的新政策。他们能够有效的把那些新政也都融入进入了小品,并且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到百姓心里面。
“原来如此,原来台湾总督府的命令是土地所有者能够获得三成七分五厘,而我们能够获得六成多,这个真是太好了。刚才那个地主太不地道,居然胡说八道说什么是我们这些租户最低能够获得三成七分五厘,真是太可恶了。总督府好好的政策,居然被他们歪曲了那么多,这个简直是岂有此理!”马上有人怒道。
“是啊!总督府是爱护我们老百姓的,可是他们却居然刻意的篡改,这样简直是可恶至极。”“应该让总督大人惩罚他们!”……
很快,那些农民都在这些表演里面看到了新政策,而且也都明白了新政策的好处,纷纷对于那些撒谎歪曲总督府命令的地主表明厌恶的态度。而刚才那些歪曲政策的地主,也都感觉里外不是人了,毕竟自己刚刚胡说八道,可是现在就被人揭穿了,这个让他们真的是感觉脸面被打了一下。而且他们歪曲了总督府的政策,那已经是让自己的形象在下面百姓心中遭受到了打击,所以感觉脸蛋【创建和谐家园】辣的。
“看到了吗?这些也就是那些地主的形象了,他们不想着怎么能够减轻百姓负担,也不想着怎么能够实行我们总督府的政策,居然歪曲我们总督府的政令。他们说得倒好,说什么我们总督府是保证了农户最低收成,不低于过百分之三十七点五。哼,这种政策有意思吗?”王国瑞哼道。
而王国瑞早就从后世知道了这些地主的德性,他们肯定不会放弃既得利益,而他们一定会通过自己掌握的政策解释权来进行偷换概念。可是他们打错算盘了,王国瑞直接来了一个由总督府直接宣传。而总督府的宣传厅已经开始“收编”了不少民间的表演队,然后让他们进入总督府的公务员系统,然后作为宣传队下去宣传新政策。这样可以以很多喜闻乐见的形势把总督府的政策宣传到普通百姓心里面。
而以后王国瑞也都必然会掌握更多的宣传手段,而这样才能够掌握舆论宣传权。古代那些所谓士子读书人,不就是靠着掌握舆论宣传权来反对官府的政策吗?他们非常擅长于煽动百姓,并且迷惑百姓,把朝廷的利民政策都弄成了坑民害民的政策。所以王国瑞自然要杜绝这种事情发生,也就是开始了组建宣传队。这种方法是他跟后世政府学习的,直接把政府的政策宣传到普通老百姓心里面,让他们不再受到地主的迷惑。这样那些地主无法通过歪曲政策的含义来进行牟利,而总督府也都能够掌握掌握舆论宣传权,可以让自己以后把百姓拧成一股绳。(未完待续。)
第135章 阶梯式农业税
当王国瑞以台湾总督的名义下命令关于台湾实行三七五减租减息的时候,那些地主纷纷开始串联起来,然后准备商讨怎么样应对这个三七五减租。而他们本来可以通过曲解政策方法来解决,可是现在王国瑞居然派出了宣传队,以那些老百姓喜闻乐见演绎形式来宣传政策,这下百姓也都不会受到他们的愚弄了,这个可真是让他们无法解决了。他们本来掌握了舆论宣传的权利还有解释政策的权利,可是现在王国瑞居然主动组建宣传队,这样直接到百姓当中宣传,这样完全是在断了他们对抗官府的渠道。现在百姓都知道这个三七五减租减息是为了他们好,自然不会听从地主来进行盘剥。
“各位,这个王国瑞果然够狠的,居然一下子就要把我们一成多的收入给了泥腿子,这个真是岂有此理。”有人骂道。
因为这个三七五减租,已经让他们损失了不少了,因为他们至少要少收获一成多的利润,而如果土地多起来那每亩地多给农民一成多,那已经是非常多的粮食了。所以他们根本无法接受这么“低”的分成比例,所以他们一起商讨怎么样应对这些事情。
而当大家还没有商讨出一个解决的方案的时候,马上就有人传来了又一个坏消息。
“各位,不好了,台湾总督府再次下达了命令,以后我们台湾的农业税赋要按照阶梯式来收取。凡是个人拥有土地二十亩以下,按照十五税一的比例来收取农业税。而如果个人拥有二十亩到五十亩土地,那也就是按照十税一的比例来说收取。而如果个人拥有五十亩以上的土地,那就要按照五税一的比例来收取。并且,这些税赋由土地所有者来承担,土地地租不能够增加。”
“什么?”
各位地主都是震惊万分,对于台湾总督府这个命令简直是脸都绿了,这个税赋果然够“高”啊!因为他限制了那些个人拥有的土地数量,首先如果拥有土地越多那需要交纳税赋的比例也就越高。而如果土地达到了二十亩以上,那居然也就是要按照五税一的比例来收取。这个可是百分之二十的比例啊!百分之二十,不管是哪个国家也都算是重税了。
而王国瑞也就是希望通过这个政策,来把逼迫地主把土地分出去,这样才能够减少税赋。要知道王国瑞可是要让土地所有者来承担这个税赋。也就是说那些佃户不用承担税赋,而一切税赋也都是由地主来承担。至于那些地主本来也就是被逼迫到只能够收取百分之三十七点五的税赋,可是如果一次再被官府收走了百分之二十,那等于也就是一年收成只剩下了百分之十七点五。
如果每年只能获得百分之十七点五的收入,那还有什么意思?地主很多也就是不参与劳动。直接享受粮食分成的人。而他们很多也都并不是自己一个人,他们都是拖家带口的。首先儿女要养活,并且作为大地主当然要有几个老婆小妾吧?而这些老婆小妾肯定是要各种胭脂水粉首饰之类的支出。而那些地主肯定不可能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必须要请一些仆人长工,可是这些仆人长工也都是需要钱的。而且这些仆人长工很多都是服侍自己和自己大家家人,其实并没有参与生产,等于是脱产来服侍自己,那这样也就是要自己花钱养着他。
而再加上各种奢侈的支出,那这样每年百分之十七点五的土地收入根本不够啊!所以一边是官府的对于土地所有者采取阶梯式收税,并且另一方面也都是他们奢侈生活必须需要更多土地来维持。这个也就是所谓的由俭入奢易。有奢从简难。他们已经享受过了更好的生活,自然不愿意再次降低生活标准,这样也就是人的劣性根了。他们因为如此,所以他们自然对于这个阶梯式收回非常反感。
“欧阳,我们这个就是要逼迫地主出让土地。要知道,地主占有了太多的土地了,而他们过去占有土地来盘剥百姓,而每次官府收税的时候他们再次把税赋通过土地所有权来转嫁给普通佃户。他们享受了那么多好处,可是却不承担一些义务。而他们把所有的税赋都转嫁给了百姓,可是普通佃户却享受不到任何的好处。你们说这个公平吗?享受了权力,那就要承担权利所带来的责任。而享受了富裕的生活,那必须也要有承担责任。这个世界上没有只享受而没有责任的道理,所以他们拥有土地。必须要让更多人有能力生存。而接下来,地主的模式已经落后了,我们接下来要实现的是工商业立国。而这些地主,将会是阻碍我们发展工商业的最大的人。他们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我们必须要逐渐扼杀地主阶级。”王国瑞对行政院长欧阳萱说道。
王国瑞之所以要实行这种阶梯式的收税。那是为了能够限制这些地主手里面拥有的土地数量。而古代地主通过控制土地,然后让土地集中起来,接着招募佃户来给自己种田。而这样他们也就是必然会形成一个以地主为中心的核心。而所以说古代那些地主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百姓,而那些佃户因为长期租种土地,这样造成了很严重的人身依附。他们依附于地主,然后甚至是几代人都给一户家族的地主进行耕种,俨然成了奴仆。而这种情况下地主拥有太多的实力了,这个也是古代官府无法下乡管理的原因。
如果不能够肢解这些地主对于百姓的控制,那台湾也就是无法实行新政策。这些一个个地主都将会是新时代变革的严重阻力,他们根本不希望进行改变,所以王国瑞想要改革社会,那必须要解决地主。想要解决地主,那也就是要解决他们和普通农民之间的人身依附,而想要解决人身依附,那必须要解决土地集中。所以,王国瑞直接在土地集中方面下手,直接对于那些拥有土地过多的大户课以重税,这样让他们承受不起拥有土地太多而带来的重税,那这样一切都是可以的了。
“王总督,如果那些地主把土地转让给自己的亲属,同一个家族的亲人怎么办?到时候,他们也算是把土地分出去了,可是却并没有真正的分出去啊!他们也就是为了躲避我们的税收,这样不是很好吗?”欧阳萱问道。
可是王国瑞却哈哈笑说:“你太过高看那些家族的凝聚力了,一个家族之所以能凝聚,那是因为有利益,并且能够把一切资源都集中起来。一个家族想要能够有凝聚力,必须要把所有的权利财富都集中到一个主脉手里,这样各大旁系才能够凝聚在家族主脉身边,一起奋斗。因为那些旁支知道离开了主脉那必然会无法生存,无法享受尊贵地位,而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凝聚在主脉身边。”
“可是一旦那些主脉把土地分给了那些支脉,那等于是把家族里面的财富平均分给了每一个人。那这样不管是主脉还是支脉拥有的土地都是非常分散了,而一旦这些财富分散了出去,你说那些支脉的人还会愿意把土地再次还给他们吗?谁不是两个肩膀一个脑袋的人,凭什么他们就能够当主脉?过去因为土地集中,而造成了某一个主脉实力很强。可是土地一旦分散了,那必然会造成各大支脉的土地拥有数量几乎一样,而各系的人都拥有财富,那也就是不用看主脉到了脸色来行事了。所以,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一旦有了自己独立分家的资本,那那些支脉会毫不犹豫离开。所以,那那些土地一旦分散,那必然会造成一个个乡村家族的解体,然后进一步的促进自耕农的产生。”
王国瑞当然知道,那些地主会把那些财富交给自己的亲人,可是为了合理避税那自然也就是要分得非常精细。到时候这些土地一旦分出去,那各种利益矛盾也就增加了。像是土地这种不动产,他们只是讲究在谁名下也就是谁的,所以不动产必须要登记,如果没有登记那也就是不属于你的。或者说登记了谁的名下也就是谁的,那一旦这些土地被分给那些支脉了,那些支脉的人有了土地的所有权,那他们还会甘心受到主脉的操控吗?过去自己没有土地,那一切都要依附于主脉,可是现在自己有了,那凭什么不能够自己做主?
那个时候,一个家族内部异常剧烈的撕逼大战肯定会爆发出来的,而到时候王国瑞只要任凭风浪起,稳坐【创建和谐家园】也就行了。那个时候一个个家族分裂,那王国瑞也就不用害怕那些地主有精力来阻止自己进行社会变革了。(未完待续。)
第136章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上)
很快,各家各户地主听说了台湾要实行所谓的阶梯式农业税,这个让很多拥有土地众多的地主非常不满。因为那些地主绝大多数都是拥有五十亩以上的土地的,而这个也要承担百分之二十的税赋,这个对于他们来说太高了。本来三七五减租减息也就被佃户分走了百分之十几,而现在居然再次官府收税也都那么狠,一下子收了百分之二十,这样他们剩下来的钱怎么可能能够维持他们奢侈的生活?所以他们决定要闹一闹,他们各家各户开始串联,准备到台北的总督府去【创建和谐家园】。
“【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台湾总督府与民争利!”“【创建和谐家园】,总督府与民争利,不给百姓活路。”“总督府对百姓课以重税,实乃暴政”……
总督府门外有数百明快拿起了文质彬彬的学子在【创建和谐家园】,他们显然是对于王国瑞的阶梯式收税非常不满意,而他们说王国瑞的这个政策是与民争利,是对百姓课以重税,是暴政行为。而他们核心其实也就是不希望王国瑞实行阶梯式税制,然后让他们可以继续享受奢侈生活。而这些读书人也都是地主出身,或者是想要成为地主的人。因为古代读书也就是能够成为地主,然后拥有土地盘剥百姓。可是现在王国瑞居然这么狠辣,直接断绝了他们的前途,这样简直是太狠了。如果按照这个税制来实行,那当一个地主哪里还有什么好处,直接都是无利可图了。
可是任由外面的那些读书人在吵闹,而总督府里面却一片安静,并没有被外面的人影响。
“老胡,统计得如何了?民间对于我们总督府实行新政的态度如何?”王国瑞问道。
而这个“老胡”,其实也就是胡伟的父亲胡传,原先台湾的台东知州。而胡传如果按照原先的历史,他应该是在抗日失败之后内渡到大陆厦门,没多久就去世了。可是这次抗日不但成功了,而且自己儿子反而成了抗日最主要的功臣之一。那这样让他老怀大慰,居然身子骨再次英朗了起来。没有了国破的经历,精神上没有受到打击,在加上儿子也都成了大气。那也就是自然身体越来越好了。
而对于安排他的工作,王国瑞也就安排他成为总督府的办公厅主任,是总督府的大管家。而王国瑞也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承担一些新旧官僚体系交接的过程,能够缓和这个过程,所以王国瑞也就安排他成为这个总督府的办公厅主任。而不少人也都羡慕胡家。因为他儿子成为了台湾军事上的二把手,而父亲也都是总督王国瑞最亲信的人之一,他们在台湾的地位可是非常崇高的。
“王总督,目前经过我们办公厅统计处的调查统计,这些参与闹事的都是一些读书人。至于那些普通平民百姓,他们并没有参与这些闹事,他们都获得了三七五减租的好处,并且他们也都希望这个阶梯式税制能尽快实行。因为他们虽然也都能够推算出来,到时候阶梯式收税开始,那拥有过多的土地不但不是一个赚钱的行当。反而是累赘。甚至为了投入进入花费也不少,这个让不少人都感觉亏本。而最近我们台湾土地价格一下子已经下跌了两成半,而且还没有到底的趋势。而普通百姓也都希望这个方法能够继续实行,然后把土地价格狠狠的砸下去,这样可以让普通百姓也都买得起土地。”
王国瑞露出了笑容,他知道新政的效果已经初步体现了,最大的体现也就是土地价格已经开始下跌。因为新政里面拥有土地越多那需要交纳的税赋也就越高,而做一个地主已经是不太能够赚钱的职业了。而土地在手里面不但不是一个赚钱的东西,反而是一个累赘。而随着以后政策的持续下去,对于拥有更多土地的人课税越来越高。对于那些土地所有者越来越严格。那个时候他们必然会被迫出售土地,来躲避这些高昂的税赋。
他们从百姓佃户身上剥削到的财富还不够用来交税的,甚至或者说交完税了也都没有多少钱了,根本不够自己的奢侈生活。那这样还有什么意思呢?他们必然会选择出售土地,可是一旦集中出售土地那土地的价格自然开始跳水了。可是这个时候农民反而不着急了,因为很多经济学都讲究买涨不买跌,涨价的时候反而一大群人抢着去买,避免以后长得更高,这样反而进一步推高了价格。可是一旦下跌。那却有不少人希望下跌更狠,然后等着自己以最低价格来购买。
那些普通农户知道了地主开始卖地,那自然不会抢着买,然后他们反而会不断的等待土地价格的下跌,然后愁坏了的是地主啊!土地价格不断的下跌,可是却没有什么人来购买,这样恐怕他们都要砸手里了。
至于有一部分地主也就是不甘心,他们纠集了一些读书人,来到了台湾总督府来闹事,希望能够通过闹事来逼迫王国瑞取消政策。因为他们平常也都是这么做的,他们在过去数百年以来,都是通过闹事来逼迫政府取消那些利于百姓,不利于地主的政策。他们都是有一套的,现实曲解政策,然后无法曲解也就去闹事,只要把事情闹大那然后反过来威胁政府,让政府取消利民政策了。
而不少百姓也都因为没有文化,并不知道政府是为了他们好,所以反而会因为地主的胡乱宣传而盲从与地主跟着闹事。这样的情况在王莽时代也都是非常多的,王莽的政策其实是为百姓好,可是那个时候百姓没有文化,自然不知道政策的好坏,全凭借地主一张嘴。结果那个时候的百姓却因此开始反对为了他们好的政府,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
“你们去动员那些泥腿子来了吗?”有一个地主问道。
“他们不来啊!我们说什么他们也都不来,他们知道那个王国瑞是为了他们好,因为他们都等着新政执行下来,然后逼着我们卖土地呢!现在土地价格已经开始跳水,而那些泥腿子也就是希望如此啊!”马上有人说道。
“【创建和谐家园】,那些泥腿子也都不好糊弄了!这个王国瑞的宣传队果然狠辣,居然想到了利用这种表演的手段来宣传,结果那些泥腿子也都不是我们随便能骗到的了,他们都宁可相信官府的宣传队,也都不相信我们了。现在他们都听了总督府的话,等着总督的新政下来,然后等着过来收购我们的土地了。”
因为王国瑞的宣传队的缘故,让不少百姓也都不在盲从与地主。平常每次地主闹事都能一呼百应,直接煽动数千甚至数万的人来闹事,可是现在他们只能够煽动一些非常所谓仰慕地主生活,或者是出身于地主的读书人。而这些人毕竟是少数,能够来到了台湾的人,不过也就是数百人而已,比起过去动辄数千数万的人根本无法相比了。
“可是,我们就这么完了吗?如果就这么下去,那我们根本无法生存下来了啊!”有人说道。
“继续闹,让那些读书人都去反对这个王国瑞,看王国瑞会不会顾忌影响?”
“【创建和谐家园】总督府与民争利!”“【创建和谐家园】总督府对百姓课以重税!”“【创建和谐家园】总督府不给百姓活路!”……
“乡亲们,跟着我们一起来反对,我们也是为了你们好啊!”有一个读书人喊道。
可是那些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跟着他们一起闹事,毕竟普通老百姓也都经过了宣传队的宣传,知道了总督府是为了他们好的,而这些读书人是为了继续盘剥他们才闹事的,他们很容易也就分辨出来了谁是对他们好的人,自然不会跟着这些读书人闹事。
那些读书人都在继续喊,可是总督府根本没有人出来理会他们。总督府在他们喊的时候一个人也都没有出来解释,好像根本不把他们当回事一样。而这些人喊着喊着体力也都累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台湾总督王国瑞居然如此不在乎影响,那么多人来反对他居然都不出来解释一下。如果是大陆的朝廷,那如果那么多士子出来闹事,那官员必须要出来解释一下,不然也就是看不起他们了。可是现在王国瑞好像没事人一样,也就让他们喊,反正他们喊累了也没有人给他们送吃的送水。而这些娇生惯养的读书人很快也就受不了了,因为他们喊了半天又渴又饿。
这帮家伙还是把王国瑞当做了满清官员那样对待,认为官员应该宠着他们惯着他们,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王国瑞已经在心里面把他们当做了臭狗屎,随便可以踩死他们的。
“欧阳,接下来,我就让你看看什么叫做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王国瑞对行政院长欧阳萱说道。(未完待续。)
第137章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下)
“【创建和谐家园】总督府与民争利!”“【创建和谐家园】总督府对百姓课以重税!”“【创建和谐家园】……”
那些士子休息了一下,接着开始高呼起来,显然是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可是这个时候,从远处走来了一百多人,他们身穿草绿色军装,然后手里面并没有拿着刀枪之内能杀人的武器,不过却拿着一根弹性很强的橡胶棍,然后他们来到了那些士子面前。
“就是他们,他们居然敢反对王总督的命令,给我打!”
那些军服男拿着橡胶棍开始朝着那些数百名士子身上狠狠打了过去,而这些橡胶棍打在了那些士子身上,虽然不至于出现致命性的创伤,可是却也都令人感觉痛苦不堪。
“你们这群丘八,居然敢打我?”马上有士子怒道。
¡°Å¾£¡¡±ÄǸöÊ¿×Ó¸Õ˵Í꣬ÂíÉϱ»Ò»¹÷×Ó³é´òµ½ÁËÁ³ÉÏ£¬Á³ÉÏÒ»¸öºìͮͮµÄ¹÷×ÓÓ¡¼Ç¾ÍÔÚËûÁ³ÉÏ¡£
“救命啊!”“丘八【创建和谐家园】了!”“丘八【创建和谐家园】了!”“岂有此理,这群丘八居然敢【创建和谐家园】?”“这群【创建和谐家园】的丘八居然敢打读书人,真是有辱斯文!”……
这些士子平常被那些满清的官吏给惯坏了,一个个都看不起那些军人,他们还是以满清时代的标准来衡量这个台湾的军人,所以他们还是认为军人是【创建和谐家园】的,不能够和高贵的读书人相比。可是这些“丘八”根本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反而继续用橡胶棍子打得正欢快,那些喊得越狠的人,被打得越惨。而这群士子很快也就被那些手持橡胶警棍的军人给驱赶走了。
“王大人,你这么做,不怕影响士林风评吗?”欧阳萱还是有些担心的问道。
可是王国瑞却冷笑说:“士林风评?我在乎吗?我在满清不过是一个捐班出身的人,把我列入士林里面,是不是太过于不恰当了?那些科举进士看不上我们这些捐班出身的人,可是我现在当了台湾总督,他们也都不会把我当做真正的士林中人。所以。既然他们不把我当做士林众人,那我和必要给他们留下颜面,讲究什么士林风评呢?所以,平常朝廷那些大佬对于读书人惯坏了。这才让他们有了这种动辄闹事的想法。对于这种家伙,我们绝对不能够客气。何况,他们代表的也不是大多数人的利益,他们代表的只不过是他们那些一小撮人的利益,我们何必要在乎呢?我们只要保证天下九成的人支持我们。那我们也就可以了。至于这些地主,或者是还是想要当地主的人,那就要让他们到历史的垃圾堆里面去吧!”
王国瑞本来也就不是什么“好出身”,对于满清官员和读书人来说,自己本体这个也就是一个花钱买官的捐班出身,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出身。当然,花钱买官确实不应该是一个合理的途径,可是现在王国瑞既然继承了这个身体,那自然反而顾忌少了一些。他不用顾忌什么“士林风评”,直接狠狠的抽到他们那些所谓士子身上。不用担心什么别人的骂声。
反正这些读书人也就是能够骂你了,并不能够把你怎么样。反正以后自己得到了天下,那历史还不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自己到时候完全可以把它们打成臭狗屎。甚至,这个时代也不是过去数百年那个时代了,过去数百年士子能够掌握舆论权利,这样让他们想要搞臭谁就能够搞臭谁。可是这个时代东西方交流,让他们这些读书人的生存渠道越来越窄,哪怕是后来的满清也都是废除了科举。
所以王国瑞不会对一个注定是要没落的群体怜悯,毕竟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的能力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地位。那些读书人和他们身后的地主阶级没有多少年好过了。自己真正依靠都还是工商业阶级,这样才是一个稳定的阶级依靠。而那些地主并不是自己的依靠,所以自然不用鸟他们。他既然来闹事,那也就是狠狠的收拾他们。不用担心什么。
王国瑞认为过去的朝代对于所谓读书人的地位抬得太高了,宋朝甚至说与士大夫共天下,而明朝中后期那些读书人居然也都再次牛叉起来了,居然一个逼迫的很多皇帝无可奈何,甚至数十年不来上早朝。可到了满清,这些士大夫的实力被打压。因为满清可不是明朝皇帝那种软弱无能的家伙,那些满清可是胡人,如果这些士大夫不配合,那也就是杀,最后杀到了那些士大夫不得不合作。
虽然王国瑞对于满清的屠杀不太认可,可是却认可他对于这些士大夫采取高压的政策。这些士大夫平时都是地主,并没有任何的生产出来的东西。如果是工商业还能够有实际的生产的物资,可是这些士大夫也就是通过土地占有来剥削百姓,在无数百姓身上吸血为生,自己并没有产生出任何的劳动成果。这种人没有必要对他们客气,何况时代已经走到了这个近代,那更不用对他们客气了,直接采用高压政策。逼迫他们要么转行不当地主,要么也就是被清理到历史的垃圾堆里面。
而那些士子被军队拿着橡胶警棍来驱散之后,他们纷纷再次小团伙聚集起来。
“刘兄,真是岂有此理。这个王国瑞居然敢指示丘八来殴打我们,真是岂有此理。我们必须要继续反抗,不然我们都要被那些丘八骑在脑门子上了!”有人说道。
可是那个“刘兄”却说:“我看还是算了吧,这次看来王国瑞是要来真的了,难道你们还没有被打够吗?今天我们身上谁没有挨过几棍子?”
“可是,就这么算了吗?我们谁家不是有数百上千亩地的,难道就这么让缴纳两成的税赋啊!两成的税赋,而且还不能够增加地租,那我们怎么活啊!”马上有人说道。
而他们接下来也都沉默了,因为让他们继续去聚集在总督府外面反对王国瑞,他们已经不敢了。王国瑞已经用事实告诉他们,王国瑞可是会出动军队来镇压的,这次只是拿了橡胶棍来警告,可是下次也许也就是会拿出步枪之类的武器了。王国瑞可不像是满清那些官员,在乎什么士林风评,王国瑞也就是一个彻头彻底的买官进入仕途的人,他根本不能够算是士林中人,所以士林风评对他没有用。
而这些读书认都是一群秀才,他们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胆子来进行暴力的革命,他们这些旧时代的文人能够有几个有暴力革命的想法的?所以他们被那些士兵打了一顿,也都不敢去闹事了。他们这群“高贵”的读书人不愿意继续被那些士兵打了,他们既然惹不起,那也还是躲得起的啊!
“可惜,那些种田的泥腿子也都不听我们的鼓动了,他们都是听从那些宣传队的说法,听信了王国瑞的话,所以他们多不跟着我们来反对王国瑞。光是我们这几百个人,人家打个喷嚏都把我们打散了。哎,没有足够的人数,那王国瑞根本不会重视的。”
“那我们怎么办?”有人问道。
而那个刘兄听了这话,马上说:“我们不妨不直接反抗,而是采用非暴力的方法。那个王国瑞要统治台湾,那总是需要我们这些读书人的帮助吧?如果没有了我们这些读书人,那他们怎么能够统治台湾呢?所以,我们只要发动那些读书人一起不为王国瑞做事,那我们不就是可以让王国瑞无人可用,最后只能够向我们妥协吗?”
“对,刘兄此言正确啊!只要我们能够团结一心,不为王国瑞而出仕,那王国瑞迟早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那我们必然会胜利的。”另一个士子说道。
而这个也就是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法来应对,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手段来逼迫王国瑞向他们妥协,然后取消阶梯式农业税。
很快,他们也都一起商量好了,准备发动那些读书人来进行反对王国瑞,不担任王国瑞的官员,然后让王国瑞无人可用。可是他们那些士子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乏卖友求荣的人,当他们商量完了之后,马上就有好几个人把他们的计划都汇报给了王国瑞,希望王国瑞能够看在他们卖友求荣的份上给他们一些奖赏,最好能够获得官位。所以王国瑞对他们的计划也都了解了,心里面不由得有些哀叹。。
“这些古代读书人,真的是很傻很天真啊!你们以为你们不为我做事就能够算是反对我了吗?你们不想为我效命,我还不想任用你们呢!这些旧时代的文人,如果我用了你们给我效命,我还还怎么改革?你们自己辞职滚蛋最好,免得到时候还要说我过河拆桥了!我就不信了,在我们中国还会有没有人当的官位?”王国瑞哼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