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德里奥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陈,我们是来买青霉素的……”
陈绍直接挥挥手打断德里奥的话说:“青霉素的事不重要,随时可以说,现在请你们两个看看箱子里面的资料,我们先出去等着,等你们看完资料再说。”说完把箱子打开,推到两个德国人的面前后,陈绍和蒋百里他们走了出去。
屋内看完资料的唐奥加对德里奥说:“如果单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份真实的图纸,机械原理完全符合,如果我没猜错,这是一个传动装置的机械构造图,似乎是用在什么大型车辆上面的。我想这么大一个铁疙瘩配上武器在陆地上,除了火炮命中,应该没有什么简单办法摧毁。”
“这么说,这上面的说明也是真的咯。”
“是的,很难想象,在落后的中国竟然存在如此先进的装备,看来那个陈绍能量不小啊!”
“那这么说,这潜水艇也是真的咯。”毕竟德里奥是个文官,对这些军事装备不是很熟悉。而身为武官的唐奥加来说,看明白这两份资料不是难事。
“嗯,看来我们有必要和这个神奇的中国陈好好谈谈了。”
第二十二章 卖装备(下)
屋外
蔡锷:“陈兄,潜水艇是怎么回事,还有那两份图纸是要卖给德国人?”
陈绍:“呵呵,松坡兄。潜水艇和坦克的确是要卖给德国人,有钱的买卖为什么不做。”
蒋百里:“坦克是什么东西。”
“坦克是一种陆军装备,等你们到了清河村就知道了,现在我们清河村也有装备。虽然只是一种轻型坦克,但是在国内绝对可以碾压一切步兵,至于潜水艇,我们有更好的,为什么不卖呢。”
陈绍对着蔡锷和蒋百里微微一笑,制止了还要发文的两人又说:“等你们真心想要留下来帮助我的时候,这一切将会对你们公开。本来这件事是准备等你们两个到了清河村再说的,既然你们知道了我这么的事,我也就直言不讳了,不过要是两位真的无法前来助我,那么把最近碰到的事烂在肚子里,你们能答应吗?”
蔡锷和蒋百里对于这个忘年之交的拉拢是知道的,但是对于现在如此直接的说出来,还是觉得有些意外。不过还好他们两个也不是普通人,瞬间就醒悟过来,还是先看看人家怎么说,随即两人都点了点头。
“没有问题,我们会为你保密的。”
陈绍看到两人点头后,拿出一张价值100W美元的汇票,递到蔡锷的手里说:“不瞒松坡兄,百里兄,我手下兄弟,都是陈某胡乱训导,所凭借的不过是为数众多的西方军事教材。我泱泱中华虽然人才济济,但这军事教育体系,却是落在了西方的后面。只是可惜,缺乏真正的军事家坐镇,照本宣科,成效甚微,所以我想请两位当我军校的副校长一职,建校的所有资金全部由我提供,这一百万是前期资金。”这话说的没有错,生化教官虽然可以训练士兵,但是训练不了军官,最少高级教官不行,只能教导士兵进行普通的军事训练。根本不会教士兵怎么指挥,至于完美级的教官,陈绍就不知道了,因为到现在还没有搞出来过。
其实现在陈绍说得有点冒险,因为说到底他现在也只是一个团长,和他们两人的身份距离差距太大了,如果要不是这两天陈绍给他们的震惊太多的话,说不定两人早就甩手离开了。
“你出资建军校?”蔡锷惊得指教叫了起来,没想到他居然野心大到要自行建立军校。
蒋百里也被这句话镇住了,他曾任保定军校的校长,知道要建立一所军校花费巨大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还有无数的教材。而看到陈绍一脸真诚,和那张100W美元的汇票,也不像是假的。
“是的,而且我也十分诚恳的请求你们能来帮助我,现在外敌环视,我们要早点做好打算。”
其实蔡锷和蒋百里说不心动那是假的,其实蔡锷和蒋百里也想为成个中国培养军事人才。看到眼前意气风发的陈绍,让他们觉得很熟悉,似乎,许多年前,他们自己也是这般的意气风发,所幸通过这两天的种种事迹上来看,人品也正值有加,至少他的爱国立场是很坚定的,而且他还能拿出潜水艇的图纸,还能搞出像青霉素如此神奇的药物,还有那个不知名的药物,还有那些洋人对他的态度,而且这个人算是救了蔡锷一命,这让两人对他更是刮目相看。不过这件事毕竟不是小事,也与现在两人的目的互相矛盾,还要再考察看看。
看到两人还想说什么,陈绍又说:“多谢两位以兄弟之礼相待,我知道,我现在只不过是偏居一隅的一个小小团长,也没有资格叫两位帮我做事,但是你们应该听说过一句话: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虽然我现在什么都是刚刚起步,但是相信我,我一定不会让你们两位失望的。也许是我太着急了,不过我想要是两位能到我清河村看看,一定会让两位心甘情愿的留下来。这钱你们先收起来,等看完清河村之后,你们再来决定这笔钱的去留。”
蔡锷和蒋百里互相看了看,这才点点头,而蔡锷也把钱收了起来。看到两人的动作,陈绍很自信一笑:要是到清河村,估计他们两个要赶也赶不走了。
这时候,房间里的两个德国人出来把他们叫了进去。
刚进屋里唐奥加就忍不住问道:“陈先生,这些图纸是不是真的?”
“呵呵,当然是真的,坦克图纸是完整,而潜水艇的图纸只有一半,你们可以先拿回国内,给你们国内的专家先看看,满意了之后再付钱,而潜艇要是贵国一次性订购20艘,我可以在半年内便把完整的图纸和所有的潜艇交给你们。而且我这里还有很多你们感兴趣的东西,这是清单。”陈绍说完直接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条。上面林林总总从小到子弹打火机,大到卡车火炮,应有尽有。
两个人看着这张清单,清单是用德国字书写的,所以两个人都看得懂,看完后,两个人直接用德语叽里呱啦的一通对话。对于德语屋内的几个人直接是鸭子听雷。好在没有多久唐奥加直接用汉语说:“陈先生,我们需要马上发电报前往国内。晚上一定给你答复,不过我想,我们绝对会有很愉快的合作。”
“嗯,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送走德国人之后,陈绍又接见的英国人,不过英国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至少现在是这样的,不过对于罐头和军装多多少少也订购了一点。
蔡锷和蒋百里不知道清单上写的是什么。但是不妨碍他们从那几个外国人的脸上看得出,上面的东西绝对不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打了一年,各个交战国也陷入的苦战,虽然意大利在几天前倒戈相向,但是德国的优势还在。协约国和同盟国各自的军事装备储存随着战争步伐的前进,也不段消耗着,生产速度跟不上去,协约国还好点,后面有个工业大国美国,同盟国没有外援,就差了很多,不过陈绍的那张清单,暂时决解的同盟国装备问题,不过也只是刚好跟得上消耗。
而且德英双方刚刚结束了日德兰海战,德国已经无力破除协约国的海上封锁。只能使用潜艇战,攻击协约国的船只,这也是为什么卖给想要卖给德国潜艇的原因,而且这款潜艇比德国现役的U-9型潜艇还要先进很多,所以陈绍根本不怕德国不要,还有一点,这一年来间二在欧洲也建立了一条很安全的秘密通道,足够把陈绍卖的东西直接运往德国本土。
晚上,唐奥加直接拿着张长长的订单,交给陈绍。
“威廉陛下看到陈先生给出的订单,十分震惊中国什么时候拥有如此强大的工业基础,但是陛下在震惊之余,也对贵方表示足够的诚意,这张清单便是我国陛下的诚意。坦克图纸贵方想怎么卖?还有就是贵方什么时候能交货。”
陈绍上上下下把清单打量一遍说:“坦克图纸400W马克,同时还会赠送你们10辆坦克当作研究,绝不还价。货物除了潜艇外,其他的东西只要钱到随时可以交货,而且潜艇半年内也绝对可以一次【创建和谐家园】付完成。而且我们有办法把东西运上欧洲大陆,但是这个同样需要一笔费用,希望你们可以理解,还有我希望以后所有的交易由黄金交付。”
本来唐奥加还在考虑到底要怎么样把货物运送回国,但是听到陈绍有办法顿时一阵心喜,多点钱不要紧,交付黄金也不紧。对于坦克的价格唐奥加也没有说什么,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结果,算是各取所需。
第二十三章 谢雨欣
1916年,6月6日
心情大好的陈绍带着王小山两个人出了旅社,在广州城闲逛了起来,陈绍本来打算今天就会清河村,不过看惯后世繁华的都市,想到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下次出来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便给自己放假一天,好好玩玩,顺便看看这个时期广州城的样子。
路上行人很多,大多数是脚夫贩子,还有来来往往的马车,偶尔还能看到一两个外国人。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陈绍,看到这一幕幕还是感到很新鲜。东走走西看看,一路上到是把暗中保护的警卫搞得够呛。
这个时期的年轻人还大都穿这长袍,除非是很正式的时候才有穿上西装。那时候就算是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西装也只是个别群体穿得起,而且就算穿得起,那个是在个别十分重要的场合才会穿,【创建和谐家园】的时候一般都是仔细的保存起来。不过一路上虽然很多都是身穿长袍,但是偶尔还有个别穿着西装的年轻人,不过在陈绍的眼里都显得不伦不类,有点像“中国式的洋派”“身上穿西装,脚上穿中国鞋,信封上写英文,信里写中文,中国式的房子,里面摆满西式的家具”这种感觉,不过说到底,根子里还是改不了那地地道道的中国味。这样子说好听点是中西结合,说不好听点,是不伦不类。倒是陈绍上上下下的西装皮鞋领带,显得与众不同。
陈绍毫无目的闲逛着,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大门前。门上的横幅写着:华南医学院,五个大字。华南医学院这个陈绍是知道的,后世在哪个城市都有的中山医院,就是这个演化而来的。(嗯,至少作者是那么认为的)
南华医学堂于1904年扩建为华南医学院。辛亥革命后一度停办,只开办不定期护士班,以培养护理人员。1930年初,根据美教会要求,移交岭南大学办理。1934年,岭南大学校董会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筹办孙逸仙博士医学院。1936年7月,博济医院与夏葛医学院等院校合并,组成孙逸仙博士纪念学院,同时作为岭南大学的医学院。建国后属华南医学院。1954年,光华医学院并入,1956年9月,曾更名为广州医学院。1957年,改为中山医学院,而博济医院成为中山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985年改为中山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同年11月21日,经国务院卫生部批准,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看到眼前的医学院,陈绍让王小山在这里等着,他直接走了进去,奇怪的是居然没有人来阻止。医学院里,可能是还在上课,整个学院里面出奇的安静。翠绿的林荫小道,远处传来知了的清脆的鸣叫声,这一切让陈绍有一种在这里常住的感觉,优雅自然的环境能让人心里彻底放松下来,陈绍也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他一直忙个不停,一个人恨不得掰成两个人用,根本没有时间让他彻底放松下来。
林荫小道边上刚好一张有靠背的竹椅,陈绍直接走过去,坐靠在椅子上让身心彻底放松下来,徐徐的微风,让陈绍的眼睛不知不觉的合了起来。
中午放学后,谢雨欣打了一份午饭,走回自己放在林荫小路边上的竹椅,她每天中午都在那里吃饭,顺便看看书。不过今天不一样,远远的她就看到一个人坐在她的椅子上,那个椅子同学们都知道是她的,平常人也不会乱坐,不过当她走近点的时候,看到原来是一个陌生人,并不是学院里面的学生,而且学院里面的学生也不会在学校里穿西装。她本来想把那个人叫起来,不过椅子上的那个年轻人传出了轻轻鼾声,说明那人正在睡觉。谢雨欣不想打搅人家,直接用书本放在地上,准备将就一下。不过她还没有坐下去,陈绍就直接醒了过来,一年的军事训练,让他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警惕心。
当他感觉身边有人的时候,直接跳了起来,警惕的看向来人,不过看到旁边的人只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时,警惕的心是放下了,不过惊艳的心却提了起来,因为他面前的少女,是个很漂亮的女人,就连在后世网上浏览过无数美女照片的陈绍,都觉得没有一个人能有眼前这位女学生漂亮。
一身裁剪得体的米色简洁小洋装,比同龄人稍稍高一些的纤细身子,小瓜子美人脸,头发上带了一个小小的蝴蝶结,脸上恬静如水,不施粉黛却有一股灵动,水灵灵的,仿佛不沾尘埃一样。
尤其那双眼睛,水灵灵的,丝毫没有世人常有的市侩和狡黠,而是一种淡然如水的轻盈,水汪汪的,非常有灵气的眼睛。
很难想象,原本印象中这个时代十七八岁年纪的民国少女,本应该是过耳短发,上身衣着滚边短袄,下穿过膝长裙,手中永远拿着一本心爱的书籍。
但眼前这个少女却以这个时代人眼中非常另类的穿着,美得让人惊心的天使面容,恬静如水的神色,彻底颠覆了陈绍眼中民国时期的女生形象。
陈绍跳起来的时候,谢雨欣也被陈绍的动作吓了一跳,手里的装饭的盒子差点掉在地上,幸好及时抓紧,不然午饭就泡汤了。不过看到眼前这长相英俊的男人直直的盯着自己看,刚毅的面容,刀削般的轮廓,都显得英武不凡,让她有点心跳加速的感觉。不过谢雨欣的心里对于眼前的男人盯着自己,并没有恼怒或者不高兴,也许是这个人的大胆,让自己感到好奇,不知不觉低着脑袋偷偷打量着对方。
些许时间,陈绍才回过神来,这样盯着别人显得很不礼貌,这时他才注意到地上有本书,走过去捡了起来,放到她面前说:“不好意思,刚刚吓到你了,我也不是故意的,只是条件反射,属于正常反应,你别太在意,这是你的书吗?”
“额,没有关系,那是我的书。”也许是有点紧张,谢雨欣说话的生音有点颤抖,不过还是接过书,把书放到自己的胸前,或许是他自己都没有感觉到,抓书的太用力,手指有些泛白,也许是害羞,低着脑袋脸上泛着红晕。
“额,你别紧张,我不是坏人。”陈绍还以为对方是紧张自己是什么登徒子。急忙解释道。
不过也不知道是谢雨欣没有听到,还是不好意思回答,她并没有应声。
“看你手里的饭盒,现在是中午了吗?”陈绍感到气氛有点尴尬,便又靠口。
“嗯!”轻灵的声音从传她的嘴里传出,不过只有短短的一个字。
“你是这个学院的学生吗?”这个问得有点弱智。
“嗯!”还是一个字。
“你学的是护士吗?”这是陈绍刚刚捡书的时候看到那本书名的猜测。
“嗯!”又是一个字。
“我叫陈绍,是个归国华侨,你叫什么,是哪里人?”对于对方老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陈绍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干脆自己来个自我介绍。
“谢雨欣!”这次好多了,三个字。然而,那个十七八岁的谢雨欣却有些羞赧,只报出了名字,微微咬着红唇,也不说话。
这时候陈绍彻底无语了,就在他准备和眼前这个容易害羞的小女人告别的时候,看到王小山从远处跑来。
王小山一个人外面等了很久,中午的时候有学生从里面出来,但是都没有看到自己的团长出来,而且刚刚一个警卫跑来说,蔡先生和蒋先生在旅社等他们回去一起吃饭,这时候王小山心里有点着急了,直接跑进校园,幸好没有多久便看到了陈绍。
王小山跑到陈绍身边也不管他旁边的女孩子,直接开口:“团长,我看你很长时间没有出去,还以为你出了什么事呢?现在差不多到了午饭时间,咱们回去吗,蔡先生和蒋先生还在旅社等你吃饭?”
谢雨欣听到别人的声音,才知道不知何时身边来个一个高大的汉子,而且那个汉子还叫眼前这个年轻人团长,谢雨欣的好奇心更重了,是什么团长,难道眼前这个年轻人是当兵的吗?可这么年轻就是团长,好厉害啊!
“你先出去等我一下,马上就回去。”
“是。”王小山听到陈绍的话,马上就转身离开。
“对不起,我还有事要告辞了,我以后有机会会来看你的。”陈绍说完便往学院门口走去。走了还不到十米就听到。
“我,我……”
回头看去,谢雨欣一张清纯脱俗的脸有些发红,站在那里,微低着头,左手抓着那本书,握着饭盒的右手藏在身后。
“谢雨欣?”陈绍回过身去,走了几步,停在离她三步外的地方。
“你想说什么?”中午的阳光透过树叶从他的眉尖照过来,整个脸庞看起来多了一份格外的英姿。
谢雨欣微微避着阳光,看着这个好看的男子。她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抬起头,一张秀美清纯无比的脸让陈绍看得心神颤颤。“我想问一下,你是军人吗?”
“嗯!”
陈绍是故作镇定,但心里总想着看看旁边那个十七八岁的小丫头,1916年的女孩子,比起自己那个时代,还是早熟了一点点。而她身上,有一种很特别地东西,总是若有若无地吸引着自己,也许,是那股清风送爽一般的荷香。
“那你现在在哪里当兵?”谢雨欣还是有点紧张,不过当她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又好似放下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一样,让她感到轻松多了,也不像之前你们拘束了。
“这样吧,等你毕业的时候,我会来接你到我那里看看,到时候你就知道我在哪里当兵了。”
“嗯,好的,那我要是想要给你写信的时候,寄到哪里。”当谢雨欣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连自己都吓了一跳,自己什么时候这么大胆了,本来已经恢复一点的脸色,变得更红了,头低得快抵在胸口上。
“到时候你把信给……就可以了,我也会给你写信的,那我先走了,拜拜。”看着眼前的鸵鸟般的少女,陈绍忍住一个悸动的心,现在还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
“嗯!拜拜!”
谢雨欣站在树荫里,看着眼前那个男子慢慢远去是背影,愣愣的出神。
第二十四章 参观清河村
1916年,6月7日
¡¡¡¡Ò»ÐÐÈËÉÙÁ˼äÈý£¬¶àÁ˲Ìïɺͽ¯°ÙÀ»Øµ½ÇåºÓ´å¡£
站在龙腾大楼的顶楼上,蔡锷和蒋百里望着远处的工业群,路上还可以看到拉货的卡车来来往往,有的是拉原料进来,更多的是把产品拉出去。整个清河村地区还时不时的看到一辆辆预备团士兵巡逻用的边三轮摩托车。两个人自从进了华士镇地域后便安静了下来,这里的百姓没有其他地方脸上的菜色,也没有那种麻木的眼神。这里更多的是红润的脸颊,一双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眼睛流露出对生活的满足感。如此规模的工业群,就是在日本也不是常见的,更别说如此多的汽车,就是在日本也没有奢侈到用汽车拉货物,更多的是军队在使用。这让两人更多的是感慨,明心可用,这是在国内任何地方所无法看到的,就是在北平和上海也没有。
中华人民军的装备更让他们眼前一辆,一辆三轮摩托车上面就有一挺轻机枪,虽然两个人看不出那是哪一种型号的轻机枪,不过看得出来,最少这种机枪装备很多,而且还偶尔可以看到一两挺重机枪,和他们所有见过的重机枪不一样,这种重机枪的枪管很长,也没有马克沁重机枪那种臃肿的身材,力气大点的战士,一个人便可以扛起来,重机枪原型是由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的大口径重机枪,发射12.7×99毫米(.50BMG)大口径弹药,常见用于步兵架设的火力阵地及军用车辆如坦克、装甲运兵车等,主要用途是攻击轻装甲目标,集结有生目标和低空防空。从1921年就开始使用服役至到21世纪。M2式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发射M2普通弹时的最大射程可达7.4公里(4.55英里),装在M3三脚架亦有1.8公里(1.2英里)的有效射程。M2式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净重38公斤(84磅),其M3三脚架时全重20公斤(44磅),V字扳机装在机匣尾部并附有两个握把,射手可通过闭锁或开放枪机来调节全自动或半自动发射。M2用途广泛,为了对应不同配备,它更可在短时间内改为机匣右方供弹而无须专用工具。这种重机枪的一个缺点是射速偏慢,陈绍为了拟补这个缺点,只能是多多装备部队,本来还想把这种重机枪放到摩托车上,不过后坐力太大,只能无奈放弃。
预备团巡逻的时候只装备少量的机枪,不过士兵身上的步枪让蔡锷和蒋百里想遍了所有步枪,也没有一种对得起来,毛瑟98K步枪是德国二战时的主力步枪,现在德国毛瑟公司还没有搞出来。这是一种性能十分优异的步枪,有效射程达到800M。也是现在中华人民军的主力装备,最少在自动步枪出来前。
士兵身上的军服也是他们两个没有见过的,草绿色的迷彩装,还有头盔,这个在国内军阀里面是独一份,鞋子也不是国内常见的布鞋,而是军靴,而且上身还挂满了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有很多还都没有见过。
蔡锷有些感慨的对身边的蒋百里说:“不说别的,单单这身装备就值不少钱,而且这里的武器也都是以前都没有见过的,你看刚刚的那挺重机枪,好家伙十毫米以上的口径,以前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虽然不知道具体性能,但是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
蒋百里摇摇头说:“我看的不是武器,也没有多看那些巡逻的士兵,我看的是远处那一些些厂房,你还记得我们还在日本的时候,一个英国老师说过什么吗?”
“什么话。”
“一个国家的强大以否,并不是看这个国家的军事强不强大,而是看这个国家的工业强不强大。这句话我以前还不太理解,不过现在我理解到那个老师说的话了。”
“哦,那是什么意思。”
“军事强大虽然可以强盛一时,但是一个没有工业基础的国家,军事再强大,也是镜花水月,因为你造不出供你消耗的武器装备,要是哪一天别人不卖武器给你,那你要怎么办。但是一个有着强大工业的国家,其军事力量也必然强大,这点是毋庸置疑。看到昨天陈绍和洋人做的买卖,你还在质疑什么,你想看看,现在哪个洋人不是趾高气昂的,但是在陈绍面前呢,不说卑躬屈膝,但是最少他们已经对等了,因为他们有对等的基础了。这点在国内任何地方你是看不到的。”蒋百里说不并不快,但是说出来的话,让蔡锷不的不慎重考虑了起来。
“那你说,我们还去云南吗?”
“松坡兄,现在还去云南有什么意思,想那天晚上陈绍问我们的一个问题:打了袁世凯国内就太平了吗?我仔细的想过了,不会的,诸侯混战的局势已经越发明显了,都是一群野心之辈,除非有人能强势的一统中国,历史上就给很多例子。”
“你说得有道理,是我太理所当然了,要是全国上下都有这里的精神面貌,那中国就真正的崛起了。”蔡锷摸了摸口袋里的一百万美元汇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