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红色权力》-第3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刚刚马卫国发了一通火,县公安局,竟然拒绝了他提出的将看守所中流氓犯全部绑出来游街示众展示严打胜利成果的指示,这令他极为气愤,更觉得陆铮是和他对着干。

        翠绿吊兰之侧,长沙发上,陆铮默默喝着茶水,对马卫国的咆哮保持着沉默。

        刘保军这个政法委书记也遭池鱼之殃,被马卫国打电话喊来听他训话。坐在陆铮身侧,刘保军紧紧皱着眉头。

        市委组织部已经下来了考察组,估计考察组回转之时便是市里对广宁县委班子进行调整之时。

        广宁市委整风渐渐接近尾声,按照中央、省委有关文件,这次整风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要改变各级党委领导班子一把手一言堂的局面,进一步体现常委会班子在各级党委中的民主集中原则。

        通俗的说,便是要扩充各级党委常委会班子成员,如省委明确下了文件,要求全省各市、县(区)的党委常委,不得低于七人。

        广宁县现今是五名常委,按照省委文件,便要增加两名常委。

        在乌山,有的兄弟县领导班子已经进行了调整,政法委书记以前没进常委会的,通常便成了这次调整的受益者。

        但刘保军,却显然,看不到这种希望。

        裘书记现在的地位摇摇欲坠,看马卫国越来越强势的表演,想来,他心里已经有了底,只怕市委考察之后,他便可以顶替裘大和坐上县委一把手的交椅。

        马卫国做了县委书记,自己还想进常委会么?虽说常委的任命,由市委决定,但必定,也要参考一把手的意见。

        刘保军心里深深叹口气,侧头瞥了陆铮一眼,自己两人,成了难兄难弟么?

        马卫国渐渐压住了怒火,拿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几口,说:“你们啊!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陆铮,你说说,为什么就不能把那些流氓游街示众?怎么着,你就是想和我顶着干?公私都不分了是吧?你以为你这个公安局长,我就奈何不了你?!”

        陆铮还是不吱声,很多话,说出来马卫国也理解不了。

        看陆铮沉默抵抗,马卫国眉头越皱越紧,显然,是上真火了。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马卫国声音缓了缓,说:“进。”

        从外面走进来一个戴眼镜的文秘,拿着一份报纸,放在了马卫国桌头,说:“马书记,今天刚刚到的《人民日报》,裘书记叫我送来的。”

      《人民日报》,又是裘大和专门叫人送来的,马卫国就知道其中必然大有深意,点点头,又回头看向陆铮,说:“你先回去吧,做一份深刻的检讨,要传达到全局干警。”

        “马书记,裘书记希望你能马上看看这份报纸。”戴眼镜的文秘却没走,催促马卫国。

        马卫国微微皱眉,戴眼镜的文秘小高虽然是裘大和的御用秘书,但自己的事,几时轮到他指手画脚了?

        “你出去吧,告诉裘书记,我每天都看报纸,就不用他操心了。”马卫国不咸不淡的回答。

        “是吗?”小高笑了笑,便点点头,走出去,顺手带上了门。

        马卫国目光闪了闪,顺手拿起了那份《人民日报》。

        刘保军立时心里给小高捏了把冷汗,这些小秘书,有的人是真不知天高地厚,将来,怕有的苦头吃了。

        可旋即,刘保军就发现马卫国的表情有些不对。

        好一会儿后,马卫国挥了挥手,面无表情,“你们先回去吧。”目光在刘保军和陆铮身上打着转,好像,要认清面前的这两个人。

        刘保军被看得一阵心里发毛,但见陆铮起身,他也忙不迭起身,跟在陆铮身后走出马卫国的办公室。

        刘保军虽然是副县级干部,但从来没掌握过实权,通常做夹心饼干两头受气,很多时候,反而不如陆铮那么有底气。

        办公室外,小高却正等着呢,见他俩出来,就笑呵呵的说:“刘书记,陆局,恭喜啊,改革春风吹满地,你们这就要成咱广宁的典型了。”

        刘保军虽然不明所以,却也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小高又笑着说:“刚好您两位都在,倒省得我跑腿了,裘书记要见见你们。”

        陆铮微微点头,他大致已经猜出了什么事。

        刘保军心里画魂儿,裘大和从来就看他不顺眼,和他私下沟通几乎没有,却不知道叫他去干什么?

        裘大和的办公室和马卫国办公室是两种不同风格,虽然也渐渐多了沙发床、大理石茶几等新式家俬,但墙壁上伟人指点江山的画像和书柜上伟人半身雕塑令人恍如来到了文革红色年代。

        见到刘保军和陆铮进来,裘大和就爽朗的笑起来,说:“好啊,浙江出个步鑫生,河北出个张胜利,我们广宁有了刘保军、陆铮,好,好啊!”

        随即,裘大和才拍拍脑门,笑道:“你们怕都不知道吧。”

        秘书小高机灵得很,就急忙将两份今天的《人民日报》送到了刘保军和陆铮手上,看来裘大和宠他,不是没有道理。

        陆铮翻开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在第四版,很快找到了标题为《破除积弊唤新生——观冀东省广宁县县委招待所改制有感》的文章,在这篇加了编者按的文章里,对广宁县招改制大加褒扬,“顾客就是上帝”、“市场经济验成败”等等由刘保军学自陆铮的词汇都被一一引用和阐释,文章除了对主持县招改制的副县长刘保军击节赞叹外,也提到了从旁献计献策的广宁县公安局局长陆铮,特别提到了陆铮战斗英雄的身份,说是“战斗英雄同样可以在改革大潮中勇做弄潮儿”,并号召各系统干部向陆铮学习,为改革大计出谋献策。

        裘大和笑着说:“原来啊,咱广宁有北大新闻专业的大学生,一直就听说县招改制的事,带了同学下来观摩找新闻,他们搞的稿子本来只是校刊,可不想,被党报选中了,保军,陆铮啊,你们真是为广宁争光啊!”

        在党报引用北大校刊《社会新闻》的文章中,虽然仅仅提了裘大和一嘴,说是这次改制得到了广宁县委书记、县长裘大和的大力支持,但这一句,也就足够了,毕竟裘大和党政一把抓,这种事业单位改制得不到他的首肯又怎会顺利进行?

      《人民日报》一直都是【创建和谐家园】,政策的风向标,这几年,更是热衷于为改革造势,如浙江步鑫生,便是打破铁饭碗的典型人物;河北张胜利,则是承包厂长第一人。现在热情洋溢的赞扬广宁县招改制,自是为全国许多全额拨款的可盈利事业单位改革打开缺口。

        这可不是什么小记者就可以随便决定的事,说不定,那编者按,就是中央宣传部亦或国务院研究室哪位大佬执笔,而且,定然入了某位中央层面的领导的法眼。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了,裘大和没有理由不兴奋。

        陆铮却是有些无奈,他鼓捣小光来写县招改制的新闻稿时,可没叫他提自己的名字,现在倒好,公安局长对改革提建议,这也太扎眼了。

        至于从《社会新闻》到《人民日报》,陆铮多多少少在背后用了些力气,请大姐帮了点忙,但能被选中,还是因为大势所趋,文章对了掌握着舆论话语权的某些人的脾胃而已。

        刘保军却是晕晕乎乎的,一直到走出裘大和的办公室,他还觉得云里雾里,突然问陆铮:“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陆铮摇摇头,说:“谁知道?”

        另一侧的办公室中,马卫国正捧着报纸一遍又一遍的翻看,脸色,越来越是难看。

      第045章 我是谁?

        北方冷空气突然到访广宁,街上,行人都穿起了厚厚的毛衣,气温,好像骤然就降了几个阶梯。

        裘大和的办公室暖洋洋的,从昨天开始,全县提前供暖。

        和陆铮面对面坐着,裘大和乐呵呵的同陆铮聊天,就好似完全没听到县委大院流传着他的靠山已经失势的传言。

        据说,县直的头头脑脑,很有几人已经四处活动,为广宁“后裘大和时代”的到来做准备。

        裘大和却是告诉了陆铮一个好消息,说他已经向市委推荐陆铮兼任主管公安司法的副县长。

        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公安战线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乌山地区,县区公安局长或兼副县级职位或直接副处待遇,已经很有几个进行了高配,作为乌山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县,广宁县公安局局长提格自也势在必行。

        不过裘大和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提出来,又未免令人生出垂死挣扎之感,好似在拼命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干部,至少,侯建军就这么想。

        陆铮没多说什么,很是谦虚了一番,说自己“年轻”、“缺乏锻炼”等等。

        裘大和微笑点头,说:“陆铮啊,谦虚是好事,但过度谦虚可就没必要了,你可是最近五年咱省唯一一个公安部一级英模。”

        陆铮笑了笑,便不吱声。

        裘大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又好似不经意地说道:“对了,商业局那个案子,拖得太久了,还没查清楚吗?”

        县商业局的案子由商业局下属食品公司经理王耀国而起,分管内保的侯建军喊出了“狠挖深挖”的口号,历时一个多月的攻坚战,前几日,县商业局副局长姚宝明又被揪了出来,在王耀国利用差价往外地倒卖肉禽食品的过程中,姚宝明很是收了些好处,大开方便之门。

        现今姚宝明也已经被县公安局内保科经侦组调查。

        从裘大和处出来,在回县局的路上,陆铮默默思索着。

        商业局杜伯涛,是裘大和一手提拔的,便是李向阳,其实同样属于裘大和的圈子,商业局这件案子,杜伯涛又有没有沾边呢?

        裘大和暗示自己尽快结案,又到底是因为杜伯涛呢,还是为了他自己?

        刚刚进了办公室,侯建军后脚便跟了进来,好像,他一直在王玉国的办公室候着呢。

        “局长,王耀国的案子,程序走到预审科了,姚宝明,是不是也送过去?”侯建军笑呵呵的说着,只是,目光有些闪烁。

        在公安系统内部,案子送到预审科室,便基本代表了结案,剩下的便是预审科的干警审核各种证据,判断庭审情况,如果觉得没有问题便移交检察院,进入诉讼程序。

        听到王耀国的案子程序到预审了,陆铮点点头,毫无疑问,是有人敲打提醒侯建军了,他这才准备匆匆结案,但不管怎样,侯建军都要问问自己的意见,以自己的意见为准。

        见陆铮默然不语,侯建军心下就是一凛,忙说:“要不,您去听听?老赵他们正讨论呢。”

        老赵便是预审科科长赵国强,按照局长陆铮指示,预审科室必须学法懂法,对重要案件,除了建立主诉人负责制,还要推动自查自纠形式的集体讨论制度,以便于发现各种庭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陆铮沉吟了一下,说:“我就不去了,但姚宝明的案子不急,还是再侦查侦查吧。”

        侯建军愣了下,默默点头,他猜不透陆铮心里到底怎么想,或许,是爱惜羽毛,不想明明白白将尽快结案的话说出来授人以柄;或许,是真的不合时宜,想继续查下去。

        但不管陆铮真实想法如何,侯建军都觉得,用到自己的时候到了,这种情况,当然要自己赤膀上阵,帮领导解决不能宣之于口的难题。

        陆局吩咐了,那姚宝明暂时就不能进入预审阶段,而是继续补充侦查,只是,却也不必再深究了,深究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再过个十天半月,稀里糊涂的结案就是。

        “嗯,我知道怎么办了。”侯建军点了点头。

        陆铮笑道:“你真知道么?”却也没有再往下说。

        ……

        洞蜜园二楼。

        刘保军一杯杯的同陆铮喝酒,简直就是酒到杯干,实在很难令人想象,正脸红脖子粗一再灌陆铮喝酒的这个人和以前谨小慎微的政法委刘书记是同一个人。

        “兄弟啊,我跟你说,今天咱哥俩……,一定,一定要不醉无归!”刘保军舌头都有些大了,搂着陆铮的脖颈结结巴巴说着。

        陆铮笑道:“刘书记,您高了。”

        “别叫我刘书记,叫我刘大哥,刘保军都行!”刘保军用力拍着陆铮的肩膀,说着话,又深深叹口气,把酒杯放到了桌上,看着陆铮,脸色很认真地说:“兄弟啊,你刘大哥不是个糊涂人,你的好,刘大哥永远都会记得!”

        陆铮笑道:“刘大哥,咱不说这个……”

        刘保军立时一拍桌子,“这个大哥叫的好,铮子啊,为你这句大哥,我自罚三杯!”此时他豪气飞扬,一扫一直以来郁郁不得志之态。

        陆铮无奈地说:“这是什么规矩,叫您声大哥您还自罚三杯?我陪你吧。”举杯和刘保军轻轻碰杯。

        刘保军连干了三杯,脸上更红,疙瘩都在冒光,又拍着陆铮的手道:“铮子啊,听说裘大和要提名你干副县长?我跟你说,不用去,大哥我走了,政法委书记的位子就是你的,而且,这次调整班子,政法委书记是肯定进常委会的。”

        陆铮奇道:“大哥要走了?”这却真没听到信儿,毕竟在乌山官场,他或许还不如侯建军有人脉,消息渠道多。

        刘保军颇有些志得意满,说:“是,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应该是准了的。”

        陆铮举杯笑道:“恭喜大哥了!应该是提正处了吧?”陆铮知道,市委研究室类似于后来的政研室,不过现今党的架构很重视理论研究,研究室的地位极为重要,在乌山,市委研究室主任是由一位市委常委兼任的。

        刘保军笑着点头,和陆铮碰杯一饮而尽。

        “兄弟啊,明天,你跟我去乌山,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他呀,也很想见见你。”刘保军突然压低声音,有些神秘地说。

        陆铮微微一笑:“那谢谢大哥了。”心里知道,或许从这一刻,自己才算真正进入了乌山官场,渐渐,接触到了乌山官场的各个小圈子,只是,心里,却也没感觉怎么激动。

        刘保军这时深深叹口气,说:“不过,兄弟啊,有时候,人际关系就那么回事,你要记住,打铁还得自己硬。你自己站得稳,别人才看得起你。”这却是他的切身感受、肺腑之言了。还有句话他还没说,他自己,便是活生生的例子,这些年,他靠着钻营拼命想离开乌山,他的老领导却用不上什么力,或许,也根本没想用力。而现在,他上了中央党报后,立时喜事一桩接着一桩,马上,他便成了老领导眼里的香饽饽,迁升便也水到渠成。

        而这一切,他心里明白,都是陆铮给他的,从招待所改制,到成为乌山地区改革典型人物,甚至,刘保军有时候都怀疑这些事是不是陆铮幕后一手策划的,只是,他还有理智,不会认为陆铮有那么大能量,但不管怎么说,陆铮是他的福星,甚至可以说,是他仕途上的恩人。

        刘保军喝的酒酣耳熟之时,雅间布帘一挑,进来几个小青年,王老板紧紧跟着,一个劲儿说“包厢没位子了,没位子了。”他也不晓得陆铮和刘保军想不想被人知道身份,是以,也不好打招呼。

        “什么他妈没位子,两个人,用得着这么大桌吗?赶紧的,我们七八个人,他们这不也快吃完了吗,我们就在这儿等吧!”几个小青年都挺横,看来是街面上混的。

        陆铮还没说话,刘保军就已经一拍桌子,摇摇晃晃站起来,指着他们骂道:“妈的小兔崽子,都滚出去,不然惹火老子,一个个整死你们!”

        他说着话摇摇欲坠,说完就向后趔趄,陆铮急忙搀住他,心里苦笑,酒还真是穿肠毒药啊,平时多谨慎的一个人,喝高了,怎么都这样子?不过也看得出,今天刘保军,是真没对自己设防。

        那边小青年们已经七嘴八舌的回骂,还有要上来动手的,王老板见势不妙,忙低声跟他们说了几句什么。

        小青年们的义愤填膺凶狠霸道立时消失不见,一个个呆了,蔫了,又都赶忙一窝蜂似的溜了出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22: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