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红尘有梦》-第4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跟着苗大姐到信息中心后,李远方就没闲着,和徐主任他们一起忙乎了好几天,连晚上都睡得很晚。不过幸好因为很忙,在苗大姐的刻意安排下,他呆的地方不是中心原来的机房,而是两个多月前为了科研攻关而特意安排的一个新地方。没有出去到处跑,连吃住都在那里,就很少看到以前和王梦遥一起走过的地方,尽量地避免了触景生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李远方的任务,主要是向徐主任他们解释他的数学模型和他自己在参加“轩辕”等系统的开发中的经验以及其他人所用的基本手法,具体的工作,他基本上是不参加的,因为毕竟他现在已经是老百姓。参加这一类系统的开发,对李远方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没有多少新意,之所以他在信息中心住了一个来星期,主要是苗大姐的极力挽留,他自己则想看看大致的结果,等到初步的结论得出来了,他就可以放心地走了。他惟一关心的是他自己那个数学模型的可行性,从而验证一下他的思路和方向的正确性。

        关于李远方的身份问题,徐主任他们也考虑到了,如果这个新系统开发成功,可是要装备到全军各部队的,如果他们用了李远方的那个模型,而且吸收了他的一部分手法,这个安全系统在李远方面前就根本无密可保。所以当他们经过分析后得出李远方的这个模型可以用的结论的时候,曾经有过一番争论。徐主任和苗大姐他们这些搞技术的人都认为用李远方的模型没有关系,因为李远方本来就是他们中心的人,对中心的一些秘密知之甚详,如果当年不是齐政委帮着李远方到处找人活动,李远方是不可能复员的,既然早就涉密了,也不怕让他多知道一点。另外,部队和地方大学或者公司合作开发某个项目也是常事,既然已经有了先例,现在再破一次例无所谓。而齐政委则持反对意见,认为不应该让李远方这个老百姓再接触这些秘密事项。

        后来苗大姐发现了一个问题,她说李远方早就参加“轩辕”系统的开发了,而“轩辕”系统根本就是为军队开发的,李远方是不是还隐瞒了一些个最关键的东西没告诉他们。李远方之所以不想把自己挂个顾问衔的事情告诉苗大姐他们,并不是因为这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因为好多人早就知道了,主要原因是以他的性格不喜欢太张扬,在苗大姐的追问下,他才不好意思地把他那个莫名其妙的证件拿给他们看了。一看这东西,齐政委就放心了,苗大姐则开玩笑说:“远方你也太让大姐吃惊了,才一年多时间你就从一个战士混到这个地步,要是算起级别来,你都跟我差不多了,简直比坐直升飞机还快。”

        齐政委作为李远方的舅舅,当然要尽量对这个问题表示得低调一些,对苗大姐说:“他这不能算数的,跟闹着玩似的。”然后又说:“远方,你那个表哥是什么表哥,做事情怎么那样夸张,他也不怕别人知道后会说闲话。不过,他们那些搞情报工作的人做出来的事情就是让人看不惯,老徐你说是不是?”徐主任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对所有的情报部门都有些深恶痛绝,回答说:“是的,是的,他们那些人就是这样的,远方你以后尽量和他们保持一点距离,免得惹火上身。如果你真想混个级别什么的话,等你大学毕业后我们再把你特招回来,只要你不停地出成果就可以不停地立功,每立一次功你的级别就可以升一级,没有坐直升飞机来得快,但是名正言顺。”苗大姐也劝李远方毕业后回部队来,对他们的好意,李远方只能心领了,嘴里说到时候看情况再定,心里则想和谁扯上关系都会很麻烦,他还是像现在这样自由自在的比较好。

        决定采用李远方的数学模型后,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按李远方的说法,这个数学模型是彭教授建立的,信息中心不能连招呼都不打拿来就用。按照惯例,这个课题应该算是他们信息中心和彭教授合作开发的,开发成功后,还要把彭教授的大名放在研制人的第一位。虽然因为名额限制等客观因素,彭教授没有混到中科院院士的身份,但彭教授毕竟也是国内有名的数学家,以前也有过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经历,有的项目还是保密等级比较高的,所以信息中心和彭教授合作开发这个系统,上级部门应该能够批准。因此,徐主任就打电话和彭教授取得了联系,首先请彭教授同意把这个数学模型交给他们使用,其次还要求彭教授和他们签个合作的合同。一个新的信息安全产品可以专门为某一个行业而做,也可以做成通用的,而一个纯粹的数学模型则是通用的,徐主任他们所开发的新系统通过军队和国家的验收推广到全军各部队后,还可以在目前这个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别的产品,如果给地方上使用,就会产生经济利益,那样的话,就需要事先和彭教授用书面的形式把合作方式和利益分成规定清楚。

        和彭教授联系的是徐主任,徐主任是个工程技术人员,没有与人谈判的经验,尤其是其中涉及的经济利益,更是不好意思开口,只是说希望能使用彭教授建立的数学模型,如果彭教授同意合作的话最好签个正式的合同。徐主任和彭教授说的话有些语焉不详,说了半天,除了让彭教授明白他指的是哪个数学模型和他们希望取得彭教授的同意外,其它方面都没说到点上。彭教授不明就里,心想这本来是李远方的东西,既然他们是李远方的老领导,只要李远方自己没意见就行了,徐主任之所以给他打电话,可能是认为李远方太年轻,让他自己这个当老师给把把关下个结论吧。就对徐主任说这个数学模型做得不错,他希望徐主任他们能够采用,至于合同什么的,让李远方自己去签就行了,用不着他来插手。听了彭教授的答复后,徐主任则以为是彭教授不想大老远跑到成都来,所以把一切事务都交给他的得意门生李远方来办,于是徐主任就稀里胡涂地和李远方签了约。合同的文本是李远方拟的,李远方的条件很低,只是要求等产品完成后必须署上彭教授的名字,如果以后要将数学模型用在别的地方必须事先征得彭教授和他的同意而已。合同中使用的是彭教授的名义,但签的却是李远方的大名,加上李远方这一方的要求这么低,在某种意义上,这个合同签了也等于白签,只是做个样子而已。

        签完合同后,徐主任马上向军区首长递交了一份报告,报告的内容是他们将和彭教授合作开发新的信息安全系统。徐主任他们一直在进行着新系统开发的努力,这件事军区首长是知道,报告递上去以后,军区首长只是让秘书向古城方面了解了一下彭教授的身份地位,在政审上简单地把个关就批准了。头天递上去的报告,第二天就批了,而且拨了不少经费下来。

        于是,本来是李远方自己和徐主任他们的合作,却以彭教授的名义展开了。想想这个结果李远方觉得有些好笑,好像他一直以来都是做的幕后人物,摆在行星数据台前的是郭海林,摆在梅山实业台前的是钱老,就是小小的梦远影像,他也从来都是在背后操纵着一切,现在和徐主任的合作又把彭教授搬了上来,看上去好像他这个人总是见不得光似的。不过李远方也清醒地认识到,凭他的年龄,做点技术活在背后操纵一下还可以,如果直接冲到前面去则会让人怀疑他到底能不能胜任,然后就会怀疑他身后的公司的实力,那样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有的时候,人的偏见和思维惯性还真是很要命。也许等到两三年以后,等到社会对他名下的公司产生了足够的认同,而他自己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他就可以放心地站到台前去了。但李远方心里又很矛盾,他不想出名,不希望到哪里都有人指指点点,所以目前这样的方式可能是最适合他的性格的。

        李远方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前三天,过了这三天,把问题解释清楚并和徐主任签完合同后基本上就没他什么事了。他打算回师里去看望一下老战友,但苗大姐不同意,苗大姐说这个课题刚展开,还没有步入轨道,有些问题还需要随时和他进行探讨,所以他必须在信息中心再住几天,如果实在呆不下,可以让余可萱陪着在成都市区转转,千万不要走远。既然如此,李远方又不喜欢逛街,就只得在信息中心老实呆着了,安心地在笔记本电脑上干点自己的活,偶尔也给那些战友帮一下忙,过得倒也充实。

        余可萱在信息中心所负责的工作和当年王梦遥差不多,主要是对硬件进行日常的维护,只要机器不出问题就没有多少事,每天也就是早晨上班的时候擦一擦落下的灰尘,更换一下磁带机上的磁带、安排各台机器轮休而已,剩下来的时间就几乎没什么事了。因为专业的关系,余可萱也没有参加这次科研活动,比较清闲,所以当李远方闲下来的时候,就南音的问题向她进行了一番详细的咨询。

        令李远方想不到的是,余可萱竟然学过南音。上中学的时候,余可萱上学的螺城中学有个南音社,她就曾经是南音社中的一员。所以南音中所用的三种乐器余可萱都会,一些经典的曲目也都会唱。上大学的时候,她一直都随身带着一支长笛,参加工作以后,则干脆连二胡和琵琶都办全了。既然李远方问起,她就弹着琵琶给李远方唱了几曲。李远方对音乐并没有太高的鉴赏力,只会拉几下二胡、会用电子琴等键盘乐器弹几首最简单的乐曲而已,但一种曲艺形式有没有味道,他还是能听出来的。听余可萱唱了几曲后,他认同了叶歧山的观点,他也觉得像南音这种种东西放在梅山酒店里演出是最合适的。

        不过,李远方对一件事觉得很奇怪,上中学的时候,曾经学过“胡琴琵琶与羌笛”这样的诗句,这句诗所描述的是西域的音乐,照这么说,用这三种乐器伴奏的南音更应该称为“西音”才对。余可萱解释说,虽然用的乐器是这三种由西域传过来的,但南音中的曲调和语言则都是正宗的闽南风格,南音中实质性的内涵与当年用五弦琵琶弹出来的西域音乐是大不相同的,应该说是西为中用,古为今用,借用了这三种表现力很强的乐器创造出属于闽南人自己的曲艺形式,所以还是应该称为“南音”。

        讨论完这些东西后,李远方问起余可萱她所知道的哪个南音社的水平比较高点,余可萱惊讶地看着李远方说:“你问这干什么,不会是想到我们那里拜师习艺吧!”李远方说:“不是的,我有个亲戚打算在美国旧金山开个酒店,打算在酒店里搞点曲艺形式,有人向我推荐了南音,刚才听你唱了几曲确实不错,所以我想找个差不多的南音社,到那里请几个人。”余可萱说:“这不就跟以前卖唱差不多吗,要是我可不愿意去。”李远方不好意思地说:“你想到哪里去了,现在的好多大明星不就是先在夜总会里唱歌慢慢唱红的吗,有些大酒店搞活动,还要请明星去捧场呢。我说呢,既然同样都是表演,在大舞台上还是小舞台上都是一样,北京的京韵大鼓以前不就是主要在茶馆里进行表演的吗。”

        余可萱说:“你讲得也有点道理,其实呢,在酒店里表演,主要是想营造一种氛围,抚慰一下那些海外华侨的思乡之情,给老外看个热闹,用不着到特别有名的南音社请人,随便找几个愿意去的就行了。如果你的标准定得不是太高的话,我倒可以给你介绍一下我中学里的老师,让他帮你看一看。”李远方想想也是,名家确实请不起,除非是开业典礼、周年店庆或者特地搞的一些活动才有必要请几个名家充充场面,平时只要差不多就行了。不过,余可萱在经营方面的灵敏触觉却很出乎他的意料,对余可萱说:“想不到你还挺有一套的,像你这样的不应该到部队来,干脆回地方去做生意得了。”余可萱笑着说:“现在再说这件事已经太晚了,要是我以后发现自己确实很会做生意,干脆找个做生意的老公,在他做生意的时候,我在后面帮他出出主意,你说怎么样?”李远方鼓掌说:“好啊,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个?”余可萱推了他一把说:“算了吧,我怎么看怎么觉得你像个书呆子,你的朋友肯定都和你差不多,到时候别把我都给赔进去了!”李远方不好意思说其实自己做生意做得很不错,只得尴尬地笑了笑。

      ~第一百四十四章 乱点鸳鸯~  

        余可萱这个人性格比较开朗,有的时候还好表现。南音是以合奏合唱形式进行表演的,一个人唱,而且只用一种乐器伴奏不一定好听,再加上地域差别风俗习惯不同,她的那个南音在信息中心里没人爱听,所以她总是找不到表现的机会。这下遇到李远方这个对南音感兴趣的人,她就特别兴奋,有种如遇知音的感觉,几天之内把她会的所有曲目都给李远方表演了个遍,而且每个曲目还分别用三种不同的乐器换着来伴奏。

        李远方反正闲着没事,也觉得音乐能够使自己暂时逃避一下现实,在余可萱的劝说下,从她那里学了南音中最简单的几首曲子,稍稍练习一下后给余可萱伴奏。于是李远方拉着二胡,余可萱弹着琵琶唱着曲,李远方偶尔也会哼上几句,其乐融融之中,很有几分乐不思蜀的味道。军区大院里是围墙套着围墙,大院里有小院,信息中心是个独立的院落,和别的单位有一段距离,就算有些音乐声也传不到外单位去。在信息中心里面,一方面各个房间的隔音效果比较好,另外,李远方是来给他们帮忙的贵客,只要齐政委不说什么,别的人更不会有什么意见了,而且大多数人都乐于见到李远方与余可萱和谐地相处。

        和余可萱一起唱了两天曲以后,苗大姐找到了李远方,一开口就是问他:“远方,你觉得小余怎么样?”李远方搞不明白苗大姐问这话的目的,以为是苗大姐打算重用余可萱什么的,就回答说:“我觉得她挺不错的,性格比较开朗,和大家都合得来,而且本专业学得也可以。”苗大姐说:“这么说你对小余的印象不错喽!”李远方傻乎乎地点头说:“是的。”

        于是苗大姐就问:“远方,这段时间以来,有没有人给你介绍过对象?”这个问题,李远方觉得很难回答,确实没有人正儿八经地说要给他介绍个对象,但叶黄是王兴安两口子给他安排的,应该能算吧,就对苗大姐说:“算是有吧,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苗大姐说:“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什么是‘算是有’,到底有没有吧!”李远方说:“梦遥的父母给我安排了个女孩子,前段时间天天跟着我,我也说不好这算是怎么回事。”苗大姐说:“是不是跟你一起到重庆的那个女孩,听小余说长得特别漂亮,而且研究生都快毕业了,不过我后来又问过小余一次,你不是说是你表妹吗?”李远方不好意思地说:“什么表妹,那是她骗余姐的,她还对我朋友说是我妹妹呢。”

        苗大姐喃喃地说:“原来那不是你表妹,这就不好办了,好像你到什么地方都带着她,那你们现在相处得应该不错吧。”李远方有些欣慰地说:“相处得还可以,但不是大姐你想的那种情况,我只把她当作一个小妹妹的,所以能照顾的地方尽量照顾。她过几天就要到美国去了,她的父母都在美国,她以后可能也要在美国定居,可能不回来了。”苗大姐笑着说:“这就有点可惜了,她要出国你好像还挺高兴,看来你们之间真的没什么。”然后又问李远方:“那你身边还有没有别的女孩子?”

        这个问题李远方也觉得不好回答,主要是他对自己和隋丽之间的事情还有些耿耿于怀。隋丽在梅山实业上班,早晚会成为公司的总经理,应该算是他身边的人吧,在事业上,隋丽以后肯定会是个好帮手。而且对李远方来说,现在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只要不是自己特别反感的人,他觉得以后娶谁都无所谓。如果不考虑他们各自以前的经历,隋丽应该是个比较合适的人选,至少在体贴人意和为人处事上比叶黄强得太多。何况他们已经有过亲密接触,在那个方面,李远方对隋丽很满意。

        不过隋丽的事情他不好向苗大姐解释,因为隋丽到梅山实业是王梦遥去世前的事情,以苗大姐的性格,如果知道王梦遥还在他就把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安排在自己身边,现在王梦遥尸骨未寒他就对那个女孩子产生了想法,肯定会把他骂个狗血喷头。哪怕是稍稍说明一点点情况,在苗大姐面前都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为。

        见李远方没回答,苗大姐说:“你不说就是没有了,那你觉得小余怎么样?”苗大姐问起有没有人给他介绍过对象时,李远方就知道苗大姐想把余可萱介绍给他,还没想好应该怎么回答,苗大姐继续说道:“小余长得可能没你那个冒牌表妹漂亮,学历也没人家高,但小余性格什么的都不错,在大姐身边工作了一年多,对她的情况我很了解,可以说是知根知底的。我认为呢,两口子在一起过日子,别的方面并不是太重要,最重要的是两个人性格上合得来,能够互相体谅,这样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和稳定。小余是部队的,以后的工作比较稳定,再说你也当过兵,更容易找到共同语言。这两天你们天天在一起又拉又弹又唱的,中心的人都觉得你们很合得来,大姐也觉得你们两个挺合适。小余和你是半个老乡,生活习惯之类的应该和你家差不多,另外,小余老家是福建惠安的,我听说惠安女特别贤惠,对丈夫特别好,你要是找了小余,以后的家庭生活肯定比较幸福。如果你觉得可以的话,大姐现在就找小余说去。”

        听苗大姐说起余可萱是惠安女这个事实,李远方有些心动,因为关于惠安女的一些情况,李远方也略有所闻。以前的时候,因为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原因,惠安沿海的男人出海打鱼后经常回不来,于是产生了大量的寡妇。为了不至于失去丈夫,惠安女就主动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宁可把丈夫放在家里养起来什么都不让他们干,只要他们不出去打鱼。而她们自己,则出去劳动来养家糊口,什么重活累活都干。因此,以前在惠安有个很奇怪的形象,在外面干重体力活的都是女的,而男的,除了会干一些比较轻松的技术活外,基本上都在家喝茶看小孩。

        据说,当惠安女到了出嫁年龄的时候,父母会问她们一句:“你现在有能力养活老公吗?”如果回答是没把握,父母会要求她们再在家锻炼几年,只有具有了养活老公的能力的惠安女才会被允许出嫁。其他地方嫁女儿的嫁妆是家具和贵重物品什么的,惠安女的嫁妆则往往只是一套劳动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惠安男子当然不会仍然要靠老婆来养活,但惠安女的贤惠品德却一代一代传了下来,虽然不是百分百地那样,也应该是和大多数惠安女的共同品质。凡是传统的惠安女,在家庭生活中从来都是任劳任怨的,对自己的丈夫更是好得没法说。所以,要是能娶到一个有着传统美德的惠安女为妻,肯定会是非常幸福的。

        不过心动管心动,总不能见到的第一个惠安女就打算娶回家吧,那也太夸张了。何况他和余可萱才认识几天,对她的各方面基本上还一无所知,如果现在答应了苗大姐,以苗大姐的脾气,肯定是绑也要把他们绑到一块,那样的话,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实在找不到什么理由,李远方只得对苗大姐说:“大姐,我现在还在上学,想结婚得等到四年以后,余姐年龄比我大,我怕她等不了那么长时间,万一到时候再发现我们两个不合适的话,不就耽误她了?”

        苗大姐无所谓地说:“梦遥不就比你大吗,小余还比梦遥还小了一个多月,梦遥都能等,她有什么等不了的,只要你不变心,我想应该不会有什么变故吧。”苗大姐的言下之意,大概是如果李远方答应了,余可萱在她身边不会有什么问题,而李远方则最好老实点,不然的话她就要不高兴了。李远方想苗大姐简直比王兴安两口子还要麻烦,看这样子是非要把他和余可萱安排到一块,脑袋里转了好几个念头,对苗大姐说:“大姐,我现在才上一年学,毕业以后还不知道会到哪里去,要是工作单位不好,总不能像惠安以前那些男的一样,让她来养我吧。再说要是和余姐谈上了,以后要是两地分居多麻烦。”

        苗大姐不依不饶地说:“凭你的能力,以后还怕找不到好工作吗,实在不行,等你毕业后我们把你招回信息中心来。要是你不想在部队工作,我和徐主任都有同学在成都开软件公司,我可以把你介绍到那里去工作。退一万步讲,你既不想回部队来又不想到成都工作,我还可以想办法把小余调到你身边去。齐政委是你舅舅,他有几个关系非常不错的同学在总部工作,调一个人还是比较轻松的,大姐和你姐夫在各个军区机关也都有不少熟人同学,也可以给你帮上忙,实在不行还可以让小余早点转业。我想,以小余的性格,只要认定你了,不管你到什么地方去她都愿意跟你走的。”

        李远方实在是拿苗大姐没办法,只得说:“大姐,这不都是你的一厢情愿吗,余姐她自己怎么回事还不知道呢,要是她有男朋友或者有目标了,你不是白费劲吗?”苗大姐有些不高兴地说:“你怎么不相信大姐呢,大姐这么大年纪了,还像你们年轻人那样办事没个分寸吗?跟你说实话吧,来找你之前我已经找小余谈过了,我已经问清楚了她现在没有男朋友,也没和别的男【创建和谐家园】往。我问她对你印象怎么样,她说对你印象很好。她都这么大人了,我这样问她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吗,我看她那边是没有问题的,再看这两天你们相处得很好,所以才来找你。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吧,到底行不行给大姐一句话,大姐马上去找小余把话说清楚。”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远方觉得很为难,苗大姐对他肯定是一片好心,如果他不给个合理的解释,就会伤了苗大姐的心。另外,既然苗大姐已经找余可萱谈过了,余可萱肯定也有了些心理准备,要是他断然拒绝,也会伤了余可萱的感情,想了老半天,总算被他找到一个理由,对苗大姐说:“大姐,现在离梦遥去世才三个多月,我暂时不想考虑这个问题。再说,在这里让我对这方面的事作出决定,我觉得有些对不起梦遥,多给我一些时间好不好?”

        李远方的这几句话让苗大姐一呆,然后对李远方说:“对不起,我没想到这个问题,确实有些难为你了。既然如此,今天就先这样算了,小余那里我暂时也不跟她提了,免得以后这几天你们见时尴尬。以后你们保持经常的联系,如果互相之间能找到感觉,你跟大姐说一声,大姐马上帮你们撮合。”

        苗大姐找李远方谈话是中午休息的时候,和他谈完话以后,苗大姐应该是如约地没有将谈话的结果向余可萱通报,但当李远方下午和余可萱见面的时候,两个人还是免不了都感到了几分尴尬。余可萱的话明显地少了一些,偶尔还会偷偷地看着李远方发呆,被李远方发现了,脸还会红一下。李远方的话本来就不多,也就更加沉默了起来。于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更多地花在了练习合奏上面。

        后来的几天里,只要有机会的话,李远方就到徐主任他们那里转一转,尽量减少与余可萱单独相处的时间。但因为徐主任苗大姐他们都忙于搞科研,苗大姐安排了余可萱全程陪同李远方,所以只要李远方到什么地方去,余可萱也陪他到什么地方去。因为中心的人都知道李远方以前和王梦遥是一对,现在王梦遥刚死没多久,如果让大家认为他这么快就又和余可萱谈上了,肯定会对他有看法,这是李远方始终担心的问题。不过余可萱比叶黄懂事得多,就算一直跟着李远方,说话办事也很有分寸,基本上以一个战友的态度来对待李远方,没让信息中心的其他人觉出有多少特殊之处,这让李远方放心不少。

        十二号到的成都,除了和余可萱等几个战友出去吃了三次小吃、到齐政委和徐主任家分别去了一趟外,李远方基本上都在信息中心呆着,一直呆到十九号中午。

        十九号中午,徐主任安排信息中心全体会餐,随便为李远方饯行,饭后由余可萱跟车把李远方送到长途汽车站。本来徐主任想直接派车把李远方送到峨嵋山去的,但李远方不想麻烦他们。另外,按苗大姐的意思,要余可萱跟车,代表徐主任他们一直把他送到峨嵋山,李远方担心到时候被鲁仲明等人看到后不好解释,就敬辞不受了。

        请继续期待《红尘有梦》续集

      ~第十三卷 同人~  

        第十三卷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否”卦是闭塞的意思,而“同”字是协同、和谐的意思,要想突破闭塞的不利局面,人和人之间必须进行合作,利用集体的力量冲出闭塞的世界。

        这一卦下卦代表火,上卦代表天,火代表的是光明,动作为向上升,上升以后与天相接,所以是“同人”的形象。另外,这一卦中有一个阴爻,共有五个阳爻,也具有一定的“同人”的意思。在旷野中将人机会起来,象形范围很广,心地很无私,这样的世界就是《礼记》中所说的天下大同的世界。

        以人事来比拟,要想突破困境找到新的出路,取得新的成功,必须充分团结所能团结的一切力量,开拓新的思路和新的疆域,这样才能最后得到亨通,为最后的成功作好准备。

      ~第一百四十五章 双重身份~  

        武林大会对外的名义是“武术文化交流研讨会”,从字面上讲是纯粹的学术活动,来的应该是一些文人墨客,但实际上,前几次参加活动的都是各个内家门派的掌门人之类的,没有一个文人,这李远方早就听鲁仲明说过。另外,在张有志的邀请下,今年的武林大会上,一些外家门派也会来不少人,比如李远方前些天在新修县见到的向勇等人,所以这次武林大会来的人比往年更多,也会更热闹。

        国内是有“武术家协会”这个组织的,李远方曾经问过鲁仲明,这个活动是不是由武术家协会挑头的,当时鲁仲明带着轻蔑的口吻说:“让这帮官僚来掺和什么!”李远方奇怪地问:“武老不就是武术协会的副会长吗,怎么说他们是官僚呢?”看李远方不明白其中的秘密,鲁仲明向李远方解释说:“武老他们这些挂名的当然不是官僚,但那些协会中真正管事的人就是官僚了。”

        发现李远方还是不明白,鲁仲明不得不继续向他详细解释起来:“你知道文联吧!”李远方说:“是啊,我还认识一个文联的副主席呢,他们和武术家协会的性质差不多,不过文联要比武术家协会厉害得多。”鲁仲明说:“你听说过最近有许多作家都纷纷退出作家协会的事吗?”

        这件事李远方略有所闻,好像是有些作家对文联目前的体制和某些领导的做法不是很满意,所以才退出的。因为文联的特殊地位,成了一些人解决级别问题的好地方,一些在别的单位干正处级干到头的人,找省里领导活动一下调到省文联当个书记就可以解决副厅级的问题。像这样的书记当然是百分百的官僚。因为文联中的主席等人都是真正的文人,平时忙着搞创作什么的,所以主持文联日常工作的是此种来历的书记这样的人,除了主持日常工作外,还掌管着文联中经费的使用和审批,权力很大。但这些人偏偏和“文”字沾不上边,办起事情来是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文联下属的作家协会之类组织中会员的身份,在评职称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有些人想加入作家协会混个身份以方便升职,找文联的领导活动就可以了。有个地方上的小领导就靠着一本自费出版的黄色书籍加入了作家协会,然后获得了升职的机会,许多作家不想与这种人为伍,就干脆退出了作家协会。

        把自己听到的那些情况和鲁仲明说了出来,李远方问道:“难道武术家协会里的情况也和这差不多吗?”鲁仲明说:“有的地方和文联是一样的,也有的地方不一样。不过我们搞这个武林聚会的目的,主要是想让大家交流一下修炼中的心得体会,用不着让外行来指导内行,干脆我们自己组织算了。反正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地方上都很有地位,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组织这样的一个活动还是比较轻松的。今年这次的活动由张师兄他们组织,下一次就轮到我组织了,我准备把地点定在华山,搞个‘华山论剑’出来。”

        到了地方后李远方才发现,不仅这个武林大会对外的名称和组织形式与他想象中的大不相同,连活动的地点也不是他原先所估计的。他还以为像武侠小说中写的那样,在峨嵋山的某座寺庙住宿,大家跑到峨嵋山的金顶上进行比武交流。甚至于,李远方还做好了像上次在新修县那样与人比武的准备。但当鲁仲明从长途汽车站接了他后,直接把他带到了峨嵋山市区的一个宾馆里。还在路上的时候鲁仲明就告诉他说要去的这个宾馆是其中一个组织者开的,现在全部停止对外营业,专门用来招待前来参加活动的武林同道,以后三天的所有活动,也全部在这个宾馆里举行。只有在武林大会结束后,主办方才安排所有的武林同道在峨嵋山及其周边地区旅游。

        等鲁仲明向李远方介绍了未来几天的安排后,李远方问鲁仲明:“文龙到了吗?”鲁仲明说:“他三天前就来了,自己先出去玩了,现在不知道到会场没有。我让他给你打个电话问一下你什么时候到,他说不想打搅你,是不是一直没给你打?”李远方这两天也忘记给董文龙打电话了,所以说:“我也没给他打,反正马上就要见面了,打不打都一样。”

        李远方差不多是最后到的,到宾馆的时候已经到了晚饭时间,等到把行李放在给他安排的房间再下楼,几乎所有的与会者都在一楼的大餐厅里就座完毕。让李远方想不到的是,张有志竟然站在餐厅门口迎接客人,看到李远方他们后,像电影中演的那样朝里喊了一声:“西部省鲁仲明鲁师兄、李远方李师弟到!”然后挽着鲁仲明朝里面走去。

        随着张有志的喊声,餐厅里就座的三百多人齐刷刷地朝着他们看了过来。李远方正感到别扭的时候,董文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向他们迎了过来,拉着李远方的手就问:“姐姐呢,她不是说要跟你一起来吗?”李远方说:“她留在外婆家了,你什么时候到的。”董文龙说:“我也刚进来一会,我们的位置在那里,先过去坐下吧!”

        既然是武林大会,当然是有一定座次的,坐在上席的,都是一些武林前辈,或者是大门大派的掌门人,比如张有志这个龙虎山的传人和鲁仲明这个古城所有势力的代表人物,像李远方和董文龙这样的武林后进,所代表的严老和武老又是类似于江湖散人的身份,座次当然是比较靠后的,被安排在靠近门口的一桌。正当李远方和董文龙说着话向自己的座位走去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喊:“小师叔,小师叔!”李远方一听这声音怎么这么熟,转头一看,就看到了行云的光头,正一路小跑向他跑了过来。

        看到行云出现在这个地方,李远方觉得特别奇怪,据他所知,行云不会丝毫武功,而且国清寺并不能算是个一般意义上的武林门派,行云也来了算是怎么回事。跑到李远方身边,行云向他行了个礼,说:“小师叔好!”对自己这个师侄,李远方是没必要客套的,点了下头算是答应,接着就问他:“你跑到这里来干什么?”行云低着头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这次他们也给寺里发了请帖,方丈【创建和谐家园】派我来了。”李远方想原来是这么回事,既然张有志连向勇他们都请了,给国清寺发个请帖也可以理解,可能是方丈不想参加这种俗事,就让他们寺里最俗的行云来了,不管行云来了有没有用,也算给张有志他们一个面子吧,于是“哦”了一声。

        李远方正想问一下行云柳惠平是不是一起来了,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对行云说:“行云【创建和谐家园】,晚宴就要开始了,请你入席吧!”行云转过身客气地应了一声,再转回来向李远方摆了个手势说:“师叔你请!”李远方指着董文龙那一桌说:“我的座位在那里,你先去吧!”行云一本正经地说:“师叔你既然来了,怎么能坐在这里,我们一起过去吧!”行云的态度非常坚决,而且那么多人都看着他们,那个过来引路的中年人不明就里之下也极力邀请李远方跟他过去,李远方只好跟着那个引路的中年人往里面走,行云跟在李远方的后面。

        行云对李远方这么尊重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李远方确实是他师叔,在佛门里面比较讲究辈分,当着外人的面,他这个出家人得摆点样子出来。其次,他是个俗人,和当地社会上的交往比较多,李远方在天台县开了个梅山茶业,县里领导对李远方特别客气这样的事,国清寺的方丈【创建和谐家园】可能不知道,行云则是很清楚的。而且林贵利是他的徒弟,从林贵利那里,他更了解到这个小师叔不是个一般人。因此种种,行云觉得,对这个小师叔客气一点,自己既不会损失什么东西,而且以后万一有什么事找这个小师叔帮忙会方便得多。所以当行云看到李远方的时候,就表现得像见到方丈【创建和谐家园】那样,对他特别尊重。

        一路上走过去,李远方发现今天到场的所谓武林同道的整体年龄比他所想象的小得多,基本上都是三四十岁的,比鲁仲明年长的并不多,当然,像他和董文龙这么年轻的也特别少。可能是考虑到桌子太小了座次不好排,虽然摆在靠近门口的地方的都是十人位的普通圆桌,但越往里走桌子就越大,首席的桌子干脆是张大椭圆形桌,和电影中演的那些欧洲豪门里的大餐桌一样。

        张有志和鲁仲明都坐在首席,和他们坐在同一桌的都是和他们年龄相仿或者年纪比他们还大的人,李远方的老熟人向勇也俨然在座。看到李远方过来,向勇高兴地说:“远方也来了,来来来,坐在我身边!”向勇是特邀嘉宾,第一次参加这种聚会,所以虽然在座的这些人对李远方这么个年轻人和他们坐在一起有些不大愿意,但也不好说什么,都客套地说:“坐吧,坐吧!”李远方朝向勇走过去的时候,和张有志坐在一起的一个人看到了行云,站起来对行云说:“行云【创建和谐家园】刚才怎么突然走了呢?快请上座!”

        可能因为行云是代表国清寺来的,武林中人特别讲究身份地位,竟然被安排在首位,但现在他却怎么都不想到那里去了,看了李远方一眼,对那个人说:“宋先生,我还是随便找个地方坐吧!”宋先生说:“你是代表国清寺来的,是今天最重要的贵宾,理应上坐,快请!”行云走到李远方身边,对李远方说:“小师叔,还是你请吧!”听到行云叫李远方“师叔”,在座的人都觉得很奇怪,张有志说:“远方不是严老的【创建和谐家园】吗,怎么又成了行云【创建和谐家园】的师叔?”李远方不想引人注目,不耐烦地对行云说:“让你坐你就坐,罗嗦什么?”行云倒也老实,迟迟艾艾地说:“有师叔你在这里,哪有我的地方?”

        他们两人的这番对话,让在座的人更加奇怪了,被张有志看了一眼,鲁仲明就问起李远方:“远方,你和行云【创建和谐家园】是什么关系?”李远方没来得及回答,行云替他回答了起来:“小师叔是无名【创建和谐家园】的【创建和谐家园】,按辈分是方丈【创建和谐家园】的师弟,所以是我师叔。”李远方的师父当然是另有法号的,但因为他这个人特别低调,一天到晚都在祖师堂躺着基本上不与别人接触,也很少说话,过了许多年以后,除了一些年纪大一点的和尚外,庙里的许多和尚都把他的法名给忘了,实在有必要了则按辈分喊一声“师叔祖”什么的,寺里的工作人员则一般都称他为“无名【创建和谐家园】”,久而久之,外界的人提起他来,就都以“无名”来称呼。

        无名【创建和谐家园】的名号,一般的老百姓可能不怎么知道,但对在座的一些武林人物而言,却是如雷贯耳的。尤其是一些南方来的以及佛家一系的武林同道,大都听说过在国清寺里有个一百多岁、连法号都没人知道了的老和尚,一天到晚都躺在祖师堂里修炼,其武学造诣到了传说中的境界。尽管除了李远方和国清寺内部的个别高僧之外,没有任何人见识过无名【创建和谐家园】的造诣到底深到什么程度,但所谓树的影人的名,无名【创建和谐家园】的种种传闻还是在业内人士心目中成了一个传奇。听行云说李远方竟然是无名【创建和谐家园】的徒弟,一桌人就纷纷议论了起来。不知道无名【创建和谐家园】是何人的北方门派的代表向南方的同道询问起具体情况,而那些南方的武林人物则兴致勃勃地向他们表现着自己的见识。

        有个五十多岁的人站了起来向行云问道:“不是说无名【创建和谐家园】从来不收徒弟吗?”行云向他打了个千解释道:“小师叔是十年前拜入师叔祖门下的,是师叔祖惟一的【创建和谐家园】,因为小师叔后来当了兵,为了不影响小师叔的前途,寺里从来没向外界提起过这件事。师叔祖圆寂之前,特地花了三年半时间为小师叔整理了他毕生修炼的笔记,并为小师叔抄写了一部血经。圆寂之后,按照师叔祖的遗言,所留下来的舍利子也交了一半给小师叔保存。”行云说的这一番话,什么怕影响李远方的前途纯粹是鬼话,后面的部分才是实话。实际上是无名【创建和谐家园】生性豁达,办事又特别低调,一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有向任何人说过他收了个徒弟,李远方每年去找他,包括方丈在内的所有人一直都以为李远方是他的俗家亲戚,只在圆寂之前,无名【创建和谐家园】才把这件事告诉了方丈等人。不过行云在别人心目中是个高僧,出家人是不打逛语的,他说的话大家都信了,整理笔记抄写血经还好说,连舍利子都交给了李远方,李远方是无名【创建和谐家园】的衣钵【创建和谐家园】就是确信无疑的了。

        于是张有志笑着说:“想不到远方还身兼佛道两家之长,不得了,不得了,既然这样,你就上座吧!”一些南方武林的代表也纷纷要求李远方上座,鲁仲明则非常有趣地看着李远方。尽管大家都让他坐到主位,李远方自己是绝对不好意思坐到那里去的,因为在座的所有人都比他年长,怎么都轮不到他来坐那个位置。经过一番推辞,李远方还是坐到了向勇和鲁仲明的中间。李远方坐在下面,行云当然不好意思坐到上面去,最后在李远方的下首找了个地方坐下。首位由这次活动的组织人之一、这个宾馆的主人宋力忠坐了。

        解决了座次问题后,坐在首位的宋力忠开始发言,无非是欢迎各位武林同道到来,然后把前来参加这次活动的各个门派介绍了一下,最后,简单地说了以后几天的活动安排。话并不多,但说得很有条理,很有武林人物的特色,说完以后就开宴了。

        宋力忠介绍门派的时候,没提到各门派代表的姓名,让李远方白紧张了一番。等宋力忠介绍完,李远方忍不住问鲁仲明:“师兄,怎么少林和武当没人来吗?”一听这话鲁仲明就笑了,鲁仲明旁边的好几个人也一起笑了起来,鲁仲明说:“你是不是武侠小说看多了,少林寺这几年名气很大,主要是受到电影和电视的影响,另外就是武侠小说中都这么写。在真实的武林中,少林和武当是没多少地位的。真要论起哪个门派的势力和地位,你们国清寺倒是很厉害的。国清寺是天台宗和华严宗的祖庭,信徒遍布世界各国,在宗教界地位很高。从武林中讲,国清寺虽然不以武术闻名,但天台宗的止观法是种很正统的修炼方法,兼有佛家和儒家之长,对别的门派影响很大。另外,国清寺有那么多信徒,只要你们有心想做什么事,到哪里都是很方便的。要不然的话,刚才怎么会安排你那个师侄坐在首位呢?”

        四周看了看,鲁仲明压低声音对李远方说:“今年的这次聚会和往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并不是交流经验这么简单,等宴会结束了我再把详细的情况告诉你。”

      ~第一百四十六章 武林商会~  

        李远方左边坐着鲁仲明,右边坐着向勇,向勇上首是张有志,鲁仲明的下首还有个行云,都是他的老熟人,在餐桌上有说有笑的还算自在。董文龙和一群陌生人坐在一起,而且他是全场年龄最小的,和他同桌的人,除了刚开始的时候问了一下他的姓名来处外,后来就没人理他,一顿饭吃得非常难受。而且他这个人好热闹,实在呆不下去了,匆匆地吃几口菜就来找李远方。

        董文龙来找李远方的时候,他和鲁仲明他们已经说得差不多了,所以别的人就开始旁敲侧击地向他问这问那的,坐在那里浑身不舒服,一看董文龙来找他,干脆趁机溜走。李远方不习惯,行云也不怎么习惯,看着眼前满桌的好酒好菜特别眼馋,但他目前的身份是个得道高僧,为了保持形象,只能捡几筷特意为他准备的素斋吃,吃得非常痛苦。李远方要走,行云这个做师侄的就找到了理由,说要跟他师叔说点事情。既然是他们师叔侄之间有事要谈,张有志等人不好留他,由这里的主人宋力忠派了一个人带路,把他们送到了李远方和董文龙合住的房间。

        刚走出餐厅大门,董文龙就拉了一下李远方的衣服说:“远方,小敏也跟我一起来了。”听到钱乐敏也来了,李远方高兴地问:“她也来了,现在在哪里,怎么没跟你一起来见我?”董文龙说:“她跟我一起到的峨嵋山,前几天跟我在峨嵋山玩,今天下午和她自己的一个同学到乐山去了。她说过两天再回到这里来,让你带她到蜀南竹海去去玩。”李远方说:“我陪不了她了,过几天叶黄要到美国去,我还有些事情要向她交待一下,参加完这个活动我就回古城,到时候还是你陪小敏,钱不够的话我给你。”

        董文龙说:“钱我够花,临走的时候郭总给了我两万多,说是给我发这几个月的工资,我长这么大从来没得过这么多钱,都不知道怎么花了。姐姐现在到美国去干什么,她不是还要上学吗?”李远方想郭海林又用他的钱在收买人心了,但这事他不想向董文龙解释,只对董文龙说:“我们一起做的那个课题需要到那边实地取样,我又去不了,只有叶黄自己去了。”董文龙问:“那她什么时候回来?”李远方说:“至少得到年底吧,不回来最好,反正她早晚都得走。”董文龙惊讶地说:“她不回来怎么行,那以后你怎么办?”李远方不高兴地说:“她是她,我是我,你别老是跟小敏一起凑热闹,我和你姐什么事都没有。”董文龙不乐意地小声嘀咕着:“你们不是天天住在一块吗,都这么长时间了怎么可能?”

        李远方没听清董文龙在嘀咕什么,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问起了董文龙:“这段时间你是不是一直和小敏在一起?”董文龙理所当然地说:“是啊,钱省长和海月姐他们都很忙,她在古城又没个亲戚什么的,你跟姐姐还送欣雨送到南乡去了,我不陪她谁陪她?”李远方想想也是,他觉得钱乐敏和董文龙两个人脾气差不多,凑到一块肯定合拍。然后有些遗憾,钱乐敏在北京而董文龙在古城,钱丰也不可能在西部省当一辈子副省长,否则的话,他们两个还倒真有继续发展的希望。对李远方而言,董文龙是他的好兄弟,而钱乐敏则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表妹,他们两个的关系有所发展,是李远方非常乐意看到的结果。

        到了房间后,董文龙说他的行李还放在原来住的那个宾馆里,房间还没退,账也没结清,他得去一下。宋力忠派来的那个人说用不着自己亲自去一趟,只要把宾馆和房间号告诉一声,他打个电话就会送过来的。但董文龙不放心,非要自己去一趟,那人没法,只得陪他一起去了。

        董文龙前脚刚走,李远方就问行云到这里干什么,对行云说:“你又不懂武功,万一他们安排你表演个什么不就麻烦了吗?”行云说:“师叔你刚才没听宋先生说的日程安排吗,这次研讨会不【创建和谐家园】的研讨活动,而由与会者自行切蹉,所以是不会让我表演的。我这次代表寺里来的主要任务,也不是搞学术交流,而是和与会的同道商议一下在商业上的合作。师叔你自己不是有个梅山实业吗,如果想扩展公司业务的话,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国清寺除了门票的收入外,还卖点宗教用品,另外也做点法事赚钱,这一些李远方是知道的,但听行云这么说,好像这帮和尚要大做生意似的,于是奇怪地问:“你们当和尚的也打算搞个公司什么的做做生意,方丈师兄能同意吗?”行云说:“现在整个国家不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吗,国家兴旺,匹夫有责,我们这些出家人也应该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这几年寺里的开支越来越大,光凭原来的收入经常入不敷出,所以有几个比较有经济头脑的师傅提出另开财源,正好这几年我们在世界和全国各地的信徒中有不少人建议利用国清寺的影响力结成一个联盟,地方政府也希望利用国清寺的品牌优势为地方财政创收,方丈【创建和谐家园】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就同意试一试,目前寺里决定由我筹备这方面的工作。上个月宋先生到寺里邀请我们派代表参加这次交流活动,他说打算借这次活动的机会,把全国各地的武林同道组织起来,利用武林同道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把大家的力量联合起来进行经济活动,所以方丈【创建和谐家园】就把我派来了。”

        李远方心想这下热闹了,看样子这个武林大会被这帮人搞成武林商会了,难怪刚才鲁仲明说这次武林大会并不是经验交流那么简单。不过这帮人的想法倒不错,像鲁仲明这样的,原来在各地就有很强的势力,如果再把这些武林同道联合起来,他们的势力就扩展到了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这样以后,做起生意来还不是更方便。不说别的,就说这次的“香猪”事件,如果鲁仲明早一天和向勇他们接上头,组成利益共同体,根本就不可能出任何问题。据李远方所知,这些武林同道在各地的产业基本上是房地产和餐饮业,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土特产品加工业等等的,如果把他们的力量联合起来,至少做起房地产来是想怎么炒就怎么炒,连地方政府都很难动摇他们的主导地位。但李远方对行云这样的和尚也掺和进这件事却觉得很不可思议,总不能成立个“国清寺实业有限公司”什么的,让行云来当总经理,让方丈来当董事长吧,想想都觉得别扭,就把这个疑惑向行云说了出来。

        行云解释说,要是以他们寺里的名义成立一个公司是不像话的,毕竟国清寺是个以学术研究著称的佛门圣地,他的想法是由地方政府或者几个信徒出面成立一些实业,寺里参股投资。行云告诉李远方说,林福祥就同意做这样的代理人,正准备和寺里合作投资造佛中心。凭着国清寺在信徒中的影响力,利用世界各地的信徒,很容易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去。这次宋力忠邀请国清寺派代表来,就是看中了国清寺的信徒群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行云这么说,李远方放了些心,然后对行云说:“你们可以到工商部门注册个‘国清寺’的商标,从这个品牌上挖点钱出来。”行云有点泄气地说:“国清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注册成商标不大容易,再说,将寺名注册成商标也会让佛门中人闲话,方丈【创建和谐家园】不会同意的。”李远方轻松地说:“这有什么的,少林寺都注册商标了,你们国清寺有什么不可以的,向外可以说为了防止有人在国外恶意抢注,这样你们就有充足的理由了。如果方丈师兄实在是想不通,你可以打个擦边球,注册个‘国清’之类的商标,图案就用你们寺里的一个建筑物或者那棵隋梅,在对外宣传的时候就说因为国清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能注册为商标,这个商标就是国清寺自己的品牌,凭你们国清寺的影响力,只要简单地炒作一下,马上就可以成为名牌,那个时候就财源滚滚来了,你说是不是?”

        行云发自内心地向李远方行了个礼说:“师叔教诲得是,让我茅塞顿开,等我回去后,马上就注册一个商标。”过了一会,行云又说:“师叔你那个梅山实业的故事我听许多人说起过,所有人都说,要论对品牌的炒作水平,师叔你是当之无愧的【创建和谐家园】级人物,以后还望师叔多多指教!”

        只花了半年时间,李远方就把“梅山”这个品牌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地方品牌变成了国内名牌,而且即将冲出中国走向世界,对此,他一直觉得非常自豪,所以行云说了这句话后,李远方理所当然地说:“没问题!”

        正当行云向李远方请教着他在品牌炒作方面的经验时,鲁仲明和董文龙先后进来了,不知道是不好意思当着外人的面和李远方商量类似于阴谋的品牌炒作问题还是别的原因,行云向李远方告退,说:“师叔,我不打搅你休息了,明天再来求教!”李远方说:“你去吧,这几天我基本上不出去,有什么事你随时可以找我。”行云应了一声,再向李远方行了个礼走了。

        看着行云的身影消失在门外,鲁仲明笑着对李远方说:“你这个师侄真有趣,一个和尚出门还带着老婆,没见过这样的佛门【创建和谐家园】。”李远方说:“他没受过戒,不算是真和尚,不过你也别小看他,人家可是博士,在佛学方面的造诣很深呢!”鲁仲明对知识分子有种与生俱来的尊重,听李远方这么说不由得肃然起敬,说道:“原来还是个博士,难怪宋师兄他们要安排他坐到首位。”然后对李远方说:“远方,前几天回古城的时候,文龙的父亲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大学开办企业家研修班的事批下来了,我到他们学校去了一趟,已经报了名,面试也通过了。你们公司有没有人想参加,如果要参加的话你现在就给董教授打个电话让他留个名额,月底前赶快去面试,再晚就来不及了。”

        这种好事李远方当然不会放过,行星数据倒也罢了,梅山实业今年刚新招了一大批新毕业的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到时候让钱老挑一个合适的去参加那个研修班,等到学成了,以后肯定能成为公司里的高级管理人员,于是就问鲁仲明:“这个班对报名的人有什么要求,上学时间怎么安排,到时候授学位吗?”鲁仲明说:“这是第一批,虽然不需要进行入学考试,只是简单地面试一下就可以,但只有那些本省大企业集团的总经理董事长或者总裁之类的才可以报名。学制两年半,基本上以自学为主,前两年每个学期面授两次,时间分别安排在期中和期末。至于学位,董教授说只给一部分人授硕士学位,具体有什么条件、占多大比例还没最后确定。”

        如果只有本省各个大公司的老总才可以报名的话,因为梅山实业有两个最重要的分部都在西部省,找董教授通融一下也说得过去,但在梅山实业里,目前除了李远方自己外,别人都不是老总的身份,这就有些不好办了。但他又不想错过这次机会,心想隋丽早晚要当公司的总经理,干脆提前给她挂上总经理的头衔,给她报个名算了,反正隋丽说过要在梅山实业长期工作。面授的事好办,多跑几趟就行了,何况作为公司的总经理本就应该经常到下属单位视察,正好一举两得。学位的问题,估计到最后还是要以学习成绩来决定授给谁,钱教授是国内有名的经济专家,有他经常给隋丽辅导,应该比别的所有人有更大的优势吧,而且隋丽今年刚刚大学毕业,从基础上讲比鲁仲明他们好了不知多少。经过一番思考作出这个决定后,李远方对鲁仲明说:“我现在就给董教授打电话,给我们梅山实业的总经理报名。”

        鲁仲明疑惑地问:“我以前听你说过,你们梅山实业的总经理不是由钱老兼任吗,他还用得着参加这种档次的研修班吗?”李远方有些心虚地说:“舅公只是挂个名,公司的日常事务实际上由总经理助理负责,反正公司是我的,我马上把她任命为总经理不就行了?”鲁仲明若有所悟地说:“你说的是那个隋小姐吧,照这么看,你是想把她培养成你以后的得力助手了?”李远方点了点头说:“是的,我想培养一批自己的人,让他们和公司一起成长,这样梅山实业才会更有前途。”鲁仲明点了点头,看了董文龙一眼,一语双关地说:“你的想法总是很特别,希望你这一次的决定没错。”

        李远方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和鲁仲明继续讨论下去,向董文龙要了他家的电话号码,找董教授给隋丽报名。一听说是李远方那个梅山实业的总经理,董教授说目前这件事主要由他负责,从梅山实业目前的影响力来看,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明天上班以后他就向学校领导请示一下,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明天中午之前就能给李远方一个答复。

        办完了给隋丽报名的事,李远方故意岔开话题问鲁仲明:“师兄,我听行云说这次武林大会办成了经济合作会,是不是这样?”鲁仲明说:“你都知道了,你有什么想法?”李远方回答说这个想法很好,这样的话,以后大家做起生意来就方便多了,只可惜他和董文龙是白来一趟了,既然继续呆在这里没什么意义,他干脆早点回古城去算了。

        鲁仲明说:“这几年武术界也没有什么新的突破,连着开了三届武林大会,该交流的东西都交流得差不多了,上次大会结束的时候,许多人都有改变一下这种聚会的主题的想法。这次大会的组织者在发出邀请的时候,特地提出了顺便谈一下经济合作的想法,所以这次大会那些老一辈的人基本上都没来参加,来的都是目前掌管日常事务的一些人,既可以交流心得,顺便也可以谈一下合作问题。这聚会对文龙可能确实没有什么意思,但对你,我想还是有些好处的。你那个软件公司我们这些大老粗插不上手,也帮不上你的忙,但你不是有个想把梅山酒店开到全国各个名胜古迹去的打算吗,现在各个大门派都有代表在这,如果你真想这么干的话,到时候我帮你联系一下就行了。”

        稍停了一下,鲁仲明又说:“刚才你走了以后,大家一直都在议论你的情况,都说你兼修佛道两家,两个师傅都是传奇人物,而且你又懂得最前沿的科学,自己也搞了不少科研,所以都想找个机会和你交流一下。你不是一直想学一学轻功吗,这一次来的人,除向师兄外,还有几个也是以轻功见长的,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你不要轻易放弃。你去的时候把文龙也带着,这样他也就不白来了,你说是不是?”

        既然可以解决梅山酒店的推广问题,又有新东西可学,李远方当然愿意多留几天,于是向鲁仲明了解起参加这次武林大会的一些名家的具体情况与他们的拿手绝技来。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作之合~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作之合

        鲁仲明是个大忙人,在李远方的房间呆了不到半个小时,手机却响了五六次,基本上都是今天与会的武林同道找他约定时间商量合作事宜的。既然如此,李远方就不好意思占用他宝贵的时间,让他赶紧忙正事去,反正他们回古城后有的是时间。

        晚饭以后是李远方和郭海林以及钱老约定的联络时间,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网从郭海林那里接收了公司的日报表,正和钱老通过语音聊天软件商量完为隋丽报名参加研修班的时候,听到外面有人敲门,一个女孩子的声音传了进来:“请问李远方先生住在这里吗?”李远方以为是宾馆的服务员送水果什么的来,应了声:“是的,请进!”

        刚才鲁仲明走了以后,董文龙顺手把门给锁上了。所以门把手响了一下,但门没有被打开,对方又敲了几下。李远方正忙着,就对躺在床上看电视的董文龙说:“快开门去!”董文龙欢快地应了一声,从床上蹦了起来,穿着拖鞋往外走去。

        李远方面对着电脑,听着董文龙“踢踏踢踏”地走到门口并打开门锁和开门的声音。突然听到董文龙发出一声惊呼,然后是一个女孩子被他吓到后发出的惊叫声。李远方想不会是来了个恐龙妹妹吧,转过头去一看,连他自己也吃惊得站了起来,嘴里不得由自主地呼了声“梦遥”。站在门口的这个女孩子,活脱脱就是王梦遥的翻板,五官长得特别像,也是一头的短发,只不过身上穿的是一身警服,比王梦遥略高了一些,也略瘦了一些。

        发现屋里的两个人都傻呆呆地看着自己,这个女孩子睁大着眼睛问:“怎么我吓到你们了吗?”仔细地看了几眼,发现了她与王梦遥的更多不同之处,李远方比董文龙早一步恢复了常态,有些失落地说:“请问你是?”那个女孩子说:“请问你们哪位是李远方,我是扬州的施靖芳,黄耀强的同事,黄支队让我带了点东西过来。”听说是黄耀强的同事,李远方赶紧做了个手势说:“快请里面坐!我就是李远方。”董文龙从施靖芳手里接她拿着的东西,嘴里嘀咕着:“长得这么像,扬州的,不会是淮盐实业的吧!”

        施靖芳显然只听到董文龙的一半话,看了董文龙一眼说:“你怎么知道我家是淮盐实业的?”董文龙说:“这可是武林大会,既然是扬州的,不是丐帮就是盐帮槽帮,你看上去不像乞丐,槽帮的人又都是男的,当然是盐帮的了。”施靖芳一边往里走一边笑着对董文龙说:“你是武侠小说看多了吧,哪有什么丐帮,现在我们也不叫盐帮,我爸爸的公司叫淮盐实业。”董文龙说:“那还不一样,换汤不换药。”

        在沙发上坐下以后,在李远方和董文龙的询问下。施靖芳告诉李远方说她是今年刚从警校毕业的,毕后业分到扬州市刑警支队。黄耀强这次出差回去后,为了打击一个跨地区流窜作案的【创建和谐家园】团伙,两个市的警方进行了合作,镇江警方由黄耀强亲自挂帅,扬州警方则派了包括施靖芳在内的四个刑警协助黄耀强的工作。据施靖芳说,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黄耀强就对她特别照顾,所以她和黄耀强的关系很好,工作之余经常在一起聊天。合作接近尾声的时候,在一次聊天中,施靖芳想起黄耀强也练硬气功,就告诉黄耀强说过几天她父亲将到峨嵋山参加一个武林大会,问黄耀强有没有兴趣,有兴趣的话可以跟她父亲一起来长长见识。黄耀强当即就说施靖芳最应该来一趟,既可以长点见识,又可以顺便到峨嵋山旅游一下,而且说了一大堆参加这次活动的好处。然后说他过几天有新的任务来不了,但他有个叫李远方的朋友也会参加这个武林大会,如果施靖芳要来的话,帮他带点东西给李远方。施靖芳被黄耀强说动,就找了自己的父亲要求跟来,临走之前找了一下黄耀强,黄耀强托她将一些土特产带了过来。

        施靖芳说话的时候,李远方和董文龙两个都一直盯着她的脸看,李远方还有些躲躲闪闪的,董文龙则简直是眼睛眨都不眨。说话的时候施靖芳没怎么注意,等到把话说完了,发现这两个人都呆呆地看着自己,忍不住摸了一下自己的脸,问盯着她看得入神的董文龙道:“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董文龙摇了摇头说:“没有!”但还是盯着她看。施靖芳的脸红了一下,有些不大好意思地说:“那你一直盯着我看什么?”董文龙看了李远方一眼,一本正经地对她说:“你长得特别像一个人。”

        施靖芳这人比较大方,笑着对董文龙说:“小弟弟,你不会学人家演电影,想说我长得像你女朋友吧!”董文龙尴尬地笑了笑,指着李远方对施靖芳说:“我没女朋友,我觉得你长得特别像他的女朋友。”施靖芳诧异地问李远方:“真的吗?”李远方点了点头,可能是李远方给人的感觉比较稳重,施靖芳相信了他,低头想了想,对李远方说:“难怪我进门后你们两个看着我的眼光都是怪怪的,真的长得很像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12: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