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红尘有梦》-第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远方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被他的话吓了一跳,他这哪像是一个大领导给下面的人作指示,给李远方的感觉,简直就是电视剧中那些帮会头子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小弟,可能这是那些年纪不大就当上【创建和谐家园】的人的通病吧。不过无论如何,李远方对马进军都非常感谢。

        马进军现在都当这么大的官了,李远方觉得这件小事不应该让他一个局长亲【创建和谐家园】板,所以老半天没有想好到底应不应该把自己打这个电话的目的告诉马进军。马进军问起了他,他才不好意思地向马进军说了出来。

        马进军详细地向李远方了解了一下他的加密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说:“如果你这是专门用于商业软件的,我想你可以和别人合作。但你觉得如果把你在个方法用在政府部门专用的一些软件上可不可以?”李远方说软件本身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不管是什么样的软件,其实质都相同。马进军就问李远方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开一家软件公司,给别的公司提供数据安全服务。李远方说自己现在还在上学,目前的这几家公司就已经忙不过来了,再开家这样的公司,精力上可能会顾不过来。马进军就说,他可以给李远方找几个人帮忙,一方面给李远方帮一下手,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和李远方共同研究这项技术,对李远方自己或者对政府,都是两利的事。李远方想想马进军给自己办的那个证件目前只是个摆设,而自己靠着这个证件得了不少好处,虽然觉得马进军这个建议有利用他的成份在里面,但欠了人情总是要想办法还一下的,所以爽快地接受了马进军的建议。

        和马进军商量一下,决定等李远方回到古城后,就成立一家数据安全公司,专门给别的公司做软件的加密和防盗版保护。这个公司里,除了李远方自己外,其它的人员如果李远方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的话,全部由马进军从各个部门抽调。所以实际上这个公司是个半官方机构,虽然李远方要给这些员工开工资,但这些员工在获得李远方的一部分技术以后,同时还为政府工作,给政府的一些软件进行数据安全服务,而李远方对政府只能收取很少的费用。商业软件的服务,则由李远方联系北京那家公司,看双方怎么合作了。当然,商业软件的密级,和政府所用的软件的密级相比是有差距的。而且因为公司里的其他人都是马进军派来的,估计那些商业软件的核心机密也能让他们获得不少,因为想要李远方他们对软件进行保护,肯定要交给他们一些源代码的,要不怎么个加密法。对马进军来说,这样既帮了李远方,又可以给政府服务,还可以收集不少情报,简直是一石三鸟。马进军提出的这样的建议等于是让李远方半服务于政府,而且马进军这样做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某些人的商业秘密,但李远方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受了部队三年的教育,他的头脑在好多方面都被洗了一遍,有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至上这样的观念。再说,反正有马进军在那里,怎么都不会让他吃亏。另外,他这个什么主任以前只是挂名,这样以后倒名符其实,自己以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马进军给予他的待遇。

        然后,再和马进军说了一些具体操作方面的问题,马进军给了他另外一个电话号码,两个人才结束了联系。说得投机,不知不觉地时间过得很快,等电话打完天都黑了,母亲已经叫了好几次让李远方下去吃饭。

        吃完了饭,李远方再联系徐鹏程,告诉了他自己的意思。徐鹏程原来就没有指望李远方真的把这个技术转让给他们,因为谁都知道这项技术是个无价之宝,不过所谓“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做生意的人一般都是这样干的。实际上只是想李远方同意让他们代理卖鸡蛋,但开出来的价却是连母鸡都要李远方交给他们。真的要进行这方面的合作,电话中是讲不清楚的,而且这个合作项目也太大了些,所以徐鹏程在了解到李远方在合作方面的基本意向后,要求当面谈。

        李远方目前在家休假,等他回到古城,忙完了各种事情的时候,肯定要到十五以后。对于徐鹏程他们这样的商人来讲,这么长的时间是等不起的,所以要求到李远方家里来谈。当天是来不及了,初二也不能让人到家里来,李远方就和徐鹏程约定初三见面。徐鹏程和他们公司的一个副总坐初三早晨的第一班飞机到李远方这里来,也不到李远方家来了,直接在市里找个饭店什么的谈判,谈完并签约后,再坐最后一班飞机回北京。

        徐鹏程问李远方现在能不能先给他们公司客户的几个软件做一下处理,李远方说当然可以的,只要对方的软件中给他留出几个接口,并向他展示一部分源代码,他就可以给他们做。等到徐鹏程初三来的时候,就可以把做好的母盘带回去。徐鹏程公司的技术人员和李远方约定了接口所用的规则等等的,就着手准备去了,说明天一大早就把软件发过来。

        李远方自己的软件因为使用特殊的规则,在网上怎么传播都是不会泄密的,但别人的软件可没有这么可靠,为了保证网上传播软件的安全性,李远方到时会专门给对方发过去一个小小的加密软件,让对方拿这个软件把数据加密后再给他发过来。这样,就算数据被别人截取到,除了李远方自己以外,别的人是不可能解开的。

        当然,这个加密软件也是一次性使用的,只能用一次,然后自动分解,传第二个数据包需要李远方发第二个加密软件。这样来回发加密软件虽然看上去麻烦点,但因为那些优秀的商业软件的价值是很高的,何况其中还有源代码部分,谁也不会觉得这样麻烦有什么不好的。而李远方自己那个软件之所以设定自动分解,也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因为他不想别人拿他的软件去研究,毕竟吴晓意的公司是掌握了一部分技术的。

      ~第七十一章大火烧山~  

        初二上午,北京公司的技术人员给李远方发过来五个软件要他进行版权保护处理。对方给李远方留出了约定的接口,所以李远方花不了多长时间就做完了所有的工作。这五个软件并不大,都是些类似于数据库的软件,与李远方的那个算卦软件比较相似,除了里面的数据收集起来比较困难之外,在编程的技术上面并没有多少特出之处,就算对方没有按照李远方的规则留出接口,花个两三天时间李远方也可以研究出其中的奥秘的。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软件是最容易被盗版的,所以对方开出了软件售价的百分之十的价码让李远方进行再加工。肯定是对方觉得这笔钱花得非常值,否则,这些做生意的人都比猴还精,哪会给李远方这么大的好处。

        做完了这项工作,李远方觉得自己赚起这笔钱来也太容易了,只花了半天的时间就能获得上百万的收入,如果接到一些大软件,又有马进军派来的那些人帮忙的话,自己还不一个月就能赚个上亿元,难怪马进军不同意把技术转让出去而让自己来开公司。由此看来,自己还是太年轻,以后如果再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多和马进军或者钱丰这样的人商量。美国的总统退休以后都可以一边拿着退休金一边到哪个大公司任职,不知道中国以后的政策会不会变,让钱丰这样的人退休以后也可以到企业任职,这样的话,李远方以后就可以把钱丰请到自己的公司里把关。不过这也只能想想而已,先不说钱丰现在只有五十岁不到,等到他退休不知会到哪一年,而且李远方自己还没有想好这一辈子到底向哪个方向发展。李远方认为,“入于市的从容”,只要从容一段时间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就行了,没有必要一辈子都在这个“市”中打滚。

        自己靠着一个智能程序赚钱这么厉害,吴晓意的公司有那么大的规模和那么多的技术人员在一起干活,赚的钱肯定更多,难怪当时吴晓意亲自来找他,而且想方设法和他拉近关系,连和王梦遥结拜姐妹这样的绝招都使了出来。李远方对自己当时所做的事并没有感到后悔,因为对他来说,不管吴晓意怎么回事,他自己只是看在王梦遥的面上,对他来说,已经成了自己未婚妻的王梦遥永远都是非常重要的,王梦遥来求他,只要不严重违反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他都应该尽量让她高兴。不过,明白了自己那个智能程序的商业价值后,李远方对吴晓意的印象就大大打了个折扣,觉得她看着还没有谢桂良顺眼。当然,并不是因为吴晓意给的价太低的缘故,对钱这东西,李远方确实是不大在乎,只是吴晓意利用了他的年轻无知和王梦遥的感情让他心里很不舒服。所以李远方决定,和吴晓意的合作到此为止,也要想办法让王梦遥少和吴晓意联系,免得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按照风俗,初二是不能随便到别人家去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一些堂兄弟之间就可以互相走动,到堂兄弟家打麻将或者打扑克牌,打到吃饭时间一起在家吃饭,也不是不可以的。因为堂兄弟和表兄弟不同,姓的是一个姓,逢年过节的时候,祭的是同一个祖宗,算是自家人。如果不是因为经济发展以后大家都造了新房子分开住,搞不好还住在同一座老宅里。今天李远方家也来了几个堂叔伯和堂兄弟到家里来玩,摆了两桌麻将,爷爷和爸爸都和他们在一起玩,中午的时候,大家都在李远方家吃的饭。

        不管李远方在古城等地方是个多么特殊的人物,但在自家人眼里,却永远都是初离家时的那个苍白少年,在一些长辈眼里,可能还是抱在他们膝上流鼻涕的小男孩。要说有什么变化,也只是当兵后又上了大学,长高了许多,前些天刚定了亲而已。李远方特别喜欢和家里人在一起的这种感觉,所以吃完午饭后堂兄弟让他一起打麻将,他就坐了下来。

        李远方家的麻将规则和别的地方不同,是要算分的,每个碰起来或者杠起来的牌都有规定的分值,所以并不是谁和的次数最多到最后赢的钱也最多,而要看谁每一把和的分值最大。李远方在学校的时候和同学讲起家里的麻将规则的特别之处时,他们都说你们那里的人做生意做习惯了,什么事情都算计得很精,连麻将都那么讲究,难怪别的地方人做生意做不过你们。对同学的话,李远方也觉得挺有道理的,自己家乡的人确实太会算计了。但就麻将而言,他觉得还是家里的麻将玩起来更有意思些,如果和倒就算,不讲究个算法的话,凭的大半是运气,就少了许多脑力运动的乐趣。

        不知道是李远方的手气太好还是这半年来逻辑思维的能力强了许多,几圈麻将下来,有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李远方和了,而且每一把的分值都很大,一毛钱一个子的小赌,竟然让他赢了四百多。不一会功夫,堂兄弟面前的零钱就输得差不多了,搞得这些人直呼手气不好。李远方的奶奶和妈妈以及一些伯母婶母之类的,也纷纷站到李远方这一桌来看热闹。

        这两天天气很好,阳光普照,大家都在屋子外面的太阳底下打麻将。正当李远方把这些堂兄弟赢得叫苦连天的时候,有个在旁边玩的小堂弟突然叫道:“哥哥快看,山上冒烟了!”大家都抬起头看了一下山上,果然看到山上冒起了黄烟,好像着火了。有热闹可看,堂兄弟们手里抓的这把牌又不好,就都说不玩了,先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李远方赢得很不好意思,当然不会有意见,于是大家都跑到李远方家的楼顶上。

        上楼的时候,李远方顺便到房间里拿了个望远镜。到了楼顶,山上冒的黄烟已经变得很淡,大家都叫着“火快灭了!”李远方用望远镜看了一下,发现山上的火头窜得很高,就说:“火着得更大了,所以烟小了。”几个堂兄弟都从他的手里抢过望远镜看了一眼,也说“火着得越来越旺”。

        这个时候别的一些人也上了楼顶看,大家都在七嘴八舌地讨论起这火到底是怎么着起来的。有的说是放鞭炮放的,有的则说是烧纸钱烧的,还有的认为是有人在山上抽烟抽的,各有各的道理。这时一些年轻人就说我们上山救火去,但被当时在场的各个家长给拦住了,说是现在山上没有什么东西,就是一些杂草和杂树,烧了也就烧了吧,反正两个山头之间都有深沟,着完了这个山头火就会灭了,不会漫延的,而且,这座山上又没有什么人家。现在山上的草很深,人很难走,着火的地方有许多松树,火势很旺,万一火着到身边了,跑都来不及跑。李远方本来也想上山去打火的,既然大家都说这火救不救没有什么损失,而且奶奶和妈妈都站在旁边拦着他,他也只好不去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着完了一个山头后,火果然灭了,所有看热闹的人就都下了楼。但李远方心里还有不少疑问,就向一个堂叔问了起来。他记得以前山上都种了许多水果的,怎么现在好像大家都不当一回事似的。堂叔告诉他,以前经济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大家确实都在山上种了不少水果,但后来种水果不如干别的赚钱,上山施肥什么的又都很费劲,可能除了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之外,就没有谁再愿意种了,原先种的,也都懒得去管理。他家里原来在山上种了几棵柿树,头一两年还自己上山摘柿子去卖,过了几年就懒得去摘了,把来收柿子的小贩带到柿树前让小贩自己摘,摘完后随便给点钱就行了。再过一年,把小贩带到山下指一指山上的树,连山都懒得上去。第三年,小贩到家里问柿子卖不卖,说卖的,小贩就自己去找柿子树。从第四年开始,小贩连问都不问就把柿子摘走了,小贩送钱来的时候才想起自己家原来还种了些柿树。到了这几年,因为山上草太深,连小贩都懒得去摘柿子了。

        李远方想想也是,柿子这样产量低卖不了几个钱的人没人去管,连柑橘这样的东西,好像大家也都已经不在乎了。他爬了两次山,都看到山上有一片桔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桔子,树下也落了一地,但就是没有人去管它。王兴安就这事还问了李远方,李远方说可能是这家人到外地做生意没有回来的缘故吧。听堂叔这么说,看来只要是山上不好上去的地方,很少会有人去摘那些当年千辛万苦种下的水果了。有人开玩笑说比尔?盖茨看到地上掉了一张一万美元的支票都懒得去捡,因为这一弯腰的时间他赚了不止一万美元,家乡人现在因为不够工钱而懒得去管山上的水果,倒和比尔?盖茨的笑话差不了哪去。

        但在李远方心里,总觉得这场大火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傍晚从村外传回来的消息,证实了他的这个预感。

        着火的这座山上虽然没有什么人家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却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农去年在山顶上种了几棵从外地引进来的优柑树。山上着火后,担心自己好不容易种活的树被烧死,就从离了好几个山头的家里挑了一担水想去打火,但毕竟是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不知道怎么搞的,火没有打成,自己反而被烧死了。

        老人的一个孙子一家初一晚上刚从外地做生意回来,本来说好到山下的大孙子家一起吃晚饭的,怕他年纪大忘了,下午三四点钟,大孙子就派了自己的儿子和几个侄子上山去请老人。发现老人不在家,而且家里东西很乱的样子,好像老人匆忙出去了,这帮孩子就用手机给自己的父亲打了个电话。在山下的儿孙们想到山上刚才着了火,而且老人以前在着火的那个山头上种过东西,就担心起来。一边让这些小孩到处找一找,一边联系全家人都上山来了。

        后来家人在种果树的那块地下面的一棵松树上看到了挂在上面的老人的尸体,可能是老人想往下面的松树上浇水灭火,结果被烟或者火一燎摔下去挂在树枝上,然后就死了。老人的身上看不到什么火烧过的痕迹,脸上的表情也非常平静,大概是被烟一下子熏死的,死的时候倒没有什么痛苦。

        据说,老人过完年后八十一,最大的重孙子过年已经十八岁了,而且老人的身体一直很好,自己在山上种了不少瓜果蔬菜什么的,一年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以前经常乐哈哈地和别人说像他这样的身体,肯定可以看到第五代人,谁知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却让他不能达到这个愿望。于是,本来准备趁一家团聚吃顿团圆饭的,却成了丧事的筹备会。

        失火的原因,大概是有人上山扫墓烧纸钱引起的,因为那座山附近有不少坟墓,上面都有祭扫的痕迹,其中就有老人自己老伴的坟墓。两眼的坟墓,老伴占了一眼,另外一眼给老人自己留着。扫墓烧纸钱的人很多,好多都是外地来的,也查不出到底是谁引起的,一家人除了准备后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不过,除了看不到第五代人有些遗憾外,现在就死可能还比较符合老人的心愿。县里正在造一个火葬场,从今年五一开始,所有的死者都要火化,一些年纪大的人对火化这样的事都感到担心,怕留不下全尸什么的。老人就属于这一类人,以前也和人说过希望在火葬制度实行之前就死,让他可以和老伴合葬。

        关于失火的原因和老人的死因,估计是没有办法查出来了,只有老人在大过年的时候被山火烧死是个不能改变的事实。大家都在议论以后到底应不应该继续上山烧纸钱,还有从五一就开始实行的火葬制度到底是好还是坏。

      ~第七十二章网开一面~  

        姐姐家在市里住,李远方初二晚上给姐姐打了个电话说了一声,告诉她自己明天要到市里找个地方和两个从北京来的人谈一个合作项目,问她在市里哪个酒店条件好点,方便他与人谈判。姐姐听说他要和人谈生意,怕他不懂事上别人当,就说干脆到她单位去,在她的办公室谈,姐夫和姐姐到时候都陪着他,给他把一下关。

        所以,当初三上午九点多李远方把徐鹏程一行两人从机场接来后,直接把他们带到了市文联。姐姐和姐夫已经在姐姐的办公室等着了,另外还有姐夫一个叫许立平的朋友。

        这个许立平李远方认识,是姐夫的好朋友,在市企业联合会工作。企业联合会在中国是个特殊的组织,和企业家协会、经理人协会之类的往往是两块牌子一帮人马。协会是个民间团体,而企业联合会则是政府机构,主要的职能是为会员单位进行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创建和谐家园】服务等。有各种原材料和产品、人才的供求信息、各种最新的科技信息,企业联合会就向会员单位提供。如果哪个企业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企业联合会就替他们出面,找工商、税务等等政府部门协调关系。因为大家都是政府组织,而企业联合会里面的人一般都是从政府的各个部局退下来的人员所组成,所以协调起各种关系来比企业本身方便得多,能帮上不少忙。另外,如果一个企业要立一个新的项目,做各种计划或者报表,觉得自己做得不好的话,可以向企业联合会求助。和人谈一些合作项目,签订一些合同,如果心里没有底,也可以找企业联合会帮忙,毕竟企业联合会的人在这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这个许立平,就是在企业联合会里专门负责帮助会员单位谈合作或者签合同的。

        李远方和徐鹏程的公司的合作内容极其简单,徐鹏程的公司负责联系客户,李远方负责对软件进行处理而已。软件怎么个处理法,要达到什么效果,到时候根据客户的要求具体来定就行了,需要他们坐在一起讨论的,主要就是利益分成问题。因为每个软件所要进行处理的内容不同,比如有的只是做个防盗版或者序列号生成系统,有的则要加密,具体的价格怎么定,双方先拿出一个原则性的方案,到时候由徐鹏程他们和客户具体来谈。李远方按要求完成任务,然后拿钱就行了,徐鹏程的公司要的是业务介绍费。李远方目前还没有成立一个自己的业务部的打算,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而且自己也没有什么知名度,联系起业务来不是很方便,不如把这项工作交给徐鹏程的公司代理,所以在他们的合作过程中,徐鹏程的公司将起到李远方即将成立的数据安全公司的业务部的作用。每做成一笔生意,徐鹏程的公司要求百分之十的业务费,这个价格不高,李远方可以接受,来陪李远方谈判的姐夫他们不了解这个行业的事情,也觉得这个价格可以接受,于是这方面的内容就非常容易地达成了一致。只是姐姐他们都觉得,这大过年的,为了百分之十的业务费坐飞机来一趟,好像有点小题大作了。

        不过,当对方提出将合作的期限定到五年,五年内李远方公司的所有业务都由他们代理时,则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一方面李远方答应了马进军的要求,公司成立后是要为政府的某些部门服务的,这部分合作,是不方便让外人知道的。另外,百分之十的业务费,总不能一直让别人来赚,李远方打算找到合适的人选并且打出知名度以后,自己成立一个业务部处理这类事情。所以对方的条件他不能答应。经过反复地讨价还价,最后双方达成的协议是李远方公司在三年内不成立业务部,由徐鹏程公司代理联系所有的业务。但如果一些公司通过别的途径直接找到李远方,可以由李远方自己负责,但定的价格不能低于徐鹏程公司和李远方协商的价格方案,以免影响到徐鹏程公司的利益。马进军说的为政府服务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为那些特别的部门服务,而且基本上都由马进军派来的那些人自己来办,李远方到时候不一定会去插手,考虑到这是自己即将成立的数据安全公司内部的秘密,李远方没有必要告诉别人。而一般的政府采购行为,都是通过市场运作,所以李远方和徐鹏程他们谈判的时候就略过了例如客户是政府部门怎么处理这样的问题,没有单独列出来讨论。

        李远方的新公司还没有成立,徐鹏程他们就先和李远方个人签的约,合同中注明等到李远方的数据安全公司成立后,目前的这份合同自动转为两个公司之间的合同,没有大的变故不需要重新签约。虽然李远方的数据安全公司可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注册好,但“时间就是金钱”,徐鹏程他们等不及。看到徐鹏程两个人这样着急地要和李远方签约,姐姐他们越来越不明白为了百分之十的业务费至于如此吗?直到签完了约,李远方把做好的那五个软件的光盘交给徐鹏程,对方用带来的笔记本电脑测试完毕后付款的时候,他们才为这个合同的价值大吃一惊。

        按照在网上的约定,对方要付给李远方总共一百五十万,这个价格还是因为这是第一笔生意李远方给了对方优惠,如果到了正式的合作阶段,远不止这个价格的。随便几张光盘就是百多万,如果软件再大点,数量再多点,对方拿的百分之十的业务费会是个多大的数目!当然,这一次对方没有向李远方要业务费。从李远方和徐鹏程两人的谈话中,姐姐他们都听出好像做这五个软件只是从昨天上午开始的,这钱赚得也太容易了。眼看着李远方熟练地和对方谈着合作方面的事情,没当一回事地收过对方的支票看也不看一眼地放了起来,姐姐觉得自己这个弟弟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了。

        开始谈判的时候,说的那些东西太专业,许立平一点都听不懂,签约的时候,合同的文字中也涉及太多的专业名词,许立平仍然看不出个所以然,姐姐两人更不用说了。所以,说是来给李远方把把关的,他们三个一点忙都没有帮上。到了后来,又被对方和李远方初次交易的价格所震惊,简直连气都喘不过来。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几乎都是李远方自己和徐鹏程他们在唱着戏。虽然姐姐心中的疑问随着事情的进展越来越多,但当着这么多外人的面,一直没有机会问出来,只能打算等到回娘家拜岁的时候再想办法问了。

        找个饭店简单地吃了点饭,李远方提出带徐鹏程两人到处走走,看看风景什么的,顺便给他们买点礼物。但这是大过年的,他们两人归心似箭,吃完饭后就让李远方直接把他们送到了机场,刚好赶上下午班的飞机。回到市里,李远方找个银行把支票上的钱存入自己的账户,有心想到姐姐家去一下,但考虑到姐夫的父母都在家,初三去不好,想想那些印刷板大概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就回头到了邻县。

        私营企业有私营企业的优势,给李远方做印刷板的这家公司为了完成对客户的承诺,连春节期间都在加班干活,所以当李远方去的时候,他的印刷板就已经做好了。对方不但没有因为春节加班而向李远方多要钱,甚至于给他打了点折,说是第一次合作,应该给打点折。李远方问既然第一次合作给打折,那么是不是以后的合作就不打折了,老板说如果合作次数多了,数量大了,打的折会更多。第一次合作打折是为了使新客户变成老客户,以后的打折则是为了留住老客户,各有各的理由。与这个老板的精明算计相比,有些人的宰生客或者宰熟客的做法就显得很没有水平。

        印刷板出来了,而那些外壳、电极、包装盒这些东西,隔壁村的那几个厂早在大年三十就做好了,所以李远方一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又焊又装的做起他设计的“电子针灸仪”来,因为明天要到王梦遥的外婆家去,李远方想如果能带点这个“电子针灸仪”去送人,可能会更有意义些。设计的时候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实验,电路图也不知道检查了多少遍,因为功夫的进步,李远方的手也比以前巧了许多,所以这些东西都是一次成功。吃晚饭前,他一口气做了五个,吃完晚饭后又做了七个,觉得足够用了,而且实在是被松香的味道熏得有些受不了,才暂时停了下来,回到卧室躺在床上暂时休息一下。

        把玩着自己完成的这几个“电子针灸仪”,李远方心里有种成就感,不由想起叶黄的爸爸说过的话,如果他的这个“电子针灸仪”能够起到比较明显的作用的话,确实可以改变中医和针灸学的现状。想着想着。李远方发现他自己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他竟然没有想到写一份使用说明书!虽然这个“电子针灸仪”用起来要比银针方便得多,但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话,还是没有一点用处。比如什么病应该【创建和谐家园】哪个穴位,怎么个补、怎么个泄法等等的。一般的病症所对应的穴位,他还能从各种书籍和网上的资料中找到,但补泄手法和一些比较疑难的病症,没有专业人员的传授是不可能得到的。所以,他这个“电子针灸仪”必须有一个说得过去的使用说明。

        要想人们认可他的这个“电子针灸仪”,最好的办法是用这个东西治好一些常见病,这样才可以引起一定的轰动,将影响扩大开来。李远方想到,公共出版的书籍中和网上的资料中查到的那些东西有几分可靠性很值得怀疑。要想得到一些针灸方面的真正实用的专业知识,惟一的方法是向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请教。穴位定位方面的问题,倒没有什么问题,有他自己练功的经验和武老及武云杰的笔记,怎么都错不到哪里去,但各种病症所对应的穴位却让他犯了难,如果他写的说明书出了错误的话,对他这个仪器的推广将起到反作用。想了老半天想不出什么办法,躺在床上玩着手机发愁。偶尔按了几个键,进入短信箱,看到叶黄这几天给他发的拜年信息,不由责怪自己怎么脑筋转不过弯来,联系一下叶黄,让她找一下自己的父亲不就行了?

        只要叶黄说话别那么冲,谁看着她都会有种赏心阅目的感觉,李远方也不例外。而和李远方说话的时候,叶黄比别的人客气得多,所以李远方比较喜欢和叶黄在一起或者说话,虽然叶黄有的时候显得有些太粘人,而且会发点小脾气的。但因为过年这些天忙着自己的事了,晚上又要给王梦遥打两三个小时的电话,另外,因为觉得在家里练功效果特别好,在这方面花的时间比以往更多,所以李远方好几天都没有和叶黄联系了,除了那天和董文龙聊天时见过叶黄一面外。于是,李远方就给叶黄发了条短信,邀请她上网和自己联系一下,他需要叶黄帮他一个忙。

        到书房打开电脑,刚连上网的时候,叶黄就向他发出了视频聊天的邀请。不一会,叶黄就出现在李远方的电脑屏幕上。李远方发现叶黄好像精神不振的样子,头发比较乱,身上穿着的明显是套睡衣。

        看到叶黄的样子,李远方奇怪地问道:“你怎么了,好像没有什么精神?”叶黄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没好气地对李远方说:“刚才我在睡觉呢,谁让你把我吵醒的!”李远方看了一下时间说:“现在才八点多,你这么早就睡了?”叶黄有气无力地说:“我今天睡了一天。”李远方问她怎么不出去走一走,过年的时候古城肯定很热闹,叶黄说她没地方去,又没人陪的,不如在家睡觉。李远方问她吃饭了没有,她说吃了,在董文龙家过完年回来的时候带回来好多饺子,她天天煮饺子吃。李远方有心想对她说应该注意一下身体,多做点好吃的之类的话,但觉得自己这样说像是在哄小孩,搞不好叶黄听了不高兴,就没有说出来,言归正传地问叶黄能不能从她的父亲那里要点针灸方面的资料来。

        李远方解释自己的动机的时候,叶黄反常地一句话也不说安静地听着,但看上去渐渐地清醒了起来。等到李远方说完,她恢复了往常的顽皮神色,眼睛转了转,故意回答说:“那可不行,我家的针灸是祖传的,不能传给外人,我爸爸肯定不会同意。”听到这样的回答,李远方心中有些失望,不过他对叶黄家的这种规矩却是非常理解的,就说:“那就算了吧,我想想别的办法。”叶黄看到了李远方脸上的失望,笑了起来,说:“我只说不能传给外人,可没说不能告诉你,对你我可以网开一面,等会我和我爸爸联系一下再告诉你吧!”

        见叶黄同意了自己的要求,李远方也高兴了起来,有心和叶黄继续聊下去,但看看时间该给王梦遥打电话了,就对叶黄说:“那你就慢慢联系吧,这件事不用太着急,过几天联系也行。我现在要打个电话,我们先聊到这里吧!”

        叶黄脸上明显有些不高兴,噘着嘴说:“你肯定要给你女朋友打电话了,把我吵醒了也不陪我多聊一会。”没有等李远方回答,就赌气似的退出了MSN。对叶黄的怪脾气,李远方现在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有的时候要李远方哄才下线,而有的时候没有等李远方把话说完就关了软件,心想既然她已经退出了,还是明后天再联系吧。

        请继续期待《红尘有梦》续集

      ~第七卷 师~  

        第七卷师,师贞,丈人,吉无咎

        《序卦传》说:“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师”的本义是军队,作为一个军队,为了达到统一指挥,需要坚持坚贞为原则,所以说要“贞”,为了坚持坚贞,统帅很重要,所以需要“丈人”,“丈人”指的是老成持重的人物。

      ¡¡¡¡±¾ØÔÖ»ÓоŶþÊÇÑôس£¬ÆäËüÎ娳¶¼ÊÇÒõس£¬´¦ÔÚ¾ýλµÄÁùÎåÊÇÒõس£¬±È½ÏÈáºÍ£¬ÐèÒª¾Å¶þµÄͳ˧À´¸¨Öú¡£Èç¹ûͳ˧ѡÔñ²»ºÏÊÊ£¬»á¸ø¾ýÖ÷´øÀ´ÔÖÄÑÐԵĺó¹û¡£

        联系人事,如果一个处在核心地位的人对自身的能力没有信心,或者是觉得个人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的话,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辅助者。这个辅助者,应该是老成持重的“丈人”。

      ~第七十三章梅山酒厂~  

        春节前,李远方问过周幸元回不回家过年。周幸元说他筹备了一个江南地方戏曲综合酒会,有绍兴的莲花调、苏州的平弹、上海的昆曲等,大年三十晚上在咸亨酒店里举行,请了不少文人和地方上的名流来参加,而且市电视台也要来人录像,所以他不能走。李远方想这个周幸元现在是越来越上道了,这种点子都能想得出来,要是这个晚会搞成功了,咸亨酒店作为古城饮食文化的代表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这样以后,就算酒店本身赚不了多少钱,光这个品牌就价值不菲。

        原先的时候,连李远方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酒店最后能做得这么大,所以虽然“咸亨”的名字与别的酒店重名,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但现在酒店的影响越来越大,就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了。如果还以“咸亨”为名,他们的努力就有很大一部分在为人做嫁衣裳,所以为酒店改名的事,就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如果起个新的名字,可以为新的名字注册一个商标,等到酒店的影响力更大些,光这个商标本身就能值很多钱。李远方把自己的想法和周幸元说过,周幸元表示了同意,和魏宏和常永宽说起,他们也没有什么意见。但他们都让李远方去想新的名字,谁让李远方编的那个软件连测字都可以做,既然能做出那样的软件,给酒店起个新名字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周幸元送给李远方的那几坛女儿红都是王梦遥外婆家附近的梅山镇上的“梅山酒厂”出的,这家酒厂有很悠久的历史,建厂时间可以上溯到数百年前。但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喝啤酒的时候比喝黄酒多,黄酒很不好卖,所以梅山酒厂这十多年来面临倒闭的边缘,其主要的产品已经不再是酒而是食用醋精。虽然有些年纪大的酿酒师酿酒的手艺还没有丢,但他们酿的酒主要是给人当调料酒用的普通黄酒。如果不是去年李远方他们的咸亨酒店重组后对黄酒的需求量很大,周幸元特地到他们这个酒厂订货,可能再过个几年,他们连料酒都不做,从酒厂变成醋厂,或者干脆倒闭了。

        目前,随着咸亨的快速发展,咸亨已经是梅山酒厂的主要客户,因为酒厂的规模不大,从咸亨那里获得的利润就占到他们总利润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酒厂的老板有意和咸亨合营,并向周幸元表达过这个想法。周幸元和李远方商量过,但李远方觉得办酒店已经是自己的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了,如果再办个酒厂,心中不是很有底。李远方心中没有底,周幸元前一阶段又忙着酒店经营的事,就没有再商量过这件事。但现在为了给咸亨起个新的名字,李远方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了。

        咸亨目前搞的是饮食文化,而这种饮食文化和花雕酒的酒文化密不可分,那些文人写的给咸亨做宣传的文章,都是以酒文化为重心的。想给酒店换个新的名字,李远方认为应该在酒上面做些文章,最好是在有现成的品牌的酒上面做文章。一般的小酒厂是没有什么商标的,但梅山酒厂已故的老厂长当年不知道怎么想的,一时冲动注册了一个商标。因此酒厂每年都要向工商部门交一笔商标方面的费用,让他的后人叫苦不迭。继续交这笔钱,对他们这个小酒厂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不想再交,都交了这么多年了又舍不得。既然这个酒厂有商标,他们的酒又是咸亨酒店专用的酒,李远方现在想想把酒厂兑过来也不错,虽然梅山酒在目前没有任何名气。梅山镇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镇旁边的山上种满了梅树,而在酒文化中,有“青梅煮酒话英雄”的典故,周幸元在咸亨里还特地推出了青梅泡酒和话梅煮酒这两个新花样,很受那些客人的欢迎。所以用“梅山”二字作为酒店的新名字,李远方认为可以考虑。

        “咸亨”二字之所以出名,只因为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用过,但这毕竟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从历史沉积的角度讲,远不如梅山酒厂深厚。如果把梅山酒厂给兑了过来,让那些常去咸亨的文人好好考察一下梅山酒厂的历史,再进行一下想象和发挥,写点文章宣传宣传,肯定能够提高这个品牌的历史地位,和酒厂连锁的酒店,当然就有牌可打了。凭着咸亨目前在古城的地位,再加上梅山酒厂的历史,搞得好的话,很可能会造出一个新的名牌来。

        有了这样的考虑,再加上即将兴建的土特产公司销售方面的事要和王梦遥的舅舅协商,李远方就要求周幸元过完年后回老家一趟,具体来落实这两件事。造酒和经营酒方面的事情,李远方是不懂的,非周幸元回来不可。而那个土特产公司,李远方只是做些总体规划之类的事,周幸元是实际的经营者,所以和人谈合作的时候,还是需要周幸元出马。在李远方的计划中,初四到王梦遥外婆家去,就要求周幸元也初四一起去。初四早晨,李远方从家里开车直接到梅山镇,周幸元初三晚上坐飞机回家,初四上午九点和李远方在梅山酒厂见面。上午和中午跟酒厂谈收购的事,下午再一起到王梦遥外婆家去和王梦遥的舅舅谈。

        初四早晨七点钟不到,李远方就从家里出发了,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正好九点以前到的梅山酒厂。周幸元八点钟刚过就到了,梅山镇和王梦遥外婆家不是一个县,但靠着王梦遥外婆家,周幸元的老家则和梅山镇在同一个县,从他家到梅山镇,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路。和周幸元一起到酒厂的,还有两个他从古城带回来的作家。李远方在电话中和周幸元协商这件事的时候,把自己的想法和周幸元说过,周幸元觉得李远方的经营策略不错,就干脆把和他关系最好的两个作家也一起请了来。如果收购酒厂的事情顺利,当时就让这两个作家开始调查梅山酒厂的历史,然后写点文章发表出来,正月十五的时候,借着举办新酒会的机会,把酒店的牌子给换掉,一下子就把酒店和酒厂一起打出去。周幸元考虑得这样周全,李远方再一次觉得自己没有找错人。

        两个作家以前和李远方只见过一次面,不算太熟,所以见到他们后就先寒暄了一番,说些一路辛苦之类的话来增进感情。周幸元和酒厂的老板贺兆年早就在电话中商讨过了酒厂的转让问题,刚才提前来的时候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按理说已经不再需要李远方再和贺兆年讨论更多的东西,但李远方这两天考虑后有些新的想法,所以还是多费了点时间。

        周幸元和贺兆年商议的结果,是把这个酒厂的所有产权全都买下来,然后反聘贺兆年来负责酿酒。但李远方觉得,自己收购这个酒厂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自己来生产花雕,最主要的,还是想通过这次收购将具有悠久历史的梅山酒中所沉淀的历史和文化好好发掘出来,然后成就一个自己设想中的文化产业。表面上看来,这个以“梅山”为号的酒厂目前没有任何名气,但在数百年来,却一直是十里八乡的老百姓心目中的名牌,李远方自己的丈母娘李蓉出生的时候,王梦遥的外公就特地跑到梅山酒厂买了一坛花雕。这里面所沉淀的历史和文化,连一些国内最有名的品牌都无法与之相比。作为一个文化产业,传承非常重要,如果李远方买了来后另外找人来经营,只是简单地将贺兆年聘为酿酒师傅,就很难把那些传统特色继承下来。

        李远方了解到,如果不是因为家里要造新房为儿子结婚作准备需要一大笔钱外,贺兆年是不愿意把自己的祖业给卖掉的。“君子不夺人之美”,而且看上去这个五十多岁的贺兆年是个本份人,所以李远方的想法是投点资用于改进生产设备和扩大生产规模用,贺兆年以技术和原有的设备厂房入股,这个酒厂仍然有他的一份。但是,“梅山”酒这个商标必须独立于酒厂,完全归李远方所有。因此,李远方的操作方法是成立一个“梅山实业公司”,作为“梅山”酒商标的持有人,这个公司由他自己拥有全部产权。公司控股原来的梅山酒厂,并授权酒厂使用“梅山”酒的商标。李远方所提出的方案是以五十万的价格买下“梅山”酒的商标,另外投资三十五万在酒厂,在酒厂拥有百分之七十的股份,贺兆年拥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梅山酒厂是个很小的酒厂,一年产不了多少酒,酒厂的商标也不是什么名牌商标,在贺兆年心中,买商标的钱等于是白送给他的,李远方开出这样的价格,是贺兆年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既能有一大笔钱解自己的燃眉之急,又保住了祖业,而且以目前咸亨酒店的经营状况,他们酒厂的酒以后根本不愁销路,贺兆年觉得自己简直是捡到了个天上掉下来的元宝,嘴都笑得快合不拢了,对李远方简直是感激涕零。要知道,原来按周幸元和贺兆年商定的结果是只给四十八万就买下所有的东西的。

        但李远方心里明白,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买下贺兆年的心,因为这个酒厂到时候主要靠的还是贺兆年。另外,李远方既然打算注册的是“梅山实业公司”而不是“梅山酒业公司”,本来就想把商标所包含的内容扩大的,除了酒,还要用在别的地方,比如他即将成立的土特产公司的产品、即将改名的酒店等等。本来就已经很有名的酒店,将成为宣传这个品牌的窗口。以“梅山”酒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这个商标,以后的价值可能会是五百万五千万甚至更多。考虑到这个商标未来的价值,他就多给了贺兆年不少钱,反正他昨天刚刚轻松地赚了一大笔钱。为了取得贺兆年的信任,李远方如实地把自己的计划和贺兆年说了出来,告诉他以后这个商标会值更多的钱,希望贺兆年到时不要后悔。贺兆年这个年纪的人对未来没有多少概念,想想这个商标以后值不值钱是不一定的事,如果真的值钱了,也和他自己的努力无关,如果一直放在他自己手里,根本连一点用都没有。如果没有李远方这次来投资,他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要把祖宗留给他的这一切都卖掉,商标也会作废,现在不仅保住了祖业,还能使自己祖宗创下的基业更加辉煌,李远方对他又这么坦白,他还能说什么呢。所以他对李远方说:“如果你真的把我家这个商标变成名牌,先父在九泉之下都会感谢你的。”

        梅山实业公司,李远方打算暂时放在古城,因为目前他自己还要在古城呆上四年多,如果放在别的地方,管理起来不是很方便。注册的时候,多投点资金,注册成“中国梅山实业有限公司”,这样的话,以后不管他到什么地方去发展都可以方便迁址。以梅山实业公司为母公司,对即将成立的“梅山土特产品有限公司”、“梅山酒厂”、“梅山酒店”等企业进行控股。梅山酒厂里,除了让周幸元在家里找个会计在厂里管管账外,他把其它所有的权力都放给贺兆年。“用人不疑”是李远方一向的原则,李远方对贺兆年的印象很好,而且非常相信自己的眼光,觉得可以放心地把酒厂交给他来经营。当然,销售方面由周幸元那边负责了绝大部分,贺兆年只要在本地稍有作为就行了。

        所以虽然名义上这个厂的大部分是李远方的,但实际上还是贺兆年自己在经营祖业,这种绝对的信任,让贺兆年非常感激,所以在中午吃饭的时候,贺兆年把自己珍藏了一辈子的几坛花雕酒拿了出来招待李远方。据贺兆年说,这酒是他的老父亲当年为贺兆年的大姐准备的“女儿红”,但大姐没有等到出嫁,十四岁就死了,这酒就一直存在那里作为传家之宝,算起来有六十多年了。这么珍贵的酒,李远方不好意思喝,但贺兆年说李远方这一次等于是救了他,就算是他自己的老父亲还在世,也会这样做的。

        喝酒的时候,周幸元对贺兆年讲起和李远方认识的过程和以后的交往。喝了点酒,周幸元不自觉地说了实话,这才让李远方知道,那种二十三年陈酿的女儿红周幸元自己总共才六坛,却送了李远方两坛,后来又交给李远方另外两坛去送给钱丰,他自己目前仅剩下两坛了。贺兆年家里总共有十八坛六十多年的酒,听周幸元这么说,又听说李远方丈母娘出生的时候也在他家里买的酒,就非要给他们两个都送两坛,周幸元和李远方一开始都不敢要这么珍贵的东西,但经不过贺兆年的劝说,再说对这样的酒也实在是很向往,就半推半就地要了。

        跟着周幸元来的两个作家沾了李远方的光,也喝到了六十年的花雕酒,三杯酒下肚就醉得一塌糊涂,满口答应在贺兆年家住上几天,认真研究一下“梅山”酒的历史,写个系列出来,给他们好好宣传宣传。

      ~第七十四章东床快婿~  

        在贺兆年家吃完午饭,两个作家留了下来,将按李远方和周幸元的要求对梅山酒的历史进行研究。李远方给了贺兆年五千块钱作为招待两个作家用的招待费,贺兆年不想要,说这两个作家是为他的祖宗立传,一般的人想找这种机会都找不到呢,应该由他自己来负责所有的费用。李远方说贺兆年现在经济上不是很宽裕,还是由自己来出这笔钱,反正以后要让贺兆年帮忙的地方还有许多,贺兆年就收下了。

        商标转让和酒厂改组的合同,因为要一些政府部门参与,在春节放假期间是办不了的,等到过完年后,由周幸元和贺兆年具体来办就行了,李远方只要到时候在合同上签字就可以。为了取得贺兆年的好感,李远方把协商决定的八十五万元钱的支票当时就交给了贺兆年。当然,这笔钱的支取日期是正月初八以后,如果到时候贺兆年变了卦合同没有签成的话,他是拿不到钱的。但不管怎么说,贺兆年对李远方的这一系列行为特别感动。

        贺兆年送给李远方的那两坛女儿红和以前李远方所见过的那些不同,以前的,包括周幸元送给他的那些,都是摆在店里卖给别人的普通酒,虽然酒坛子的花纹都差不多,但从理论上讲,都不是真正的女儿红。而贺兆年送出的两坛,是贺兆年的老父亲当年为了自己的长女出生而特意酿造的,酒坛的封口上盖有生辰八字、酿造的年月日、酿酒师的名字等等的朱红印戳,虽然历经六十多年,还是非常醒目。而酒坛的制式,不是平常的五十斤或者十斤装的,而是十八斤装的形状很特别的坛子,坛子外面的花纹,也更漂亮些。看到这样真正的精品,李远方心中就有了计较。

        到王梦遥外婆家的时候,王梦遥的舅舅李蒙已经等待多时了。而且李蒙还联系了几个同样在外地做外贸生意的同乡,大家都在等着李远方的到来。因为明知“女儿红”在李蓉家的重要意义,李远方就忍痛把其中一坛女儿红拿了出来送给李蒙。在座的人见到这样的稀罕东西,都围到一起研究了起来。睹物思人,王梦遥的外婆不由感叹说要是老头子还在世就好了。因此上,王梦遥的外婆舅妈之类的人对李远方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把周幸元向大家介绍以后,李远方就让周幸元和李蒙他们具体去谈合作销售的事情,而他自己,则把王兴【创建和谐家园】到了一边,把自己关于这个“梅山实业”的想法说了出来,征求王兴安的意见。

        对李远方的想法,王兴安是赞同的,觉得这个思路不错。通过两个作家的文章和李远方那些记者朋友的宣传,再好好地炒作一下,确实能够把“梅山”这个商标变成一个名牌。拥有一个著名的品牌,当然要比仅仅拥有几个企业有价值得多。但他不同意李远方在古城注册一个全国性的公司的设想,首先是注册一个全国性的公司注册资金非常惊人,以李远方目前的经济实力,除非找人合作,否则拿不出这么大数量的一笔现金,而李远方成立这个公司的主要目的是完全控制“梅山”这个品牌,和别人合作不大合适。另外,“梅山”这个品牌的基础是“梅山”酒,如果在别的地方注册总公司,就会使这个品牌失去了依托的土壤,品牌的历史文化含量降低了许多,所以最好还是在本地注册公司。从目前来讲,李远方注册的这个“梅山实业有限公司”只不过是个空架子,除了炒作一下“梅山”这个商标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需要去做,说是控股三个企业,但那三个企业都是独立经营的,只要给一个指导思想就可以,别的不需要总公司去干预。对于这样的一个空架子公司,李远方本人在不在当地都是无所谓的,反正现在是信息社会,李远方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方便地遥控一切。所以王兴安的建议是让李远方在当地注册一个市级公司算了,办公地点就选在梅山镇,注册资金用不了多少,而且更有利于品牌战略的展开。

        李远方觉得王兴安讲的很有道理,就把周幸元叫了过来一起商量这件事情,李蒙等人也参加了这个讨论。最后李远方决定就在本市注册“梅山实业有限公司”,而这样一个在外地有分公司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办公楼是不行的,所以打算在梅山酒厂旁边买一块地皮盖栋办公楼,总公司的办公室地点就定在梅山镇。梅山镇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风景非常优美,而梅山酒厂是靠山而建的,所以把办公楼盖在这样的地方,还多了几分清幽的味道,都可以作为渡假的别墅来用。李蒙是本市人,在市里有些熟人,又是王梦遥的舅舅,给李远方帮忙是当仁不让的,注册公司、找地皮和盖办公楼这些具体事情,有他的协助就方便多了。只不过,真的在这里办了一个公司,没有人在办公室里坐镇是不行的,这样的人选,李远方还没有想到合适的,只有先等别的事情都完成了再说。不管怎么的,等到公司的办公楼落成,怎么都要三四个月以后吧。

        本来李远方这次来的目的是让周幸元和李蒙谈谈合作销售土特产品的事情,因为要成立“梅山实业”,他们讨论的重心就转到了为筹备公司的有关事情上来。以前的梦远影像、咸亨酒店甚至土特产品公司的计划,几乎都是李远方一个人在那里策划,因为经验不足,所以有的方面考虑得很不周到,可以说,像以前那样玩玩小的还行,如果等到玩大了以后,他想到的那些点子就不够用了。这一次,经过这些在生意场上打了十多年滚的人的共同探讨,让李远方受益菲浅。所以,李远方更加觉得,应该想办法找一个经验丰富的长者来给自己把把关。

        新公司筹建的事商量得差不多,再等周幸元和李蒙他们协商好产品销售合作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天就已经黑了。

        王兴安和李蒙都说这种酒不容易喝到,趁着家里人到得最齐,李远方又是第一次来拜年,干脆喝女儿红算了。于是在他们两人的建议下,大家把李远方送的那坛六十多年的女儿红打了开来。酒刚倒上,王兴安就抢过一杯尝了一口,咂着嘴直说“好酒”。李蓉在桌子底下打了他一下说:“你能不能等一会,还有客人呢!”

        李蒙说:“这样的好酒,我也等不及了。”给别人倒完酒,他举起杯就往自己嘴里送。做主人的都这样,反正他们这个地方喝酒从来不讲究什么规矩,别的人就乱哄哄地也举杯相庆起来。

        喝完了两杯酒,李蒙对王兴安说:“姐夫你可真是找了个好女婿,我怎么就不也生个女儿呢?”在自己家人面前,李蓉比平时说的话多,就对自己的弟弟说:“不会几杯酒就把你收买了吧!”李蒙说:“哪里,哪里,这酒是不容易喝到,但远方别的地方更厉害。”然后就向他的那些朋友夸奖起李远方的种种好处来。

        见到李远方之前,据李蒙说周幸元之所有今天,都是李远方一手造成的,李蒙的这些朋友都不大相信。总觉得是因为是自家人李蒙才这么推崇李远方,所以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李蒙家来的,就是到这里,也是奔着周幸元来的。周幸元的名气,他们这些在外地做生意的人是早有所闻的,但见到周幸元这个四十多岁的名人对李远方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说话特别客气,有的时候简直是小心翼翼的,就不得不相信眼睛看到的事实。然后,再听李远方提起梅山实业公司的打算,都对他刮目相看。虽然李远方的有些想法在他们这些做生意的老手看来很幼稚,但思路却很新颖,如果有合适的人帮忙,成功的把握还是蛮大的。所以,他们都纷纷举杯向李远方敬酒。

        有好酒喝,而且这些人怎么都算是长辈,所以不管谁敬的酒,李远方都一饮而尽。如果不是王梦遥的外婆担心把李远方喝多了不让别人再给李远方敬酒,搞不好他一个人能把这坛酒喝下一半。王梦遥的外婆和舅妈,都不停地往李远方的碗里夹着菜,只要是她们觉得是好东西的,不管李远方喜不喜欢吃都要给李远方面前夹上一份,而李远方只能皱着眉头把这些东西都吃了下去。到最后实在是觉得消受不起了,才求助地向李蓉看了几眼。李蓉发现了李远方的尴尬之处,笑着向自己的母亲和弟媳解释起李远方哪些东西不喜欢吃,哪些东西喜欢吃。经李蓉解释后,李远方不喜欢的食物外婆她们不再给李远方夹了,但李远方原来喜欢吃的那些,却变成了两份。李远方心想,经过这一次以后,自己可能会一看到这些东西就饱,再也不会有喜欢吃的食物了。

        吃完饭后已经很晚了,李蒙想让周幸元住下来,但周幸元说两个作家朋友第一次来,如果他不去陪的话不大好,所以还是告辞走了。李远方想开车去送,但外婆见李远方刚才喝了那么多酒,说什么也不让他开车了。如果是在自己家或者王梦遥家里,大家都知道他的情况,不会有什么意见的,但现在是在王梦遥外婆家,怎么都得听话点。于是,由舅舅找了辆出租车把周幸元送到梅山镇去。

        舅舅和舅妈他们平时都住在上海,老家一般情况下只有外婆一个人,所以在老家没有盖新房。外婆家的房子,还是几十年前盖的两层楼,标准的农村样式,每层只是两间卧室和一个堂屋。李远方没有来的时候,王兴安一家都住在楼上,王兴安两口子一间,王梦遥自己一间。这次李远方来了,舅舅就说:“你就和梦遥住一块吧,反正你们已经订婚了。”这是在王梦遥的外婆家,虽然觉得有些不大合适,但见大家好像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李远方就点了点头说好的。

        确定关系以后,虽然李远方有的时候会住在学校里,但和王梦遥分开的时间最多也就两三天,这一次将近一个星期没有见到李远方,是分开最长的一次。虽然李远方中午过后就到王梦遥外婆家来了,但来了以后,一直在和别人商量开公司和怎么合作销售产品的事情,连个招呼都来不及和王梦遥打。吃饭的时候,倒是坐在王梦遥身边的,但一会儿是长辈让李远方喝酒,一会儿又是外婆和舅妈问李远方话,所以王梦遥还是没有和李远方说上多少话。好不容易等到一切都结束了,一进入房间,王梦遥就挂在了李远方身上。

        拥抱了一会,李远方问王梦遥:“想我吗?”王梦遥说:“想死了!以后怎么都不让你离开我这么长时间。”李远方说:“你舅舅真有意思,安排我们住在一块。”王梦遥说:“反正我们都订婚了,早晚的事情,我外婆他们对你都很满意的,你没来的时候外婆天天都说起你呢!”

        问了一下李远方这几天的情况,王梦遥听说李远方又赚了一笔钱,而且打算在古城开一家数据服务公司,很为他高兴。但对李远方在这里注册“梅山实业”的事,她还是有些想不通,她总觉得,如果把自己的总公司办在这里,是不是表明李远方打算大学毕业以后回老家,不在古城呆了。王梦遥总认为这里风景是好,但怎么都是乡下地方,办事没有城市里方便,但目前这事还是她自己的父亲所提出的建议,她就更想不通了,所以她要问一问李远方对以后的打算。

        把梅山实业的总公司办在梅山镇,由王兴安提出,其他人一致支持的,既然是个文化产业,就要多一点历史文化的味道,这样的安排最好。听说李远方把公司办在自己家门口,连王梦遥的外婆都非常赞同,这样的话,她就可以经常看到自己的外孙女了。而且,以李远方自己的想法,也希望以后离家近点。但是现在王梦遥还没有改变观念,只有想办法慢慢做工作了。于是,他向王梦遥解释了把公司办在梅山镇的种种好处,一再表明目前他自己不会到梅山镇来住,因为在古城还有他的另外一些事业,再说还有王梦遥。这话哄得王梦遥很高兴,就不再怀疑李远方的动机了。

      ~第七十五章牛刀小试~  

        到王梦遥外婆家的时候,李远方带了十个“电子针灸仪”去,吃完晚饭的时候,给李蒙的那些朋友一人送了一个。这个“电子针灸仪”的包装和外型都很漂亮,但没有生产厂家和使用说明书,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搞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经李远方解释才明白个大概。知道这是李远方打算送给自己的客户的礼物,既然看上去这么漂亮,他们就都收下了,但显然不怎么放在心上。倒是王梦遥的表弟觉得这东西很好玩,也向李远方要了一个。

        自己的劳动成果好像别人都不大当一会事,李远方心里其实挺失落的,心想要是有个好点的说明书,再让叶黄家临床试验一下就好了,但现在,他说什么别人都不会信的。

        第二天早晨,李远方去吃早饭的时候,发现除了王兴安父女外,只有李蒙一个人在,外婆、舅妈、李蓉和表弟都不在,觉得很奇怪,就问起了李蒙。李蒙说:“你表弟昨天晚上吃坏肚子了,早晨起来痛得在床上打滚,她们都看他去了。”王梦遥在一边说:“昨天你带来的那些贝壳,我让他少吃点他不听,现在好了,吃坏了吧!”

        李远方心想原来是我的罪过。昨天来的时候,李远方顺便在路边的一个海鲜市场上买了不少刚打上来的贝壳之类的带到这里来,打算让大家尝个新鲜。表弟特别喜欢这些贝类,吃得比谁都多,因为他平常吃的海鲜只是海鱼海虾之类的,很少吃这些东西,一下子吃这么多,肠胃适应不过来,就造成急性肠胃炎。于是李远方就说:“这事都怪我,我送他到医院看一下吧?”

        李蒙说:“这跟你没关系,谁让他那么贪吃。只是坏肚子,吃点药就好了,用不着去医院,现在医院不一定有人。”李远方想想也是,但想起了一件事,就问李蒙:“他肚子很痛吗?”李蒙说:“他好像是肚子里的气顺不过来,一会儿这里鼓出来一块,一会儿那里又鼓出来一块,看样子很痛。”李远方想这种症状和当时苏俊峰的一样,他应该有办法的。就对李蒙说:“要么我去给他看一下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9: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