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红尘有梦》-第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虽然村里下半年有新盖的房子,但基本的格局没有什么变化,每一座山、每一条小溪、每一条路,甚至于路上铺着的每一块石头,都是自己最熟悉的,而且路上碰到的每一个人都会和自己打招呼,李远方觉得:回家的感觉真好!

        到家的时候,李远方估计父母都已经起来了,害怕被父亲看到自己从外面回来会说他,绕了一大圈从后门进去。母亲正在厨房做饭,见李远方从门外进来,没有感到多少奇怪,只是说:“你又跳窗户出去了?”李远方不好意思地点了下头说是的。母亲说:“吃完饭我把大门的钥匙给你一把,以后别跳窗户了,给人看到不好。”李远方答应了,顺便问起母亲装防盗门干什么,以前不是说没有必要装吗。母亲说下半年来了好多外地人到这里打工,其中有些人不老实,村里经常丢东西,所以村里人都安了防盗门。然后说,现在社会治安不大好,隔壁村有一家三口前个月不知道被什么人杀了,要李远方出去的时候小心点。

        记得家乡经济刚开始发展的时候,社会治安也很不好。因为太多的闲人没有地方去,又看不得别人赚钱,所以打打杀杀和小偷小摸之类的事情很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都有地方赚钱了,见识也广了,整体的素质就上了一个台阶,前几年社会治安就好了许多。当然,闲人也是有的,打架斗殴的事也不是没有,但好像是科技和经济发展了以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了似的,一切都向职业化方向发展,连闲人都是职业化了,有的人在平常和人聊天的时候,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为闲人。平常聚在一起赌博或者打架的,都是闲人对闲人,很少会去骚扰普通的老百姓,有一段时间甚至达到夜不闭户的程度

        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地的劳动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许多内地或者偏远地区的人就到了这里打工。开始的时候,来的都是正经找工作的人,对当地经济有促进作用,对社会治安也没有什么不良影响。但随着来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在当地混不下去的不良分子走投无路之下也跑到了这里来,社会治安就又一次变差了。但李远方相信,随着这些外来人员的整体素质的逐渐提高,肯定会进入一个新的循环,以后的社会治安还是会好起来的。

        李远方向母亲问了一下自己的那些运动服和运动鞋放在什么地方,就上楼去了。

        王梦遥已经早就起来了,而且把房间收拾得利利索索的,正站在窗前看着大海的风景。李远方问她怎么起这么早,王梦遥说第一次到你家,怎么都得表现好一点吧,本来想下楼去帮李远方的母亲做饭的,但又不好意思,只有在这里等着李远方回来了。李远方说没有关系的,我当兵前天天睡懒觉,每天都要妈妈和姐姐来叫。王梦遥说我这是第一次来,再说还没过门,还是要表现得好一点。然后问李远方刚才到什么地方去了,李远方说去爬山,本来想看看日出的,但天气不好,只有先下来了,问王梦遥想不想出去散步。王梦遥说快吃饭了,让家里人等我们不好,还是等会再说吧。李远方就说要么我们到楼顶去看看风景,带着王梦遥上了五楼。

        在五楼的阳台上,李远方向王梦遥介绍了村子周围的各座山和各条小溪的名字,指给她看了大海,并告诉她说等到下午涨潮的时候一起去海边照点相。王梦遥四处看了一眼,说:“你们这里真漂亮,有山有水还有大海,到处还都是绿的,冬天都这么漂亮,别的时候会怎么样。”李远方说:“到春天的时候,后面的山上到处都是映山红,满山都是红色的,更加漂亮,我们明年春天再回来一趟怎么样?”王梦遥说好的,找个双休日我们坐飞机回来住两天,这个地方度假真不错。

        看到村里大多数的房子都是新盖的四五层的楼房,王梦遥说你们这里的人挺有钱的,房子都盖得这么高。李远方说这里是农村,住房要比城市宽敞一些。但不管怎么说,这里是全国排得上号的经济发达地区,比别的地方肯定要好一些,县城里的房价,甚至比古城这样的大城市还高一两倍。王梦遥说好是好,但就是偏了点。

        对于这个说法,李远方是不赞同的,他说别看我们这里是农村,开车走不到二十分钟就是高速公路,到最近的机场也只有一个多小时,另外还到处都是码头,交通上比别的地方方便多了。另外,现在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了,只要家里安了宽带,信息方面绝对不会闭塞,古城的宽带用的还是ADSL,都只是512K、1M、2M的,而在这个村里安的都是VDSL,起步就是10M,上网看DVD都非常流畅。

        但王梦遥还是有想法,说:“你当然会说自己家好了。”向李远方指出,不管怎么说,上街买东西肯定没有大城市里方便,还有医疗卫生等条件,也没有大城市那样完善。李远方正考虑是不是继续给她解释下去的时候,母亲在楼下叫吃饭了,李远方就停止了和王梦遥的争论,下楼吃饭去了。

        今天正好是双休日,不需要上班,所以姐姐还没有起来,倒是小静跟姐夫俩一大早就起来了,小静看到王梦遥很高兴,非要坐在王梦遥身边吃饭。爸爸和姐夫却在刚才就匆匆地吃了饭出门,上街买晚上订婚宴上要用到的海鲜之类的去了。

        在饭桌上,母亲问起李远方今天怎么安排,因为王兴安两口子坐上午的飞机来,李远方必须要去接的,而母亲也得在家里准备饭菜,陪不了王梦遥上街买首饰。王梦遥说:“阿姨,我什么都不要,远方送过我东西了。”包括爷爷奶奶和母亲在内的所有人都说这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地方上的规矩,该买的还是要买,不然村里人会说闲话。李远方就向王梦遥解释起这些老规矩的重要性,王梦遥见既然如此,就同意了,说随便挑几样就行了。

        母亲说那就让姐姐和姐夫陪着王梦遥上街去挑东西,爸爸妈妈都在家先为中午饭和晚上的订婚宴准备一下,而李远方,把王梦遥和姐姐、姐夫送到街里去后就直接到机场接王梦遥的父母。说完了这个决定,母亲就上楼去叫姐姐起床去了。

        姐夫已经直接从镇上去市里等着了,等姐姐下来吃完饭,李远方就带着王梦遥和姐姐出发了。小静本来想要跟着王梦遥上街,被李远方瞪了一眼,老实地留了下来和外婆在一起。

      ~第六十三章儿女亲家~  

        昨天晚上回来的时候天已入黑,所以王梦遥并没有看见多少沿途的景象。白天再走在这段到市里去的路上,沿着海边一直走,道路很宽,路边也不像北方的农村那样过好长时间才能见到一个村落,几乎所有的村子都连在了一起,新盖的高楼一栋挨着一栋,让人丝毫感觉不出多少农村的味道。只有楼房后面的青山和公路外面的大海,才使人意识到这其实并不是个人口非常集中的城市。

        从李远方家到市里,车开得并不是很快,也才花了四十多分钟。在王梦遥自己家,去一趟市中心,也是往往要用上一个多小时的。进到市里面以后,发现这里的城市建设比古城还要好,王梦遥就逐渐地改变了自己对这个地方的看法,对李远方说:“你们家上街挺方便的。”然后问起姐姐,说你们这里卖的东西全不全。姐姐还没有回答,李远方抓住这个机会回答起来,说这里可是经济发达的开放地区,东西南北往来的人和物特别多,是小商品和日用品的集散地,有几个大的贸易市场,在全国都排得上号,只要你想得到的东西,这里都有卖的。

        李远方说得有点夸张,但这一次王梦遥没有反驳,可能是想起在自己家用的许多东西都是李远方家运过去的吧。王梦遥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次她父亲的车出了点毛病,要换一个电气接头,买回来以后一看产地,竟然是李远方他们村旁边的工业园区出的。另外,好几次家里买什么台灯、插座之类的东西,还有特地到大商城买来的鞋和衣服,有好多也是李远方他们市的产品。既然能把本地的产品卖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去,外地的产品流通到这里来进行交流,也是情理中的事。

        王兴安他们的飞机十点半到港,从市区到机场,只有二十多分钟路,趁着时间还早,李远方就和姐夫姐姐一起陪着王梦遥逛起了商场。

        首先去的是金店,这是这次上街的主要目的。王梦遥本来就不想让李远方的父母给自己买什么东西,而且她也不喜欢那些厚重的首饰,所以挑的那些项链、手链什么的都是特别小巧的,虽然做工都比较精细。金银首饰的价格和重量的关系很大,她刚开始挑的这些东西加起来的份量还没有姐姐脖子上戴的那条金项链重,所以根本就不值多少钱,姐姐怎么劝都没有用,她说她就喜欢这样的东西。卖首饰的那个人,原来也以为王梦遥怕花钱太多,开始的时候也不大想搭理这样的小客户,介绍起自己柜台上摆的一些样品的时候,也是有气无力的。但看到王梦遥手上戴的那个钻戒却吓了一跳,因为这么大块钻石的戒指,就是大城市里也是不多见的,而以她多年经营珠宝首饰的眼光,基本上可以判定钻石是真的。于是,很热情地帮着姐姐做起王梦遥的思想工作。

        到了后来,虽然王梦遥挑的那些东西都几乎都是份量最轻的,但样式倒都很好看,不过在姐姐和老板的共同努力下,每种东西都买了不止一个样式。挑完了所有的东西,等老板算好了账,王梦遥从随身的提包里拿出信用卡交给老板要自己结账,被姐姐拦了下来,由姐夫拿现金结了。旁边的老板看了觉得很奇怪,对姐姐说,这样客气的新媳妇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不早,李远方要到机场去接老丈人和丈母娘了。姐姐和姐夫陪着王梦遥继续转一转,看还有什么东西需要买的,李远方和他们说好等会在什么地方会面就开车走了。

        王兴安两口子出港的时候,李远方老远就看到了,喊了声“姑姑”,快步走过去接过李蓉手里的箱子。王兴安等到李远方走到面前,笑着对他说:“还叫姑姑吗?”李远方本来打算等订婚宴过去了,明天起来再叫爸妈的,但既然王兴安这么说,就叫了两声“爸爸”“妈妈”,李蓉高兴的应了一声,王兴安应了一声后还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上车以后,王兴安问了一下李远方回家路上的一些事情。王梦遥曾经给家里打过电话,但电话里说不清楚,他们两口子对李远方在金山寺以后的遭遇都特别关心,尤其是对于李远方要收留两个流浪儿的事。听李远方说完,李蓉担心地问这样的两个孩子以后能学好吗?李远方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坏,以前什么要钱和偷东西的,都是在别人逼迫下做的,不是他们自己的本意,何况小雨主要是帮着照顾那些小孩子,除了小的时候要过钱外,并没有做过小偷小摸这些坏事。但李蓉还是要李远方多注意一点,因为光凭自己的一厢情愿是不行的。王兴安倒没有多大意见,说这样的事是积德行善,以后会有好报应的,只要那两个孩子以后在生活上没有什么困难了,应该不会傻得去做那些坏事。

        因为人多,姐夫自己坐公共汽车回去了,到市里把王梦遥和姐姐接上,李远方他们就打道回府。王梦遥坐在前面,姐姐则坐在李蓉身边陪她说话。和李远方以前一样,姐姐也叫李蓉“姑姑”,加上她是在文联工作的,平常参加的各种社会活动很多,特别会说话,和李蓉很谈得来。王兴安坐在李远方身后,看到路边的风景,偶尔会向李远方问一下这是什么地方之类的话,对李远方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山清水秀的风景,他都赞不绝口。

        听到李远方已经叫自己父母爸爸妈妈了,王梦遥找个过交通岗停车的机会偷偷地凑到李远方耳边问:“等会我是不是也应该叫爸妈?”李远方说:“你能叫出来就叫吧,反正今天不叫明天也得叫的。”王梦遥不再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东西。

        一进村口的时候,姐姐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说马上就到了,所以当他们到家门口的时候,家里的所有人都在门口等着。李远方的父亲第一个上来和王兴安握手,说路上辛苦了。王兴安热情地叫了声“大哥你好”,说坐飞机过来的,不辛苦。然后王兴安向李远方的爷爷奶奶打招呼,叫起了“叔叔”“婶婶”。李远方的母亲则拉着李蓉的手说着话,李蓉自然地叫着“大姐”。看到双方的父母好像都很合得来的样子,李远方和王梦遥心里都松了一口气,和姐姐一起把王兴安两口子的行李搬上了四楼。

        等王兴安两人洗漱完后,稍事休息就开始吃中午饭。南方不像北方,虽然是贵客来了,也没有多少客套,人都到齐了就开始吃饭,也没有什么先敬酒之类的烦琐形式。吃了几口菜,反而是姐姐代表家人举杯向王兴安两口子敬起了酒,大家都陪着他们喝了点。但南方和北方的风俗不同,就算是敬酒,碰过杯后也不一定非要喝完,每个人愿意喝多少就喝多少。王兴安自己的岳父母就在李远方家隔壁的那个市,是知道这里的风俗的,举起杯来和李远方的爷爷奶奶和父母等人都碰了一下后,也只是喝了小半杯。倒是李远方习惯性地一饮而尽,坐在他旁边姐夫看到后对他说笑道:“半年没见,你酒量倒见长。”听到姐夫的说话,王兴安把李远方曾经一个人把十几个记者都喝倒的辉煌经历说了出来,然后向着李远方的爷爷奶奶和父母夸奖李远方怎么怎么的不错。李远方的家人听了他的夸奖,心情都好得不得了,平时喝酒时不怎么采取主动的李远方的父亲都因此敬了王兴安一杯,这杯酒,他们两个倒都喝完了。

        中午回到家后,虽然已经不再像昨天晚上那样拘束,但王梦遥却一直没有怎么说话,可能是正在考虑该什么时候叫爸爸妈妈吧。不管是平时多么大方的女孩子,在刚开始面对自己的公婆的时候,都是会比较紧张的,尤其是在改口叫爸妈的时候。喝了点酒下去,再加上心情比较好,王兴安见自己女儿坐在那里一声不吭的,就故意问起王梦遥:“你叫爸妈了没有,刚才远方已经叫我爸爸了。”

        这句话问得王梦遥脸一下子红了起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姐姐看到王梦遥的样子,“噗嗤”一声地笑了出来。这种时候李蓉又不能插话,只能白了自己丈夫一眼怪他多事。李远方的母亲见到王梦遥紧张的样子,笑着给她夹了一只螃蟹,说:“不急,不急,明天再叫也行。”这个时候王梦遥已经想好了,站了起来举起杯子对李远方的父母说:“爸爸,妈妈,我敬你们一杯。”李远方的父母高兴地应了一声,也站了起来,父亲对王梦遥说:“酒别喝太多,喝一口就行了。”

        听到王梦遥叫了爸妈,姐姐在一边鼓起掌来,小静不知道自己母亲鼓掌什么意思,也拍起了小手。爷爷奶奶不会说普通话,没有听明白刚才他们的一番对话,直到看到王梦遥站起来敬酒叫爸妈。这他们是听得懂的,奶奶叫了一声李远方,让他也站起来陪王梦遥敬酒。于是在姐姐的提议下,全家人都喝完了杯里的酒或者饮料以示庆贺,连小静都憋着一口气喝了一大杯果汁。

        然后,李远方的父亲对王兴安说:“过三四天就过年了,你们都住在我家过年算了。”李蓉回答说:“我打算回娘家过年,老家我有五六年没有回去了,上次回家过年梦遥才五六岁,到现在都快二十年了。”然后解释说父母年纪都很大了,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趁王梦遥还没有出嫁,全家到老家去过个年也算是尽点孝心。

        李远方的母亲感到很奇怪,问道:“梦遥也不在我们家过年吗?”李蓉说是的,梦遥当兵后就没有到外婆家去过,外婆很想她的,所以也要和他们一起去。听到母亲这样的安排,王梦遥心里其实是很不愿意的,但想想自己现在毕竟还没有过门,如果第一次来就住在李远方家过年不是很合适,就低着头没有说话。

        既然如此,李远方的父母就不好再说什么,说那就多住两天吧,大年三十再让远方送你们过去。李蓉说还是早点走,因为她初八就上班,最晚初六就得回古城去,然后问李远方什么时候回去。李远方说钱省长交待过春节期间让我带他父母和女儿到处转一转,我还是多住几天。王兴安两口子觉得也是,毕竟在他们看来,钱丰这个副省长一直对李远方不错,帮了不少忙,李远方回报一下也是应该的。就说既然这样你就在家多住几天,回来一趟挺不容易,好好在家陪陪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

        王梦遥问李远方打算什么时候回古城,李远方说开学前提前三五天回去,因为他还要搬房子,问王梦遥是不是和他一起回。王梦遥说她打算和父母一起回去,公司里的事情,她总是放不下心来。虽然目前他们两个的感情越来越融洽,但毕竟已经过了当初那个狂热的阶段,所以虽然这一次要分开半个来月,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李远方回家之前,以前一起当兵的战友曾经给他打过电话问什么时候回家,知道李远方将带着王梦遥回家订婚,都说一定要在一起聚一聚,毕竟大家都是在一个部队当过兵,和王梦遥他们也很熟,现在王梦遥将成为他们这里的媳妇,他们当然要一尽地主之谊的。上午在市里买东西的时候,几个战友又一起打电话来了。订婚不是结婚,是自己家人的事,战友们就不来了,但明天上午却是要来的,晚上还要请李远方两人到县城的饭店去吃饭。李远方让他们干脆都到自己家来算了,他们却说王梦遥远来是客,应该由他们请,到李远方家里,就不知道谁请谁了,李远方拗不过他们,就答应了,但考虑到明天要带王兴安夫妇出去玩,就让他们干脆别到自己家来,明天晚上他带王梦遥直接到饭店去就行了。

        因为有这个战友聚会,王梦遥至少要过了明天晚上才能走,所以王兴安夫妇就答应多住一天,等聚会完了,再让李远方送他们到王梦遥的外婆家去。

      ~第六十四章形同做贼~  

        吃完了中午饭,李远方就按照和王梦遥的事先约定带她去海边玩。王兴安夫妇陪着李远方的父亲在家聊天,计划一下他们两家儿女未来的大事。而姐姐,则因为要帮母亲准备晚上的饭菜,也没有去。因为害怕舅舅,再说没有母亲在边上陪着,小静也不敢要求一起去,所以,就只有李远方和王梦遥两个人了。

        上午上街的时候,是从自家门口直接走的,所以这是王梦遥第一次和李远方一起在村里散步。走在路上,碰到的许多人都像今天早晨一样,客气地和李远方打着招呼,李远方对每个人的热情都要回应一下。不过因为有王梦遥在身边的缘故,乡亲们除了打招呼外,并没有停下脚步,只是友善地向王梦遥笑一笑。一段不长的路,打了上百次招呼,走几步就停一下的,走得特别费劲。等到没有人的地方,王梦遥说跟你一起走真是麻烦,哪有那么多招呼好打的。李远方说这是乡亲们对我热情,我要不理他们怎么行。但王梦遥还是接受不了,说这又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的,没有在城里谁也不认识自在。关于这些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李远方觉得想让王梦遥很快地转变过来不大可能,所以没有再和她争辩,心想以后慢慢地做工作,她总有一天会习惯过来了。

        走上海堤的时候,海水已经快涨到岸边了,海潮一个浪头一个浪头地向岸上涌来,每涌来一次,潮水就高上几分。王梦遥是第一次看到大海,虽然这里的大海和她想象中的有椰子树和沙滩的大海大不相同,但还是让她产生了莫大的兴趣。问了李远方许多问题,比如每天都什么时候涨潮,夏天的时候这里能不能游泳等等的。还天真地伸手够了一把海水尝了一下味道,又苦又咸的滋味让她赶紧吐了出来。

        站在海堤给王梦遥拍了几张照片,趁着潮水还没有涨满,李远方带着王梦遥跳到一块伸入海中的礁石上。礁石的下面长了许多牡蛎,李远方掏出随身带着的小刀撬下来几个,打开来用海水随便地涮了几下,就放到嘴里吃了起来。王梦遥见他撬出来就吃,说“脏不脏,怎么随便就吃。”李远方说:“这可是牡蛎,纯天然野生的,生吃才有营养,别人想吃还吃不到呢?”王梦遥见李远方这么说,也感兴趣地尝了一下李远方喂到她嘴里的一个牡蛎,一入口觉得味道有点腥,但既然李远方吃得津津有味,她不好意思吐出来,也学李远方那样嚼了几下。嚼多了才觉出确实比以前在古城时吃的所有贝壳类都鲜得多,然后要李远方多撬一点给她吃。李远方说这东西生吃不能吃太多,尤其是王梦遥这样的北方人,很可能会氨基酸中毒而过敏,不如多撬点拿回去烧汤喝,味道更好。

        李远方这么一说,王梦遥有种上当了的感觉,说:“你怎么不早说,害得我刚才吞得那么难受”,举起手想打李远方,李远方哈哈地一笑,跳到另外一块礁石上去了。王梦遥跳不过去,只好在原地跺脚,说你到底过不过来,不过来我就不理你了。李远方笑着说说不理就不理,大不了我晚上一个人睡,继续找地方撬牡蛎去了。王梦遥拿他没有办法,干脆回到岸上捡起一块石头扔在水里,溅得李远方一身是水,李远方叫道:“你干什么,谋杀亲夫啊!”几个起落跳回到岸上,把撬来的牡蛎扔到地上,抱住王梦遥亲了起来。王梦遥赶紧用手推他,说:“别这样,让人看见不好!”李远方说:“离村里这么远,谁能看见呢?”但还是放了手。

        来前李远方是有所准备的,带了两个塑料袋。再撬了一些牡蛎,然后抓了几只小螃蟹,放在塑料袋里和王梦遥回去了。

        刚走到家门口,小静跑了出来,对李远方说:“舅舅是坏人,刚才你欺负人了!”李远方奇怪道:“我怎么欺负人了?”小静从身后拿出一个小望远镜,对李远方扬了扬,指着海堤的方向说:“刚才我看到你在那里咬舅妈了!”李远方一愣,坐在门口晒太阳的王兴安等人都哄堂大笑起来,王梦遥回过味来,脸马上红了。李远方觉得尴尬,跑过去抱起小静,捏着她的鼻子说:“小孩子懂什么,不要乱说!”

        订婚宴摆了四桌,除了自己家人外,主要就是一些堂叔伯和村里的一些乡亲,另外还有李远方父亲的几个朋友。按照李远方家这边的风俗,如果是结婚的话,舅舅不到场是不能开席的,但毕竟这只是订婚,让村里人作个见证就行了,而且临近年关舅舅们都忙着外出收账,所以两个舅舅一个都没来,只有一个嫁到隔壁村的表姐带着孩子来了。

        这个订婚宴,正如李蓉要求的那样,只是大家坐在一起吃顿饭就行了,什么形式都没有。原来王梦遥以为像古城那样会有双方家长发言什么的仪式,打算找人帮忙拍点录像。李远方告诉她说他们这里连结婚都是人到齐了就吃饭,除了敬酒外没有任何形式,更别说订婚了,订婚时连酒都不用敬。这让王梦遥很失望,说怎么能这么简单呢,但入乡随俗,她就没有说更多的。

        李远方的父亲陪着王兴安夫妇,还有一些堂叔伯和李远方父亲的朋友坐在一桌,爷爷奶奶和村里一些上年纪的人一起,李远方王梦遥,则和姐夫姐姐和表姐等人一块,另外一桌坐了母亲和一些伯母婶母之类的。表姐很会说话,和姐姐两人陪王梦遥陪得很好,整个气氛非常和谐。李远方坐了一会,就跑去给自己的那些长辈倒酒去了,偶尔还替王兴安喝几杯酒。

        饭吃到一半,李远方的手机响了一声,来了条短信,李远方觉得电话号码有点印象,但记不清到底是谁的,于是奇怪地打了开来,上面只有一行字:“找你有急事,快上MSN,叶黄”。李远方想这个时候叶黄到底能有什么急事呢,但现在他又不能把大家扔下去上网,只好回复“我现在有事,你等一会。”然后随手把叶黄发来的短信从信箱里删掉,然后把手机关了。

        因为王兴安夫妇来了,姐姐和姐夫住在家里不方便,何况明天还要上班,酒席还没散就要李远方把他们送回去。李远方开车送他们,同时把表姐也捎上。送完了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十点多,客人当然已经全都走了,爷爷奶奶也已经休息。王兴安夫妇、王梦遥和李远方的父母正在客厅里聊着天。见到李远方回来,他们都放下心,说早点休息吧,就各自散了。

        王梦遥吃完饭后帮着李远方的母亲收拾碗筷,搞得一身全是油腻,所以早就洗过澡了。进了房间王梦遥就上了床,让李远方快点洗澡去陪她。虽然李远方还在想着叶黄找他到底有什么急事,但现在王梦遥已经是他名正言顺的未婚妻,只能以王梦遥的话为优先了。

        洗完澡回来,发现房间里只打着一盏床头的台灯,电视也已经关了。钻进被窝,发现王梦遥身上什么都没有穿,早就等待多时了。李远方拍了一下王梦遥,说:“今天怎么这么主动呢?”王梦遥没有回答,只是伸过手臂抱住他。于是李远方就动作起来,直到王梦遥瘫在那里不能动了为止。

        平静下来以后,王梦遥说:“以后你不会不要我了是不是?”李远方想现在问这个干什么,说:“你还担心什么,我们已经订过婚了,有那么多人作证,以后我肯定得娶你。”王梦遥眼望着天花板,幽幽地说:“那就好!”然后抱住李远方,说:“你再陪我一会行不行?”这个要求,李远方当然要满足她,抱着王梦遥躺了一会,等到她完全睡着后,才轻轻地从她的怀抱里挣了出来。想了一下,动手点了她睡穴,披上一件衣服到书房去了。

        去书房前,关紧了卧室的门。到书房后,则检查了一遍书房的门窗是不是都已经关严,会不会影响到家里别的人,才开始准备上网。

        觉得家里的那台电脑太慢,李远方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把原来连在台式机上的网线接到笔记本上,并接上摄像头和耳麦。现在已经快十二点了,李远方不指望叶黄还在网上,所以打算给叶黄的信箱里留个言,给她解释一下,然后明天再找个时间给她打个电话问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远方刚上去,MSN刚登录好,就弹出一个窗口,是叶黄要求和他进行视频会议。李远方点了一下“接受”,还没等音频和视频连接通,叶黄就传了一行字过来,“怎么现在才上来?”李远方答复道:“今天我订婚!来了许多客人。”这条信息刚发出去,不知怎么的正在进行的视频连接就被叶黄给取消了,而且老半天没有动静。李远方想到底是怎么回事,再打入一行字“你找我有什么急事”,然后点了邀请叶黄进行视频会议。过了大概有个两三分钟,叶黄接受了他的邀请,然后继续开始连接,但还是没有回他的消息。

        等到叶黄的形象出现在电脑屏幕上后,李远方发现她的表情有点呆滞,就奇怪地问她:“到底有什么急事?”叶黄停了一下,好像是眼睛在对着她自己的计算机屏幕看了好大一会,问李远方说:“怎么就你一个人,你女朋友呢?”李远方说:“睡着了!你找我有什么急事吧。”

        这时叶黄原来呆滞的脸上出现了笑容,但李远方却觉得她好像笑得有点勉强,叶黄说:“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出你上次给我做的那种面条,想问你一下算不算急事?”李远方想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个叶黄可真会大惊小怪的。但嘴里还是说:“当然是急事,‘民以食为天’吗。”然后问:“那你今天晚上吃什么了?”

        听到李远方问她这个问题,叶黄好像有点想哭的样子,说:“我还没有吃饭,你又不来给我做饭。”看她这么可怜的样子,李远方的心就软了,只好说:“现在都几点了,不吃饭可不行,你先随便弄点什么东西吃吧。要是你实在不想做饭,明天我让我酒店的周老板天天找人给你送饭行不行,他做的饭菜比我做的好吃多了。”

        一听李远方这么说,叶黄的笑脸变得真实了许多,说:“那倒是个办法”,然后噘了一下嘴说:“但你们酒店的菜太贵了,我可吃不起。”李远方笑着说:“没关系,记在我账上,算是我请你的。”叶黄的脸上笑开了花,说:“真的?我就知道你对我好的。”然后又想到了什么,又说:“我天天吃你的怎么行,我又不是你什么人,好像被你养起来似的。”

        李远方发现叶黄这个时候好像突然变聪明了似的,他自己倒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叶黄说的确实有道理,如果他真的让人天天给叶黄送饭的话,被别人知道了,肯定会怀疑其中有什么问题,再说这个叶黄每次跟他上街还都挽着他的手臂,好像关系很不一般似的。王梦遥那里,他想点办法还可以解释过去,但别的人能不能接受他的解释就不一定了,到时候,肯定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他自己可以无所谓,但对叶黄一个女孩子,就大大地不好了。想了半天,叶黄都在那里问他怎么不说话了,他才想出个看上去说得过去的方法,对叶黄说:“要么我让周老板收你个【创建和谐家园】,然后再给你打点折,意思一下,这样行不行?”

        叶黄说:“这倒是可以的,但你怎么跟别人解释?”李远方说:“我就说你是我科研上的合作伙伴,我是投资这个科研的投资方,这样的理由很充分的。再说了,我托他办的事周老板一般连问都不会问,你就放心吧!”

        叶黄说:“我只是说说而已,真要你那么做,你女朋友肯定要有意见,还是算了吧,我知道你对我好就行了。”然后说:“其实我刚才已经吃了点饼干,饿不着的。我自己也会做饭,只是没有你做得好吃。我找你,只是想和你说说话。一个人在家,一点意思也没有。”

        李远方想想也是,一个人在那里,确实挺可怜的,就对她说:“那你怎么不上网随便找人聊聊天,或者看看电视。”叶黄好像又生气了,说:“要你管!我不喜欢跟别人聊天,也不喜欢看电视。”然后好像又觉得自己对李远方这么不客气不对,又露出笑脸说:“你什么时候回来,给我带点好吃的,到我家给我做饭行不?”

        李远方和她说了大致回古城的时间,并答应肯定给她带好吃的,但对给她做饭的问题,却是避而不答。因为他考虑到毕竟这些事王梦遥一点也不知道,现在自己都订婚了,还是尽量不要跟别的女孩子多接触为好。

        然后,问了一下叶黄那些设备的到位情况,看时间实在是很晚了,好不容易才哄了叶黄下线,让她早点睡觉。

      ~第六十五章雁荡胜景~  

        中国大地,幅员辽阔,有许多名山大川闻名于世,光就名山而言,就有“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黄山天下奇”等等的绝美景致。黄山虽然在历史上名不经传,真正有了名气并且进行开发,不过是近二十多年来的事,但因为黄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奇景,在二十年不到的时间里,一跃列入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中。但要说真正岩石最奇特的地方,还是要数雁荡山,“雁荡之巧石”,是天下最有名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典籍《徐霞客游记》中,就对雁荡的胜景赞不绝口。

        雁荡山分南北雁荡,南雁荡在苍南境内,北雁荡在乐清、永嘉境内,雁荡山的景致,以北雁荡最佳。坐船从东海入乐清湾一直走到终点,是乐清的白溪镇,顺着白溪镇那条铺满了白色石块的表面上看不到多少流水的小溪一直往上,就能进入雁荡山的腹地,雁荡的各个著名景点,基本上分布在这条小溪附近。

        雁荡山得名于雁湖,据说经常有大雁到雁湖过冬,所以名为雁荡。但雁荡山最有名的景点,却是大小龙湫和合掌峰。因为时间关系,所有的景点不可能一一游遍,李远方陪着王兴安一家到雁荡山去玩,就只是奔着大小龙湫和合掌峰去的。

        从李远方家到雁荡山去,倒不是用坐船的,其实现在公路比水路方便,除了极个别的人,很少有谁坐船到雁荡去玩。从104国道到白溪镇,再经过标着“中国温州雁荡山”的山门拐向北,就进入了雁荡景区。车到响岭头是个分界,直走是合掌峰,左拐则是大小龙湫和雁湖,别的景点,基本上在这两个方向的沿路。

        李远方他们先去的是合掌峰,合掌峰是两座靠在一起的山峰,或者以前是一块,现在裂成了两半也说不定。不管是怎么来的,现在的合掌峰,两座山峰中间有一条石缝,进去后,从里往外看,只能看到一线天空,所以又有个名字叫“一线天”。石缝里的洞叫观音洞,里面有个庙,香火很旺。其实在李远方小时候,经常听到的名字是观音洞,据说观音洞里的菩萨很灵验的。而合掌峰的说法,是长大以后去了一趟才知道的。

        雁荡山最早被开发的景点是观音洞所在的合掌峰,所以雁荡宾馆就在合掌峰下面。李远方小的时候来雁荡山,别的地方都不需要门票,只有进观音洞需要买三块钱的票。但是现在,温州人已经把雁荡山作为一个产业来做,在离观音洞老远的地方就建了一个山门,过了山门才能进到里面去,要买好几十块钱的票。从响岭头开车往里几百米,是一个停车场,车只能停在这里,再往前走上一百来米就是那个需要买票的山门。其实不买票从两边的山上也能进去,但到了这样风景清雅的地方,估计很少有人好意思做出逃票的事吧。

        过了山门,两边就都是奇怪的山石,各有各的名字,旅游指南上甚至介绍了许多关于这些巧石的传说。当然,谁都知道所有景点的旅游指南上的那些传说都只不过是杜撰而已,只是为了增加这个地方的历史氛围而人为地炒作起来的。王梦遥不是没有见过山,但像雁荡山这样从山谷底部直着上到山顶的一整块的山石,却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所以不由感叹说“这些石头真漂亮”。

        观音洞下面,摆着许多摊点,都是卖纪念品的,最有特色的是有些人用排笔在给游客写的变体字,由蝴蝶花鸟组成似是似非的文字,有祝福的话,也写游客的名字,每幅字只要五块钱。王梦遥对这很感兴趣,就让人把她和李远方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

        让李远方想不到的是,这里的几个测字摊上,竟然打出“高科技电脑周易预测”的牌子,用的显然是他编的那个软件。李远方编这个软件的时候,出发点是当作一个小游戏来增加自己个人网站的访问量的,另外加上的解梦测字等等的功能,只是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而已,根本不指望这样的一个小软件在实际中算起卦来有多少可靠性。但因为他这个人在几年前搞技术开发时所形成的习惯,做事情总是务求完美,对易经的解释尽量做到科学客观,所以最后编出来的软件就具有比较高的学术价值。所以,除了那些网站考虑到软件的趣味性外,许多人欣赏的是他对易经的研究和解释。

        如果是经常要用到易经的人用他的这个软件作为参考,使自己在易学的研究上更上一层楼,这是无可厚非的,但用他的这个软件作为给人算命的赚钱工具,就有些过分了。把一个小游戏软件作为实用的工具,就像把武侠小说中的故事作为历史事件一样,都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但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李远方这个软件做得确实不错,否则,不会有人傻得花大价钱买来放在这里赚钱。李远方记得,在他的软件中,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他都尽量往好事上靠,测试的结果基本上以好事为主。因为这是个游戏软件,让人高兴是最主要的。不过,如果人们从这个软件中得到些对未来美好的祝福,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在心理作用下,干什么都信心百倍,到最后事业或者别的方面取得成功也不一定,如果那样的话,到最后很可能会归结为这个软件测得真准。

        王梦遥玩过李远方那个软件,看到测字摊里打出这样的牌子,再从电脑屏幕上看到软件的界面后,对李远方做了个鬼脸,然后一本正经地上去问那个测字的人:“你这里算得准吗?”这个测字的人把这个软件是个怎么的现代科学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夸张地说了一遍,然后给王梦遥举了一大堆例子,哪一天什么地方来的谁谁谁到他这里算命算得多准,回去后按他说的办,然后避免了一场灾祸,谁谁谁按他算的方向去办事,最后发了财等等,然后还拿出一大堆不知是真是假的感谢信和锦旗之类的东西给王梦遥看。

        听他说得这么神乎其神,王梦遥看着李远方“噗嗤”地笑了出来。老板见王梦遥不信,说:“你怎么不信呢,我是两个月前第一个买这个软件的,算得很准,这里别的人都学我也买了这个软件,现在全国各地的好多地方的同行都用的这个软件。”停了一下又说:“你知道吗,本来观音洞里算卦的生意很好的,我们用了这个软件以后,他们的生意都没有多少了。”

        王兴安在旁边看着有趣,笑着问这个人说:“你知道这个软件是谁编的吗?”这个人愣了一下,说:“这个软件是一个北京的公司出的,听说是一个台湾人编的,听说台湾卖的这个软件的版本不一样,功能多了好多,要是能买到那个版本的软件就好了。”

        王梦遥更觉得有意思,在李远方的手心捏了一下,把李远方推到自己前面,对这个人说:“实话告诉你吧,这个软件是他编的,不是什么台湾人。”这个人一听这话睁大了双眼,但明显不怎么相信,说:“真的吗?”王梦遥还在后面推他,李远方无奈地说:“真是我编的,要么我把你买的这个软件的隐藏功能给你打开吧!”

        这个人半信半疑地把李远方请到电脑前,可能是想到就算不是真的,反正买的是光盘,大不了重装一次,怎么都搞不坏吧。李远方编这个软件的时候,其实所有的单机版的软件功能都是一样的,不过大部分功能都被他锁定,要用特别的方法来解锁。李远方打算,等到今年软件卖到一定程度以后,明年软件升级的同时把隐藏的功能打开。升级功能是要另外收钱的,另外,现在把某些功能锁定,就不会影响到以后的销售,使这个软件不致于成为昙花一现,卖了一年,第二年就没得卖了。“欲取之,先予之”,这是他的经营策略。

        李远方让电脑显示所有的隐藏文件,在他的软件的安装目录下找到一个文件,执行这个文件,输入一段长长的密码进入第二个界面,在第二个界面里再输入一段不同的密码,出现第三个界面,然后又输入另外一个密码,这个操作是激活那些解锁程序的。激活解锁程序后,再一个个打开用于解锁某一项功能的文件,输入一个个解锁密码。整整打开了二十几个文件,输入了六十多次密码,才总算完成了所有操作,然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看着李远方熟练地在电脑上操作着,连键盘都不看就啪啪地打了起来,这个人早就信了一半。等计算机重新启动完毕,打开软件以后发现界面果然变了,就彻底相信这个软件确实的李远方编的。这个人在感激之中,拉着李远方的手不知说什么才好,想到自己还没有问李远方的名字,就拿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弯着腰低着头双手奉给李远方说:“【创建和谐家园】,我叫谢桂良,请多指教!”上次元旦叫李远方“前辈”,这次这个谢桂良更夸张,叫起了“【创建和谐家园】”,李远方更是不好意思,看着李远方的尴尬模样,让站在一边的王兴安和王梦遥两人哈哈大笑起来,李蓉的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李远方交待谢桂良说软件的这些功能原计划是一年以后才打开的,现在市场上卖的版本没有这些功能,让谢桂良不要说出去是他给解的锁,免得给自己带来麻烦。谢桂良满口答应了,想了一下,从抽屉里拿出三千块钱要李远方收下,说这样以后他的生意肯定要比别人好得多,他得付点钱,就算是提前买了新版的软件,但现在带的钱少了点,请李远方别见怪。李远方当然是不收的,谢桂良觉得不好意思,就关了他的店门,说我怎么都得表示一下,就给你们当一次导游吧。李远方没有办法拒绝他的热情,再想想有个当地人当导游确实能省不少事,就答应了。

        谢桂良不愧是在本地长大的,有他带着,各个景点的都介绍得头头是道的,各个地方的历史,谁谁哪年来过,题了什么样的辞等等都如数家珍。据谢桂良说,其实雁荡山风景最好的地方是从合掌峰一直往里走,但那里是国家级的环境保护区,没有开发出来,他说他和保护区的管理者是亲戚,如果李远方他们想去的话,他可以带他们去。但李远方考虑到时间上来不及,和王兴安商量一下后,只有放弃了。

        从合掌峰出去,谢贵良说让李远方他们等一下,他去找辆车来,李远方说他自己有车,让谢贵良别麻烦了。谢贵良看到李远方的车牌,对李远方说:“原来你是部队的。”李远方说不是,车牌是朋友给办的,谢桂说那么你是【创建和谐家园】,李远方说不是的,我家就在不远的地方。知道了李远方的家乡所在,谢贵良就问李远方会不会说他们这里的方言。这对于李远方而言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于是,两个人就用方言聊了起来。方言中的词汇之类的比普通话里丰富得多,所以谢贵良坐在李远方身边引起路来,比用普通话方便多了。

        虽然目前雁荡山由温州市政府进行开发和管理,但基本的管理人员都是本地人,大都是谢桂良家附近的几个村庄的人,都是一个镇的,大家就都是沾亲带故的,所以有谢桂良带着到各个景点去,连门票都不用买,谢桂良上去说一声是自己家的亲戚,管理人员没有多问就放行了。而且到一些老百姓自己做的什么竹子做的小桥之类的地方去照相,本来是要收钱的,但这些人都是谢桂良家的亲戚,说一声是自己的朋友,也不需要花一分钱。为了看风景,李远方是带了一个小望远镜来的,四个人用一个,当然不是很方便,谢桂良在一个亲戚那里借了三个来,可以人手一个。

        看完了大龙湫出来,谢桂良在一个饭店里请他们吃了一顿山野菜,吃完饭后再回程去小龙湫。按照原计划看完小龙湫后,看还有一点时间,李远方问谢桂良附近还有什么地方值得去一下的。谢桂良说去雁湖是来不及了,前几年刚开发了一个新的悬崖石窟,在很高的山壁上,往下看风景特别好,不如到那里去看一看。

        谢桂良所说的地方,李远方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就问谢桂良说什么时候发现的,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谢桂良说这个石窟并不是纯天然的,是他们村里人在借着给山顶上的雷达部队修上山的公路的时候顺便在半山开出来的。上了半山有一个很长的石洞,还有一座吊桥,因为地点选得好,以前一些只能远看的巧石在那里可以近观,所以游客也不少,成了除合掌峰、雁湖、大小龙湫之外游客最多的名胜。

        小时候李远方经常听人开玩笑说温州人琢磨怎么做生意到了入魔的地步,所以温州人的头发都是空心的,听说他们现在竟然凭空造了一个名胜出来,不由得大是感慨。征求了一下王兴安他们的意见,在谢桂良的陪同下上了山。

        回到响岭头的时候,谢桂良的一个弟弟在路边等着,他是接到谢桂良的电话后,准备了一些本地出的工艺品和土特产之类的在这里等着他们的。李远方不想要谢桂良的礼物,但谢桂良这个人既然是给人算命的,连死人都能说活,李远方怎么都说不过他,只好挑了一些最有特色的收了下来。心里却禁不住想,这段时间自己是怎么了,到什么地方都有人送东西,在望河、南京、镇江都是如此,连简单地游一下雁荡山都没有空手。

        谢桂良要了李远方家里的地址和电话,说如果春节期间李远方不出去的话,他希望能够到李远方家拜访。今天谢桂良帮了不少忙,而且和李远方很谈得来,李远方高兴地邀请了他。

        回家的路上,王梦遥当然免不了要开李远方的玩笑,说你现在可真厉害,到什么地方都有人接待,连原先不认识你的人都对你这么客气,这样下去的话,以后我们家的门槛还不被人踩烂。王兴安却觉得这不错,说这是李远方的本事。

      ~第六十六章战友聚会~  

        还没有到家,李远方的两个战友陈卫国和韩富才就已经在家里等着了。他们两个都是以前和李远方王梦遥在一个连队当过兵的战友,和李远方的关系很好,而且和王梦遥也很熟。其他的战友怕李远方到时候因故去晚了,就派了他们两个先来促驾。

        见了面以后,他们先和王梦遥打的招呼,两个人都习惯性地叫她“王班长”。因为王梦遥比他们早一年当兵,而且当过班长,以前在部队的时候,他们都是这样叫的。王梦遥责问他们:“来这么早干什么,好像是怕我们跑了似的”,和这两个战友说话的语气一点也不友好。对战友这样说话,也是王梦遥在部队时的习惯,因为她是班长,要管人的,所以除了李远方以外,和别的人说起话来她很少会客气的。说实在的,像她这样漂亮的女孩子,如果对谁都说话很客气很友好的话,早就不知有多少人会想着办法追上她了。所以她的温柔和客气,一般只针对李远方而去的。

        不过两个战友对王梦遥的脾气确实是已经习惯了,并没有感到什么不舒服的,赶紧给王梦遥解释说家乡这几年变化很快,下半年也有不少新变化,他们担心李远方找不到地方,所以提前过来给他们引路来了。听他们这样解释,王梦遥说:“你们倒想得挺周到的。”然后,王梦遥问今晚聚会的都是哪些人,如果有她不认识的她就不想去,让李远方自己去算了。两个战友赶紧解释说来的基本上都是原来一个连队的,另外还有两个原来师勤务队的,并且把所有人的名字说了一遍,王梦遥见这些人自己确实都认识,就没有再说什么。

        向王梦遥汇报完,两个战友才开始和李远方聊了起来,大致是说了一些下半年的生活之类的。李远方在这些战友面前,只是简单地描述了一下大学生活,其他的事情一律没有说。和这些战友说起自己下半年又开公司又卖软件的,好像有些自吹自擂的嫌疑,很可能会【创建和谐家园】到这些战友。因为这些战友大都还没有安排工作,家庭条件好的还能在自己家的工厂或者公司里上班,家里没有什么后台的,能找个地方打打工已经不错了。所以如果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战友说了,会让他们本来正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心的心里更难受起来,不如什么也不说。等到个三五年以后,等到大家都成家了,事业上也有点基础了,再和他们从头说来也不迟。

        李远方和韩富才原来是一个班的,李远方调到军区网络中心以后,韩富才接他当的班长,两个人的感情特别好,就多问了一些韩富才的情况。据韩富才说,城镇兵现在安置得都不大好,而他们农村兵更是没有安置的政策。他当了三年兵回来,除了收发报之外什么都不会,自己的许多方面都已经和发展迅速的家乡大大脱节,现在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他这样的工作更难找,他自己只找了个地方当保安。有的战友,要么也给人当保安,要么凭着当兵前做过几天车工之类的,进别人的工厂打工。所以除了当兵的时候政府给补贴的那几万块钱外,他们这些当了三年兵的人,没有任何多余的资本。

        再说那点钱也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因为家乡经济比较发达,他们当兵前在家里过惯了好日子,当兵的时候的各种开支就要比别的地方的兵大了许多,三年下来,除了李远方这样能老实呆在房间里的人之外,其他的人都花了不少钱,而且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所以等到他们回家的时候,真正还能剩下的钱就没有多少。在回家前,在部队里面坐井观天了三年,觉得自己手里有个几万块钱挺了不起的,等到回家后一看,以前在一个工厂一起学车工或者干别的活的那些伙伴都自己开了个小厂,当起了小老板,有些人还自己买了车,一下子就对未来失去信心了。所以大家的心情都不大好,除了上班之外,基本上都是一帮战友聚在一起喝酒发牢骚。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9: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