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红尘有梦》-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小雨听说黄耀强是个警察,开始的时候很害怕,但不知怎么的,她对李远方和王梦遥两人特别信任,在他们的劝慰下,再加上黄耀强说让他们去还需要他们配合找到以前欺负他们的那帮人,小雨非常恨那帮人,也担心他们再找到自己,就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元旦把李远方当做武林前辈和崇拜的偶像,当然是李远方怎么说他都同意的。

        交待了元旦和小雨两人一些事情,黄耀强和李远方他们就离开了。和那两个警察一起,在京口城区随便找了家小餐馆吃了顿晚饭,黄耀强坐着李远方的车回到了市区。把李远方二人安排在一家他熟悉的宾馆里,互相留了联系方式,黄耀强就回去找领导汇报情况去了。

      ~第五十九章人间真情~  

        等到洗完了澡,王梦遥问起正在用笔记本电脑收发电子邮件的李远方这几个孩子以后怎么办,李远方就把黄耀强和他说的公安机关的一般处理方法告诉了她。听说这些孩子已经基本上没有找到自己的父母的希望了,王梦遥很为他们感到难过,说:“三个小孩子公安部门能安排,元旦和小雨两个可怎么办,特别是小雨,看上去那么小,连自己都照顾不了,跑的时候还要把三个小不点带在身边。”

        李远方边在电脑上打着字边说:“小雨有元旦照顾,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听他这么说,王梦遥生气了,瞪了李远方一眼说:“你的心肠怎么这么硬呢,元旦偷过东西的,除了吞铁球别的什么都不会,让小雨跟着他,以后还有好日子过啊!”李远方解释说:“元旦偷东西是以前的事,他不是说过这三个月不再偷了吗。再说他以前偷东西也是别人逼他的,不是他自己想偷,以后你不要在别人面前提起这件事,要不对元旦以后不好。我看这个元旦的本质还是挺好的,才这么点年纪,养着四个比他小的孩子,为了那两个小兄弟,叩头叩得血都流出来了。”

        经李远方这么一说,王梦遥也觉得元旦这人确实不错,对于以后不对别人提起元旦偷过东西的事,她非常赞同。然后对李远方说:“要是他们找不到地方去,我们把他们带走算了,我们总养得起他们吧。”

        李远方想想也是,自己和王梦遥确实养得起元旦和小雨,但他想到元旦和小雨都属于那种“黑人”,户口身份证之类的一律没有,要说当孤儿收养,自己的年龄和他们差得不多,这手续没法办,就把自己的疑虑向王梦遥说了出来。

        王梦遥又白了他一眼,说:“你是不是这两天练气功把脑袋练坏了,怎么这么傻呢?我们这个社会还能不让他们这样的孩子有个合法的身份啊。我看黄支队的人不错,明天你找一下他,要是元旦和小雨找不到自己的父母就让黄支队给他们办个身份证和户口,用不着把他们的户口和我们落到一起。他们有了合法的身份,我们出钱让他们去上学,再给点生活费,等他们长大了再给找个工作不就行了。”

        李远方想想也是,身份证和户口的应该没问题,我们这个社会体制不会让这样的苦孩子总是个“黑人”的。但是元旦和小雨都这么大了,上学从几年级开始上呢?如果是正常的学校,肯定是不行的,但现在这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点文化的话,以后还是不好生存。王梦遥说她刚才问过,带小雨和元旦的那些人教过他们两个不少东西,所以他们都认识几个字,而且基本的加减乘除也都会,不是完全的文盲,要不然也没办法走南闯北。所以虽然进正常的学校不行,但可以找人来专门教他们,用不了几年,语文和数学能达到初中水平就好办了。

        找人来教倒是个好办法,但是要找人来教,如果旁边没人看着的话,也是肯定不行的,所以李远方说:“找人教的办法挺好的,但是他们在这里办的户口,我们照顾不上,没有人照顾,还是不行的。”

        王梦遥对着他的头打了一下,说:“说你脑袋坏了你还不服,怎么就不多转一下弯呢?这件事是黄支队经手的,在这里给他们落户口和办身份证肯定比在别的地方方便。落完了户口,你不会想办法把他们转到我们那里去啊,大不了多花点钱。你不是有个副省长舅舅吗,这点小事还不好办?”

        李远方也觉得奇怪,自己平常想别的事情脑筋很灵活的,怎么这种事没有王梦遥想得明白呢,于是向王梦遥作投降状,说“我服了”,然后说那就照你说的办,明天和黄耀强商量一下,如果找不到元旦和小雨的家人,公安部门又不好安排的话,就先给他们在这里办户口和身份证,然后转到古城去。至于古城那边户口怎么落,他倒不想麻烦钱丰,毕竟这是件小事,让一个副省长出面也太夸张了,找一下王记者这些朋友,应该很好解决的。

        商量了这件事,奔走了一天的王梦遥也困了,打了个哈欠,叮嘱李远方早点休息,就自己先睡了。

        第二天早晨,当李远方出去跑完步回来的时候,王梦遥告诉他刚才黄耀强打了个电话过来。黄耀强说昨天晚上向局领导汇报了这件事,局领导很重视,让他专门负责这件事,经费的问题,等局领导商量后再作决定。因为担心元旦和小雨两个孩子害怕警察又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所以天刚亮他就带着几个干警去接元旦他们了,打电话的时候,正在帮元旦收拾东西。另外,黄耀强说过一会他们刑警支队的高支队长会过来陪李远方两人一起吃早饭。

        李远方想想也是,像元旦这样的,以前做的都不是什么正经事,而且偷过东西,年纪又小,如果昨晚上想不通,因为害怕警察一大早跑了是很正常的。如果他们没有带着三个小孩子,搞不好当晚就会跑掉。说起来他自己还是没有人家当警察的有经验,没有考虑到这么多的东西。

        接近七点半钟的时候,刑警队的高支队长带着一个干警过来了。高支队年纪和黄耀强相当,三十五六岁的样子,长得没有黄耀强粗壮,性格上比黄耀强开朗,也比黄耀强会说话多了,见到他们很客气,“李主任”地叫个不停。高支队带着李远方两人到这个宾馆的餐厅吃了一顿非常有特色的早餐,然后很客气地邀请李远方到他们公安局去坐一坐,说是局里领导指示要和李远方见一面。李远方想大概是需要他配合进行调查什么的吧,高支队不好意思明说,所以用了这种方式。

        觉得坐警车到公安局去比较别扭,好像被警察抓走似的,李远方开了自己的车跟在高支队后面。刚看到李远方的车牌时,李远方注意到高支队的突然眼睛发亮,但却什么都没有说。

        到公安局后,高支队把李远方带到一个姓施的副局长的办公室,解释说冯局长到市委开会去了,下午才能回来,施局长是常务副局长。施局长是个胖子,见到李远方也很客气,简单地问了一下昨天的情况后,就和李远方寒暄起来,问李远方老家在哪里,从什么地方开车过来等等。本来自己来这里就是为了协助调查的,而且人家还这么客气,李远方就没如实地把昨天的事和自己的一些简单情况告诉了施局长。

        正聊到没话可聊了的时候,黄耀强进来了,先和李远方打了声招呼,向施局长汇报说五个孩子都接来了,已经安排在局里的一个空闲的宿舍里。施局长就说先按原计划带这几个孩子到市医院检查一下身体,然后再安排下一步。因为王梦遥坚持要一起去,所以李远方也只得开车跟着警车到了医院。黄耀强坐了他的车,另外两个警察开警车带着五个孩子。

        因为有警方关照,检查的时候也没有排队,一进去就开始了。但一系列程序下来,再加上有的结果还要等一会,所以还是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到十点半钟了一切才结束。李远方和王梦遥一直坐在外面等着,黄耀强和三个警察带着五个孩子到处跑。他们三个人都很热心,没有谁脸上露出过不耐烦,可能是因为这件事的背后是个大案,领导交待过,而且他们自己也很同情五个孩子吧。根据检查结果,两个小男孩除了肌肉有点萎缩外,其他的功能基本正常,只要加强锻炼和治疗,应该不会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看来昨天李远方的努力还是有效果的。其他三个,除了小雨因为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发育有点迟缓外,都没有什么问题。得到这个结果,不管是李远方两人、三个警察还是元旦和小雨他们都松了一口气。

        王梦遥要给五个孩子买衣服,李远方实在是不愿陪女人逛街,就以和黄耀强商量点事为由逃避,由那两个警察带着王梦遥和五个孩子上街去了。因为快到了午饭时间,李远方干脆和黄耀强两个找了个小餐馆坐了下来。

        坐定以后,黄耀强告诉李远方刚才施局长给他来了个电话,说经过几个副局长碰头和冯局长电话联系,局里决定两个小孩的一切医疗费用由局里想办法解决,让黄耀强负责去办这件事。虽然李远方觉得让一个刑警支队的副队长去管两个小孩有点大材小用,但见黄耀强好像很乐意接受这个任务,就没有说什么。

        黄耀强解释说局里这么重视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这件事涉及到拐卖儿童以及残害儿童这样的恶性案件。这类案件是公安部规定的大案要案,而且这后面的这种性质的犯罪团伙一直是国内公安部门的疑难案件,现在有元旦和小雨两个重要线索,对侦破这类案件可能会起到突破性的进展,至少可以掌握这样的犯罪分子的作案方式和一般的作案地点。所以,安抚好元旦和小雨两个孩子的情绪很重要,而最好的安抚方法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把两个小孩子的病治好。

        其次,当警察的都有点江湖义气,两个半大孩子带着三个小孩子逃出魔爪,然后由元旦靠吞铁球这样对身体损害性很大的方式要钱养活其他四个孩子,让局里的干警从上到下都很感动。如果局里不做这样的决定,局里的同事也会为这两个孩子集资的。局里这么做,可以说是顺应民意。

        另外,可能是跟李远方有关。昨天晚上黄耀强只是汇报说李远方好像是安全部门聘请的一个什么主任,局里的领导还没有怎么重视。但在黄耀强上午回到局里后,高支队就问他李远方到底有什么大来头,挂的车牌这样特殊。而当黄耀强等李远方等人走了,再向施局长汇报一些别的任务后从施局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听到施局长在给冯局长打电话,话题中有李远方的车牌和从什么地方来这样内容。刚才施局长在电话中让黄耀强转告李远方说今天晚上一定不能走,冯局长要请李远方吃饭。

        黄耀强分析的前两个理由,让李远方很是感动,黄耀强这样的警察和当时在望河县碰到的那两个警察,差别是如何之大。而对最后那个理由,李远方只得又一次哭笑不得了,又是一次阴差阳错的误会,而且这件事自己给人去解释只会越描越黑,不如走到哪算到哪。

        李远方把自己和王梦遥商量的对元旦和小雨两个人的安排向黄耀强说了出来,希望黄耀强能在其中帮点忙,向局领导解释及给两个孩子落户口办身份证之类的。黄耀强对李远方说,这个忙帮起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局领导现在对李远方这样重视,肯定能够同意,落户口之类的,也是他们份内的事,举手之劳而已。而且,他们刑侦支队和古城的刑侦支队在业务上经常有联系,需要的时候,他还可以通过古城刑侦支队的同行帮两个孩子办一下转户口的事。但他指出,养两个这么大的人,要给他们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安排学习文化课,以后还要帮着找工作,要花不少钱,由李远方自己负责,这个负担太重,不如还是留在这里,由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给想点办法。通过民政等政府部门来办,也许更合适一些。

        既然这件事是自己和王梦遥商量好的,李远方就坚持说还是由我们来负责他们以后的生活,我们对这两个人都比较欣赏,好好培养可能会是个人才。然后不得不告诉黄耀强,对自己来说,钱根本不是问题,就算这两个以后一事无成,他也可以保证他们一辈子衣食无忧。至于古城那边的事,就不用麻烦黄耀强他们了,他自己有办法解决。

        李远方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虽然搞不明白李远方现在自己还在上大学到那里去找这笔开支,但黄耀强直觉李远方既然这样说肯定有绝对的把握,就不再劝他了。对李远方说:“现在我们公安部门已经网络化信息化了,通过我们内部的网络,能不能从失踪小孩的记录中找到他们的父母,一个多星期就可以得到结论。如果别的地区的同行能抓到带他们的那伙人,对事情的解决也许更有利些,但这些人一般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元旦他们跑了,那些人害怕他们到公安部门报案,肯定早就找地方躲起来了,所以找到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这样的话,半个月左右就得考虑元旦他们几个的安排问题。如果没有更合适的安排,而且他们两个也愿意的话,我就按你说的办,然后让他们去找你。但根据我的直觉,他们跟你在一起应该比在别的地方更好些。”

        李远方谦虚了几句,然后两人转换话题,黄耀强向李远方请教起气功方面的问题来。这方面的东西,李远方一向的观点是会的人越多越好,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振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对黄耀强的问题是有问必答。

        一顿饭吃下来,让黄耀强受益非浅,对李远方的厉害之处则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在同时,也越来越觉得这个年轻人让人捉摸不透。但不管怎么说,两个人是话越谈越投机,很快地成了莫逆之交。

      ~第六十章感动莫名~  

        王梦遥带着元旦他们去买衣服,公安局里的那些干警也自发地在为这些孩子做着准备。所以当李远方他们都回去的时候,元旦他们住的那个宿舍外间堆满了大家送来的衣服被褥、日常用品、各种营养品等等的一大堆东西,还有许多工作并不是很忙的女干警在帮忙收拾着房间。

        因为三个小孩有元旦和小雨两人带着,所以对他们安排起来,比别的那些被拐卖和被遗弃的小孩容易得多,只要给他们必要的生活条件,他们自己就能够照顾自己。但还是有许多女警主动要求来照顾他们。黄耀强考虑到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而且元旦和小雨带着这三个孩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除了给他们安排了住宿和吃饭的地方外,谢了那些同情心过剩的女同事的热心。但对她们的热心,无论是元旦和小雨自己还是李远方黄耀强等人,都是非常感动。黄耀强禁不住对李远方说:“看来我们这个社会还是好人更多些。”

        趁着现在那三个小孩有人照顾,李远方把元旦和小雨找到黄耀强的办公室里,把自己的意思向他们两个人说了,问他们愿不愿意跟自己走。这两个孩子都很懂事,心里都很明白想找到亲生父母是没有什么可能的了,所以一直在为以后的生活而担心。李远方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一声都没有吭,但眼泪却忍不住流了下来。等到李远方最后一句问他们愿不愿意时,两个人对看了一眼,对着李远方跪了下来就准备给他叩头。这次李远方反应很快,把他们两个扶了起来,没让他们叩下去。

        征求了他们的意见,李远方把和黄耀强商量的计划告诉了他们两个。大致是先在这里等着公安部门的努力,过半个多月实在没有什么希望以后,就给李远方打电话,由黄耀强送上火车到李远方那里去。对这个计划,两个人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小雨说她想在这里多呆一段时间,因为那三个小孩还需要照顾,等到他们都有了着落,自己才能放心地到李远方那里去。

        然后,李远方还把他们到自己那里以后的安排向他们两个说了一些,比如让他们去学习,以后再想办法给他们找工作等等。开始和李远方说话以后,元旦和小雨就已经不再流眼泪了,听到李远方给他们描述的美好的未来,眼里还都露出了些向往的笑意。虽然年纪并不大,但因为这几年来过的都是那种饱受折磨的生活,所以这两个孩子对一切都非常麻木,很少说话,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哭过,也没有笑过了。

        和元旦小雨谈完,李远方带着他们到住处去,准备再给那两个小孩看一看经脉情况。王梦遥回来后一直在和那些女警一起照顾着三个小孩子,女人在一起话本来就多,不自觉地把自己和李远方打算收留元旦和小雨的事说了出来。这么大的两个人,如果只是照顾个十天半月,这些同情心过剩的女警自问还能勉强坚持下来,但要把他们收留起来,却不是她们所能做到的,所以听王梦遥这么说,对李远方和王梦遥都很佩服。于是,详细地了解起他们的家庭条件等等的情况来。李远方他们进去的时候,几个女警正在和王梦遥说着这些事。

        屋里人很多,而用气功需要安静一点的环境,黄耀强就把这些人都赶到了外间,自己和李远方留下准备处理两个小男孩,但还是有几个女警在门口探着头往里看。李远方按老办法点了两个小孩的睡穴,检查以后发现经脉已经没有什么异常,虽然气血的运行比较弱,但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恢复正常。但抱着让他们早一天恢复的心理,比上次多费了不少劲把他们全身的经脉都疏通了一遍。李远方估计经过自己这样处理以后,这两个小孩能够比原先预料中的早一半时间恢复正常,最多一个月左右,就可以站起来,两个月以后应该能够正常走路。

        看见李远方随便弄一下就把两个小孩搞睡了,那些爱看稀奇的女警都知趣地屏住呼吸没有出声。等李远方解了两个孩子的穴位出来后,就全都围了上来问这问那的。这些女人比电视上放的那些搞跟踪采访的记者还要话多,李远方不知道该向她们怎么解释,也不知道该先回答谁的问题。幸好黄耀强说时间已经不早了,冯局长要请李远方吃饭,才把李远方解救了出来。

        王梦遥不想参加这种活动,以想和小雨多呆一会联络一下感情为由留了下来,所以就李远方自己在施局长和黄耀强的陪同下去了事先定好的饭店。

        进到包厢的时候,冯局长、政委和几个副局长以及一些支队长以上的局里的领导成员都已经到了。施局长向李远方介绍的时候,每个人都很热情地走上来和他握手,嘴里说着欢迎之类的话,对他的称呼,都是统一的“李主任”。有过两次望河之行和经常和那帮记者的聚会这样的经验,对于这样的场面,李远方已经非常熟悉,所以坐下来后自然地和他们说着那些没有什么营养的话,谈笑风生的,气氛很和谐的样子。李远方觉得反正他们都已经知道自己是个武林高手,就没有了以前的顾忌,别人向他敬酒的时候都爽快地喝了,然后再毫不客气地向所有给他敬过酒的人回敬。几圈下来,李远方自己没有什么感觉,明显酒量不怎么样的几个人就有些晕了。

        冯局长是那些喝晕头转向的人中的一个,摇摇晃晃地举起杯子对李远方说:“李主任,上午我给我的老同学、古城的公安局长打了个电话,问他你到底是个什么来头,他告诉我,他们省委书记指示省里所有的警察见到你的车牌时都要老实一点,所以我现在把我们局里的所有领导都叫了过来,一定要把你陪好,我代表所有的干警再敬你一杯!”

        李远方见冯局长好像话里有话,又不好问什么,无奈地把自己杯里的酒喝了。喝完后,转过头疑惑地看着坐在边上的黄耀强,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些答案,黄耀强向他摇了下头。施局长见局长喝多了,话说得有点带刺,而李远方有询问的意思,就替冯局长解释说,上午高支队向他说了李远方特殊的车牌号,他自己旁敲侧击地向李远方询问了从什么地方来以后,就给冯局长打电话汇报了这些事,冯局长就向古城方面了解情况去了。然后,不好意思地说前一阶段因为在一些事的职权问题上,他们市的公安部门和安全部门产生过一些小摩擦,考虑到李远方是上面下来的,希望通过李远方缓和与安全部门之间的关系,没想到冯局长喝多了酒后不自觉地把怨气发了一些出来。施局长一再解释说冯局长酒量浅,让李远方多多包涵。

        原来是这么回事,李远方想我这次可是代人受过了。于是解释说自己并不是安全部门的人,只是目前协助安全部门开发一个项目,为了方便办事,才办了那个证件和目前用的这个车牌。见施局长眼里有些失望,只得再补充说:“我和他们北京那边的一个副局长算是师兄弟,要不我让他给打声招呼,协调一下你们的关系怎么样?”这个时候施局长可能已经回过味来了,想想需要省委书记指示全省警察都要客气一点的,哪会是个一般人物,赶紧说:“用不着用不着,麻烦你怎么好意思。”

        这时政委在边上也说:“不用麻烦你了,只要我们和你谈得来,就说明我们两个部门之间是可以合作好的,过几天我和他们接触一下,把你这件事作为一个桥梁,和他们就好说话了。”

        李远方心想这件事不会像政委说的那么简单,他们真的和安全部门说起自己,安全部门肯定要向上面或古城那边询问自己的来历,到时候肯定又会扯出一大串事。不过这样一来,两个部门之间倒真的可以开始一些对话。自己在这中间,等于是被人当作一只棋子在用了,不过想想自己又不是什么真正的大人物,当棋子就当棋子吧。听说安全部门的人经常管过界,很可能两个部门之间的摩擦是安全部门的错,而从目前元旦和小雨他们这件事情的处理上,他对这个市的公安部门的印象比较好,甚至说有些感动,如果自己当了棋子后真的能给公安部门帮上忙,自己倒很乐意当这样的棋子。

        发现李远方听完话后愣在那里,好像在思考着什么问题,施局长赶紧说:“酒桌上不谈公事,我们喝酒,喝酒!”于是大家又都端起杯子喝了起来,连已经更醉的冯局长也条件反射地举起了酒杯。

        喝完了这杯酒,李远方对施局长说他打算收留元旦和小雨两个,不知道行不行。施局长说当然没有任何问题,说这是他们两个孩子的福气,有你这样的人帮他们,他们这一辈子都不用担心。可能是因为比黄耀强多了解了一些李远方的情况,他根本连考虑都没有考虑就同意了李远方的意见。然后问起李远方将怎么来计划这件事,李远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些,施局长满口答应说什么户口身份证之类的由局里指定专人去办,等到事情告一段落后,再派人直接把两个孩子送到李远方那里去。旁边的政委和其他人也都连声附和,说这类事本来就是我们管的,方便,方便。

        李远方说:“谢谢大家,我先替元旦和小雨敬你们在座的各位三杯!”自己先一饮而尽,然后又自己把酒杯倒满,连着喝了三杯。所有的人看到他又喝了这么多酒,都说他真是海量,又说他真够意思,也都陪他喝了一杯。

        这帮警察有好几个酒量很好,李远方是来着不拒,而且到后来忘了运功把酒精逼出来,所以喝到最后竟然醉了,走路都走不稳。这些人自己也喝了不少,甚至还没有李远方清醒,所以只得打电话到局里找了两个警察把李远方送回了宾馆。

        回到宾馆后,看到李远方醉醺醺的样子,王梦遥忍不住责怪起他来,李远方向她解释了一下当时的场面,并且告诉她元旦和小雨的事情也通过这场酒有了些新的收获,王梦遥才没有再怪他。但把他赶到浴室去后,就自顾看电视去了。

        李远方觉得酒喝得实在是太多,如果让酒精继续留在体内对身体不好,就躺在浴缸里运转真气逼起酒精来。花了一个多小时时间,浴缸里的水换了三次,才总算大功告成。回到卧室,王梦遥已经看着电视睡着了。李远方虽然觉得她这一天挺累的,但在酒精的【创建和谐家园】下有些冲动,还是没有忍住动了她。

        第二天上午,李远方交待完元旦和小雨一些事情后,就向公安局的人辞了行。李远方本来想给元旦和小雨留点钱备用,但小雨说他们自己还有几百块钱,而且在公安局里住着什么开支都不需要,说什么也不要。没有办法,只好放五千块钱在黄耀强那里,说如果他们几个孩子需要什么就由黄耀强给买。黄耀强也不想收,说需要用钱的时候他会给想办法的,但最后还是被李远方说服了。

        临走的时候,局里的几个领导都对李远方说请你放心,这几个孩子在这里他们公安部门一定会照顾好的,有什么新的情况他们会及时和李远方联系。同时,免不了说李远方昨天晚上真是够意思,一个人喝的酒比他们所有人加起的一半还要多,除了邀请李远方下次有机会再来他们这里作客外,还保证说以后如果李远方有什么事他们能帮上忙的,绝对的第一时间来进行处理。这里的特产水晶肴肉之类的,当然是往李远方的车里塞了不少,李远方说不过那么多人,只得收下了。黄耀强开着一辆警车给李远方引路,把他送出市区,上了高速路才回去。

        这个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五,第二天就是定好的订婚的日期,李远方的父母这两天来已经打了不少电话催他们早点回家。原计划是要到杭州西湖看一看的,毕竟这是中国十大名胜之一,但因为时间上已经来不及,只好放弃了。不过王梦遥倒是没有什么想法,还和李远方说,西湖十景里的“柳浪闻莺”、“花港观鱼”、“三潭印月”之类的,都不是冬天看的,而这些天天气很暖和,“断桥残雪”也是看不上了,不如以后再看,反正以后要经常回家,有的是机会。她还以扬州的琼花为例,向李远方说明季节的重要性。

        既然王梦遥没有意见,李远方就开着车连杭州城都没进,只从边上擦过,直接向家里去了。

        请继续期待《红尘有梦》续集

      ~第六卷 讼~  

        第六卷讼,象曰:天与水违行,讼

        序卦传说:“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从卦象来看,“讼”卦的上卦“乾”是天,下卦“坎”是水,上面是天,下面是水,两者的行动方向不同,肯定会造成矛盾。上卦“乾”刚健,下卦“坎”有险,虽然本身条件良好,却踏在陷阱上。所以在处理各件事情的时候,要提高警惕,提前做好各种准备。

        以人事相比,当基本生活条件都已经完全具备而且略有富余的时候,在一些思想观念方面的,每个人之间自然会产生一些不同,有不同,就会有争执。如果长期争执下去,就会损害相互之间的关系,甚至影响到更多的东西。因此,君子要采取中庸的方法,尽量避免引起争执或者使争执扩大,而且心中要早有谋划,未雨绸缪。

      ~第六十一章青春作伴~  

        随着车行离家越来越近,李远方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了起来,虽然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离家再回去。不知道为了什么,每一次回家都有每一次不同的激动,也许对于一个在外的游子来说,“家”永远都是最值得挂牵的吧。

        当兵时的那次休假是当兵两年以后,科研任务刚刚结束,王梦遥陪李远方出去买的火车票,说坐硬座太辛苦,而硬卧不好买,给他买了张软卧票。李远方带的钱不够,是王梦遥给垫的,回来后李远方还给她钱,她说什么都不要,说你从家里回来时多给我带点好吃的就行了。其实车上人并不多,刚上车的时候,李远方的软卧包厢里只有他一个人,过了鹰潭后才上来一个六七十岁的台湾人。

        那个台湾人是台湾岛内一家大报的副总编,这次是从香港转道厦门回老家探亲的,和李远方是一省的同乡,已经倒了一次火车了。一上车,这个副总编就对李远方说个不停,心情非常激动的样子,根本没有考虑到李远方和他有多大的年龄差距,能不能听懂他说的那些话。这个副总编说,他十二岁从老家到的台湾上学,没去多久,政局就发生变化了,再也回不来,从此以后和自己的父母天各一方,直到父母都去世了也没有再见上一面。说着说着,这么大年纪的人还在李远方这个毛头小伙面前掉了几滴眼泪。

        李远方问他是第一次回大陆吗,副总编说已经回来五六次了,第一次特地回来给父母扫墓,第二次把祖父母的骨灰带回老家安葬,后来又借着到香港和澳门出差的机会回来几趟。但是每一次回来之前,他都要兴奋得好几天睡不着。这次回来,是想在老家找个清静的地方好好写点东西的。台湾岛内的大部分地方太吵了,不吵的地方,自然环境等等的都和自己所希望的不同,总觉得不是自己的地方,找不到归属感,所以也产生不了什么灵感,怎么都不如在自己老家来得踏实。

        对他的这种感觉,李远方很不明白。因为副总编是从十二岁离的家,中国人说的年龄一般都是虚岁,实际上在家也就十一年不到而已,真正有记忆的时间,甚至连六七年都不到。而在台湾,他却是生活了五六十年,几乎是一辈子了,但在他的心里,对老家的感情却远远比台湾的任何地方都深。当李远方向副总编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时,副总编发了好长时间的愣,说我倒没有考虑过这个原因。也许是因为祖宗和父母的坟都在老家,或者是小时候走过的每一段山路、山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比较特别吧。

        副总编比李远方先下车,下车的时候是半夜,但李远方注意到,整个上半夜这个副总编都在那里辗转反侧,好像一直没有睡着。他下车的时候,李远方起来帮他拿东西,并把他送到车门口。下车以后,副总编向李远方挥了挥手,嘴里念着“青春作伴好还乡”,脚步轻快地走了。

        从告别黄耀强到回自己家,李远方的车开得很慢,一方面是因为临近年关路上的车辆很多,另外一方面是一路上要向王梦遥介绍沿途的风景,遇到风景奇特的地方,王梦遥还要下车拍点照录点像的,时间就这么耽误了下来。所以,路程虽然不远,他们却直到晚上七点多才到家。

        虽然已经有所心理准备,但到家门口时,那个场面还是让李远方吓了一跳。门口站满了人,全部是李远方村里的乡亲,看到车停了下来,许多人都迎了过来,看清车里的人确实是李远方,有几个人就帮着把车门给打开了。李远方下了车,正打算给王梦遥介绍这些乡亲时,他的家人听到乡亲们的叫声从屋里跑了出来,李远方的姐姐拉着王梦遥先进了屋,母亲也跟了进去。爸爸和姐夫以及一些乡亲帮李远方从车里往外搬着东西。

        屋里也是满满的人,爷爷奶奶都在客厅里,连一些伯父叔父和堂兄弟堂姐妹之类的都在等着他们,因为人太多而没有办法进来的那些乡亲,则全站在门口看着。没等李远方给介绍,姐姐已经带着王梦遥向各位长辈喊了一大圈。虽然王梦遥平时是个很大方的女孩子,但遇到这样夸张的场面还是很紧张,用眼光到处找着李远方。最后李远方的小外甥女跑过来喊阿姨,王梦遥抱起了她,才好像是找到了点心理依靠。

        李远方的母亲给各个站在门口看热闹的乡亲发完了烟和糖之类的,招呼李远方的姐姐快点带王梦遥到楼上洗漱一下,一路上这么辛苦,肯定早就饿了。王梦遥跟着姐姐上楼,李远方搬完东西后,在客厅里陪着各位长辈和乡亲们说着话。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他长高了不少,而且比以前更英俊了,搞得李远方挺不好意思的。而女的都夸他的女朋友长得漂亮,这让李远方的爷爷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过一会,姐姐过来叫李远方过去吃饭,乡亲们就都散了去,留下自己家人一起到客厅后面的饭厅吃饭。

        李远方家的房子是按照村里的统一规划在几年前造的,每层建筑面积一百五十多平米,总共有五层。一楼前面是个客厅,后面是厨房和饭厅。二楼到四楼是三套住房,每层都有两个卧室、一个书房和一个卫生间。五楼只有一半,前面半截是个大娱乐室,放着一台大电视和音响设备之类的,后面则是个阳台。另外,还有个不小的地下室,可以放各种杂物。目前,爷爷奶奶和李远方的父母住在二楼,三楼整个给李远方留着,四楼作为客房,姐姐回娘家或来别的客人就住在四楼。

        因为在等着李远方他们回来,所以全家都还没有吃饭。饭桌上,李远方的母亲和姐姐不停地向王梦遥面前夹着菜,向她问了一些路上的情况以及喜欢吃什么之类的话。王梦遥问一句答一句,显得有些拘束。爷爷和奶奶则只是含笑地望着李远方和王梦遥两人,很少说话,在李远方和爸爸姐夫说话的时候,爷爷偶尔会插上一两句。

        吃完了饭,爷爷奶奶嘱咐李远方和王梦遥说路上挺辛苦的早点信息后,上楼去睡觉去了。妈妈和姐姐带着外甥女陪王梦遥上了楼,李远方陪着爸爸和姐夫在客厅里聊天。过不大一会,妈妈下楼来了,说姐姐和外甥女在陪着王梦遥,她先来跟李远方说说话。

        当着父母和姐夫的面,李远方把自己半年来的经历简单地说了说。但只是提到和王梦遥一起开了个影像工作室和自己的软件卖了点钱的事,炒地皮等事情他没有说,觉得这毕竟有点投机倒把的嫌疑,怕父母说他什么。因为他父亲只是个安于本职工作的普通干部,母亲是个普通的小学老师,而他自己则从小都是个好孩子,如果让父母知道自己现在什么事都敢干,怕吓着了父母。自己的实际收入,他也只是适当地说了一些,另外那些事,当然也是能不说就不说了,免得父母大惊小怪的。

        李远方这次是自己开车回来的,原来家里人都以为是王梦遥家的车,经李远方说明,才明白是他自己买的。姐夫对李远方的车牌很惊奇,问他从那里弄来这样的车牌。李远方的解释是一些朋友帮着办的,另外还说了和副省长是同乡并认了舅舅的事。因为过几天钱丰要李远方带他女儿出去玩,如果是事先不说明到时候不好解释,不如先说出来。南方和北方不同,对当官的兴趣不是很大,所以李远方说出认个副省长当舅舅这样北方人看来不得了的大事,家里人也只是“哦”了一声,没觉得有多么了不起的,只是觉得在外乡有个同乡可以经常来往,要比一个人在外地举目无亲好一些。

        母亲下来找李远方的主要目的是问一下明天应该送给王梦遥什么礼物,虽然李蓉在电话里多次要求李远方家里什么都不要准备,找几个亲戚朋友一起吃顿饭就行了,但毕竟婚姻是件大事,还是应该按照老规矩来办的。李远方问村里别的人订婚都送什么东西,母亲说也就是一些金银首饰之类的,另外还送一定数量的钱。李远方就说钱就不用送了,梦遥家有的是钱,送了人家也不会要,金银首饰之类的,他自己已经送过戒指了,别的随便送点就行了。但家里人却不这么想,李远方送是李远方自己和王梦遥两个人之间的私事,作为家长,应该送的还是要送的。不送钱,他们倒没有什么意见,想想自己送多少钱也没有王梦遥家里的多,还是算了。既然是规矩如此,李远方就同意了,说那么明天就带她上街去让她自己挑好了。

        考虑到家里前些年造房子花了不少钱,经济上不是很宽裕,李远方从古城回来之前就办了一张卡,里面放了与吴晓意签约后新和他合作的网站使用他的软件的使用费。和家人商量完后,就拿出来交给母亲说:“这是我那个软件卖的一些钱,大概有四十来万,交给家里吧,剩下还有些美元,我自己先留着行不?”父母不想要他的钱,说你现在还在上学,留着自己用吧。这时姐姐下来了,听到他们的争执,远远地说:“妈,你就要了吧,刚才梦遥跟我说远方现在很有钱,这点钱他不会当一回事的,做儿女的能赚钱了孝敬孝敬父母也是应该的。”听完这话,母亲就接了过去,但是说,这是你的钱,我先帮你存着,等你结婚的时候再用。

        姐姐对李远方说:“小静总缠着梦遥不放,我让她走她都不走。我看梦遥好像有点困了,刚才打了个哈欠。小静最怕你,你上去把她赶走,让梦遥早点睡吧!”父母和姐夫也让李远方早点上去,说梦遥第一次到我们家来,不知道能不能习惯,你去陪一下她。李远方说好的,跟着姐姐上楼去了。

        外甥女看到李远方来了,赶紧躲到王梦遥身后,李远方追了过去,她就跑到自己母亲身边,李远方的姐姐趁此机会就把她抱走了。

        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李远方和王梦遥现在是怎么回事,但毕竟他们还没有结婚,家里至少要给人做个样子出来,所以给两个卧室都准备了被褥,但谁也没提他们应该怎么住,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等到外甥女和姐姐都走了,李远方问王梦遥道:“还习惯吗?”

        王梦遥说:“你家里人对我都挺好的,小静也和我很不错,我看她好像很怕你。”李远方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小静小时候和他挺好的,自从当兵后就开始怕他,一见到他就躲,笑着对王梦遥说:“小静最怕【创建和谐家园】,明天我告诉她你也当过【创建和谐家园】,她肯定就怕你了。”王梦遥说:“你别说啊,要是她真的不和我玩了我找你事。”李远方马上保证不说不说,然后问王梦遥:“你洗澡了吗?”王梦遥说还没有来得及,李远方就说快点洗,路上走好几天了,到家了早点休息。

        趁王梦遥去洗澡的时候,李远方到书房上了会网,处理一下电子邮件。他觉得家里现在的这台电脑实在是太慢,过几天应该买台新的,顺便买个摄像头回来,以后他回去的时候,父母就可以通过网络和他及王梦遥聊天。

        等王梦遥洗完澡,李远方也去洗了,洗完后穿着内衣就钻进王梦遥的被窝里。王梦遥担心地说:“我们一块睡你妈不会说吗?”李远方说:“我们这里订婚比领结婚证还重要,领了结婚证,没请村里人喝过喜酒,谁也不承认你已经结婚了。订婚的时候请村里人喝酒,有村里人作证,以后要想反悔都不行,只能等着到时候结婚了。”说完这话突然想起一件事:“明天以后你该叫爸爸妈妈了。”王梦遥说:“我不好意思。”李远方说:“那我先叫你爸你妈,你再叫我爸我妈怎么样?”王梦遥同意了。

        王梦遥说,刚进门的时候家里那么多人搞得她很紧张,问李远方说:“你每次回来家里都有这么多人啊?”李远方说:“这不是看你来了吗?农村可不像城市,谁家里有个什么事一会儿就传遍了。”一个村里的人,多少都有点沾亲带故的,而且李远方自己的父母在村里的人缘特别好,所以新媳妇上门村里人都要来看一眼的。王梦遥说那我明天可不敢出门了,肯定有许多人在后面指指点点的,我不习惯。李远方说:“要是呆久了你就会发现,还是村里的人好。住在城市里,同一个门洞里的邻居住了十多年没有见过一面很正常,谁家里有个什么事,根本找不到人来帮忙。在农村就不一样了,一家有什么难处,村里人都来帮忙。”

        但王梦遥还是说她不习惯,以后还是让李远方的父母跟他们到城里去住吧。李远方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和她争执,就说现在还早着呢,以后再讨论这个问题吧。和王梦遥缠绵了一番,再点了她睡穴,自己到另外一个房间打坐去了。

      ~第六十二章味如醇酒~  

        回家后的第二天早晨,李远方一大早就起来了,没有去看时间,只看到天已经蒙蒙亮就起了床。而王梦遥当然是还没有醒的,虽然李远方早已经解了她的睡穴。

        起来了才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干不了。昨天晚上睡觉前忘了问母亲自己的运动鞋和运动服都放在什么地方了,现在肯定找不到,而穿着西装和皮鞋去跑步,显然是不合适的。更严重的是,家里一楼的前后门在下半年都换成了防盗门,昨天晚上也忘记向母亲要钥匙了,从门里根本出不去。想了想,跑步是不行了,不如去散步,从门里出不去,干脆从窗户下去算了,反正自己以前住在老房子的时候经常从二楼的窗户进出,家里人已经见怪不怪了。于是,发挥了一下他以前在部队跑国际障碍时跑出来的身手,再借着这半年来和董文龙对练时练出的经验,打开窗户,在二楼和一楼的窗楣上缓一下冲力,几个动作就到了楼下的平地上。

        村子往前走过一片树林和一大片滩地就是大海,从他家的楼上可以很好地看到大海的模样。现在是早晨,风正从海上向陆地吹来,能够闻到一股淡淡的海水的咸腥味,李远方很喜欢这种味道。小的时候他是十分讨厌这种味道的,总觉得吹来的海风里面有太多的鱼腥味,闻起来挺难受的。但当年当兵两年多没有回家时,回家的路上乍一闻到这种味道却觉得特别亲切,后来再离家到外地去,就会经常想起这种特别的味道来。

        不过李远方现在不想到海边去,因为现在还没有涨潮,能看到的,只能是没有什么特色的泥涂而已。等到下午涨潮的时候,带着王梦遥一起去看,感觉会更好些。

        李远方打算去爬山,爬上村子后面的那座小山,看看村里的全景,再看看海上日出。这些年大家都忙着赚钱,也不再需要砍柴禾来烧火,除了李远方这样回家后没有什么事干的人以外,山上估计有十好几年没有人上去过了,山上长的蕨草比人还要高,以前那些上山的小路,早都连影子都找不到了。李远方随手在路边折了根竹棍,用竹棍来开道,顺着一个坡度比较平缓的山脊往山上爬。一路上除了两边的草和一些杂树之外,眼里再也看不到别的东西。

        山顶上有一块突出的岩石,还好那些树和蕨草的生命力还没有强到能在岩石上扎根的地步,所以只在石头缝里长出一些不高的青草和小灌木,坐在岩石上,视野还是很开阔的。

        南方和北方不同,因为雨水充足,森林覆盖率很高,农村更是如此。而且在李远方老家,大部分草和树都是四季常绿的。从山上往山下看,满眼都是绿色,有长势良好的菜地、各种果树,还有高高的竹子。有位古代文豪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如果他到了李远方家来,就不会有什么遗憾了。村里的房前屋后都种有许多竹子,竹子长得很高,有些矮一点的房子,就基本上被隐藏在竹林里面,只有那些四层以上的高楼,像海中的一个个孤岛,漂浮在竹林之上。

        如果是十多年前爬到这样的山上往向看,还能看到升起的袅袅炊烟,但因为十多年前他们市就已经是无烟市了,早就实现了电气化,炊烟是很难看到的了。而且现在大家都很忙,也没有多少时间去养鸡什么的,“鸡犬相闻”,也是难得一见。所以那种人们想象中的农村景象,在这里是看不到的。李远方只看见在路上出现了许多早起的行人和车辆,有起早赶到外村或镇里上班的,有到小溪边洗衣服或者趁着时间离上班还早赶紧干点地里的活的。不知哪家起得很早的人家里,放着罗大佑的《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那酒一样的长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从村里到山顶上走的是直线,而且没有任何阻隔,早晨又特别安静,听起来特别清晰。

        今天运气不大好,东边的海面上空全都是云,估计日出是看不成了,休息一下以后,李远方就动身下山。从一条隐约能够看出点影子的小路下去,拐到村里的那条大路上。

        一路上过去,碰到许多人,几乎所有的人都和他打招呼。年纪大的,都喊一声他的名字,说“回来了”,李远方应了一声,和大家笑一笑,就算打过招呼了。如果是辈分比他小的妇女,则会叫声“叔”或者“叔公”之类的,李远方也应一声。遇到那些赶着出去上班的年纪轻的,则一般会停下摩托车或者自行车,和李远方匆匆说上几句现在在什么地方、在家住多久之类的话,然后告声罪匆忙赶路。如果是那些辈分比自己大的,对方看到他后李远方就叫一声“二伯”或者“阿叔”、“叔公”的,他们则关心李远方带女朋友回来的事,要多问一些,李远方就如实地给他们答复。可能是李远方从小在外面上学后来又当兵,一直很少在家的缘故,村里的好多人对他并不是很熟,尤其是那些后娶进村的媳妇,但这并不妨碍大家的热情,因为大家都可以猜出他大概会是谁,叫不出名字或者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的,对他热情笑一笑也算是打招呼。有些因为上了年纪而记性不大好的人,则会用他姐姐或者堂兄弟的名字来叫他,但不管人家怎么叫自己,李远方清楚那指的都是自己,想都不想地答应一声。

        虽然村里下半年有新盖的房子,但基本的格局没有什么变化,每一座山、每一条小溪、每一条路,甚至于路上铺着的每一块石头,都是自己最熟悉的,而且路上碰到的每一个人都会和自己打招呼,李远方觉得:回家的感觉真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6: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