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听完了这一番话,李远方不由得感慨,中国的老百姓真是善良。莫名其妙地挨了打,连个手都不知道还。被人打成这样了,还在那里一个劲地责怪自己,根本想不到应该怎么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惟恐人家继续来找自己的麻烦。难怪那些人会骑在老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毫无顾忌。如果这件事落在别人的头上,可能事情也只有这样算了。【创建和谐家园】的仍然耀武扬威逍遥法外,而被打的,除了要忍受因伤病带来的痛苦外,还要自己负担起巨额的医疗费用。如果伤得比较重,而且又没钱治疗,可能就会因而过世,但就算是这样,同样还是欲告无门。
吃完了饭,王记者就用李远方的笔记本电脑写了一篇报导,连同老洪拍的几张赵父的照片,用电子邮件的形式直接传回了报社。幸好李远方为了方便和外界联系,前个星期给自己办了张无线上网卡,要不还真不好办。按照王记者和报社的约定,明天出版的省报就将这条新闻登出来,以后还要作追踪报导。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并搜集一些必要的证据,和陈新华联系以后,李远方就按计划和两个记者一起到赵风村里去。赵风陪着他们,而副指导员和排长则留在这边接应。因为赵风所在的乡道路不好走,李远方的这台轿车跑起来不方便,就把车留在了县城赵风一个战友的家里,另外租了一辆破旧的军用吉普车到赵风村里去。
从县城出发,山势逐渐地拨高,越往北走,道路越来越是颠簸,也越来越显得荒凉,连手机都收不到一点信号。
走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来到一个山谷中的洼地,路边有不少房子,和一路上的荒凉比起来多了几分人气,赵风说这就是他们乡政府所在地,并指给了他们看乡政府大楼。乡政府是一栋四层的大楼,虽然在一些大城市里算不上什么,但和周围低矮破旧的民房和山坡上的窑洞比起来,却是有天壤之别,在这里简直可以算是金銮殿了。据赵风说,这栋乡政府大楼是上一任乡里的领导在职时建的,花了不少钱,所以全乡的老百姓都因此集了不少资。而现在,上一任的两位领导都已经高升,留下了这栋大楼,还有久下的一【创建和谐家园】的债让他们的下任和全乡的老百姓来还。
乡政府旁边有一家看上去比较干净的酒店,出于职业习惯,王记者就到酒店里向酒店的老板了解起乡里的一些情况。可能是看到他们穿着比较光鲜,再加上王记者向他表明了自己的记者身份,酒店的老板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知无不言地向他们说了起来。王记者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那两个姓黄和姓张的干部的情况,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和县里的副书记和县公安局长有关系。这个情况当然得到了证实,另外,出乎李远方他们的意料的是,这个总人口不到一万人的乡,乡政府里竟然有二百多个干部,平均每五十个老百姓就要养一个干部,这个比例在全国都算是罕见的。王记者偷偷地用录音笔把酒店老板的介绍录了下来,而老洪则分别给乡政府大楼和周围的民房拍了照。做完了这一切,大家上了车继续赶路。
到赵风所在的自然村,虽然早就有思想准备,李远方还是被当前的情况吓了一跳。这是一个全部由窑洞组成的村庄,大部分的窑洞,看上去年代比较久远,大部分的窗户上都没有玻璃,连用塑料布的都很少,基本上都是用一些麦秸之类的挡在应该是窗户的地方。看到来了一辆车,好多小孩不知道从哪里跑了出来看热闹。几乎所有的小孩穿得都很破旧,一件衣服不合身不说,还打了好几个补丁。这种情况,李远方以前只是在电影上看见过,不由得发起了呆。发现了李远方的异常,赵风显得很不好意思,轰走了那些小孩,对李远方解释说这几年政策好,村民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没有说谁家不够吃的,过年也都能穿上新衣服,还通上了电,有些有人在外地打工的家庭还买了彩电。
李远方想起以前赵风和他说过,在这个省更往北的一些地方,还有没解决温饱问题靠着政府的救济生活的,就心中释然了,让赵风带路到他家去。而一起来的老洪,则在不停地拍着照。
赵风家在村里算是好的,窑洞看上去几年前曾经修整过,窗户上是明亮的玻璃,木门上的油漆看上去还挺新。窑洞里面,打扫得也很干净,几件家具看上去也比较像样,还有一台黑白电视。把李远方他们请进了门,赵风给他们沏上了茶水,让他们先坐着等一下,自己出去叫几个当时在场的村民和他们这个村组的组长来。
可能是在山坡上晒太阳的时候已经看到他们来了,赵风刚推开门,许多村民就到了他家门前。赵风把他们都迎了进来,向乡亲们介绍起李远方他们三个人,对李远方的介绍,他说的是他自己的老板。这些乡亲都非常淳朴地向他们笑了笑,接过赵风递过去的烟点着,就蹲在地上回答起两个记者的问话来。
他们介绍的情况,和中午几个乡亲说的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告诉赵风,上午等那几个乡亲走后,乡里又来人收那个集资款了,有的家庭交了,有的家庭没有钱交,乡里的人说过几天还要来,没钱的就把家里的粮拿走。
王记者问他们:“你们知道交的是什么钱吗?”几乎所有的村民都说不知道,只有组长说可能是乡里过年要发点福利,没钱了就到下面来集资了。以前每到逢年过节前乡里都要来收一次集资款的,前两年没收,不知道为什么今年又开始收了。
正在说话的时候,外面乱哄哄的吵了起来,赵风推门出去一看,一个小孩跑来说来了好多人,还有两个警察。一听这话王记者就火了,打头就朝外跑去。李远方等人怕他有什么闪失,也赶紧跟了出去。
刚出门没多运,他们就碰到了两个警察和一大帮联防队员打扮的人,没等他们说话,带头的警察对他们喝道:“你们几个是不是刚才在乡政府那里乱调查乱拍照的人?”王记者说:“就是我们几个,怎么了?”那个警察说:“你们跟我到派出所走一趟!”王记者说:“我们凭什么跟你们走?”那个警察说:“别啰嗦,到了你就知道了。”然后拿着手铐上来就要铐王记者,王记者当然不让他铐,他就掏出一把【创建和谐家园】对着王记者:“你还拒捕是不是?”另外那个警察也掏出了一把枪。
赵风连忙上去说:“这是省报的王记者,你们不要乱来。”那个警察说:“现在假记者多的是,谁知道是不是真的,你赵风别以为当过兵就了不起,快老实跟我们走!”李远方看到这种情况,赶紧把他那个证件掏了出来,说:“我们是自己人,你总得讲点道理吧!”那个警察根本没有见过这种证件,用眼瞟了一眼,说:“你这是什么破玩意也想拿来蒙人,快老实点!”
以李远方和赵风两人的身手,是根本不怕他们手里拿着枪的,就算李远方把他们的枪给抢了过来,到时候肯定也能想办法摆平。但一方面李远方是个秉公守法的好公民,另外也担心自己没有什么实战经验,搞不好伤到王记者他们两人反而不好,就伸出手来,对赵风王记者他们说:“我们先跟他们走,看他们到时候怎么交待。”见李远方这样说,其它三个也只好伸出了手,被人铐上赶到一辆大卡车的后厢板上带走了。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他们又被带回了乡政府所在地,派出所就在乡政府的旁边。到了派出所,那两个警察打开了他们四个人的手铐,把他们赶进了外面有粗大的铁栏杆的拘留室,然后就扬长而去。既没有解释任何东西,也没有对他们进行审讯什么的,只留下两个联防队员看管着他们。
其中一个联防队员赵风是认识的,见那两个警察走了,就问那个联防队为什么把他们几个抓进来。那个联防队的心肠倒不错,说好像是下午他们向酒店的老板了解情况的时被乡里的一个干部看到了,认出了赵风,就给那个政法委的张副书记汇报了。那个张副书记的家在县城,就打电话给了派出所,让派出所先把他们关起来,但没有说关起来后怎么办。张副书记是县公安局长的堂弟,派出所当然要给他面子,所以值班的这两个警察就带人去抓他们了。因为乡里的人都知道赵风的武功比较好,怕到时候打起来,所以那两个警察还带了枪去。
李远方想这算是什么事,就问要把他们关到什么时候,这个联防队员说他也不知道。那两个警察到别的地方喝酒去了,估计今天晚上是不会管他们的了,真正怎么处理,可能还要那个张副书记发话。如果整个双休日那个张副书记都想不起来这件事,就只有等到星期一上班以后再说了。
遇到这种事,李远方真是哭笑不得,因为手机没有信号,只好问这个联防队员能不能帮他打个电话。但这个联防队员心肠虽然好,胆子却很小,说什么都不愿意,李远方只好算了。于是,不得不安慰两个记者,说如果今天晚上副指导员和排长得不到他们的消息,会想办法找他们的。如果他们找到这里,因为他们都穿着军装,应该没有人敢把他们怎么样。所以最晚到明天上午,他们就可以自由。
既然到了这一步,大家也只有耐心等待了。幸好那个联防队虽然不敢帮他们打电话,对他们照顾得还不错。过了一会,给他们拿来一壶开水和几个杯子,还拿来几床看上去比较干净的被褥,然后还帮他们到那个小酒店买来了晚饭。所以除了没有自由,其它的倒也没有什么,至少,对李远方和赵风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第四十五章大事通天~
大家被关了起来,说起来都是因为自己家里的事,所以赵风非常地内疚,一个劲地向李远方和两个记者道歉。本来两个记者心里还挺恼火的,但见赵风这么一说,反而不好意思了,说不关你的事,如果不是我们多事在那个酒店调查的话,不会这样的,应该还是我们连累了你。见大家都在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李远方觉得很有趣,笑着打断了他们的说话,说:“你们这是干什么,又不是要杀头,至于吗?我们谁都没有住过拘留所,就当体验生活也不错。”一听他的话,大家都禁不住乐了。
老洪因为年纪大,又颠簸了一整天,过一会就睡着了。赵风则因为想着心事,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的,怎么都睡不着。李远方不想睡,王记者也睡不着,干脆两个人都坐在炕上说起话来。王记者走的地方多,见识很广,而李远方的知识面也很宽,两个人从各地的风土人情讲到历史文化,又讲到社会体制,越说越投机,大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王记者说干脆我们今晚都不睡了,就这样抵足长谈到天亮算了。
正当李远方他们在拘留所里悠哉悠哉地抵足长谈体验生活的时候,拘留所外面却闹翻了天。
李远方他们刚被抓走不到半小时,那几个进城看望赵父的乡亲也回到了村里,因为他们走的是小路,所以没有碰到李远方他们。一听村里人说起李远方他们被乡派出所的警察抓走了,来的警察还带了枪,一下子就急了。想起县城里还有两个赵风以前部队的领导在等着,就派了一个小伙子马上从小路赶到县城里找人。这个小伙子从小路一路小跑到了临近的一个较大的村,找到一辆农用三轮车赶到县医院的时候,都已经晚上八点多钟了。
副指导员和排长这个时候正接完了武云杰的电话,正在着急李远方等人怎么还没有回来,听到这个情况,就马上给武云杰打了个电话。武云杰接到电话比他们更着急,一边把刘海月的电话号码给了他们让他们直接给刘海月打电话汇报情况,自己则马上到陈新华家去找陈新华。
陈新华听了武云杰的汇报,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说简直是无法无天了。但出于谨慎,还是打电话向副指导员详细地询问了情况,得到证实后,他觉得问题实在是非常严重。李远方的身手他是知道的,而且毕竟是个年轻人,如果一冲动起来和对方发生冲突,对方手里拿着枪,很可能会出意外。因为李远方这次是按他的要求去的,如果有什么闪失的话,他怎么都没法交待。
因为是周末,而且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他打了好几个电话找他在省公安厅和省军区的熟人,但一个人也没有联系上,电话越打心里越着急。突然想到马进军,就直接给在北京的马进军打了个电话。李远方目前的价值,虽然马进军和辛红阳两人在汇报的时候轻描淡写地带了过去,但他们自己心里是清楚的,何况他和李远方还有些私人关系在里面。简单地向陈新华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后,听说对方连枪都用上了,他也火了,说:“这简直是太嚣张了!”然后让陈新华放心,他马上就安排人去把李远方接出来,如果李远方有什么意外,他让那帮人吃不了兜着走。
马进军和陈新华说完后,就给这个省的安全局长打了个电话,只说李远方在望河县让某乡派出所的警察用枪给带走了,让局长马上安排人去把他救出来,迟则恐怕有变。李远方的一些事情,局长是经手人,所以他也清楚这个目前挂着某主任衔的年轻人非同一般,所以说我这就安排。局长给北市的安全处长打了个电话,说北京那边有紧急指示,有个叫李远方的某主任和省报的两个记者被人用枪带走了,让这个处长亲自到望河县去一趟,当夜就把这几个人给救出来。
考虑到这是公安部门的事情,局长当即又给省公安厅长拨了电话,跟厅长说一个叫李远方的西部大学的学生和省报两个记者被你们望河县某派出所关了起来,麻烦你现在就把他们放出来。厅长说就两个省报的记者,没有必要这么着急吧,现在都这么晚了,明天早晨行不行。局长只好说两个记者无所谓,但那个叫李远方的是个重要人物,北京那边刚才来了紧急指示,让我马上救他,我都已经安排北市的安全处长马上赶去了。厅长觉得很奇怪,说你们这些人办事总是神神秘秘的,到底是什么大人物有那么重要。局长说你就别多问了,你就当是一个中科院院士被你们抓起来了,如果这个李远方出了什么意外,我们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厅长意识到事情不简单,但又不好多问,就也给北市的公安局长打电话,让他也马上亲自到望河县去处理这件事情,说的话也是如果出了什么意外,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在刘海月那边,接到排长的电话后,没等他说完,就说我现在就去找钱省长,等会再给你回电话。因为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所以刘海月这一天还没有来得及把这件事和副省长说,听到这种情况很着急,马上打车到副省长家去了。
副省长还在书房看书,见到刘海月这么晚了还风风火火地赶来,问她有什么急事,刘海月说:“远方出事了。”副省长一听也着急,问:“出什么事了?”刘海月用副省长家的电话拨了排长的手机,打开了免提,让排长从头到尾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随着排长的话题的展开,副省长越听脸越黑,到最后听说连枪都用上了,不由得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说:“这帮人的胆子也太大了。”没顾得上责怪刘海月怎么不早点告诉他,就给北市的市委书记打了电话:“赵书记是吗,我是钱丰,我外甥李远方和两个省报的记者在你们望河县某乡被派出所的干警抓起来了,听说他们还动枪了。你能不能问一下到底怎么回事,如果不是他们的问题的话,请安排一下早点把他们放出来。”
和赵书记通完了话,副省长还在那里生气,告诉刘海月说:“这种干部打农民的事,以后不能再发生了,你明天安排一下,由省里派一个工作组下去,到那里好好地调查一下,一定要一查到底,不管涉及哪一级的干部,都一定要严肃处理。看来后天我要在常委会上提一提,要好好纠正一下这种对农民乱摊派和野蛮执法的问题。”
北市的赵书记接完副省长的电话后,就给市公安局长打电话询问情况。这时公安局长刚接完公安厅长的电话,听市委书记这么说,就向他汇报说这个李远方并不只是副省长的外甥这么简单。刚才公安厅长来了电话,让他现在就亲自到望河县去处理这件事,市安全处的处长现在可能都已经出发了。而且说这事北京那边有紧急指示,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市委书记想不到事情会这么严重,就说:“既然这样,你先等一会,我让政法委的汪书记和你一起去。现在我先给望河县打个电话,让他们那边先处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都快捅破天了。”
因为外面闹翻了天,所以到了晚上十点半,当李远方正和王记者谈到在中国古代丞相的相权对帝王的皇权的制约作用时,事情就有了戏剧性的变化。
只听得外面一阵吵吵嚷嚷,不一会,一大群人走进了拘留所,打头的是个戴眼镜的看上去是领导模样的中年人。等到一个干警打开了铁栅栏,那个中年人走进了拘留室,问道:“请问你们哪一位是李远方。”
李远方虽然感到很疑惑,但还是上了前去说:“我就是,请问你是哪位?”
虽然对李远方的年龄感到很惊异,但这个中年人还是向他伸出了双手,说:“我是望河县政法委的书记杜玉明,李先生你受委屈了。”然后向他介绍了陪同来的县公安局长和别的一些干部。这时王记者也走了过来,老洪听到动静后也起来了,李远方就向杜玉明介绍了两位记者,于是杜玉明向他们两个也说了一大堆你们委屈了和抱歉的话。
向那个看管他们的保安说了声感谢,李远方他们就和杜玉明一起上了那辆大吉普。而赵风则要回家去把那辆破吉普开回到县城去,没有跟他们走。上车后,杜玉明再一次向李远方道歉,说他们工作没有做好,让李远方等人受委屈了,问李远方吃了晚饭没有。李远方倒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笑着说这倒没有什么,只是第一次被人用手铐铐起来,也第一次被关在拘留所里,算是体验生活吧。然后说你们那个保安人不错,给我们从旁边的酒店买了晚饭,味道还可以。
而旁边的王记者早就憋了一肚子气,等李远方说完,就向杜玉明诉起了苦,把他们到这里来的前因后果都和盘向杜玉明说了出来,杜玉明一边听,一边向他道歉,并想方设法向他作着各种各样的解释。最后王记者说:“今天下午我就已经把调查的初步结果发回报社了,明天你们等着见报吧!”听到这话,杜玉明的脸色更加凝重了起来,小心地向王记者问了报导的基本内容。然后叉开话题和王记者介绍起他们这个县的情况,反正都是与前几年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之类的话题。
杜玉明只是从县委书记那里听说李远方是个大人物,在搞不清楚他的真实身份的前提下,不好和李远方多说什么,再看到李远方比较好说话,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王记者的身上,倒把李远方冷落了起来。李远方本来就不习惯别人把自己当成特殊人物。乐得如此,就坐在旁边闭目养起神来。
车到县政府办公大楼前的时候,许多人都等在那里。市里的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安全处长等都已经到了,除此之外,还有县委书记和县长,以及县里的其他几个常委,杜玉明给他们互相作了介绍。
介绍到安全处长的时候,安全处长向李远方敬了个礼,叫了声“李主任”。虽然他们这个部门升迁得很快,这个处长也就三十来岁,年龄比李远方大不了多少,但人家给自己敬礼,李远方总觉得很不好意思。另外,再怎么说这处长勉强可算是自己人,比较亲切。所以下意识地把自己的那个证件掏了出来交给他,苦笑着说:“看来你们给我的这个证件也不是很好使,没有多少人认识。”
处长接过证件,打开来仔细地看了几眼,然后郑重地还给了李远方,说道:“这我们倒疏忽了,没想到这些偏远地区的情况。”然后问李远方受到什么虐待没有,李远方谢了他的关心,说没有什么,然后不得不继续和别的人握手去了。
市里的汪书记领头,引着李远方他们上楼,县委书记特意落后了几步,拉住安全处长问这个李远方到底是什么来头。安全处长苦笑着说:“他拿的这个证件,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实物,反正是不得了的人物。还好他没有出什么事,否则我们在这里的所有人都要吃不了兜着走,你这个县委书记也别想当了。”
县委书记觉得很疑惑:“他这么年轻……”,处长说:“这么年轻才更吓人,据我所知,拿这种证件的一般都是些七八十岁的老头子,他现在就这样了,要是再过个几年,谁知道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物。”顿了一下,想起了一件事,对县委书记说:“我想目前他的身份应该需要保密,所以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除了等会向汪书记汇报的时候简单地解释一下外,对别的人尽量不要提。但他的事情,你一定要当成大事来办。”然后就快走几步,跟上前去了。
这个时候,杜玉明过来向县委书记汇报了刚才在车上王记者向他所说的情况。听完杜玉明的话,县委书记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说:“这些人真是太胡闹了!老汪你就别上去了,马上到县医院把那个赵什么的农民安排到高干病房去,交待医院,用最好的药、尽最大的努力把他的伤给治好,如果他们没有把握的话,明天就想办法转到市医院去。希望这样能多争取点主动吧!”
因为已经很晚了,到了县委会议室,这些大小官员向李远方等人道了下歉,并了解清楚他们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后,就安排他们三个到县府招待所休息。他们这些人在会议室继续开会,讨论对这个事件的处理方案。
~第四十六章余波未尽~
第二天一大早,李远方六点钟起来后,就按照自己平常的习惯出去跑步,慢慢跑着,把这个靠着黄河的小县城看了个遍。因为已是冬天,街上除了一些早起卖早点的小贩外,很少有人,显得非常萧条,这和李远方的老家一年四季一天到晚都是忙忙碌碌的大不相同。
李远方觉得,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看这个地方的普通老百姓忙不忙就可以知道了。在他老家,平常路上很少有闲人,就是走在路上,每个人也都是匆匆忙忙的,好像快走几步能节约多少时间似的。而在古城,每个人都慢慢悠悠地在逛着,在这个县城,白天的时候,更有许多人蹲在路边晒太阳。据说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节奏更快,那些地方李远方没有去过,但可以想象出那种景象。
冷冷清清地跑着没有什么意思,经过赵风那个战友家的附近时,李远方想起自己的车还在这里,就干脆跑了过去敲门。可能是刚复员,部队的习惯还没有来得及改变,那个战友也一早就起来了,见李远方来了,就把他请了进去。不一会,这个战友的父母听到动静也起来了,邀请李远方在他们家吃早饭,李远方想想如果市里县里的那些人发现一大早不见了不知又会有什么想法,就谢了他们的好意,喝了一杯热茶,开着自己的车回了招待所。
李远方刚走没多久,县委书记就到了招待所。听服务员说李远方一大早就出去了,以为他又要采取什么新行动,就赶紧把市政法委的汪书记等人都请了起来。汪书记把王记者两人喊了起来,从王记者那里知道李远方可能有一大早起来跑步的习惯,放了一半心。但还是担心他会有什么闪失,所以大家都着急地在招待所楼下的大厅里等着。所以李远方刚把车开进招待所大门的时候,就看见一大帮人迎了出来。
看到李远方的车牌,汪书记和县委书记对望了一眼,心中不由责怪自己手下的这些人都瞎了眼,这么特别的车到他们这个小县城里来,一路上有那么多的收费站等关卡,竟然没有一个人向他们汇报。这一下,他们对李远方身份的特殊性更是确信无疑了。
本来李远方就很不习惯自己目前的待遇,现在见到这么多人都在等他,心里更感觉别扭。赶紧下了车向他们道歉,并向他们解释说每天早晨有跑步的习惯,跑到朋友家的时候,顺便把自己的车给取回来。这些都是成了精的人,都说没有关系没有关系,我们每天也都起得挺早,正打算也出去活动活动,没想到都碰到一块了,就在这里聊聊天。李远方明明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假话,却又不能戳穿,就装不明白地打了个哈哈过去了。
吃早饭的时候,以汪书记为首的一些人旁敲侧击地打听着李远方的个人情况,主要是些年龄、籍贯之类的简单问题,太多的东西,因为有安全处长的警告在先,他们倒不敢多问。不过因为旁边坐着王记者,一听到他们问起李远方的情况就来劲了,像竹筒倒豆子似地把他所知道的情况向在座的各位大吹特吹起来。这样,让这些人知道了不少东西,如李远方的经历、和副省长的甥舅关系、武林高手的事实,以及开酒店、编软件等事情,虽然仍然没有搞明白最想知道的情况,但还是对李远方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李远方这个人,更是觉得不简单了。同时,也暗自庆幸李远方昨天的心情不错,要不以他的身手,面对昨天下午这样的事情,早就不知还要闹得多大了。所以,对李远方就更加客气起来。
吃完了早饭,大家都到了招待所里的小会议室。汪书记问李远方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李远方说我自己这件事没有什么,就这样算了,而赵风父亲这件事,你们只要按照有关法律秉公处理就行了。见李远方这么好说话,在场的大小官员都松了一口气。然后,县委书记把他们昨天晚上商量并请示市委书记后的处理意见告诉了李远方,征求李远方的意见。
第一个处理意见是关于赵风父亲挨打的事,首先,由县政府负责进行最好的治疗,负责所有的医药费,并且根据伤病情况在以后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第二,责成乡政府马上停止乱收费行为,已经征收的,要及时退还给农民;第三,对动手打过赵父的所有乡干部,一律开除公职,打伤赵父的那个姓张的乡政法委副书记,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对乡里的主要领导进行处分。
第二个处理意见是关于李远方他们无故被抓起来的事,首先是两个干警都开除公职,清除出警察队伍;第二是县里给李远方等四人赔礼道歉,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作为精神损失费。
据县委书记说,那个姓张的乡政法委副书记和两个警察目前已经被行政拘留,正在等候进一步的处理。
对赵父那件事情的处理,李远方没有多大意见,只是说所有动过手的乡干部都开除公职处理得太重了些,还是应该按照相关法律来依法办事比较好。而对他自己那件事的处理,他却是坚决反对,那两个干警虽然做得过分了些,但毕竟他们几个也没有受到什么伤害,还是教育一下就算了,至于经济赔偿之类的,更不需要。
但汪书记在边上说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我们绝对不能手软,绝对不能姑息迁就,所以一定要从严从重处理。李远方想想这是他们市里和县里自己的事,就算他再怎么说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何况如果不是他李远方被人关了起来,事情也不会闹得这么大,所以从市里和县里的角度出发,为了向上头作个好点的交待,估计最后还会按这个方案来办的,所以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是坚决拒绝了给他自己的经济赔偿。
正当李远方打算到医院去看望赵风的父亲的时候,王梦遥给他打了个电话。电话里,王梦遥好像很不高兴的样子,问他昨天晚上在什么地方,电话总是打不通。李远方解释说昨晚到赵风家里去了,因为那里太偏僻,手机收不到任何信号。但没有告诉她昨晚上自己被关起来的事,他想这件事还是回去对她说比较好。然后王梦遥告诉他昨天晚上有个叫什么叶黄叶红的女孩子把电话打到她的手机上找他,说有急事,让李远方给回个电话。
李远方估计是因为科研经费的事情,孔教授不好意思找他,所以就让叶黄打电话。叶黄打不通他的电话,肯定要找董文龙,董文龙就把王梦遥的手机号码给了叶黄,所以叶黄就把电话打到王梦遥那里去了。给孔教授打了个电话过去,果然如此。李远方向孔教授解释说自己目前还在望河县,等会才能回去。孔教授说没有关系,事情也没有那么急的,只是叶黄这个人性格比较急,所以才这么着急要找他。
其实李远方自己对这个研究的事也比较紧张,所以打完电话后,他打算到医院看完赵父后就回去。反正自己再呆在这里也起不到更大作用了,而且被这帮人像群星捧月似地围着,怎么都觉得很别扭。当他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向汪书记提出后,汪书记怎么都不同意,说怎么都得吃完中午饭才走,如果事情不是太急的话,最好到市里去吃顿晚饭,市委的赵书记希望能够和李远方见一面。既然这样,李远方就也只有先留下来。但说午饭可以在这里吃,晚饭就免了,吃完午饭后马上到市里,和赵书记见一面就走,汪书记答应了。
李远方去医院的时候,这些大小官员都陪着他去了,一大帮人前呼后拥的,前面还有警车开道,路上的老百姓还以为来了个中央首长。
赵父这个时候已经被转到了高干病房,李远方他们进去的时候,医院的院长正亲自在给赵父检查。见到这么多领导都来看自己,赵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握着李远方的手的时候,更是热泪盈眶,不停地说着“谢谢!”搞得李远方心里酸酸的。
李远方本来想在医院多陪一会赵父,但这么一大帮人跟着,呆久了反而会影响赵父的休息,所以只好看完了就走。临走前,邀请赵父等伤好了到古城去玩,赵父连声说一定一定。
回到招待所没多久,副省长安排调查这件事的省里的工作组就来了,汪书记等人向李远方告了声罪,都迎接工作组去了,王记者两人也跟着去采访。只有安全处长没有什么事情,在招待所陪着李远方说话。因为大家有些共同的爱好,李远方和这个叫郭海林的处长很谈得来,不知不觉时间过得很快。
午饭的时候,不管是省里来的人还是市里县里的人都很热情地向李远方敬酒。虽然李远方现在是千杯不醉,但他不想这么表现自己,以下午要开车回去为由,尽量地少喝几杯。但就算是这样,还是喝了不少于两瓶白酒,而且没有一点反应,搞得这些人大是吃惊,但想到李远方是个真正的武林高手,也就不怎么奇怪了。
因为省里来了工作组,汪书记和市公安局长向李远方道了声歉,就留在了望河县,但还是和县委书记一起把他送出了望河县界。郭海林开车给李远方开道,市里的一个副部长在后面跟着,把李远方引到了市政府。和市委书记市长见了一面,喝了一杯茶后,李远方就带着市里和县里给他准备的一堆土特产走了。市委书记也把他送出了他们北市的市界,前面有一辆警车开道,后面有一辆警车压道,一路呼啸而走,完全是省一级领导的待遇。然后,那辆开道的警车直到把他送进古城市区才回去。
那些土特产,李远方本来是不想要的,但一方面那些人太客气,他这么个年轻的人,怎么都说不过那些政坛宿将,只能放弃努力;另外,那些土特产也真的只是土特产,虽然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但表面上看来没有任何太贵重的东西,所以,李远方只有收下了。
这次回去的,只是李远方一个人,两个记者要继续采访,还要多住一段时间,而部队的两个人,则被一帮复员兵留住了。虽然李远方回去了,但他这次望河之行所造成的影响,却远未结束。等两位记者三天后从望河回来,告诉了李远方他走了以后发生的更多事情。
因为有副省长“一查到底”的指示,工作组到望河县之后,除了调查事件本身外,还就发生这件事情的根源进行了调查。经过调查发现,乡政府征收集资款的原因是因为这一年乡政府的在职干部人数比前一阶段增加了不少,所以导致了现有的经费还不够发工资的现象。在一些乡领导的提议下,就到各村去集资。同样的情况,在别的乡镇也大量存在。经过进一步调查,这种情况的产生,和县里主管干部的副书记、也就是乡里那个姓黄的干部的亲戚卖官有关,县里的上一任县委书记、现在市里的副市长也脱不了干系。所以经省里领导研究,对这两个人进行了“【创建和谐家园】”,同时对那些超编干部进行清理。
赵风乡里的上一任乡长和书记,虽然已经升了官,但因为乡政府大楼的事被查到了,而且涉及到【创建和谐家园】受贿和以钱买官的事,也没有跑得了干系,同样也被抓了起来。
另外,对两个警察【创建和谐家园】的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县公安局长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但没等采取行动,这个公安局长就外逃了,现在已经发了通缉令,正在通缉中。
同时,工作组在调查中还发现了许多别的问题,牵涉到全县和市里的许多领导,但省里的主要领导考虑到如果再继续查下去会变成惊天大案、在全国造成重大影响,从而影响到本省在国内的声誉,影响本省在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下招商引资,没有同意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只在北市范围内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党风廉政整顿和警风整顿完事。据王记者说,按钱丰的意思,是要把一切都查个水落石出的,但为了顾全大局,他也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了集体的意见。
副市长和县委副书记被关了起来,为恶乡里的公安局长逃跑了,许多吃白食的乡干部和害人的警察正在逐渐被清理,对农民的摊派,也全部停止了,为了这些事,望河县的老百姓都非常高兴,这几天像是过年似的。因为他们听说之所以发生这么多事是李远方到这里来了一次后才得以实现的,就把李远方传成了中央派来的钦差大臣,简直成了救苦救难的【创建和谐家园】,好多人都到处打听他的情况。县里的领导当然是守口如瓶的,赵风一家及他的那些战友和乡亲,也在县里领导和赵风等人的交待下为李远方隐瞒起身份。所以,惟一和他们接触的那个酒店的老板就成了询问的主要对象。因此,那个酒店的生意在最近这几天里特别地好,以后可能还要继续这样好下去。
这样戏剧性的结果,让李远方真是哭笑不得。而那两个抓他的警察最终还是被开除,那个李远方夸奖过的保安却被县里安排进了警察队伍,更是让李远方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第四十七章麻烦女孩~
从望河县回来的时候,李远方先到部队去找武云杰,向武云杰说了他从望河县回来前所知道的对事情的大致处理结果。然后,又和武云杰一起到了陈新华家,向陈新华汇报了一下情况,同时把带回来的土特产给了陈新华一些。
原来李远方还不明白怎么事情会闹得这么大,经过陈新华解释后才总算明白了个究竟。但就算是陈新华,也要为这么一件小事竟然带了如此大的影响而感慨万千。当李远方说到那里的农民真苦时,武云杰说其实有些下岗工人的日子也不好过,然后提起他们连的一个排长前些天从老家回来后给他讲的一件事。
那个排长的家旁边有一个国营的饲料厂,因为经营不善,承包给了一个外地来投资的人。承包人接过手后,对这个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大量裁员,于是,有一对两口子都在这个厂上班的夫妻双双下了岗。这夫妻俩平时很老实,而且也没有什么别的手艺,下岗后一直没有找到新的工作,有一天迫于生计,凭着自己对厂区情况的熟悉,当丈夫的铤而走险到厂里偷东西,但毕竟是个胆小谨慎的人,只偷了两袋子的稻糠回去。
两袋稻糠事小,但影响了外地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事大,所以接到报案后,当地派出所马上立案进行侦察。这个人是第一次偷东西,没有什么经验,留下了许多很明显的痕迹,很容易地就被警察找到了家去。两个办案的警察到他们家的时候,两口子都出去了,只有两个不大的孩子在家。两个孩子,一个五岁多,一个还不到三岁,都穿得很破,一脸脏兮兮的,在昏暗的房间里,每个人手上正拿着一个稻糠做的窝头在吃着,见到警察闯了进来,只懂得傻傻地看着他们。
据那个排长说,见到这副景象后,两个警察都背转了身不愿再看,什么话也没说,每人掏出一百块钱放在桌子上就走了。其中一个警察是排长的中学同学,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在和排长说起这件事的时候,眼圈还是红了起来。
因为是双休日,陈新华的妻儿都在家,陈新华的妻子陪着他们说话,而陈新华十来岁的儿子抢过李远方带来的那些土特产正在吃着,一边吃,一边还说着“真好吃”。听完了李远方和武云杰讲的故事,陈新华说:“关键还是那些地方太穷了”,看到儿子在狼吞虎咽地吃着东西,陈新华忍不住也尝了一口,然后说:“没想到他们那个地方的东西味道还真不错!”
李远方说这些东西都是市里和县里特意准备的,经过了深加工,和一般市场上卖的肯定不同。陈新华就问,这样经过深加工的,价格和普通的东西比能贵多少,李远方想了一下,说至少能贵上十多倍吧,但成本应该只增加不到两三倍。
听完了李远方的分析,陈新华来了劲,问李远方说:“既然你这个人挺有商业头脑的,而且现在也有不少钱,考虑一下在那个地方投资办个厂什么的行不行,你自己就少赚点,让那里的老百姓多赚点钱行不行。”陈新华的妻子在李远方和武云杰讲起那些故事的时候,听到感动之处,都在边上抹起了眼泪,所以这个时候也急切地问李远方能不能想点办法。李远方想了想说,办厂倒没有什么问题,但这种事涉及的方面太多,而且销路怎么打他自己心中也没有什么底,等他和别的人商量一下再说吧。
副省长那边,估计下面的那些人也已经向他汇报过了,何况人家工作很忙,李远方就暂时不打搅他了。只在路上给刘海月打了个电话说明了最新的情况,约了一下过几天到副省长家拜访的时间就回王梦遥家去了。
到家的时候,李远方就把剩下的土特产拿上来一半交给了李蓉,然后在吃晚饭的时候把赵风父亲的事情的处理情况简单地和关心这件事的王兴安两口子说了说,但没有提到他自己被关起来等更多的事,只是说副省长给市里县里打了电话,所以事情才这样圆满解决了,现在省里派过去的工作组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对这样的结果,王兴安两口都感到很欣慰,同时也为副省长对李远方这么照顾感到高兴,要李远方过几天一定要到副省长家去看一看,当面表示一下感谢,李远方就告诉他们已经约好了时间。
李远方到家的时候,王梦遥已经下班回来了,见到李远方回来,对他爱理不理的样子,好像李远方做了什么坏事惹她不高兴了似的。王梦遥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人,一般情况下,有什么想法都会很快地主动和李远方说,李远方就这样等着,两个人没有说什么话,一直到吃完了晚饭陪王兴安看完电视新闻。
等到李远方吃完饭看完电视上了楼,王梦遥还是不理她,只顾自己在那里看着一部没有什么味道的电视剧。李远方就只好主动打开这个闷葫芦,问她:“你到底怎么了,怎么不跟我说话?”王梦遥迟疑了一下,望着他的眼睛道:“那个叫什么叶黄叶红的女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远方心想原来是因为这事,就把怎么认识的叶黄,以及董文龙说过的关于叶黄的一些情况都向她汇报了一遍。随着李远方的解释,王梦遥的眉头渐渐地舒展了开来,但等到李远方说完,还是禁不住问:“那个叶黄长得漂亮吗?”李远方说:“长得倒还不错,但我总觉得这个人怪怪的,看上去怎么都没有你顺眼。”王梦遥听他这样说就笑了,说:“算你会说话!”然后,把她自己心里不舒服的原因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李远方。原来是那天晚上叶黄给王梦遥打电话的时候,说的那些话让王梦遥感觉很不对劲。
一接通电话,叶黄就问:“你是王梦遥吧,李远方是不是藏在你那里,我怎么打了半天电话都打不通?”王梦遥觉得很奇怪,就问:“请问你是哪位?”叶黄回答说:“我是叶黄,是李远方的朋友。”王梦遥问她是什么地方的朋友,叶黄没有领会她的意思,回答道:“当然是非常好的朋友了,他到底到在不在你那里吧!”听到这话,王梦遥心里就“格登”一下,心想李远方怎么跑出个非常要好的女孩子来了,还非要现在把他找出来,惟恐自己把他藏了起来似的。
虽然这样,王梦遥还是耐心地向她作了解释,说李远方到望河县去了,可能那里比较偏,手机没有信号,她自己打电话也没有打通。然后问叶黄有什么事情没有,等联系上李远方后,她可以帮着转告一声。叶黄说:“我找他有急事,他不在你那里就算了,这些事我不能告诉你,等他回来我再找他吧”,然后就挂了电话。
打完了电话,王梦遥一直在考虑这个叶黄到底和李远方是什么关系,整个晚上都没有睡好,第二天还因此很晚才起床,起床后,她就给李远方打了个电话。本来想在电话里就向李远方问个清楚的,但考虑到电话里说不清楚,就一直憋到了现在。
李远方想这个叶黄可真会制造麻烦的,这么大的人了,连个话都不会说,一个电话就打得他差点后院起火。于是向王梦遥说起了那天叶黄和董文龙打闹的事,说她可能是书读多了有些成书呆子了,人情世故一点都不懂,所以不会说话。听完了这些情况,王梦遥才基本上放了心,但还是说:“我总以为你就够怪的了,没想到这个叶黄比你还有趣,这样的人有时间我一定要见见。”李远方心想才打个电话都弄成这样了,要是见面了谁知又会搞出什么麻烦来,但又不好让王梦遥别见,就模棱两可地混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