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红尘有梦》-第1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如果在到时孔教授的实验中,证明了李远方所得出的“气是一种电磁波”的结论,那这种结论对以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起到很大的影响,至少,可以根据这个结论研制出克服地球引力的新的装置来,人类就不必要被关在那些铁笼子里上天了,从而实现人类像鸟儿一样飞翔蓝天的千古之梦。所以李远方现在比孔教授更热切地希望约定的日期早一天到来。但想到这种结论将会产生的影响,考虑到这种技术真正实现时的战略意义,李远方打算,在和孔教授的合作中,他只和孔教授探讨气的本质问题,而真气运行后是否真的可以克服地球引力这样的敏感问题,还是他自己找机会单独研究比较好。毕竟一个加密方法给他带来的麻烦就已经够多的了,如果有比这更有价值的东西,还是尽量别传出去比较好。

        这个时候,李远方不由得梦想起来,如果到时候自己真的证明在真气运行的时候可以克服一部分地球引力,那只要他继续练下去,达到像《庄子》中所说的“御风而行”的境界是指日可待的。但真的克服了地球的引力,能飞到太空中去,真空状态下怎么生存,又成了他疑惑的一个新问题,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干脆不去想它了。

        至于为什么人能用意念来控制真气的运行,如果能证明真气是一种电磁波的话,那就好解释得很。这和无线电通信类似,如果频率相同,自然就可以产生谐振,人的大脑思考所产生的电磁波和经脉中真气的运行产生了谐振,自然就可以促进真气在经脉中的运行。经过修炼的人,大脑的思考比较纯净,就像干扰少的发射源,使接收装置能接收到更强的信号,而没有经过修炼的人,大脑思考比较乱,杂波干扰太多,接收装置自然就什么都接收不到了。当然,这种发射和接收还应该是双向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想把功夫练好,“调心”是最重要的,所以虽然李远方练真气没有多久,但因为他在多年的“止观法”的修炼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自然就轻车熟路了。

      ~第四十一章有女叶黄~  

        根据自己的设想,李远方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上网找那种可以和计算机进行连接的电子秤,最后在上海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网站找到了适合自己需要的东西。和对方电话联系后,知道对方在古城就有一家代理商,于是第二天上午直接找到了那家代理商,自己试验一下这台仪器的性能后,当时就付款买了回来,先放在他自己的那栋房子里。

        随机带的软件,只能以数字形式显示当时的测量值,而没有即时记录的功能。于是,李远方不得不想办法破解了对方的测量软件,找到其中所用的关键函数,然后自己来编写所需要的测量软件。这种仪器是用串口和计算机进行连接的,原理很简单,只是把压力转换成电流信号,然后变成数字信号,由计算机对所输入的信号使用一定的函数规律进行处理,再显示出来而已。李远方所要做的,只是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取样,然后按每秒一点的频率记录成曲线,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主要的功夫,倒都花在破解对方的软件上面。

        如果光是对体重进行记录的话,所采集的数据可能还不够。李远方想到老人家曾说过在他练功的时候发现他好像全身发出了毫光,决定再搞个红外线摄像头来同时记录他的练功情况,这样能得到更多的有用数据。红外线摄像头这种东西,不是能够在市场上随便买到的,幸好李远方有一大帮记者朋友,向他们解释说自己打算帮人做个红外监控系统,他们就帮他找了个来,可以直接接在电脑上用,软件也是现成的。

        在王梦遥家做这种试验,他担心王梦遥到时大惊小怪或者向他追问更多的东西,所以还是决定这件事只让自己一个人知道的好,还是等到自己的房子装修完了,在自己的地方试验比较好。他买的那栋房子,除了原先所计划的作为他那些伙伴的住处外,他又有了个在里面建个小实验室的打算。所以他打算把二楼全部留给自己,除了原有功能外,还要有实验室和练功室。为了这个新的打算,他不得不重新做了设计,交给常永宽及时更正。

        星期五的下午,按照和孔教授的约定,在董文龙的带领下,驱车去了交大。董文龙的父亲和孔教授是特别要好的朋友,董文龙上中学就在附近的交大的附中上,所以经常到孔教授的实验室来玩,轻车熟路的,没费劲就找到了地方。而且因为董文龙经常来,小伙子又天性比较开朗,和这里的人混得很熟,虽然现在他带了个外人来,实验大楼底下的保安根本连管都不管,打声招呼就让他上去了。上楼的路上,还有不少认识他的人和他打招呼。

        到孔教授的实验室门前,董文龙更是连门都没敲就直接推门进去了,比在自己家还随便。见董文龙这样,李远方也忘记了那些注意事项,换了鞋就直接往里面走,反而是董文龙因为那双鞋脱起来比较麻烦落在了后面。

        但李远方刚推开里间的门进去,就听到一声娇斥:“你是干什么的,谁让你进来的?”从一大堆仪器后面立起了一个穿白大褂的女孩子的身影,正圆瞪着双眼一脸旧社会地看着他。

        李远方心中产生的第一个概念就是“漂亮”,这个女孩子年纪和他相仿,长得非常漂亮,五官像是画出来似的,非常精致,一头乌黑的头发扎成一把马尾拖在脑后,而身上穿着的宽大的白大褂虽然遮起了她的身躯,让人看不出她的身材来,却给人一种特殊的味道。

        李远方从来没有被一个女孩子这样责问过,所以一时之间竟然愣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这个时候董文龙正好进来,就大声说:“是我,秋天姐!孔伯伯叫我们来的。”

        “谁让你叫我秋天姐的,快把门关上!”看到董文龙在李远方身后出现,这个女孩子又是一声责骂。李远方心里想:这个女孩子也太凶了点。骂完了董文龙,这个女孩子转头朝着李远方笑了一笑,像是冰封的大地上突然长出了鲜花似的,显得非常灿烂。李远方正在感慨这个女孩的脸上表情变化的丰富时,听到她说了一句:“你就是小虫子的偶像李远方吧,欢迎你,我是孔教授的研究生叶黄。”

        这又是“秋天姐”又是“小虫子”的,把李远方搞懵了,听到这个女孩说到她的名字,才总算明白了点究竟。叶子黄了的时候是秋天,所以董文龙调皮地叫她“秋天姐”,而她也不客气地把董文龙这个“龙”叫成“小虫子”。

        听到了外面的吵闹声,孔教授从实验室紧里面的办公室中走了出来,见到李远方,非常热情地向他打招呼,同时笑着解释说:“他们两个,从小就一天到晚吵个没完的,你不要见怪!”然后把李远方引进了他的办公室,留下叶黄和董文龙两人还在实验室里,像两只正在博斗的公鸡一样地争论着称呼问题。

        在办公室里,孔教授向李远方介绍起他这次想要李远方协助的研究内容。他的研究生叶黄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父亲是著名的针灸方面的权威,母亲原来是交大历史系的一个副教授,目前都已经【创建和谐家园】到美国去了。受家庭的影响,叶黄对针灸的原理比较感兴趣,所以在她的建议下,孔教授把这当作一个新课题进行研究,目前研究的目标是针灸治疗的物理学原理。从董文龙那里知道李远方会点穴,对穴位经脉的认识肯定是比较深的,而且李远方能发出真气给人治病,如果能用李远方发出体外的真气来直接研究,比任何别的途径都有效,所以希望李远方能够给他们一些帮助。

        李远方把自己那天晚上思考的结果和孔教授说了出来,说据他的分析,真气很可能就是一种电磁波,而经脉,类似于光导纤维或者是波导之类的,是电磁波的运行通路,而穴位则是运行路径中的一个个关键节点。所以在经脉运行不畅通的时候,对节点使用银针之类东西进行物理【创建和谐家园】,就起到了疏通的效果。

        在他进行分析的时候,孔教授时而插上一句,最后说:“你说得很有道理,从目前人类所拥有的知识来看,如果不是电也不是实体,就只能是电磁波了。看来我还真的找对人了,要是找别的人,想不到这个问题不说,而且也没有办法把真气发到体外,电磁波这东西,如果不是在通路上测,还真的很难办。”

        他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叶黄和董文龙早就进来了,见他们说得起劲,谁都没有插嘴。董文龙听着李远方的这一番长篇大论,仍然以他习惯性的崇拜目光望着李远方。而叶黄,随着李远方的话题的展开,时而皱一下眉头,时而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眼睛也是几乎一瞬不瞬地盯李远方看,看得李远方浑身怪不自在的。

        等到他们讨论得差不多了,叶黄禁不住问李远方:“如果到时候测出你发出来的真气真的是电磁波的话,在经脉中运行的东西是电磁波应该是没有什么疑义的,但你觉得这种电磁波在人体中的运行,怎么可能对人的身体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

        这个问题,李远方没有仔细考虑过,所以只好说:“这可能和什么谐振之类的因素有关吧,不是说整个世界都处于运动状态吗,这种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运动,肯定有一定的谐振关系在里面。人的经脉、细胞之类的也跑不出这种关系。像收音机一样,调谐好了就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失谐了,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具体的我还没有想过,到时候我们再好好研究吧!”

        这些话,让在一边听着的董文龙满头雾水,但叶黄好像已经明白了李远方的意思,说:“你说得还挺有道理的,但你认为,这种电磁波到底是什么类型的电磁波呢,是长波、中波,还是红外线、可见光什么的?”

        李远方想了想,说:“我看还是微波的可能性大些,也可能是光波。如果是长波或者中波,对人体这样的物体,起不到多大影响。我发出的真气能对人产生作用,应该是波长比较短的电磁波,波长长的,早就穿透过去了,起不到什么效果的。”

        接下去,李远方和孔教授及叶黄三人商量了一下进行研究的具体方法以及需要准备的设备。孔教授的实验室里,目前只有一些测量电场和磁场的设备,如果事实真的如李远方所说是电磁波的话,就要重新准备设备。因为他们两个基本上接受了李远方的说法,所以决定还是等设备都准备好了再约时间。今天是测不了的,李远方在叶黄的介绍下参观了一下孔教授的实验室以后,就带着董文龙走了。

        临走的时候,李远方对孔教授说如果有些设备他们学校里没有,而且重新购置申请经费有困难的话,可以随时给他打电话,他可以给解决经费上的问题,只要把研究的具体数据给他一份就行了,因为他比他们更想得到一个确切的结论。他这一番话,让叶黄又一次对他瞪大了眼睛。董文龙见有机可乘,就在边上对叶黄说:“看不出来吧,我三哥可是个大富豪,可以连实验室连你都给买下来。”

        叶黄一听这话就火了,一边叫着“死虫子”一边追着打董文龙。趁他们打闹的时候,李远方简单地向孔教授解释了一下他自己目前的经济实力,然后在孔教授的感谢声中,走过去拉开了叶黄和董文龙两人。

        当李远方一走过去,叶黄就放开了董文龙,然后很不好意思地朝李远方笑了笑,让李远方再一次见识了她脸上表情变化的丰富性。

        在路上,李远方不禁问起董文龙:“你和那个叶黄从小就很熟?”董文龙便向他说起了叶黄的一些事情。

        据董文龙说,叶黄的母亲和董文龙的母亲以前在上大学的时候是同学,后来都留校当了老师,关系好得像是亲姐妹似的,所以他和叶黄是打打闹闹一起长大的。叶黄的父亲姓叶,母亲姓黄,所有就起了这个听上去有些怪怪的名字。叶黄这个人非常聪明,所以才十五岁就考上了大学,虽然现在都上了一年多研究生了,其实只比董文龙大三岁,比李远方还小几个月。不过因为上学上得太早,而且学习特别用功,和外界接触很少,性格上倒和董文龙差不多,所以像小时候一样,两个人一见面不是打就是闹的。

        介绍完了叶黄的基本情况,董文龙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对李远方说:“我刚才发现她眼睛眨都不眨地一直盯着你看,是不是她看上你了,这事我过几天问问她去!”

        李远方见他又多事,气得说:“你别又胡闹了,再胡闹我以后就不再理你了。”

        董文龙还是没有说过瘾,继续说着:“我确实看到了吗,以前她从来不这么看人的,我还是得问问去。”李远方拿他没办法,只好说你要问就问吧,但不要把我给牵连进去,我可是有女朋友的。

        把董文龙送回了家,谢绝了董文龙母亲要他留下吃晚饭的邀请后,见时间还早,李远方就开车去了公司。

        到公司没有看到赵风,李远方就上楼去问王梦遥赵风哪里去了,王梦遥说:“他家里出了点事,我让他回家去了,刚走不到三个小时”。李远方急忙问出了什么事,王梦遥说好像是赵风的父亲让人打了。李远方问:“伤得重吗?”王梦遥说:“听说一只胳膊的骨头被打断了。”李远方说:“伤得还挺重的。”然后,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问王梦遥说:“那他手头的钱够用吗?”

        王梦遥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你以为我那么不会做人啊,我先给他拿了两万块钱,如果不够的话,让他给我打电话,我找人给他送去。”

        听到这话李远方放了心,上前去搂住王梦遥亲了一口说:“我就知道你心肠很好的。”王梦遥推开他说:“别作怪,等会他们上来看到了不好!”然后说:“我让他到家搞清楚情况后尽快往回打个电话,看我们还能帮上点什么忙不。”

        从古城到赵风家,坐一般的客车要六个小时,赵风应该还在路上,现在着急也没有用。所以李远方在公司陪着王梦遥一直到下班,才带着她回家去了。

      ~第四十二章义愤填膺~  

        晚上九点多的时候,赵风往王梦遥家打了个电话,电话是王梦遥先接的,听出是赵风的声音,就把电话给了李远方,让赵风和李远方直接说话。听完赵风所说的情况,李远方不由得义愤填膺。

        赵风家在本省北部的黄土高原上,当地没有什么资源,也没有别的什么经济项目,幸好因为靠近黄河,所以地里还能种点小麦和土豆什么的,有的地方还可以种一些水果,但也只能解决个温饱问题,所以青壮年大都到大城市或者南方去打工。赵风的父亲是个老实本份的农民,一家人平常除了种地获得点微薄的收入外,在赵风到李远方这里上班之前,没有别的经济来源。

        前天下午,乡里下来一帮人,到村里收一项乡里自己设立的集资款,村民因为没有钱都不大愿意交。赵风的父亲因为多说了几句,乡里的一个干部就动手打了他,赵父用手挡了几下,对方说他【创建和谐家园】,就几个人一起上来打他,其中一个人还拿着一根木棍。赵父开始的时候没有注意头上被打了几下,下意识地用左手去挡,结果臂骨就被打断了。对方见打坏了人,而且村民们的情绪都被他们的野蛮举动激了起来,就停止了收费,开着车走了。

        赵父马上被乡亲们送到了医院,但附近的医院只是个乡村医院,只能进行简单的包扎,稍作处理就送到了县医院。据医院的诊断,赵父除了手臂骨折外,还有中度的脑振荡,情况不容乐观。但因为没钱交纳进一步治疗所需的巨额费用,医院方面对有些事情也不好办,所以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但这里的民风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朴实的,乡亲们凑了点钱让赵父住了院,医院方面也出于人道主义对他进行一些简单的治疗。

        昨天上午,乡亲们跑到乡政府找人要钱,没有人理他们。到公安局报案,公安局在乡里领导的活动下,根本不受理这个案件。没有办法之下,只好给赵风打了个电话,让赵风马上回去。

        赵风回去后,先交钱给老父亲换了个好点的病房,让医生尽快地对父亲进行进一步的治疗。然后开始找自己以前当兵时的一些战友,而且还有许多乡亲也自发地聚集了起来,正打算到政府部门去讨个说法。

        听完了赵风的描述,李远方虽然非常生气,但还是保持了应有的冷静,担心赵风一时冲动闹出事来,就一再要求他先冷静下来。现在首先把老父亲的伤给治好,其它的事情,等他自己联系一下武云杰等人后再做决定。为了稳定赵风的情绪,一再向他强调了副省长是自己的舅舅,如果理在赵风那方的话,无论如何都会给他个交待的。

        接完了赵风的电话,李远方坐在那里老半天没有动。赵父的这种遭遇,前些年在全国各地可以说是比较普遍的。但随着这些年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整个国家已经逐渐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不仅乱收费乱摊派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而且公民的法制意识逐渐加强。如果是在李远方的老家,这种乱收费的情况一般是不会发生的,否则早就有人到【创建和谐家园】去告或者向上级机关反映了。乡干部打农民的事,更是罕有发生,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简直就会成为天大的事情。但在赵风老家这种经济欠发达地区,因为经济的落后,导致别的所有的东西也相应滞后,所以往往还是免不了发生这样的事。

        见李远方坐在那里发起了呆,一声也不吭的,王梦遥就着急了,推了一下他说:“你别发呆啊,快帮他想个办法,别让他一激动闹出事来。”李远方应了一声,拿起电话来给先给武云杰打了个电话,向武云杰详细地说明了赵风所说的情况。武云杰平常和赵风关系就很好,一听这种情况就说这事一定得管,才从我这里复员两个多月就有人欺负到头上来了,那还了得。对李远方说:“你给陈大哥打个电话,我找一下海月,看他们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陈新华是个爱兵如子的好上级,所以武云杰说让李远方找一下他,李远方觉得应该不算冒昧,就拔了陈新华家的电话。陈新华正准备睡觉,听到这件事也很气愤。但他觉得比较为难,因为他所能找的关系,只能是省军区和省公安厅的领导之类的,通过他们再去找赵风市里和县里的领导,这样的话,事情就闹得太大了。而且目前只是赵风的一面之辞,还没有得到证实,如果实际上有出入反而不好。但他又不能不管这种事,所以对李远方说:“你这两天有事没有?”李远方说他现在没有什么事,陈新华就说:“要不你明天专门到小赵家里去一趟,把情况给了解清楚,如果事实和现在你说的一样,我无论如何都会替他讨个公道。”

        顿了一下,陈新华又说:“小赵这个人我比较了解,他对你说的情况,应该和事实没有多大的出入。但这种事还是得按照法律程序来办,要不以后麻烦。我想应该先让公安局立案,考虑到他们县的公安局没有秉公办事,我明天上班后先和省公安厅的胡副厅长打声招呼,让他给小赵他们市的公安局作一下指示。明天你到小赵家不是经过他们市吗,你先到他们市公安局去一下,最好让市公安局派人和你一起去调查。”说到这里,他想起了什么,在电话里笑了两声,对李远方说:“其实这方面的事情,你自己比我更有力度。”

        李远方觉得很奇怪,说:“这怎么可能,我怎么能跟你比?”陈新华说:“你忘了上次你马大哥给你办的证件吗,只要你把这个证件往各个部门一亮,就算公安厅长市长市委书记之类的,都要给你三分面子。为了防止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也为了保证你自己的安全,明天去小赵家的时候,你把你那个证件带上,以防万一。”

        这一点李远方倒没有想到,他原来以为他有了那个证件只是拥有了合法的黑客身份,可以随意侵入各个网络而不用负任何法律责任。没有想到这个身份的作用还有这么大,由此可见,特权毕竟是特权。

        刚和陈新华说完话把电话放下,刘海月的电话就来了,刘海月的意见和陈新华类似,她也希望李远方明天能够亲自到赵风家去一趟,了解一下实际情况。不过,她建议李远方和省报的王记者联系一下,看王记者明天能不能和李远方一起去。王记者是省报的名记者,负责的就是民情和社情这一块,可以说是专业对口,如果他能去的话,对事情的解决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刘海月说关于这件事她会找机会在副省长那里先打个底。比如要是这两天副省长和她提到李远方的时候,她就把李远方到赵风老家去的事给说出来,顺便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副省长。当然,如果副省长这两天没有主动提到李远方,她也会想办法让他提起来的。

        根据刘海月的建议,李远方又打了王记者的手机。可能刚才刘海月已经和王记者联系过了,刚接通电话,王记者就说:“远方是吗,请你把你朋友父亲的事情详细地给我说一说。”按他的要求,李远方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又对他说了一遍。听李远方说完,王记者就说:“这是一条很好的新闻,现在正在提减轻农民负担的事,这帮人还在乱收费,还把人给打了,简直是无法无天了。你们那个小赵我也挺熟的,还在一桌喝过酒,谁他妈的没有父母,把人打成这样了。所以这事我是管定了,明天我就跟你一起到那里去。”

        于是,李远方就和王记者约定了明天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当王记者问还要不要和省电视台的记者打声招呼时,李远方想想没有必要把事情搞得这么大,就说最好还是别惊动他们,要不事情闹大了反而不好办。王记者想想也是,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给王记者刚打完电话,武云杰又来了个电话。他告诉赵风说他们连队刚召开了个紧急会议,讨论了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方案,一致认为不能让自己的战友受到委屈,最后决定派副指导员赵风原来的排长一起到赵风家去一趟,问李远方去不去。李远方想这武云杰的脾气也太火暴了,难怪静不下心来练功夫,搞得武老这么多年来总是为传人的事而发愁。所以只好告诉他自己已经打算明天到赵风家去了,一起去的还有省报的王记者。武云杰听李远方这么说就放心了,问了他一下和陈新华的联系情况,和他约定了明天出发前【创建和谐家园】的时间和地点,才挂了电话。

        打完了这一大圈电话,都已经快十点半了,李远方赶紧按照赵风刚才留的战友家的电话号码打了回去,赵风和几个战友正着急地在那里等着。听说李远方明天要亲自跑一趟,赵风在感激之余,非常过意不去。李远方没有告诉赵风陈新华他们要他亲自去一趟的实际目的,解释说省报的王记者不能没人陪,而且这也是陈新华和刘海月的交待。再说,赵风的父亲受了伤,他这个做朋友的也应该去看一下。

        再一次要求赵风现在除了照顾老父亲外,别的任何事都先别做后,向赵风问清了具体的地点和联系方式,然后才挂了电话。

        那个证件,因为用得上的时候很少,李远方平时很少随身带着,这一次也没有例外,而且放在他自己的那栋房子里。既然陈新华交待他一定要带上,他就只有今晚就去取来了,明天早晨,恐怕时间上比较紧张。告诉王梦遥说他要回学校取样东西,就打算往外走,王梦遥说什么东西那么重要,非要这个时候去取的,李远方只好告诉她说是一个证件,明天可能用得上。

        刚才和陈新华通话的时候,王梦遥就在边上,所以断断续续地也听到了些话。从陈新华的话里,好像李远方那个证件来头很大,而李远方以前却从来没有和她说起过,所以她心里有些不大舒服。但李远方既然没有怎么提起,她也就不好问他,免得李远方不高兴。但现在既然李远方说了出来,她就打算等李远方回来后好好问一问,所以说:“快去快回,我等着你。”李远方应了一声,着急地往外走了,没有发现王梦遥的情绪变化。

        等到李远方取了证件回来,都快到十二点了,王梦遥还没有睡觉,在床上靠着,心不在焉地看着一部电视连续剧。

        看到王梦遥还在等他,李远方感到有些奇怪:“你还没有睡啊!”王梦遥说:“我等你回来呢,你快去练功,早点睡觉吧,明天还要开一天车呢!”

        李远方说:“今天太晚了,先不练了,我现在就睡吧。”到卫生间擦了一把脸,就脱了衣服躺在了床上。却发现王梦遥一直在看着他,心情不大好的样子,好像有什么话,却欲言又止,忍不住问她:“你还有什么事吗?”

        王梦遥迟疑了一下,最后下定了决心说:“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你说的那个证件是怎么回事?”

        李远方终于明白了王梦遥不高兴的原因所在,认真考虑了一下,认为这件事马进军也没有特别交待他要采取什么保密措施,应该可以和王梦遥说一些的,于是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简单地向王梦遥说了一下。

        和吴晓意的合作,王梦遥的劝说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王梦遥帮吴晓意说了那么多话,李远方当时很可能不会那么给面子。所以在意识到自己好像给李远方带来了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烦后,王梦遥靠在李远方怀里说了好几声“对不起”,李远方拍了拍她说:“没有关系的,就算你不帮她说话,她这样的人也会想出别的办法让我同意她的条件的。”

        见李远方并不怪她,王梦遥放了点心,然后问李远方以后她是不是不再和吴晓意联系了。李远方觉得,反正吴晓意也没有什么政治背景,而且和王梦遥相处得很不错,没有必要这样做,免得让人笑话。所以,告诉王梦遥说没有必要这样做,还是一切照旧,只要在谈到关于他的事情的时候注意点就行了。

        李远方没有一点责怪她的意思,让王梦遥很感动,于是熄了灯,用自己的温柔热情地逢迎着李远方。这不是李远方想要的回报,但盛情难却,只好胡天胡地地和她荒唐了一番。

      ~第四十三章初抵贵地~  

        这一夜李远方根本就没有睡,和王梦遥缠绵过后,就到密室打坐,一入定就到了凌晨六点。最近一段时间来,每次【创建和谐家园】过后王梦遥都是累得动都不想动,一睡过去后,连推都推不醒,否则李远方就要像以前那样点她的睡穴,免得她发现自己不睡觉的秘密了。第二天早晨李远方随便吃了几口早饭,和李蓉打了声招呼,七点没到就走了。临走的时候拍了王梦遥一下说“我走了”,王梦遥迷迷糊糊地“嗯”了一声,翻个身又睡着了。

        到省报门口的时候,王记者和副指导员、排长三人都已经到了,因为互相并不认识,分两堆站在那里。和王记者在一起的背着个摄影包的是他们报社的摄影记者,四十多岁的老洪,李远方以前见过一面,他是应王记者的邀请和他们一起去的。李远方给他们互相作了介绍后,大家就上车出发了。

        王记者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以方便和李远方说话。要老洪来的时候,王记者只是说有个重要新闻需要他拍点照,还没来得及告诉他具体的情况。车开动后,应王记者的要求,李远方仔仔细细地把事情的经过和车里的人又说了一遍。中国十三亿人口中,有九亿多是农民,所以在座的几位,除了李远方自己外,其它人的父母都是农民。听李远方说完情况后,都感慨万千,说农民的日子真不好过。像这一次的事,如果赵父没有赵风这样的儿子,就只有打断牙齿咽肚里,有冤也没有地方申。而且如果赵风没有李远方这样的朋友,没有人帮忙的话,按他自己的想法到政府部门去闹,最终结果很可能反而被人反咬一口,抓起来关几天,然后还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等待他的,只会是漫长的【创建和谐家园】之路。

        为了使大家能够好好配合,除了他自己的特殊身份,李远方把自己昨晚和陈新华及刘海月商量的结果都和王记者他们说了,和他们商量今天行动的计划。商量了一下,打算就按陈新华的要求,先到赵风他们市公安局去一趟,最好让他们派几个人去协助调查,然后直接到医院看赵父,看完了赵父,副指导员和排长留下帮助赵风照顾父,并看住赵风让他别冲动,李远方和两个记者到赵风村里去向村民调查情况。调查完后,向陈新华和刘海月汇报一下结果,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等车出了市区,过了草滩的时候,事情商量完了,牢骚也发过了,王记者的心情变得开朗起来,向李远方介绍起沿途的风景来。李远方虽然已经到了古城四个多月,但都在城里活动,没有出过城,这条路更是第一次走,所以对王记者的介绍很感兴趣,边听他解说,一边问了不少问题。

        过渭河大桥的时候,李远方见桥很长,下面的河床也很宽,但却看不到一点水的影子,就问王记者:“难道这就是历史上经常发大水的渭河吗,现在怎么一点水都没有?”王记者说:“别说现在冬天没有水,就算是春天和夏天汛期的时候,河里也没有多少水的。”他说都是上游的植被被破坏了的缘故,李远方是夏天到古城的,如果到了春天,古城经常要刮沙尘暴,有的时候整个天都是黄的,公路上的能见度不到二十米。以前有个说法,说关中有几大怪,其中一个是“阴天下雨逢礼拜”,整个关中平原的气候变化是很有规律的,但这几年,这种规律性已经荡然无存了,这天想怎么变就怎么变,天气预报有的时候都很难报准。

        李远方说:“不是建了个‘三北防护林’吗,那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吗?”王记者说:“建得哪有破坏得快,防护林是造得不错,但没等长成材,就被一些老百姓砍去当柴禾烧了。主要还是这里的老百姓太穷了,没有办法。”

        李远方说:“这种事难道当地政府不管吗,不是说现在有的地方在搞养殖业,经济发展得不错吗,那老百姓不就可以不用砍树当柴烧了?”这时,坐在后面的老洪说:“别提那些当官的了,他们有的人只要自己有钱花,哪管得上老百姓怎么样,就算是给老百姓办了点什么事,搞的也基本上都是政绩工程。就说这个养殖业吧,原来养的是绵羊,但有的地方为了发展羊绒产业,给地方财政创收,养起了山羊。这山羊你可不知道,连草根都刨出来吃了,几年时间下来,一片好好的草地就变成了荒漠,他们是在吃子孙饭呢!”顿了一下,又说:“今年夏天我陪省里领导到北边去了一趟,二十年前的地图上那里还叫‘毛乌素沙地’,现在早就变成‘毛乌素沙漠’了,这都是这几年来有些地方养山羊造成的。”

        王记者接着说:“老百姓太穷,只有砍树苗当柴烧,把树砍了,环境变得更差,地里能种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少,又让老百姓更穷,这样就成了恶性循环,到后来,成了‘生态难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创建和谐家园】到别的地方去。”

        李远方见他们两个说的话有些偏激,就说:“我想这应该是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现象吧,如果经济发展起来了,一切就会慢慢好起来的。像我老家那地方,我小的时候,老百姓也是上山砍柴烧,砍得满山都是光秃秃的,稍微下场大点的雨,山下就要发大水。但这几年经济发展起来了,老百姓家里都实现了‘电气化’,这十多年人们连山上都很少去了,山上的草长得比人很高,树也长得越来越好,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以前只是传说中才有的那些狐狸什么的动物,也越来越多了,听说现在还有人看到过猴子和野猪。”停了一下,接着又说:“我们家那边这几年发展这么快,和新的经济政策关系很大,现在正在搞西部大开发,相信用不了几年,这里的情况也会有很大改变的。”

        听完李远方的话,王记者和老洪都叹了口气,说:“但愿吧!”然后,王记者向李远方了解起他家乡的情况。李远方在外面当了三年兵,然后又足不出户地复习参加高考,实际上他对家乡的事情也不是太了解,但他还是将自己所知道的都和王记者他们说了说。

        车过了三原,正过了一座大桥进入塬上的时候,陈新华给李远方来了个电话,说和他关系比较好的省公安厅的胡副厅长到北京开会去了,联系不上。找别的人又不方便,所以告诉李远方暂时不用到赵风他们的北市公安局去了,直接到赵风家,把情况了解清楚后马上给他打电话,他去找别的领导处理这个问题。

        从古城到黄陵,一直都是高等级公路,而且李远方的车开得很快,才三个多小时就到了黄陵县城。一到黄陵县,李远方想起武老的一个朋友就在这里,武老曾经交待李远方有机会的时候要去看看的,就问对这里很熟悉的王记者是否知道那个地点。王记者说:“黄陵县城总共就只有一条街,从街头走到街尾不到十分钟,到时随便找找就找到了。”然后,向李远方介绍起县城周围的桥山等地名,并煞有其事地向李远方说起了黄帝陵的风水之好。

        一路上走过来,眼里看到的除了黄土还是黄土,所以黄帝陵所在的桥山上的青翠的古柏群就显得尤为难得,让李远方的精神不由一振。据王记者介绍,整个黄帝陵里古柏有上万棵,而且都是千年以上的古树,是世界上最大的古柏群。其中最大的是祭祀大殿前的那株“黄帝手植柏”,据说是黄帝亲手种的,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要几个人牵手才能围抱过来。李远方想,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去好好看看。

        过了黄陵,就要向右拐弯了,这段路排长走过,李远方就和他换了位置,让他来开车。为了方便和李远方说话,王记者也和副指导员换了位置。可能是怕话说多了一不小心说错话违反什么政治纪律,或者是大家还不是太熟,所以在李远方和王记者他们说话的时候,排长和副指导员很少插嘴,一路上很少说话。李远方仍然和王记者他们聊着天,刚过中午的时候,就到了赵风他们的望河县城。

        这个小县城紧靠在黄河北岸,向下俯瞰着黄河,整个县城的建筑都依着河岸而建,随着河岸的升高,整个县城的建筑也一层层地拨高,显得很有特色。可能是因为毕竟是个县城,所以倒没有看到路上经常见到的窑洞这样的建筑,有些明显是政府机构的楼房,甚至建得非常富丽堂皇。

        和赵风约好的见面地点就在县医院,向路人问明了县医院的位置,李远方他们就直奔县医院而去。赵父这件事,这两天闹得比较大,而且副指导员和排长两人都穿着军装,到医院后,在一个护士的带领下,没费什么劲就找到了赵父的病房。

        一进病房,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药水味。这是个四个人的病房,到处乱哄哄的,赵父的病床在最里面。见到他们进来,赵风和他的几个战友运远地迎了出来,赵风握着李远方的手,还没说话,眼圈就先红了。李远方拍了下他的手,问他:“有比这好一点的病房吗?”赵风说:“有倒是有,但医院说是给县里的领导留的,想住也住不上。”李远方就没有再问,向赵风介绍了两个记者。

        经过抢救,赵父已经醒了过来,头上缠了好几道绷带,左手臂打着石膏,正靠着床上输液。据李远方所知,赵父的年纪应该比他自己的父亲还小,但可能是因为生活太苦的缘故,脸像是风干的桔子皮似的,满是皱纹,看上去比他自己的父亲老了整整二十岁。加上整个头脸都肿了起来,有几条绷带上还满是血水,整个模样显得很是凄惨。等李远方走到赵父面前,他挣扎着想坐起来,李远方赶紧按住了他,说:“大叔你就躺着吧,别动了。”赵父是知道李远方他们的来意的,心情很激动,但嘴唇哆嗦了半天,只说出一句话:“太谢谢你们了!”然后眼泪禁不住地就流了下来。看到他的样子,李远方的心情也比较沉重,安慰他说:“大叔你放心养伤吧,别的事情,我和一起来的这些朋友都会帮你想办法的!”

        这时,副指导员和排长把带来的一些滋补品什么的交给了赵风的母亲。两个记者来得匆忙什么都没有准备,就每人掏出二百块钱要赵母收下,赵母说什么都不收,在王记者和赵风的几个战友的劝说下,才很不好意思地收了下来。

        李远方把赵风拉到一边,问他说:“你带的钱还够用吗?”赵风迟疑了一下,说:“现在是够用的,但我爸是脑部受伤,药都特别贵,一针要好几百块钱,我再想点别的办法吧。”李远方从西装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说:“这里还有一万块钱现金,你先拿着用。”然后从皮夹里拿出一张信用卡,“刚才在路上我看你们这里有工行,也有取款机,这张牡丹卡你先拿着,钱不够了直接取。”赵风了解李远方的脾气,知道推辞也没有用,所以什么话也没说,把钱和信用卡都接了过去。

        看完了赵父,李远方等人在赵风的带领下,去找负责给赵父治疗的医生了解情况。据医生说,因为赵父身体比较好,所以脑振荡的影响目前来看倒不大,估计再有个两三天就不会再有呕吐现象。但因为大脑里还有些瘀血,所以还需要住院多治疗一段时间。不过手臂骨折的事情,麻烦却比较大,一方面伤得比较重,有的地方是粉碎性骨折,另外因为赵父年纪比较大了,恢复起来本来就不容易,再加上从受伤到正式开始治疗耽误了点时间,所以就算治好了,这只手以后也干不了什么重活了。

        李远方很想问一下为什么当时不及时进行治疗,但想想这也不是医生自己所能决定的事,就没有再说什么。然后问医生医院里还有没有好点的病房,医生说因为他们这里是偏远地区,各种设施不是很好,所有的病房条件基本上都差不多,现在赵父住的就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医院里倒有几个高级病房,但那是专门为县里的领导准备的,他也没有办法。既然如此,李远方也无法可想,只好算了。

      ~第四十四章恶焰嚣张~  

        赶了一上午的路,又忙乎了这半天,除了李远方这样的怪物外,别的人都已经饿得肚子咕咕叫了。正好这时从赵风他们村里来了几个乡亲,都是来看望赵父的,赵风就带他们一起,在医院附近找了个小饭馆吃饭。赵风的几个战友都已经吃过了,所以留下来帮赵母照顾赵父,没有去。

        来的这几个乡亲,都是当时在场的,所以借着吃饭的机会,王记者就顺便向他们了解起当时的情况。从这几个乡亲的话中,可以清楚地知道赵风在电话中说的和事实没有任何出入,而且有两个细节,是赵风没有说到的。

        第一个细节,当时赵风的父亲在挨打前并没有说任何不恰当的话,只是问了一下,说年初下发的交费卡中没有这一个款项,为什么现在又要收了。那个姓黄的乡干部就不耐烦地说:“你问什么问,让你交你就得交!”赵父说你们总得给我们解释一下吧,那个乡干部就骂他:“死老头子你啰嗦什么!”赵父说:“你怎么骂人呢?”那乡干部说:“骂人怎么了,我还打你呢!”然后就动手打起了赵父,赵父拿手挡了一下。可能是长期干农活,手臂比较硬,挡疼了那个乡干部,那个乡干部就叫起了“哎哟”,说赵父【创建和谐家园】。然后,几个别的乡干部就围了上来,一起打赵父。一个姓张的乡干部随手抄起一根木棍,狠狠地往赵父的头上打了三下。打第四下的时候,赵父拿手去挡,对方这一下打得特别狠,老年人的骨头又脆,就把手臂打断了。

        第二个细节,从挨打开始,自始至终,赵父都没有还过一次手,只是在叫着“你们别打了,别打了!”直到手臂被打断因痛晕倒在地上。

        从这些情况来看,赵父这边是没有任何过错的,所以不管到哪里讲,道理都应该在赵父一方。但因为那个先动手【创建和谐家园】的姓黄的乡干部是县里一个副书记的亲戚,拿木棍打伤赵父的姓张的乡干部是县公安局长的堂弟,所以当乡亲们到乡里去要钱【创建和谐家园】的时候,乡里连理都不理,到派出所和县公安局报案,公安部门也根本不受理这个案件。

        而当赵父醒了过来,知道那两个乡干部的来头后,想想要是去告,估计也告不倒人家,而且还可能会带来新的麻烦,就在那里一个劲地自责:“都怪我多嘴!”一次次地阻止了乡亲和赵风的战友们要到政府部门讨个说法的计划,要不是因为有赵父的阻止,再加上赵风还没有回来,乡亲们和赵风的那些战友早就到政府去闹事了。直到赵风接了李远方的电话,赵父心里才有了一线的希望,但他仍然认为,只要对方不再找自己的麻烦就可以了,这件事还是算了。

        听完了这一番话,李远方不由得感慨,中国的老百姓真是善良。莫名其妙地挨了打,连个手都不知道还。被人打成这样了,还在那里一个劲地责怪自己,根本想不到应该怎么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惟恐人家继续来找自己的麻烦。难怪那些人会骑在老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毫无顾忌。如果这件事落在别人的头上,可能事情也只有这样算了。【创建和谐家园】的仍然耀武扬威逍遥法外,而被打的,除了要忍受因伤病带来的痛苦外,还要自己负担起巨额的医疗费用。如果伤得比较重,而且又没钱治疗,可能就会因而过世,但就算是这样,同样还是欲告无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17: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