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策行三国》-第3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好什么好,攻城车损坏了十几辆,士卒伤了近百人,城门一直没破,我都有些束手无策了。”

      黄承彦苦笑着,将孙策引到那架攻城车前。攻城车是用来攻击城门的,像一辆大车,中间有一个支架,悬着一块镶有铁锥的巨木上,用来撞击城门。底下有轮,可以推行,上面有棚,可以挡城头的攻击。应该说,这架攻城车设计得很合理。

      “攻城本来就不易,我又是第一次临阵指挥,若不是先生的这些器械帮忙,我们的损失会更大。”周瑜诚恳地说道:“先生就不要再谦虚,否则我真是无地自容了。”

      黄承彦笑了两声,见孙策一点笑意也没有,又连忙收起笑容,试探地问道:“校尉,你这是怎么了?”

      孙策欲言又止,正在考虑该不该说,周瑜却说道:“先生,习家最近得了一匹好马,你可知道?”

      黄承彦摇摇头。“没听说啊。习家要好马干什么?他们兄弟好,从不乘马,如果用来驾车,一匹马也不够啊。”他想了想,又道:“莫非是要献与将军或者校尉示好?”

      “如果是这样,那倒好办了。习竺在将军面前提起,将军见猎心喜,开口相求了几次,习竺却一直不敢答应。曹操送了一匹好马给校尉,校尉一片纯孝,送回大营,将军一见就欢喜不禁,骑上马出了营,大概是去习家了。”

      黄承彦的眉心微微蹙起,摇了摇头。“校尉担心习家对将军不利?”

      “是的。”

      “校尉多虑了。习家就算有这心,也没有胆。胜负未分之前,他们应该不会这么冲动。”

      黄承彦说得很轻松,但神情却一点也不轻松。他捻着胡须,眼神凝重。孙策见状,心里更加不安。“先生,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公瑾也不是外人,不会乱传的。”

      黄承彦点点头。“校尉,你还记得吗,蒯良死在叶县附近,但是他的部曲有逃回来的,一直下落不明。辎重营最近任务繁重,前两天清点战具时,数目上出现了一些误差,其中包括两具三石弩,我安排人查这件事,只是还没有眉目。现在听你这么一说,这些弩只怕是被有心人带出大营了。”

      孙策的脸颊抽搐了一下,眼中煞气隐然。“谁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弩?”

      黄承彦没吭声,周瑜却明白了。“伯符,蒯越的家人就在辎重营。这些天人手紧张,他们也在做杂役。不过,先生,他们无令不得出营,如果没有人传递消息,他们不可能知道蒯良的部曲在附近。”

      黄承彦淡淡地说道:“能传递消息的人太多了,如果没有其他证据,还真不太好查。”

      孙策明白了。不管怎么说,习竺肯定在这里面起了作用。他是孙坚的幕僚,到辎重营去办事太正常了,联系到习竺突然有好马这件事,这里面如果没有猫腻,那才叫见了鬼。

      既然如此,习家不能留了。

      “校尉,其实你也不用担心。”黄承彦微微一笑。“既然是刺客,难免做贼心虚。将军武艺超群,一般人近不了他的身,难伤他的也只有弩。可是三石弩虽然方便,有效射程不过一百二十步,再好的弩手也很难在这样的距离射中咽喉这样的要害部位。至于其他的部位么,应该射【创建和谐家园】金丝锦甲。”

      孙策又惊又喜。“先生,你说什么?金丝锦甲?我父亲有金丝锦甲?”

      黄承彦笑而不语,微微点头。

      孙策如释重负,仰天长叹。

      周瑜扫了黄承彦一眼,也笑了。

      -

      -

      第092章 两个建议

      虽然黄承彦说得含糊,但孙策已经猜到了其中的原因。辎重营少了两具弩,黄承彦肯定起了疑心,但没有证据,他不好乱说,只能预先防备,找个机会送孙坚一件金丝锦甲,有备无患。

      以孙坚的武功,就算是落了单,近身刺杀他的可能性也极小,所以对方才要偷弩。既然是远距离袭击,除非是吕布、黄忠这样的神箭手,通常都不会选择咽喉这样的要害部位,而是会选择胸腹。三石弩有效射程一百二十步,要想射穿高级将领穿的鱼鳞甲,至少要在百步以内的范围。可有了金丝锦甲,即使是这个距离也无法洞穿,除非他冲到孙坚面前五十步以内。

      有了这件贴身穿着的金丝锦甲,孙坚受伤有可能,受致命伤的可能性却极低。真要在这个距离被一箭射中咽喉,那也只能说孙坚命该如此了。

      “先生,多谢,多谢。”孙策连连拱手。姜还是老的辣,黄承彦的心思比他周密多了。

      “那是校尉的孝心,我只是举手之劳罢了。”黄承彦不动声色。

      孙策忍不住哈哈大笑。不用说,这是黄承彦将功劳推在了他的头上。这老狐狸,还真是滴水不漏啊。

      “有先生辅佐,是我的荣幸。”孙策拱拱手,真诚的向黄承彦表示谢意,算是正式将黄承彦纳为心腹。黄承彦心知肚明,连连还礼。周瑜也是玲珑心,立刻向黄承彦表示祝贺。从现在开始,两人算是真正的同僚了。

      心头一块大石放下了大半,孙策绷紧的神经放松了一些,终于有心思看黄承彦的攻城车了。他扫了一眼。“这攻城车是顶部最容易破吧?”

      “正是,校尉有何高见?”

      “你这圆顶弧度不够大,上方的重物还是能够轻易的正面击中,再坚固也没用。”

      “弧度太大,难以加工,而且强度也会受损。”

      “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呢?”孙策从地上捡起三个木条,搭成一个三角形。“所有的形状中,三角形是最稳定的,而且顶在上,上方落下的重物除非正中中心,否则都很难造成真正的破坏。”

      黄承彦盯着孙策手中的三角形看了一会儿,如梦初醒,连忙招呼道:“阿楚,快,快记下来。我想了好久的问题终于找到答案了,三角形,三角形才是最好的结构。”

      黄月英得意地瞟了孙策一眼,俏声道:“阿翁,我已经记下来了。校尉,你看看我们的抛石机,能不能给点建议?”

      “抛石机?”孙策很意外。抛石机其实很早就有,但和其他的技术一样不受重视,时常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官渡之战时,曹操就重新发明了抛石机,用来对付袁绍。黄承彦也发明了抛石机?

      孙策跟着黄承彦、黄月英来到抛石机前,看了一眼,有些失望。抛石机是抛石机,但体型太小,而且是用人力拖曳发石,不用试也知道威力有限。

      “校尉有什么改进意见吗?”黄月英带着挑衅的眼神斜睨着孙策。

      “你们这个发石多重,射程有多远?”

      “发石十二斤,射程两百步。”黄月英抿了抿嘴唇,又说道:“这可是《范蠡兵法》的记载。”

      “技术并不是越古老越好,如果后人不能超越前人,岂不是愧对先贤?”孙策轻笑一声,转向黄承彦。“先生,你这个抛石机设计得非常好,我没什么好说的,只有两个建议。”

      “你还真有建议,还两个?”黄月英嘟起了嘴,惊讶地叫道。

      孙策不理她的惊讶,很严肃的说道:“第一,十二斤的石头杀伤力有限,恐怕不足以击毁城墙。你可以设计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抛石机,不要求全,而是专注于破城,到时候集中使用,一口气轰开一段城墙。”

      黄承彦沉吟着,连连点头。

      “这个我们已经想到了。”黄月英扬了扬手中的帛书。“你再说第二个?”

      孙策瞟了她一眼,撇撇嘴。“你为什么不把你的想法先说出来,要不然到时候我说了,你又说我没创意。”

      “呃……”黄月英偷偷地看了黄承彦一眼,缩了缩脖子。黄承彦笑道:“校尉,你别听阿楚的,我们只是有这个想法,还没具体实施。建造更大的抛石机就需要更多的人,这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否则人数加倍,力量却增加有限,效率不高。”

      孙策点点头。这是真正的专家,他考虑得很周密。“我这第二个建议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你可以把人力拖拽发射改为配重发射,人只要负责上石、复位就行。只要配重固定,就能保证每次发射时的力量固定,射程也就只和要抛射的石头有关。”

      黄承彦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黄月英听了,也惊讶不已。

      “就这么简单?”

      “是啊,很简单。”孙策笑笑,装模作样的拱拱手。“见笑,见笑。”

      黄月英红了脸,撅了撅嘴,转过身去,一边奋笔急书,一边低声嘀咕道:“讨厌!真讨厌!这么简单的办法,我为什么没想到?”

      黄承彦摇了摇头,掩饰不住心中的失落。“校尉,我钻研木学半生,自诩独步天下,却不及校尉只言片语,真是惭愧。”

      孙策也很不好意思。技术是需要积累的,如果没有两千年的技术进步,他未必就能比黄承彦懂得多。今天心情好,一时多说了两句,却将黄家父女打击得不轻。这正是他一直避免的事。不管是谁,不管做什么事,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他不是全能的穿越者,什么事都可以包办,他只能做一个引导者,绝大部分事情还需要这个时代的人去做。

      “先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就是那块石头。如果说对先生有所帮助,那也是建立在先生之前所做的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并不是无中生有,阿楚为我读的那些书,为我讲的那些道理,都是我这些建议的源泉。没有她,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黄承彦微微一笑,看了黄月英一眼。黄月英背着身子,不敢转过来,只能看到血玉一般的耳垂。

      这时,一匹快马绕过阵地,来到孙策面前。马背上的骑士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孙策面前,附耳道:“校尉,将军请你立刻回中军大营。”

      -

      -

      第093章 深谋远虑(求推荐,求收藏!)

      孙坚坐在大帐中,敞着怀,金丝锦甲也脱了,放在一边,上面有一个裂痕。箭头被金丝缠住,未能射穿,位置正是胸腹之间。一枝竹杆羽箭放在一旁,孙策伸手去拿,孙坚提醒道:“小心,箭上有毒。”

      孙策仔细一看,铜制箭头黯淡无光,明显涂了一层东西。为了多贮一些毒,箭簇还被刻意磨出一道沟,可能也因此降低了强度,影响了穿透力,他凑到鼻端闻了一下,有淡淡有腥味,却识不出是什么毒。

      “别闻了,是五步倒蛇毒。”孙坚咬牙切齿,凶光外露。“还真是看得起我孙坚,居然用这么贵的毒药来对付我。”

      见孙坚无恙,孙策彻底放了心。他挥挥手,示意祖茂、韩当等人先出去。祖茂、韩当惊魂未定,又惊又怒,正等着孙坚下令杀人,哪肯轻易离开,见孙坚也示意他们出去,这才躬身领命,鱼贯而出。

      “阿翁,究竟怎么回事?”

      孙坚犹豫了一会,叹了一口气。“那马太快,我一时大意,落了单,经过岘山时遭到袭击,对方也有些匆忙,只射了三枝箭,我中了一箭。如果不是这件金丝锦甲,今天必死无疑。”

      “刺客呢?”

      “死了,【创建和谐家园】。”孙坚一拳捶下,案几应声而裂,桌上的文具落了一地。“伯符,你说,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揪出幕后黑手?”

      孙策冷笑一声:“那还用说,习家肯定脱不清干系,我先把他们抓起来,一个个审,我就不信他们不招。”

      “我也这么想。”孙坚一拍大腿。“习竺太可恶了,我这么信任他,他却这么对我。我说他怎么这么好心呢,三番两次约我去看马。我还以为他是向我示好,没想到却安排了这么一手。竖子可恶,不杀他全家难解我心头之恨。”

      “将军,不可。”周瑜跟了进来,正好听到孙坚的狠话,连忙出声阻止。

      孙坚眼睛一横。“怎么,你还想为他们说情?”

      孙策按住孙坚的手,示意他稍安勿躁。孙坚重重的吐了两口气,勉强点点头。周瑜说道:“将军无恙,那就是万幸,至于习家或者还有其他人,他们的家业在此,反正都跑不掉。将军何不先解决襄阳,然后再处理他们?襄阳未克,曹操的援兵近在咫尺,再拖下去,对我们非常不利。”

      “曹操虽然勇猛,却只有七千人,而且夏侯渊一战身亡,前锋尽殁,哪里还有威胁?”

      周瑜摇摇头。“将军,万万不可轻敌。曹操虽然只有七千人,但汝南、颍川两郡都在附近,我听说这两个地方的豪强大多支持袁绍,就连南阳的豪强都更倾向于袁绍,不肯支持袁术。如果袁绍派人联络他们,曹操可立得万人。”

      “会是这样?”

      “将军知道南阳名士何伯求吗?”

      孙坚的脸色有些尴尬。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地方,又没什么学问,对名士的了解非常有限。他听不懂,孙策却一下子听懂了。何颙何伯求就是南阳人,而且是袁绍的铁杆,在袁氏兄弟中,他绝对支持袁绍,反对袁术。袁术因此很没面子,还大骂何颙不识好歹。周瑜的父亲周异是洛阳令,对何颙以及南阳籍豪强的态度应该有所耳闻,再从袁术面临的困境,推测出这样的结果顺理成章。

      “何伯求名扬京都,是南阳豪强的代表,但他却不屑和后将军交往,关系很僵。后将军愿意奉袁绍为盟主时也许可以稳坐南阳,现在兄弟相争,南阳人支持他的恐怕不多。而汝颍二郡名士追随袁绍的更多,袁绍只要派一个人游说,这三个郡集结一万余人支援曹操,并为他提供粮草辎重,一点问题也没有。”

      孙坚突然明白过来。“怪不得袁绍自己去河北,却让后将军来南阳,原本他早就知道一旦翻脸,后将军在南阳难以立足。”

      “将军所言甚是。”

      孙策也是心惊肉跳。说实话,他之前也没考虑这么深。如果周瑜的分析是事实,那袁绍早就做好了准备,根本没给袁术一点机会。怪不得后来袁术被迫离开南阳,也没能占领汝南、颍川,而是去了相对偏僻的扬州,看着汝颍这块肥肉却不能下口,即使争锋也只能打徐州的主意。

      “那……公瑾的意思是?”

      “要想在南阳立足,必须拿下襄阳。”周瑜有意无意的瞥了孙策一眼,接着说道:“所有的争斗最后都要落实到战场上,只要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就算南阳的豪强倾向于袁绍,也不敢轻举妄动。襄阳也是如此,只要将军攻克襄阳,襄阳的豪强就算心有异志也敢怒不敢言。”

      孙坚连连点头。孙策看着周瑜,又惊又喜。他知道周瑜有见识,但一直以来,周瑜都没有展露出真正的锋芒。现在机会到了,周瑜敏锐的抓住了机会,表现比他期望的还要好。

      孙策笑笑,鼓励道:“公瑾,你有什么建议,就对将军说吧。”

      “喏。”周瑜会意,拜了一拜,又道:“襄阳之所以久攻不下,一是我欠缺经验,部署不当。一是襄阳城的确坚固,蒯越也守得紧。如果强攻,损失必然不小,面对曹操时优势有限。既然有人行刺将军,不如将计就计,示弱于敌,诱蒯越出城,于野战中歼灭之。”

      孙策沉吟道:“如果蒯越还是不肯出城呢?”

      周瑜笑了。“如果蒯越不肯出城,那就集中优势兵力,在曹操的援军赶到之前,先击溃曹操,稳住南阳,断了蒯越的念想。”

      孙策也笑了,笑得很欣慰。他最担心周瑜急于求成,现在看来,周瑜说到做到,他一点也不急。

      周瑜看在眼里,明白了孙策的心意,微微颌首示意。

      这时,韩当冲了进来。“将军,后将军在新野被曹操击败,使者就在帐外,请将军立刻接见。”

      孙策大吃一惊。“什么,新野?袁术怎么会在新野,他跑这么快干什么,学夏侯渊吗?”

      “伯符,不得无理!”孙坚和周瑜异口同声的喝道,话音未落,一个文士推帐而入,冷冷地扫了一眼帐中诸人,目光最后落在孙策的脸上,不阴不阳的说道:“孙校尉希望后将军和夏侯渊一样身首异处吗?”

      -

      -

      第094章 将计就计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7: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