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策行三国》-第3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第089章 使者(求推荐,求收藏!)

      门口传来一声轻响,和衣而卧的孙策立刻睁开了眼睛,却没有动。

      得知曹操就在附近,孙策的精神高度紧张,睡觉只脱战甲,不脱战袍,黄月英织的夹金锦甲更是片刻不离身。外面一有风吹草动,他立刻惊醒,只是不像一开始那样一惊一乍了。

      军营里的生活真不是人呆的,一般人还真坚持不下来。

      帐外轻声嘀咕了两句,北斗枫弯腰走了进来,轻声说道:“校尉,前营郭都尉派人来报,说曹操派来了使者,想和校尉会面。郭都尉问该如何回复,要不要让使者进营。”

      孙策坐了起来。睡眠不足,他有些恍惚。曹操要见我?为什么,总不可能是知道我想杀他,特意送上门来吧。孙策起身,走到帐外,清晨的凉风一吹,他清醒了几分,看着东方的一抹鱼肚白,他更觉得奇怪。这天还没亮呢,曹操的使者就来了,这得有多急?

      “把使者带过来吧。”

      孙策用冷水洗了把脸,又滞了口,坐在帐中吃早饭。过了小半个时辰,使者才带到面门,三十来岁,中等身材,面容清瘦,但两只眼睛很有神,进帐扫了孙策一眼手中的粥碗,微微一笑。

      “校尉与士卒同饮食,有名将之风。”

      孙策晃了晃筷子。“来得这么早,应该还没吃吧,一起吃?”

      “那可太好了。”孙策话音未落,使者就坐下了,搞得孙策一点准备也没有。见孙策惊讶,他倒是一点也不客气,拱拱手,哈哈一笑。“沛国丁斐,乡野之人,礼节粗疏,还请校尉见谅。”

      丁斐?孙策眼珠一转,有点印象。此人虽然名声不显,却是曹操的亲信,很可能还是曹操元配丁夫人的族人。另一个姓丁的叫丁冲,更是帮了曹操很大的忙。

      孙策一边示意亲卫给丁斐上粥,一边笑道:“原来是丁君,久仰大名。”

      “你知道我?”丁斐似笑非笑。

      “略知一二。”孙策笑得更神秘。“丁君最近财运如何?行军作战,粮草调剂,这油水可不少啊。”

      丁斐眼珠一转,哈哈大笑。“惭愧,惭愧。”他接过粥碗,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很快就将一碗粥灌下了肚。他放下碗,挑挑眉。“熟悉的味道,这是校尉缴获的粮食吧?”

      孙策笑而不语。他不知道丁斐的来意,少说话是最妙的。丁斐叹了一口气,收起笑容。“既然校尉连我这个不值一提的人都清楚,想必也知道夏侯妙才与曹府君的关系。妙才不幸战殁,府君总不能让他埋骨他乡,想请校尉开恩,让我们赎回他的遗体,回乡安葬。”

      “就为这事?”孙策沉吟着,不置可否。夏侯渊的遗体还在营里,用简陋的棺木收着。这不是他吩咐的,是军中例行规定,重要将领的遗体通常都会保存起来,等有机会还给对方,以示尊重。但首级被他送到襄阳去了,估计现在正摆在蒯越面前,他却是没法立刻还给丁斐。

      “这只是一件事。除此之外,曹府君对校尉在襄阳的行止非常有兴趣,对校尉的高论深有同感,想与校尉切磋切磋。虽说是敌我双方,但曹府君与校尉昨日一见,颇有知音之感,希望校尉不要推辞。”

      “还有吗?”

      “曹府君还有一些逆耳忠言想面告校尉。至于是什么,我就不太清楚了。”

      孙策沉吟片刻,点点头。“在哪儿见,如何见?”

      “曹府君知道校尉缺马,不便出行,特地派我送来了一匹好马,就在帐外。校尉如果不介意,沿着淯水向北五里,有一个山岗,岩石多为紫色,长满柴胡,山虽然不甚高,但视野开阔。府君与校尉各带一人随从,于山顶相会,小酌一杯,如何?”

      孙策心中一动。山顶相会,各带一个随从,曹阿瞒,你真是活得不耐烦啦。

      “既然曹府君盛情相邀,我却之不恭。”孙策笑盈盈地说道:“丁君,你看就定在正午,如何?免得你赶路匆忙。”

      丁斐摇摇头。“曹府君闻听校尉之名久矣,昨日隔水相望,不能亲近,引为憾事。他恨不得现在就见到你。正午太迟,还是辰时初刻吧。”

      孙策眉头微皱,随即点了点头。“就依丁君。我对曹府君也是仰慕很久呢,恨不得早一刻相见。”

      使命达成,丁斐也没有多留,起身告辞。孙策将他送到帐外,见帐门立着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四肢修长,头小耳尖,皮毛光亮,一看就是一匹上等战马。配的鞍辔也很精致,价值不菲。

      孙策很满意,派人送丁斐出营,同时请来了黄忠、黄盖。时间不长,黄盖首先赶到中军,一看那匹马,立刻赞了一声:“好马。我见过的战马不少,这么神骏的战马还是头一回见。北方多良马,果然名不虚传。”

      孙策笑笑,却没说什么。武将爱好马,这是很正常的反应,但他却不能将这匹马送给黄盖。不是他舍不得,而是因为黄盖是老爹的部下,他直接送给他有挖墙角的嫌疑,要送也应该由老爹去送。

      “我打算将这匹马送给将军,你觉得如何?”

      黄盖一听就明白了,连忙说道:“校尉纯孝,正当如此。曹操虽是英雄,毕竟是敌人,与他往来容易引起非议,还是送给将军,由将军处置最为稳妥。”

      “可是曹操约我今天见面,我已经答应了他。”

      “啊?”黄盖大吃一惊。“校尉,这如何使得?”

      “公覆叔。”孙策挽着黄盖的手臂,很诚恳的说道:“丁斐说辰时初刻便可相见,可见曹操的大营离此不远,我们能战的不到五千人,骑兵又不在,曹操有七千人,而且至少有五百骑兵,甚至可能更多。仓促应战,我们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如拖两天,等后将军的人赶上来切断曹操的后路,到时候前后夹击,岂不稳妥?”

      “话虽如此,可是和曹操见面太危险了。兵不厌诈,万一他……”

      “这就是我请公覆叔来的原因。我与曹操见面,黄忠率部准备接应,大营就要托付给公覆叔了。”

      黄盖思索片刻,点了点头。“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不便阻拦。不过,这件事干系重大,我希望你能向将军汇报一下,听听他的意见。二十里路,一个时辰足够来回,辰时之前应该赶得回来。大营交给我,你大可放心。出了事,唯我是问。”

      见黄盖坚决,孙策想了想,决定接受黄盖的建议。

      -

      -

      第090章 弄巧成拙

      孙策带着典韦赶回襄阳大营。

      孙策的战马数量有限。因为战马集中起来供应骑兵,只有校尉以上的将领才有战马代步,他率领的六千人中只有三匹战马,这次缴获了几十匹战马,也全部送到大营,亲卫们根本没有战马可乘。

      为了赶时间,孙策让林风等人都留在大营里,听黄盖指挥,只带了典韦一人。这个举动不仅遭到了林风、北斗枫的强烈反对,就连典韦本人都觉得不妥。但孙策与典韦相处两日,知道这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汉子,值得信任,不顾所有人反对,坚持已见。

      典韦还是没说什么,只是沉默的接受了命令。

      出了大营,走了没多远,孙策就发现了问题。他将缴获的枣红马让给典韦,自己骑曹操送的那匹黑马,就是想走得快一点。这匹黑马驮他一点问题没有,但那匹枣红马驮典韦却有些吃力,正常行走还行,小步急行却有点吃力,才跑了两三里路就开始大喘气,嘴边上全是白沫。

      没办法,典韦身高体重,再加上一对铁戟,抵得上两个人的重量,那匹枣红马承受不了。

      “子固,我们换马骑。”孙策勒住了缰绳,翻身下马。

      “校尉,万万不可。”典韦吓了一跳,连连摇头。这匹黑马是孙策准备送给孙坚的,他自己骑还行,他一个亲卫怎么敢骑。

      “少啰嗦。”孙策不由分说的将典韦从马背上拽了下来,将缰绳塞到他手里,自己翻身跳上枣红马。“又不是送给你,只是借你骑一下。赶紧上马,我们赶时间。”说完,他一抖马缰,枣红马撒开四蹄,向前奔去。

      典韦涨红了脸,咬咬牙,翻身上马,向孙策追去。

      平衡了重量,速度立刻快了起来。黑马雄骏,即使是驮典韦也没什么问题,健步如飞,和枣红马跑了个马头马尾。这是典韦对孙策的尊敬,如果放开跑,他完全可以超过孙策。看到这一幕,孙策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赤兔这么有名,先随吕布,后归关二,没这么强壮的战马根本驮不动这些体重逾于常人的汉子啊。

      小半个时辰后,孙策赶到了孙坚的大营。

      孙坚正和周瑜商量战事,看到孙策,他很意外,脸一沉。“你怎么回来了?身为一军将领,岂能抛下大营随意外出。我教你的规矩都喂狗了?”

      孙策一脑门黑线。这是亲生的吗?

      周瑜连忙给他递了个眼色。“将军,伯符突然赶回来,肯定有重要的事汇报。伯符,是吗?”

      孙策连忙点头,把曹操约他见面,又讨要夏侯渊的首级一事说了一遍。孙坚听了,这才缓和了脸色,转向周瑜。“公瑾,你觉得如何?”

      周瑜想了一会儿。“讨还夏侯渊的遗体,这无可厚非。阵前相见,也没什么问题。听闻曹孟德为政猛厉,当初做洛阳北部尉就打死过蹇硕的叔父蹇图,做济南相时一口气罢免了八成官吏,对豪强的态度也和伯符有几分相似,谈得来也很正常。”

      孙坚赞同地点点头。“没错,曹孟德虽然出身差了些,却是个磊落的汉子,应该不会搞出席间劫持这种不要脸的事。”

      孙策顿时有些脸热。他答应和曹操见面打的就是摔杯为号,席间干掉曹操的主意。他连忙转换话题。“阿翁,公瑾,攻城的事准备得怎么样?”

      一提攻城,孙坚立刻来了精神,大笑道:“公瑾,你给他说说。”又道:“伯符,那个黄承彦是个人才,我开始还真没看出来,只当他是个能说会道的名士,没想到他的手那么巧,打造的攻城车好用得很。”

      “是吗?”

      “公瑾,你带他去阵前看看。”

      周瑜笑着应了,领着孙策就往外走。孙策转头一看,见孙坚翻身跳上黑马,正要出去试马,突然心动,顿时吓得毛骨悚然,一个箭步窜了上去,拉住了马缰。

      “你干什么?”孙坚很不高兴。

      孙策吓得冷汗淋漓。他只想着应该把这匹马送给老爹,却没想到对孙坚来说这未必是好事。他赶到襄阳来,就是怕孙坚独行,现在有了这匹好马,谁知道孙坚会不会扔下亲卫,一个人爽去了。这要是出了事,他岂不是绕了一个大圈,又亲手将孙坚送上了老路。

      不行,这马不能给他。

      “阿翁,我想跟你商量个事。”

      “什么事,这么神神秘秘的。”

      “公覆叔一看到这匹马就非常喜欢,但是我没敢答应他。”

      孙坚眼珠一转,笑了起来,抬手拍了孙策一下。“竖子,心思倒是周全。嗯,公覆想要好马很久,不过这马不能给他,给了他,别人怎么办?这样的好马我可拿不出第二匹来。要不你看到曹孟德的时候,再向他讨几匹?”

      孙策一脑门黑线。

      “行了,我就骑两圈。”孙坚用马鞭敲了敲孙策的手。“放手!”

      孙策下意识的一松手,孙坚一夹马腹,黑马就奔了出去。孙策傻了眼,后悔莫及,这孝顺装得过了头,这次要坑爹,早知道老爹这么沉不住气,就不该把这马送给他,现在想要回来也没法开口了。他急得直跺脚,一眼看到韩当走了过来,灵机一动,连忙迎了上去。

      “义公叔,将军得了一匹好马,去试马了,你不去看看?”

      “好马?”韩当的眼睛登时亮了,兴奋地直搓手。“我远远地看着就是像好马,果然被我猜中了。去哪儿了,我去看看。”说完,顾不上和孙策聊天,转身就跑了。孙策大汗,连忙又叫来祖茂,让他带着亲卫营跟上去,务必不能让老爹落单。祖茂虽然觉得孙策有些小题大作,还是叫上亲卫,跟了出去。

      见孙策忙前忙后,周瑜一直没说话,直到出了营,他这才轻声问道:“伯符,你在担心什么?”

      孙策歪着头,看了周瑜好一会儿,有些不悦。“公瑾,你在家父身边这么久了,难道还不知道他的脾气?论正面搏杀,他不怕任何人,可是我们父子得罪的人太多,万一有人不敢正面对抗,却在暗中加害,趁他落单时袭击他,谁能防得住?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万一……”

      周瑜突然停住了脚步。“伯符,将军往哪个方向去了?”

      孙策心里咯噔一下,掠过不祥的预感。“公瑾,你究竟想说什么?”

      “习家新得了一匹好马,将军几次开口相求,习家都没答应。将军这么急着出营,怕是往习家去了。”

      -

      -

      第091章 一惊一乍(求推荐,求收藏!)

      孙策转身就往回跑,跑了两步,见周瑜没跟上来,回头又去拽他。周瑜拉住他。

      “你跑得比马还快吗?”

      孙策语塞,随即暴怒。“那我也不能就这么等啊。”

      周瑜连连摇头,用力拽住孙策,不让他激动。“伯符,这只是你的猜测,未必会成真。就算成真,韩当、祖茂都已经追过去了,不缺你一个,你此刻应该考虑的是万一出了事,你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

      孙策逼视着周瑜。“你……心里也没底吧?”

      周瑜眼神微闪,随即又坚定下来。“是的,我也很担心。庞家受益于你,尚且不肯真正臣服,习家、杨家利益受损,岂能甘心?从长远看,袁氏兄弟相争,后将军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襄阳未克,曹操奉命驰援,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他们暗通蒯越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习竺的反应一直就很反常,只是我忙于攻城,没有亲历。伯符,这是我的失误,但事情如果真如你所料,我们会遇到【创建和谐家园】烦,绝不是冲动就能解决问题。”

      他顿了片刻,调整了一下气息。“更何况,事情未必如你所料,你如此惶急,将军会怎么想?”

      孙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静下来。但心脏还是怦怦乱跳,太阳穴也有些发胀。他后悔莫及,却又有一种强烈的无助感。他一心想救孙坚,看起来一切顺利,但没曾想自己的一份孝心却可能将孙坚再次陷入危险之地。他抬起头,看着远处的枣红马,想到了莫名其妙战死的夏侯渊,不由得一声长叹。

      世事难料,生命无常,古人诚不我欺。

      “去阵前看看。”孙策转身,继续向阵前走去。周瑜说得对,一来他的担心未必会成真,二来就算成真,韩当、祖茂如果解决不了,他去也不来及,说不定反而会让老爹生疑。现在走一步看一步吧,不管怎么说,拿下襄阳才是最要紧的。

      攻城已经进行了三天,一直由周瑜指挥,孙辅、张虎和刘辟轮流发起进攻。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演习,一是锻炼周瑜的指挥能力,二是让孙辅等人实战积累经验,三是试验黄承彦打造的攻城器械。这几天来,最为亮眼的成绩大概就是这些攻城器械。在这些利器的帮助下,即使是孙辅、张虎这样的将领也能打得有声有色,士气高昂,几次险些破城。

      孙策来到阵前的时候,黄承彦正在准备今天的攻城任务,一大群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对几架攻城车做最后的加固,黄月英捧着一堆帛书在一旁跟着,不时的在帛书上添两笔,指挥工匠们进行调整。看到孙策,黄承彦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迎了上来。

      “校尉,你回来了?”

      “嗯,我临时回营,听说你的攻城车做得好,来看看。”

      “好什么好,攻城车损坏了十几辆,士卒伤了近百人,城门一直没破,我都有些束手无策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7: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