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策行三国》-第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突然间,他心头一动。孙策说得对,这人就像走山路,真不能急于求成,要不然走不远。他这是变着法的点醒我啊,我气愤于他的轻佻和粗鄙,却不知道他用心良苦,居然还向他拔了剑。

      “唉——”周瑜看了看手中的长剑,长叹一声,一扬手,将长剑远远的抛了出去。长剑有月光下划出一道银光,消失在林莽之间。

      孙策走了回来,大惑不解。“好好的剑,干嘛扔了?”

      “我留着剑鞘就行,提醒自己要虚心。”周瑜看着长剑消失的地方,抚着剑鞘,幽幽地叹了一声。“伯符,谢谢你。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懂。你放心吧,我以后不会再着急了。”

      孙策松了口气。周瑜能自悟是最好不过了。对于他这样的聪明人而言,别人的话再有道理,他听不进去也没用。

      “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孙策也收起笑容,指指远处的襄阳城。“你在我父亲身边学了那么久,想必收获不小。不用太勉强,就把这当成一个课业,实践一下你学到的东西,能发挥几成是几成。”

      “好。”周瑜用力点头。他想了想,又道:“伯符,你要上阵吗?”

      “我?”

      “对啊,我觉得,这是你体验战场的一个好机会。”一旦想通,周瑜迅速恢复了睿智。“令尊是行伍出身,身边的将领也都是用战刀砍出来的功劳,他们不喜欢坐而论道的人,更不喜欢怯懦的人。要想赢得他们的尊重,你我都必须能像他们一样临阵搏杀,短兵相接。你有一身好武艺,完全可以做得比他们更好,只是缺少历练的机会。这一次攻襄阳,我们的对手是没经历过大战的荆州郡兵、豪强部曲,负责指挥的人也没有什么战斗经验,正好用来试手。”

      孙策思索片刻,觉得有理。孙坚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是可以坐享其成,做个将二代,但是这样却很难得到程普那些人的认同。历史上的孙策能得到程普等人拥护,应该和他的悍勇有一定的关系。孙权没有这样的能力,继位时危机四伏,连孙贲、孙辅都对他没信心。

      什么事都有第一次,第一次上阵,面对刘表、蒯越率领的乌合之众总比面对高顺率领的陷阵营好。如果能攻下襄阳,不仅解决了孙坚的担忧,对他,对周瑜,也是一个漂亮的开门红。

      “行,我也上阵。”孙策咬了咬牙。

      站在岘山山顶,襄阳城里灯火点点,城头更是人影绰绰,远处一水如带。孙策和周瑜并肩而立,想到明天就要披甲上阵,与人厮杀,莫名的想骂娘。看故事的都以为英雄猛将战天下,演故事的却只想才子佳人后花园,这他么都是什么事啊。

      “怎么了?”周瑜轻笑一声:“紧张?”

      “不是。”孙策的确有些紧张,却不想让周瑜看轻了,一本正经地说道:“明日一战,伤亡在所难免。我等为名为利,流血牺牲也就罢了,那些普通百姓却是为了什么?”

      周瑜笑容渐浅,一声轻叹。

      孙策本来只是想装一下,此刻却真的有些感慨起来,想起那首著名的词,不由得轻声吟哦。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想起即将经历战火的襄阳,想起即将被董卓烧毁的洛阳,孙策伤感不已,一字一句都充满了哀伤,特别是最后两句,更是哀婉凄凉,催人泪下。周瑜惊讶不已,转头看着孙策。他愣了好一会儿,拍掌而叹。

      “伯符,好诗。有诗无曲怎么行,我谱曲一首,你且听来。”

      说完,他清了清嗓子,一边拍手打着节拍,一边吟唱起来。他的声音原本清亮,此刻唱来却声音低沉,宛如战鼓,每一声都唱到了人的心里。节奏并不复杂,但一咏三叹,自有一番动人处,孙策听了两遍,也不由得跟着唱了起来。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远处,庞统听得真切,莫名的湿了眼眶。“伯父知人,我不能及也。”

      ——

      得知孙策打算亲自上阵,孙坚什么也没说,只是拍了拍孙策的肩膀。

      “小心些。”

      “喏。”孙策应了一声,交待了几句,转身出帐。回到自己的营帐,他正准备让林风安排人去请黄忠来议事,却见一大群人围在帐前,林风正和一年轻汉子说话,神情亲热,看起来像是熟人。见孙策起来,林风连忙拉着那年轻汉子走了过来。

      年轻汉子拱身施礼。“北斗枫拜见校尉。即日起,奉将军之命,护卫校尉左右,请校尉吩咐。”

      孙策盯着年轻汉子看了半晌。此人与林风差不多大,二十出头,身材矫健,形容剽悍,一看就是武勇之辈。孙坚让他到自己身边来,加强警卫力量也情有可原。可这名字有点怪,姓北还是北斗,有这样的姓吗,怎么浓浓的动漫味。

      “你姓北,还是姓北斗?我怎么没听过这样的姓?”

      北斗枫拍拍脑袋,哈哈一笑。“将军没听过也正常,北斗是我自己起的姓,至于原姓嘛,我已经忘了。”

      “忘了?”孙策忍俊不禁。“你不会是犯了事,或者惹了不能惹的仇家,不得已,这才改名换姓吧?”

      北斗枫大吃一惊,过了片刻,挑起大拇指。“校尉,你怎么知道的?”

      孙策哼了一声,没理他,转身入帐。

      北斗枫回头看看林风,一脸的不可思议。“疯子,是你说的吧?”

      林风笑道:“校尉的手段鬼神莫测,你这点事能瞒得过他?别想太多了,小心做事,别再犯浑了。”

      -

      -

      第073章 攘外必先安内

      黄月英跪坐在帐中,正在看书,听到孙策的脚步声,连忙起身迎了上来。

      “将军,这么晚了,还要读书吗?”

      “读书的事等会儿再说,阿楚,你去将你父亲请过来,我有事要和他商量。”

      黄月英懂事的应了一声,收起书,匆匆地走了出去。孙策叫来林风,本想让他去请刘辟,转念一想,又放弃了。过了一会儿,黄承彦快步走来。孙策将他请到帐中坐好,示意林风在外面警戒。

      黄承彦一看,有些意外。“校尉,出事了?”

      “我打算明天亲自上阵。”

      黄承彦眉心微蹙,略作思索。“那可得小心些,不可逞匹夫之勇。襄阳城虽然多年没有经历战事,可刘表、蒯越都是有些经验的,这么多天对峙,肯定也训练过。”

      孙策点点头。黄承彦没有劝阻他,却提醒他要小心,说明他知道这件事有必要,就不说那些没用的客套话了。提醒他注意安全,这就有诚意,不像习竺、庞山民阳奉阴违,坐观成败。

      “我担心的倒不是襄阳城头。我担心的是杨家、习家,特别是习家。习竺进城之后,态度就有了变化,我相信蒯越和他说过什么,他没有全告诉我们。”

      黄承彦笑了起来。“校尉应该想得到,无非威逼利诱而已。校尉思虑周全,自是好的,不过也不用担心太多。孙将军坐镇大营,他们不敢有什么异动,校尉把心思用在如何攻城上就好。你若胜了,他们就算有异心也只能憋在心里。你若败了,就算你对他们再好,他们也不可能支持你的。”

      孙策也笑了。“先生说得有道理。”他顿了顿,又道:“蔡家铁匠赛刀会的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蔡家但凡有点手艺的人刀匠都在为了那一金争斗。只可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打出真正的好刀。”

      “知道为什么吗?”

      黄承彦眼皮一挑,打量着孙策。孙策嘴角微挑,似笑非笑,透着一丝神秘。黄承彦心中一动,立刻意识到其中大有文章。他试探地问道:“校尉,为什么?”

      “首先,他们知道的东西太少,只是师傅教的和自己这么多年积累的一点经验。其次,他们这儿不行。”孙策抬起手,指了指太阳穴。“他们没读过书,不知道铁器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更不知道怎么去总结其中的规律。”

      黄承彦转了转眼珠,沉吟半晌。“可是……关于治铁,的确没多少记载啊,大多是铁匠们口耳相传。”

      “校尉,你是说多炼吗?”黄月英突然说道:“听说最好的刀是百炼刀,是不是炼的次数就是打造好刀的秘诀?”

      “是还是不是,要你们自己去想。”孙策笑得更加神秘。他再次点了点太阳穴。“先生,阿楚,读书人的优势不应该是死记硬背,咬文嚼字,而是格物致知,明术而知道。先秦便有铁器,南阳更是铁官所在,冶铁的历史超过五百年,应该总结总结了。”

      黄承彦盯着孙策看了片刻,无声地笑了起来。“好,我先想想,如果想不通,再请校尉指点。”

      “好。”孙策点点头。大战在即,他必须抛出一些有足够诱惑力的利益,同时暗示自己还有绝招,确保黄承彦不会临阵变卦。“先生,几万大军的军械是一笔大生意,不用点心思可不成。”

      黄承彦心领神会,躬身而退。黄月英看在眼里,撇撇小嘴,暗自嘀咕。“故作高明,讨厌。”

      送走了黄承彦,孙策叫上庞统。“走,我们去看看刘将军。”

      ——

      刘辟洗漱完毕,正准备休息,却莫名的有些烦躁,坐在行军榻上,一时出神。

      孙策给了他一千三百顷土地,至少能解决两千多户的生计,这是好事。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好处,孙策不仅建议孙坚挑选黄巾精锐参战,还要拉着他去攻襄阳。

      攻城是吃力不讨好的任务,危险大,伤亡高,这一仗打下来,他带来的三千士卒能不能活下来一半,他都不敢肯定。汝颍黄巾实力有限,加上老弱不过来三十万人左右,能作战的不超过五万,堪称精锐的最多两万人。程普、吴景要去挑一万,就已经抽走了大半精锐,如果这三千人也折损严重,黄巾被孙坚夺走的精锐就超过一半,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这时,有人来报,孙校尉来了。

      刘辟吃了一惊,连忙披上衣服,又将榻上的女人推到后面,匆匆走出大帐。

      孙策站在帐外,身边站着庞统,除此之外,连一个亲卫都没。刘辟很是意外,踮起脚尖向远处看了看,孙策笑道:“刘将军,别看了,就我们两个。怎么,你以为我是带着大军来夺你兵权的?”

      刘辟打了个寒颤,浑身冰冷。“校尉,岂敢,岂敢。”刘辟一边说,一边用眼神示意亲卫将谢广隆。谢广隆悄悄地竖起两根指,表示孙策所言不虚,的确只有两个人。刘辟见了,这才松了一口气。如果孙策真有这心思,绝对不会轻装简从的来到他的大营,他大可不必紧张。

      “鞋都【创建和谐家园】,不怕受凉?”孙策笑得更加亲切。刘辟不是那种野心很大的人,现在的他只想生存,不被人害了,却没有害人的心思。“寒从脚起,刘将军刚刚安定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要保重身体才行。”

      刘辟低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出来得太急,既没穿鞋,也没穿足衣,光着脚踩在地上,怪不得这么凉。他尴尬地笑了笑,连忙侧身邀请。“校尉,外面凉,里面说话吧。”

      孙策搓搓手,坏笑道:“我就不进去了,免得看到什么不该看的。将军,月色更好,我们就在帐前喝点酒,聊聊天,如何?明天就要上阵了,我想和你聊一聊。”

      刘辟帐里藏着女人,本来就不想让孙策看到,正中下怀,连忙安排人在帐前生起篝火,架上吊壶,温上酒,烤上羊。孙策只身来访,刘辟就没那么紧张了,和孙策谈笑风生。

      吊壶里的酒慢慢热了,散发出酒香,羊也渐渐烤得金黄,孙策抱着膝盖,看着火光,突然说道:“将军,有酒无歌,不美,不如去辎重营找几个女人来跳跳舞,助助兴,如何?”

      刘辟一听,不虞有他,连连点头。“好啊,好啊。”立刻叫来一个亲卫,让他带着命令,去辎重营调人。辎重营不仅负责全营辎重保管、发放,还有官奴婢,不仅负责做饭洗衣,还要负责将领们的文娱活动,同时还关押俘虏,蒯越的家人就被关在那里。

      时间不长,十来个年轻女子被带到了孙策和刘辟面前。孙策早有心理准备,没什么反应,刘辟一看那几个女子,眼睛就直了。和这几个鲜花般的女子一比,帐里那个女人简直就是杂草。

      -

      -

      第074章 金丝锦甲(求推荐,求收藏!)

      换作十几年前,刘辟不至于这么丢人,毕竟也是家境不错的小地主,养几个漂亮女人不成问题。自从信了太平道,跟了大贤良师,便有些入不敷出。中平元年之后,他没做成开国大将,却成了流寇,这生活水准一落千丈,如今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美女就不指望了,只能从黄巾军的家属里选。

      黄巾军以失地流民为主,拖家带口,不缺女人,偶尔也能找到漂亮的年轻女子,但毕竟出身农家,不管是相貌还是气质,都不能和豪强的家眷相提并论。即使是刘辟最有实力的时候和蒯越也差一个档次。

      此刻看到蒯家的女眷,刘辟掩饰不住贪婪之色,多少有些尴尬。

      “将军,喜欢吗?”

      “嘿嘿,嘿嘿。”

      “蒯越的家属明天就要押到阵前,能不能活着回来真说不定。将军如果喜欢,留下她们,也算是救了她们一命。”

      一听说是蒯越的家属,刘辟更不敢再放肆了。他再蠢,也知道这是孙策给他下套。他要是睡了蒯家的女眷,万一孙策输了,蒯越卷土重来,不得要他的命?

      “这个……不合适,不适合。”刘辟用力的咽下口水。“这样的美人应该留给由将军享用。”

      “家父已经留了。”孙策微微一笑。“你怕蒯越报复你啊?”

      “不,不是。”

      “那倒也是,蒯越如果真的反败为胜,肯定不会饶过我们,不仅要夺回这些女人,还要夺回那些土地。将军,我给你的一千三百顷土地里,有三百多顷是蒯家的,这可是蒯家全部的产业。”

      刘辟倒吸一口冷气,顿时觉得头皮发麻。他盯着孙策,眼神惊恐。孙策的意思很清楚,你怕是没用的,就算不享用这些女人,蒯越也不会饶了你,除非放弃那些土地,离开襄阳。可是这样一来,黄巾将士愿不愿意跟他走,那就说不定了,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会不会为了土地转投孙策。

      要想太平,只有一个办法,干掉蒯越,让蒯家永远不得翻身。

      “对了,还有一件事,你可能不太清楚。”孙策扫了一眼那些年轻女子。“谁是蒯良的家人?”

      两个年轻女子磨磨蹭蹭的走了出来,自报家门。一个是蒯良的妾,一个蒯良的女儿。

      “蒯良勾结袁绍,意图对后将军不利,已经被后将军处死了。”

      蒯良的女儿一听,腿一软,坐在了地上,捂着脸,放声大哭。蒯良的妾却只是低下了头,沉默不语。刘辟见了,咬了咬牙,一指蒯良的妾。“这女人,我要了。”

      孙策点点头,看了一眼那女人。那女人凄然一笑,款款走到刘辟身边,乖巧地坐下,强颜欢笑。孙策笑笑,也有些不太自然。为了断绝刘辟的犹豫之心,把他逼到自己的阵营里来,他不得不用这样的手段。但是说实话,看到这些无辜的女人被当成筹码,他心里也不是滋味。

      可是,他又能如何?

      刘辟知道这些女人不能退回去,索性发了狠,将她们分给了手下的将领。这些将领或是出自寒门小地主,或是农夫出身,对这些出身富贵的女子本来就有一种仇视心理,黄巾军势盛的时候,他们没少抢,此刻分到赏赐,自然不会拒绝,纷纷向刘辟致谢。

      “不要谢我,该谢孙校尉。”刘辟说道:“包括那些土地,都是孙校尉为我们筹措的,你们不能忘了孙校尉的恩德。明日随我上阵,宰了蒯越,夺了襄阳。”

      将领们又纷纷向孙策致谢。孙策却不像刘辟一样躲避,坦然的受了。“诸位壮士,无须多谢。你们跟着刘将军努力作战,将来天下太平,你们封妻荫子,又岂止是几个被俘虏的女人可比?”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5: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