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第一刺客女婿》-第3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不觉得不可逆转,石磊,你就可以逆转。”李化臻语出惊人地说。

      “我?”石磊指了指自己鼻子,苦笑摇头:“李老,你别开玩笑,我形单影只,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什么力不足?你有一身绝顶医术,只要展示得当,足以改变别人对中医的看法,怎么会力不足?”

      石磊仍旧摇头:“一身好医术,只能用来治病救人,别人对中医的态度又不是病,如何能治疗?”

      “那你觉得如何能治?”李化臻盯着石磊的眼睛,语气咄咄逼人。

      皱眉想了半晌,石磊说:“全民学中医,全民用中医。”

      李化臻说:“那怎么才能全民学中医,全民用中医呢?”

      石磊说:“开设中医学校,开办中医院......不过据我所知,中医专业现在的招生状况不是很好,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学中医。”

      李化臻接茬说:“何止不好?是非常差。学生少,愿意到学校当老师的人才更少。前些天在京医大,几个老教授还跟我抱怨,说想找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来教中医,比大海捞针还费劲,往年的应聘者倒是不少,但大多半瓶水逛荡,真实水平堪忧。”

      说到这,李化臻一把抓住石磊的手,说:“石磊,之前我还觉得不把你推荐进国务院医疗专家小组是一种损失,现在我不这么觉得了。你的选择是对的,你就该去教书,你该把你会的传授给学生,让他们遍地开花,延续传承,只有这样,中医才有救。”

      李化臻越说越激动,拉着石磊的手就不松开:“明天,就明天,明天我就安排你上任。”

      “这么急么?”石磊皱眉说。

      “不急,能为中医发展出一份力,再抓紧都不急,我倒觉得你来晚了。不,是我认识你晚了。”

      还有个想法李化臻没能说出口,老头心想,到时候你去医大教书,跟我孙女就是同事,你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近水楼台,还能跑了你?

      ......

      正式入职之前,李化臻带石磊去见了一个人,京城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的院长,华夏中医界一位知名的老学者,同时也是李化臻多年的朋友。

      林院长家住京城东郊,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面积不大,也没多阔气,门前带个小院子,里面侍弄了一些花花草草,还养了几只鸡鸭等小动物,大多都不珍贵,但是很接地气,很有生活气息。

      林院长是个皮肤白净,身材有些发福的老人,看着比李化臻岁数小不少。把来客请进屋后,林院长笑着问:“老李,你怎么有空过来?”

      李化臻和林明章握了握手,说:“老林,上次你不是跟我抱怨,说想找一个好的中医老师困难嘛,我这不是给你送人才来了。”

      “人才?这位?”林明章看着石磊问。

      “就是他。”李化臻指着石磊说。

      林明章的眉头微不可见地跳动一下,看着石磊说:“看不出来,看不出来,太年轻了些。”

      言外之意,这么年轻的家伙能教什么?教学生唱歌跳舞?教学生喝酒吃饭?

      中医是什么样的学问大家都清楚,在这一行里,年轻就人轻,就是知识轻,就是水平轻。

      大家刚刚坐下,还没开启话头,一个老太太从楼上跑下来,火急火燎地说:“老林,我给烁儿灌了一碗醋,鱼刺还是下不去,孩子一直哭,你赶紧送她去医院吧!”

      见到这一幕,李化臻问道:“弟妹,怎么了这是?”

      林明章接过话茬,苦笑说:“别提了,中午吃鱼,孩子卡了根鱼刺在嗓子里,忙活了大半天,又是喂米饭又是灌醋的,都没效果。你们先坐着,我送孙女去医院。”

      “这种小问题,就不用去医院了,折腾一趟孩子更受不了。”石磊说道。

      林明章看着他问:“你有办法?”

      石磊说:“给我一个干净的碗。”

      林明章冲老伴喊:“拿个碗过来。”

      “哎。”老太太答应一声,快步进屋,不一会儿,取了一个干净的碗来。

      石磊接过碗,起身出门,去了院子里。两个老头都闹不清楚他要搞什么名堂,就一头雾水地跟在后头,想要看个明白。

      进了院子,石磊扫了一圈,盯住了一只鸭子,趁鸭子不注意,一个箭步过去,捏住了鸭脖子。然后换只手,提起鸭腿倒拎起来,让鸭嘴朝下,用碗接着,过了片刻,只见从鸭嘴里流出涎液,一滴滴落进碗里。

      大约攒了七八滴,石磊松开鸭子,把装着涎液的碗递给林院长老伴,笑着说:“喂孩子喝了,鱼刺就能化干净,到了医院还得用钳子伸到嗓子里拔刺,孩子更受不了。”

      (第六十八章 全民学中医,全民用中医)

      老太太看着碗里透明的粘液,怀疑地问:“这个有用?”

      石磊肯定点头:“有用。”

      “有用没用,先试试吧。”林明章说。

      老伴发了话,老太太不再犹豫,端着碗快步进屋上楼。

      “走吧,咱们进屋坐。”林明章看了石磊一眼。

      ÈýÈ˽øÎÝÂä×ù£¬ÅݲèµÄË®»¹Ã»ÉÕ¿ª£¬ÀÏ̫̫¾Íàâàâàâ´ÓÂ¥ÉÏÅÜÏÂÀ´£¬³åÀϰé˵£º¡°ÀÏÁÖ£¬ÉñÁ˺٣¬¸Õ¸Õι˸¶ùºÈÏÂÄǶ«Î÷£¬Óã´Ì¾Í»¯ÁË£¡¡±

      林明章扭头看向石磊,笑道:“人不可貌相啊,年轻人有点东西嘛。”

      长辈夸奖,按理这时候应该谦虚谦虚,比如说一句“晚辈只懂些皮毛,还要前辈多多指点”之类的。

      但是,石磊却一副受之无愧地神色,说:“如果没有点儿真才实学,我也不敢去医大误人子弟。”

      这不是不谦虚,是他对自己的医术有充分的自信。

      听了石磊的话,两个老头先是一愣,接着对视一眼,最后哈哈大笑起来。李化臻拍着石磊肩膀说:“石磊,我真是越来越喜欢你小子,学中医的,就应该有这么个当仁不让的心气儿,当大夫的对自己的医术都没信心,怎么让患者有信心?”

      说完,李化臻就绘声绘色地跟林明章讲,当天在南阳军区医院,石磊是如何以实习生身份质疑他的方案的,又如何力排众议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最后如何给病人号脉、过程如何神奇、开出的药方如何有效果的。这些事现在说起来,就像李化臻当天录像了一样,话里话外把现场还原的很完美,一个细节都没放过。

      李化臻是医大校长,又是中央专家小组副组长,论工作关系,是林明章的顶头上司,论医术水平,是林明章非常佩服的老专家,所以李化臻说的话,他还是信的。

      这次李化臻带石磊过来见他,也就是提前打个招呼,毕竟是往中医学院塞老师,怎么也该跟院长知会一声。

      听完李化臻说的,林明章对石磊的水平有了初步了解,但传道授业不是儿戏,不是说石磊用一个土方子治好了孙女的鱼刺鲠喉、再加上一段听似神奇的医疗经历,就有资格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教授,这还远远不够。

      林明章是院长,既要为手下的教师们负责,也要为院里的学生负责,他管着一个学院,办事是有他的原则的,因此免不了要对石磊进行考核。

      这份负责任的态度很令人钦佩,但李化臻眉宇间却有些不满。

      老头心说,医大我是校长,我这个一把手都过关了,你这老家伙还坚持个什么劲?

      想到这,他就跟林明章说:“老林,石磊的号脉手法,就是《脉象经》里记载的路子。”

      这下林明章惊了,瞪着眼睛问石磊:“你读懂了《脉象经》?”

      “是,读懂了。”石磊笑着点头:“不过我不是读懂之后才掌握里面的号脉法,我是因为一直就这么号脉的,所以见到《脉象经》才一看就懂。”

      林明章彻底不会了。

      作为中医学院院长,他本身就是学中医出身,李化臻弄到《脉象经》孤本之后,拿给过好几个人看,其中就有他一个。

      他可是记得那段日子,自己茶不思饭不解,整天捧着那本书,上厕所也啃,睡觉前也啃,废寝忘食地啃了半个月,觉得里面每个词、每句话说的都有道理,都是医学上的至高见解,无奈翻过来掉过去不知道把这本书看了多少遍,就是不知道里面记载的方法该怎么用。

      最后把《脉象经》还给李化臻的时候,林明章人都老了许多,头发都白了不少。

      他还知道,不光是他,通过李化臻看过这本书的人里,比他医术高超的,很是有那么几个,但是大家无一例外,对这本书全都一筹莫展。感觉跟林明章大体一样:书里说的,都是真理,就是没法用!

      现在听到眼前的年轻人竟然能用,林明章坐不住了,身子往前探了探,抓住石磊肩膀问:“你说说,到底是怎么用的?为什么我读得那么仔细,都快背下来了,还是用不了?”

      石磊能理解老头为啥这么激动,他看着林明章,笑道:“里面记载的号脉法,要用内劲。”

      顿了下,石磊继续道:“人体有奇经八脉,共计720穴位,无论以前生过什么病,现在生了什么病,未来即将要生什么病,都会反映在这些经脉和穴位上。你要想事无巨细地号出来,需要动用的自己的内气,灌注到患者经脉中,去探索,去查询。我说句实话,仅凭病人的脉搏跳动来判断病情,实在是脉象学上最最肤浅的功夫,能号出来的病症,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

      林明章张了张嘴,半晌说不出话来。

      末了他叹了口气:“年轻有为啊,开眼了,今天我算开眼了,原来搞了半天,我浸淫一辈子的中医之道,只能算是皮毛......”

      石磊安慰他说:“林院长,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中医很多博大精深的东西失传,不是你们这些学者的过错,错就错在自古以来,华夏对很多精神文明瑰宝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林明章点点头,复又问道:“你去我院里教书,绰绰有余,但你这个年纪,不比学生大多少,你要是镇不住他们怎么办?”

      石磊耸耸肩:“达者为师,能不能当老师,看的是水平,不是岁数。”

      林明章说:“好,到了学校,希望你能调整好心态,如果有学生起刺闹事,你可以跟我反映。那没什么问题的话,你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了,我安排人给你办入职手续。”

      “没问题。”石磊点头。

      没有太多找到工作的喜悦,反而身上多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担子,那是责任感。

      当老师不是去学校泡妞打架混日子,而是真正要让学生从你身上学到东西,并且要在今后的人生中,学以致用。

      教育体系中,很多老师照本宣科、碌碌无为,导致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窘境。

      石磊还没见过他即将要教的学生什么样,但他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毕业后说一句:“我上这几年学,学的东西都没用。”

      (第六十九章 达者为师)

      有了前面的经验,第二次针灸就比较顺利了。

      李桐汐很配合地穿了身宽松的睡衣,石磊轻车熟路地针了她大敦、行间、足五里三处穴位。

      这次的气氛没有第一次那么尴尬,可是当石磊捏住李桐汐柔若无骨的小脚时,当她撩起睡衣下摆把自己的双腿展示在石磊面前时,脸还是红得跟涂了番茄酱似的。

      为了打破尴尬气氛,李桐汐试图寻找话题,问道:“听爷爷说,你要去京城医大教中医?”

      “是,今天去见了林院长,才定下来。”石磊一边运针一边说。

      “那,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

      “同事?你也教中医?”

      “不是,我教的免疫学。”

      石磊点头,然后指着李桐汐几乎露出全部【创建和谐家园】的大腿根儿,说:“你能把睡衣拉下来么?我不是个随便的男人,可你这样,我就忍不住想随便一次了。”

      ¡°°¡£¿ÕëÍêÁË£¿¡±Àîͩϫ¾ªºôÒ»Éù£¬Õâ²Å·´Ó¦¹ýÀ´£¬Õë¾Ä¶¼½áÊø°ëÌìÁË£¬×Ô¼ºÒ»Ö±ÔÚÁÀ×ÅϰëÉí¸úʯÀÚ˵»°¡£

      她刚才沉浸在自己的小心思里,想起晚饭的时候,爷爷跟她说石磊要去医大教书的事儿,跟石磊聊着聊着,就忘了当前的环境。

      见石磊把针放进皮夹子里收好,李桐汐脸上的红色从双颊一直蔓延到后颈,整理好衣服,从床上跳下来,说:“很晚了,我要睡了,明天陪你去学校报到。”

      “晚安。”石磊抬头冲她笑了笑,拿着针匣退出了卧室。

      出了这道门,石磊就微微皱眉。

      按说,李桐汐的病情不该好转的这么快,看她在自己面前的表现,已经非常自然,自然到看不出是个病人,以她冰冷少语的性子,竟然在气氛尴尬时,会主动寻找话题进行调节。

      这不应该。

      石磊特别留意过,她在其他男人面前,譬如说前天买衣服时遇到的那个韩明达,还有这两天来李化臻家串门的学生,她和他们接触的时候,仍是一副拒人千里的厌恶表情。

      那么,她为什么对自己格外亲近一些?

      病人爱上医生这种俗套桥段,还真特么在自己身上发生了?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

      首先,李桐汐得的是“恐男症”,见到任何男人都讨厌。为了治好她的病,就得寻找一个突破口,让她不再讨厌男人,至少能跟男人正常接触。

      现在看来,自己就成了那个突破口。

      这种心理疾病的患者,往往把感情长时间压抑在心里,一旦找到突破口,容易把积压已久的情感井喷式地激发出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0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