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第一刺客女婿》-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喝了口酒,石磊笑道:“董老,这件事还恕我只能说对不起了,我学到这一身医术的时候,就立志悬壶济世,解人病痛。医者之职,不能仅仅为一人服务。”

      董曦昀猜到他会这么回答,心里虽然遗憾,但只能选择释然,笑呵呵地说:“年轻人有选择未来的权利,我不强求,不过这次约你出来,还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石磊问:“什么事?”

      董曦昀说:“南江省省委书记戴坤,是我老朋友,我这次来南阳不光是跟吴家谈生意,也是为了顺道看看他。前天吃饭的时候,老戴说起他夫人最近生病住院了,病得好像还挺严重,一帮专家都束手无策,我就跟他提了你,你要是有时间,不妨去试试。”

      省委书记的夫人,那不就是省里“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有病了,身边肯定不缺医疗资源,估计省里有名号的医生都得聚在身边。

      是什么病这么难治?

      石磊医术虽高,可也没看不起同行,要是天下医生只有他厉害,别人都是吃干饭的,病痛不早就泛滥成灾了?

      石磊问道:“患者住在哪家医院?”

      董老说:“军区医院。”

      石磊听完点头说:“行,明天我去一趟。”

      董老给石磊开了一封介绍信,说到了医院以后,就把这封信交给院长,说是书记的朋友介绍来的,到时候石磊给病人诊断,医院方面也好行个方便。

      散席之后,董老要给石磊一笔钱作为酬谢,石磊说什么也不收:“董老,这就没必要了,你的病不是什么大病,我一没问诊,二没开药,那天就陪你吃了顿饭,喝了点酒,连治疗都算不上。”

      董老说:“一码归一码,我的病事实就是你治好的,我花重金聘请的私人医生都没辙,你这个药到病除的大夫反而拿不到治疗费,没这个道理。”

      石磊推脱不过,问了句:“这卡里有多少钱?”

      董老笑着说:“二百万,你别嫌少。”

      石磊立马推了回去:“不是少,是多了,你那个病可不值二百万,这都够白血病人换一次骨髓的了。”

      他推回去,董老没接,板着脸说:“白血病人换了骨髓不见得能活下来,我那病你却说说笑笑就给治了,光这一点,就值这个钱,行了,你再推脱就是看不起我。”

      (第二十二章 那点甜)

      南阳市是南江省的省会,省军区就在市里,军区医院则在部队大院里。

      军人是一个国家的支柱,支柱要是病倒了当然不行,所以各大军区医院里的军医实际比民间医院的医生要厉害一些。

      普通百姓也不是不可以去军区医院看病,只是需要有关系,贸然上门人家是不接待的,部队里每天因为训练、演习、出任务导致伤病的战士有不少,军区医院连这些士兵都照看不过来,哪有余地向社会开放医疗资源?

      当然,像省委戴书记的夫人这种身份,就得另当别论了。

      军区医院的大楼,九层以下是各科的门诊、以及化验科、影像科、血液科这些对外科室,九层以上,则是行政管理部门所在,院长办公室设在第十层。

      石磊来之前,董曦昀跟戴坤书记打过招呼,戴书记又给院方打过招呼,石磊这才一路放行到了医院门口,否则的话,军区大院一般人是进不来的,不是部队上的人,在大院外面就会被站岗士兵拦下来。

      南江军区医院没有外聘专家的传统,向民间外聘连学历都不具备的医生就更没有了,所以为了方便石磊到这来给书记夫人看病,董老的介绍信实际上是把石磊介绍进军区医院当临时实习生。

      没办法,部队有部队的规矩,哪怕是省委书记也不好破坏,再说,没个实习生身份,石磊一个外来人突然进医院接触重要患者,对其他专家也没法交代。

      一个中年军医领着,报到手续办的很顺利,只是在最后一道关卡时出了点问题。

      石磊是中医,而军区医院的中医科规模很小,只有5个大夫,按照医院规定,每位大夫可以带两名实习生,可现在这5个大夫手里的实习名额都满了。

      “要不你拿着介绍信,去找院长说说,再批一个名额?”人事科的人建议道。

      领着石磊办手续的军医有点难办,现在书记夫人的病不见好转,上头压力挺大,院长看谁都不顺眼,这点小事去找他,怕会触霉头。

      见人事科和中年军医都一脸为难,石磊就觉得,这个事还真是有意思。

      自己不是来这医院上班的,更不是来这医院实习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给书记夫人看病,看病就看吧,结果不行,硬生生扯出这么多道手续,这还不算,半路还卡住了。

      所以有时候想想,生病的不光是病人,医疗体系内本身就有顽疾。

      犹豫了一会儿,中年军医说:“先挂在我名下吧,回头再说。”

      人事科的人就明白了,道:“行,那就按张主任说的办。”

      中年军医叫张孚,是个主任,消化科的,这么做也是没办法,他看过石磊的介绍信,知道介绍他来的人跟戴书记是多年关系,不好得罪。

      虽然医院的规矩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因为各大科室的大夫数目有多有少,手上的实习生名额自然就会有的富裕、有的不足。在总名额不超过的前提下,大夫们私下常搞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调剂,对此大家心知肚明,但也没人过问。

      办好手续,石磊领到一张实习卡,一件白大褂。

      老实说,病还没看,他就已经感觉累了,走程序、过手续,真的比看病都累,他现在就想赶紧把书记夫人治好,然后离开这破地方。

      看着石磊把白大褂穿好,张孚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笑道:“通过省委书记的关系进来的,你还是头一个,以后还得多多照顾啊。”

      石磊刚想跟他解释自己不打算在这上班,只是受人所托来治个病,治完就走人,还没等开口,就有人过来通知:“张主任,京城来的专家马上就到,院长让大家都去楼下迎接。”

      张孚一听,赶紧往电梯走,“石磊,你跟着我,先去接专家吧,这个专家也是为书记夫人的病来的。”

      石磊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心想这都哪跟哪啊?

      我就是来治病的,告诉我病人在哪,是谁,我给治了不就完了?

      京城来的专家,跟我有一毛钱关系?我为什么要去接?最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跟着你去接?真把我当成你的实习生了?

      想归想,石磊却鬼使神差地跟张孚进了电梯。

      这种体制内的医院,他烦,打心眼儿里排斥,但是另一方面,却又很好奇。他想看看,这里面的一些东西,到底能错综复杂到什么地步。

      如果人心有病,他想知道,医疗体系内的人心能病成什么样?

      石磊不知道的是,当下这个决定,让他走上了一条之前没想过的路。

      军区医院大楼前的广场上,此时已经黑压压站满了人,除了各科室的主任以及医生之外,医院的中高层领导也基本都到齐了。

      副院长邵作辰站在人群最前面,不时踱着步,焦急地等待专家的到来。

      张孚在人群后面站定,向旁边的医生打听:“京城专家这次来的好快啊!”

      “你也不看得病的是谁!”那医生抬着下巴看了一眼,似乎觉得这个问题很业余,“听说是坐了军方专机来的。”

      张孚不再说话,心里祈祷京城专家这次一定要拿出个行之有效的方案来。

      比起石磊这个通过戴书记的关系介绍过来的年轻人,他肯定更信京城的专家。

      书记夫人那个病,之前医院开过一刀,白开,啥用不顶。

      医疗事故这种事,可大可小,就看发生在谁身上,发生在省委第一夫人身上,那这个事故的责任,仅凭邵作辰那双小肩膀,肯定是扛不下来的。

      邵院长作为这次的医疗小组成员之一,给书记夫人割的那一刀,他是举手同意的,日后真要追究起来,他也难辞其咎。

      石磊并不知道这些,他站在人群的最后面,心里觉得非常好笑,眼前这些医院的领导头头们,此时各个翘首企盼,活脱脱像一群企鹅。

      再联系到刚才的对话,石磊的好奇心不有重了几分。

      连军方的专机都动用了,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病啊?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呢?

      (第二十三章 层层关卡)

      “来了!来了!”

      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所有人的腰板立刻齐刷刷直了起来。

      一辆黑色的奥迪车缓缓驶来,车子还没停稳,邵作辰就几个箭步上前,抢占了开车门的有利位置,悲苦的脸上也快速挤出几丝谄媚的笑意:“周厅长,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来的不是专家,而是南江省卫生厅的副厅长周贺。

      周贺下车之后,直入主题:“京城的专家到了吗?”

      邵作辰弓着身子答道:“已经连上了,马上就能到!”

      周贺就站在了那里,脸上没有一丝笑容,“那我们一起等!”

      作为南江省医疗卫生界的最高领导,周贺此刻的压力也很大,他现在只要看见邵作辰那张脸,心里就会莫名火起:妈的,治好了书记夫人,老子沾不上你多少光,可闯出了祸事,老子却要受你牵连。早知道你如此废物,连个便秘都治不好,当初说什么都不会让你当这个院长。

      几分钟后,一辆中巴在警车的护送之下,呼啸而入。

      这回是真来了,也没有什么人吩咐,楼下欢迎的人群就很自觉地分成两列,摆出一个夹道欢迎的阵势,要不是张孚拽了一把,石磊差点就被晾在了正中间。

      车子停稳后,周贺和邵作辰便上前两步,前后错开了半个身子,站在了车门前,准备迎接专家的出现。

      车门一开,欢迎的人群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专家首先缓步下车,他头发些许花白,脸型方正,鼻梁上架着一副粗大的黑框眼镜,看起来有些派头。

      “李主任,您来的太及时了,非常感谢!”邵作辰使劲鼓了鼓掌,迎上前去,欠着身子道:“我来介绍,这位是南江省卫生厅的周厅长,百忙之中,周厅长专程过来欢迎专家们的到来。”

      “劳周厅长大驾,不敢当啊!”老头微微颔首,脸上没有丝毫受宠若惊的表情。

      “这位就是李主任!李主任是我国胃肠病领域的首席权威,中科院院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长江学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国务院专家医疗小组的副组长。”

      周贺立刻伸出双手,握住李主任的手有力地晃动,“李老,欢迎您呐!有您亲自出马,我们心里就踏实多了!”

      周贺脸上的笑容,透着十二分的热情,还有三分的谦卑,不像是在迎接专家,倒像是受到了某位大领导的接见。

      李主任淡淡地回应了一下,说:“小周啊,明天下午我还要去给一位中央首长住持会诊,时间很紧呐,那些没用的客套话就不用讲了,还是先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吧。”

      “是,是!”周贺狠狠点了几下头,说道:“邵院长,你把特1号病人的情况向李老汇报一下。”

      邵作辰连忙上前,准备把这件差事揽下来。

      可还没开口呢,就见李主任背起双手,目不斜视地朝门诊大楼走去,“咱们边走边说吧。”

      周贺和邵作辰没有丝毫的不快,反而是即走两步,抢在前面带路,医院的领导们则紧随其后,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前呼后拥,直奔住院部而去。

      石磊被挤在了最后面,他也想听一听病人的情况,可惜距离有点远,无法听清楚邵作辰的声音。不过,对于那个李主任的身份,走在一旁的张孚给他介绍了一下。

      李主任全名叫李化臻,是国家保健委员会委员,名副其实的“御医”,负责多个国家领导人的日常保健工作,别看他无官无权,但平时接触的,最低都是副国级领导,影响力不容小觑。李化臻的门生遍布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一位,还是卫生部的副部长。

      听到这里,石磊才明白,难怪周厅长的腰这半天就没直起来过!

      特1号回病房位于住院部的顶楼,门口站着两名警卫员把守。

      在军区医院,病床一向都很紧张,有时候职级比较低的伤员甚至要在过道上摆个病床。可在顶楼这里,你完全看不到那种情况,整个楼层空空荡荡,并且前后封闭,除了一部专用电梯外,外人是无法直接到达这里的。

      石磊穿着军区医院的白大褂,胸前又有工作卡,手里还帮李化臻的随行助手抱着药品箱,所以警卫员只是审视片刻,便放他进去了。

      进来之后,石磊的第一印象,就是大。

      整个特1号病房占据一百多个平方,除了设有患者的病房,另外还有两间亲属房和一间护工房,客厅更是大的离谱,而且装修极尽豪华,全部的高档真皮沙发和进口红木家具,各式家电也应有尽有,比起五星级饭店的总统套房,有过之而无不及。

      住在这间病房里的患者,就是省委戴书记的夫人,省卫生厅正厅长刘凤珍。这两口子都从政,又都是省级【创建和谐家园】,军区医院对刘凤珍的病情如此重视,不光是看省委书记的面子,刘凤珍本身官威也摆在那。

      一进病房,周贺就忙着报喜:“刘厅长,向您汇报一个好消息,京城的李老过来了,您这病很快就能好,千万要放宽心!”

      说完他直起身子,指着床头的吊瓶说:“输液非常重要,一定不能马虎,这里要有人24小时看守。”

      石磊躲在人群后面,心说这位周副厅长真是一马屁精,输液这种小事,何需你厅长亲自强调?医院方面怕是早就把它当作天大的事来办了。

      李化臻接过一副消毒手套,不慌不忙地戴着,脑子里顺便把邵作辰说的病情梳理了一下:持续性高烧,未见任何器质性病变,那么就是单纯的腹泻了,再根据各项检查的结果看,问题最有可能还是出在肠道上。

      理出思路后,李化臻来到病床边,先是看了眼吊瓶上标签,确认病人正在输什么液,然后弯腰,仔细观察病人的气色,又翻开眼皮查看了下眼底,最后轻声问道:“你现在是什么感觉?”

      “累,冷,没有力气......”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