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_郁雨竹》-第6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然而城里找来找去也就青峰上的护国寺还值得一选,所以他只好带了人又浩浩荡荡的到了护国寺。

      知道护国寺的人多,却没料到会多到这地步,他们进寺庙一个时辰了,别说吃饭的地方,连坐的地方都找不到。

      都申时了,大家还未吃午饭,不说其他人,顾乐康自己都饿烦躁了。

      烦躁让他失去了往日的机灵,他看了一眼后面注视着他的同窗,一咬牙便应下了,“好,我答应你们。”

      反正那些试卷是老师出给他做的,他抄录一份给他便是,老师一向宠他,就是知道了也不会生气的。更何况那些试卷已经是他的了。

      顾乐康在心中安慰了自己一下。

      施玮满意了,大手一挥就带了大家离开,呼啦一下便把房间空给顾乐康了。

      施玮也不问顾乐康要凭证,俩人是当着众人的面谈条件的,除非顾乐康不要名声了才会耍赖,不然事后肯定得主动把东西奉上。

      施玮乐滋滋的拉着顾景云的手道:“顾兄弟真是太机智了,你放心,等顾大儒的试卷到手了我即刻叫人抄录一份送给你。”

      他以为顾景云这招就是为了顾大儒出的试卷,毕竟顾大儒的名号太过响亮,他收的【创建和谐家园】只要参加科举就没有不中的。

      顾景云也没有拒绝,谢道:“如此我就多谢施兄了。”

      “好说,好说。”

      施玮并不是为了那几份试卷,而是为了离间顾乐康和顾大儒的关系,顾乐康要是没了顾大儒的疼宠,他还能那么骄傲跋扈吗?

      ¡î¡¢96.µÚ96Õ ˮÔÖ

      顾景云与清溪书院的人结伴下山,到了山脚下就碰到了松山书院的人。

      郑旭看见施玮很乐呵,问道:“听说你们与长枫书院的人起了冲突,谁输了?”

      施玮道:“你一定是听错了,我们向来友好待人,怎会与人冲突?”

      郑旭看不惯他这假惺惺的模样,很不屑的撇了撇嘴,看向顾景云道:“顾兄弟,不知明日可否有空,旭还未拜谢顾兄弟今日之劳。”

      顾景云不在意的道:“举手之劳,云在京城并无要事,郑公子何时来都行。”

      郑旭满意了,看来施玮也没能把人拉过去嘛,看来松山书院还是很有机会的。

      因为知道顾景云要回广州考试,施玮并不着急。虽只相处了半日功夫,但顾景云显然是个很有主意的人,他和郑旭的招揽不过是给他省去了一些打探的时间罢了。

      但郑旭不知,他信心满满的要上门劝服顾景云加入松山书院,他是打算第二天就上门的,谁知天有不测风云。

      傍晚时明明还霞光万照,天刚黑时甚至还能看到天边一块小月牙,但才戌时(19点),乌云便将月亮遮住,然后天像打翻的砚台一样墨黑墨黑的。

      当然,此时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点,因为这是晚上呀,天黑本就正常,现在只是更黑了一点。

      而风渐起,却不但没吹去白天被太阳炙烤的感觉,反而更加闷热了,等到风越来越大,开始将树叶吹得哗哗响时大家才发现不对。

      想到白天顺天府的通告,京城的百姓们赶紧将晾晒在外面的衣服和粮食都收回屋里,他们刚做完这一切外面就打起了悍雷,天际雷电闪烁,“啪啪”的惊雷声好像每一声都响在心头。

      雷声直打了一个时辰,却不下一滴雨,听着雷声睡不着的百姓不免嘀咕老天爷光打雷不下雨,嘟哝了几声慢慢睡去,就在鸡鸣声开始响起时,雷电更响更亮,风大得几乎要将屋顶掀起,天上的雨水就好像倾倒的水帘一样哗啦啦的往下落……

      这样大的雨,年纪小些的人平生未见。

      黎宝璐从床上坐起来,顾不得穿外衣,抓起屋里的伞便顶着扫过来的雨水跑到隔壁顾景云的屋里。

      顾景云正拥被坐在床上,拢着眉头看着门口,见黎宝璐推门进来他才下床点灯,见她衣服全湿,不由抿了抿嘴。

      顾景云从衣柜里找出自己的衣服给她,“快换上吧,小心风寒。”

      黎宝璐换好衣服出来,就见顾景云正拢着手站在窗前,面色沉沉的看着外面。

      黎宝璐走到他身边向外看,窗口紧闭,俩人只能用耳朵听外面的些许动静以判断外面发生的事,风声大作,雨水啪啪的响,不少人家都响起了喝骂声和孩子的哭声,似乎是家里漏雨了。

      掺杂着许多的声音中,黎宝璐甚至还能隐约听到房屋倒塌的轰隆声……

      这样的雨,过后必生灾祸,也不知道会不会有瘟疫发生。

      幸亏昨日傍晚下山后她就拐到菜市场买了许多菜及米面,不然……

      顾景云叹气,“京城将生灾祸,这几日我们尽量不要外出。”

      黎宝璐狠狠地点头。

      这场雨一直下到了第二天辰正二刻(八点半)才开始慢慢停歇,但就是这样天上的乌云依然没有散去,而是继续乌沉沉的游走在天际,好像准备随时再来一场大雨。

      黎宝璐打开门出去,他们家的院子已经积满了水,她小心翼翼的趟着水走到厨房。

      厨房里的米面蔬菜等都没有受灾,黎宝璐松了一口气,为了以防万一,她将东西都拎回房间放着,这才烧水淘米做饭。

      院子里有一口井,黎宝璐平日都是从那里要水,井水也甘甜,但此时井水浑浊不堪,黎宝璐不敢直接用它淘米做饭,便沉淀后烧开晾干取用。

      顾景云也挽了裤腿要帮忙,黎宝璐就把人往厨房里推,“你别下来,谁知道这些水里有没有病毒?你就在厨房里做饭菜,我在外面把食材给你准备好。”

      想到顾景云预测好几天都要下雨,未来厨房未必能保住,就道:“把面粉拿出来,我们多做些干粮预备着,还有水,也要多烧些。”

      小两口趁着雨停的功夫像两只小蜜蜂一样辛苦劳作,顾景云掰着手指算了算,直接做出了五天的干粮,然后把烧开的水倒在木桶里晾干。

      而黎宝璐把厨房全交给顾景云,自己拿了棍子去通院子的排水道。

      但这在整个城市的排水道都半瘫痪的情况下用处并不大,至少她通了排水道后院子里的水并没有排出去多少。

      因为外面整条街都被泡在水里。

      黎宝璐刚把通水的棍子扔开,门口便传来敲门声。

      “谁?”黎宝璐握住手中的棍子。

      “黎姑娘,小的是李府,奉我家公子之命来给您和顾公子送些东西。”

      李府?

      黎宝璐反应过来这是指太子府,忙去开门。

      门口站了一个车夫和一个下人,看见黎宝璐忙不迭的行了一礼,然后便开始从马车上往屋里搬东西。

      下人便搬便解释道:“钦天监说这场雨还有的下,公子担心姑娘和顾公子,因此叫小的送些东西过来。”

      送来的东西有美食,还有米面蔬肉,还有水果,甚至还有两篓木炭。

      黎宝璐惊叹于李安的体贴,想了想,让人把东西都放在了她住的屋里。

      黎宝璐看着一屋子的东西满意道:“这下子我们不用担心饮食了。”

      这场雨断断续续下了四日,半个京城都被泡在了水里,倒塌了不少房屋,许多鸡鸭死后都被泡在了水里,黎宝璐再不敢用水井里的水。

      好在顺天府反应迅速,雨一停,顺天府尹便开始组织衙役救治百姓,疏通水流。

      黎宝璐和顾景云即使是坐在家里也能从邻居那里知道了事情的发展。

      因为人手不足,顺天府尹还从西山大营里借调了不少士兵来救灾,一边排水救人,一边开始征召京城的大夫预防疫病。

      ´óÀÔ¹ýºó±ØÓÐÎÁÒߣ¬ÕâÊÇ»ù±¾µÄ³£Ê¶¡£

      疫病一生,不管是权贵还是贫民都躲不过,因此京城中的有权有钱之人空前的团结,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有药的出药,哪怕心里在滴血,他们也要把还未发生的疫病遏制在摇篮里。

      就连四皇子让人把此次水灾栽在太子头上,造言说是太子不能让上天满意才降雨以示惩罚的事都没多少人应和。

      虽然扳倒太子很重要,但自个和家人的性命也很重要。

      因此顺天府尹要借兵救人,兵部尚书大手一挥,救!

      顺天府尹要用地方安置灾民,还要朝廷负责灾民的衣食,还得每天给灾民们一碗预防疫病的药,户部尚书一咬牙,半闭着眼睛拨钱拨物。

      而京城中的权贵,各级官员,商人也纷纷慷慨解囊,不过三日便秩序井然,灾民不仅得到很好的安置,受灾的房屋也被兵哥哥们整理出来。

      凡是在此次水灾中生病的灾民皆被送到城外的医所进行统一隔离治疗。

      要是家人担忧病人可派一人跟随照顾。

      而治疗无效的病人死亡后则统一由护国寺的僧人进行火葬。

      黎宝璐很佩服的道:“这个顺天府尹有大才。”

      顾景云含笑点头,“为官者做到他这个份上,可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社稷,无愧于百姓了。”

      朝廷中的大官们这才留意到这个在顺天府尹位置上干了五年的乔栋梁。

      不说李安正暗搓搓的要把这人拉拢到太子一系来,便是四皇子都摩拳擦掌的道:“此人大才,若不能为我所用实在可惜。”

      立即派出自己的心腹去招揽乔栋梁。

      李安谨慎一些,他们一直被皇帝的人盯着,不然也不可能将太子一系明面上的势力都交给彭丹。

      他们可不敢明目张胆的结交朝臣。

      所以李安只给彭丹指示,在朝廷上多帮帮乔栋梁,先刷好感度,等把好感度刷爆了再提站队的事。

      这就显得四皇子的动作太过急不可耐了。

      这让一直密切关注京城水灾的皇帝很不满,因为他没看到太子府的动静,却看到了四皇子的幕僚使劲儿的往乔栋梁身边凑。

      用脚趾头想他都知道四皇子想干嘛。

      皇帝心中很不悦。

      乔栋梁是他的人,毕竟是首都市长兼公安局局长,这样重要的位置怎么能让别人担任?

      乔栋梁出身寒门,一考中进士皇帝便让他在御前行走,又让他到大理寺观摩学习,三年后考核他的能力通过后才把人放到顺天府尹这个位置上的。

      因为出身寒门,他又低调,又清廉,因此他至今未婚,他也从不牵涉进太子和四皇子的斗争中,皇帝对这个臣子还是很满意的。

      这次水灾的处理让皇帝对他更满意了,所以四皇子此时来撬皇帝的墙脚不免让皇帝很不高兴。

      即使是自己最喜欢的儿子,皇帝也很不高兴。

      皇帝一不高兴就喜欢给儿子们找事做,于是李安满脸便秘的来找顾景云,道:“皇上要在重阳时出宫与民同乐,他将此事交给我阿爹和四皇叔,景云,你得帮帮我。”

      ¡î¡¢97.µÚ97ÕÂ ÍÚ¿Ó

      这是太子和四皇子第一次共事,太子主要负责出宫的行程及节目,而四皇子负责皇帝的安全。

      这对太子府很不利。

      皇帝不信任太子由来已久,这次出宫没有危险还好,一旦发生些什么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太子身上。

      何况负责安全的还是四皇子,想要栽赃陷害太子不要太容易。

      即使四皇子会因保护不力被问罪,那也有他们太子府吸引皇帝的火力,因此这个任务对太子府来说完全是吃力不讨好。

      太子府的幕僚想不出办法推拒,李安只能来找顾景云,他一向有急智,说不定他有什么办法呢?

      “没有办法推拒,只能接受,可顺其自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顾景云看了李安一眼,意味深长的道:“也可以顺水推舟,让四皇子的陷害成真。”

      李安脸色一变,目光凌厉的看向顾景云,冷声道:“景云慎言,你要不愿出主意直言便是,何故还要挑拨陷害我们?”

      顾景云淡淡的道:“我是否真心你难道不知?我全家性命皆系于太子府,若论世上谁最不希望太子府出事,除了太子府的人,便是我了。”

      李安面色稍霁,顾景云继续道:“事情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复杂,事若败,不过是跟四皇子争论是太子府出手陷害四皇子,还是四皇子出手陷害太子府,这样的辩论你们不是常做吗,时间不仅长,最后还都会不了了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5: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