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_郁雨竹》-第5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谁知道这行人才走不久却又回转挡在众人身前,为首的一双双厉眼扫向他们,凡在场中的成年男子皆被一一叫住抬起头。

      李安眼中微闪,也学着一旁的人害怕的微微低头,被叫住时才无措的抬起头来。

      那人只扫了他一眼便放过他,继续去找人。

      李安这才微微低下头,低头间正好看到那人座下的马鞍,那是京城西山大营的马鞍,由工部改进后户部监制,属西山大营独一无二的马鞍。

      是有人私卖马鞍,还是这些人便是西山大营的人?

      为首的那人蹙着眉头将众人点查一遍,没有找到想要找的人,不免不悦,鞭子狠狠地在地上一挥,发出“啪”的一声,扬起的灰尘腾腾飞起,微风一吹全糊在黎宝璐脸上了。

      她不由微微眯起眼睛,企图用眼睫毛挡住灰尘,一旁的顾景云皱眉,拳头紧了紧,垂下眼眸忍下了。

      那人却不会注意一旁的两个小屁孩,手一扬,粗声粗气的道:“我们走。”

      一行人快速的离去,但这好像打开了一个奇怪的开关,在那行人走后的两个时辰内又来了三伙人拦住他们查验。

      路上的人开始惶惶然的猜测,“莫不是京城出了大事?”

      “大楚承平日久,天下太平,能出什么大事?”

      就有人压低了声音猜到:“该不是要变天了吧,皇帝老爷子岁数可不小了。”

      天子脚下,再无知的百姓也比其他地方更具有政治意识,所以脑洞开的不要太大,语言不要太犀利。

      “哎呦,那可有的乱了,听说太子爷的身体可不好,皇帝老爷子也不爱他。”

      “这有什么要紧,他既是嫡子又是长子,可是正统,除非皇帝老爷子下旨,不然谁能争过他?”

      “话可不能这么说,皇帝老爷子不在了,那肯定是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他再名正言顺,也得有本事坐上那个位置……”

      李安听了半响闲话,满脸黑线的道:“谁说百姓多愚?我看他们比我还要聪明……”

      韦英杰的眼睛在场中扫了一圈,低声道:“公子慎言,新加入的人里有几个行迹有疑,接应我们的人还没到……”

      李安立即闭紧嘴巴紧紧地跟在骡车旁边。

      韦英杰就扯了他快走两步,半推半扶的把他推上骡车,正好坐在黎宝璐身侧。

      他憨厚的一笑,声音不大不小的道:“大哥,你身体还没好结实呢,跟大侄女坐一段,可别在累着了。”

      在众人看不到的角落里对黎宝璐露出个祈求的眼神。

      黎宝璐瞥了他一眼,【创建和谐家园】往顾景云那边一挪,“爹,往里坐坐,早让您上来一块儿坐了,身体可还好?”

      李安装作虚弱的轻咳一声,点头道:“不要紧的。”

      人群中几个着灰色衣服的人扫了李安一眼便不再看了。

      ÂúÁ³À¯»Æ£¬ÑÛ½ÇÖåÎÆºáÉú£¬¿´ÉÏÈ¥ËÄÊ®À´Ë꣬ÐÎÈÝåååÝ£¬ÓëËûÃÇÒªÕÒµÄÈËÌì²îµØ±ð¡£

      李安却是有些抱歉的,因为昨天京城的消息转到他们的手上时他就说了,接下来的路虽然还需要俩小孩同行,却不需要他们再对他进行保护了。

      因为接下来的凶残程度已经不止一伙黑衣人追杀那么简单了,即便是黎宝璐轻功卓绝,她也不可能有十全的把握保护好自己和顾景云,更遑论多加一个他了。

      李安没想到他从金华府寄出的那封信作用如此之大,不仅在皇爷爷和四叔之前撬开一道缝隙,还让皇爷爷接连三天训斥了四叔。

      当然,这也把他放在了风浪尖,至少四叔在知道他是罪魁祸首后便会不计一切代价的除掉他。

      李安自认还没【创建和谐家园】到明知必死还要拖着两个小孩一起死,所以昨日他们就说好,一行人虽然还一起上路,可一旦遇到危险,黎宝璐便只需保护顾景云就行。

      而他们这四人,他们当然有接应的人了!

      都到家门口了,李安还会干站着让人欺负吗?

      既然四叔可以派出大批人马,他当然也要召集大批人马来接应他们了。

      本想在保定等到接应的人到了再启程,谁知道那些黑衣人竟然根据那封信的来路查到了金华府,继而查到了保定。

      为了不被人包饺子,他们只好赶在今天出城了。

      黎宝璐说是为了不浪费一次赚钱的机会买了这些花木,但他却知道,一切都是为了掩护他。

      黎宝璐不知道坐在一旁的李安“误会”她了,只觉他的脸色奇怪,以为他是担心,不由安慰他道:“你也别怕,大不了我带你和云哥哥躲到山里去。”

      毕竟这车花木要是被波及还要他赔偿呢,总不好把他丢下。

      李安更感动了。

      顾景云在一旁轻咳一声,瞥了李安一眼,他总觉得李安似乎误会了什么。

      ¡î¡¢80.µÚ80Õ ·çÆð

      京城里风起云涌,本来就复杂的局势因为皇帝接连三天训斥四皇子而变得更加复杂紧张。

      四皇子是近十四年来取代太子成为下一代储君的最热门人选,没有之一!

      因为他亲娘最得宠,他最得宠!

      同样没有之一。

      如果皇帝是训斥太子,那朝臣们眉眼都不会抬一下,因为已经习惯了,但这次皇帝训斥的是四皇子,而且起因都不是什么大事。

      平国公家的老夫人年前过世,前天平国公世子在酒楼宴请国子监的学子饮酒作乐被御史弹劾,而平国公世子曾是四皇子的伴读,现在更是死心塌地的跟在四皇子身后混。

      这事隔往常,这样的折子都不用拿到朝堂上来论,该申斥便申斥,若是四皇子出面御史台打个哈哈就放过了。但这次折子不仅递到了皇帝跟前,皇帝还在朝会上大骂平国公及平国公世子,说他们不忠不孝,不配为人孙,平国公治家不严。

      最让朝臣觉得惊悚的是,皇帝骂完平国公一家又转头训斥四皇子,说他治下不严……

      治下不严,这是把平国公世子犯的错盖在了四皇子身上了。

      朝臣们一脸“呵呵”。

      当年太后薨逝,不到百日四皇子便带着人出京狩猎,被御史抓到后狠狠地参了一顿,是谁以“四皇子年幼不知事”搪塞过去的?是谁过后打击报复的把弹劾的御史下放到地方上做传旨天使的?

      真要论不忠不孝,四皇子肯定在平国公世子之上,论教子无方您也排在平国公之上,但这些话朝臣们不敢说出口,也就在心里想想,然后死命的回忆四皇子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竟然让一向宠儿子宠得没边的皇帝对他发火了?

      想了又想,查了又查,大部分朝臣表示没有头绪,他们觉得多半是皇帝陛下的更年期到了,因此最近特别烦躁。

      个别消息比较灵通的大臣却知道这事是由太孙而起。

      年前太孙奉旨出京去福建调查福建总兵来福以良冒功,虚报军户,【创建和谐家园】受贿及吃空饷的事。

      谁知太孙玩起了微服私访,直到三个月前太孙才给皇帝上折,不仅参了来福以上罪状,连福建布政使,粮运使也牵涉其中,福建官场大半官员都被波及。

      当然,皇帝并没有就此问罪福建,因为证据还没送回来呀,太孙也没回京,皇帝和朝臣不可能仅凭太孙的一封折子便砍了福建半数官员的脑袋。

      因此一切只能等太孙回来再说。

      但太孙却突然失踪了,太子震怒,下令福建,浙江等沿路官府寻找,半个月前跟随太子的护卫尸体被发现……

      满朝文武都知道太孙遇袭了。

      聪明的觉得福建的官员们都好蠢,竟然想玩杀人灭口这个把戏。

      这个对象要是别的官员或许还管用,但对太孙有什么用?

      太孙没死,他们问罪也是问的之前所犯的罪行,最多不过自己被砍脑袋,家人流放。

      太孙死了,那不管他们有罪没罪,最后都是有罪,家人被流放都是轻的,太子一怒,只怕要夷三族。

      以为太子势弱,天天被皇帝指着鼻子骂就可以随便欺负?

      那是因为跟太子对上的是皇帝最爱的四皇子,搁外人试试看,是自家的孙子重要,还是这些外臣重要?

      太孙再不受宠,那也是皇帝的亲孙子,是他的血脉,不是别人想欺负就能欺负的。

      知道内情的却猜得出动手的不是福建的官员,而是京里的几位皇子皇孙。

      太子体弱,除了一位郡主就只有三个儿子,除了太孙,另两个儿子年纪都太小,一个十二,一个更是才四岁。

      太孙要是出事,太子一系起码会失去一半的势力,以现在的局势来看和直接废太子也没什么区别了。

      何况他们还猜测福建的事应该和京中的皇子皇孙有关。

      没见皇帝因此都暴躁了许多吗?

      但怪就怪在这里,太孙遇袭失踪的消息传来,皇帝虽生气,却并不多气恼,只是放任太子着令沿路官府查找,但这几【创建和谐家园】帝突然像吃了炮仗一样,眼扫到哪里就炸到哪里,据说连宫里的贵妃都被训斥了。

      这下自认知道内情,消息灵通的那伙人也懵了,完全不知道皇帝受了什么【创建和谐家园】。

      而消息更加灵通的几人却知道皇帝是物伤其类了。

      太孙想办法给太子送了封求救信,信中哀鸿,强烈表示了他想活下去的愿望,他以极长的篇幅动情的写了自己未完成的理想,未尽的孝道,未尽的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他想活着,活着继续欣赏春风秋月,感受夏雨冬雪……

      信被抄送一封送到了皇帝跟前,这封求生欲望强烈,却被现实压迫着生机的信激起了皇帝强烈的共鸣。

      李安想活着,皇帝也想活着,他五十八了,再过两年就花甲之年了,历史上能活过六十的皇帝有几个?

      他本来就软弱任性,不然也不会想废太子就不顾一切的派兵围了东宫,在朝臣们激烈反对时却又软弱退让,让这件事不了了之。

      随着年龄越大,身体越弱,他就越想活着,正如李安所说的,他也有许多未尽之事。

      看到这封信,皇帝第一次心疼起这个长孙来,然后就是恼怒和疑心。

      他现在还健健康康的活着,老四便为了皇位千里追杀亲侄儿,这样心狠手辣,以后他老了病了,老四是否也会这样对他?

      皇帝是疼四皇子,但再宠他疼他也不可能胜过爱自己,所以皇帝才会找借口训斥他,让他收敛一些。

      他不介意他跟太子争斗,但他不希望争斗涉及人命。

      都是他的儿子,他可不想最后除了登基的那个都死了。

      可惜四皇子体会不到他的用心良苦,在接连被训斥了三天后,四皇子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从幼年起他就没受过这样的挫败,而这样的失败不是太子给他的,而是他的侄子!

      四皇子尤其不能忍,心想,我杀不了你爹,难道还杀不了你这个兔崽子?

      四皇子想的是李安死了,太子一系便失去一大支撑,他少了一个劲敌,而且福建之事也可以不了了之。

      他的手段空前凌厉,派出了各路人马前去堵截围杀,务必将人在京城外杀了。

      而太子府自然是派出护卫前去寻找保护太孙,两方势力一下就让京城的局势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加上旁边还有架桥拨火,想坐拥渔翁之利的,京城的局势更加复杂紧张了。

      而御座上的皇帝老爷子在看到自己训斥的结果后气得差点翘胡子,他忍无可忍,叫来御林军统领,沉声道:“你选队人马出京去接应太孙。”

      御林军统领万鹏傻眼了,问道:“皇上,太孙此时在何处呢?”

      皇帝瞪眼道:“你问朕,朕问谁?你们不会自己找?从南到北就这么几条路,你们一条一条的找过去总能遇到人。”

      万鹏满脸是血,却不好说皇帝任性,从南和东到京城的官道共有四条,小道和岔道更是数不胜数……

      他知道推辞也无用,只能低下头去应了一声,出去后抹了一把脸下去安排。

      皇帝上下嘴唇一碰就完事了,累的却是他们呀。

      而不仅皇帝,四皇子和太子在找太孙,京中的各方势力在观望了几日后到底还是忍不住出手,派人出去找李安他们,是生是死总要知道,他们也好更早更准确的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7: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