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立道庭》-第3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八十九章 丹鼎观!

        这张家企业刚一出现颓势,周围的饿狼就开始伸出爪牙,这其中自有杨金通,虽说他起来晚了,但也不算慢,毕竟最初时分,大家都是试探,真要是动手,还得等议长,杨金通这类大鳄先行发难之后,这些家伙才敢全力动手。

        在接下来的三日里,杨金通也没有时间陪同杨尘予四处游览了,还好,财神爷当天下午就过来了,他那个女朋友这次倒没有跟着。

        在财神爷的陪同下,杨尘予的第一个游览地点就是大名鼎鼎的炉鼎观。

        这炉鼎观在天下道观里都算得上是一个奇数,别的道观要么是供奉三清四帝,要么就是供奉天神地祗,或者一些淫祠干脆就是供奉一些妖神鬼怪,而这炉鼎观所供奉的则是一尊炉鼎!

        据说是老君当年炼丹所用之物,只是寻常赤铜所铸,在老君得道之后便抛弃不用了。谁想知这尊丹鼎因而沾了仙气,自化为妖。

        它物成妖,必然作怪,这丹鼎成妖,却是化为老人,行医施药百年,积下无数功德,后被老君召回,论功行赏,再加上沾老君的光,也没入天庭值守,与蓬莱众仙一起做了个逍遥快活神仙,被凡人称为丹鼎真人。

        这段鸡犬升天的典故,在道门典藏《泛天道论》里的百仙论一篇中有过记载,对此,杨尘予早就耳闻大名了。

        作为东滨省最为出名的道观,丹鼎观每年无数香客参拜,所获得的功德香火钱,绝非青龙观那种供奉着三等小神的道观可比。

        因而丹鼎观规模之庞大,就在情理之中了。

        丹鼎观依山而立,大半座丹鼎山上布满了各种楼台殿阁,一条不断盘旋而上的青石大道贯穿了这些殿阁。

        杨尘予选择此地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参观一下这久负盛名的道观,结交一些道门好友,其二便是想要看看这丹鼎观中那尊巨大的丹鼎到底有什么奥妙。据说那尊供奉在山顶的巨大丹鼎正是那丹鼎真人得道升天之后留下的遗蜕,自带一股丹药仙气。

        这正是丹鼎观向外宣传的最大卖点,据说每年除夕之夜时,仙气就会笼罩山顶,而只有每年给道观供奉最多香火钱的香客才能够在那时登上山顶沾染仙气。

        这种事情不管是真是假,不少的豪门巨富是信了的,不然道观内那么多的塑金法相是从何而来?每一尊法相下端都铭刻着一行小字:【创建和谐家园】某某捐赠。

        这一幕几乎就成为了东滨省四周数省富豪们斗富的具体节目之一了,就连杨金通也捐赠过一尊法相。

        杨金通得意地说,也没花多少,就五百万罢了。

        说实话,杨尘予当时听到后不由得对丹鼎观的观主生出一丝敬佩,这才是高人啊,仅仅一个传说,就能够让巨富们争先恐后的送钱,相对于此,青龙观还得靠自己这个观主想办法赚钱,天壤之别由此可见一二。

        当然这并不是杨尘予在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现状,因此杨尘予也没有去过多哀叹,却是将注意力转移在财神爷的讲解上。

        “老道,这丹鼎观的停车场不小吧?光是停车费每年就是这个数!”财神爷举起右手比了个数,引得杨尘予不由得点头,这才是真正的理财高手,从小处润无声。

        一路上去,杨尘予看得有些皱眉,从收门票的老道士到里面主持殿阁的殿主,没一个是靠谱的。杨尘予最初还兴致勃勃上前与之论道,想要探讨一些道门经典。谁想知,这些道士一个个都是仙风道骨,与杨尘予一交谈便露了原型,这些人哪里是正牌的道士,仅仅只是丹鼎观观主为了应对快速扩张的殿阁而紧急短期培训出来的专业人才罢了,他们主要的职责不是带领道众诵读【创建和谐家园】,而是为了如何更好更快从香客们的口袋里掏出更多的香火钱。

        里面甚至有一些老道士原本就是这丹鼎山附近的老农罢了,只不过相貌上乘,被丹鼎观的道士看中,在道观内【创建和谐家园】罢了。

        在行到半山之时,杨尘予已经看清楚了这道观的本来面目。这丹鼎观已经从一个道观蜕变为一个庞大的商业机器罢了,即便是里面有几个正牌的道士,但也失去了本心,沉迷在这红尘世俗里。

        在接下来的行程里,杨尘予已经失去了与那些假道士交谈的兴趣,他现在的目的就剩下一个,去山顶的巨型丹鼎看看,希望那里不会让自己失望。

        山顶即在眼前,杨尘予跟财神爷却被拦了下来,买票,拦人的道士指了指身后不远处的售票亭。

        “上山的时候不是买过票了么?”财神爷属于精打细算中的精英,顿时不忿,当然了就算是不精打细算的主遇到这种事也不会快活。

        很显然,被安排到这里来的主都是能说会道的。

        “不好意思,那山脚的门票乃是风景管理区的门票,我们道观是不沾分文的,而这里的门票则是为了保护祖师爷的遗蜕,收得很贵,人少了,祖师爷就少了几分打扰。”

        这人也像个假道士,看见杨尘予连道号都不呼一个,不过口才倒是不错,说得财神爷都张不开嘴了,怎么说?人家都说了,是为了避免人去骚扰祖师爷的遗蜕,还将门票价格定得很高,言中之意并不是为了收钱,而是多些清净,人家可没让你进去。

        听到这道士之言,杨尘予眼睛一亮,上前唱了个喏:“福生无量天尊,道友,贫道有礼了。”

        杨尘予这一上前,倒使得道士有些慌乱,急忙照着模样回了一遍,才迟疑的询问:“道友有事?”

        由不得他不慌乱,恐怕这丹鼎山上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一个从外面来的道士,而自己就是个假道士,看见杨尘予,他那双阅人无数的眼睛就告诉自己,这位可不简单。

        “贫道乃是凤鸣山青龙观观主杨尘予,走方巡游,听闻丹鼎观大名,想要上山瞻仰丹鼎真人之威仪,拜见贵观观主,还望道友通融禀传。”

        杨尘予轻轻一抖袖口,双目直视对方,一股山河之势悠然而成,口中缓缓言道。

      第九十章 丹鼎真人遗蜕

        “啊,原来是杨观主,小道怠慢了,还请杨观主候着,小道立即去禀报。”

        听得杨尘予自报的名号,这道士顿时惊了一跳,他是不知道凤鸣山青龙观如何,但对方怎么说也是个观主,要说是骗子,敢这么上来?

        算了,自己也就是个领工资跑腿的,还是汇报上去,让别人做主吧。道士一边说着,一边就转身进了那扇用来隔绝内外的大门。

        道士汇报给管大门的道童,而道童又逐级上报,在化主那里就被掐住了。

        “什么阿狗阿猫都上门来了,观主他老人家勤于修炼,这些小事就不用打扰他老人家了,嗯,对方毕竟是一观之主,也不好怠慢,就由你亲自去接待,不要让道友们小看了我们丹鼎观,只要不涉及钱财之事,你均可做主。”

        化主乃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道士,由于丹鼎观的发展,这化主的功劳不小,因此在丹鼎观内的权势颇大,就连知客这些都要听从他的吩咐。

        听了化主之言,那个知客急忙退出厢房,在丹鼎观,知客的权力几乎没有,所有该知客做的事情,基本上都被风景区的工作人员给办了,这知客也沦落到近乎于打杂的道童。

        杨尘予两人在外面等了一刻时间不到,里面就出来了一名中年道士,在之前那个假道士的指引下走了过来,尚未走近就先唱了个喏:“福生无量天尊,杨观主,贫道丹鼎观知客清风有礼了。”

        随后两位道长相互再度见礼:“清风道长,不用这么客气,称呼贫道道友即可。”杨尘予就知道,这位知客是真道士,虽说只是个知客出来接待自己,但杨尘予也不会见怪,毕竟青龙观名气太小了,人家能够派人出来接待已经算是全了同道之情。

        在知客清风的带领下,杨尘予与财神爷两人畅通无阻的进了位于山顶的遗蜕院。

        这里虽说名义上是安置丹鼎真人遗蜕之用,实际上也是丹鼎观道士们在这片红尘里的自留地罢了。

        每张门票五千块,难怪往山顶走都看不见一个游客,想必他们早已得知了这一情况,也不上山费劲了,话说谁会愿意花五千块就为了看一尊巨鼎?并且那些大老板,这个时候也不会来,他们可是憋住了劲等着新年之时斗富的。

        遗蜕院内颇显清净,一路过去,不时会有小道童路过,给知客见礼。

        “杨道友,您是先去真人遗蜕处瞻仰还是先到道藏室小歇?”一边走着,清风便询问起来,好准备接下来的安排。

        “清风道友,还是先瞻仰真人遗蜕吧,免得对真人不敬。”

        杨尘予第一目的就去巨大丹鼎处,自然不会放过机会。

        那清风随即叫住一个小道童,嘱咐了几句,便带着杨尘予两人朝着观中最高处行去。

        实际上,在院墙之外就能够看见丹鼎那巨大的躯体了,而走近一看,杨尘予都被那种犹如高山压顶的气势微微震慑了一把。

        整座丹鼎高约二十多米,犹如一座小山蹲立在那里,上面各种云纹花案遍布,四方龙口傲立,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散发出一圈幽幽黄光。

        这样巨大的一尊丹鼎!杨尘予一时间看得出神,竟然有些痴了,难怪以丹鼎为名,而不是丹炉。

        此时杨尘予不由得想到一句古诗:拭丹炉而调石髓,裛翠釜而出金精。这样一尊丹鼎,想必当年老君炼丹之时,每一次投入的药材怕是以小山计,其中龙骨凤髓,天材地宝,数不胜数。那才是修道之人的黄金时代啊,杨尘予不由得轻叹一声。且不说那时遍地珍材异宝,光是充裕在天地之间的灵气就使得大地之上处处皆有福天洞地,就算是普通动物在这样的灵气熏陶之下,也很容易开启灵智,踏上修行之路。

        至于万灵之长的人类,数十年成就金丹,上百年得道成仙屡见不鲜,凡间妖魔鬼怪横行,炼气士们上演着一幅幅斩妖除魔,维护天地道统的佳话。

        时至今日,灵气枯竭,天庭废弃,无神论大行其道,不管是炎黄,泰西,南蛮,新【创建和谐家园】大洲所奉行的何种神道,都在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势头下迅速衰落。

        信仰不存,神迹不存。

        杨尘予此时心中思绪万千,却让等候在一旁的知客清风有些不耐烦了,至于财神爷早就兴奋不已的用手机四处拍照,都不知道溜达到什么地方去了。

        好一阵子回过神来之后,杨尘予抱歉的朝着清风笑了笑,随即却用神念观察起这尊巨大的丹鼎来。

        这丹鼎与道经里的描写较为相符,通体用红铜打造,上面铭刻的云纹大多数都是杨尘予不曾见过的,都被他暗暗记在了心里,准备回去之后便试试这些云纹的用途。

        除了云纹之外,丹鼎四面各自铭刻着一副神兽图像,虽然与现在有些不同,但杨尘予还是认了出来,分别是青龙,玄武,朱雀,白虎。

        想必这就是老君用来镇压炉中灵药所用的四灵神兽了。

        可以想象,上古之前,洪荒之时,老君尚未得道,只得以红铜为料,铸造丹鼎,但用来炼丹之药材无一不是上古灵物,这类药材可不比杨尘予自家药圃里栽种的仙物。

        普通红铜丹鼎是镇不住它们的,因而老君抽取四灵之气灌注其中,用来镇压药材。

        不过,杨尘予失望了,丹鼎外表并无所谓的四灵之气,就连普通的灵气也是淡薄至极,丝毫不见丹鼎真人遗蜕的气势。

        “哎?”就在杨尘予将神念轻轻探入丹鼎内部之时,不由得口中发出轻呼,面色转即苍白,简直就要比做法行雨更为疲惫。

        “怎么了?杨道友?”一直显得有些不经意的清风被杨尘予的轻呼惊动了,看见杨尘予的面色突然变白,不由得关切问道。

        毕竟对方是一观之主,虽说不出名,自己未曾听闻,但若是在自家道观出了什么问题,那么化主就得怪怨自己待客不周,堕了自家道观名声,因此清风此时也不敢怠慢。

      第九十一章 清静经老君说

        “无事,无事,贫道只是爬山甚累,一时见到丹鼎真人遗蜕如此气势,不由得有些惶然。”

        杨尘予当即便说出了一套说辞,只不过让清风一阵鄙视,话说各道观的道士,只要不是那种假道士,多半都练习有呼吸吐纳之法,虽说法门不一,但多数都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清风也不是什么天资聪慧之人,但沿着青石大道上下山数次也不会怎么疲累,听得杨尘予的说辞,不由得有几分自得,看来自家道观的呼吸吐纳之法绝非凡品,或许这青龙观观主都不得门而入。

        随后在清风的邀请下,杨尘予跟着前往道藏室休息,至于不见人影的财神爷倒好办,随便叫过一个道童,前往寻找即可,毕竟在这遗蜕院内,财神爷这样外来人员就太显眼了点。

        前行的路上,杨尘予显得有些沉默寡言,而清风正不时朝他介绍着这一路上的风景典故。

        很显然,杨尘予并不是真的走路走累了,而是在神念探入丹鼎之时,遇到了里面蕴含的一股力量反击,使得神念破损,因故脸色苍白。

        如果不是灵池内的两道符诏不断修复着破损的神念,杨尘予被这一击,恐怕就得当场晕倒。

        之前以为丹鼎内灵气全无,却成了谬论。

        杨尘予沉思着,心中分析着那股力量的由来,很显然,这只有两点能够说明。

        其一,乃是那丹鼎真人遗留在遗蜕内的神念,不过天庭都破败了,那丹鼎真人留下的神念也未必能够保留到现在,这倒是可以排除。

        其二就是这遗蜕怎么说也是一位仙人的遗蜕,加之与其他仙人的遗蜕不一样,倒是有几分自蕴灵智的可能,也就是说这丹鼎经过香客长时间的膜拜,聚集香火,再度化灵,之后要么是再度化妖,要么就是登位地祗。

        但这个时间也不是在近期,因此杨尘予想了一会便丢在了脑后,留待日后再来查看,毕竟以自己现在的实力,神念初一接触就被击溃,那丹鼎内蕴之灵也未免太强大了一些,假以时日,恐怕能够直接登上金敕地祗之位。

        道藏室听上去名头不错,大多数人都会以为是丹鼎观的重宝之地,里面藏着道门绝世经典,孤本之类的重宝。

        杨尘予最初也有这样地想法,不过很快就被驱散,诚然自己是青龙观之主,但对方根本就没听说过自己的名头,绝不可能用重宝之地来招待自己。

        待走入道藏室,杨尘予豁然大悟,原来就是青龙观待客室一类的地方罢了。

        里面倒是古色古香,大方典雅,三根檀香插在香炉上缓缓飘出几缕青烟,周围三面墙壁均为贴壁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散发出清新油墨香味的书籍。

        刚坐下,道童上茶,清风就被叫走,走之前满怀歉意的让杨尘予在这里休息片刻,等待自己回来。

        已经被满壁书架吸引住的杨尘予并不在意,清风一走,他便来到了书架前,取出一本厚实的书籍翻看了起来。

        书名为《清静经老君说》,这可是杨尘予未曾见过的道门典藏,唯一的问题是全书崭新,出版时间就在两年前,并且尚未有人翻越的痕迹。

        杨尘予笑了,想来也是,上古之时传承下来的道门经典孤本绝不可能存放于此。

        但里面的内容却深深吸引了杨尘予的视线,这竟然是一本记录老君当年解说清静经的道术!好东西!杨尘予飞快的翻越着,就在清风回来之前,杨尘予已经将这本道术粗略的通读了一遍。

        而清风进门之时,杨尘予却是将这书架上的道书大概翻了翻,这里面的道书大多数都是杨尘予所看过的,但里面有七本道书却为这丹鼎观独有。

        看到杨尘予正在翻越道书,清风好奇问道:“杨道友,对这典藏有兴趣?”

        杨尘予满面带喜,将目光从书面上移开,恭维道:“丹鼎观不愧为一方名观,高道云聚,仅仅只是这些翻印本就让贫道看得有些痴了,贫道往日真是坐井观天,坐井观天啊!”

        听得杨尘予一番的恭维,清风脸上顿时堆满了笑意,看来这杨道长也是个知情知趣的人,随即便开口笑道:“道友若有看得入意的道书,贫道让他们给准备一份,算是本观送与道友的礼物了。”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杨尘予虽说之前的言语带了几分技巧,但此时的满意却是货真价实。他可不在乎是孤本还是翻印本,关键是里面的内容,那可是千金难买的奇珍啊。

        对此,清风也十分满意,既没有花多少钱,满足了化主的要求,又得到同道赞扬,这样两全其美的好事可不多见,要知道,之前自己接待过的一些道友,绝大多数都是借机化缘,嘴上都是讲着同道要有通财之义。

        这位杨道友才是真正的道门中人啊。

        随后,清风也安排好了饭菜,找回了财神爷,在丹鼎观吃过午饭,杨尘予万般感谢之后,带着上百本道书离开了让他记忆深刻的丹鼎山。

        对于杨尘予收到一大堆道书的礼物,财神爷多少有些不理解,不过想到杨尘予本身就是道士,这也可以理解。

        接下来数日,杨尘予去了东海最出名的泰西大教堂。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9: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