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么说,明年时候,老爷就可以班师回家了?”
张妙彤唯恐自己听到的是幻境,又重复的向范德彪询问了一遍。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眼泪的湖波是直线向着眼泪的大海扩进。
当晚,整个铁家山张灯结彩。城固县内上到县令,下到乡下财主,人人有份,争相向刘府递来贺礼。次日这个范围就扩展到了整个汉中,然后是整个陕南,整个陕西,一连半个月喜声不断。
已经挪任升迁为河南巡抚的张守岱,比汉中接到喜报的消息要晚些日子。独自一人躲在书房里,喝着小酒,拍着膝盖,呵呵笑道:“不知道湘淮楚三家,听到如此捷讯后,是做如何感想啊?”
他真的很想看看眼下曾李二人的脸色,是不是像打破了染料铺一样,变成了调色板!
当年自以为的妙计,想不到会成就侄女婿的偌大声名吧?
刘暹在新疆做的可不只是平定了叛乱,那南疆的阿古柏是浩罕人,已经把事件整体性质上升到外国入侵。刘暹平定叛逆之余,更是保边卫国!
尤其值得点出的是,刘暹孤军入新疆,兵不满六千,饷不过五十万,万里跋涉,一往无前,战无不克,攻无不胜,那是何等的风采?
而中原腹地负责剿灭捻军的湘淮军呢?坐拥朝廷的全力支持,要钱要粮一句话,却始终拿不下贼首,致使捻军西南窜入云贵川,与石逆连成一片……
“哈哈哈,哈哈哈……”书房里张守岱的笑声是那么的畅快。
第一百八十三章母壮子弱,如吕后惠帝呼?
北京,紫禁城。
一大早,军机处五大臣在恭亲王的带领下,就全班递了牌子,两宫在养心殿东暖阁召见。特旨直隶总督曾国藩随班觐见。
昨天下午曾国藩就到了北京,恭亲王立刻就见了他。当时在座的还有文祥、宝鋆、沈桂芬三个身处中央的洋务派大员。
曾国藩为什么赶到北京了?恭亲王为什么立刻就见曾国藩?原因就在今天的这次召见。
景廉走蒙古为道,把新疆阿布河之战的报捷奏折子抵到了北京城,虽然折子才到了军机处两天时间,但折子的影响力却已经完全扩散到了朝野上下。
当年刘暹孤军万里挺进新疆,原因谁人不知?北京这座城市浓厚的政治氛围可是自古相传的,后世北京的的哥都能对着国家大事侃的头头是道,现在满四九城的八旗子弟更是一个个天然的大喇叭。
这些整日里吃饱了没事干的废物,耍嘴皮子放嘴炮,一个比一个厉害。这些人在茶馆,在戏院,在酒楼,没少腌臜湘淮军。
刘暹不仅没被黄沙荒漠吞没了尸骨,反而屡战屡胜,年前更大破南疆乱军之首阿古柏,眼看着就要扫平南疆了。
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耳刮子抽到了湘淮军的脸上?
四九城内那些早就看着湘淮军威风不顺眼的八旗子弟,这下可得到了把柄,得到了话唠。不去关心阿布河之战胜利后新疆战局会发生怎样的逆转,每一个反都在肆意调侃阴损着湘淮军!
恭亲王与湘军的隔阂随着曾国荃的‘归隐’早就揭过去了。现在他们还是一个相对紧密的集团——洋务派。
这回曾国藩进京,原因是两宫要择选知兵重臣解言新疆兵势。环看北京城的内外和周边,无疑担当直隶总督的曾国藩就是一个最好的人选。
但是曾国藩与刘暹之间的‘疙瘩’又是那么的明显。按理说两宫太后是应该不把曾国藩拉近来的,这样做明显就是让曾国藩难堪。可翩翩的两宫在略作‘踌躇’之后就当场钦点了曾国藩的名。
原因是什么,满朝文武都心知肚明。西太后就是要让曾国藩难堪。
就在今年的四月份,安德海借口预备同治帝大婚典礼,得了慈禧太后的恩准,出宫到江南置办龙袍、预备宫中婚礼所用之物,其真实目的当然是想趁机敛财。而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安德海行至山东泰安时,被淮系大将,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以太监出都门违犯大清祖制为由。压至济南砍了脑袋。此事轰动朝野,丁宝桢遂为世人称道。但慈禧太后可就脸面无光的很。
安德海是慈禧太后的心腹亲信,辛酉政变中充当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訢之间的秘密联系人,为这个叔嫂集团最终上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被晋升为总管大太监。在朝中声名显赫。
就这样的一个人物,被慈禧太后亲口恩准出宫办差的安德海,最后以这种极不体面的死法走完自己人生最后的路程,慈禧太后要不恼火之极她就是圣人了。
或许于同治皇帝更似一对母子的慈安太后,也不待见安德海,但她同样明白自己的威严与慈禧太后是休戚与共的。慈禧颜面受损,就也等于自己的面子给人扫了。
现下慈禧这明显要给曾国藩难堪的动作,慈安并没有拖后腿。而是绝对的支持。
两宫太后更恼怒丁宝桢和淮系,但是直接发作丁宝桢是不可能的。这只能让朝野诽议,让自己更被朝臣轻看。李鸿章又已经杀到了西南,正跟石达开斗的难解难分,能拿来出气的,环看北京周边,曾国藩就是最后的一个。
恭亲王与三位洋务派的军机大臣共见曾国藩,与他接风洗尘。真心说的不是洋务运动,也不是眼下举国关注的西南战事和甘肃战局,只是给足了曾国藩颜面,要他明日两宫召见的时候能忍住气。
次日宫门前头。曾国藩乘轿来到景运门外,内廷官员在门边恭迎。景运门的右边是乾清门,这是内廷的正门。清朝从顺治到道光,这里是历代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咸丰以后则多改在养心殿。现在两宫太后也在养心殿。
乾清门的右边一直到隆宗门,有一排矮小的连房。连房西头是内务府大臣办事处,东头是侍卫的值宿房,中间是军机处。此刻,这里已端坐几位当朝核心人物。
曾国藩尚未走到乾清门,军机大臣文祥、宝鋆、沈桂芬、李鸿藻便闻声而出,一同把他迎进军机处。
咸丰二年曾国藩离京,当时文祥任工部主事,宝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沈桂芬为翰林院编修,李鸿藻刚在这一年被点了翰林。
论职务,四人都在曾国藩之下;论科名,除宝鋆与之同年外,其他也都是晚辈。四个军机大臣在曾国藩的面前甚是谦恭。
李鸿藻是顽固派的代表人物,但是近日对于曾国藩也是礼敬有加,他也是清楚曾国藩今日要受到的折辱的。
五人正说得投机,外面报恭亲王到。曾国藩等一齐走出门外。
军机处五大臣外加天下督抚之首的直隶总督,整个满清建制下的六位最重要的大臣悉数聚到。内廷的两宫太后没再多拖延,立刻派太监宣旨叫起。
曾国藩离京十八年,中间回北京城只有一次,就是去年他从两江任上离职,调直隶总督的时候入京谢恩。
那个时候他见过一次同治帝,也见到了慈安、慈禧两宫太后。
说真的,曾国藩对同治帝挺失望的。都做了**年皇帝了,纵然大事都有两宫太后做主,人也该有一些皇帝样儿了吧?至少几句面上的套话总可会说得上的吧?毕竟‘我大清’是有一个千古一帝做那先例呢。
现在国家多难,人心涣散,正需要一个能用强力扭转乾坤的帝王。可同治帝呢?在曾国藩的印象中就是一个‘自始至终冲默不语,未出一字纶音’的闷葫芦。十四岁的孱弱天子看来并不是第二个圣祖爷。
而更让曾国藩暗自忧心的是,如今的两宫太后,尤其是好揽权的西太后,可不是‘同治’前三个年头的西太后了。九年的时间早已让慈禧太后成长成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更在朝野上下建立起了威望,拉起了一票党羽。
母壮子弱,如吕后惠帝呼?
曾国藩倒是不会往武则天身上去想慈禧。满清天下的态势和其权力结构,决定了慈禧篡位的不可能。而且慈禧的三个亲兄弟皆非有才之人,家族势力不昌,慈禧也根本不允许他们‘抛头露面’,这一点上甚至还为她在宗室里赢得了不小的支持。
恭亲王、曾国藩六人到了东暖阁门边。太监刚进去,里面就传出了一句清亮动听的女人声音:“请恭王爷他们进来吧!”
曾国藩知道这是东太后的金口,下意识地正了正衣冠,挺直身躯。两个太监打起明黄缎棉帘,恭亲王第一位,为旗人军机领班;曾国藩不是军机大臣,却排在了李鸿藻、沈桂芬的前头,为【创建和谐家园】军机领班。去年他进京时候觐见同治皇帝和两宫太后,受到的就是这般礼遇。现在李鸿藻、沈桂芬依旧愿附骥后。
弯腰进门,走前两步,六个人齐齐的双腿跪下,叫呼道:“臣xxx恭请圣安!”
“众卿家免礼。”又是一句好听的女人京腔,只是音色比先前一句柔和些。
如果不是曾国藩没曾见过两宫太后,直会以为前头那一声乃是慈禧太后,后头这一声是慈安太后。毕竟慈安太后待人宽厚,这一点天下人都有所耳闻。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声音柔和的这位才是女强人慈禧。
曾国藩站起身来,抬眼看全了布局,还是去年自己觐见时候的老样子。皇上端坐在正面宝座上,身材似乎比去年更见瘦弱,面孔也苍白,一脸稚气,眼睛望着远远的门帘子,并不看他们。刚才说话的太后坐在北面,南面也坐着一位,两宫太后前面都放着一层薄薄的黄幔帐。
慈安太后坐南,慈禧太后坐北。这是天底下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都清楚知道的一个事实。
“六爷,景廉前日子使人送来了新疆的捷报。刘暹在一个叫阿布河的地方打了个大胜仗。消灭阿古柏上万主力,现在全盘拿下了叶尔羌,已经开始着手喀什的攻势了。”
“我和姐姐都是妇道人家,这战局军事的,也看不明白。今个啊,让你们来就是为了听你们说道说道,新疆的战局究竟能好转成什么样!再有一个就是,什么时候新疆的乱子能平镇下。
听说俄人近期老在总理衙门闹嚷,六爷该是深有体会的。新疆挨着俄人的口边儿,什么时候能镇下倒是不急,但可别让俄人再咬了一口去。像黑龙江那边样儿,可是不行!”
“还有英国人。上万支洋枪啊,数十门洋炮……”
说话的是慈禧太后。
曾国藩心里真真儿的给慈禧太后竖了个大拇指。这满京城的八旗子弟、大小京官儿,或是赞赏刘暹能战,或是打趣自己‘偷鸡不成蚀把米’,有几个人能真正看清楚新疆的危急的?
第一百八十四章政治的智慧
自刘暹阿布河一战得胜后,阻碍新疆完整归回到北京制下的因素,阿古柏已经从头一位降到了第二位,甚至是第三位了。
他现在在北京方面眼中的分量都不比【创建和谐家园】的妥明重!
沙俄和大英帝国才是如今新疆能否完整收复的最大阻碍因素之二。
如果不是收到刘暹送递的奏折,北京根本想不到远在内陆的新疆,英国人竟然也【创建和谐家园】了一手。就像慈禧太后说的那样,上万只洋枪和数十门洋炮,再不知轻重的人也知道英国人对阿古柏有多么的看重了。
当然,除了英国人外,慈禧太后能够清楚看到俄国人的威胁,这眼光在满朝诸公里真是极少有人比的上的。西历1869年的时候,俄国人还没占伊犁呢。
“刘暹能打赢阿布河之战,真得天之幸!”
在这次召对之前,语气感慨的说出这句话的人不只是恭亲王和曾国藩,军机处四位满汉军机和两宫太后本身,也都是如此感叹。
想九年前英法联军杀进北京城的时候,军队总是也才是不足万人。
沙俄是北方的一头饿狼,英国人是东面的猛虎,这两方满清是万万不敢得罪的。尤其是英国人,国力世界第一,更在九年前才把满清打的屁滚尿流,即使开罪了俄国人,在场的八人也不敢得罪英国。
所以刘暹的那道奏折,军机处以外的人除非必要或是地位足够高。很少有人知道里面的内容。
对于英国插手新疆的事宜,他们就权作不知道。
这种‘掩耳盗铃’一样的策略,对于在中亚地带实力还不够的英国人是差不多而已应付的。但是对于沙俄呢?俄国人可是在中亚经营一二百年了。那里一直都是俄国人垂涎欲滴的。他们,满清是再做不知也绕不过去的。
同治三年十月份,满清在沙俄逼迫下签订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就是最好的一个明证。
在东暖阁一旁,一副新疆的地舆图早早的悬挂在那里。北疆东部的哈密、巴里坤,西部的塔城、乌苏,南疆的和阗、叶尔羌都已经用代表大清的明黄图抹。
阿古柏的印色是红色,覆盖了喀什噶尔、库车、阿克苏等南疆七城余下的五城。不过在喀喇沙尔特意用了浅红色,以表示不同。因为那里有旧土尔扈特南路四旗和和硕特中路三旗。
伊犁用蓝色来表示阿布特拉,余下的北疆用绿色来表示妥明。
一旁还特意标注出浩罕国的位置。以近似红色的橙色表示。再有就是西北方向,后世的巴基斯坦,现在的大印度区,用紫色来表示英国。以及最后的沙俄——囊括了大半新疆边界。用黑色表示。
恭亲王与五人眼神教对。这幅地图倒是将介入新疆的所有势力都标志的清楚。
六个人五双眼睛的目光最后集中到了曾国藩身上。
说真的,不管是恭亲王还是军机处其余的四位大臣,在军略大势上跟曾国藩都差远了。如果今日没有曾国藩到场,只军机处的五人在这里商议,根本就得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五位没在战场上历练过,手中没有掌控兵权,可以说这个原因是军机处未来三十年,从清廷的巅峰人臣位置疾速下降的最大因素。
“禀太后。刘军门打赢了阿布河一战,阿古柏就不足为虑了。虽然刘军门奏折上并没有出大言。但老臣敢为他担保,今年之内征伐军扫平阿古柏不在话下。”
恭亲王眉头不觉得挑了挑。曾国藩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啊?剩下四名满汉军机纷纷向牢曾行注目礼,怎么意思啊这是?是表功还是找茬啊?
上首的慈禧太后默默的抚着手上的护甲套。
不过不给恭亲王、慈禧太后等去细想的机会,曾国藩把话语一转,道:“北疆的妥明兵力虽众,但旗下山头众多,人心散而不齐,否则也不会在伊犁站不住脚。此人又素不与俄人交往,无有外来军火,所部军备如是发匪初起时候的绿营,一应火器非是自己铸造,就是夺取北疆营兵所有,不足为虑。刘军门荡平南疆后,精兵挥师北上,只需五千军力,就能横绝千里。”
“以老臣之间,新疆难处难在伊犁。俄人若要入手新疆,非伊犁河谷之地不可。如是其借口助我朝剿灭乱匪,占据了伊犁,以刘军门手下之兵力,万难与之一敌。
太后倒不若先行拟一道旨意给刘军门,要他若是真遇到此种情景时,万万忍耐。只需先撇开伊犁不提,提师灭了妥明后,再与俄人分说伊犁。”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曾国藩在新疆战局上站位中立,分说的入理,并没有像一开始那样似要刺儿刘暹。
就像今天两宫召见军机处五大臣与曾国藩一样,确确实实在外而言是给曾国藩一个大难堪。但真实对奏的时候,对曾国藩和亲和气,一点没有要打击报复的迹象。
这就是政治的智慧。
曾国藩回到贤良寺,案桌上的请帖已经堆了一尺多高。要在往常,他会基本上是不予理睬,但这次不同。京官最是势利,现今湘淮一系的声名有衰,他就必须出面与京师众多的王公大臣相会,以示湘淮声威不减。
但是他想了想今日对奏时朝廷与刘暹的封赏,心中也挺不是个滋味的。
曾国藩他不是圣贤,这种打脸的事情,能不做他是绝不想做的。
五月中。北京的圣旨已经下到了汉中。刘暹继父亲被追封为中宪大夫,母亲被封为恭人之后,祖父祖母也被追封成了中宪大夫和恭人。
虽然这东西都是虚的,但是在城固这么个小县城里,在汉中整个州府里,可是屈指可数的荣誉了。地方志里都能牢牢记上一笔!
同时陕西、四川、湖北各拨银十万两入汉中。
……
喀什城hui城城外。
汉中的荣誉、实惠短时间里消息还传不到南疆。刘暹这时候关注的依旧是喀什hui城。什么时候能把这个地方攻下,什么时候能把城里的阿古柏捉住,他的心头病就什么时候去掉一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