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第6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暖喝的环境下是很容易让人放松神经的。吴德凯眼皮耷拉耷拉,不知道什么时候人已经睡过去了。直到有人猛的将他拍醒。

      “军士长,有人过来了。”执勤班长拍着吴德凯肩膀叫道。“有人过来了。外面有人。”

      瞌睡虫瞬间从吴德凯的脑子里消散,一个起身,抓着刀枪,吴德凯就冲出了门。

      铺上了碎石子的大道上白雪已经积了半尺多厚,早就看不出原先的摸样。前方大雪纷飞,透着片片飘舞地雪花一面秦军的黑色旗帜从路得劲头露出来,接着一组车队缓缓映入吴德凯的眼帘,车队最前方飘扬的是一面后勤部的大旗。

      “第三运输大队,第一中队二小队?”

      “一个小队?”吴德凯惊讶的叫道。“大文,立刻去报告中队长。所有人火枪、手雷准备——”

      自从贝尔帮忙刘暹招来了能制造**的‘化学人才’后,刘暹队伍里不仅在逐渐淘汰老旧的火绳枪,也淘汰掉了专业的掷弹兵。

      **,拉线式导火索的产生,秦军手榴弹的发展进度已经完全可媲美抗战时期的边区造了,适应于全军战士的普遍使用。那专门的掷弹兵只得黯然的消失在了秦军军队的建制中。

      “之前不都是一个中队一个中队的编队的吗?怎么就变小队了?”中队长的名字叫廖文辉,听了大文的报告,惊讶的道。

      “车马数量也很少。像是只十几车——”

      “鸣钟。全体集结,警备——”

      往松潘厅转运物资的很紧凑的一件事。那次运输队来,不一个中队里加塞百十辆甚至更多车马的?

      现在不仅反常的出现了一个小队建制,更只有十几辆马车,这不是扯的吗。廖文辉立刻警觉。

      唯一让他没有直接把警备推到‘战斗准备’的原因就是——他实在不相信,眼前的大剑山里能有哪支土匪山贼能有力量一口吃掉后勤部一个完整中队编制的运输队的。

      要清楚一个运输中队不仅有三十辆马车,配备六十名战士,更有步骑混合的一个纯种战斗小队。就算那六十名运输兵的战斗力不怎么强,有战斗小队做中间,搭配上运输兵,这个战斗力也能平趟大剑山。

      要知道这里是川北,不是太平军活动猖獗的川南和川东。

      陈得才的西征军团加蓝周义军出汉中入川已经三年了呀。

      就是当初的三十万太平大军入川,留下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三年的时间也早就不成问题了。

      大剑山只有零散的小股山贼土匪,根本没那个实力吃掉一个中队的运输队伍。

      至于所有山匪联合起来,那也不可能。因为他们若是敢联合,消息早就被情报处报去汉中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一个历史名人

      “霍爷?”

      廖文辉的一切怀疑,随着霍广正的露面消失的干干净净。这位可是后勤部的大佬,**oss刘军门的亲表弟。

      他就是单人匹马的来到转运站,也是绝对安全有保障的。那说明沿途路上的一切山贼土匪都被扫荡的干干净净。

      “您……您说,军门大人这个时……就要成亲?”

      满汉中府,整个秦军上下都知道,军门早早定下的就有一门亲事。只是因为一直征战沙场,衣不解甲,给耽误到了现在。二十六岁的年纪,他人孩子都一大群了,刘暹膝下却还连个血脉子嗣都没有。

      而且多年戎马生涯,也从未见刘暹在军中绪纳美人小妾,又从不流连**歌女,以身作则到让满营将士都无地汗颜。现在他被逼的要去远征新疆,万里戎机。北京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没有强硬限定秦军开拔的时间,反正偌大新疆能丢的也都丢了,早点晚点没大区别。

      刘暹原定三月份成亲,四月出征。这事儿也早早传遍了整个秦军。怎么现在突然提前了?霍广正此时去成都迎接,算时间,吉日就是在二月中了。

      “京中有人参奏军门因私废公,延误军机!”

      霍广正身边一人满脸怒气的接道。

      廖文辉、吴德凯所有人瞬间脸皮涨的通红,“tnd,湘淮军欺人太甚——”

      这并不是什么机密的事情,刘暹甚至估摸的散播出来的话甚至还能起到凝聚军心,让秦军上下同仇敌忾之效。所以对此早有吩咐,不比保密。丢人,早在那御史上书弹劾他的时候,脸就已经丢了。

      也因此霍广正没有阻拦手下爆料,只是自己坐在一旁,面无表情。

      他们这支队伍去成都并不是迎亲,迎亲那需要刘暹亲自去。但眼下时局,刘暹显然是离不开汉中的。那就只有让张家先把女儿送到汉中府城一处记在张守炎名下的宅院里,然后刘暹再从城固来迎亲。

      霍广正此次去成都,主要是带一些财货和精锐过去。以一个运输小队做底盘,加配几辆刘府的马车,外带三十精骑。十五辆两马拉拽的马车里装的就是价值超过两万两的财货,以及足足五十名的精锐步兵。

      此时的汉中。

      一场残酷的‘淘汰赛’正在进行——你愿不愿去新疆?

      军队大普查。

      刘暹选定下的入疆部队中,以中队为单位,这场大调查在进行着。所有不愿去新疆的战士、军官全部可以留下汉中,平调入其他的大队,或转入后勤体质,似乎看不出什么有损害的。但谁都心里清楚,这绝对是不相同的。只要选择不去新疆,这人在秦军中的前途就不要宵想了。刘暹是在用一种看似和缓顺平,实际却以‘是不是自己人’这么一个具有决定性的角度来审视着!

      对于秦军体制下的官兵们,这真的残酷。

      然而即便再残酷,宁愿前途荒废,也不想入疆的官兵,依旧大把大把的。

      在性命面前,许多人选择了不要前途。

      三千多人的骑兵营锐减到两千人左右,三个整编大队剩下了一千人出头,就是编定的军部和后勤队伍,也足足少去了三成。

      倒是相当整齐,三个部分的‘淘汰’率都在30%上下。

      刘暹这些日子全忙在了兵额补充上。对于自己那未过门的媳妇,心里只能说一声抱歉了。

      “五哥。那个董福祥已经走到凤县,咱们到底该怎么待他?”

      “姓董的也算绿林一脉,要说收纳他也不介意。可他领的是多隆阿的官儿,归到咱们队伍里了,算咱们的人还是算多隆阿的人?”

      “难道算第二个陈天柱?”

      秦军将领大部分对董福祥这个刘暹所熟知历史名人持抗拒心理。因为董福祥是多隆阿拨调刘暹援疆军里的,而不是归到汉中镇,或是刘暹这个【创建和谐家园】提督麾下的建制队伍。虽然官不大,兵也不过六百骑,却完全能将之看成多隆阿掺刘暹军的沙子。膈应人!

      但董福祥那绿林豪杰的出身又让大部分的秦军老将心有余热。是以众将内心对董福祥这个近年来算是甘陕风云人物的名人,感情很复杂。

      生于道光十九年的董福祥,年纪仅仅比刘暹大一岁。刘暹是刀客首领,董福祥就是哥老会的大哥。

      生于环县毛井(当时属宁夏固原),其父董世猷为当地“哥老会”首领,为人直爽,打抱不平。董福祥自小受家风影响,嗜好练武而不喜读书,青年时代喜欢结交绿林中人,经常往来于帮会,因而地方绅民对其皆存畏惧之心。

      同治初年,董福祥利用自家在哥老会的关系组织地方团练,建立了一支实力甚强的汉族武装,护陵【黄帝陵】卫民,护地方安宁,一时追随者络绎不绝。势力不断壮大。

      如果当时没有安化县把总王蔼臣这么个人存在,董福祥极可能就会走上与刘暹相同的道路。但就是因为有了王蔼臣,此人看到董福祥在地方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遂以荒诞罪名将其逮捕,押在囚笼中施以沸水烫顶之刑,狱卒同情董福祥,偷偷将其释放。董福祥大难不死,遂整旗鼓,在安化县起兵。

      不过又跟许多起义军不同的是,董福祥一边抗清的同时,也在对抗真神教暴军的掠杀破坏。真神教暴军的主导人物之一白彦虎,可是一直想烧掉黄帝陵的。

      董福祥一边抗暴,另一边又要抵抗官兵的进剿,虽然一度接受环县县令翁健邀请,防守环县城。可没过多久,就又倒戈反清。寄至同治四年,董福祥势力已控制陕甘10余州县。他本人自封为陕甘自卫总团大元帅,手下号称30万,控制区域南及延安,北达伊克昭盟,东起绥德,西至环县、固原。

      声势浩大的都要让北京侧目。于是安定了渭水一带的多隆阿,兵锋锐芒就指向了董福祥。去年夏起,董福祥与多军绥德数次作战均失败,被迫转入防御。多隆阿又审时度势,以一点开花,中心突破的战法直接突破董福祥的外围防线,大胜董军于瓦窑堡【这三字熟悉不???】。年底十二月,董福祥被破全军投降多隆阿。

      第一百三十七章裁军

      多隆阿没杀董福祥,具体什么原因,不为外人所知,官面上的解释仅仅是欣赏其军事才能,假的不能再假。

      刘暹想来总归是因为董福祥反清的同时也积极抗暴,民族大义上不空缺,虽然这大义跟多隆阿这旗人扯不上半点瓜葛,但终归也顺了一点‘大清’的心的。

      再有就是真神教暴军败出陕西,声势已经大坠,其内必定有很多人心生动摇,多隆阿历经与太平军的多年厮杀,在这一方面是揣摩细致,留董福祥活命,定有‘千金买马骨’的意思。

      再说到底,董福祥好歹也有护卫黄帝陵的功劳在,眼下满清依靠的又是汉官士绅阶层的支撑,无论如何也不能做过分的。

      假如多隆阿换成左宗棠一类的汉员大吏,十之**的都会有重用,而不是如多隆阿一样丢垃圾的扔到刘暹这来。

      精简之后的董军本有三营建制,但是一听董福祥要挺军进赴新疆,哗啦啦的人就落跑了一半还多。最后连董福祥的亲兵在内,也就剩六百出头,并不是全是骑兵,只因为董军中余留马匹不少,人人有乘坐的,于是才就成了秦军口中的六百骑!

      “他娘的,人倒霉运,喝凉水都塞牙缝。”

      凤县郊外一处营地里,小百顶崭新的军帐支撑在寒风里,营地东边一片黑压压的骡马。中心最大的一顶军帐,一个络腮胡须的汉子正怒气冲冲的扔掉手里的鸡腿。

      塞他牙的当然不会是美酒,而是鸡肉。

      “他娘的,老子如今也是官军,凭啥不让老子进城?”

      这汉子正是比刘暹年长一岁的董福祥,因为那一脸络腮胡,人到显得老了不少。而他气怒的原因,竟然也是当初秦军在随州遇到的闭门不开。

      “这些当官儿的,根本就没把咱们当同伙儿看。你看看那姓刘的,咱们都到凤县了,他娘的竟然连派人问一声都没有。”

      “大哥。咱们溜号,拉队伍走吧。就是到了姓刘的跟前,咱们也是做炮灰的命啊。真进了新疆,那时再想走,可就晚了。”

      帐子里人七嘴八舌的都在劝着董福祥。今天凤县的闭门不纳和刘暹的‘置之不理’让所有人心都冷到了底儿。入新疆之路,怎么看都是一条死路。于是一人劝逃,所有人都劝起了。

      怒气冲冲的董福祥这时却面冷了下来,眼睛扫视众人,“弟兄们别发昏了。如今咱们都是上了兵部名册的人,身世户籍亲朋,朝廷都掌握在手中。

      咱们一起事,生死先不问,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老家的故旧。”

      董福祥相投之后,这些人的亲戚妻儿,可全都掌控在多隆阿手里。

      帐子里的气氛立刻又沉迷了下来。

      到底不是谁都能做李自成第二的。

      “派人相迎。”同一天夜里,刘暹派出了人马,连夜北去。

      甭管董福祥怀的是什么心思,多隆阿打的什么注意。他也只是六百人马而已,到了军中,怎么拿捏他都是小菜一碟。

      二月二十二日,新娘到南郑已经两天。秦军出征新疆的五千军额也终于全部整齐。

      上千骑兵不愿远赴新疆,但刘暹不怕。他这两三年里收容的河南、湖北、安徽、山东四省难民足足有六七万人跟随秦军收容队进了汉中,除了原本一家男女老小都有的,组建起的新家庭有六千多户,里头有的是会骑马砍杀,又愿意脑袋拴在腰带上,刀枪搏富贵的狠人。

      刘暹轻易的就从其中招募了五百人,加上强势劝降的数百捻军马队精锐,骑兵营重新恢复到了三千骑规模,且战斗力不见下降多少。

      “愿不愿从?”

      “愿从,咱们就去新疆。死也死在国战疆场上!”

      “这国战可不只是朝廷的事,也是你们的事,是所有中国人的事。死,咱们也死的光荣。”

      “军门已经下令。所有人造花名册和兵牌,战死者,无论官兵,将来立祠祭奠,全部入祠受祭。”

      “要不从呢?”

      “砍脑袋,下矿场,二选一!”连筑路修堤这样的苦力营的机会都不给。

      ……

      二月二十四日,结婚前的当夜。刘暹的书房里还亮着明灯。

      范德榜、霍广正、张守炎三个最值刘暹信赖和依仗的文化人,全都在刘暹的书房里。

      “战场上咱们是搜刮了不少财货。但部队规模大,军饷高,朝廷的拨响又是那个样子,一直都是咱们在贴钱养军。”

      “还有伤残将士和阵亡将士遗属,以及数万难民要养活,这些都是大笔支出。”

      刘暹军主要的财务来源,就是当初刘暹在汉中府收纳的那数以十万亩的土地,和一座座生钱的矿场。再有就是李楹的补贴、帮衬。

      “现在我军连算新兵有两万一千余人。每月军费支出至少在十三万两。兵部的营兵名额只有九千五百人,其中马兵一千,炮兵八百。每月就是按时拨发饷银,顶多也就三万两,只能算一个零头。

      如果一年中我军再找不出发财门路或是得一笔横财,明年的这个时候,账上就一分钱也不会有了。”顺带说一句,三年的时间里,刘卓、范德榜等人早已经不动声色的把汉中镇旧军全部讨还成秦军兵马了。

      如张守山、肖东升、罗玉光、黄耀龙等废材,如今全成了挂名傀儡,除了一个顶戴和一份俸禄外,一点实权都没有。而吴云、徐邦达、穆怀德三人,则一人进了多隆阿手下,两个去了唐友耕帐下。

      所以,汉中镇每一分的饷银都能确确实实的落在秦军的头上。不过范德榜如此算法还是不连刘暹要求的入疆部队加作战津贴。

      就这,秦军的财政危机都已经逼近了。

      要知道日后刘暹进赴新疆,盘坐汉中的秦军就不得外出,也就得不到一点搂外快的机会了。

      不然大军纵横在外,路过州县,地方官你敢不敢放军队进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6: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