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第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石达开,石达开……”他脑子里现在想的全是石达开。

      三月十九了,再有一两个月石达开就兵败大渡河被擒了,然后在成都受千刀万剐而死!

      刘暹这点记得还是很清楚的。石达开是他对太平天国有详尽了解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

      虽然很可笑民间相传的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缘由是因为老婆要给他生孩子,停兵了数日,以至于兵败身亡。但同治二年的五月份,确确实实的是他兵败的日子。

      刘暹不想看到石达开这样的一个人败亡在自己面前,不想见到他在成都给人千刀万剐了。石达开不是陈得才、赖文光等人,这是一个很受刘暹欣赏的人。

      但是要说救他,刘暹想都没想过。他能做的只是这些天里不停的在脑子里盘旋考虑着石达开今后两月的行动和细节,只要能在历史上石达开兵进大渡河的日期之前,把石达开堵在松林地,滔滔大雨一下,大渡河河水暴涨,石达开自然会领兵南去。这样刘暹不仅可救石达开一命,更能得上一笔大大的功劳。

      要知道,石达开攻破宁远的时候,四川清军主力不是给赖裕新牵制在川西,就给被李福猷拖在了川东,成都兵力空虚的紧。最初赶到大渡河边上的清军唐友耕部都比石达开晚了三天。

      骆秉章之所以能擒住石达开,只是老天爷帮忙,让不该到雨季的大渡河一带猛的降了连天大雨。

      第二天雨依旧下,刘暹、张守岱继续在两河口堡蹲点。直到二十二日,队伍开出两河口堡南下,晚上才抵达巴州。张守岱在巴州又歇息了几日,由当地官府筹措船只,四月中旬,他人和刘暹的千把队伍才顺嘉陵江抵到了重庆。

      这是刘暹的队伍已经增长到了两千多人。四川这些年,还是有石达开的连翻进入,再是有李蓝起义,官府剥削酷烈,连口饭都吃不上的老百姓太多太多。

      这些新招进的人,刘暹没跟在城固时一样都进行严格的战前训练,也没有把他们跟老兵搀和到一块,而是抽调军中军士和低层军官,直接编列队伍,分成一个个中队,命名为义勇营。

      一水儿的冷兵器,待遇比之老兵低了不止一头,只相当于新兵营里的新兵。

      明显,刘暹这是在拿他们做炮灰用!

      但即便这样沿途中刘暹也招募到了小千人义勇,还有过五百人的后勤队。

      是的,后勤队。刘暹也把他们跟正规的辎重队命名区别开来,就是做苦力用。

      船队的规模比之巴州时大了一倍。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重庆比巴州的一倍强的更多。轻轻松松的就筹集到了足够的船只,然后溯江而上,队伍直到四月下旬才看到了成都的影子。

      刘暹这一路上半点没有急迫。队伍赶到成都的时候,他混在张守岱的随同中,看着城门口迎接张守岱的四川总督骆秉章,成都将军崇厚等等那一张张笑脸时,内心恶意的想到,再有十天,等到石达开率部自云南昭通米粮坝抢渡金沙江,入川攻占宁远府境的消息传来后,看眼前所有的笑脸人还能不能笑了?

      不管是骆秉章、崇厚,还是其他的官员,对于刘暹都是不带理睬。小小一个都司加参将衔,在省城算得了什么?

      什么,你要说刘暹的功劳?

      开玩笑。川省与石逆对战多年,大小战数百次,在场的哪一个文武不是鞠躬尽瘁,殚尽竭力,呕心沥血?

      你还和我们说功劳?

      第五十六章走在绝境路上的石达开

      五月份,宁远府城——西昌。

      南城门楼下,一辆加厚的盾车在两扇破烂城门的搭棚下,形成了一个牢固的伞形棚,完全遮掩住城门口处。几十个太平军战士在里面进出往来不休,一担担、一块块,都在辛苦的搬运着城门洞中的沙土条石。

      宁远府上下一直以为石达开在川西。四月份一支数万人的太平军主力绕道川西,继而北上,自邛州趋温江,逾羊马河,省城大震。骆秉章慌忙调集手下清军堵截,特命胡中和部守彭县,唐炯部守什邡,唐友耕部守邛州,进行合围。但那路太平军英勇彪悍,越过清军包围后,寻分兵两路,死死把清军主力背在身上。一路北上绵阳,突入绵东刘家河,旋被楚蜀各营跟踪追剿,不加停留,退走梓幢。一路冲向什邡,在唐友耕、胡中和等部接踵而至后,太平军立刻远遁。

      成都所有人看来,那支骁悍的太平军就是石达开的主力,就是石达开亲自率领的。川中清军的湘、楚、蜀军各部均被其牢牢牵制住。加之川东清军也看住了李福猷部,所有当官的眼中,太平军是不可能这时候出现在宁远的。

      却哪里知道东西两路都是石达开的诱兵之计,骆秉章随着人家的指挥棒跳舞,四川整个防御体系上,“南路空虚”的漏洞已经出现了。

      石达开近几年来就一直在图谋成都,以好经营一块横跨云南四川两省的根据地。见骆秉章中计,中门大开,立即率五万军兵出云南昭通,自米粮坝抢渡金沙江,兵进宁远。

      前路州县沦陷,知府心知府城西昌必会受到石达开猛攻。可府城内根本没有充足的兵力守御,原先驻守宁远的清军都追剿入川西去了。

      他一边向成都飞速报急,另一边就是早早的下令衙门差官合同绿营守军,本城丁勇,把四面城墙四座城门给全部堵住。

      条石,青砖,沙土————

      知府准备死守西昌,以图暂时挡住太平军,好盼援军到来。

      石达开这次没有用挖地道炸城墙的方式来进攻,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西昌城会是太平军维系后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墙爆破了容易,修补可就难了。

      石达开选择了猛攻。攻城前的一阵炮击,把城前的吊桥早早打落,两扇城门也被炮弹炸的松动,待到太平军推着盾车来到城门下时,没费多长时间两扇城门就轰然倒塌了。

      城内清军用土石堵死城门洞,石达开并不惊讶。他纵横天下十余年里,这种事情见过太多次了。太平军的随后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午后不到一个时辰,辛苦了好久的搬运队就掏空了城门洞,搬出的土石沙袋都在城墙前堆起了两座小山。

      唯一令太平军意外的是,当城门洞开,他们挥舞着刀枪冲进城去的时候,太平军战士面对的不是严阵以待的清军士兵,而是一群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在她们的身后有无数刀枪在逼迫,只得哭着喊着求饶着向太平军涌来……

      不得滥杀无辜,不得祸害百姓!

      太平军已经不是当初的太平军了,流窜作战多年的石达开部中更是混进了不知多少遭人恨的地痞**,该杀千刀的恶棍无赖,某些时候纪律并不比清军强多少。

      但太平军纪律再怎么坏,也没人敢当着众人的面对一群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大开杀戒。所以冲入城中的太平军悍卒只能被一群老百姓给逼退出城去……

      清军趁势涌到城门外与太平军刀枪相接,宁远营都司使人推倒了那两扇城门,又用厚实的木排暂替它们堵住了城门口,等到太平军再用火药炸开时,里面城门洞中又堆满了很多的土石沙袋。

      再度拔开所有的土石,太平军的冲杀声再一次响起。

      “杀,杀啊……”

      ……

      石季重举着半人身高的藤牌舍命冲杀着。血红血红的一双眼睛犹如渗着鲜血一样,大步踏过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两军将士尸体,向着城内发起冲锋。

      他手下的人马已经力战了一个上午,拼杀至今,损失之惨重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特别是以他本人为首的军中精锐,二百多人作为突击锋锐,现在还能拎刀挺枪跟随他身后的人只剩下原先的一半。

      街道两侧,到处都有未熄灭的烈火在随风飘呼。这是守城清军为了阻挡进攻的太平军自己纵火点燃的,不过现在火势已经殆尽。

      黑乎乎的地面、残迹兀自在冒着腾腾热气。头扎黄巾的太平军将士倒了一地,土地已经被鲜血染成暗红。

      石季重现在已经完全杀红了眼,他此刻的脑子里全都是杀——

      杀,杀,杀!杀进知府衙门去,杀尽所有的清妖!

      因为作为一名军中的中级将领——冀殿右二十五检点,石季重是清楚攻克宁远的含义的。这是打开了己军通往成都的大门!

      而石达开此次的进军四川,不拿下成都,他还有发来的五万大军,就都对不起在川西川东浴血奋战以给他们创造机会的赖裕新、李福猷。

      宁远营加城中所有的团练,西昌城内有清军不过三千人,一次又一次的肉搏血战,让他们的数量迅速缩水。清军点房子烧街市,用尽一切手段来阻止太平军的进攻,但当房屋烧尽街市尽毁后,从昨天下午到今天中午,坚持了一整日的守城清军终于崩溃了。

      宁远知府**,同知自尽,西昌县令死于巷战,其余大小官员、府学县学的教谕、训导等,或逃匿隐入民间,或投水上吊等等死不一。反正投降的不多。

      而就在太平军在西昌城下攻杀的两天时间的功夫,石达开兵入宁远的消息已经被飞马报给了骆秉章。

      不管是他还是成都将军崇厚,脸色都瞬间苍白到无有一丝血色。

      过了宁远府,拦在太平军前面的就只有一道大渡河了。如果石达开顺利通过大渡河,挺进成都平原,成都不能保也。

      没错,天府之国的成都历来号称易守难攻。可成都的易守难攻是在于其有盆地周围的高原和山脉作为屏障,而成都周边地区却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太平军从石棉方向往成都走,靠近成都时是从高往低走,占居高临下之势,一旦进攻成都,地利优势就在太平军这一边,成都不但无险可守,而是易攻难守。

      所以早在咸丰十一年,石达开初谋成都的时候,唐炯才会说,“倘使得至平地,蜀不可为矣”。

      第五十七章撬动历史的轨迹

      ps:新的星期,新的开始,为了不让**下周裸奔,大家可着劲的支持吧!支持吧!

      “石逆图成都日久,屡战不胜,声势已衰。今两军诱东西,自身亲率中军插入,乃毕其功于一役之谋。必心石铁胆,不大覆不缩。

      其当务之急是过渡大渡河,而欲北渡大渡河当有两条路。

      其一是大路,经西昌,翻小相岭至越嶲(xi),海棠,直到大渡河边的大树堡,对岸就是富林。

      二是小路,经西昌到泸沽,向左走到冕宁,大桥,拖乌,铁宰宰,直到大渡河边的紫打地。”

      按察使衙门,刘暹在一副川省的地理图上,指指点点画画,为眉头紧锁的张守岱解说着当前的战局。

      张守岱心思沉重的很,“越嶲、海棠、大树堡等地虽有土司汛兵,但土兵不堪战,汛兵数少,如何能抵挡石逆的进逼。”成都真的不容有失,一失要的就是所有人的脑袋。这里可是有满城的!

      如果石达开杀进成都,重演了天京、杭州满城的旧事,张守岱怕不仅自己要死,还会跟家族后人遭灾招祸。

      刘暹内心很轻松,知道历史走向的他对此战一点都没担忧,该担忧也是担忧石达开,但在张守岱跟前,面色自然也是要沉重的很。“大人,以卑职之见这大路倒是无须担心,我们更应该担忧小路。”

      “越嶲、海棠、大树堡等地好歹也有些人马,谁就敢说石逆会进兵顺利?连年的大战,石逆部署早就不复当年之勇,石逆就不担心自己进兵万一不顺,只需多耽搁三五日,我川西兵马就可回援?”

      知道历史的前提下放一下马后炮不要太简单。刘暹把一切都说的合情合理,入理三分,不让张守岱起半点惊疑。

      “如此说,石逆要走小道?”

      “大人明见。”

      “可是小道崎岖,多有山林穷险之地,石逆久经战阵,如何会自进绝地?”紫打地地处松林土司,其北阻大渡河,西临松林河,东南是层峦叠嶂的高山,形势险恶,乃兵家绝地。

      “大人,大渡河自安庆汛到万工渡二百里只有十三个渡口,现时大多在我军掌控之中,唯紫打地一带空白,只有土司王应元,而区区一个土千户岂会放在石逆的眼中。”

      “并且宁远石逆生地也,相去成都必寻土人问道,冕宁之地来去成都,便捷莫如小道。石逆必听入耳!

      如若卑职为逆,便至小道,鼓行而西。军到即克小河,直据松林土署,珍奇米粟,俱为逆有,用以犒军笼心。自松林入泸定,经天全,绕邛州油榨沱,转瞬军便可逼临成都,兵家乘虚主速行。”

      刘暹的脑筋都要榨干了。跟张守岱一块说话,好费神的。你要把话说的文青那么一点,可他哪儿有那个本事?

      就上面的这段话都不知道他想了多少天,死了多少个脑细胞!

      “言之有理!”张守岱拍了一下手,眉眼沉凝,慢慢在屋子里踱步了起来。转了好几周后停下,两眼紧逼刘暹,“你立刻整兵进小道,务必堵截呆滞石逆于大渡河南,至川西官军主力赶到——”

      “只要办到,本官保举你个副将前程,日后总兵可期。”张守岱脸色肃穆的很,“可要是没办到,本官脑袋不保,你会是个什么下场?”

      “大人放心。卑职比阻石逆于大渡河南!”

      刘暹终于等来这番谈话的结束了,张守岱被说服了,不费他绞尽脑汁这些日子的辛苦。而且还等来了一个前程保证——

      张守岱匆匆离开按察使衙门赶去了总督府,他要立刻跟骆秉章还有崇厚商议商议。要川西清军主力迅赴紫打地,偏师虚张声势进入越嶲、海棠、大树堡等地。

      还有松林土司王应元必须买通,以朝廷‘大义’相激,厚利相许!邛部土司岭承恩也要迅速调动。只是这个不比王应元,早在先前的战斗中岭承恩就已牢牢绑在了满清这条船上,跟太平军结下了血仇。

      刘暹看着王应元匆匆而去的背影眯起了眼,他要看这回骆秉章怎么跟上头写奏折,是不是依旧不要脸的把雅州等地中计调去的上万重兵说成他在击败赖裕新的同时,就已经估料到石达开会“乘势急进”,于是便“急调重兵【还是川中最能战的湘军部分】兼程驰赴雅郡荣经以为后劲,而防奔逸,并札饬邛部土司岭承恩带领夷兵,将越嶲大路各隘口札断。”太不要脸了!

      历史上石达开被围紫打地一个月,断粮几大半个月,太平军屡次猛攻,强渡大渡河、松林河,精锐损失殆尽,余兵吃完马匹采野菜野果,士兵体力越来越虚弱,痢疾横行,近乎丧失了战斗力。可清军依旧不能将其全歼。石达开最后三万太平军只能有六千人还有余力跟随着东行,却还能奋起余勇杀出数十里到达利济堡,包围石达开部的清军战力和人数之薄弱就可见一番了。

      如果不是太平军严重缺粮,如果不是紫打地地势实在太险,骆秉章根本不可能立下这份滔天大功。死后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谥号文忠这等美谥。

      刘暹人在成都,他的队伍却在荣经,原因自然是骆秉章的‘未雨绸缪’了。四月底他随从张守岱赶到成都,几乎立刻的就被骆秉章派遣到了荣经。

      整个雅州府上万湘军,加上自己和当地土司,真可谓重兵云集。

      刘暹领兵到了荣经后,驻扎于清溪,距离泸定近在咫尺。他本人迅速的拜访了周遭清军同僚,立刻带着数十亲随奔回了成都城。因为他清楚石达开就要杀进宁远了。

      回到成都不过两日,恶讯就飞马传来。骆秉章、崇厚召集全城五品以上文武议事,消息送到按察使衙门,刘暹因为是属于张守岱标营性质的存在,所以不在此列。就先跟张守岱开了一个小会,把自己一肚子私货全部泄给了去。

      “大人……”范德彪已经侯在了门外,见刘暹走出来,立刻上前。

      “马匹已经备好!”他现在是刘暹亲随性质的,长随在刘暹跟前,而刘暹的亲兵头子,是他的表哥霍广成。

      在城固,刘暹是没有同族兄弟不假,可母族有啊,他不是寡杆子光蛋。霍广成就是他的亲姨表。还有一个表弟霍广正在范德榜手下的辎重营办事,另外军中还有表亲!

      第五十八章狭道相逢(求收藏)

      ps:数据好惨,求收藏,求支持!我不想要下周裸奔(⊙o⊙)啊!

      “大人,那个就是松林土司王应元——”

      五月初七,刘暹带队抵达了松林地司,也就是后世的石棉西北五十余里地的地方。刘暹看到了率土兵前来迎接自己的王应元。

      在刘暹率军抵到之前,成都的来人已经带着五千两白银抵到了松林土署。白花花的银子和丰厚的许利让王应元当即动了心,领着五百土兵已经部署进了松林小河的铁索桥上。

      “王千户!”

      “卑下见过大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2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