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者》-第19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庄周道:“这个梦非同一般,那是另一个世界的我,感触都是身临其境的。”

        刘彦直不关心哲学问题,他怀疑庄周和外星人有关,但白垩纪并没有蝴蝶,开花植物也很稀罕,花丛是不成立的条件,看来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梦,红月亮是巧合罢了。

        庄周却对刘彦直所说的这一切大感兴趣,虽然他是战国时期的古人,但对地球是圆的,宇宙大爆炸,地外文明,甚至分子原子、DNA都能毫无障碍的接受理解,还反过来帮刘彦直出谋划策。

        “如果能做到物我合一,你就可以穿越。”庄周捻着胡子说道。

        刘彦直追问,庄周却说饿了,先吃饭再说。

        漆园小吏生活简单,所吃的不过是豆饭藿羹,餐具也很杂乱,有灰陶盆,也有青铜簋,一只青铜酒爵擦的锃亮,看来经常使用,庄周打开陶瓮,倒了一爵酒,放在刘彦直面前。

        刘彦直道一声谢,双手捧起酒爵来一饮而尽,尽管味道比不上二十一世纪的工业产品,但对于在白垩纪和新石器时代生活了很久的刘彦直来说已经是佳酿了,他喝了一杯又一杯,下酒菜只有醋泡着的水煮黄豆。

        不知不觉,刘彦直喝完了一坛酒,觉得困意袭来,外面细雨淅淅沥沥的下着,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腥味,如此慵懒的午后,不睡觉都浪费了,他打着哈欠,半躺在席子上聊着聊着就进入了梦乡。

        ……

        一阵冷风袭来,刘彦直从睡梦中醒来,揉揉惺忪的睡眼,发现自己并非置身庄子的茅屋,而是坐在山洞的洞口位置,外面白雪皑皑,狂风呼啸,再看自己身上,只披着一张兽皮,手中握着削尖的木棍,这双粗短的大手如此陌生,分明不属于自己。

        刘彦直慌神了,他回头看去,山洞很深,洞内至少有三十多个“人”,围着篝火取暖,这些所谓的“人”其实和动物的差距很小,文明程度还不如盐部,从他们的旺盛毛发和过于发达的肱二头肌就能看出来,狰狞的五官像是刚从猿猴进化成直立行走的人没几天,彼此间的交流也极其简单,只有几个音节。

        这是梦,刘彦直立刻做出判断,可是这个梦境未免太清晰了吧,他能清楚的记得自己的身份,从小到大,一个原始人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瞬间回放,他将手指放进嘴里咬了一下,很疼。

        这虽然是梦境,但是一种高清规格的蓝光梦,和姬宇乾的未来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处,刘彦直明白了,怪不得庄周会有那种疑惑,自己现在也有这种感觉,我到底是没名没姓的原始人,还是刘彦直?

        外面的风雪小了,山洞里的原始人们继续跋涉,刘彦直跟在队伍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踏雪而行,他明白这是一次族群的迁移,为了获取更多的食物,他们要走到温暖的地方居住,在长达几十年的迁移过程中,有人死去了,有人出生了,但族群的数量是越来越少的,已经从最初的上千人减少到三十人。

        回望雪峰,他有似曾相识之感,好像在一张旅游广告上看到,这山峰不是欧洲的阿尔卑斯山么。

        这梦都做到欧洲来了,有点意思,刘彦直扭头继续行路,同伴们一个个驼着背,艰难前行,他们走在山脊上,一边是万丈悬崖,忽然刘彦直脚下一滑,栽进了山谷,他想飞却飞不起来,手舞足蹈着下坠着,下坠着……

        刘彦直被人推醒,他正躺在大堤上睡觉,身下是滔滔洪水,水中卷着牛羊尸体树木,到处是漩涡激流,令人恐惧万分。

        难道做梦回到了1998年的抗洪前线?这跨度够大的啊,刘彦直爬起来才发现年代搞错了,这不是公元1998年,而是史前不知道什么年代,人们头上还没有发髻,都是披头长发用抹额箍起来,身上穿的是葛布短衣,腰间胡乱扎着草绳,赤着脚,拿着简陋的木锨。

        抗洪的人们在不断加固堤坝,工地上热火朝天,有个首领模样的人带着一群随从前来视察,指指点点,挥斥方遒,经过刘彦直面前的时候还停下来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

        刘彦直听到别人称呼此人为:“大禹。”

        原来这是大禹治水的年代,刘彦直同样回忆起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履历来,他叫“框”,今年四十岁,有两个儿子,一个孙子,全家人都在抗洪的堤坝上,只是不记得老婆是谁,他用力思索着,脚下一滑掉进了洪水中,耳畔传来呼救声,但已经来不及了,一个浪头打过来,框就消失在漩涡中。

        再一次醒来,这回刘彦直是一名战士,但是装备未免太寒酸,没有甲胄不说,连衣服都不全,一件麻衣裹在身上,赤脚无鞋,手中是长木杆绑着的青铜戈头,身边的袍泽也都同样打扮,他们站成一个方阵,前方五百米处,是敌人的方阵,两边都有很多面麻布做的旌旗,旗帜上是奇怪的文字和图案。

        战斗开始了,在鼓声中,双方的将领首先出阵,令人惊讶的是将军不骑马,而是骑着怪模怪样的神兽,径直飞到天上去打架,用的也不是兵器,而是互相释放篮球大小的火焰,打得好不热闹,不分胜负之际,高空中又飞来一个长着翅膀的家伙,尖嘴猴腮,声音刺耳,活生生一哥雷公模样。

        这是封神榜的年代吧,刘彦直左顾右盼,想看清楚自己所处的阵营,很不幸,他是属于纣王这边的人,而且是一名地位卑下的奴隶。

        战场宏大无比,在这片平原上聚集了几十万军队,分成一个个方阵,刘彦直就在最前沿的方阵里,忽然敌军发动了进攻,数百乘战车疾驰而来,漫天都是箭雨,奴隶组成的商纣军队毫无斗志,望风而逃,刘彦直也被夹在其中,他没命的向前奔跑,跑的肺管子都要炸了,但是前面是纣王的禁卫军,配备了犀牛皮甲的精锐军队,这些军队肩负着督战的使命,奴隶们为了自保,不得不和禁卫军打成一片。

        这场战斗从天亮打到天黑,空中有各种会飞的神人和神兽翱翔,时不时有火球落地,砸死一片士兵,战场的中心逐渐向东转移,远处出现了一座雄城,宏伟壮丽,造型古朴美观,这就是传说中的朝歌吧。

        商军已经全线崩溃,朝歌城成了不设防的城市,刘彦直随着乱军涌入城内,到处是血腥杀戮,而纣王则在一座高台上自焚了,烈火熊熊,只见一个巨大的人影在火焰中手舞足蹈。

        刘彦直突发奇想,想进纣王的宫殿瞅瞅妲己长什么样,还没等他走到宫门口,一队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将军白发苍苍,手持木杖,大声喝令道:“乱军杀无赦!”

        一杆长戈伸过来勾住了刘彦直的脖子,往回一拉,割草一般将这名乱窜的奴隶士兵杀死。

        又一次醒来的时候,刘彦直终于松了口气,屋外依然是沙沙的细雨声,桌上的豆饭还是热的,甄悦在旁边正无聊的翻着庄子的竹简书。

        这不会又是一个梦吧,刘彦直已经吓怕了,每一次梦境都如此清晰,让他确实感受到当时的心态和触觉,他摸摸脖子,刚才应该是姜子牙下令干掉自己的吧,脖颈还有些疼呢。

        庄周脸上带着神秘莫测的微笑看着他:“梦到了什么?”

        “很多。”刘彦直道,“庄子大大,你给我施了什么妖法,能做这么奇怪的梦。”

        “是酒之缘故。”庄周指了指酒坛子,“我平素只敢喝一爵,你倒好,一坛子都喝光了。”

        “这酒如此神奇。”刘彦直拿起酒坛子仔细打量,当然看不出所以然来。

        “是附近村里酿的蜜酒。”庄周介绍起来,战国时期没有高度的蒸馏酒,这酒是用野葡萄、蜂蜜和粟发酵而成,蜂蜜中含有天然嗜渗酵母,野葡萄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加上粟中含有的淀粉,成就了一坛包含着公元前二百年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美酒。

        “带我去找酿酒的人。”刘彦直起身道,他态度很坚决,庄子意识到也许能破解一些秘密,于是很配合的带他冒雨去附近村落,找到酿酒的农夫询问,那农夫不明所以,但刘彦直已经猜到了原因。

        问题出在蜂蜜上,在距离蜂窝几百米的地方,他果然发现了一颗年代久远的龙珠。

        蜜蜂采集了龙珠内的DNA,在消化道中和其他花蜜一起转化为蜂蜜,蜂蜜用来酿酒,DNA就间接被人服用,继而产生了神奇的功效,能让人的灵魂游走在时间的长廊中。

      第四十二章 离魂液

        这只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但并不全面,因为龙珠半埋在土里,表面布满沧桑岁月的痕迹,看起来起码有几百年的时间,那么就有另一种可能,这一窝蜜蜂并不是将DNA转移出去,而是本身就继承了酿造灵魂剥离功能的蜂蜜的能力,如果是这样,就可以系统的加以利用。

        养殖蜜蜂是人类很早就掌握的技能,《圣经》中形容某地丰腴往往用“流着奶和蜜”这样的词汇,华夏子民人工养殖蜜蜂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至少战国时期已经成熟。

        刘彦直不会养蜂,酿酒的本事也不如专业人士,他直接拿出一块金子,豪迈地说:“老乡,你的蜜酒我全包了,有多少算多少,我都拿走。”

        金子是从盐部带出来的天然金块,只有二斤重,在手中熠熠生辉,金银是天生的货币,每个朝代的人都认可,二斤重的黄金购买力非常强大,别说承包农家蜜酒了,就是把整个村子连人带财产全买下都富余。

        但这个主业种地,业余养蜂酿酒的农夫却有眼不识贵金属,执拗的说不能全卖,都卖给你了,乡亲们喝什么?

        多么淳朴善良的好人啊,远古时代的人死脑筋,考虑问题不把长远利益计算在内,完全凭自己的心情,这份任性洒脱实在是太令人神往了。

        庄周出言相劝,他是漆园地方的小官吏,名气又大,农夫颇给他面子,答应把所有的酒都送给刘彦直,白给不要钱,谁让你喜欢喝我的酒呢,这是给我面子,我就翻倍的报答你,但承包是万万不可的。

        刘彦直接受了农夫的善意,他素来不爱占别人便宜,从装细软的皮囊里摸出一块玉佩来想赠送给人家,但是却有敏锐的发现农夫似乎对玉佩完全不感兴趣,目光只停留在自己腰间的铁斧上。

        这铁斧可是刘彦直从白垩纪带来的,用天外陨铁亲手打造的斧头,价值不可衡量,而玉佩是盐部从其他部落获取的贡品,是一块南方良渚地区出产的碧玉做成的装饰品,玉质很好,也堪称奇珍异宝。

        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已经发展起来了,铁器并不鲜见,农夫并不懂什么陨铁,他只是喜欢好的工具,虽然他只是一个宋国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夫,但刘彦直认为他完全有资格担任陨铁斧头的下一个主人。

        于是他慷慨的摘下斧头相赠,农夫大喜,接受了斧头,三人在地头上就开始饮酒,据农夫说,别人喝了这个酒并无做怪梦的症状,唯有庄周先生喝了就发梦。

        刘彦直更加确信庄周不是一般人,这酒是针对某些特定人群才起效的,而自己的体质比庄周更加敏感,喝了一坛酒,做了三个梦,经历了三段人生,体验如此真实,醒来后依然记忆犹新,让人不由得怀疑,这到底是不是真的梦。

        当然不是做梦,否则这酒就和毒品的功能一样了,出于习惯,刘彦直取了几只蜜蜂作为DNA样本,回到住处之后,刘彦直向庄周和甄悦仔细描述了这三个梦。

        第一个梦,刘彦直的身份应该是一个旧石器时代的欧洲原始人,距今年代久远不可考,原始人的体型体貌才刚从猿人进化没多久,甚至连完全的直立行走也没做到,还是驼着背走路。

        听了刘彦直的细节描绘,甄悦奇道:“存在一种可能,你在梦里是尼安德特人。”

        庄周好奇了:“何为尼安德特人?”

        于是少年宫的VIP甄悦同学先花了一段时间来向庄周科普什么是尼安德特人,这个名称来自于发现这种远古人类化石的德国尼安德特山洞,尼安德特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从12万年前开始,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亚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在两万四千年前,这些古人类却消失了。

        尼安德特人并不是人类的始祖,但却是隔壁老王一般的存在,现代人类的基因图谱中,带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痕迹,这大概来源于一次人种间的杂交。

        庄周听的云山雾罩,没有自己刨根问底,毕竟第一个梦不是重点。

        第二个梦无疑是大禹治水,尧舜禹时期的华夏大地,在历史上没有记录,只有神话和传说,庄周对于两三千年前的故事很是神往,仔细询问了大禹的相貌特征,感慨道:“能见一面,死而无憾。”

        大禹治水的故事没有太多传奇性,接着评论第三个故事,著名的牧野之战,西周取代商朝的关键性战役,刘彦直的亲身经历验证了历史传说的真实性,商朝的军队占据人数优势,但却是由战斗力低下的奴隶组成,毫无斗志,战斗开始的时候就反戈一击,成了压垮商纣王朝的千斤坠。

        最令人震撼的是那些骑着飞兽在天上释放火球互相攻击的天神们,这不正验证了《封神演义》的真实性么,而《封神演义》是明朝人许仲琳的作品,这些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并不是许的原创,而是从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中提炼整理而成,但有一点是真实的,那就是“神”确实存在过,而且数量可观,还干预了人族之间的战争。

        神是怎么回事,刘彦直不清楚,但他知道那些神胯下的飞兽是什么玩意,无非是和老子坐骑青牛一样的反重力飞行器。

        这一个个都是千古谜团,刘彦直没精力去解谜,他只能优先解决自己的问题,那就是穿越回基准时空,两次穿越依靠的都是时空之艟,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如法炮制。

        可是鲲鹏已经飞到外太空去了,怎么将其招来,又怎么加以控制?这就像是漂流在太平洋里的水手遇到一艘无人驾驶的【创建和谐家园】,就算你能爬上去,也找到了操控室,也根本驾驭不了这艘大船。

        目前来看,每一次穿越都是鲲鹏占据主导地位,它来了,它穿越,刘彦直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乘客而已,这种解释肯定是不科学的,必有原因,思来想去,刘彦直想到了七彩球,当七彩球储备了闪电的力量后,鲲鹏就出现了,也许是它感受到了力量的召唤,下意识的飞来?

        总之在鲲鹏下一次来临之前,想凭借自身能力穿越是不可能的了,刘彦直选择在庄周这儿住下,享受田园风光和蜜酒带来的奇幻梦境。

        刘彦直将这种奇异的蜜酒命名为离魂液,因为服用之后灵魂会脱离肉体,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附在任何随机的历史上的人物或者动物身上,领略人类发展的进程,历史的雄奇壮丽,但这种漫游和做梦一样,内容是随机的,不由自己的主观控制,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所有的魂穿都是战国之前的历史时期,只能追溯,不能前瞻,这和党爱国的穿越舱一样,只能去基准时空之前的年代,不能去未来。

      ¡¡¡¡ÕçÔÃÒ²³¢ÊÔÁ˺ÈÁËÒ»µãÀë»êÒº£¬³ýÁË΢õ¸Ö®ÍâûÆäËû·´Ó¦¡£

        在等待鲲鹏重临大地的这些日子里,刘彦直除了做梦魂穿,就是和庄周闲谈,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但庄周的思维方式很先进,领悟能力超强,而刘彦直丰富的阅历又给了庄周很多灵感来源,让他顿悟了不少道理。

        刘彦直私下对甄悦说:“我现在都搞不懂了,如果没有我们,庄周会成为庄子么?”

        甄悦认真的想了想,说:“我觉得他还是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你的出现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

        庄周的日子过得洒脱豪放,他虽然是漆园地方的官吏,但根本不务正业,宋国的国君派人来委任他更高级别的职务,他索性辞官不做。

        “就算是相国,我也不稀罕。”庄周放出豪言壮语,别人都觉得他说大话,吹牛逼,但刘彦直知道,历史上的庄周确实拒绝了楚王的相国任命,楚国是战国时期很强大的国家,相国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庄子对这样的诱惑不感冒,只能说明他是一个有着更高追求的伟大的哲学家。

        夏天来临了,又是雷雨季,漆园这儿地处河南东部,雷电不多,刘彦直准备出趟差,他知道武汉附近是雷暴多发地区,每年都有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去那儿为七彩球充电是最合适的。

        甄悦眼珠一转问道:“武汉是不是距离宜昌挺近的?”

        刘彦直道:“还行吧,大概相当于上海到南京的距离,高铁一钟头就到。”

        甄悦道:“宜昌秭归有个历史名人,我们每年都托他的福能放三天假,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应该去感谢一下这个人。”

        刘彦直一点就透:“你说的是屈原,不知道他是不是这个年代的人。”

        于是就问庄周,虽然庄周隐居在消息蔽塞的小地方,但天下大事都尽在他掌握之中,提到屈原,庄周淡淡道:“不熟。”

        刘彦直道:“那就好,咱们去找屈原,你是不是准备一下纸笔,找屈原要个签名啊?”

        甄悦晃了晃手机:“还有点余电,我打算和屈原大大合个影,顺便问他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ËûÊÇϲ»¶³ÔÈâôÕ»¹ÊÇËØôÕ¡£¡±

      第四十三章 仗剑走天涯

        中国太辽阔了,连吃粽子的口味都不一样,北方流行的是原教旨主义的粽子,只包红枣,南方的粽子就比较繁杂了,豆沙、火腿、鲜肉、蛋黄,应有尽有,为了粽子的口味谁更好吃和谁更正宗的问题,网络上的争执可不少见。

        刘彦直说:“屈原爱吃什么粽子,可能他自己都不清楚,你得每个品种让他尝尝才能得到公正的答案。”

      ¡¡¡¡ÕçÔÃÂú¿Ú´ðÓ¦£º¡°Ã»ÎÊÌ⣬ÎÒ¿É»á°üôÕ×ÓÁË¡£¡±

        其实甄悦不但会包粽子,不管是男人的活儿,女人的活儿,她样样精通,开荒除草,刀耕火种,打猎捕鱼,生火做饭,夯土盖房,制作陶器,纺线织布,缝制衣衫,两人身上兽皮和葛布做的衣服,都是甄悦亲手做的,庄周院子后面的三亩荒地也是她开出来的,现在已经种上菽和粟了。

        庄周在一旁听到甜的咸的,耳朵就竖起来了,他虽然不讲究吃穿,平时都是豆饭藿羹的随意凑合,但主要是因为懒和穷,有美食还是很愿意品尝的,甄悦曾经用豆油和铁釜给庄周做过一次炒鸡肉,他连舌头都快咬掉了,炒菜据考证最早在南北朝时期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哪尝过这种美味,不过成本太高,吃过一次也就心满意足了,不敢再想第二回。

        “粽子是甜是咸,这是一个大问题。”庄周很严肃,“我可以替你们鉴定一下。”

        甄悦摩拳擦掌,着手包粽子,首先准备原料,粽子叶不难找,虽然中原没有箸叶、箬叶,但河里的芦苇管够,粽子最重要的内容是糯米,这个就有些难度了。

        中原和北方不产稻米,这种作物是南方吴越楚等地的特产,但北方诸国祭祀必须使用糯米,所以只要舍得花钱还是可以搞得到的。

        庄周虽然官职低微,但却是正经八百的宋国宗室,加上满腹经纶,宋国上下对他都很尊敬,换句话说,他路子很野,找了王宫的关系拿到了一袋祭祀用的进口糯米,这边芦苇叶也准备就绪,甄悦表演了一把包粽子的绝技,包好了正要下锅,庄周说话了:“等等,我找个好东西来煮。”

        然后刘彦直和甄悦就眼睁睁看着庄周搬来一口青铜鼎,正儿八经西周时期的古物,拿到基准时空就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即便在战国时期,鼎也是很贵重的礼器,所谓钟鸣鼎食,用鼎煮粽子,给足了甄悦面子。

        “这东西,在八十年代能换五十台录像机。”刘彦直想到了当初穿越到1984年帮海关破获走私大案的往事了。

        “哼,和你家关博士一起破案,开心得很哦。”甄悦立刻撅起了嘴。

        “你还挺能吃醋的,我和关博士啥都没有。”刘彦直辩解道。

        “我就是喜欢吃酸的,咋地?”甄悦不服气道,身后的案子上摆着一簋青梅。

        青铜鼎里注满了水,下面堆积着柴火,上面找了个芦苇杆编的篦子盖着,费了不少柴火才将粽子煮熟,庄周焚香沐浴,煞有介事,剥开粽子叶,分别品尝了甜的和咸的粽子,最后含含糊糊和稀泥,说都好吃。

        “你就是想骗一顿粽子。”甄悦笑道,拿出手机,把刘彦直叫过来,三人在凌乱的粽子叶前合了一张影。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09: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