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农家俏媳妇》-第4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爸妈是该想念的,也是自己一辈子都不能忘却的记忆,但不能不分时间、场合、地点,自己只要悄悄地思念就够了。

      毕竟,自己现在生活的这个空间里,再也不会出现上一世的任何痕迹了,不管有多不舍,那些都已经成为了回忆。

      “娘,我没累着,这些日子做凉皮,你可是主力呢,我就做家里这点饭菜,哪就会累着我了。”干娘是真的心疼自己,现在和面、洗面、蒸面皮,干娘都是抢着做的。

      “还有小萝卜,你现在很能干啊,家里的打扫都辛苦你了呢,还有啊,白天收拾客人用过的桌子是咱家店里最累的活儿了,可一直都是你在忙活呢,要说辛苦,你和娘可比我辛苦多了。”

      心情非常不好的小萝卜,听到英男姐这么说,心里才算是宽泛了点儿,但也知道英男姐说这样的话,是在安慰自己,姐姐干了多少活儿,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不是她说自己没干就没干。

      “英男姐的意思是不是说,家里只有我一个吃闲饭的呀?”白晓桐适时地话来,气氛立刻就热闹了起来。

      晓桐娘虚点了儿子一下,“可不就你一个吃闲饭的,所以一会你刷碗吧。”

      “那金伯伯和亮子哥算不算吃闲饭的呀?可别说我一个人吃闲饭。”白晓桐扭头看了看金伯伯,还调皮的眨了眨眼睛,金方业看着小家伙儿的样子笑了,没说话。

      “你这孩子,没大没小的,怎么这么跟你金伯伯说话,你金伯伯和亮子哥是交了伙食费儿才来咱家吃饭的。”

      晓桐娘斥儿了儿子一句,然后又把目光转向了金大夫,“我就说不收伙食费吧,你看看多外道。”

      她一直都是不想收金大夫和亮子他们两人的钱的,可架不住金大夫和亮子的坚持,还有女儿的劝导,可现在又被儿子提了起来,她就很有些过意不去。

      “要是不收我们的钱,现在怎么堵这个小家伙的嘴,是吧,晓桐,你以后可得努力赚钱给你娘,咱们屋里现在除了你,还真就没有吃闲饭的了。”

      金方业一边吃饭一边逗着白晓桐,说出了咱们这两个字,心情格外不同,而且吧,虽然他一直是守着食不言的规矩,可白家吃饭的氛围,让他很轻易地就融入了进去。

      觉得大家在吃饭的时候聊几句,这心情还真是挺畅快的,平时都各忙各的事儿,想要这么坐下来说会儿话,似乎只有吃饭这个时间最适合了。

      “我一定会努力的,金伯伯。”白晓桐跟金方业保证了一句,又扭头跟他娘保证到,“娘,我以后一定考个状元回来,让你住上大屋子,还有人侍候着,再不让你操心受累。”

      不管儿子能不能做到,这话当娘的都爱听,“好,好,我儿这么有志气,娘就等着享儿子的福喽。”晓桐娘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完全忘了儿子才刚刚进学堂呢。

      看到晓桐娘这么高兴,也没人会提醒她这个,反正她开心就好,日子总是要一天一天过的,谁知道以后呢,而且就看着白晓桐现在这个聪明劲儿,就算是考不上状元,秀才、举人应该难不倒他的。

      “对了,娘,我晚上去金伯伯家里住吧?”说到了考状元,白晓桐就想起了要去金伯伯家里学习的事儿,“金伯伯说晚上要考较我的功课呢。”

      听到金大夫考较功课,晓桐娘当然是高兴的,只是,这么去打扰人家不太好吧,毕竟不是亲戚。

      “你金伯伯一个人住惯了,你个调皮捣蛋的去了,会扰了你金伯伯休息的。”

      金方业赶紧把这话接了过来,“哪就会扰了休息,晓桐这么听话,是我让他去我家的,一个是能考考他的功课,再一个你这里休息也不太方便。”

      晓桐娘当然知道不方便,可也不能因为自己家里不方便,就把儿子推到别人家里去呀,“还是不用了,家里挤挤也能住下的。”

      金方业没接晓桐娘的话茬,直接就做了主,“以后晓桐沐休就到我那儿去吧,反正我也是一个人住,有他去我那儿,也有个人能陪我聊聊天、说说话。”

      再看儿子忽闪着大眼睛看着自己,晓桐娘也只好答应了,“那可就麻烦金大夫了,跟着我们一家子操这么多的心,晓桐还小,肯定会淘气,要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的,你尽管教训他,有你管着我才放心呢。”

      这事儿也就算定下来了,白晓桐很开心能去金伯伯家里,虽然他很想念娘亲和姐姐们,但她们到底是女子,说起功课来,也就是英男姐能和自己讲两句。

      可现在进了学堂,先生教的跟英男姐教的又不太一样,所以金伯伯那里才是个好去处,饭后,金方业先回家里准备去了。

      晓桐跟娘亲和姐姐们又再亲近了一会儿,亮子没跟金大夫一起走,而是在铺子里等着刘英男把调料汁兑了出来,他提着篮子回了药房。

      人都走了,晓桐娘拴好了铺子的大门,把两个闺女撵进了卧室里去,自己则帮着儿子洗了个舒舒服服的澡,再换了身干净衣裳,正巧金方业就过来接人了。

      晓桐娘一直把两人送出铺子,又看着拐进了胡同口,这才回转身来,“娘,你就别担心晓桐了,别看他年纪小,却是个省心的,何况还有金伯伯守着他呢。”

      刘英男扶着干娘的手,把娘亲挽进铺子里,再回身把铺子的门拴上,锁好。

      “我知道晓桐听话,可他一不在我身边,我就不由自主地担心他了。”儿子已经有八、九天没在自己眼前了,结果回来了还没住在家里,也难怪当娘的惦记。

      “娘,晓桐早晚能出息,到时候考上了秀才就要出去读书,再考了举人有可能就要上京了,如果再往上考的话,很可能就会留在京城里了,到时候您怎么办呢,孩子终究会长大的,就像小雏鹰一样,咱们不如学着慢慢放手,让他飞得更自由。”

      第一百一十二章刘英男,加油!

      大闺女说的话,晓桐娘听得懂,也知道她说的是对的,可听得懂不见得心里就能接受,一想到儿子有一天会离开自己,独自去闯荡,晓桐娘整颗心都没着没落的了,盼着儿子出息,却又舍不得他离开,这真是个矛盾的大难题。

      刘英男看到干娘蔫蔫地不再说话,她就想到了自己当年考上大学的时候,妈妈也是这样沉默着给自己收拾行李,不开口说话。

      那个时候,自己可是完全没有顾虑到妈妈的情绪呢,只是一味单纯地沉浸在即将离家的兴奋中。

      年轻人总是会对独自踏上旅程,有着一份莫名的冲动,想要体验,想要尝试,想要感受一个人的无拘无束。

      却忘了在自己迈出的那扇大门里,有人在为自己担忧,在为自己惶恐,却又用带着希翼的目光陪着自己走向远方。

      何况晓桐现在才刚刚十岁,当年的自己可已经是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了,所以干娘担心晓桐,更是理所当然的。

      刘英男非常理解干娘的心情,也很后悔自己当初离家时,对妈妈难过的情绪没有做出回应。

      “干娘,你现在别想那么多,晓桐这才刚开始上学堂呢,要说考上秀才,怎么也得个三、五年的时间,如果再想考举人,又得三、五年,这还算是快的呢。”

      “你没看有很多人,考到胡子和头发都花白了,也没考上个秀才、举人的,所以呀,你现在担心他离开你还太早了,没个十年八年的,晓桐是离不开你身边儿的。”

      “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陪着他好好的度过这十年八年,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谁知道以后会是个什么样呢?”

      “或许咱家以后条件好了,他走到哪儿咱们就跟着去哪儿,你就没什么放不下的了,就怕到时候啊,他都烦死咱们了,会警告咱们不许再跟着他。”

      “年轻人长大了,想要独立了,被娘亲一直跟着,他会觉得很丢脸的,你说是不是啊,干娘?”

      刘英男并不知道考个童生、秀才、举人什么的,到底得需要多少年,可看到干娘现在的状态,她也只能先这么劝慰她,反正先这么胡说一气,到时候再说到时候的事儿。

      忧心儿子的晓桐娘,虽然心里乱着呢,但大闺女说的话倒是听进去了,心里也觉得,自己这么早就开始为儿子担心上火的,确实是用不着。

      “也是的,我也是尽想这些有的没的,晓桐要出息,还真说不上得多少年呢。”一想到儿子就算远离,也得个十年八年的,晓桐娘就觉得自己真是矫情了。

      还是大闺女懂事,事事都替自己想到了头里,自己这个当娘的倒是要女儿安抚着,真是活回去了。

      “英男,娘身边有你可真好,不管娘心里有什么憋闷、堵气的想法儿,你总能替娘捋顺喽。”

      “只是,再这么下去,咱们娘俩的身份都要调个儿了,自从有了你在,娘是越来越省心,人却是越来越不顶事儿了,这可不行,娘得改改。”

      干娘的话把刘英男给逗乐了,照着自己内里的年纪,还真说不上和干娘谁大谁小呢,谁照顾谁不是一样的,哪想到却是把干娘给惊着了。

      “娘,谁顶事儿不是一样的,咱们娘俩还分什么里外的,我也愿意为家多付出些。”这是刘英男的真心话。

      有了前一个刘家对比着,刘英男觉得自己现在这个家太温暖了,就总想着让自己多做些努力,使得这个家能过得更温馨、富裕,让家里的人不再为贫瘠、穷困而烦恼。

      自打娘俩有了这样的一番对话,两个人也就更努力地为这个家付出着,小萝卜看着干娘和英男姐每天把铺子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自然也是不甘落后,干起活儿来完全不留力,只怕自己使的力气少了呢。

      家里的日子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自然是越过越好,铺子收拾得干净利落,英男娘三个又是嘴一份手一份的,客人的数量随着口碑,也是越来越多。

      晓桐娘三个每天都忙得脚打后脑勺的,一天里竟然没个清闲,连上、下午不是饭点的时间都闲不下来了。

      虽然累是累些,但银钱进得也是让一家几口十分的满意,每天晚上围在一起数钱,是三个女人最开心的时候。

      包布已经装不下这么多的铜板了,刘英男出去找了间钱庄,隔上些日子就把铜板换成银锭子,第一次拿到银锭子的时候,晓桐娘的手都有些发颤。

      她活到这么大,还没亲手摸过这么大的银锭子呢,最多也就摸过几两几分的碎银子而已,成色还不够好,拿着银锭子,觉得搁在哪里都不放心。

      最后还是小萝卜提了个建议,找了一个大瓷坛子出来,晓桐娘把坛子刷了又刷,晾了又晾,这才把银子装了进去,还是放在床下二层的角落里,不过这次她亲自钻进去把坛子放好,看得两个闺女直乐。

      “不许笑话娘,娘还真是头一回摸这么大的的银锭子呢,英男、英萝,娘开心呢,这日子还真就越过越好了,有盼头了。”

      晓桐娘说得就有点湿了眼眶,赶紧扭了头,不想让闺女们看见,刘英男姐俩自然是装做看不见,知道干娘这是开心过头了。

      “娘,等到下次换了银锭子,就把金伯伯的银子还了吧,早还早利索,省得老是惦记着。”

      “对了,娘还把你金伯伯借的银子给忘了呢,瞧娘这脑子,开心糊涂了,还等什么呀,赶紧的,先去还了再说。”说完,晓桐娘做势又要往二层格里钻。

      刘英男赶紧把干娘拉住,“娘,再急也不急在这一时,咱先拿这锭银子压压床,下次换了银子再还也不迟,又不是不还钱,金伯伯也不急在这一时一刻的,咱们娘三个先高兴高兴。”

      晓桐娘现在可是什么都听闺女,开心地点了点头,眼睛时不时的就朝床下瞄一眼,看到娘亲这么开心,刘英男的心里也美滋滋的。

      不管怎么说,她现在已经迈出了很是坚实的一步,好日子已经朝着自己冒出头来了,别说娘亲开心,她也同样开心得不得了,攥了攥拳头,刘英男暗暗给自己鼓了鼓劲儿,刘英男,加油!

      亲爱的们,多留言鼓励好不好,也多多收藏,不管是留言、收藏、打赏哪一样增加了,本作者明天都加更,说话算数,就看你们给不给力了啊。。。。。。

      第一百一十三章找茬的人来了

      铺子已经走上了正轨,倒是没什么需要担心的了,反而是白晓桐的课业,一家人多少还是惦记着。

      总是听金大夫说晓桐学得不错,可到底学得如何,娘几个心里也没底,就怕金大夫是在说好听的话,安慰自己。

      金大夫也知道晓桐娘几个的担心,就陪着邱先生到铺子里来了一次,说是让邱先生尝一尝店里的特色的小吃,顺便也跟晓桐娘见上一面,让晓桐娘了解一下儿子在学堂里的情况,相信先生说的话,晓桐娘会更信任一些。

      邱先生对白氏凉皮倒是赞不绝口,这大热的天儿,吃一碗凉皮,简直是从里爽快到外,沁凉的料汁,把一身薄汗都压下去了。

      他是真没有想到,这么个不大点儿的小镇子上,竟然还有这么特色的吃食,自己真是孤陋寡闻了。

      “这是家传的手艺吧?不然我以前怎么没有吃过?”自己收的学生多,贡奉自然也多,要说这个宁安小镇,他没尝过的吃食,按理来说应该是没有的,如果不是家传没露过的,就应该是远道来的。

      还真让邱毅程猜了个差不离,确实是远道来的,只不过这个道有点儿远,跟这个时代都隔了几百年呢,是刘英男千里迢迢从现在带过去的技术。

      就算这个时代别处已经有了凉皮,味道也绝对不会超过白氏凉皮,看到娘亲因为紧张,一时卡了壳,刘英男赶紧替娘亲答了话。

      “确实是家传的手艺,要不是家里的日子过得艰难,还真舍不得拿出来呢,能得邱先生赞一句,真是让我们家铺子蓬荜生辉呀。”

      小姑娘伶牙俐齿,半点不认生,姿态也从容,倒是让邱毅程对这一家子人更生了些好奇。

      听自己的这位同窗说,他们家比较清苦,只是白坡铺子上的一户普通农家,怎么这家的孩子,一个两个的都这么出色呢。

      别说是跟在自己眼前学习的白晓桐了,就是自己现在面对着的这个小姑娘,那份气度和仪态,也不是小门小户能教导出来的。

      邱毅程忍不住多看了晓桐娘两眼,这个妇人应该不简单,不过她除了整洁利落以外,倒是看不出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我就是个穷教书的,哪来的蓬荜生辉,小姑娘这嘴可是伶俐得紧呢。”穷乡僻壤能出这么一个精明、灵秀的小姑娘,邱毅程也不得不赞一句,因此对于白晓桐的聪明,他倒是觉得不好奇了。

      “邱先生真是过谦了,不说您自己的造诣,单说您教出来的学生,那么多成绩斐然的,谁不得伸出个大拇指赞一个,您能来我们家吃一碗小食,我们全家自然是求之不得,喜上眉梢的。”

      这话接得真是让邱先生没话说了,偏过头看向金方业,金方业正抿着嘴憋笑呢,看到邱毅程看过来,才张开嘴轻笑了两声,“小姑娘厉害吧,我跟你说你总不信,晓桐的开蒙老师不是我,是这位。”

      这话可是让邱毅程吃惊不小,看着这个小姑娘也就只有十二、三岁的模样,没想到竟然能教导白晓桐了,虽然只是基础的入学知识,但也让他很是讶异,甚至有些不能相信。

      “你的书是谁教的?”这么聪明的小丫头,教她的先生应该也不是无名之辈吧,邱毅程倒是想知道一下,哪位有本事的教出了这么一位来。

      “哪有谁教呢,我们家的日子也是刚刚才见些好转,以前吃饭都是大难题,哪有钱请先生,只是我挺喜欢认字的,就去跟那些上过学堂的小孩子们偷学了些。”

      “学得也不知道好不好、对不对的,教得弟弟也是一知半解,倒是让邱先生笑话了。”小姑娘说着谦卑的话,态度却是不卑不亢,眼里更是没有半点慌张、闪躲。

      可见她对自己的学问还是挺有信心,邱毅程真是对这个小姑娘感兴趣了,如果她不是个女孩子的话,他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把小姑娘弄到自己的学堂里去,可惜了。

      饭后,面对着晓桐娘渴望的眼神,邱先生对白晓桐的学业倒很是赞扬了一番,不是他当着学子家长的面恭维,现在他手里的这一期学生里,白晓桐确实是顶了尖的。

      邱毅程现在对这个学生下的功夫,远远超过了别的学子,白晓桐的资质很高,领悟力强,再加上还有金方业在休沐的时间指导他,他的进步确实是让人叹为观止。

      邱毅程对白晓桐有着很高的期待,他的期待甚至超过了白晓桐家人对他的期望,他是先生,他更有资格衡量和展望一位学生的未来。

      白晓桐的前途,绝不是一个秀才、举人就能止步的,邱毅程希望他能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那真要感谢邱先生为我儿子费心了,晓桐交到您手里我很放心,不说您是金大夫的同窗,单看您今天说的话,就知道是一位多负责任的先生了。”

      “何况还有金大夫这层关系在呢,我更是半点不担心了,只是,晓桐到底还小,肯定有淘气、偷懒的时候,您尽管教训着。”

      “小孩子不管不成材,就是您伸手打他两下,那也是应该的,晓桐以后有了出息,绝对不会忘了邱先生的教导。”

      晓桐娘的话让邱毅程对她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一家人真是不简单,一个农妇能有这样的对答和见识,着实是不容易了,也难怪白晓桐早熟,家里这一个两个的,都是人呢。

      从邱先生来过一次之后,晓桐娘对儿子在学堂是彻底的放了心,只不过会时不时地麻烦金大夫,帮忙给邱先生送碗凉皮过去,顺带着还能给儿子捎一碗过去,礼轻情意重,这大夏天的,吃碗凉皮可比送点银钱更爽快,邱先生领情着呢。

      只不过,人这一辈子总不会一直顺顺利利的,何况是刘英男这一家子穷门小户的,铺子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自然会有人见了眼热,这不,找茬的人来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5: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