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第1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乖,听话。就你这么一点小分量,爹能背得动。咱们爷俩快点去县城,也好早点回来。”

      “爹,要不前面咱们改道吧,去看姑姑咋样?我想姑姑了。”

      关有寿乐得哈哈大笑。

      “爹”

      “好,好,爹不笑话你。闺女呀,别动小心思。要是你爹我想去城里上班早就拜托你姑夫了。”

      关平安蹙了蹙眉,“爹,为啥你不去呀?”

      “爹去了城里,你就见不爹了,你舍得呀?爹可舍不得。”关有寿打趣完,接着正色的说道。

      “没到必要时刻,咱们一家人得先要在屯里扎根。咋地也得等你们兄妹俩人长大,爹也攒够了钱。

      外面人心最难测。比起城里人,还是屯里的人实诚,有一说一,有不满也会直言,遇上难事都爱帮一把。”

      关平安如何会不懂这一点,要不然她也不会这么喜欢农家日子,可她父亲太过于辛苦,搂紧他的脖子,她再次感到懊恼。

      懊恼自己的无能为力,懊恼自己不能早早撑起一个家。

      “闺女,跟爹说实话,这几天有没有觉得哪儿不舒服?有病得趁早说啊,趁着你老叔还没折腾光家里钱,咱们得快点花。”

      关平安好笑地将额头蹭了蹭他肩膀,“我好得很。爹,这次我奶给了你多少呀?”

      关有寿决定不跟自家小棉花说话,一点也不贴心,咋就哪疼往哪捅呢?能请假,他娘都心疼死被落下的工分,还给钱?

      找骂呢。

      关平安乐得咯咯地直笑。

      父女俩逗得乐子,倒是让去县城的路途显得不是那么遥远。尤其路过半道,好运地遇上其他生产队去往县城的马车。

      这年月,正如关有寿所言,老百姓都心善。见一个小伙子背着脑壳扎着绷带的女娃子,老板子先停了车。

      如此一来,搭上马车,速度更是快了很多。

      县城还是那个县城,除了一条主街依然热闹,医院里还是老样子,被热心的老大爷给捎到附近下了车。

      关有寿是一定不敢带闺女上医院见老大夫,要是老头子见了闺女的伤口完好无损,那还了得。

      背着闺女转了一圈,快到主街时,他放下后,父女俩大手牵着小手,还真是名副其实的逛街。

      天天犁地也是很辛苦的好不好?

      “闺女,咱们要不要下饭馆?”

      “爹你饿了吗?”

      “吃了过来还好。上回爹来饭馆里有红烧肉,就是不知今儿有没有,有的话,咱带点回去。”

      关平安闻言偷偷的咽了咽口水。

      以前顾家都看不上猪肉,以为下等人才吃,真是够蠢的,那一天的白菜猪肉饺子多香喷喷呀。

      当然你得忽视猪会吃屎。

      走着走着,她好奇地看着进出的人,还有上面“海阳县邮电局”六个大字,这是什么商铺?

      还有人往大门口不远的一个绿色高铁桶里塞东西。可惜那人的身子挡住了手,要不然她就能瞧得见。

      关有寿顺着她的目光,笑了笑,抱起她边往里走边往解说,“这是邮电局,那六个大字就是海阳县邮电局。

      邮电局是专门给人寄信、寄包裹,还能发电报。比如爹去外地,想你们了咋办呢?就能给你们写信。

      你们在家找爹爹咋办呢?也可以写信给爹。遇到急事咋办呢,还能发电报,这个速度快,没两三天就能收到。”

      快到门口,关有寿接着轻声说了一句,“等一下别说话,爹让你见识见识。”

      他所谓的见识:就是装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村小伙子,想给在省城好久不见的大姨去一封信。

      一位刚刚归来的邮递员闻言,立即停下扶着的自行车,踩下脚蹬,领着他们父女俩人进了里面。

      邮局不大,只有两间屋子,空空荡荡的,木头的柜台很高,只有两个女性工作人员坐在里面。

      一位正在招待寄包裹的大婶,还有一位两条长辫子的女工作人员此刻坐在里面埋头织毛衣。

      外面靠墙地方还有木质的大桌子,旁边并没有椅子。上面还摆着一瓶白色浆糊,此刻正有人站在那写信。

      领他们父女进来的年轻邮递员同志,他先与木柜台里面的同志打了声招呼,随即看向关有寿,“有地址吗?”

      关有寿点了点头。

      “同志,寄一封信要几天到呀?我娘让我来打听,要是时间太长的话,我得去车站碰碰运气,看是不是能找人稍个信。”

      年轻的邮递员同志目含怜悯地看了看关平安脖子上的绷带:唉又是一位没钱看病的老乡找亲戚求助。

      这位一想起要是对方不借钱,这小丫头可不得跟自己那可怜的姐姐一样夭折,心一软,压低声音。

      “还有一种更快,就是发电报。今儿发明儿就到,电报一到,对方单位里的人一般都知道。”

      说着,人家还朝关有寿眨了眨眼,“就是贵了点,一个字要三分五,加上对方地址姓名,咋的也得快赶上块把钱。”

      明白对方心意,关有寿憨厚的摸了摸后脑勺,连连道谢。

      “谢啥,我也是农村上来,谁家日子过的好好的,会抹下脸找亲戚。你自个琢磨,要是不着急就写信。

      省城离得近,最慢也就一周能收到。寄信也实惠就4分钱,不像找人稍信和发电报,遇上啥事都能说个明白。”

      等对方话一停,关平安连忙问道,“叔,刚才有位叔叔拿走了好大张好大张的一张纸,上面有画画,我能买吗?”

      刚关平安就发现那位年轻人说的是报纸,递给他的那位长辫子女同志还夸了对方关心国家大事。

      她也是好同志呀,她也想关心国家大事呀

      “那个呀,得有介绍信。小丫头,让爹给你买小人书,花花绿绿的,那个好看,适合你这么小。”

      想了解当前局势怎么这么难!

      她羞涩地摇了摇头,笑道,“太贵了,要好几毛,能买好多糖的。”这样的语气应该符合6岁幼童对吧?

      “让你爹带你去废品收购站,那里都是论斤称,价格不贵。我家孩子就经常过去,偶尔能碰上好几本。”

      关有寿拍了拍怀里的闺女,朝对方感激一笑,“我这就带孩子去那边,同志,太感谢你了。”

      “不客气,不客气,为人民服务么。”

      第28章 再临供销社

      离开邮电局,关有寿还真有心想带闺女去废品收购站,除了买小人书,他也想找找有没有一年级的课本,顺便买点旧报纸。

      以前三少爷可不就是五岁开蒙,他跟在身边就听那位老先生提过有些书香门第的子弟在三岁就启蒙。

      废品收购站离主街有些远,他先征求闺女意见,“你是想先去找小人书,还是先在这边逛了再去?”

      “爹你说呢?”

      “我呀,还是先在这边逛个够,等到了点,咱们去对面饭馆吃了再去废品站,刚好在那边等老大爷的马车回去。”

      “爹真厉害,我听爹爹的。”

      关有寿乐得呵呵直笑,摸着自家姑娘的小脑袋,决定来一趟咋地也要给孩子买点小零食,把她的红荷包给塞满。

      与那日不同,县供销社顾客不是很多,三三两两站在买布匹的柜台前面,在那挑选一些东西。

      一来此时正是下午,二来没有那天似的有不要票的瑕疵品待售,三呢,还是那句话,城里人过日子也手上紧巴巴。

      关有寿抱着女儿顺着柜台转了半圈,看过各种商品,然后走到副食区,这时候的供销社和百货商店都分了百货和副食品两块区域。

      “同志,我要买东西。”

      一位年长一点的售货员放下手上的活,坐在凳子上一动也不动的抬了抬头,“买啥?带了票吧?”

      不怪她如此说,看样子这一位年轻人是乡下的,身子的深蓝色褂子打了好几个补丁不说,还洗得发白,可别让她白忙乎一场。

      “有票!不要散糖,”关有寿指了指柜台里的水果糖,“给我来半斤,我要这种,奶糖也给我拿30颗。麻花称一斤。”

      售货员同志惊讶的看了看他,倒是没再多言,立即站起身拿了三张包装用的草纸铺在柜台上,伸手就从柜台里面抓了几把,抓完一样包起来,又用纸绳扎好。

      包好三包后,依次放在称上一称怪了,刚刚好。

      比起关平安,关有寿则见怪不怪。

      这年头别说县供销社,就是他们屯里代售点的马寡妇抓起东西也是每次不多不少,重量误差没多少,何况一斤有几颗糖,一斤几根麻花,对于她们经常上手的售货员来说,大致上都有数。

      售货员拿着个算盘扒拉几下,瞧得父女俩人嘴角直抽,就这么一清二楚的东西,至于吗?

      这还不算完,拨好算盘,还得等对方开完票,用铁夹夹好,再从头顶上的铁丝上“唆”的一声传到收银柜台。

      接着,他们父女俩人还得跑去那边先付完票、付完钱,才能倒回来取这三包,真不容易啊。

      越是大地方越是规矩多,忒麻烦。这要是在公社和屯里的供销点只要给票给钱,拿了就走。

      但也是有利的地方,像奶糖,小的代售点不一定有,村里人就是有宠着孩子的主,也得顾忌点熟人目光。

      在县城就是这点好,不像去屯里代销点买点东西,弄得整个屯里人都知情,也不像在乡里的供销社,随时能遇上个熟人。

      关有寿将三包东西塞进随身携带的一个布袋子里,抱起闺女又去了纺织品柜台,要了一块毛巾。

      也不是他舍不得,而是买回去,别说他爹娘,就是他媳妇都会念叨死人。

      抠门习惯了的娘们,她咋就不懂闺女儿子的小嫩脸又不是老树皮。

      每天早上见到俩孩子红通通的小脸蛋,他就心里一揪。以前是没钱,现在爷好歹也是有白来块巨款的大爷不是?

      不止女人有购物癖好,这男人一开场,也是不容忽视,目光很快盯上了柜台里的牙膏和牙刷。

      买!

      老是用柳条,万一戳破俩孩子的小嘴呢。

      不过,这得藏在屋里用,要不然他娘该要上他屋里搜查私房钱。哼,没分家就藏私房钱,胆儿肥了!

      关平安心疼地看着售货员又开始开单子,四根牙刷、一条牙膏呀,她娘见了绝对会气疯的。

      从医院回来那天,还有后来

      她娘就说了城里人忒败家,用啥面霜、啥牙膏、用啥牙刷,尽是臭显摆,有这钱还不如多存点口粮

      应该有些口是心非吧,听那语气又是羡慕又是感叹,或许也不会太过于生气?没准她爹摆得平。

      唉穷啊,她要是有钱全给她娘买了

      关平安出神的望着售货员身后靠墙的一排排柜子:要是不要钱票就好了,她一定全要了。

      先一定要那个长方形的肥皂,一定要那个香喷喷的香皂,一定要那个抹脸的面霜,一定要她娘喜欢的那块碎花布

      突然,一阵眩晕让关平安刹那间有些恶心想吐,吓得她立即搂紧她爹脖子,不敢再费脑力深思。

      关有寿拍了拍她,“累啦?等爹再给你们买瓶水果罐头就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12: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