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廖猛又看到一些士兵牵着许多牛、羊、猪、鸡鸭鹅什么的赶了过来,他若有所思:看来耶稣会在这个村子内传教很久了啊,这些动物应该是耶稣会的传教士们想办法从西班牙人的市镇弄来,然后教给查鲁亚人饲养的。这个情报得赶紧上报执委会,西班牙人的触角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一切收拾妥当后,廖猛命令士兵把所有房屋烧掉,免得被人再次利用,然后才收兵踏上返程的道路。
此后到3月1日,“剿匪”支队再次出击两次,消灭或驱逐了查鲁亚人两个村落,缴获粮食一批,俘虏人口上百。
------------
第二十八章 大开发:垦殖
一秒记住【花小说网】,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1632年3月1日。星期一,小雨。
来自萨克森的法比安?克林格曼靠坐在一艘不大的木制小船上,坐在旁边的是他的妻子汉娜,他们全部的财产就是法比安双腿中间的一个箱子和汉娜怀中抱着的一只小猪。连年的战争和天灾让这个年轻的德意志农民几乎一无所有,饭都吃不饱。而更令人绝望的是,这样的日子似乎根本看不到头。
于是,走投无路的法比安带着他的妻子汉娜,登上了从罗斯托克驶往鞑坦港的【创建和谐家园】船。这艘驶往鞑坦港的瑞典船只名叫“快鹿”号,船长雅各布听说每个与鞑坦人交易的人都发了大财后,早就急不可耐地想参与进来了。
虽然无法染指令人疯狂的瓷器贸易,但是这整船的物资和【创建和谐家园】拉到鞑坦港至少也是两倍的利润。鞑坦人在金钱上一向是出了名的大方,在波罗的海地区口碑很好。而且返程的时候也许可以购买一些鞑坦人的特产。他们的板甲似乎很有名气,前阵子有个来自哥德堡的幸运的家伙,卖了一套板甲给本国贵族,结果大受好评,手上积存的几十套板甲也在短时间内销售一空,狠狠地赚了一大笔。
想到这里,雅各布船长的内心就是一片火热。于是他砸锅卖铁变卖了所有财产,又向尼德兰商人借贷了1500杜卡特,开始在瑞典、波兰和俄罗斯采购物资,同时开始搜罗愿意去新大陆碰碰运气的各国难民和技术人才。
此时北德意志地区的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瑞典人和天主教联军几乎打出了狗脑子。波美拉尼亚、勃兰登堡、萨克森等区域迭经战火,生产遭到了极大破坏,手工业者和农民大批破产,衣食无着。雅各布船长毫不费力地就搜罗到了大批难民和一些技术工匠,要不是考虑到船上的空间有限,雅克布船长可能会把他看见的所有难民都卖到美洲去。就这样,雅各布船长在往船上塞满了200多个【创建和谐家园】后终于了。
经过3个月的长时间航行,“快鹿”号帆船终于停靠在了鞑坦港。211名德意志【创建和谐家园】与大量的铜、铅、亚麻、布匹、火药、皮毛、牲畜等物资卖了个好价钱,船长将这些货款折算成了100套三一年式全身甲和250把锋利的三二年式指挥刀,然后返回欧洲。
法比安和他的妻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乌拉圭的,他们被执委会安排到计划中的定远堡垦殖区内。新成立的建筑公司第1建筑队已经在定远堡东面兴建了两个各能容纳100人的定居点,住所已经准备好,现在就等垦荒大军就位了。
“到了!”撑船的船夫友善地朝法比安笑了笑,递给了他几粒蒸熟的土豆。法比安一脸感激,这位来自波美拉尼亚的德意志人去年就来到了这里,参加过上个月同法国佬的战争,复员后就被安排到运输船队,负责在大鱼河上撑船。身为自由民的他每月据说有一元的工资,而且还能在运输船队食堂内吃到免费的蒸土豆和咸鱼,这令法比安很是艳羡。
如今的大鱼河航道是日渐繁忙,随时可见满载各类物资的木船东来西往,“黄金水道”初见雏形。东岸公司下辖的运输船队共有中型内河木船40余艘,船夫近百人,承担起了大鱼河这条穿越众的大动脉上所有的运输任务。
和船夫挥手告别,法比安、汉娜两人与同船的另外十几个【创建和谐家园】一起被在岸上早已等待多时的接引员领走。接引员是个“鞑坦人”,和他们说了几句话就放弃了,因为他似乎发现这里面没人听得懂他在说些什么,这令法比安有些开心地笑了起来。
走过一段长满了荒草的小路,一行人停在一排用红砖砌得整整齐齐的房屋前。接引员开始和早就等在那里的几人商议了起来,用的依然是他听不懂的语言。
法比安感觉到有些饿,早上在鞑坦港吃的那点东西已经完全消化掉了。他随即从口袋里摸出那几颗蒸土豆,一边吃一边四处张望了起来。当然,他也没忘了和汉娜分享这些食物。
“法比安,这是给我们准备的房子吗?”妻子汉娜却一点都没感觉到饥饿,她有些兴奋地摇晃着法比安的胳膊,问道:“我们真的可以住在这里吗?啊,我要做个猪圈,还要养几只鸡。亲爱的,你在听我说吗?”
法比安正准备回答,就见前面几人已经结束了交谈。其中一个高大的欧洲男子面向他们,用德语向他们说了起来:“大家好,我是克里斯托弗?格罗特,当然你们最好称呼我的中文名‘葛罗特’,那样我会很高兴的。首先向你们介绍一下,这里是定远堡垦殖区的开拓大队第1生产队,你们很荣幸地成为了这里的第一批居民。未来我将负责整个生产队的生产生活和治安,你们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向我咨询。当然,我交代下来的任务你们也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好了,就说到这里,我想你们已经等不及了。那么,现在去挑选你们的房屋吧,两人一间,已经结婚的可以住同一间!”
葛罗特的话音刚落下,这十来个德意志【创建和谐家园】立刻就已最快的速度越过他去挑选房屋。
“下次该教教他们规矩了。”葛罗特揉了揉被撞疼的肩膀悻悻说道。
法比安坐在一个树墩制作的椅子上,看着妻子汉娜在屋里兴奋地转来转去。其实屋子就一间,面积也不是很大。屋内的陈设也很简单:一张简陋的木板床、一张同样简陋的桌子和两个树墩椅子。说是家徒四壁也不为过,但是法比安却有一种安宁得想哭的感觉。
在德意志跌跌撞撞、挣扎求生二十多年,目睹了太多亲人朋友们因为战争、饥饿和疾病而失去生命,就连自己也差点步他们的后尘。没想到流落到新大陆后,才猛然发现眼前这一切不就是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生活吗?
没有战争威胁生命、没有税吏来榨取自己最后一枚铜币、没有令人难以忍受的寒冷气候,自己可以和亲爱的汉娜安安静静地生活,养几只猪、一群鸡鸭,生一堆小孩。
上帝保佑!法比安这一刻无比虔诚地赞美万能的主。
谁也不能夺走我的新生活,就连国王也不行!法比安对着上帝起誓。
村头的公共食堂厨房内升起了袅袅炊烟,已经快到午饭时间了。葛罗特的妹妹阿黛儿指挥着几个爱尔兰人将一桶桶食物从厨房内搬进食堂,一会儿整个生产队的男女老少就会准时前来就餐。
阿黛儿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从农业局调到开拓大队第1生产队上班后,工作一直都很勤恳。虽然每月只有8角钱的工资,但是主管物资统计与发放的阿黛儿却每天都很尽责地忙到很晚才睡。最近来了很多【创建和谐家园】,物资也大量输送到这里,主要是种子、农具和粮食。
阿黛儿知道这是上级准备进行大规模开荒的前奏,她将每样物资都仔细登记入库,确保无误。她在物资库内还有张小床,累了就睡,睡醒了就继续工作。
除了负责物资以外,生产队的食堂也是归她管理的。食堂里有4名分配来的爱尔兰人,这4个人都不是自由民,在这里工作没有任何报酬。阿黛儿是个善良的姑娘,每当这4个爱尔兰人偷吃土豆的时候,她都假装没有看见。这让爱尔兰人非常感激,干活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
葛罗特拉响了竖在农田边缘木架上的铃铛,这是午餐时间到了。正在烧荒、平整土地、开挖水渠的【创建和谐家园】农夫们停止了工作,在将工具摆放到指定地点后,开始在田边闹哄哄地整队:男人一队,女人一队。整完队后,葛罗特就带着他们来到食堂就餐。
今天的午餐还是一成不变的蒸土豆、黄豆咸鱼和鱼汤。大家却吃得很快、很开心,这样的食物在如今的欧洲可并不容易经常吃到。而且,接下来的工作都将很辛苦,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保持体力。
执委会在第1生产队这边规划了整整1000亩的种植面积,主要是种植土豆这种高产作物,这是解决目前穿越众粮食危机的突破口。这些【创建和谐家园】们在种田以外的农闲期间还要参加各种劳役,比如修建到下一个生产队的道路;建设公共厕所、澡堂;建设给排水设施;开挖更多的水井、建设蓄水池和饮用水处理设施;抽调人手和其他生产队合建学校、医疗站;男人还要定期参加民兵训练。总之各种事情,绝对不会让你闲着。
既然工作如此繁重,执委会为了提高【创建和谐家园】们的积极性,郑重宣布:当任何一个【创建和谐家园】取得自由民资格后,他将得到一套免费住房,同时还可以出钱赎买他所耕种的土地,每人限买三十亩。
这个政策一出,【创建和谐家园】们感觉到有了指望,工作积极性顿时大增。
ps:今天刚出差回来。自从上上周日我上传第一章以后,第二天就被领导紧急派出去出差。这一个多星期和另一个同事合住一间标间,根本无法码字,也就能抽空发发存稿,管理管理书评。目前存稿量已经快见底了,要不从今天起我改为一天一更^_^先赶点存稿再说
------------
第二十九章 大开发:贸易
一秒记住【花小说网】,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3月8日,一艘来自丹麦的商船靠岸,这是战争结束以来第二艘靠港的船只。
这艘盖伦船船舱内除了整整上百吨的各类物资外,还有来自荷尔施泰因和挪威的179名【创建和谐家园】。船长先生选择购买20套在波罗的海地区名声大噪的三一年式全身甲和100把军刀,因此,穿越众只需额外支付货款4700元。
这批【创建和谐家园】将被安置到定远堡垦殖区正在新建的第3、第4生产队。
而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3月25日,穿越众的另一位老朋友,来自哥德堡的斯文森船长带着两艘大船停泊在了港内。这次他带来了整整484名来自芬兰、波西米亚和利窝尼亚的【创建和谐家园】;100多吨铜、铅和生铁;石墨、水银、火药、火绳、枪支;100多只(头)各类牲畜幼崽、种子、果树苗和一些生活物资。
豪迈地斯文森船长最近发了大财,所以他选择以货易货的方式。只不过他看中的三一年式全身甲限于产量的关系,目前只有100套的库存了,不肯空跑一趟的斯文森船长把主意打到了三二年式指挥刀和钢炮上,这些东西在如今的欧洲都是紧俏商品。
远的不说,就说瑞典那个不安分的邻居――粗鲁无礼的俄国人。俄国人近些年来一直在努力推行自己的军事现代化,不但组建了几个仿西欧建制的新式步、骑兵军团,还聘请了大量富有战争经验的外国军官来训练和指挥俄军。
在引进先进的军事人才和军事制度的时候,先进军事武器的引进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不过受限于俄罗斯自己落后的军工制造产业和缺乏优质铁矿的困扰,俄罗斯开始向外国大量采购武器。就在去年,俄罗斯就向西欧各国采购了19000枝火枪和数量高达5000把的军刀。
而且,雄心勃勃的沙皇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一直对收复被波兰立陶宛联邦占领的斯摩棱斯克念念不忘,为此,扩军备战,在所不惜。如此一来,俄罗斯就成了除30年战争交战国各方外又一个武器出口的大金矿,紧邻俄罗斯的瑞典商人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当然了,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斯文森船长对于把先进的武器装备出售给瑞典传统的死敌俄罗斯是一点内疚感也欠奉的,他所在乎的只有利润。
俄罗斯一直对优质军刀有着极大地渴求,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军刀的缺口总量据估算现阶段约为15000把以上。三二年式指挥刀全长102厘米,使用优质钢铁由水力机械锻造而成。平直的刀身略带弧度,锋利无匹又有韧性,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欣赏价值,比起西欧各国制造的军刀那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兵工厂定的三二年式指挥刀销售指导价为每把2.5元,斯文森船长一下子就订购了800把,几乎把穿越众的库存一扫而空。
此外,穿越众的钢炮由于采用了优质钢铁铸造及独特的身管自紧技术,炮筒能承受很高的膛压。因此,兵工厂铸炮车间在铸造时将身管倍径做的较大,效果就是火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强,而且寿命也比一般的火炮长很多,普遍在5000发以上。此外,全炮重量也只有同口径铸铁炮的一半,比铜炮也轻不少。除了散热不如铜炮快以外,简直就是一款完美的划时代火炮。
对于是否出售大口径火炮执委会尚有疑虑,不过对于12磅以下的陆军用轻型炮,则没有任何问题。目前兵工厂铸炮车间有库存4磅炮22门、6磅炮10门、8磅炮18门,可以直接卖给瑞典人。其中4磅炮的销售指导价为每门10元,6磅炮为每门18元,8磅炮为每门35元。
斯文森船长也不还价,全部照单吃进。100套全身甲、800把军刀、50门各类轻型火炮总售价9030元,扣除掉货款,穿越众向斯文森船长额外支付了5850元。
截止3月底,穿越众做成了3笔军火生意,共销售出去220套三一年式全身甲、1150把三二年式指挥刀和50门大小火炮,销售总额高达17105元,而这里面可以说60%以上都是利润。
军火生意果然是暴利!认识到了这一点,执委会此时再傻也知道怎么做了。
三十年战争激战正酣、俄罗斯对波兰立陶宛联邦磨刀霍霍、荷兰与葡萄牙在亚马孙河殊死争夺……
这一场场战争在执委会眼里都是一座座宝库,凭借执委会手头的优质武器,就算不能垄断市场,那也能分得很大一杯羹。这对于百废俱兴的穿越者根据地来说,意义不严自明。
别看执委会如今手头还有近18万元的现金,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如今执委会的开销也不小啊。就说陆军吧,现在236人的规模,每个月的人员薪饷就要300多元。
这还不算训练,训练的花费就更是惊人。按每人一周三次、每次五发实弹训练来算,一个士兵一周就要消耗差不多500克的火药、160克的火绳和40千克的【创建和谐家园】,按进口到岸价计算这些物资大约值2~3角,236人就要消耗大约60元。这还是和平时期,要是战争时期的话,那消耗的可就是海量了。这还没算海军岸防炮兵,那32门大炮更是个吞金巨兽,每周训练花费超过百元。
如此折算下来,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海陆两军和平时期每月光维持费就要1250元~1300元,令人咋舌。此外,再算上给一些自由民开的工资和补助,执委会每月保守估计财政支出超过1600元。以执委会对各类生产生活物资渴求的程度,以及目前越来越频繁的交易和【创建和谐家园】频率,这笔资金还真顶不了太久。虽说仓库里还有600多套瓷器,价值不菲,可这些都是从旧时空带来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靠卖瓷器吃饭,那就等于和坐吃山空没什么两样了。
因此,可以想象执委会对于开辟新财源的心情有多么急切。军火生意可是个长久之道,以穿越众掌握的领先这个时代一两百年的钢铁冶炼技术,再加上先进的炮管制造技术,已经可以做到依赖本时空的资源进行生产从而攫取高额利润。
必须扩大规模!这是执委会一致达成的意见。
因此,执委会组织人员开始了对兵工厂几个车间的深度调研。
首先是铸炮车间。如今铸炮车间经过几次补充人手,已经拥有各级工匠30余人,熟练学徒40余人,新学徒60余人。由于发明了水冷却法铸造炮管,铸炮的速度与成品率均大大提升。其实可以这么说,铸炮车间的产能完全没有释放出来,而制约他们产能的唯一瓶颈就是钢水的供应。
护具及冷兵器制造车间(原武器工场)的情况也大同小异。由于大量采用了水力机械及水力锻锤,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如今也是苦于钢铁供应不足,产能一直无法有效释放。
调查来调查去,最后矛头一致指向钢铁厂。
对此,钢铁厂负责人、工业委员马甲也很无奈。马甲表示,目前钢铁厂使用石墨坩埚炼钢,即使使用大号坩埚,一次也只能炼1吨多点、2吨不到的钢水,这些可怜的产量一次也就只够铸一门24磅舰炮。
“要想提高产量,行啊!要么给我建更多的熔炼炉、更多的坩埚;要么就把现有的熔炼炉改造,上平炉项目,炼钢!”马甲撺掇道:“这个项目技术上完全可行,技术细节我也一清二楚。我早就想上了,怎么样,大家考虑考虑我这个建议吧?”
不过执委会对于上平炉项目还是颇有顾虑,最大的阻碍就是煤炭不足。
现阶段穿越众炼钢所用的原料全部是穿越时从旧时空带来的,即1000多吨废钢和5000吨电煤。现阶段坩埚炼钢小打小闹的还没什么,虽然吨钢煤耗高得惊人,但规模也小啊,总得来说因为炼钢消耗的煤炭到现在绝对不会超过200吨。不过如果上了平炉炼钢项目,那规模可就上去了,穿越众手头这点煤炭可不够消耗多久的。
而且如今用煤的地方也多啊,轮窑、水泥窑、石灰窑、木材烘干窑、木材干馏窑等等都是用煤大户。尤其是如今正处于【创建和谐家园】加速时期,各种建筑物资奇缺,执委会正计划新建两座轮窑和一座水泥窑以缓解建筑物资的紧张程度呢,这又要新增消耗煤炭。
穿越至今一年半的时间已经消耗了将近1000吨煤炭,以后消耗的速度肯定还要更快,这剩下的4000吨煤还真说不好能用多长时间。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达成了一个折中的建议,即继续新建一座能摆放20个坩埚的熔炼炉,扩大炼钢产量,平炉炼钢项目则暂时搁置。与此同时,煤炭问题也被执委会重视了起来,并且上升到了战略高度。
ps:谢谢林恩海兄台的打赏。
------------
第三十章 航海学校
一秒记住【花小说网】,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说实话,这南美洲什么资源都不缺,就是缺煤炭。尤其是乌拉圭,几乎就没有,至少穿越众们都不知道哪里有。
“煤炭的问题现在不得不正视了。”马乾祖叹了口气,说:“大家讨论讨论,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是外购,还是自己探矿采矿?”
如今的执委会会议室已经不复以前烟雾缭绕的盛况,这可不是因为这帮老烟枪们集体戒烟了,而是因为从旧时空带过来的香烟都抽完了。如今开执委会会议时,这帮委员们就一个劲地猛喝水。
“外购这种方式我个人觉得不是很靠谱。”马甲思索着说道,“首先这会增大支出,其次来源、质量也不会很稳定,我们生产的时候完全无法做计划,所以,我不建议外购。”
“不外购怎么办?大家都知道附近哪里有煤矿吗?”邵树德问道。
“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来说,乌拉圭境内基本没有。或者说即使有也是产量很有限的小煤矿,前世并不出名,不是当地人很难知道,所以我也不清楚。”高摩接口道,“目前离我们最近的煤炭储地应该是巴西的南里奥格兰德州,具【创建和谐家园】置可能位于巴拉那高原以南、阿雷格里港附近。不过这里的煤炭基本都是劣质煤,高硫、高灰、低发热量,储量还行吧。”
“距离我们这里多远?当地属于哪个国家管辖?”彭志成问道。
“离我们差不多得两三百公里,这时候那边还是无主之地。当地可能有些土著居民,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高摩摊手道。
执委会诸位委员们一听远在两三百公里以外顿时就失去了兴趣。以穿越众目前的能力,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在缺乏足够后勤补给的情况下,穿越大片充满未知危险的荒芜之地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开矿,然后再运回来,基本属于天方夜谭。
“阿雷格里港?这是一个海港吗?”王启年问道。
“不能这么说,其实阿雷格里港是位于帕图斯泻湖内北端的一个内湖港口。只不过帕图斯泻湖和大西洋有狭窄的水道相连,可以直接通航而已。唯一可虑的是帕图斯泻湖的水深不够,不过通航一些小吨位的平底船应该问题不大。我们可以试着造一些这类船只,然后坐船在阿雷格里港登陆,建立定居点和采矿点。”高摩介绍道。
“又扯到船的问题上了。”邵树德苦笑着说道:“我记得最初咱们是在讨论怎么提高钢铁产量的问题,然后牵扯到煤炭问题,现在又发展到造船了,这歪楼歪得也太厉害了吧。不过话说造船,我们没多少这类人才,也没熟练水手吧?”
“嗯,老高这个建议其实也不错。”马乾祖发言道,“现阶段条件不成熟,但我们从现在开始可以着手进行准备了。造船场那边不是有一些造船匠吗,可以先让他们造个一艘练练手,顺带再培养出一批人才。不能整天就造一些没技术含量的内河小木船,那样时间长了的话手艺会荒废的。”
“那煤炭问题怎么处理?外购?”汤圆问道。
“先外购吧,下次可以和那些来贸易的船长们协商一下,只要给的价格能让他们满意,我想会有人愿意运煤炭来的。”马乾祖说着说着,叹了口气:“哪儿都要花钱,这家当得可真是不容易啊。”
************************
约翰?斯顿船长摇摇晃晃地从地上爬了起来,他的几个手下也一般无二,全都被揍得鼻青脸肿。一群荷兰人一脸鄙夷地坐在他们面前,一边吃着抢来的土豆一边低声交谈。
约翰?斯顿感到眼前一阵阵发黑,他知道那是自己很久没吃饱饭饿的。自从和一帮荷兰佬被一起分配到2号矿区干活后,他和他的几名老兄弟就陷入了噩梦之中。也许是这帮荷兰人早就看不惯英国佬了,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变着法地折磨约翰?斯顿一伙人。不仅危险性高的活要由自己这方来承担,就连发下来的食物和饮水都经常被抢夺。
约翰?斯顿船长靠坐在石壁上,剧烈地喘着气。昨天强森在采石的时候由于体力不支从山腰上摔下,当场死亡,也许自己早晚也是这个下场吧。
这帮荷兰人却也好不到哪去,听说昨天1号矿区发生了大规模斗殴事件,一名荷兰人被残暴的查鲁亚人当场杀死,进而双方发生混战。石头、木棒、铁镐,一切能被作为武器的东西都派上了用场。鞑坦人的矿警们将警哨吹得震天响,火枪、军刀齐上阵,最后才将事情平息下来。据流传在矿区的小道消息说,事后鞑坦人从1号矿区抬走了不下10具尸体。
就在约翰?斯顿船长在为自己黯淡无望的人生长吁短叹时,他却不知道他人生的转机即将来临。海军委员王启年、内务委员焦唐带着一群内务部警察来到了2号矿区的矿工休息室。
“这就是那个英国海盗船长?”王启年看着蓬头垢面、鼻青脸肿的约翰?斯顿,有些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