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七零做知青作者:湖涂》-第9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苏卫国安慰道, “青玉, 你别自责。那些老知识分子干活虽然比不上壮劳力, 但是还挺能吃苦的。前几天开自留地,不也能干吗?”

        “但是还是达不到我预期的效果。我认为,如果不能够把一个人的人力用的合理和彻底, 就是浪费。比如让有能力的年轻人去当老师教育下一代,我就觉得很合理。”

        大队干部们都笑了笑。

        苏青玉笑道,“本来我前天也想到了他们的用处,但是因为机械的事儿没能解决,所以一直没提。想着如果没机械,就让他们多干农活,给咱开荒。争取多给队里创收。但是现在机械的问题要解决了,他们这点劳动力就不够看了。我觉得还是另做安排合适。”

        苏卫国道,“啥安排?”

        “还记得老师们招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咱说过的事儿吗?”

        大家都点头。

        这事儿当然记得。因为有些人单科成绩太差,都不好意思公布出来呢。

        苏青玉道,“我当时不是说要从外面请老师来帮忙给这些老师上课吗?后来回去一想,请啥啊?从外面请,不得另外给上课的费用?人家还能长期免费?而且咱也只能请公社的老师,那不就承认咱学校老师比不上他们老师吗?太丢人了。”

        张主任道,“确实是的,咱这边的老师都那边老师的学生了。矮了一头。”

        苏青玉赞同的一拍巴掌,“就是这个道理啊!然后我就想到了我们队里这群老知识分子了。他们是臭老九,但是也是大知识分子啊。之前都是教大学的老师。教的可都是大学生。还能教不好咱队里的了年轻老师们?”

        她这话一说完,大队干部们眼睛都直愣愣的。

        苏卫国喝茶都给呛到了,“你是说,让这些臭老九教咱队里老师?这,这要是让人知道了,不被人笑话?”

        苏青玉摆手,“谁笑话?咱要人过来,是为了给咱干活的,可他们那个年纪和体力,能干多少农活,能给队里创造多少效益,别还抵不上他们吃的粮食。咱得给他们安排最艰巨的任务——上课。从早到晚的上课。我准备开班之后,一整天都上,晚上也开课。一定要让咱们学校的老师都能学好知识,以后不至于连自己的学生都考不过。”

        “……”

        这事儿可太让人纠结了。

        大队干部们都有些紧张。

        苏卫国道,“这……让公社知道咋办?他们是需要被劳改的。”

        苏青玉道,“知道啥?又不是不让他们干农活。他们自己开的自留地,不得他们自己种?他们自己每天也是要下地干活的,只是在种地之余来充分的利用他们的剩余价值。不用担心,公社有事儿就找我,我去说。我还要找公社理论,之前那么多年咋就不重视教育,搞得我们现在找个人才都找不到,还得自己培养。我当初写那文章上报纸,真是白夸了。”

        “……”

        虽然苏青玉说话听着很有道理,可大队干部们也是接受了这些年的思想洗礼的,天生就害怕沾染这些事儿。所以都硬着头皮没答应。除非是公社同意了,他们保准举手同意。

        张主任还道,“我当然也是希望我闺女能够学更多知识的,可……青玉你懂的,咱都是老实本分人。”

        苏青玉坚定道,“那就让我这个不老实本分的,去为咱【创建和谐家园】冲锋陷阵吧。”反正只要队里人不反对就行了,公社那边还不是由着她说?

        “……”

        干部们一阵沉默。

        苏卫国咬了咬牙,站起来道,“青玉,这事儿我和你去说。”

        “啊,哥,你也敢去?”苏青玉惊讶的看着他。

        苏卫国道,“有啥不敢的。你是为了大队的年轻人敢拼一把,我这个当大队长的,还能做缩头乌龟?大不了就撤我的职位了。咋能遇着事儿就怕呢。”

        大队干部们:“……”咋觉得心虚呢?

        苏青玉还挺动容的。

        她哥这人虽然老实了点儿,但是进步还是很大的。以前那么怂,现在也变得勇敢了。还会为了队里拼命了。

        其他大队干部们心里也挺亏心的。

      ¡¡¡¡¸Ð¾õ×Ô¼º³ÉÁËËõÍ·ÎÚ¹êÁË¡£

        张主任不好意思道,“青玉,要是公社能答应,咱保证帮着给队里人做思想工作。”

        苏青玉也不勉强他们。毕竟这些人才是真正在这个时代生活多年的人,他们的思想怎么也不可能一时半会就改变的。

        事实上,他们能不坚定的反对,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苏青玉笑道,“那正好,咱们里里外外分工明确,一起把事儿办成了。相信我,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儿,知识是可以一代代传下去的。咱从这些老知识分子这里学了知识,再传给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那他们学到的都是大学生学的知识了。咱农村孩子,比那些城市知识青年还要有文化。”

        苏小六道,“到时候我也要学,以后教我儿子。”

        大伙儿都笑了起来。青玉说的有道理啊,以后队里娃都是知识分子了。

        又能种地又能念书的知识分子。比城里娃还要能干呢。

        去海城之前,苏青玉还得去一趟公社。

        这事儿苏家人是不大想同意的。

        怕苏青玉出事儿。

        老实本分的老农民们对于一切和那些有关的任何事儿都很忌讳。

        苏奶奶道,“就一定要这么安排吗?”

        苏青玉点头,“奶奶,这是【创建和谐家园】的机会,我是从城里来的,我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别看现在都重视政治背景,可最后还是得有本事,才能成才。咱【创建和谐家园】都是三代贫农,政治清白,欠缺的就是有知识。这是难得的机会。要放在以前,咱还能有机会和这些人学习?错过了就再也没有这种机会了”

        苏奶奶担心道,“你管其他人干啥啊,咱就只管你好不好。为别人去得罪公社领导,我不同意。”

        “这不是为别人,也是为我自己。以后咱队里发展好了,也是我的成绩。我还年轻,积累了成绩,以后要往上面当干部,也能得到领导重用。要不然为啥那些公社领导拼了命的想要公社发展呢?以后【创建和谐家园】的人受益了,也会念着咱家好,这都是好人缘。就算以后谁出个啥事儿,也会有人拉一把,不至于像有福叔那样人人恨不得踩一脚。”

        苏青玉还安抚他们,“你们还担心我?我这都去公社多少次 。要是办不成,我立马态度良好的认错。回来写检讨,保准不让领导们厌恶我。”

        苏奶奶道,“要是有事儿,让你哥顶在前面,他好歹是个大队长,能顶事儿。”

        苏叶也道,“大哥别怕啊,当初有福叔闹那么大的事儿也就是撤职而已,实在不行就去劳改。你一个大男人,怕啥劳改啊。满贯也在,你们还能做个伴。”

        苏卫民点头,“总不能让青玉去。”

        刘巧巧也很支持,“我会照顾好两个娃的。”

        苏卫国:“……”

        陈爱兰咳了咳,“那啥,还是尽量别出事儿吧。平平安安的。”

        苏卫国有些感动,还是亲妈好。

        陈爱兰又叹气道,“实在不行,卫国你就牺牲一下。青玉是个有本事的,总能把你弄出来的。”

        “……好。”苏卫国声音有些哽咽。

        他又不是不愿意,就是觉得委屈。

        是自己做人太差劲了吗,媳妇亲妈都这样。

        苏青玉虽然觉得他们是杞人忧天,但是也被感动了一下。然后安慰苏卫国,“哥,你放心吧,咋样也不能让你牺牲啊。你可是家里的顶梁柱。”

        苏卫国感动的点头。

        要说这家里人,还是青玉对他好。

        第二天,苏青玉和苏卫国就出发了。苏家人一脸凝重。苏卫国则一脸准备做好牺牲准备的想法。

        还让苏卫民开车开慢一点儿。

        苏卫民道,“哥,这开的再慢,那不也是要到的吗,还不如早点儿受罪呢。”

        “……”

        苏青玉笑着道,“哥,别怕,待会儿让我说。你就给我当靠山就行了。”

        苏卫国坚定点头。

        他不会说话,但是他个头大,能让青玉靠着。

        到了公社,苏青玉就领着苏卫国去找何书记。

        何书记最近忙呢。

        忙着和县里开季度会议。汇报春播情况和公社一个季度的发展状况。

        去年冬天多了砖瓦窑,今年春天多了母猪和猪仔,这都是成绩。还得到县里夸奖了。

        因为这些喜事儿,他虽然忙,但是心情却很好。

        见苏青玉兄妹来了,还挺高兴。准备忙里抽空给他们个汇报工作的时间。

        “咋来了,是遇着事儿要找公社帮忙,还是有啥喜事啊?”

        苏青玉笑着道,“三件事儿,一件喜事,一件可能是和队里发展有关的事儿,还有一件是汇报情况。”

        这还分的很清楚。

        何书记顿时有精神,也有兴趣,“那就先一件件的说。”然后让苏卫国自己去倒水。

        苏卫国手有些抖,但是忍住了。给何书记添水,然后给自己和青玉倒了半杯水。

        何书记道,“卫国同志这是不舒服?”

        苏青玉笑着道,“他这是当大队长之后第一次负责春播工作,加上队里事儿多,忙坏了。”

        “嗯,也要照顾好身体啊。”何书记劝道。

        苏卫国点头。

        苏青玉笑道,“大队长最近精神不好,怕说得不清楚。那今天就我说吧。”

        何书记挺喜欢挺苏青玉说话的,比苏卫国说话中听,“行,你说也一样。”

        苏青玉就乐呵呵的说起了喜事儿,“这喜事儿呢,就是咱队里老师们都招聘好了,我们开的复习班,好多学生来报名啊,大家积极响应。书记,从这件事儿上面,我们充分的看到了社员们对公社各项政策的支持和响应。也看出大家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公社的基础教育,太成功了!”

        何书记也笑了起来,“情况这么好?”

        苏青玉道,“您不信就抽空去看看,教室都坐满了。你不让他们学,他们还要不同意。”

        “好,这样就好。证明工作没白做。”何书记心情好啊。任何一项工作做出成绩来了,那都是值得高兴的。

        特别是之前做的事儿都得到表扬了,现在又能办成一件事儿了,让他感觉自己现在做什么事儿都很顺利。

        “还多什么事儿呢?”

        苏青玉喝了口水,继续道,“这事儿也算是我们的新的收获,咱之前不是从农场带了一批劳动力回去吗,哎,杯水车薪。”

        “干活不行?”

        苏青玉道,“他们倒是挺卖力工作的,可能力有限,年纪也大了,之前在农场估计也没吃饱穿暖的,身体也不行,比不得我们自己土生土长的社员们。”

        何书记叹气,“这也没办法,毕竟要劳改。”

        “但是也要保证人能正常劳作啊。要不然这思想还没改正过来,身体先垮了,这不是也不符合劳改的目的吗?”

        何书记道,“那现在你们是要退人?”

        苏青玉笑道,“那倒不是,人虽然不能干活,可给咱出了个好主意。他们以前好歹也见过大世面,知道很多咱不知道的事儿,比如说农业机械化,您听过这个词儿吗?”

        何书记摇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2 16: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