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七零做知青作者:湖涂》-第8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苏叶坚定道,“我才不给她机会呢。”自己这是付出多少努力才得来的工作,才不给人挤走呢。

        食堂里多了个拼命的苏叶,工作就做的更有效率了,每天还没到饭点,工作就完成了。两人大眼瞪小眼的都不知道干啥,恨不得站在门口吆喝一声,让人赶紧来吃饭。

        不过苏叶不想干着蠢事,干脆拿出待会儿要学的旧课本出来复习。她这每天吃完饭之后,还要去队学校上一节课呢。

        三月中旬,第一批学习的兽医就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想多写点……明天见。

      第65章

        苏青玉就给了他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年头还没有专门的兽医, 他们顶多就是回去学一些经验而已。

        但是知道有人竞争, 所以谁都不敢马虎,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最多的东西, 可想而知有多困难了。所以回来的时候,他们除了因为在城里学习没晒太阳之外, 人也没长好多少,黑眼圈还很明显。

        特别【创建和谐家园】唯一回去学兽医的吴华回来的时候眼睛都是肿的。

        回来就找苏青玉问,啥时候考验他们。

        吴华声音沙哑道,“组长,你说,我们知青以后有回城的机会吗?”

        苏青玉道, “我不能说每个人都能回城, 但是干得好肯定比干的不好的人要有机会的。”

        吴华叹了口气然后点头。

        苏青玉觉得他不对劲儿,情绪没有离开的时候好了,有些颓废的样子,就问道, “咋了?”

        吴华叹气,“这次回去才知道,有人还在城里等我……”他说着, 声音也哽咽了。

        苏青玉几乎是秒懂。再看吴华, 其实也才二十四五岁。还算年轻。不过在这个二十岁能结婚的年龄来看, 已经很大了。

        估计对象也差不多大,在这时代一直没结婚,等着他回去, 压力也很大。

        不过苏青玉也帮不了他。这年头每个知青都有人等着,父母,对象,兄弟姐妹……能帮自己的,只有他们自己。

        好在也快了,明年就能参加高考了。只要能考上,他们就能回城。

        “吴华同志,既然有人等着你,你就要更努力了。好好完成组织上安排的工作,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只要你是人才,你就能有机会回城。你看看张明,当初是什么样的人?现在不也是在为自己的理想拼搏吗?他虽然没对象,可他爹妈也是在等他回去的。每个人都盼着回去,能成全自己理想的,只有你自己。”

        “那公社真的能看得见我们做的成绩吗?”

        苏青玉认真的点头,“以前的事儿咱管不了,以后只要咱们知青干出成绩了,就一定不能埋没。你们为建设农村做的贡献,一定会让公社看到。干的特别好的,我还要为你们写文章上报纸,让所有人看到。”

        吴华吸了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组长,谢谢你。你比我们年轻,但是一直都是你在照顾我们。不管……能不能回城,咱都不会让你为难的。”

        苏青玉鼓励道,“相信我,会有机会回城的。”

        另外三个别的大队的知青也来找苏青玉。他们倒是没问啥时候回城,而是问啥时候正式考核,要录取几个人。

        苏青玉笑着道,“这个考核也不是出试卷,毕竟给猪治病要考验实践的。这样吧,过几天我们母猪要出生了,你们到时候一人负责两头,咱们看看给猪接生情况再说。”

        三人顿时紧张了,“给猪接生,这么快?”自己这才学了个皮毛,能行吗?

        苏青玉点头,“嗯,实践出真知。早晚的事儿。你们回去好好休息,我们大队会和你们大队沟通一下,先安排你们过来这边实践几天的。”

        虽然有些紧张,但是规矩都定了,三人也没再多说什么。对于他们来说,【创建和谐家园】这次的机会是很难得的。在他们自己的大队,根本就没有出头的日子。除了干农活还是干农活。

        现在就怕自己提的要求多了,到时候出问题。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苏青玉说的实践也就是个过场而已。只要他们都没浪费这一个月的时间,好好学了,哪怕学起来真分个高地,她也是准备把几个人都留下来的。

        这年头会点儿技术的人多难得啊。他们就算只学了点皮毛,那也是很难得的。好不容易花了粮食和他们所在的大队谈条件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学的,学成了当然不能便宜别人了,都得收到【创建和谐家园】。到时候一人负责一部分的养猪家庭维护工作,也不是养不起。再让他们带学徒,以后就算他们回城了,也不担心没人接手。

        让三人回去准备收拾东西之后,苏青玉就去和队里说了这个事儿。

        苏卫国问道,“需要四个吗?”

        大队干部们也觉得人多,之前队里养殖员也没这么多。而且还是几个知青。

        苏青玉认真道,“需要的,毕竟咱们队里这还是头一年自己养猪,很多社员都不懂怎么养,光是我说的那些法子也不一定全都有用。所以我认为今年我们大队要特别重视,不能让社员的血汗钱糟蹋了。也就四个知青,不用发工资,就算公分。谁干得好,年底咱再另外奖励肉票就成了。花不了多少。”

        这确实花费不了多少。就是这机会给了知青们,大队干部们就有些唏嘘。作为【创建和谐家园】本地人,有好机会,当然还是希望给自己队里的年轻人的。

        可惜了,自己大队的年轻人没多少有文化的,有文化的也没有这个路子去学。

        苏青玉又道,“我认为我们还可以选一些比较聪明的年轻人也抽空当个学徒,跟着他们学点知识,也算培养咱队里年轻人了。要是咱自己人去学,哪里有路子学这些?”

        “也是,咱在外面也接触不到那些技术工人。”张主任深以为然。【创建和谐家园】大队的人,基本上没啥又本事的。

        唯一有本事的,就是苏青玉海城那边的爷爷。那位是孤儿,十来岁就离开队里出去闯了,可惜走的早。收的一个娃是青玉爸,可他也从来不回来。

        反正【创建和谐家园】的社员们是没啥指望的。

        这时候大伙儿就越发觉得建学校是多么正确的事儿了。以前还不觉得有多重要,可现在真要用人的时候就知道孩子们有点知识才有优势。

        这才刚开始呢,以后要是队里发展更好,那就需要更多有文化的年轻人了。

        幸好建了学校了,要不然都便宜别的队里的人了。

        队里干部们对苏青玉这个提议再没有反对的意思。就和青玉说的一样,头年养猪没经验,还是得小心点好。不能出问题。

        苏卫国就更不会反对了。他觉得青玉说的很好有道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他这个大队长也不能小气了,以后还是大方点,要舍得花钱,舍得培养人才。

        大队这边通过之后,苏卫国就亲自去和那些大队谈,把这些知青调到自己队里来。

        这些大队一听,巴不得立马把人给打包送走。

        知青又不好管,干活还不行。留在队里也是生事儿的。

        不过这些队长也不是那么好说话的,见【创建和谐家园】这边有求于人,还趁机提了小要求,比如说给孩子们减免点学费啥的。

        现在【创建和谐家园】发展好了,苏卫国说话也有底气了,直接让他们找公社那边说去。【创建和谐家园】那学校可是红旗公社附属学校,书记和社长都很关注的,【创建和谐家园】可不能随便做主。直接就把这些要求给推回去了。

        还好这些大队长倒也是明白人,知道强求不了,也没提了。害怕苏卫国反悔不要知青了,就赶紧让人通知被点名的知青,让他们收拾东西跟着苏卫国走。

        收到通知的知青还在地里干活,知道自己被点名,换地方之后,高兴的不得了。

        同个大队的知青都羡慕的不得了。

        他们大队和【创建和谐家园】大队离得近,知道【创建和谐家园】大队的知青日子过的好,大部分都安排了工作了,还剩下小部分的马上也要考学校的老师的职位了。人家那边就近原则,肯定比他们几率大。

        几个兽医候选人里面唯一的女知青更是喜极而泣,忙不迭的回宿舍去收拾东西。

        女知青点的女知青们也来帮忙。

        “小霞,你运气可真好,被选中了。”

        李小霞道,“我这都是运气,正好家里有人会这个,我才有机会学。以前咱都不知道学这个在农村还有用呢。还是【创建和谐家园】那边大队干部好。那边管知青的是个年轻女知青,她在队里能说上话,也特别维护知青,所以他们队里都过的好。”

        听到这话,大伙儿对【创建和谐家园】大队更向往了。

        以前只知道【创建和谐家园】大队长的儿子是个流氓,名声不好,女知青们就对那个大队很不看好,觉得那边女知青挺倒霉。

        现在那边换了大队长了,日子越来越好,反而她们这边没啥盼头了。

        有女知青难过的哭了,抹着泪道,“这啥时候是个头啊,这次考老师,竞争那么大,我觉得我肯定考不上。”

        其他女知青也是一脸菜色。

        虽然大家都努力复习了,可资料有限,而且报考人数太多了。

        李小霞劝道,“你们不要想那么多,先好好应付考试。要是实在没考上,我觉得以后也会有别的机会的,你们看我这学个兽医都能有出路,更何况其他的呢。你们自己也多想想自家还有什么技术能在农村用的。到时候去【创建和谐家园】找我,我帮你们和那位苏知青说。我觉得她是真想在农村做事儿的。”

        女知青组长道,“咱自己也不懂有什么用得上的,你也帮我们留意一下,有用的上的给带个信。都是一起干活的,互相帮衬一下。”

        “那必须的,咱们一起生活几年了,不分彼此。”李小霞笑着道。

        虽然平时也有争吵,也有竞争,可这几年的一起插队的情分和记忆,也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三名从其他大队调过来的兽医候选人,包括吴华,都被安排住进了学校修建的单身宿舍里面去了。

        看着砖瓦宿舍,几名知青激动不已,对在【创建和谐家园】的生活也没有那么紧张了。

        给安排这么好的地方,那肯定也是对知青重视的,不至于被队里人欺负。

        苏青玉让他们暂时现在养猪场那边工作人,帮忙照顾母猪,看看母猪有没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要保证母猪顺利生产。

        “那边的场长也是一名知青,相信你们会很好沟通的。有问题就提出来,只要做得好,队里绝对不会亏待你们的。”

        “苏校长,你放心,我肯定会努力的。”

        “我也是的。”

        “我也会。”

        几人忙不迭的表达了自己的工作态度。

        苏青玉笑着道,“当然,就算工作忙碌,我也想你们能抽空多学习。我们队里有阅览室,里面都有课本书,你们平时可以过去看书。在我们队里,知识还是很重要的,我们也会经常组织考试,考察你们的知识储备情况。成绩好的,肯定会有更好的安排的。”

        对于年轻知青而言,自从干了农活之后,读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件最美好不过的事儿了。

        对苏青玉这个要求,他们一点也不排斥,反而很高兴。就像是找回了以前在城里念书的时候的那种感觉一样。

        “苏校长,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苏青玉笑着点头。

        她亲自带着四人去养猪场找张明。

        他正在被朱琳碎碎叨叨的教育。

        这阵子母猪已经到了预产期了,张明也不敢松懈了,几乎是无时无刻不盯着她们。生怕出来点问题,让自己的回城梦破碎。

        朱琳没事儿也往这边跑,她把自己定义为苏青玉的眼睛,在苏青玉忙着学校的事儿的时候,她就帮着苏青玉在加米厂和养猪场两边跑。盯着大伙儿工作,活脱脱的一个监工。当然,监工重点还是在养猪场这边。按着她的说法,是为了帮助苏青玉盯着张明的。免得这种思想觉悟不高的人养不好猪,到时候损坏了大队的利益,破坏了苏青玉的工作计划。

        见着哪里不好,她就要批评一下张明。把张明烦死了,越发庆幸自己当初被耍了,要是真的吃上这碗软饭,他真的要憋屈死了。这碗饭真不如他爸妈的饭好吃。

        见苏青玉来了,朱琳高兴,张明也松了口气。

        苏青玉笑着给他们介绍了新来的人。

        “吴华同志就不用介绍了,我们队里的老知青了。这三位是从其他大队调过来的养猪人才。”

        三名知青脸红了红。

        苏青玉给他们年分别介绍了名字。

        然后又介绍了张明,“我们队里的养猪技术骨干,特别是对于照顾母猪方面很有经验。你们要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探讨养猪这门学问。”

        张明:“……”

        三人赶紧和张明握手。嘴里热情的喊着“张场长。”

        张明听到这称呼,一下子就飘起来了。

        在【创建和谐家园】还没人这么喊他。两个来做工的,一个是大队长的媳妇,一个是队里干部的媳妇,人家不习惯喊他场长,而是都喊他张明同志。

        这会儿,张明才算是感受到了作为领导的心情。他一副领导派头道,“欢迎你们的加入。希望以后我们一起将工作做好,为队里养好猪。”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9 2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