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七零做知青作者:湖涂》-第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听到苏青玉这话,好多人都如同泼了冷水一样的。

        他们可真没重视教育,能念个小学就不错了。

        即便如此,大家还是让苏青玉回头招人了,打声招呼。

        苏青玉也笑着应了。

        到了县城下了车,李芳就问苏青玉,“咱真的要招工啊,那那些男知青咋办啊?”

        苏青玉道,“我要是不为他们,我也不和队里人说这么多了。”

        “啥意思啊。”

        苏青玉道,“有了需求才有市场,没有需求,咱就制造需求。”

        “……”

        “先卖个关子,回头你就知道了。”苏青玉道。

        这是她的第二计划,建设农村肯定少不了学校啊。现在大家不重视教育,队里连个小学都没,好多孩子都到了适龄儿童都没上学呢。这么多知青在这里,都是教师资源,不利用不是浪费吗?所以她现在第二步,就是把学校搞起来,一方面提升本地人的知识水平,另外一方面也解决其他知青的就业问题。

        不过事儿还没成,她也不想让大家都知道她的想法,万一不小心泄露出去了,那不坏事儿吗?

        十拿九稳再说。

        其他人逛街的时候,苏青玉则是去了县里机械厂这边,想要再给单位增加一台机器。现在生意多了,就必须增加机器了。另外一方面,她也要利用这台增加的机器再增加两个工作岗位,用这个岗位,来让队里人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

        苏青玉她们在县里逛着,苏爷爷和苏奶奶也在队里吹起来了。

        吹牛这事儿是【创建和谐家园】大队社员们的基本技能。

        一件普通的事儿能给吹出花儿来,更何况是【创建和谐家园】第一家厂子发工资这新鲜事儿呢。

        苏奶奶也不说的那么直白,先从苏青玉孝顺她开始说,“我家青玉啊,太孝顺了,昨天一发工资,就给我钱,让我买东西吃。”

        下面自然而然的就接话了,发工资了,这么快,发多少啊?

        苏奶奶就开始吹了,发的可多了,比咱队里壮劳力发的还多。

        然后说青玉说了,以后不止要发工资啊,还要学城里单位那套,发年节的福利呢。

        这就是真正的工人啊。

        这一吹下来,老人们可眼红了。

        谁家还没几个年轻娃子啊,都是年轻人,自家连十分的工分都拿不到呢,人家这都拿起工资了。比壮劳力还用的多。

        谁能不眼红啊。

        就问起苏奶奶,能不能和苏青玉说说,把自家娃子弄进去。

        苏奶奶心道你们想得美哟,我家孙子们都还窝着呢。

        她道,“这单位都有规矩的,我们青玉说了,没知识的干不了这活儿,要学人家单位考试呢。”

        “考啥啊?”

        “那就不知道了,肯定是知识分子才能考的。”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明天见。

      第28章

        不止【创建和谐家园】的工人们眼红厂里的岗位, 苏有福也眼红的不得了。

        之前他觉得厂子不挣钱, 都还打着主意, 一直等着苏青玉主动求队里支持呢。

        结果没等到苏青玉求助, 倒是等到人家发工资去逛县城了。

        这下子他更显眼红那个厂子了。

        能不眼红吗,他一个大队长说的好听, 其实工资也不高。要是厂子捏他手里,家里儿子和媳妇都能往里面安排了,而且那些想进厂里的人不也得给他送东西吗?

        苏有福觉得不能等了,队里这边该伸手还是要伸手。

        这毕竟也是队里的事儿。

        没等苏青玉回来,他就找大队部的干部们开会说这个厂子的事儿,还像模像样的搞了个主题——【创建和谐家园】大队加米厂整改会议。

        大伙儿一看这会议主题, 哪里还能不明白的。

        什么整改啊, 人家那边厂子红火着呢,苏有福这是搞事儿啊。

        在大队部里的都是【创建和谐家园】土生土长的人,当然也是为自己队里的社员着想的,要是能把厂子从知青那边搞过来, 那不是也是对其他社员有好处吗?但是现在当厂长的是苏青玉,那也是【创建和谐家园】的人,咱也不能不要脸的害自家人是吧。所以对这事儿有些不满, 在会议上也没发什么言论。

        特别是苏小六这个记分员, 对苏青玉印象还挺好的。

        等会议结束之后, 就写了个纸条子给了苏奶奶,让苏奶奶转交给苏青玉。

        苏青玉倒是不知道这些事儿,她这边又从县里机械厂那边拉了一台加米机回来了。

        大伙儿又用工资买了点需要的东西, 高高兴兴的坐着拖拉机,算得上是满载而归了。

        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可把屯里其他人羡慕坏了。

        “青玉啊,这是又要加机器啦?”

        “是啊,厂里忙不过来,得加机器。这次要加两个工人名额,我们准备在屯里公开招聘,回头我们写了招聘要求,符合要求的都能来报名参加招工考试。”

        这惦记了一天了,一下子听到这好消息,大家乐坏了。

        “啥要求啊,你赶紧说说。”好些人等不及了,想早点回去和家里孩子们说说,让提前做准备。”

        “具体的咱现在也不好说,但是最起码要中学毕业,能写会算。”

        这一下子就排除掉好多人了,但是也有少数家里有念过中学的,立马就急匆匆的回家了。

        厂里要招人的事儿,其他人也是刚知道呢。围着苏青玉道,“咱们厂里真要招人了?”

        苏青玉道,“是啊,马上就要多了新同事了。”

        “那其他男知青也能来参加吗?”

        “当然,一视同仁。”

        一些和男知青处的好的女知青也赶紧去通风报信了。

        很快,队里人知道大队厂里要招工的事儿了。

        苏青玉回到家里的时候,苏家人也问起这事儿。

        苏青玉直接大方道,“中学毕业。能写会算。符合要求就去报名吧。”

      ¡¡¡¡ËÕÎÀÃñËûÃǶÙʱÄè¶ù°ÉßóµÄ¡£

        满苏家也就一个苏卫华符合要求。

        苏卫华眼巴巴的看着。

        苏青玉道,“卫华是要去念书的人,当工人那是浪费时间。”

        陈爱兰不赞同道,“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念呢。”

        苏青玉想了想,道,“那卫华也去参加考试试试看。”

        陈爱兰闻言就高兴了,“那,那你们考啥啊?”

        这是想提前知道考题呢。

        苏青玉有些累的打了个哈欠,“我这还没出题呢,出了也不能和你们说啊,我要说了,我这厂长也当到头了。人家去举报,一举报一个准儿。关键是以后咱全家人抬不起头。”

        苏奶奶本来还挺支持让小孙子走后门当工人的,现在一听孙女这厂长不保,还得全家人跟着丢脸,立马不乐意了,“滚滚滚,整天没事儿找事儿。凭本事考去,为难青玉干啥?一个厂长换你们家一个工人,亏不亏啊?”

        陈爱兰:“……”

        苏青玉道,“要是能换我也愿意,关键是我要是当不了厂长了,卫华这工人还能当?”

        那肯定不行啊。

        陈爱兰也无话可说了。

        回头就拧苏卫华的耳朵,让他赶紧回屋里好好学知识去。

        在外面忙了一天,苏青玉也没多说啥,吃了饭就准备回去睡觉。

        刚进屋里,苏奶奶就给她一个纸条,“小六儿下午送来的,给你的。”

        苏青玉纳闷的打开看了眼,看到纸条上的内容之后,眉头就挑高了,脸上有些复杂。

        苏奶奶道,“写啥了?”

        “没写啥,就队里的通知,让好好管理厂子。”

        “那就好。”苏奶奶就放心了,转身也回到屋里休息了。

        等苏奶奶走了,苏青玉又打开纸条看了看,细细的品了品。

        慢慢的表情也就放松了。

        这个结果其实早就料到了。

        大队,或者说苏有福想摘桃子,这是迟早的事儿。

        一般来说,这种属于集体的企业,也是由上面组织管着的。厂长之类的人事任免权也都是在组织的手里捏着。

        但是苏青玉这厂子很特别,从头到尾组织上面都没有掺和,所以所有的人事任免都是苏青玉自己捏手里的。

        大队这边都没法插手进来。

        苏青玉这边顶多是上交一部分收益给集体。

        但是现在厂里才刚开工,她自然也没上交收益。

        苏有福看不到好处,心里自然是等的着急了。

        幸好她之前都报到公社那一层去了,苏有福想变动她这边的工人名单,那也是不可能的。

        哎,苏有福这种人,真不能在上面了。

        可惜现在还没到火候。还是得先把该团结的团结一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办大事嘛。

        第二天一早,苏青玉就让高晓华他们去把招工的通告挂去大队宣传栏和厂门口那边,自己找了李芳过来谈话。

        苏青玉直接道,“这次招工,男同志这边肯定要爆发点矛盾了。”

        李芳道,“最近他们是挺浮躁的,张宇现在都管不了了。”

        苏青玉背着手在办公室里走了走,“他们这磨的也差不多了,这样吧,趁着这次机会,先把他们归拢了。免得他们闹事,给大伙儿添麻烦。”

        李芳惊讶道,“你这是打算接管他们了?青玉,虽然我很高兴你愿意给他们提供一些工作机会,但是我得说个实话,他们现在也算是包袱了。之前还能老实种地,现在因为女知青的改变,都很浮躁,地里的活干的也不得劲儿了。我怕他们不好管。而且给他们这么多人提供岗位,也不是个容易的事儿。”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0: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