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越七零做知青作者:湖涂》-第3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女知青也忙的脚不沾地的,她们力气小,不能直接扛着袋子往机器里面倒粮食,只能用器具装了一点点的往里面送。

        不过朱琳和高晓华这边可乐坏了,她们负责管账收钱登记的。

      ¡¡¡¡´ÓÔçµ½ÍíÒ»Ö±ÔÚ½øÕË£¬ÓÐЩÊÇÖ±½ÓÊÕÁ¸Ê³µÖÕË£¬ÓÐЩÊÇÊÕµÄÏֽ𣬼¸·Ö¼¸Ã«µÄ£¬Ò»ÞûÞûµÄ£¬ÄÃÔÚÊÖÀï¶¼ÐË·Ü¡£

        因为宣传工作做到位了,加上这些【创建和谐家园】服务好的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大队的人都特意来【创建和谐家园】这边搞加工了。除非着急才去公社或者其他大队,要不然宁愿排队,也等着【创建和谐家园】的车子过去接。

        一连好多天,除了苏青玉规定的每周休息日之外,其他时候,机器都没停过。

        月底苏青玉就算了算这大半个月的收入了。

        厂里收费标准是加米三毛钱一百斤。磨面程序复杂,收费标准是一分钱一斤。

        除去电费和柴油费,机器和房租等费用,每天纯利润也有二十块钱。

        如果不是因为厂子太小,机械少,还能赚更多。

        当然,这个纯利润也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她们也就十来个人,农村工资标准不高,不像城里那样一个工人二三十,三四十的。除了苏青玉作为厂长,每个月十八块钱之外,其他普通工人每个月的工资标准是十块钱。守机器的因为要扛东西,还多一块钱体力费。

        一个月的工资开销也就只要一百出头。剩下的钱那都是纯利润了。

        而且这可都是实打实的能拿到手里的钱,不像队里,每年给社员们发钱都发不出来,成年男性一天也就两毛钱的收入。一个月也就六块钱。还拿不到手里。

        苏青玉对这个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养活了知青同志们,还能给队里带来便利,这也是建设农村的成绩。

        为了让大家更有信心,虽然工作还没满一个月,苏青玉决定月底最后一天作为每个月发工资的日子。

        这个月的没做满也按半个月的来发一次。

        十一国庆节前一天,晚上完工后,苏青玉就在办公室里点着灯,让高晓华算账,然后给每个人发工资。可以选着现金,也可以选择粮食。

        “天啊,我们终于能领到钱了,我在农村这些年,都没领几次。”

        有些女知青激动的眼睛都红了。

        她们知青干活不行,每次倒欠队里工分,分粮食都不够吃,好多年都不发钱了。基本上靠家里寄钱支撑的。

        这会儿终于能每个月拿钱 ,感觉和做梦一样的。

        苏青玉道,“这还是开始,以后咱们厂子会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多,咱以后也要学城里工人那样,年节发礼,年底发肉。”

        手里拿到钱和粮食了,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之前辛苦的工作也都值得了。这会儿听到苏青玉的鼓励,大家也干劲儿十足,“厂长,咱没得说的,都跟着您干!”

        “对,都跟着青玉姐干!”朱琳举手拥护道。

        苏青玉笑着道,“明天国庆节,厂里放假一天,咱开着拖拉机去逛县城去。路上要是遇到人了,咱就说发工资了去买东西。”

        徐丽道,“不是说财不露白吗?”

        苏青玉笑着道,“这算啥,咱就是要露,露的越多,以后赚钱机会就越多。”

        朱琳道,“就是,都听青玉姐的!厂长还有错的吗?”

        “……“真是狗腿子!

      第27章

        苏青玉不止让大家把拿工资的事儿往外面宣传, 自己也在老苏家这边宣传。

        回家就给苏奶奶孝敬了三块钱, 让她去买零嘴吃。

        还给了苏叶一块钱零花钱。

        苏叶高兴道, “我也有?”

        “好歹也给咱守了厂子, 虽然你是自愿义务的,咱也不亏待你。”

        苏叶太惊喜了。本来做好了做白工的准备的, 现在还有一块钱呢。虽然不多,可好歹也是钱啊。回头去县里还能买两个罐头吃呢。

        陈爱兰问道,“你们其他人发多少?”

        苏青玉道,“也没多少,毕竟也没满一个月,就几块钱。”

        半个月就几块钱, 还实实在在拿手里的。

        苏家人都心痒痒了, 想着自己在地里干活,一个月也就几块钱,还不一定能发的出来呢。

        特别是苏卫国这个小队长,都觉得自己这小队长干的憋屈了。

        因为小队长和大队长不一样, 小队长只管事儿,是没工资拿的。说的好听管这人呢,还比不上其他人。

        陈爱兰道, “青玉啊, 你看咱这都是一家人, 你二哥和你姐也帮你干活了,就不能往里面安排安排?”

        苏青玉笑着道,“那还用说, 有机会我肯定安排啊。对了,我二哥和姐都识字吧,啥学历啊?”

        陈爱兰面不红心不跳道,“都念小学了。”

        苏卫民和苏叶都不好意思了,啥小学啊,还没念完呢。

        苏青玉道,“写字啥的都写的咋样,我这厂子那都是要识字的。看机器的要看得懂机器上面的字,知道怎么维护,得认得了秤,会算数。几百斤几千斤都能立马算出来。就算是我那守厂子的,也要识字认字会做记录,会看账本。”

        一听这么麻烦,陈爱兰道,“得会这么多?”

        “那当然,要不然你们以为城里厂子咋那么难进?不止要城里户口,还得经过单位的招工考试呢。婶儿,机会肯定有,得自己有那个本事。二哥和姐要想进单位啊,还得先学会点知识。”

        苏卫民眼睛都直了,“我这一把年纪了,你之前说招我的……”

        “招你进来,让你去写个宣【创建和谐家园】,你能不能写?这次是大伙儿帮忙,不能每次让大伙儿帮忙吧,我要给你安排个宣传干事的岗位,你拿着这一份工资,活给其他人干,人家乐意?哥,不是我为难你们,是你们为难我。学点知识咋了,不就小学的知识吗,回头让卫华教你们。”

        然后和苏卫华道,“卫华你教教他们,顺便也复习一下知识,以后去念大学也是要有基础知识的。别离开学校就把知识给扔掉了。”

        苏卫华立马点头,“没问题。”

        苏叶道,“真要学啊。”

        “要干,那就要学。我这可是为你们好。我看不止二哥和姐,大哥也要学。”

        苏卫国道,“我也要学?我可是小队长,我识字会算数。”

        “那哪里够啊,你看看人家公社的干部,那都是要初中高中毕业的,要读的懂文件,会写文件。大哥,你这可是要当大干部的人,得对自己高要求。让卫华一块儿教了吧。二婶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陈爱兰还真没话反驳,自家这几个孩子,安排到了岗位上面,那也是干不了事儿的。

        她也知道好歹,于是板着脸道,“都给我好好学!正好这阵子要忙完了,让老三教你们!”

        用知识水平不够打发了苏家人,苏青玉就拉着苏爷爷和苏奶奶回后屋休息。到了后屋,苏青玉就拜托苏奶奶给她在队里宣传宣传,“奶,我知道很多人看我笑话呢,我就想让那些看我笑话的人看看,我苏青玉做到了,我没丢咱老苏家的脸。”

        就算苏青玉不说,苏奶奶都准备明天去找老姐妹们吹牛呢。

        这会儿苏青玉交代了,立马就答应了,“你放心,我倒是让那些狗眼看人低的都看看,咱老苏家那都是有出息的娃儿。咱家青玉一个顶人家十个。”

        苏青玉笑着道,“奶,别这么夸,我可不好意思,我就是向奶学习的。”

        “就该夸,就这么出息,老头子你说对不对?”

        苏爷爷附和的点头。想着明天也要去和那些兄弟们吹吹。

        回了屋里,苏奶奶高兴的回屋里把钱藏起来,睡床上和自家老伴儿唠嗑,“我家青玉就是出息,你看老二媳妇那德性,之前还总是瞧不上我家青玉,现在还不是靠青玉了?”

        苏爷爷也觉得骄傲,这可是自家的亲孙女,“还是像你年轻那会儿。”

        苏奶奶听了乐滋滋的。

        和苏奶奶心情不一样,陈爱兰同志则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然后推了推睡的和死猪一样的苏有材,“你说说,都是老苏家的种,怎么差别就这么大?看来还是城里水土养人。都怪你没出息。”

        苏有材怂怂的抓了抓脑袋,他这都尽量的减少自己的存在感了,咋还能惹事儿啊,“孩子他妈,我这要是进城了,不就遇不上你了?”

        陈爱兰:“……那就是你的种不好。”

        苏有材道,“这,我和我哥一个爹妈生的……”意思是咱种不都一样的吗?

        陈爱兰顿时瞪大了眼睛,“你这是说我影响了你们老苏家了?”

        “没没没,都怪我,都怪我。”苏有材觉得自己冤枉死了。当然了,本来他还真没想到这一茬的,但是陈爱兰同志一提,他还就想到了。觉得挺有道理啊,自己和哥一样,那肯定是媳妇不一样啊。所以……

        当然,他不敢说。

        他虽然没说,可陈爱兰心里自己觉得他这么想了,踢了他几脚,又气呼呼的躺在床上,“我就不信了,我的娃儿还真没用?我以前是没好好教,我就照着青玉这么教,我看他们还有没有出息。你给我好好盯着他们学。等学好了,我看青玉还咋样不让他们进厂。”

        “成成成,我盯着,我明天就做条鞭子备着。”苏有材立马道。对自己媳妇怂,可在儿子们面前,他这个当老子的还是有底气的。实在不行也学他老娘,找外人来教训儿子们。这法子还挺有用的。

        隔壁屋里,苏家兄弟莫名其妙的打了个冷颤。

        国庆节队里也休息一天,好多人都去公社买东西,听到苏青玉他们的车子要去县城,还经过公社,都来搭顺风车。

        搭顺风车那是不可能免费的,高晓华作为财务,红着脸收钱,“厂里都收钱,一人两分。”

        两分不多,就是没占到便宜,有些不得劲儿。

        苏青玉道,“叔婶们,这毕竟是属于集体的财产,咱可不能占集体便宜是不是?再说了,细水长流,以后要是大家都支持,我们这车子就能定时定点往县城拉人,大家都方便了。”

        苏青玉这么一说,大家心里就舒坦了。钱也不多,直接给了。又问苏青玉他们,怎么都去县里。

        苏青玉道,“发了工资,去县里买东西去。”

        社员们惊讶道,“这么快就发工资啦?”

        “那可不,每个月月底发工资,绝对不拖欠。”

        哎哟喂,每个月发一次钱啊,那和城里工人一样儿的。

        又问发多少。

        苏青玉笑道,“也不多,一个月十块钱。”

        十块钱还不多?

        和城里工人没得比,可他们这是在村里啊。城里喝口水都要钱,他们村里这没地方花钱啊。一年下来不就一百多块吗?

        而且还是这一群娇滴滴的小姑娘。

        比一个农村壮劳力赚的还多呢。

        之前大家没想着自家人进厂子,是因为知道是知青自己开起来的。没立场去想。

        但是这想法是随着诱惑而产生的。

        工资的诱惑来了,脸面这事儿就能抛掉了。

        然后就有人问苏青玉了,“青玉啊,你们这厂子还招人吗?咱家小山能不能去啊?”

        其他人也眼巴巴的看着。

        苏青玉笑道,“以后肯定是要招聘的,但是厂里招聘也有要求的,最起码初中学历,就算没学历,也要经得住厂里的招工考试。考的内容也和初中知识差不多吧。”

        听到苏青玉这话,好多人都如同泼了冷水一样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8: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