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成苏培盛了》-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苏伟很想知道四爷第一次和亲生母亲单独相处是什么样的,可偏偏今儿个又不是他当值。抓心挠肝地等到第二天早晨,刘裕回来了。

      苏伟避开其他人,问刘裕昨个的情况,刘裕哇哇啦啦地说了一大堆,苏伟总结了一下就是吃点心,说话,吃点心,喂鱼,吃点心,送礼物。这其中让苏伟最在意的是那一尊讽刺意义十足的送子观音。

      日子过得是很快的,四阿哥听了皇上的话经常出入永和宫,苏伟也跟着去了几次。德妃娘娘对四阿哥很好,事无巨细地面面俱到,但苏伟总觉得,那其中缺了一点什么。

      年关到了,宫里热闹起来。

      从除夕晚上开始,宫里就是三天一大宴,两天一小宴。

      四阿哥年纪小倒还不用逢场必到,可以微微喘口气。

      但苏伟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偷得浮生半日闲,反而比其他人更忙。只不过不是为了过节,而是为了迁宫。

      第二卷 阿哥所

      第10章 迁宫

      正月十八,四阿哥迁宫

      一大早,苏伟伺候着四阿哥去皇贵妃那辞行。

      皇贵妃挺着肚子,嘱咐了几句,着人拿出一木盒,胤禛打开一看,并排六枚玉环,质地温润,光芒内敛。

      皇额娘?

      皇贵妃笑了笑,这是皇额娘压箱的东西,你拿着赏给你亲近的伴读、侍卫,不用向内务府登记,方便又显得亲近。

      胤禛低头看了看,双眼微红,皇贵妃拉过他,今儿个可是你的好日子,不许哭鼻子的,以后想皇额娘了,就着人递牌子,皇额娘一准早早地宣你进来。

      胤禛连连点头,把木盒交给苏伟,正式地跪下,儿臣谢皇额娘养育之恩,三个头叩在地上,皇贵妃的眼睛也有了水光。

      从皇贵妃那出来,胤禛又到了永和宫,德妃也早早地等在殿中了。

      胤禛正式地行了礼,德妃将他扶起来,回身从榻上捧起一个木盒。苏伟一看,立马不动声色地将手中的盒子给了身后的王朝卿。

      胤禛打开木盒,苏伟从后是没看清里面有什么,只觉得一阵金光闪闪。

      倒是四阿哥略有些惊慌,连忙扣上了盖子,德妃娘娘

      德妃笑笑,你在阿哥所,虽说有内务府的供奉,但到底不比自己手里的。那么一大家子人,光赏赐就要多少。这盒子里的,不在记档上,你随意地用,省得紧巴巴的。

      四阿哥沉吟了片刻,点点头,又把木盒交给苏伟,苏伟顿觉沉重非常,这可是实打实地一盒金子啊。

      胤禛回头看着端坐在榻上的德妃,撩开衣摆又一次跪下,儿臣谢额娘生育之恩。

      德妃一震,两行清泪瞬间滑落,快起来。

      四阿哥被德妃扶起,德妃拉着他的手,似乎是有一肚子话要说,但终是没有开口。

      苏伟在一旁,却是冷汗直流。幸亏他长了心眼,只带了王家兄弟到永和宫,要不然

      德妃目送着四阿哥离开,清菊递上锦帕,娘娘,别站在门口了,当心着了风。

      德妃擦擦眼泪,今天在屋里的下人都交代好,要是有一个人漏了嘴风,本宫拿你是问。

      清菊赶忙俯身行礼,娘娘放心,奴婢一定办好。

      德妃吸了口气,转身向屋里走,清菊连忙上前扶着,娘娘,这血缘深重,四阿哥对您是有情分的。

      德妃微微一笑,是啊,不过,这生恩哪及养恩重啊。

      辰正,承乾宫大开宫门,皇贵妃一路将四阿哥送到门口。

      到乾东五所时,正是辰时三刻,算准的黄道吉时。

      四阿哥住在正三所,到门口时,大门紧闭着,还有新刷的油漆味,所内一切都收拾好,只等新贵入主。

      王钦刚想上前,四阿哥突然开口道,苏培盛,给本皇子开门。

      嗻,苏伟响亮地一应,不理会王钦的斜视,上前推开沉重的大门。

      胤禛一步步走上台阶,门内规矩地站成六排的奴才们轰然下拜,奴才(奴婢)给主子请安,四阿哥吉祥。

      胤禛站到门口扬声道,平身。

      苏伟站在四阿哥身后,高高地扬起脖子,不是他想显摆,只是王钦的眼神太刺目。切,这都到阿哥所了,你以为我还买你的帐,苏伟鄙视地想。

      四阿哥住的正三所,位于乾东五所的正中间,苏伟之前已经来过几次,三进的院子,很是宽敞。前院、中院都是一正两厢的三合院,后院进深较浅,只有正殿。

      前院正殿自是四阿哥的居所,卧房、书房、会客厅都在这儿,比承乾宫时宽敞得多。

      东厢房留给四阿哥的哈哈珠子。

      西厢房用做客房,暂空着。

      前院的东西配殿也很大,东配殿住四阿哥的侍卫,西配殿住小太监们。

      苏伟没用去西配殿住大通铺,而是住进了正殿的耳房里,同屋的有刘裕、王钦、柴玉。他们四个暂时还都是四阿哥的贴身太监,也代管所内杂事。

      中院是给四阿哥的内眷留着的,目前大都空着,只有两位姑姑带着八名宫女住进了东偏殿里。

      后院的一间正殿暂用做库房。

      四阿哥这边刚安顿下来,宫中的赏赐就一轮又一轮地下来了。

      苏伟跟刘裕负责入库登记,王家兄弟从旁帮忙,金银玉石,绫罗绸缎,瓷器屏风,书籍文具,苏伟一边写一边抖,怪不得各个主子都要有库房呢,这要都摆屋子里就没处站人了。

      赏赐好不容易断流,各位阿哥的礼物又都到了。现在住在阿哥所的只有大阿哥、三阿哥。两位阿哥商量好似的,一个送笔墨纸砚,一个送笔筒、墨匣、镇纸。另太子送来一只宋代的琉璃釉熏炉,珍贵异常,被苏伟小心地摆在了四阿哥的书房里。

      第7章

      对于赏赐,苏伟跟四阿哥商量,把御赐的一对儿珐琅彩穿竹菊纹的花瓶摆在了正厅里,中间供了太皇太后赏的金银釉牡丹纹大盘。书房里放着皇贵妃赏的白玉如意,卧房里是太后赏的紫檀万马图深浮屏风。其余的皇赏暂都登记入册存入库房中。

      内务府供奉的日常用品,前几日就送了过来,给四阿哥的杯瓷碗盏都是御窑新制的,桌椅板凳尽是上好紫檀木的。

      苏伟登记造册了一天深刻地理解了当初八国土匪进京城什么都想要的心情了。连院子里摆的花盆都绘花刻鸟的,别提多精致了。

      当然在承乾宫时也不差,可那时苏伟整天都缩头缩脑的,从没有过如此直观的感受。

      搞定了库房账册,剩下的就是人才分配这一大事了。

      按照宫规,阿哥位下可以有一位八品首领太监,这位首领太监无疑就是阿哥的总管太监了。苏伟知道,承乾宫老人不少有奔着这八品太监去的想法。当初王钦那么嚣张,也只是个无品太监,处处被刘安压得死死的。如今到了四阿哥这儿,他再是无品,估计要吐血身亡了。

      当晚,四阿哥分别见了几个承乾宫老人,王钦是第一个进去的,苏伟是最后一个进去的。

      第二天,四阿哥草拟的正三所太监职位表出炉了。

      总管太监,柴玉。

      前院首领太监,苏培盛、刘裕。

      中院首领太监,王钦。

      库房管事,栗国良。

      提膳兼茶房管事,赵新。

      洒扫管事:萧二格。

      苏伟原来设想的自己登高一呼,将王钦痛打一顿,扔到柴房让他去死的情况并没有发生。但正式职位表一出,苏伟还是默默地为王大总管点蜡。

      不说近两年,王钦基本被架空。就说等中院有了主子,那总管岂是好当的。女人一多就什么麻烦都有了,到时候各位主子碰不得,他王钦就是现成的出气筒了。

      王钦搬到了中院,四爷的贴身太监只剩苏伟和刘裕了。苏伟向四爷推荐了王家兄弟,四阿哥嘟嘴半天道,不想让别人伺候。

      苏伟一时感动的热泪盈眶。

      四阿哥看看他,提笔拟了一份贴身太监值班表,大体顺序是苏培盛,刘裕,苏培盛,王朝卿,苏培盛,王以诚。

      苏伟囧,一时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王家兄弟对苏伟是感激涕零的,苏伟只是呵呵。他肯推荐这两人,不为别的,如今王钦暂时是不足为虑了,但刘裕还在,承乾宫大总管的徒弟,绝不是简单人物。让这两方人马去斗好了,他没站住脚跟之前,要尽量洁身自好。

      太监们的上层领导暂时确定下了,但小太监们的职务还有待商量,这些就由柴玉掂量了。

      这里苏伟不得不给柴玉点个赞,在承乾宫时,苏伟就从来没特别注意这号人物,这回迁到了阿哥所,苏伟才发现这人的特别。虽都是大太监,但柴玉与王钦的张扬跋扈不同,性格很随和,也很听话,是以四阿哥并不讨厌他。而且柴玉曾在内务府当差,善于掌势理财,又有背景,暂时领总管太监最好不过。

      分配小太监的事,苏伟本是不打算搀和的,但柴玉私下里找到他和刘裕,按理来说苏伟这个前院首领太监也不能完全当甩手掌柜的,遂根据自己的情报网提了点儿意见。

      最后确定如下,前院正殿的值守太监有常青、库魁、杨义、王平,他们的任务就是给贴身太监们跑腿,传话。苏伟从小鸽子那儿得知常青会打算盘,库魁力大无穷。

      阮禄在承乾宫时负责四阿哥的穿着,如今四阿哥的冠袍履带,由周姑姑带着两个丫头管了。阮禄带着两个小太监负责伺候四阿哥屋里的皇赏,还有一个院子的花花草草。另外库房栗国良那儿添两个小太监,茶房赵新那儿添两个小太监,提膳那儿填两个小太监。原本伺候阿哥的二十个内监就分完了。

      第二天,内务府又送来十名粗使太监,柴玉挑了两个跑腿的,剩下的都给了小鸽子,做洒扫太监用。

      苏伟当初之所以推荐小鸽子去领洒扫管事,就是看重小鸽子的交际沟通能力。要知道,这些洒扫太监与其他内监不同,他们休班时是住在宫里的下人房的。掌握着最四通八达的消息渠道,苏伟就是要利用这一点,给四阿哥在内宫中放一只眼睛。

      第11章 风波渐起

      康熙二十二年,

      元月二十八

      皇上下旨,四阿哥胤禛师从侍讲顾八代、张英、徐元梦等,徐元梦教满语,顾八代、张英教汉学,大内侍卫高佳氏额鲁教导骑射。

      元月二十九

      几辆马车先后驶到宫门口,门口等着的太监利落地迎上去,给各位小公子请安,奴才是四阿哥贴身太监王朝卿。

      一辆马车当先掀开帘子,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少年跳下车,公公有礼,在下佟佳氏纳穆图,还劳公公带路了。

      王朝卿俯身,公子客气。

      两人寒暄时,其他几辆马车也都掀开帘子,年幼的贵族公子们纷纷跳下车。

      王朝卿看了看,共八位,这就没错了。这些小少爷都是圣上指给四阿哥的哈哈珠子,今儿个一进宫,他日就是与四阿哥荣辱与共的人了。

      正三所里,

      苏伟正伺候着四阿哥用早膳,四阿哥有些魂不守舍。苏伟伺候起来有点麻烦,加之早上的小菜不知怎么的煮的很烂,不好夹。苏伟常常脱手,弄了自己一身的汗。还好四阿哥不在乎,也不关注,给夹什么吃什么。

      早膳刚用完,王朝卿就进来禀报了。

      四阿哥换了一身比较正式的常服,坐在会客厅里。

      八位哈哈珠子进来时,苏伟是感慨颇多的,眼看着都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在家里肯定都是娇生惯养的,如今就莫名其妙地送进皇宫大内来了。

      奴才佟佳氏纳穆图给四阿哥请安,四阿哥吉祥,当先一个孩子利落地下拜,后面的也纷纷自报家门。苏伟被一大堆复杂的姓氏和名字搞得头昏,只记得了最前头的纳穆图,最后面的乌喇那拉氏佳晖。

      四阿哥像模像样地叫起,说了一些勉励及安抚的话,就让孩子们下去休息了。

      孩子们走了,四阿哥到书房里拿起一本暗红色的册子,苏伟从后偷偷看了一眼,正是哈哈珠子们的名册。

      苏培盛,偷看的苏伟一激灵,赶忙上前。

      四阿哥摊开名册道,你看,我让纳穆图当哈哈珠子的头领怎么样?苏伟道,奴才不懂这些世家大族的门道,但奴才看纳穆图小公子确实有沉稳的模样,阿哥这么办正正好。

      四阿哥看了苏伟一眼,扬起小脖子道,不只是这样,纳穆图姓佟佳,是皇额娘的亲族。

      哦苏伟恍然大悟,怪不得刚觉得耳熟呢(%&gt_&lt%)。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19: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