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成苏培盛了》-第3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四阿哥闷闷地点点头,那都看不到星星了

      苏伟笑了,主子,星星就在咱们头上,抬头就能看见

      四阿哥切一声,仰头躺在床上,苏伟走上前给四阿哥盖好被子。四阿哥扔出一条腿,苏培盛!

      哎,苏伟拉拉被子,盖住四阿哥那条不老实的腿。

      等我苏伟看向四阿哥,四阿哥却没有说下半句,而是翻个了身,闭上了眼睛。

      四阿哥午睡,苏伟走出正殿,正迎面碰上六品太监张起麟。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一个石青色鹌鹑纹绸缎袍服在台阶上被风卷起波纹,一个黑紫色黄莺纹罗布褂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时间院子里干活的太监,或拄着扫帚、或搬着花盘地立在原地。在苏伟的脑海中此时应该有种秋风扫落叶的悲壮,有种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不过,下一刻,这一经典镜头就被破坏了

      哎呦,苏公公,张起麟一拱手,上前扶住苏伟的一只胳膊,来来,我扶着您,慢点走。您说您也是,这伤刚好怎么也不叫个小太监跟着,这摔着、碰着可怎么好。这有台阶,来,我们一起跨

      苏伟一脸萧瑟地被张起麟扶回自己的小屋,路遇萧二格、王朝卿,人家纷纷一副我们什么都没看见的表情

      钟粹宫

      桃儿苦着脸给赫舍里氏拿来一件衣服。

      你这是什么样子?让你拿件衣服,委屈你了?赫舍里氏瞪着桃儿道。

      桃儿连连摇头,奴婢不敢,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赫舍里氏斜着眼睛看着她。

      桃儿低下头,小主的禁足刚解没多久,您就您就别四处走了,万一皇贵妃又发火怎么办?

      赫舍里氏笑了笑,拍拍桃儿的头,你呀,这幅胆小的样子像谁?亏你跟了我那么久。皇贵妃之所以放我出来,可是有原因的,慈仁宫那一趟还远远不够

      桃儿给赫舍里氏解开纽扣,皇贵妃跟小主明明是有嫌隙的,怎么现在又好像站在一起了。

      站在一起?赫舍里氏冷笑一声,你太天真了,如果有机会,第一个想杀我的就是皇贵妃,这一回只是恰巧有了相同的目的,互相利用而已。

      桃儿抱着赫舍里氏换下的褂子,奴婢不懂,但奴婢知道小主不像外人说的那样,小主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太

      第31章

      闭嘴!赫舍里氏一声呵斥,桃儿一缩脖子,赫舍里氏看了她一眼,叹了口气,我谁都不为,只为自己

      正三所

      苏伟到四阿哥身边近五年了,见过的太监不说八十也有一百,但像张起麟这样的,还真是头一个。

      想当初,刘裕刚到四阿哥身边,也是各种跟苏伟套近乎,但人家是颇有眼色、颇有目的性的套近乎,和张起麟这种没头没脑的死缠烂打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就像此时此刻,苏伟把萧二格叫进屋里,是想商议一些私密的重大事件,人家王朝卿就颇有眼力见地出去了。可这位张公公呢,一脸好奇兼八卦地坐在桌子边,等着苏伟说话。

      苏伟和张起麟对视两秒,问了一个困惑自己好几天的问题,张公公,您当初是怎么当上六品太监的?

      张起麟叹了口气,这事儿就说来话长了,简单一点描述就是我八岁那年被分到坤宁宫伺候红烛。虽说是个贵重的地方,可太监们都来来去去的,不愿意长待,没多久老人就剩我一个了。孝诚皇后三年祭,我升了八品,孝昭皇后封后大典,我升了七品,孝昭皇后三年祭,我升了六品

      苏伟和萧二格对视两秒,又回头看了张起麟两眼,这人是命好,还是命好,还是命好?

      延禧宫成嫔处

      赫舍里氏微笑着品着茶,成嫔扭着手绢,脸上微有不耐,妹妹今天来我这儿,是有什么事儿啊?

      赫舍里氏放下茶碗,妹妹能有什么事儿,就是呆得闷了,来姐姐这儿串串门。怎么,姐姐不欢迎?

      成嫔虚与委蛇地笑笑,哪能呢,只是一会儿七阿哥要进宫请安,我这心里惦记着。

      原来如此,赫舍里氏一笑,七阿哥迁宫也有几个月了,只是独自一人住在乾西五所,是空了点儿,不像东五所四个阿哥那么热闹。

      成嫔点点头,可不是,不过,东五所的空院子毕竟是六阿哥住过的,我也不能让七阿哥搬过去,这痢疾的事儿谁说的准呢。

      姐姐考虑周到,赫舍里氏给成嫔倒了杯茶,七阿哥得太妃抚育,这身子是格外金贵的,想来等八阿哥迁到西五所,两人就能做个伴儿了。

      可不是,成嫔端起茶碗,抿了一口,八阿哥在惠妃娘娘这儿,我也时常见到,是个聪明孩子,七阿哥和他一起,我也放心。

      赫舍里氏看看窗外,略压低了声音道,姐姐真是个实诚人儿。妹妹在贵妃那儿听说,惠妃荐了八阿哥随扈圣驾呢,这皇上今年巡幸塞外也不知会带几个阿哥

      成嫔勉强一笑,放下茶碗,塞外风大、沙尘多,出去折腾这一趟有什么好的。

      赫舍里氏用手绢擦擦手,是没什么好,何况七阿哥还有腿疾,想是出去了也受罪,要不凭惠妃娘娘对姐姐的看重,也不会只荐了八阿哥啊。

      成嫔沉默片刻,抬起头对赫舍里氏一笑,七阿哥小时候也在惠妃娘娘身边,惠妃娘娘喜欢的紧。如今娘娘既然这般做了,肯定也是为胤佑好。再说,我也是有位分的人,这七阿哥跟不跟皇上出巡,也不全由惠妃娘娘说了算。

      赫舍里氏坐正了身子,姐姐既然这般想,那就最好了,其实妹妹我也就随口提上一句。既然七阿哥要来请安了,妹妹就不打扰了。

      成嫔点了点头,看着赫舍里氏出了宫门,越走越远

      娘娘宫女芍药凑上来,却被成嫔渐黑的脸色吓了一跳,娘娘,您别听赫舍里氏胡说,她这人最会挑拨离间了。

      成嫔低下头,我知道,惠妃娘娘对我的情谊,我比谁都清楚。你下去吧,我被搅得头疼,想躺一会儿。

      奴婢伺候您,芍药上前,却被成嫔一瞪,我说让你下去,听不懂话吗?

      芍药低下头,奴婢知错

      成嫔转身独自走进卧室,坐在床上,看着窗外延禧宫的庭院,心里闷闷的喘不上来气。从什么时候起,她的一举一动,一念一行是半点不由人了。

      敬事房

      苏伟这几天趁着倒班的时间,时常到敬事房晃悠,借着取月例,查账册等理由深入了解敬事房。给刘焦两位公公办差事的事儿已经不能再拖了。一顿板子后的反思让苏伟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实力的不足。

      清朝吸取明亡教训,对太监严加管理,清入关后裁撤明末宦官机构,将宫中九万太监之数缩减到九千,并严格控制各宫太监人数。顺治爷时,宫中太监是有职无品,到了康熙朝,康熙爷设立敬事房,才给太监陆续加了品级。宫中品级最高的是敬事房总管顾问行,唯一的五品太监。

      在敬事房溜达的几天,苏伟认识了不少人,也顺便摸清了敬事房的大概结构。总管顾公公多在御前伺候,敬事房的日常行事由六名副总管分权负责。负责人员调派的赵副总管,手下有两名首领太监,其中一个是和贾进禄颇有交情的周公公,另一个姓王,正是魏图在敬事房时跟随的师父。

      苏伟权衡再三,偷偷地找到了赵副总管,塞了两个五十两的银锭,赵副总管收下了银子,让他回去等消息。

      延禧宫

      芍药跪在惠妃面前,一五一十地说了赫舍里氏和成嫔的对话。

      惠妃挂着茶末,你做得很好,一会儿下去领赏吧。

      是,谢惠妃娘娘芍药磕了个头,转身走了出去。

      银柳上前给惠妃换了壶热水,娘娘,成嫔娘娘还是个知冷知热的,一点不受赫舍里氏的蛊惑。

      惠妃笑了一声,这人啊,心都是小的,尤其是到了孩子身上,哪个能不在乎啊。

      银柳皱皱眉,娘娘是说

      惠妃向门外看了看,成嫔若是一点反应没有,芍药这丫头不会是这幅神情,背叛旧主的人儿,还留那么点儿良心有什么用啊?

      银柳上前两步,那要不要奴婢再去东厢打听打听?

      惠妃摇摇头,索额图复起,明相腹背受敌,这时候后宫不能再起波澜了。你去问问看,皇上这几晚都歇在哪儿了。

      是,银柳俯身领命。

      正三所

      苏伟从敬事房回来时,天已经擦黑,四阿哥卧房内传来阵阵笑声,苏伟驻足一听,是张起麟在说书,说的不是什么名著,倒像是市井里的故事,逗得四阿哥哈哈大笑。

      苏伟站在窗外看了看,正和四阿哥对上眼睛,苏伟冲四阿哥一躬身,掉头回了自己的屋子。

      第二天清早,苏伟睡得模模糊糊时,有人开门进来,跑到苏伟床边一把掀开被子。

      啊!苏伟下意识地捂住自己,后来才想起这不是自己晾【创建和谐家园】的时候了,主子?您怎么进来了?

      四阿哥眯着眼笑,快穿衣服,今天领你去个地方。

      什么地方?苏伟歪头,这宫里哪里他没去过,至于这么大动静吗?

      别问了,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快穿衣服!四阿哥摆摆手,转身又快步走出了苏伟的小屋。

      苏伟满头雾水地穿好衣服,跟着四阿哥走出阿哥所,同行的还有纳穆图、松甘和八名侍卫。一路上,四阿哥很是开心,走路走得似乎要飞起来了,看的苏伟愈发地莫名其妙。

      他们穿过御花园,过了顺贞门,到了神武门前,苏伟才惊觉四阿哥要带他去哪儿。

      这分明是要出宫的节奏啊

      第49章 逛市集

      康熙二十六年

      苏伟跟着四阿哥上了马车,在车上换上便服,主子,咱这是去哪儿啊?

      出去逛逛,皇额娘准了的,四阿哥拍拍胸脯,我都十岁了,皇额娘说多带两个侍卫就成。

      松甘从旁道,苏公公放心吧,有咱们两个呢,这北京城从小逛到大的,不会有事儿的。

      纳穆图跟着点点头,苏伟傻笑两声,转头从车窗往外看,马车出了神武门向东绕过宫城,路过宣仁庙、凝和庙出东安门就是市集了。苏伟好像一路又穿越了一次,越过重重宫墙,走过一片红墙绿瓦,听见叫卖的人声,纷乱的脚步好像自己做了一个冗长的梦。

      马车被停在一个胡同口,苏伟跟着四阿哥跳下车,徒步逛市集,路两旁吃的、穿的、玩的不一而足。几个人买了面人儿,糖人儿,羊拐子苏伟看上两幅升官图,不知选哪一副好,四阿哥抬手一锭银子扔出去,都买了!苏伟呵呵一笑,趁着四阿哥转头一把抢过小贩手里的银子,塞了几个铜板过去。

      市集转了一圈,八名侍卫手里都捧了东西,纳穆图指着前面一家酒楼说,爷,这家的扬州菜做得很有味道,咱们去尝尝,顺便歇歇脚吧。

      四阿哥看了看那家的招牌淮舫居,又回头看看苏伟。

      苏伟正拿着枚玉佩冲着阳光观察纹路,看刚才那小贩有没有忽悠他,没注意到四阿哥的眼神。

      四阿哥转过头,看向纳穆图这家是京城最好的酒楼吗?

      啊?纳穆图一愣,这家论扬州菜的话,这家是最好的。

      四阿哥了然地点点头,那就这家吧。

      是,纳穆图一低头,领着众人进了淮舫居。

      小二笑嘻嘻地躬着身子迎上来,几位爷,楼上请,楼上有雅间,清净

      苏伟看看那小二,到底是伺候京城权贵的,都不用人说一句话,有眼力见儿

      这间淮舫居是颇有档次的酒楼,楼上雅间装潢的像是秦淮河上的舫船,厅子外有琴师奏曲,屋中花香缭绕,很有特色。

      纳穆图安排小二上了两桌席面,八个侍卫一桌摆在外厅,四阿哥、纳穆图、松甘一桌摆在内间。

      席面上来,是六大六小、一个大拼盘、三个凉碟,一共十八道菜,既有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水晶肴肉等名菜,也有吴一山炒豆腐,田雁门走炸鸡,江郑堂十样猪头等家庖。

      苏伟习惯性地站在四阿哥身后,却被四阿哥回头拉住袖子,你坐下,我们一起吃。

      苏伟看了看纳穆图和松甘,主子,这不合适,奴才伺候您吃就行了。

      不,这是爷赏你的,你忘啦,坐下!四阿哥眼睛一瞪。

      苏伟蹭着坐到凳子边儿,纳穆图从旁道,苏公公,咱们在外面,不用讲究那么多。

      是,是,苏伟有点儿尴尬地笑笑。

      一顿饭下来苏伟吃得还是很满意的,宫里的菜吃多了,尝起外面的菜别有一番风味。

      在淮舫居出来,众人又去了城隍庙赶庙会,人挤人的场面,让拼命护着四阿哥的苏伟和众侍卫出了一身的汗。不过城隍庙附近的小吃是很得人意的,苏伟最喜欢一个老婆婆炸的糖耳朵,酥脆甜香、不腻口、不粘牙。

      太阳西斜,四阿哥的马车一路驶回了皇宫,苏伟望着车外渐渐寂静的路旁,有点点儿不舍,有点点儿惆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3: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