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成福运小娘子》-第37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毕竟,金属笔尖的蘸水笔,本身消耗便很小,再配以专门的墨汁,使用就很方便了。

        

      更重要的是,使用蘸水笔,可以让书写文字缩小很多。所有和记录相关的消耗,都会因此大幅度下降。

        

      这其实是个大买卖的好不?!

        

      潘再水没现代的经历,即使听袁冬初说起蘸水笔什么的,但他的意识,还停留在削出角度的鹅毛笔尖上。

        

      袁冬初用的笔特别,这事儿不但刘管事知道,来诚运办投递手续的人,也大多都看见过。

        

      于是,卓远图的话便很寻常了,潘再水根本就没想那么多,以为这位大官人只是出于好奇来的。

        

      反观袁冬初,面对大家都知道的事,神情上却稍稍带了点为难。

        

      潘再水这儿还诧异呢:不应该啊,难道这事儿还能瞒着鸿江船厂的大东家?主要是,没有瞒着的必要啊。

        

      却听袁冬初反问道:“大官人怎么想起问这个?”

        

      问话间那种迟疑,那种为难,那种欲言又止……反正就是各种纠结。

        

      卓远图立即就想多了:难道这所谓的羽毛笔,还真有什么不能说的门道?

        

      廖清溪也是眼珠滴溜乱转。

        

      这是怎么个情况?写字用的笔吗?

        

      很特别?能有多特别?

        

      卓远图说,是袁冬初写单用的笔,难道这种笔有什么法力不成?

      [331.第330章 你小孩子不懂]

        袁冬初的这个表情,再加上她那一句反问,卓远图就有点含糊了,感觉提这个事儿好像很欠考虑。

        

      同时他也更好奇,更想知道袁冬初用的羽毛笔,到底是个怎样的物什?

        

      因着有诸多思量,卓远图没直接作答,而是继续问道:“袁姑娘似乎对羽毛笔的事颇有顾虑。不知这羽毛笔,可是有什么隐秘的技艺?”

        

      “那倒没有,”暂短的迟疑之后,袁冬初就恢复了坦然,“用羽毛笔写字,除了写不出毛笔字的饱满和内涵,在实用方面,有着极明显的优势。”

        

      卓远图并不插话,却微微颔首,心道:原来真的很实用。但袁冬初的这份为难,又是怎么回事呢?

        

      廖清溪竖起耳朵听着,也是心头急转。

        

      羽毛做的笔?那玩意儿能做成笔?而且还说很实用、优势很明显。

        

      若这就是羽毛笔的特别之处,这东西可就有点搞头了。

        

      袁冬初做进一步的解释:“虽然制作羽毛笔时,用了些处理手法,但羽毛根管嘛,终究不耐用。我们已商定过,由秦公子试制金属笔尖,成功后的蘸水笔,应该会很耐用,也能蘸取更多墨汁。

        

      “之后,我们会批量制作这种蘸水笔。另外还有蘸水笔用的墨汁,既然蘸水笔只求实用,对墨汁的要求也会低些,没必要像毛笔墨汁那么浓厚。

        

      “我们计划研制更廉价、使用更方便的墨水,把蘸水笔和与之相关的生意都做起来。”

        

      袁冬初的视线在两位大佬面上扫过,做了结尾:“想来为了节省毛笔、墨条和纸张的支出,会有很多人愿意改用蘸水笔。这将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生意。”

        

      潘再水在一旁都听傻了,非常有前景的生意吗?还要研制墨水……这些,他怎么不知道?

        

      他没记错的话,他们那天说的是:蘸水笔写出来的字不够好,人们不太会接受。所以,蘸水笔的生意只能小小供应一下诚运就是了。正因如此,蘸水笔的生意,才会交给秦大奶奶掌管。

        

      怎么来到鸿江船厂,才说了不多几句话,所有计划就不一样了?听起来很有规模,很宏大的样子?

        

      婉儿站在袁冬初身后,一脸的理所应当。

        

      对于她家姑娘来说,压根就没有突发奇想这么一说。随便什么东西,到了她家姑娘手上,便能整出一个……嗯,整出一个很有前景的生意。

        

      这是很正常啊,很不值得奇怪吧?

        

      卓远图和廖清溪则是一幅需要消化新鲜事物的样子,诸多的新鲜词汇涌出:什么金属笔尖和蘸水笔;什么批量制作,还有研制更便宜、更方便的墨水。

        

      这些词语,差不多都能击中两位大佬的要害。

        

      卓远图首先想的是耐用。

        

      能蘸取更多墨汁的金属笔尖,使用方便、却更廉价的墨水,以及能顺畅书写黄豆大小的文字。

        

      这种书写工具,除去仕途和科举,几乎适用于所有需要书写的地方。

        

      卓远图重点把握到“墨水”和“更方便”这两个用词。

        

      如果袁冬初所说这些能够成功,很多事情就简便多了。

        

      以往书写之前是需要研墨的,写得多的话,还得有专人在旁伺候墨汁。

        

      若写的慢些,砚台里薄薄的墨汁便会有干涸现象。这时,就需要往墨汁中添水稀释。

        

      这种费劲的场景,用上蘸水笔之后,应该就没有了吧?

        

      卓远图超凡的想象力甚至想到,如果有了袁冬初计划的墨水,可以装在类似于小瓷瓶的容器里。

        

      书写时,把那所谓的蘸水笔在小瓶子里点一下,蘸取墨水便可。

        

      至于小瓷瓶里的墨水,用过之后用塞子塞住就是,下次使用时拔开瓶塞。多简单、多方便啊!

        

      之后,是他关心的,能清晰书写黄豆大小、甚至比黄豆还要小的文字。原本的一页账册,能记录更多内容,翻上一倍两倍都有可能。

        

      这都是钱呢,纸和墨多贵啊。如果成功使用了蘸水笔,每年在笔墨纸张上,能节省一大笔支出。

        

      唯一不确定的,是袁冬初刚才表现出的迟疑。

        

      那种迟疑很清晰的表达出:无论蘸水笔还是羽毛笔,那都是赚钱的点子和技艺,不好和人分享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2 23: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