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卓远图可不就是有所谋算嘛,虽然谋算的只是小小的羽毛笔。
他听了刘管事的话,原本想通过卓静兰,看看羽毛笔是否有实用价值。
但他事后思量,让卓静兰出面有点不妥。
若羽毛笔只是袁冬初出于兴趣弄出来的,只是她自己用着高兴,这就没什么了。只当女孩子们相互交流些各自感兴趣的物品,事情就过去了。
但若真有价值,而他却让自家女儿出面,以女孩子之间手帕交的情分,探知羽毛笔的各种细节要点。而事后,大肆使用的却是鸿江船厂,这就说不到台面上了。
就算卓静兰探听到羽毛笔得用,鸿江船厂不愿落了下乘,郑重其事的找袁冬初谈这件事……
呵呵,这就相当于给了袁冬初缓冲时间,这姑娘那么鬼,他怕是又会被这鬼精灵的姑娘漫天要价。
很不想屡屡在一个女孩子面前吃亏怎么办?
于是,他决定亲自找袁冬初谈羽毛笔这事儿,既坦诚,又不给袁冬初思量和准备敲诈的时间。
下午,比约定时间略早一点,袁冬初带着婉儿,和潘在水一起,在鸿江船厂一位管事的引领下,来到一间不大的带客厅。
卓远图正坐在一张桌案旁翻看着什么,听到门口的动静,抬头看过来。
大官人的身份和年龄摆在那儿,袁冬初和潘再水一点儿不迟疑,忙上前见礼。
卓远图笑呵呵的摆手,示意另一边的两张椅子,笑着说道:“咱们也算是常来常往了,不用太客气,坐下说话。”
两人依言坐定,婉儿站在袁冬初身后。
卓远图的两个小厮显然有所准备,行云流水一般,把一应的茶水点心端了上来。
几句客套话说过,卓远图象征性的问了问袁冬初一路辛苦,便把话题转到投递行。
“如今才刚三月,投递行的生意便暴增,接下来大概会更多。如此多的投递量,诚运之前的经营方式似乎不适用了。”卓远图以闲聊的口吻说道。
袁冬初却不好掉以轻心。
这就相当于公司某个大股东,前来询问他所投资公司的经营状态,当然需要很正式的答复。
“我们之前便有这方面的考量。只是没想到人们对信局、对投递业的接受能力如此之强……”
虽说隔行如隔山,那只是在专业上有所区分。若论经营模式,其实各个行业都差不多。
袁冬初相信,卓远图也许对培训员工,对教导目不识丁的人认字不太在行。但若是构建投递行的管理体系,他应该很熟练、很顺手。
大概出于某种想法,卓远图并不打算插手或者给予提示,而是想问问诚运方面有什么应对。
[329.第328章 不速之客]
诚运把河运和投递业贯通整个大河,当然对接下来的发展有想法。
这之前的投递行,因财力有限,接收的包裹也不很多。所以,投递行虽有若干分号,却都是小本经营。除了通州总号设有账房,其他分号都是掌柜自己做记录。
至于其他的辅助和后勤,压根就用不着。
通州的投递量暴增,地缘优势是重要原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州的业务量一定会继续增加。而其他投递分号,也会面临同样状况。
这种情况,如果继续眉毛胡子一把抓,投递行就做不下去了。
卓远图估计也有这方面的担心,所以才有此一问。
关于健全投递行管理机构的事,潘再水倒是有所了解,但还不足以给人做讲解。
这事儿便由袁冬初给卓远图介绍:“我们由计划,待到投递业渐渐做大,投递行的各项事务就做进一步的细化……
“在机构设置方面,通州总号需设置几个管事房,比如:人员培训和调度部;财务管理部,也就是账房;还有物资供应和储备,以及外部事务接洽等部门……”
看着卓远图略感意外的神色,袁冬初解释道:“大官人也知道,我们没接触过大商号的事务管理。所以,这些管事房的称呼,大概和寻常商号不太一样,但意思应该不差。
“您是诚运投递的大股东,投递行构建有较大变化,我们理应给您出示一份正式文书。过两日,我们写一份较详细的计划书,送来给您过目。您看可好?”
“我等着看袁姑娘大作。”卓远图笑道。
袁冬初说的什么部,他基本听明白了。但涉及到从未听过的词汇,有点懵也是真的,很需要文字性的东西做些辅助。
不过,袁冬初给出的解释也很合理,没接触过大商号的具体事务,只好按她自己的理解设置称谓。
难得的是,这些称谓听起来还不错,一听之下,就能明白其含义。
这姑娘,每遇到事情,都能由让人眼前一亮的举措。
潘再水插不上嘴,却也连连点头。这些有着新名词的管事房,听着好复杂,以后又都归他管。
这份计划书,他也急等着看呢。
卓远图最好奇的,是“人员培训和调度部”。
若说掌管商号或者什么行业,卓远图自认还是有点见解的。但诚运投递牵扯到用工,在他看来,却是个大大的难题。
卓远图询问:“投递行的用工,算起来应该是体力活儿,又要认识些许文字。袁姑娘所说‘人员培训和调度部’,就是做这方面的事情?”
他不理解的是,专门养一群这样的人,就为了教投递小子怎么做事?
这个潘再水是清楚的,这时,便让他再温习一遍。
潘再水冲着卓远图笑一笑,谨慎的给他解释细节。
袁冬初给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现代司空见惯的、定向培训的方式,分不同工种、做不同的培训。
把投递行原本的做事章程进行细化,培训时,做不同事务,学习的章程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