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成福运小娘子》-第34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投递行门店倒是很热闹,人头攒动,各种嘈杂声音充斥在原本宽敞、现在却显得异常拥挤的门店内。

        

      门店外侧大部分地方,拥挤了众多拿着物品、或怀揣信件的顾客。

        

      靠里的位置,则摆了一溜桌子,把店里店外分了开来。

        

      潘再水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一溜桌后坐着几个写单的人。从这几个的衣着神态上看,明显不是投递行原本代写书信的人,而是临时雇来应急的。

        

      这几人手握毛笔,很熟练的刷刷点点,一边询问顾客,一边在诚运特制的单子上书写着信息。

        

      袁冬初站在门口位置,能分辨出周围的嘈杂议论,大多是在抱怨。

        

      抱怨他们来此邮寄物品和信件,却迟迟得不到处理。光是排队便要排好几天,这种投递效率,和年前相比,简直天差地别。

        

      更有情绪大的人,则是直接诅咒:诚运这种比老牛拉破车还要慢的投递,还是早些关张比较省心,省的耽搁大家伙儿的时间。

        

      袁冬初只在店门处看了看,便转身往外退去。

        

      转头时,却见星耀眼神很不对,直盯着诅咒诚运投递的那人,很有冲上去,把那家伙暴揍一顿的冲动。

        

      “走了,”袁冬初招呼他,压低声音说道,“话是不中听,但咱们的确没做到尽快揽收。”

        

      星辉不甘不愿的答应一声,又狠狠撇了那人一眼,这才跟着转身。

        

      那个被盯着的人有所察觉,回头时,正巧对上星耀狠狠的目光。

        

      大约星耀身上还残留着之前的狼性,对上他狠戾冷寒的眼神,那人居然什么表示也敢没有,便把头转了回去,也乖乖的闭了嘴。

        

      袁冬初三人转到后巷,走进后院,小满和几个兄弟已经把他们的行李物品全部卸下。一个牧良镇出身的伙计正在帮忙,把那许多行李分别送到两间屋里。

        

      院子里也是一片纷乱,忙碌中的六七个人,有蹲在包裹信件中,快速翻捡分类的;也有来来【创建和谐家园】递送物品的;还有一个不小心被脚下物品磕绊、差点儿撞翻一个竹篓的……真是喧闹的非常。

        

      时不时的,还能听到没好气的嚷嚷声:

        

      “这个是沐州佑县的包裹,怎么搁这里了?快拿去一边!”

        

      “这是咱们收到、需要投送的信吧?怎么混在这里了?二毛这是你的,赶紧拿走!”

        

      “怎么刚分出来的包裹,又给混一起了?谁干的!”

        

      “……”

        

      这种场面,让袁冬初忍不住扶额:“真够乱的。”

        

      照这样子忙碌,包裹分拣一定会出差错的。

        

      µ½Ê±£¬°Ñ¼×µØµÄÎïÆ·Ö±½ÓË͵½Òҵء¢»òÕßËÍÈ¥Äĸö²»×űߵÄê÷½Çê¸ê¹£¬ÄÇʱÔÙÍù»ØÍË£¬ÔËÊä³É±¾´ó´óÔö¼Ó²»Ëµ£¬ÈôÊDz»Ð¡ÐİѰü¹üÕû¶ªÁË£¬ÄÇÊÇÒª¼Ó±¶Åâ³¥µÄ¡£

        

      有来往忙碌的人看见袁冬初,忙停下打招呼。

        

      连带着那些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停了手里的活儿,或者目光是看向袁冬初的,但手里还下意识的分放着包裹。

        

      袁冬初一边回应,一边让他们只管做自己的事。看到刚才放错了包裹的人手忙脚乱的再去翻找,她觉着自己脑门更添黑线。

        

      小满带人敲开后院时,已经有人飞奔去门店,把牧良镇来人的消息告诉潘再水。

        

      潘再水大喜过望,放下手头的活儿,急步从后门出来。

        

      一进后院,他便看到扶额的袁冬初,当下也是大汗。

        

      他这活儿干的,好像有点对不起投递总号掌事的职位了。

        

      “袁姑娘,这个,你看,我实在是没招了……”一向明朗的潘再水,这时很有些局促。

        

      袁冬初笑着,说道:“难免的,第一次遇到这种事,谁都会手忙脚乱,你已经应对的挺好了。”

        

      至少,潘再水还找了几个写单的人,第一步就做对了。

        

      想当初,第一次双十一购物节时,提前半个多月就开始造势。可是。那么大基数的业内人士,还有那么多相关的快递部门,竟然谁都没想到,订单暴增的情况下,现有的投递力量是否跟得上。

        

      结果就是,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传输、交通工具、智能管理的基础上,因为快递量暴增,把整个快递业搞得人仰马翻。

        

      这个教训之深切,一直到她穿越,每次临近双十一,购物平台和各物流部门都如临大敌,各种布置和应急措施,提前便候着了。

        

      人家土生土长的古代人潘再水,有这样的反应,真不算差。

        

      听了袁冬初的话,潘再水看起来好了些,满含期待的问道:“袁姑娘你想到办法了吗?”

        

      给他传信的人说,只有小满和五个牧良镇的兄弟来了,然后就是袁冬初身边的三个人。

        

      若她不是想到别的办法,这几个人绝对不够用。

        

      袁冬初打量院子里的状况,厨房那边好像忙的差不多了。

        

      她问道:“一会儿就是午饭时间,你是怎么安排的?”

        

      潘再水答道:“做事的人会替换着吃饭,店里一直有人知应主顾。”

        

      袁冬初点头,再问:“你这里临时装包裹的,还是原来的竹篓?”

        

      “是呢。”潘再水有点不明白。

        

      只听袁冬初吩咐:“那就让人再找些,你这里有六个写单的人是吧?那就三十个篓子吧,不要太大,照着店里写单人身边能放下的大小。”

        

      潘再水不及多问,这种事随便找个人便能做,当下叫来灶下一个妇人,给她两串钱:“李婶子出去买三十个竹篓回来,就是咱们寻常放包裹那样的,买小两号的。”

        

      看着妇人揣了铜钱离开,潘再水目光灼灼的看着袁冬初,等她接下来的吩咐。

        

      他已经十多天的焦头烂额,主心骨来了,心头终于松快了些。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2 16: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