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之前店里的两个小伙计,这几天也是精神头十足。有和他二人熟悉的,悄悄询问:诚运是不是有什么大动作?
被问到的小伙计,都是一副风光无限的表情。
两人说的内容差不多:便是诚运投递那个年轻女子的掌事人,带来两个打下手的姑娘,俩姑娘本事可大了。
除了带着他们温习投递行的各种章程制度,还教他们认了更多字。
最让他们新奇、非常感兴趣的,是教他们认字的同时,通过不多言语的几个小故事,告诉他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做事做人,比学堂里的夫子讲得还要好。
还有,两姑娘讲述投递章程时说起:
诚运的这种运营方法,能让投递行开更多分号,大家都会有稳定的收入。做得好的人,更会有大好的前途。
面对人们半信半不信的神色,俩小伙计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明:
人家俩小姑娘每日讲课时,连他们门前摆摊、代写信的那个中年书生,都会进去听呢。
人们回想小伙计说的,每日前半晌是两个姑娘的授课时间。那个时间段,代写书信的落魄书生,果然也是收了摊的。
难道真去听两个小姑娘的教导了?
那俩姑娘有人见过的,十几岁的女娃而已,会不会这么能干啊?
一时间,诚运投递的动向,成了人们的关注点。
每日下半晌,原来的两个小伙计投送时,会神气活现的带两个新人,俨然就是老师傅的派头。
而且,诚运投递租下的这个店面,后院来来往往的人,新旧加起来,居然有十好几个。
人们不禁狐疑:信局不是个很挣钱的行当。虽然寄送物品信件的人渐渐多了,但若说养这许多人,怕是也够呛吧?
[307.第307章 再水哥怂了]
在各种人的各种关注下,顾天成一行人来到辅上城的第六天早上,辰时初刻,新迁的辅上投递分号,在两串长长的鞭炮声中,挂上了牌匾。
辅上投递行才算正式开张。
忙碌的新旧投递员们,个个喜气洋洋。
诚运投递掌事人袁冬初身边,一左一右,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姑娘也赫然在列。那些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讲道理居然会比学堂夫子还要好的人,着实开了开眼。
鞭炮的余音还未落尽,先后有辅上城的两家大户光顾了辅上投递行。
诚运投递并不拦阻人们在店里转转看看。
有看热闹的人,便在宽敞的店里走动,一边偷瞄大户之家的管事来诚运做什么。主要是管事来的时候,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拿。
只见衣着体面的管事,拿着一本画册翻看着,翻到某页时,便指给做记录的投递行伙计。
很明显,这是在委托代购。
订购单子上写了好多品类,管事交了押金,分别和投递行在代购文书上签字画押,双方愉快的拱手道别。
到了下半晌,知州府上一个得脸的管事,也是带了个小厮,来到这条不太热闹的街上,径直进了辅上投递分号。
同样翻着那本色彩明丽的画册,一通翻翻找找,投递行伙计把管事指定的内容记下来。
有两个来寄信的人,看到管事翻看图册的同时,诚运的掌柜还出示了不少雕刻精美的小物件,都是明艳喜庆的色彩。
ÓбÈÄ´Ö¸´óЩµÄ£¬´óºìÉ«¾«ÃÀ»¨¶äÑù×Ó¡¢ºÜÏñô¢»¨µÄ¾«ÇÉÎïʲ¡£
Ò²Óдóºì¼Ðö̽ðÉ«µÄ¾»ÃæÅäÊκͽäÖ¸¡£
虽然都是很小的物件,但个个出彩,零零总总的有好多种类。
已经办齐手续的两个寄信人,本还想多看几眼。探头探脑间,却是被那管事扭头瞥了一眼。
两人吓得一缩脖子,便退出去了。
小老百姓的,可不敢得罪这种大人物,吃不了得兜着走的。
有同一条街上、和刘二林相熟的店铺掌柜,听到诚运投递有了稀罕物,找过来问,这几家大人物买了什么。
刘二林表现得很坦然:“代购了几样漆器。”
“漆器?”问话之人和几个围观的听了回答,都有些发怔。
“漆器不都是做成首饰匣子和箱子的吗?听说,那几个管事在你家看的,好像都不是匣子箱子呢。”掌柜继续问。
“这个,我们代购的漆器……样式有点特别,但确实是漆器没错。”刘二林解释的很苍白,没有实物,他实在无法给出更形象的描述。
那中年掌柜继续努力:“有人见你店里有样品,我们能否瞧瞧?”
几个偷瞄的人,把他们见到的物件说的天花乱坠,勾的大家好奇心大起。
“这个?”刘二林很为难,“之前倒是有几件样品,却是被知州家的管事带走了,说是给他家里主子看看新鲜。”
真事儿,为了免除麻烦,袁冬初建议管事把几个样品拿去,先给他家太太小姐们赏玩几日。
管事也是个能做主的,想到如此稀缺物件,他们府上买到之前,最好不要被人看到。等到实物买回来,如果真有样品的精巧手艺,那才足够稀罕。
当下便做主,留了张清单,管事果真就把样品带走,回去给自家主子去瞧了。
“这样啊……”掌柜几日大为遗憾,不过也很理解。官老爷府上的人想拿去看看的东西,他们做生意的,还真没谁敢拒绝。
推销漆器的效果和坪州府差不多,只是,辅上城没有坪州那些麻烦,最大的效果,却是投递行刚换了一家门店,就有城内最有权势的三家大户光顾。
开门红的效果一览无余。
连知州大人和豪绅之家的得脸管事,都屈尊降贵的光临诚运投递这个小店,其他有心捎东西、捎信的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