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但次一级分号、和再次级的分号,就没这么正规了。
通常都是顾天成从牧良镇派个靠得住的兄弟,然后在当地招募两三个投递员,再凑合租一个小铺面就妥了。
日常接收和分派包裹,还有这位兄弟的吃住,便都是在这个小铺面解决的。
再小些的、县镇级的,若不是太繁华,有的地方只有一人支应着,根本没另外雇人。
辅上城还好,当地投递行的掌柜名叫刘二林,家在牧良镇,同样是顾天成手下兄弟。
他是去年被顾天成带来此地,独自驻守,又在当地招了两个伙计,撑起辅上城的投递事务。
过年时,他和各地其他兄弟一样,也是回牧良镇和家人团聚。年后,他比顾天成早找了几日启程。
刘二林是有媳妇的,他计划着,若今年辅上城的投递业务更好些,他的收入除了吃喝用度还有盈余,便把媳妇接来同住。
辅上城虽是次一级分号,但去年腊月来往的包裹已经很多,他和两个伙计整个月份都忙的焦头烂额。
想来正月的淡季过去,生意缓过来之后,刘二林接媳妇的计划便能实施了。
顾天成等人搭乘的货船来到辅上城时,已是二月中旬。
刘二林如往常那样,每天下半晌都在码头照应,看看过往船只是否有自家转运的包裹。
同时,他也挺纳闷,顾天成之前说好,十五之后便会出发,沿着河道,把各地分号都走一遍,还会多安排几个人手。
但数数日子,若照着这样的速度把沿岸分号走一遍,怕不是得用一年的时间?
正纳闷着呢,这日申正时分,三艘货船在辅上码头靠岸。
从其中一条船,先是下来了他很熟悉的包裹转运员,转运员后面,赫然就是他念叨了好几天的顾天成等几人。
这几人身后,还跟着三个生面孔。
刘二林大喜,迎上前去:“你们可来了,怎的用了这么长时间?可把我等着急了。”
顾天成却是怔了一怔:“怎么?这里也有事发生?”
这话一出,把大喜的刘二林问得一阵发懵:“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一旁的袁冬初抿了抿唇,顾天成这是被坪州府那档子事儿弄成惯性思维了吧?
“没事,”顾天成回过神来,若无其事的说道,“就是觉得挺巧,正好你在码头。”
“哦,”刘二林不明所以,便是忙自己的了,“那行,容我先交接了投递物品,你们等我会儿啊。”
顾天成几人也是赶巧了,所乘货船正好有他们的投递转运员,一路倒是不闷,这时却是要分手了。
去年,南下布局坪州和沐州投递行的是顾天成。
当时,他们急着投递业务拓展。多一处投递点,便能多几份包裹。
虽然那时手里银钱紧张,但顾天成还是在两个州郡的河道沿岸撒下不少人手。
虽然很多投递分号简陋,但投递业务却是真真的做开了,而且很红火。
这时,顾天成站在当时选好的小店面前,很是无语了一阵。
“条件很艰苦啊。”袁冬初站在他身边,低声叹息着。
虽然诚运投递是她一手操办的,但这次出来之前,她只去过通州投递总号。若说再有的话,便是他们的大本营——牧良镇的投递行。
这时站在这条窄窄的街道上,看着面前低矮老旧的小房子,袁冬初很有心酸的感觉……创业难啊。
好在这条窄窄街道转出不多一段路,便是辅上城最繁华的大街。
虽然投递分号店面位置不好,也不显眼。但若是宣传到位,依照投递行的独家买卖,大家循着地址找来的话,倒也不算偏僻。
[303.第303章 凑合]
顾天成几人打量门店的同时,店里一个十四五岁的小伙计,见门前站了好些人,忙迎了出来。
一眼看见刘二林,先叫了声刘掌柜。然后,视线才落在顾天成几人身上。
别人他不认得,但顾天成他还有印象。毕竟,当初来这里张罗投递分号、招人的,就是这位小爷。
这位的年纪虽然比他们刘掌柜还要小一些,但刘掌柜对上这位爷,却是自愿当小弟的。
“大当家好。”小伙计连忙躬身行礼。
顾天成很有老大范儿的摆了摆手,笑道:“自家人不用那么客气。”
对于投递行这个小店面来说,他们一行十多个人,绝对算得上一个大群体。
这些人往店里一站,还没全进去,便即把个小店挤得满满登登。
周山只迈进去半只脚,便很识相的退了出去,还招呼他身后、侯平推荐的三个朋友。连带着已经进门的星辉星耀,都给他喊了出来。
倒是秀春和小翠,人家是专业做投递的,当然要仔细看看小门店的经营状况。
“之前没太觉得,现在看来,地方确实小了点儿。”顾天成对袁冬初说道。
“投递和揽收量若是多了,这点地方肯定不够用。”袁冬初赞同。
看门的小伙计,却是听得眼睛一亮:大当家,还有这位传说中的袁姑娘的意思,辅上投递分号的确要换大店面了啊。
现在的辅上投递分号,着实太小了。
去年腊月,店里进出的包裹和信件一下子多起来,小店差点就放不下了。
年后,各家买卖都是淡季。但他们辅上城的投递分号,刚出了正月,包裹和信件就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