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小段子正文之后,还有只言片语的引导感悟。
这些,对于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来说,绝对新奇。总会又一两个、甚至几个段子,能触动他们的心灵。
当初秀春、小满几个拿到小册子,袁冬初逐字逐句教他们念下来,融会贯通之后,可把这些人给痴迷坏了。
那时,秀春两眼闪着星星,问袁冬初:“哎呀,冬初你可太聪明了,你是怎么想出的这么有趣、这么有道理的故事?”
小满、星辉等人也是一样的表情。
袁冬初颇为汗颜:“这个嘛……就是使劲想啊想的,就想起来了。”
不胡说,这真是她使劲想,才想起来的。
公司那座三层办公楼,每个办公室都会帖两三幅精美的配图印刷品,每一幅都是这样的小故事。
各个办公室偶有重复,但所有内容算下来,二三十个段子总是有的。奈何让她短时间内全想起来,却是不太可能。
就这十个也是她很伤脑筋,一边回忆一边写。涂涂改改,力争把原来的词句组合还原出来,老费劲了。
好在她的辛苦没白下,广大人民群众还是蛮识货的。
只要接触过这些小段子的人,都会啧啧称赞。
……嗯,除去那些酸腐顽固的老学究。
雇用的工匠雕板时,就被一个取货的年老书生看到,拿起其中一张纸,瞟了两眼,便把纸丢下,还扔下“肤浅”两个字,傲娇的飘然离去了。
相对于生涩难懂的古文言文,这些小段子的确都是大白话。
但话糙理不糙啊,何况即使是白话,道理也在哪儿搁着呢,袁冬初对自己带来的文化知识很有信心。
第一天的培训,上午的半天时间,由秀春主讲。大小十个学员,把投递业的规矩章程、地名人名各学了一部分。
小翠也讲了小册子的一个励志故事。
课后作业:要求十个学员背诵五条规矩章程,地名、人名和小故事通读十遍。最终目的,是把需要通读内容的所有文字都认下来。
[280.第279章 金子和烂泥]
顾天成和星辉、星耀午间回来时,上午的培训课刚刚结束。
看着十个人各自扎堆儿,兴致勃勃的拿着小册子议论,顾天成又来了兴致,找小翠要了一册,又乐呵呵的从前到后看了一遍。
之后,冲着袁冬初说道:“你弄出来的这个东西,还真是……”
“什么?”袁冬初斜他,话说半句,吊人胃口啊?。
“没什么,亏你想得起来,这东西着实不错、很出彩。”
周山和侯平忙着调度盯梢的事,中午饭是在外面就近吃了一口。
天色只余下最后一道光线,两人才从外面回来。
昨日侯平进门才被惊异了一把,最后自己也弄了一张认字的纸。
侯平已经惊异过一次的心情,进了投递行后院,却是又惊异了一次,且更有深度。
他看到的这一个个……兴致勃勃的,手里拿的已经不是纸,而是一册……书?
还指指点点的,特么都能读书了啊!
这次侯平不拉着周山问了。
周山和顾天成这种人,包括徐志在内,那种理所当然的回答,让人有吐血的冲动。
如此不寻常的事,在他们口中,是那么的轻描淡写。
侯平决定不生那个气了,直接冲着一边招手:“那个小子,对,就是你,过来。”
省心很迟疑:“侯大爷,喊我?”
“对,你过来。”侯平顺便就在正房台阶坐下了。
他叫的就是省心,起码在读书认字上,他最瞧得上这小子。
省心拖沓着步子走过来,问道:“侯大爷有事?”
侯平示意他身边的台阶:“坐下说。”
趁着外面还有一丝光亮,他指着省心手里的册子,问道:“你们都能读书了?”
侯平问出这句话,自己都觉得牙根有些酸。
很不愿意相信啊!
省心说道:“这个不算读书。是柳姑娘教我们跟着她朗读,一边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下来,我们好像能记住一些。”
侯平看看院子里另外几个,都是趁着剩余的稀薄日光,饶有兴致的低声读着,很珍惜时光的样子。
不时的,像是卡住了,还会找其他人求教讨论。
“你现在读一遍我听听。”侯平说道。这些人如此的兴致盎然,到底是读书这件事有趣,还是他们背诵的内容有趣?
省心犹豫一下,便看着手中册子的第一页,声音不大不小的缓慢读起来。手指还习惯性的随着阅读,在一个个文字上移动着。
内容非常简单:
高僧问求道者: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
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