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附近码头有客船停靠,她们便乘船过去,把点心卖上客船。没有客船,就在集市上把点心卖掉。
在集市上卖点心,果真和客船上没法比。点心价钱没差别,但生意的做法却是不同。
客船的主顾非富即贵,她们把点心卖给主顾之后,主顾若是多问几句点心的做法,她们便会把做法告知。
只不过,她和袁冬初都是能说会道的人,告知做法之前,总会表示一下方子的珍贵、是她们赚钱的根本云云。
赖以赚钱的点心方子当然很珍贵,大多数主顾得到方子,都会有不菲的赏钱。
吝啬的主顾也有,但很少。
通常情况下,送点心方子所得赏钱,比她们在集市卖一个月点心的收入多的多。
因为客船的流动性,富贵人家乘船离开之后,对她们这地方没什么影响力,即使给出了方子,也没影响她们的点心生意。
而且袁冬初心思颇多,镇子不大,她们每天只做一种点心,即使有客船停靠,一条客船买到的,也只是当天做的那一种点心,方子当然也是对应的这个。
也就是说,每次往客船上卖点心,并不会把家底兜出去。
并且,那方子不是卖给主顾的,而是送的,这就不影响她们继续做同样的点心买卖。
最开始,卖点心的钱是她和袁冬初平分。后来她做点心的手艺明显比袁冬初要好很多,卖点心的钱就是三七分了,她得七成,袁冬初分三成。
但往客船兜售点心,所得绝大部分是赏钱,赏钱啊!
通常情况下,卖点心的钱连赏钱的零头都不足。这么巨额的赏钱,却是袁冬初拿九成,只给她一成而已。
[30.第29章 将来的恐怖]
对于袁冬初的分配,连巧珍心下其实是不满的。
点心能够得上有钱人的口味,口感和味道更加重要不是吗?
贵人吃着满意,才会愿意要点心方子,才能有打赏。
在这方面,她的贡献更大!但袁冬初从未提过平分赏钱、或者调整一下比例。
连巧珍也想过,自己分得的银钱太少,她不和袁冬初一起做了。
但这个生意,摆明了是袁冬初起意开始的。她若分出来单做,自己的名声定会受损。
那时的她什么都不懂,心底里很看重她和秦向儒的亲事。
秦家是大户人家,秦向儒是官宦人家的子弟。虽然秦家有些没落,那也不是她们这样的人家可以比的。
她若被人指责人品有问题,怕是秦家会退婚。
而且袁冬初鬼的很,她说新的点心不容易,她得用心想才会琢磨出新的点心式样。
所以,过好长时间,才会提出一种新的做法,之后实验多次才能成功。
连巧珍很怕她自己单干之后,不但名声受损,袁冬初离开她,还会找别家女孩子合伙。
到时候,袁冬初那边不断有新点心推出,而她只守着手头掌握的那几种。
若袁冬初再黑心一点,把旧有的点心方子卖给当地的点心铺子,最后做不下去的只能是她。
时间渐渐过去,连巧珍就在各种纠结心情中,拿着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继续和袁冬初一起做着点心生意,她渐渐的也麻木了。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她出嫁,袁冬初才放手了点心生意,彻底交给她。
她用秦家分给她和秦向儒的那个小店铺,开了个点心铺子。
而袁冬初则跟着她爹,用做点心生意赚来的大笔银子,买了两条船,和顾天成合伙,开始做起了河运生意。
当时的连巧珍还奇怪,袁东初居然舍得把这么赚钱的生意给了她。
却没想到,人家是有了更大的打算,去做大事业了。
事后她回想,袁冬初真是有心机。摆脱她时,只是假模假样的询问她要不要也入一股,却没解释河运生意虽然有风险,但是,一旦成功,将会是多么大的规模和势力。
她当时只是一个小镇子上的平民女子,只知道河上运货风险大,经常听闻某某货船在河上出事,光是陪货主银子,就搞到倾家荡产。
另【创建和谐家园】头上的地痞无赖,也很难以应付。只要龙头老大不如意,船只连安全靠岸的机会有没有。
袁冬初又不给她说清楚其中的关键,她哪敢把好不容易到手的银钱拿去冒险?
直到岁月一年年流逝,眼看着顾天成夫妇二人从两条船起家,在康豪的一路帮衬下,钩织起庞大的河运脉络和产业。
而她连巧珍,自小就聪明能干,家里家外一把好手。却被圈在一个小小的镇子里,一辈子仰望那两个样样不如她的女人。
她这次重生回来,首先就是把自己的亲事定下来,让她也好运一次。
紧接着,就是抢先做起点心生意,从根本上断掉袁冬初起家的银子积累。
出嫁前的一年,她不但让康豪在县城开起两家点心铺子,还特意把点心的制作方法泄露给延浦镇。
即使袁冬初能想到制作蛋松饼,也不会有丝毫优势。
可是,她所做的这些,根本没起到作用。
袁冬初的确没机会做点心,可她却有了别的赚钱方法。
这办法甚至比卖点心还要方便快捷,只要知道有客船停靠,马上去挖野草都赶趟儿。
不用油、不用糖,不用鸡蛋和面粉,更省了劳心费力的制作过程,却一样能卖给富贵人家,一样能得到丰厚的赏钱。
她怎么会有这么多赚钱法子的?
当初用鸡蛋做点心,难道不是因为闯了祸,焦急万分之下,才碰巧萌生的办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