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难道没说清楚,还有疏漏?
他很诚恳的答道:“我希望能和船厂师傅们一起维修那三条船。”
这样啊……卓远图有点冒汗,他想起来了,管事给他说过这个话。只不过,他没朝这个方向理解。
秦向儒好歹是官宦之家出身,他真打算撸起袖子,和修船的工匠们一起干活儿?
卓远图不怕秦向儒学了手艺,威胁到鸿江船厂。
鸿江船厂沿河四座分厂,下设小厂若干,其中成千上万的工匠、工人。若随便几个好手艺的工匠辞工,就能建个厂子和他分庭抗礼,他鸿江船厂早就地位不保了。
但卓远图的疑问还在:“诚运南北做的是河运行,造船事务学太多没太大用处啊。”
这就轮到刘启元给他解释了:“我们把大官人当自己人,便说几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
卓远图很想表示他的无语,就你家表现出的各方面战力,很有资格不知天高地厚。
问题是,这话不好往出说是不是?
刘启元一点儿没隐瞒,说了自家的打算:
诚运南北要做天下最大的河运行。若真有那一天,诚运麾下的各种货船会越来越多。相应的,维修维护方面的事务不但多,且遇到的情况也会很杂。
基于这个目标,诚运两位当家希望培养一支专业的维护队伍。
等到货船渐渐多起来后,诚运能在船只的维护保养上自成体系,延长货船的使用寿命。在应付突发事故时,诚运的船也能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
眼下这三条船的大修和维护比较有针对性,所以,诚运希望借此机会,把这件事做起来。
这番解释让卓远图怔了好半天。
这些家伙果然就是天生做大事的人吗?越来越多的货船在哪儿呢?就把基础事务做到这个份上了?
“行吧,不是什么大事,若秦公子和诚运的人的确能参与维修,大修还能快些。”卓远图拍板。
他很想看看,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书香大族秦家的大公子,能把手艺活儿做到什么程度。
有大东家做主,事情很容易便敲定:诚运三条船维修过程,秦向儒会带诚运三个手下参与。此决定即日起生效。
维修这事儿,诚运算是走了鸿江船厂的关系。三条船送进鸿江船厂的维修船坞,立即便安排人着手大修。
按计划,大修事务直到大年二十五暂停。也就是说,从三条船开进船坞维修,年前会安排六天抢修。
接下来再开工,就要等到来年正月初十,鸿江船厂年后开工之后再继续。
刘启元、秦向儒等人来到通州的第三天,秦向儒和诚运的三个兄弟便正式上工了。
这一天也是周彩兰应邀拜访卓家的日子。
送走秦向儒,周彩兰便在秦家丫鬟和婆子的协助下,整理衣着仪容,准备前往卓府。
接周彩兰的卓家马车走上大街,丫鬟半悦推了推厚厚的棉窗帘,让外面的光线可以穿过纱帘照进来。
就在纱帘飘动的一瞬间,从另一辆马车上下来的连巧珍看到一张有些眼熟的面孔。
有些熟,但一时记不清是谁。
[244.第243章 异样阴郁的眼神]
秦向儒去了鸿江船厂做事,同时心里也惦记着自家媳妇。
周彩兰第一次踏入豪门,不知是否能应付下来。
午时歇工,他知道卓府一定会留周彩兰午饭,便也没回去,在船厂这边对付了一顿。
待到傍晚收工,麻利的收拾了工具、什物便往回走。
在投递总号附近岔道,他和三个诚运兄弟告别,脚步匆匆赶往临时居住的院子。
他一整天都惦记着周彩兰在卓家的状况,卓远图也没闲着,特意安排了人,观察秦向儒是否真如他所说,会亲自动手做维修事宜。
结果一整天下来,巡视管事看到的,和维修货船工匠口径一致,都对秦向儒的工作态度给予了高度肯定。
至于动手能力和技艺方面,大概因为不常做维修事项。尤其这种大范围修复,他大约都没见过,所以有些手生。
但秦向儒的这份手生,一点不妨碍鸿江船厂管事和工匠对他的好感。
这样一位斯文公子,换了短打衣裳,就能和他们一样扑下身子做事,可贵得很呢。
因为秦向儒的这种可贵精神,他不时的虚心求教,并未受到工匠们的抵触,有问必有答。
有两个老工匠还能主动指点他一些做活儿的窍门。
听了管事和主事工匠的禀报,卓远图大为叹服,若秦向儒照着这个方向努力,着实是个可用之才。
卓远图怀着对秦向儒的赞许,回了自家府邸。
和方大太太闲聊之时,方大太太对周彩兰也赞誉有加。
“秦娘子虽没有袁姑娘那样的聪慧和才干,但性子恬静温和,极易相处。”
卓远图闻言笑道:“人们说的天造地设的一双,大约便是这个样子了。秦公子性子内敛、不善言辞,配上这样一个温和、善解人意的娘子,日子一定过得和睦。有道是家和万事兴,这两人都是有福气的人。”
“谁说不是呢,”方大太太继续说道,“秦娘子看着随和安静,却也是个少有的明白人。”
“是吗?”卓远图挺有兴趣。
“是呢,”方大太太说道,“说到通州和咱们府上的繁华,秦娘子毫不掩饰羡慕向往之色,看着就是真性情的流露。同样的,说起延浦镇和自家的日子是,她也没有羞惭回避,言语之间,对家乡和现如今的状况很满意。”
“贫寒之家的女孩子,有这样的心性,很不容易了。”卓远图也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