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而进入这个名之为办公楼的建筑之后,竟感到有丝丝暖意入体。
“上楼吧,二楼有专门商谈事务的房间。”袁长河邀请道。
他们一直在这里做事,已经有点习以为常的感觉,对陈广徳等人的异样很不能感同身受。
转过小小的照壁,后方就是那个曾经让建筑队伍惊讶的楼梯。
顺着相对宽阔的楼梯上了二楼,陈广徳的一个下属终于忍不住,问陪同的刘启元:“你们这栋房子,进来就感觉暖融融的,是烧了火墙吗?”
他不确定的是,没看到专门烧火墙的地方啊。供这么大一个二层建筑、多个房间的火墙,应该有专门烧火的地方吧?
“这个啊……”刚踏上二层的刘启元,先扫一眼两侧的过道和房间,心里是油然而生舒畅。
如果没人问起,他都没怎么在意这事儿了。
若说他们这集中办公的房间,虽然好处很多。但就目前的天气来看,最让人满意的,就是一层房间设置的壁炉了。
他笑着说道:“下面房间中都设有壁炉,嗯,就是砌在墙壁中、类似于炉灶的物什,可以烧柴、烧炭,取暖效果很不错。另有烟道通过二层房间,我们这里也会缓和些。”
“这样啊。”问话的人感受着这份暖意。
这种暖意和火盆带来的烟火燥意不同,很温和、也很持久。
他试探道:“你们这个能烧火的构造,外人能不能看看?”其实他想说,他们应该不算外人吧?
没想到刘启元回答的极其爽快:“可以啊,别说咱们是自己人,就是真的外人,有些人听说这里的壁炉好用,问上来时,我们也都据实相告。”
他们的问答用的是正常谈话音量,双方近十人都听到了。刘启元简单的几句话,还真让陈广徳等人有了自己人的感觉。
待到他们做到会议室,气氛便更加融洽,真有了自己人的亲近感。
这场商谈是袁冬初主持的,陈广徳一方共来了五个人,诚运一方也是五人。另外还有周山等几个听候吩咐的,随时待命,准备送上需用的资料账册等物。
在诚运展示的账本中,陈广德发现,诚运的财产组成不单单是袁长河和顾天成两人。
顾天成一方除了顾天成自己,还有不少人有不同程度的占股,只是数额很小。
另一半的袁长河,他这边也有两人,同样份额很小,名字是于二牛和柳永银。
诚运账册清楚记着,这些人在诚运筹建之初,各投入多少份额。
按每月账册显示的盈利数额,陈广徳暗暗计算,这些人的投入虽少,但年底会有本金三分之二的分红。
照着这个势头,明年年底,他们不但能把本金赚回来,而且已经开始赚钱了。
如此以来,陈广徳计算着自己的这一份,不但能盈利,投入一样不会被黑了。
以顾天成一夜之间就能悄无声息拿下翼阳码头的强悍,他还能把账册和表格做到如此清晰,想来并没有贪散户盈利的念头。
据此,陈广德又多了一份信心,不禁庆幸自己之前的灵机一动,让他找到这样一个钱生钱的好去处。
事实上,顾天成的确很靠谱。
一样是合作,顾天成把陈广徳和卓远图、廖清溪分得很清楚,陈广徳和那两人不一样。
[239.第239章 很想去怎么办]
卓远图和廖清溪家大业大,顾天成和袁冬初对自己也有信心,当然是可着劲儿的往里忽悠。
尤其廖清溪,袁冬初两人本着空手套白狼的原则,能忽悠多少,那就一定得忽悠更多一点,反正最终廖清溪不会亏就是了。
但陈广德就不一样了,这番接触下来,陈广德人不错,而且这三艘船虽算不上是陈广德的全部家当,却也差不了多少,人家指着这个过活呢。
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好一番评估折算之后,依据诚运南北和诚运投递现有的资产、人力资源、诚运的金字招牌等,陈广德几百两银子的卖船尾款算下来,还不足诚运的一成股。
不足就不足吧,陈广徳也认。
不看不知道,等到诚运动了真格的、给他亮出家底之后,陈广徳就明白了:诚运不是他、或者大河上那些懵懵懂懂做河运的船队可比,人家是真的要谋大事的。
虽然诚运南北多了一份外来股,但还是依照之前和卓、廖两家约定,顾、袁两家不会和人合伙管理诚运。
如果陈广徳有意向在诚运做事,顾天成并不阻拦,但只可能做某一方面的管理事务,并且得能胜任才行。至于银钱方面,则和顾天成、袁长河等人一样,不结算分红时,每月只能领取自己所做事务的工钱。
这却是他们多虑了,以顾天成如今在河运的名声,陈广德压根儿就没想过和他抢夺什么管理权。
而且不足一成的股,也没给他这样的底气。
“顾当家多虑,”在顾天成给他解释这些事情时,陈广德苦笑着说道,“河运这个行当着实辛苦,我是没这个心气了。就按之前说的,每月结算之时,我来查账便可,希望不会给各位添麻烦。”
陈广德只是小有家业,否则也不会冒险置办三条大船,来河道谋这份辛苦钱。
他很看重萌生退意时的这次投入,希望这一搏,能彻底改变他的家境。
所以,虽然诚运之行让他更多了信心,但稳妥起见,也不能全然放手不管。他可以不介入诚运的经营,但收支状况及盈利还是要看的。
“应该的。”顾天成、袁长河当然一口应下。
双方都算得上坦诚以待,和陈广徳合作的一应事务很快谈妥。
眼看就是十二月月中,陈广徳揣着厚厚的几叠文书,心满意足的回家过年。
今年,他可算是能安安心心过个年,不用再纠结年后是否能揽到运输货物,也不用早早便和父母妻儿道别,没白天没晚上的在河上漂泊。
送走陈广徳,接下来的三艘货船却是麻烦,偌大的三条大型船只停靠在牧良镇码头,很占地方,而且耽误事儿。
虽然严重损坏的船只有一艘,但秦向儒说了,另两艘船的保养一直做的不好,启用前,最好彻底检查大修一次。
若都拖到年后,三艘大船的启用时间,说不定就得三月份了。
“我觉着,这事儿不好往年后推,该修还是该维护,年前办妥为好。”在办公楼的会议室,刘启元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