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当下,诚运的几个主事人一起去了距离码头不远的办公楼,在那间有壁炉的会议室坐定。
其实把袁冬初喊来,就是顾天成说的,买船是大事,作为诚运的决策性人之一,这件事儿得让她知道。
还有就是他们明日要去安余镇看船,她要不要一同前往。
毕竟离家好长时间,不知她是否需要休息几天。
船上晃荡的这些天的确挺够劲儿,但袁冬初觉得她没那么娇气,不至于因为这个连正经事也做不了。
几个人稍作商量,便定下第二天一早搭船前往安余镇。
他们回到牧良镇已经是半下午时分,商量事情并没用多少时间,便各自散去。
袁冬初的晚饭是在自家吃的,只不过,晚饭的汤菜主食,都是周彩兰午后便准备好的。
吃饭至于,他们一起聊天,说起袁冬初要随袁长河等人去安余镇看船时,周彩兰也跃跃欲试。
她看着秦向儒,问道:“相公,把我也带上吧。”
她昨日便听秦向儒说过,那条船的状况如何如何,哪里是关键地方,他看着没问题。另有什么位置不太好,需要修复。
把周彩兰听的满心崇拜,她想跟去看看自家相公说的那些事。
秦向儒却略显为难:“我们是去做事,你去游玩的话,怕是不合适。”
周彩兰立即就委屈了:“我哪里是去游玩嘛。我去看看你们都是怎样做事的,免得日后你说起很多话题,我会听不明白,想多聊几句都插不上嘴。”
咳咳……袁长河听小两口的对话转向亲密,略显尴尬。忙着低头喝汤,头都不好抬起。
“这个……”秦向儒犹豫起来,看了一眼袁冬初。
周彩兰也看过来,家里那一关她已经过了,现在轮到诚运的这一关。
诚运这一关好说,冬初绝对能做一大半主。
“冬初你看我去一趟行不?”周彩兰问道,还对袁冬初眨了眨眼。
“行啊,明天咱们一起去,我陪着你。”袁冬初一口答应。
虽然这是古代,但夫妻二人有共同语言,一样有助于家庭和睦。
就比方说周彩兰热衷的绣工,秦向儒在花样和图案上,就很能给一番见解。
但大男人的,不能总聊这个啊。给小周同志一个了解、并仰慕丈夫的机会,很有必要。
如果秦向儒在水文水利和船只维护方面有见地,日后诚运的规模渐渐大了,船只和船队数量定然会增多。
秦向儒作为技术人员,忙到顾不上回家的时候一定不少。那时,周彩兰能了解秦向儒的工作性质,就很重要了。
周彩兰闻言大喜:“我就知道冬初是最开通的。”
她完全忘了袁冬初和她一样都是女子,袁冬初却是整日都在外面做事。
她光顾着高兴嫁了个好丈夫,而丈夫谋了一个绝好的差事。
从她嫁给秦向儒以来,在各方面都长了不少见识,日子也过得舒心。
她的运气真好呢。
第二天一早,袁长河父女、秦向儒夫妇、顾天成和刘启元,加上袁冬初的丫鬟婉儿,一行七人搭船,前往安余镇。
他们到达安余码头的时候,天光已经大亮。
刘启元已经和船主接触过,船主是个三十岁出头的人,叫陈广徳。这几天住在安余镇的一个客栈里。
[234.第234章 专业]
顾天成等人来到客栈,刘启元刚要询问店小二,秦向儒却是一眼看见陈广徳正和两人从客栈一侧的饭堂走过来,看来刚用过早饭。
陈广徳看见他们一行人,愣了一瞬。
他见过刘启元和秦向儒,这是他们第二次来这里,多几个人不奇怪。
但是,他们身后居然还有三个女子,年纪最小的那个看着是个丫鬟,这是他们中某个人的女眷吧?
有意买船的人,怎么带着家中女眷过来了?
刘启元迎上几步,拱手道:“陈兄,叨扰了。”
陈广徳整理心情,笑着还礼:“刘兄客气,几位是陈某的主顾,哪里来的叨扰一说。”
一边说话,一边伸手相邀:“几位用过早饭吗?这里的吃食味道尚可,就在这里用些如何?”
刘启元摇头:“我们吃过了。”
“几位此来是……”陈广徳试探问道,他还看了看刘启元身后几人。
除了他认识的姓秦的那位公子,另外还来了几人,这意思……要买那条船了吧?
陈广德看过秦向儒时,特意点了点头。
前日来看那艘事故货船时,就是以这位姓秦的公子为主的。
他急于出手这条货船,很热心全程陪了刘启元两人。
就是这位秦向儒,很仔细的查看货船各个位置,不时在一些地方敲敲打打。
事后,秦向儒诚恳向他建议:若想继续做这一行,得在船只维护保养上多下些功夫。
之后特指了一些地方,说那些地方虽不起眼,但很关键。那些话都是他之前不曾听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