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连巧珍不知道,她派伙计去找衙役时,已经有人在路上寻两个衙役搭讪,还暗搓搓的塞了两角银子过去。
若不是他之前拜托了同僚,那两角银子就被衙役接下了。
即便这样,衙役也没敢得罪搭讪之人,只是暗暗透了口风,点心铺子东家也是打过招呼的,实在不方便太过偏袒。
几个衙役还给人做了保证,这件事只了结在两个妇人身上,绝不会多做牵扯。
事实也是如此,他康豪如今只是给捕快打下手,能做的也就是不让自家铺子吃亏。至于别的,追究背后主使人……他却是没那个脸面的。
康豪他能对自家媳妇说,如果没有他在衙门里做事,如果没有他和这些人称兄道弟,凭她一个平民女子的招呼,等到衙役拖拖拉拉的到了,对手早就安排人围在点心铺子前,有了足够混淆视听的时间。
即使衙役到了,双方质辩之下,不但谁对谁错分辨不清,说不定胡乱攀扯证据时,,被人进到后厨。
那时,人们有的是机会在里面动手脚,寻摸一些生坯样品和紧要物什。
他自小就在衙门里打杂跑腿,这些事情知道的很清楚。
平民百姓摊上官司,若对方有钱有势,想讨公道……不是不能,而是很难。
公堂上那顿板子,的确是雇佣时文书写的清楚,但也得证据确凿,衙门认可才行。
康豪垂目不语,连巧珍却以为他还不肯松口,当即便冷下脸说道:“若是你不方便,那便不用你了,我自己去牙行便可,原本也不费什么事。”
康豪很想说“随便你吧”,但一眼瞥见连巧珍粗重的腰身,终究长叹一声,说道:“我下半晌便去。”
说罢,再次端起碗,狠狠给自己压了冒尖儿的一碗饭,一口饭、一筷子菜的大口咀嚼起来。
连巧珍则不再多言,扶着腰站起,向青莲伸出手去。
青莲忙上前扶住,搀着她往里间屋歇着去。
…………
这日午后,袁冬初和秀春、小翠着实忙碌了半日,和潘再水等几个通州骨干,以及鸿江船厂派来的两个管事,一起商议招募加盟投递分号的事。
招募文书和计划是袁冬初写的,但讲解却是小翠和秀春。
她们还认不全上面所有的字,但却是通头都背会了。
两人各负责了一部分,讲解的通畅无比,把潘再水几人和鸿江船厂的两个管事,听得啧啧称奇。
尤其鸿江船厂派来的两个管事,如今就是代表鸿江船厂主事的,卓远图选的也是挺得力的人,都是读过书的。
两人刚拿到文书的时候,见上面遣词琢句过于浅白,心里还很谅解那位袁姑娘没读过多少书,能写成这样不错了。
但被两个小姑娘噼里啪啦一番讲解,瞬间就觉着这种文书就应该这样写,否则怎能说的如此清楚明白。
[216.第216章 刮目相看]
招募加盟店文书中的大小标题写的清楚明白,每个标题下时更详细的内容。这些内容的书写量比较大,由秀春二人给总号管事的几人讲解。
随着讲述开始,还有听讲的人不明白时的提问,两个姑娘更让人刮目相看。
这并非说她们两人比通州总号的几个人更能干,她们也有解答不了的问题,这时就轮到袁冬初插上几句话,进行说明。
她们让人刮目相看的地方,是两个小小年纪的女孩子,在这种场合下解说的从容和不怯场。
鸿江船厂那两人虽是管事身份,但能被卓远图派出来主持事务,无论身份还是家境,比寻常百姓要好很多。
他二人都是中年人,家中自有儿女。
家境搁在那儿,就算家中女儿没送去读书,也是悉心教导,言行举止一定要得体大方的。
即使这样,若是让自家女儿处于这种场合,在众人目光灼灼的注视下,她们绝对做不到两个女孩子这般从容大方。
更何况,人家女孩子拿着一册文书,能很流畅自然的侃侃而谈,讲解的条理分明。
单论这个,别说家中女儿,就是被他们寄予希望的儿子,也没这种本事。
两个管事光顾着惊奇,他们哪里知道,从袁冬初开始卖野菜,到后来开始做投递行,秀春和小翠时时都跟在她身边的。
尤其后来,诚运投递不断的设立分号,再开展代购业务,每一样都需要做前期准备,都有相应的计划。
这些事都有秀春两人帮手,很是熟悉其中的条款和行文模式。
另外,很快扩展的投递业,对投递员的培训也非常重要。培训工作,不论教认字还是讲解投递守则,袁冬初都是有意识交代她俩去做。
像今天这样的场景,秀春和小翠时不时的就会经历一次。区别只是听她们讲解的人,身份有差别。
这份差别在秀春二人眼中并不特别大,毕竟,诚运南北和诚运投递接待的客人中,由不少都是走南闯北、很有见识的,人家俩小姑娘都有接待。
所以,两人给这些管事展现一番,什么叫做职业素质。
被招来听课的人,都在诚运投递管着大小不同的事务。可以说,随着诚运投递不断扩展,他们也在不断的积累投递业的管理经验。
加盟分号虽然是个新鲜词,却并未超出他们的业务范围。
和自家分号的区别,只在于加盟分号是由别家代做。
他们需要做的,是让这些别家代做的分号,如他们自己下辖的分号一样如常运作。
由于熟悉,一个下午的时间,招募计划便已分说明白。
至于更详细的内容,就需要他们各自参照手册,去熟悉、去理解了。
待到日头西斜,讲解才算告一段落。
袁冬初等人在通州只是略作停留,不可能滞留很长时间。明日她们还要去卓府做客,不可能在这上面花更多时间。
讲解之后,便把手抄的册子人手一本,给在场七人分发下去,让他们拿去各自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