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穿成福运小娘子》-第2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来,连巧珍掌握了培养活性酵母的方法。传统的老面加碱做出的面点,和活性酵母做出的面点,完全不是一个口味。

        

      酵母形成的蓬松度,加入鸡蛋、牛奶等优质食材,做出来面包,其清新美味,的确能在古代面点界独树一帜。

        

      希望代购点心的那位,听袁冬初念叨了一句面包便没了下文,忙解释道:“是的,就是面包寿桃,比他们铺子里卖的面包要醇厚一些。口感上,有点接近咱们寻常的寿桃和馒头,但同时具有面包的独特香甜和美味。”

        

      “行吧,”袁冬初说道,“您要的这些,运送时,需要要加倍小心,不能挤压磕碰,否则来了就不成样子了。所以,代购费用上,怕是会高一些。”

        

      “可以。”那人答应的很痛快。

        

      这些点心,如果他们自己去买,一样得小心翼翼,一个人根本拿不了。再加上往返四、五天的食宿盘缠,够买三份这样的点心了。

        

      几位翼阳掌柜原本打着上门询问的念头,受到意外的热情接待,竟是无一走空,把各自要办的事情一一办妥。

        

      不但李掌柜大有收获,另外两个掌柜看到诚运的各种代购样品、和独特的价格优势,更是多订了几份计划外的物品。

        

      几个人皆大欢喜的离开。

        

      刘三虎早就按捺不住,之前数次想插嘴,都被袁冬初摇头制止。

        

      这时见房间里没了外人,终于有机会开口:“忘了给袁姑娘说,刚才那人要代购的点心,是康豪婆娘铺子里的。”

        

      “那怎么办?”袁冬初笑道,“难道因为是她家铺子里的点心,咱就不做这份生意了?”

        

      刘三虎语塞一下,强自辩解道:“咱不帮她家代购,她至少会少赚一些。”

        

      袁冬初摇头,说道:“连巧珍的点心一定有很特别的长处,如果咱们撇开她家的点心,保不准别的人会专门钻这个空子,搭船专门往各处推销。

        

      咱不但少了份生意,没准还会让人借着这个机会,同样做代购和投递生意,无端给我们弄出一个对手。”

        

      截止到目前,诚运依然是个小型河运行,不说别的,船只数量就是极大的限制。

        

      如果这时有财力大些的人进介入投递和代购业,诚运绝对比不过人家。

        

      现在,他们依然属于闷声发大财阶段。依仗的,便是人们还没看出投递业的将来,处于懵懂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应该尽量杜绝人们介入的念头,让大家都看不到这里面的利润和潜力。

        

      对于袁冬初所说会被别家抢生意,刘三虎和周山等人没有深切感触,但她说的,连巧珍得点心很特别,刘三虎则有绝对的发言权。

        

      他做了一个惊悚的表情,说道:“要说康豪这婆娘,算有点真本事的。她的点心铺子第一天开张,便有一种很独特的香甜气味飘出,那种味道极为诱/人,能飘出老远。

        

      加上开张之前,那婆娘学了咱们,做了不少宣传。开张那天客人便爆满,很快把店里的点心买空,之后的生意一直都是这么红火紧俏。”

      [201.第201章 偷不走的酵种]

        周山认为刘三虎是在夸大其词,尤其那什么能飘出老远的独特香味,他表示严重质疑:“你这说的悬了点吧?点心而已,凑近些能闻到点香味,哪会有你说的这么玄乎?”

        

      秀春和小翠的表情,也是满满的不相信。

        

      刘三虎言之凿凿:“真的,一点不瞎说,就是刚才那人说的面包。她那东西也不知怎么做的,很香很香,能飘出老远的香味。这段时间,好多老字号点心铺用尽了手段,只知道面包是用一种独特的引子发面。

        

      至于引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却是无论如何也打听不出。连巧珍那婆娘也够狠,还因此把她雇用的两个妇人告上公堂,挨了顿板子,一些打面包主意的人才息了心思。”

        

      原本不信的周山几人,被他如此肯定的语气讲述,变得半信半疑起来。

        

      秀春信了一些,但却颇为不屑的嘟哝道:“怪不得她一门心思要嫁入康家,原来冲着康家的点心手艺去的。”

        

      刚才那位客人选的六样点心,其中有四样,她们听都没听过。易水县康家的点心铺子,也没这几样。

        

      而且,代购客人屡屡称赞面包异常美味、异常松软,味道极其独特。

        

      秀春以为,大概因为易水县地方太小,所以康家并未展露全部点心手艺。而是把高超手艺交给长子长媳,让他们去通州,谋取更大的出路。

        

      袁冬初没做任何表示,连巧珍的点心房,有独特香味能飘出老远,这事她信,而且非常信。

        

      酵母独特的发酵气味,面粉加上牛奶、鸡蛋等配料,精心揉至出膜,在烤炉中烤涨、略焦,散发出的气味的确悠长而诱人。

        

      也就是说,连巧珍已经培养出活性鲜酵母,也就是俗称的酵种。

        

      有了最初的酵种,之后只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新鲜原料进行喂养,制作面点和面包时,只需从中取出需用量便可。

        

      没见过最初的酵种用何物培养,等到鲜酵母养到一定规模? 很难窃取到原始酵种的培养方法。

        

      对于连巧珍雇用的人来说? 她们只能在使用的过程中接触到酵种,却根本不会知道最初的酵种是怎么来的。

        

      就算有人能窃取到一部分酵种? 无法掌握喂养方法? 酵种不但无法增多,甚至会变质、腐坏? 失去原有的活性和气味。

        

      可以说,酵种这种东西? 若制作人善加保管? 很容易保密。

        

      刘三虎所说,把两个雇佣的妇人告上公堂,估计只是连巧珍杀鸡儆猴的手段。

        

      这两个妇人最多也就是能偷一些酵种,连如何喂养酵种都不会知道。

        

      让袁冬初疑惑的是? 连巧珍掌握了这么多面点制作技术? 她上一世的日子应该过得不错才对。

        

      生活美满的人不是应该笑看人生吗?

        

      她这份怨恨又是怎么回事?

        

      袁冬初一边诧异着,一边笑眯眯听眼前几个人讨论连巧珍,讨论连巧珍做出来的面包和点心到底如何奇特。

        

      结果这几个人忽然转了话题。

        

      秀春想起什么,忽的转向袁冬初,很有些痛心疾首的说道:“冬初? 你刚才说的用漆器手艺做漆片、做首饰什么的,看李掌柜高兴的要昏厥的神情? 一定是极好的法子。你怎么连点儿保留都没有,就全都告诉他了?”

        

      “是啊。”周山几人都是同样的问号。

        

      袁冬初笑道:“不然呢?难道咱们中谁有漆器手艺?还是咱们找人学做漆器?”

        

      几人无语? 学手艺哪有那么简单?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6 06:29:11